香港教育在二十一世紀的新挑戰(zhàn):多語社會中的母語教課件_第1頁
香港教育在二十一世紀的新挑戰(zhàn):多語社會中的母語教課件_第2頁
香港教育在二十一世紀的新挑戰(zhàn):多語社會中的母語教課件_第3頁
香港教育在二十一世紀的新挑戰(zhàn):多語社會中的母語教課件_第4頁
香港教育在二十一世紀的新挑戰(zhàn):多語社會中的母語教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香港教育在二十一世紀的新挑戰(zhàn):多語社會中的母語教育xx1謝謝觀賞2019-7-19大綱 1。教育目標和社會現(xiàn)實的互動 2。教育標準和社會標準的矛盾 3。華人地區(qū)語言教育模式比較 4。母語教育和多語教育的平衡 5。教育語言和社會語言的選擇 6。語言本土化和國際化的分歧 7。結語2謝謝觀賞2019-7-191。教育目標和社會現(xiàn)實的互動

每個社會都有它自己的教育目標。這是因為每個社會都認為需要顧及自己獨特的需要。但同時,每個社會因為希望能夠同其他地區(qū)競爭,它也知道必須列入一般現(xiàn)代化地區(qū)都重視的有關人文,社會,科技,語言等等教育內容。這種希望能兩面兼顧的教育目標常常會造成某種矛盾,這就是我今天提出“香港多語社會中的母語教育”這個題目時要特別討論的地方。教育中這種矛盾如何解套,能否解套?譬如說,站在華人社會的語言教育立場,香港當然需要重視中文教育;但是站在一個重要的國際城市的立場,香港有維持優(yōu)良英文教育的必要(Tsuietal,1999)。3謝謝觀賞2019-7-19這兩種語言教育可能發(fā)生的沖突可以調解嗎?它們的教育目標和教育標準如何訂定方能減低互相的矛盾?推行語言教育中,香港社會的需要如何反映?香港社會的現(xiàn)狀如何適應?教育目標和標準是完全根據(jù)教育決策人士的教育理想,還是要先考察社會的需要?如果社會需要和教育理想發(fā)生矛盾,我們要如何處理?

由英國殖民地到回歸中國,香港成為一個特區(qū)才不到五年。以前在語言教育方面主要強調的是英文,包括在學校中使用英文為教學語言。學校中只有中文科才使用母語,也就是粵語?;貧w以后,理論上語文方面是中英文并重,但是無論社會或者個人,由于香港仍是一個重要的國際城市,英文仍然被認為是最重要的語言。今天站在教育的立場,政府認為在中文科以外也需用母語當作教學語言;所以香港大學在政府優(yōu)質教育基金支持下,成立母語教學教師支援中心,研究母語教學語言推行中的難題,編寫合適的教材,提供有關母語教學的信息和進修機會等。4謝謝觀賞2019-7-19

教育目標常常也是為了要克服社會現(xiàn)實的問題。香港中學由于習慣以英文為教學語言,現(xiàn)在要以母語當作教學語言,推行的過程當然會遇到很多困難。其中包括中文教材的缺乏,中文專門詞匯的適應,社會習用語言的調整等。(Tseetal,2001)。我們都知道一般語言的運用源自群眾,而個人的語言習慣來自長期的培養(yǎng)。教育的目標和標準需要審慎地訂定,也需要一段時間的推行。我們也知道教育目標和標準如同香港現(xiàn)在一樣,也不時需要調整。語言習得理論最近的傾向是把語言的養(yǎng)成和使用建立在它社區(qū)的實踐性(communitiesofpractice)

以及語言的社會性

(languagesocialization)(Watson-Gegeo,2001)

上。5謝謝觀賞2019-7-19(1)教育的標準實行后,如果不能或很難被群眾接受,如何處理?(2)從比較各地華人社區(qū)的語言教育模式中可以獲得何種信息?(3)母語教育和多語教育的推行能夠取得平衡嗎?問題如何處理?(4)語言本土化和語言國際化的分歧如何處理?(5)香港語言教育在二十一世紀的新挑戰(zhàn)為何?在這些前提下,我想討論幾個問題:6謝謝觀賞2019-7-192。教育標準和社會標準的矛盾

論及教育標準和社會標準這個問題,我發(fā)現(xiàn)了一些很合適而且很具體的語言實例,想利用它們來說明問題的一些征結。這些實例的發(fā)現(xiàn)可說是“遠在天邊,近在眼前”,是我從最近母語教學教師支援中心出版的一本很實用的好書里發(fā)現(xiàn)的:就是《學校實用文闡釋》一書(岑紹基,謝錫金,于成鯤,祁永華,2002)。這本書作者們除了編篡和收集了大量各類實用文以外,在書末也列舉了一些香港人的語用病例,包括同義異形詞,同形異義詞,語句運用不當?shù)葞最悺?謝謝觀賞2019-7-19同義異形詞中一共列舉了六十二個標準的普通話詞匯和不合規(guī)范的六十二個香港話詞匯互相對照。如果仔細分析香港話詞匯的病例,會發(fā)現(xiàn)有不到一半的三十個純粹本地用詞,但是另外三十二個詞匯其實已經在不同場合和不同層次里進入臺灣甚至大陸的普通話了。其中我認為有十八個詞匯在大陸的,尤其在臺灣的,一般普通話使用中已經很常見到:社工,功課,雪糕,信息,巴士,卡通,派對,菲林,激光,作秀,拍拖,擺平,個案,檢討,入圍,飯盒,消夜,率直。另外有五個詞匯也至少進入臺灣媒體了:就是,人渣,大佬,侍應(生),獅子開大口,質素。還有四個音譯和意譯詞有時也出現(xiàn)兩地普通話詞匯中:咭(card),跟進(follow-up),家課(homework),朱古力(chocolate)。最后,在文言層次有時也會看到這四個詞匯:今次,公帑,齊整,歡喜。依照最標準的普通話,上面這三十二個詞匯都算是不規(guī)范的詞匯。8謝謝觀賞2019-7-19

如果我們注意頭十八個和第二類五個詞匯,它們大多數(shù)都已是兩地媒體中常需要用到的新名詞。所以,它們可能已經成為社會上公認的標準了。在這種情況下,教育標準和社會標準就形成了對立。二十年前我有幸兼任新加坡教育部海外顧問,并參加他們編寫中小學華文教材的工作前后十年。那時我們也曾經遇到詞匯選擇標準的問題。有一個具體的例子是有人提出小學課本中要不要采用“豆?jié){"這個詞的問題。因為它是標準的普通話詞匯,不過新加坡人已經長期習用“豆奶"。我的回答是如果決定要采用就采用,不過數(shù)年后需要觀察社會大眾是否能接受。我當時演講時說了一句話:“標準是要訂的,但是標準也是會變的。"9謝謝觀賞2019-7-19

到現(xiàn)在,新加坡人用“豆?jié){"這個詞的,似乎仍然不多。這是否顯示教育標準要經得起社會標準的考驗。如果教育標準僅僅是象牙塔里的產物,是否就失去了意義?這里,我想特別聲明我利用上面的詞匯做實例,完全沒有對這本書批評之意。我真正認為這本書提供了非常實用的范文。站在學術的立場,六十二個普通話詞匯所對照的香港話詞匯完全是正確的。本文第一節(jié)提出了這個問題:(1)教育的標準實行后,如果不能或很難被群眾接受,如何處理?這節(jié)的討論針對的就是這個問題。10謝謝觀賞2019-7-19

同形異義詞的實例列舉了數(shù)個中港兩地共有而意義不同的詞匯,如“單位",大陸指團體、部門,而香港指房屋單元?!俺潆姡?,大陸指儀器補充電力,而香港指身心的調整?!鞍l(fā)燒",大陸指生病發(fā)燒,而香港也可以指對某種事物的狂熱等。詞匯在語言使用中,經常因上下文和其他語境而發(fā)生泛義化,狹義化,優(yōu)義化,和貶義化等意義的變化。這種現(xiàn)象不僅方言之間會發(fā)生,同一個語言中也會發(fā)生。我記得二十年前首次到北京等地訪問,就常被問及:“您在那個單位工作?"以及聽到這種說法:“我們住房太緊張了。"這種詞義變化的情況是語言使用中一種有趣的現(xiàn)象。當然語言教學中只有依照規(guī)范的詞義教學。11謝謝觀賞2019-7-19

語句運用不當?shù)膶嵗ㄈ鄙倬渥映煞趾陀迷~不當?shù)囊恍┎【?。分析病句的由來,可能至少有三種成因:英文影響,文言知識不足,詞匯搭配錯誤。譬如:“教導本校教職員對防火的常識及措施。"和“學生較自我中心。"等病句可能是依照英文句子"Instructschoolstaffonfire-safetymeasuresandpractices."和"Studentsaremoreself-centered."直譯的結果。像“編定的時間內(規(guī)定)"也可能是根據(jù)"scheduledtime"直譯的。不過像“敬希鼓勵貴子弟撥冗參加(積極)"和“多謝先生惠然允諾(慨然)"這類病句則顯示使用者文言知識的不足。而“達成了評估及交流經驗的目的(到)"和“早退須在早退紀錄上申明理由(說)"等病句則似乎明顯地屬于詞匯搭配的問題。12謝謝觀賞2019-7-19

這些都是很好的語句病例。表示母語教學中仍有不少需要面對的問題。如果香港社會繼續(xù)重英輕中,強勢的英文對中文的影響當然很難避免。本來語言就是長期培養(yǎng)的習慣,對長久使用英文的人來說中文英化的傾向,如大江“西"去,(或者可說“形勢比人強",)已經成為不能改變的事實(我就是一例)。過去數(shù)百年漢語的西化現(xiàn)象也早已是有目共睹的現(xiàn)象。另外文言能力的降低也是時日已久的趨勢,所以雖然《學校實用文闡釋》提供了很多文言的范文,我們也不能預期將來效果如何。如果是臺灣或者大陸的話,我比較悲觀的看法是“大勢已去",恐怕對他們社會一般人來說,他們的行文只會愈來愈白。因此不管是由于“英化"或“白化"的趨勢,這種語言社會性的力量是否能被教育所訂定的標準改變,有待將來的觀察。這也是討論教育標準和社會標準時需要顧慮到的問題。13謝謝觀賞2019-7-193。華人地區(qū)語言教育模式比較

關于華人地區(qū)的語言教育,我比較熟悉的有幾個,就是夏威夷,新加坡,臺灣,和香港?,F(xiàn)在我首先討論我最熟悉的生活了三十年的夏威夷。當?shù)厥褂玫恼Z言有:英語,日語,漢語(包括粵語,閩語,普通話),菲律濱語,韓語,夏威夷語等。英語是各種族間的共同語,也是官方語言。當然,英語也是一般學校的教學語言,以及媒體上的主要語言。各種族的語言已經被局限為各自族群中的有限交際語言,學校中的外語課程,以及族群自設的母語學校中傳授的語言。日語最流通的地區(qū)是日本旅客集中的旅游區(qū)。粵語和普通話最暢行的地區(qū)當然是華人聚集的唐人街。從全面觀察,夏威夷的社會和學校都是實踐(Watson-Gegeo,2001)

英語最理想的地方。族群母語的使用和保持的范圍則很有限。14謝謝觀賞2019-7-19

今天新加坡的華人社區(qū)已經形成了以英文為強勢語言和華文(普通話)為弱勢語言的局勢了。漢語方言在當?shù)卦缫炎呦蚴轿⒌内厔?。有一些人士可能認為新加坡就是香港推普以后所要達到的目標。如果我們觀察新加坡的歷史背景,我們會發(fā)現(xiàn)她有她獨特的地方。在英文方面,由于華人同馬來人和淡米爾人長期相處的需要,新加坡在英國殖民社會時期已經養(yǎng)成了以英文為共同語的形勢。并且他們建國以后仍然繼續(xù)大力推行以英文為主的雙語教育,所以他們不管在學校和社會也都有實踐英語的基礎。15謝謝觀賞2019-7-19

在華文方面,新加坡更有長期的華校傳統(tǒng)。華人一直到政府把華校都改為以英文為主流的學校以前,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學校都從事以華文(普通話)為主的教育。我們也知道新加坡華人只有一百數(shù)十萬的人口,同香港比較,相對地要少得多。他們的方言一方面比較復雜,另一方面政府更把所有媒體中的方言都取消了。在這些情況下,新加坡政府在華人中推行的二十年英華雙語教育就取得了相當?shù)某晒ΑR虼私裉煨录悠氯A人已經逐漸走向說自己的坡式英文(Singlish)和坡式華文的道路。這也是由于他們兩種語言都具有語言社會性(languagesocialization)的基礎。不過,年青一代華人雖然仍說華文,很明顯地,他們正走向全盤英化的方向。因此,華人中有識之士,如周清海教授,已經正在力挽狂瀾,積極在教育中提高華人子弟的書面語和傳統(tǒng)文化的知識。在華人社會中也有人要求他們能有保持方言的機會。這是新加坡現(xiàn)在的語文情況。16謝謝觀賞2019-7-19

在中文教育方面,同新加坡情況有些相似的地區(qū)是臺灣。臺灣推行國語教育五十年,結果比新加坡更成功。數(shù)十年中,在一黨專制的體制下,政府以處罰式的強制教育,禁止方言,全力推行單語教育;使得今天大部分年青人都失去了說自己母語的能力,只會說國語。新加坡的年青華人至少都會說英語和華語,有的還會說馬來語或淡米爾語,但是臺灣的年青人已經變成了只說國語的單語人。因此今天臺灣民主化以后,由于人民的呼聲,他們開始從事補救的工作,在學校中努力推行母語教育。由于他們也認識英語的需要,所以有一些小學也開始加入英語課程。這是現(xiàn)在臺灣語文教育的情況。17謝謝觀賞2019-7-19

本文第一節(jié)提出的第二個問題是:(2)從比較各地華人社區(qū)的語言教育模式中可以獲得何種信息?從夏威夷的語言教育和語言使用模式中,我們獲得的信息是:她一直是個推行單語教育,并且英語早就是強勢語言的地區(qū)。她各種族的母語只有在他們各自的地區(qū)和社團中使用,母語教育只有在社團設立的母語學校和一般學校的外語課程中獲得延續(xù)。英語是官方語言也是共同語,不過在法庭上,投票中,以及其他諸如駕駛執(zhí)照考試時,個人有權要求使用自己的母語。如果依照最近美國移民的趨勢,夏威夷和加州等地區(qū)的華人以及其他亞洲移民會大量增加。這樣,在語言教育方面,將來由于實際需要,也許會逐漸走向雙語或多語的方向。這是夏威夷華人在語言方面的期望。18謝謝觀賞2019-7-19

從新加坡的語言教育和使用模式中,我們獲得的信息是:他們在達到英文成為強勢語言的國際城市以后,華人社會的反響是他們自己語言文化的傳統(tǒng)有待加強,甚至方言母語也不能放棄。從臺灣所獲得的語言教育反思則是:極端強制推行單一的國語(普通話)教育后,現(xiàn)在發(fā)生了方言族群挽救母語的訴求。今天香港社會正站在一個有意思的分岔路上。有些人想繼續(xù)走向強化英文教育的路上,而有些人認為普及母語教育才是第一要件。香港大學母語教學教師支援中心今天的工作目標就是要協(xié)助中小學教師推行母語教學。這里我們要注意的是兩種語言教育的不同期望如何協(xié)調。19謝謝觀賞2019-7-194。母語教育和多語教育的平衡

從上面幾個華人地區(qū)的語言教育和使用模式,我們已經看到了他們現(xiàn)在語言教育的情況和最近所做的調整。我們看到夏威夷和新加坡強調的是英文教育,但是新加坡也用政府的力量來推動各種族的母語教育。不過因為政府明顯地重視英文,所以他們族群會感覺自己的母語教育不受重視。新加坡的華人已有要求提高華語和方言能力的期望。這就是重英輕中的雙語教育后求平衡的現(xiàn)象。夏威夷只用政府的力量推行英文教育。各族群的母語教育,讓各自的社團去自由推動,所以母語教育和官方語言教育無法以政府力量求得平衡。各族群只有依賴自己的力量去推動自己的母語教育。20謝謝觀賞2019-7-19

臺灣長期的強制性單語教育在民主化之后發(fā)生了反響?,F(xiàn)在各族群得以在公立學校中努力推動母語教育。但是國語教育和母語教育現(xiàn)在離求取平衡時仍有相當長的時候。今后英文如更被重視,就會同今天香港三語兩言的情勢一樣,很難求得平衡。一般政府推動多語教育時,至少會遇到兩個問題:安排課程的困難和社會對多語的取舍。社會大眾對語言的選擇一般有基于感情(認同)和理智(利益)兩種因素。感情的選擇對象常是母語,理智的選擇對象是每個人認為能幫助自己取得利益或賴以生存的語言。香港大眾的感情語言是粵語,而他們的理智語言是英語(李英哲,1990)。由于普通話是最近方進入教育行列的語言,它目前相對地仍比較受忽視。站在認同的立場,港人也知道它是不能被忽視的語言,但是在教育中,課程安排的困難和教師的缺乏成為一個現(xiàn)實的問題。21謝謝觀賞2019-7-19

站在語言習得理論的視覺角度,普通話在香港還有一個現(xiàn)實的障礙,就是它沒有社區(qū)的實踐基礎。在這種情況下,普通話的推行增加了困難。雖然我們都知道,今天香港需要正面對待“三語兩言"的情勢,但是我們如何加強它的社區(qū)實踐性呢?它的首要條件就是要大量增加媒體中的普通話節(jié)目。我們都知道香港媒體中,英文節(jié)目已經不少了,但是它的社區(qū)實踐基礎還是比不上新加坡。新加坡的社會到處都可以聽到英文。周清海教授調查過數(shù)十種語言使用場合,發(fā)現(xiàn)新加坡絕大多數(shù)的場合都使用英文,使用華文的場合已經很少(周清海,1998)。如果有人問:為何新加坡的華文(普通話)教育還是相當成功?我要再強調三點:1。他們曾有長期的華校傳統(tǒng)。2。他們的人口比較少。3。政府推行華語時,創(chuàng)造了它的社區(qū)實踐基礎,大量地增加了華語的媒體節(jié)目,完全地禁止了方言。22謝謝觀賞2019-7-19

今天在香港推行多語教育時,不但不能禁止方言母語,反而要求得母語教育和其他語言教育的平衡。本文第一節(jié)就提出這個問題:(3)母語教育和多語教育的推行能夠取得平衡嗎?問題如何處理?在香港,港人的母語是大社區(qū)中的強勢語言,所以它沒有被抑制的情況。雖然在有限的國際場合,英文被認為是優(yōu)勢語言,但是英文的社區(qū)實踐性仍然有限。今天香港大學在從事推動母語教學語言的工作,所以母語的發(fā)展情勢應該會更好。站在多語教育求取平衡的立場,香港的另一個重點是如何創(chuàng)造普通話和英文的社區(qū)實踐基礎,而不是像夏威夷,新加坡,和臺灣那樣想求取更多母語教育的機會。23謝謝觀賞2019-7-195。教育語言和社會語言的選擇

在任何地區(qū),教育語言和社會語言本來就有各自存在的現(xiàn)象。譬如說,夏威夷一般社會中使用的語言是洋涇邦式英文,但是學校中的語言則較接近標準英文。就連在學校中,學生或某些個人之間也可能使用洋涇邦英文。我有時注意到我們數(shù)位系秘書同我交談,就比她們彼此之間說的英文標準些。這種社會語言學的現(xiàn)象都是我們時時可以觀察到的。同一種語言的社會語言形式有它的特點和它的功能。24謝謝觀賞2019-7-19

它的特點有幾個:1。它把標準語言中一些標準的語音,語匯,和語法用不規(guī)范成分取代了(上面討論普通話詞匯和句法以及相應的香港話詞匯和句法的現(xiàn)象就是很好的例子)。2。它把標準語言中一些書面語成分用口語成分取代了。3。它把標準語言中一些標準的成分用外語或母語成分取代了。譬如標準英文說:“ButIcannotseeit.Pleasehelp."夏威夷的洋涇邦英文則說:“Inocanseebut.Pleasekokua.”

4。它的語碼混合以及轉換情況比較繁密。社會語言的功能是提高認同,語言親切,和溝通直接;它就利用以多語多方兼融形式,達到認同和迅速交際的效果。25謝謝觀賞2019-7-19

語言使用的選擇,本來就需要看對象,看場合等。學校和社會就是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對象。我們有時說:“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確有它社會語言學的道理。雖然說站在教育的立場,在學校中我們要選擇教育語言,但是我們也知道社會語言會繼續(xù)存在,更有它存在的價值。所以兩種語言在同一個社會中都需要;選擇要使用哪個語言,完全看場合,看對象。當然,兩種語言也會彼此影響。整個社會的教育水平提高的話,社會語言會更趨規(guī)范。但是社會語言的習慣也常常不是長期教育能夠“改正"的。臺灣五十年的國語教育并沒有改變他們說“你有沒有吃飯?"的習慣。因此,我說過“標準是要訂的,但是標準也是會變的。"26謝謝觀賞2019-7-196。語言本土化和國際化的分歧

語言本土化和國際化是一個鐘擺擺動的兩個極端。鐘擺永遠在那里,從一個極端擺動到另一個極端。除非某個地區(qū)想閉關自守,否則它就需要考慮推行國際化教育。新加坡在國際化之后,現(xiàn)在已經有了本土化的要求。臺灣在蔣家閉關自守時期,極端地推行了不是當?shù)厝饲樵笇W習的國語教育。那種教育在掌權者眼光中,可能以為是完全正確的本土化教育。推行國語,并非錯誤,只是當時以強制方式進行,并且禁止母語的使用。今天臺灣的不同族群已開始了他們自己要的本土化教育和國際化教育。夏威夷在長期英文教育后,有了兩種呼聲。有一些人要求使用他們自己已經習慣的洋涇邦英文;認為標準英文的教育,由于長期不能達到目標而使夏威夷居民成為說不合標準的英文的二等公民。所以他們認為這種教育應該放棄。有一些人要求加強他們自己族群學習母語的機會。今天香港站在兩個極端的人都有。27謝謝觀賞2019-7-19

很多人為了期望香港在國際企業(yè)繼續(xù)占有一席之地,認為香港應該繼續(xù)強化英文教育,而其他人則認為回歸后理應推行本土化的母語教育,加強中國語言文化的課程內容。本土化還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以粵語為主的在教育上推行母語教學語言。一種是以普通話為主的語言教育,期使它成為香港的共同語言?!痘痉ā返?36條規(guī)定:“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政府在原有教育制度的基礎上,自行制定有關教育的發(fā)展和改進的政策,包括教育體制和管理、教學語言、經費分配、考試制度、學位制度和承認學歷政策。"這里“教學語言"可以是粵語為主,普通話為主,甚至英文為主;主要看香港是走向國際化或者本土化的道路。28謝謝觀賞2019-7-19

如果兩條路都計劃走的話,可以做得到嗎?應該如何進行呢?簡單地說,本土化的母語教育應該重視全面人文教育,而國際化的英文教育應該集中在專業(yè)化的英文需要,諸如商業(yè)英文,科技英文等方面。在各種科目推行母語教學語言的同時,可能也需要注意到保持中英專業(yè)名詞對照等特別知識。相信在香港的國際化道路上,不會發(fā)生如新加坡華人體會到的文化失落感。同時相信在香港走向本土化的路上,不致喪失香港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量。對多數(shù)的香港人來說,包含有傳統(tǒng)人文價值的母語教育是最重要的。但是對部分想在國際市場上替香港爭取一席之地的專業(yè)人員,我們必須繼續(xù)提供他們加強英文和其他專業(yè)能力的機會。這就是我個人對(4)語言本土化和語言國際化的分歧如何處理?這個問題的一些想法。29謝謝觀賞2019-7-197。結語

香港語言教育在二十一世紀的新挑戰(zhàn)為何?

第一,在訂定和實行教育目標及標準時,如何同社會的現(xiàn)實情況發(fā)生適當?shù)幕印?/p>

第二,在推行母語教育時,如何考慮到提高普通話和英文能力的需要。

第三,在以功利為主的國際化社會,如何繼續(xù)灌輸和延續(xù)傳統(tǒng)的人文價值。

第四,在推行母語教育的同時,如何擴大普通話的社區(qū)實踐性。

第五,在推廣普通話為共同語以及英文為國際語言時,如何保持母語應有的基本地位。30謝謝觀賞2019-7-19

香港推普工作才真正開始不久,從事推普的人士需要有長期努力的認識。詹伯慧教授也說了這句話:“.回歸后在“三語"的應用中,粵語的主導地位是增強了而不是削弱了。此刻在香港開展普通話教育,自然應該面對這一現(xiàn)實”(詹伯慧,2001)。新加坡的華語教育推行了足足二十年,而且以前有長期的華校傳統(tǒng)。臺灣的國語教育則推行了五十年。雖然香港的英文教育在殖民地時期就以英文為主流,但是缺少像新加坡那樣的社區(qū)實踐基礎。今天,母語教學語言的工作在香港大學母語教學教師支援中心的推動之下,相信一定進行得很順利。祝你們的工作圓滿成功。31謝謝觀賞2019-7-19參考書目岑紹基,謝錫金,于成鯤,祁永華.。2002.?!秾W校實用文闡釋》。香港大學出版社。周清海.。1998.?!度A文教學應走的路向》。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中華語言文化中心。Fishman,JoshuaA.1985.TheSignificanceoftheEthnic-

CommunityMotherTongueSchool.InTheRiseandFalloftheEthnicRevival:PerspectivesonLanguageandEthnicity.

Eds.,JoshuaFishmanet.al,363-373.Berin:Mouton.李英哲.。1990.。香港中文教育展望?!断愀壅Z文教育學院一九八九

年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第9-19頁。香港:香港語文教育學院。----------。1992.。雙語教育中母族文化價值的吸收和考察。《雙語雙方言》第2卷82-91頁。陳恩泉等編。深圳:彩虹出版社。----------.1994.漢語雙方言教育、雙文制、以及教育現(xiàn)代化。《雙語雙方言》第3卷132-142頁。陳恩泉等編。香港:漢學出版社。32謝謝觀賞2019-7-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