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紡織技術(shù)》_第1頁
《現(xiàn)代紡織技術(shù)》_第2頁
《現(xiàn)代紡織技術(shù)》_第3頁
《現(xiàn)代紡織技術(shù)》_第4頁
《現(xiàn)代紡織技術(sh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現(xiàn)代紡織技術(shù)》稿件規(guī)范及說明目錄144641.論文組成部分 2269451.1.中文題名 2109431.2.署名 2220661.3.摘要 26431.4.關(guān)鍵詞 2138921.5.中圖分類號 2253011.6.文獻標志碼 2286291.7.稿件信息 346551.8.英文題目 427521.9.英文署名 438751.英文摘要 4207161.英文關(guān)鍵詞 449051.引言 562311.正文 5156281.結(jié)論 5108461.參考文獻 5289732.量、單位及數(shù)學公式 6188532.1量符號 6213992.2量單位符號 6168622.3數(shù)學公式 6164193.圖和表 7250153.1插圖 71973.2表格 8198174.參考文獻著錄 926945.常用符號 11更新日期:2019年01月01日

1.論文組成部分中文題名中文題名應為名詞性結(jié)構(gòu),簡潔、明確、有吸引力,能突顯出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和創(chuàng)新之處,盡量避免使用“探討、初探、淺談”等詞語,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署名投稿系統(tǒng)中稿件的全部作者信息需要填寫完整,署名作者人數(shù)、作者信息應與正文信息一致。在讀學生投稿,導師須為共同作者。如果在投稿成功后需調(diào)整作者的,作者應填寫調(diào)整說明,由所有作者簽字后交編輯部備案。a)作者姓名作者姓+名為2個字時中間空一個字距;一篇文章的作者一般不超出5人;作者名之間用逗號隔開。例1:呂**1a,汪**2,李**1b,陳**1b例2:呂**,汪**,李**,陳**b)作者單位單位寫至學院、部門。不同單位用數(shù)字標示,同一單位不同院系用字母標示。單位地址如是省會城市,則省略省名;單位名稱應該是固定的、經(jīng)過報備的。例1:(1學,a學院;b料與制備技術(shù)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杭州310018;2現(xiàn)代絲綢國家工程實驗室,江蘇蘇州215123)例2:(浙江理工大學材料與紡織學院,杭州310018)摘要摘要應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結(jié)果、結(jié)論四要素。以第三人稱的語氣避免使用“本文”、“作者”等主語以及不加評論和解釋性語句,避免“效果很好”這類含糊其辭的用語及主觀表述;不宜包含背景信息、基本專業(yè)知識及對文章的自我評價,不宜簡單重復題目中已有的信息,不能與引言、結(jié)論有關(guān)內(nèi)容雷同;不建議在摘要中引用文獻,除非文章證實或否定了他人已發(fā)表的結(jié)果。摘要中不使用復雜化學結(jié)構(gòu)式、圖片和公式。摘要字數(shù)一般不少于200個漢字,推薦篇幅為300個漢字。例:(目的)為了探討家庭用天然染料手繪色漿的制備及應用,(方法)選用S-240MV瓜爾豆膠為糊料,硫酸鋁鉀、硫酸亞鐵為媒染劑,與梔子藍、桑葚、紫膠、茜草、槐米、板栗殼提取物調(diào)成所需手繪色漿,并在真絲織物上作畫,對所得色漿的黏度、繪畫樣品的K/S值及色牢度進行測試,選擇蒸鍋、微波爐、熨斗三種蒸化方法及不同水洗工藝,確定最佳的天然染料色漿配方及蒸化水洗工藝條件。(結(jié)果)結(jié)果表明,手繪色漿配方為:天然染料質(zhì)量分數(shù)1%~4%,硫酸鋁鉀質(zhì)量分數(shù)1%~3%,S-240MV瓜爾豆膠質(zhì)量分數(shù)5%,加水合成100%,并用檸檬酸調(diào)節(jié)pH值為5,色漿黏度為0.5~0Pa·s。在后處理中最佳的蒸化方法為蒸鍋蒸化,在100℃條件下汽蒸15~20min;最佳的水洗方法為冷水(1.5g/L洗潔精溶液)→冷水→溫水(40℃)→冷水。(結(jié)論)天然染料手繪色漿在真絲織物上的色牢度基本符合國標標準要求。關(guān)鍵詞用敘詞表或自由詞,一般5~8個,關(guān)鍵詞之間用分號分隔;突出文中重點研究內(nèi)容和當前研究熱點;不使用“建立”“設想”等不包含專業(yè)、學術(shù)內(nèi)容的關(guān)鍵字,以方便讀者搜索到該文章。中圖分類號,也可參考同類優(yōu)秀論文。文獻標志碼固定內(nèi)容為:“A”。稿件信息收稿日期請按投稿系統(tǒng)顯示的“投稿日期”填寫,如:2019-01-01基金項目按此格式填寫:項目類型(項目編號)。項目類型應該準確、不用縮寫;項目編號應為項目主管部門下達文件中的編號,避免使用校內(nèi)編號或計財處設置的編號。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如無該項目請刪除該行。不要寫具體的項目名稱如“關(guān)于……的研究”。作者簡介僅寫第一作者信息,按此格式填寫: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職稱,學歷,從事研究領(lǐng)域,其他無關(guān)的信息不需列出。學歷中“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指在讀的研究生,已獲學歷證書的填寫“碩士”或“博士”。例1(在校生):呂**(1986—),女,江蘇揚州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方面的研究。例2(已畢業(yè)獲得學位):呂**(1966—),女,江蘇揚州人,教授,博士,主要從事****方面的研究。通信作者按此格式填寫:姓名,E-mail:**,例:陳**,E-mail:***如無該項目請刪除該行。如果第一作者是教師且默認為通信作者,不需填寫通信作者這行;在校學生不能作為通信作者,需要增加導師為通信作者。論文中的作者人數(shù)、姓名需與投稿系統(tǒng)的作者人數(shù)、姓名一致。英文題目英文題名中一般不用“a”和“the”,不使用縮略詞;單詞首字母和專有名詞的首字母大寫,其它單詞均小寫。例:ResearchonthePropertiesoftheElasticWovenFabricsBasedonMultivariateStatisticalAnalysis英文署名a)英文作者姓名作者姓的每個字母均大寫,名僅首字母大寫;作者間用逗號分隔。例:Lü**1a,WANGMoumou2,LIMoumou1b,CHENMou1bb)英文作者單位每個單詞首字母都要大寫;單位間用分號隔開。例:(1ageofMaterialsandTextiles;1bLaboratoryofAdvancedTextileMaterialsandManufacturingTechnology,MinistryofEducation,ZhejiangSci-TechUniversity,Hangzhou310018,China;2nalEngineeringLaboratoryforModernSilk,SoochowUniversity,Suzhou215123,China)英文摘要英文摘要的含義應與中文摘要一致。盡量采用簡單句敘述,避免句型單調(diào);推薦用過去時態(tài)敘述作者工作,用現(xiàn)在時態(tài)敘述作者結(jié)論;盡量用主動語態(tài)代替被動語態(tài);可用動詞的情況應盡量避免用動詞的名詞形式;避免使用一長串形容詞或名詞來修飾名詞;注意冠詞用法,不要誤用、濫用或隨便省略冠詞。英文關(guān)鍵詞除了專有名詞的首字母大寫,其余單詞均小寫;每個關(guān)鍵詞用;隔開,詞義與中文一致。Keywords:milkfiber;curcuma;dyeing;naturaldye;antimicrobialproperty;colorfastness引言引言應交代研究的背景、意義,通過對前人的研究工作歸納、概括,找出問題或不足,提出本研究主題,闡明命題依據(jù),陳述問題解決思路、研究方法、預期結(jié)果及意義等。引言部分應充分、簡潔地介紹研究的研究背景和學術(shù)研究現(xiàn)狀,用自己的語言概括文獻,避免羅列文獻的表述,突出目前國內(nèi)外相同研究的現(xiàn)狀及成果,提出本研究的創(chuàng)新思路,但一般不應包括本文結(jié)論。專業(yè)基礎(chǔ)知識不需詳述,內(nèi)容不能與摘要和結(jié)論雷同。引言中一般不使用圖、表或公式。推薦一段或二段文字。敘述研究意義時,應注意分寸,忌用“有很高學術(shù)價值”“填補了國內(nèi)外空白”“首次發(fā)現(xiàn)”以及“奠定了理論基礎(chǔ)”等詞。在引言中簡單介紹您將在本文中開展的研究,格式為:“本文……”。涉及文章主要內(nèi)容的英文縮寫一般首次出現(xiàn)在引言中,格式為:中文全稱(英文全稱(首字母大寫,其它除特殊名字以外均小寫),英文大寫縮寫),例:加速碳化技術(shù)(Acceleratedcarbonationtechnology,ATC)。正文正文要求論點明確、新穎,邏輯嚴密,數(shù)據(jù)準確,文字精練,著重反映作者所做的研究工作。避免主觀性、口語化以及英文式表述方式。正文字數(shù)一般要求4000~12000字。正文應使用國家規(guī)范的簡化漢字,各種數(shù)學表達式、化學方程式及結(jié)構(gòu)式書寫要正確無誤。物理量應遵循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且不允許修飾(如加縮寫點、下標、復數(shù)形式等)??捎冒⒗當?shù)字表示的計數(shù)詞、序號等均用阿拉伯數(shù)字表示。層次標題是指除文章題名外的不同級別的子標題。各子標題應簡短明確,以最恰當、最簡明的詞語反映論文章節(jié)中最重要的特定內(nèi)容,字數(shù)一般不超出15個漢字,單獨成行。正文單欄排版。中文用五號宋體字,英文用TimesNewRoman字。各級子標題及其序碼一律左頂格順序表示,標題層次為:“1”,“1.1”,“”。正文中不按標題編排的序號,應采用“a)”、“b)”、“c)”、“d)”等表示。二級及以下標題用5號字、宋體,英文字體為TimesNewRoman,單倍行距。定義、定理、公式等的序號按整篇論文編號,不按節(jié)編號。結(jié)論結(jié)論不可缺少,且應單列標題。結(jié)論應對論文創(chuàng)新內(nèi)容進行概括,指出本研究結(jié)果說明了什么問題,得出了什么規(guī)律性的東西,解決了什么理論或?qū)嶋H問題;本研究的不足之處或遺留問題,后續(xù)處理建議。結(jié)論內(nèi)容不能與摘要和引言等雷同。分列的結(jié)論采用“a)”、“b)”、“c)”、“d)”等表示,并且在分結(jié)論前需一小段總結(jié)性的語句。參考文獻引用文獻應遵循最新、重要、必要和親自閱讀過的原則。一般參考文獻數(shù)目不少于10個,建議為近三年的連續(xù)性出版物(如期刊)上發(fā)表的論文,少用教材類、學位論文以及較早的文獻。不建議引用沒有公開發(fā)表(未發(fā)表/內(nèi)部資料)的資料作為參考文獻。“標準”不建議作為文獻標引,可在正文中完整敘述標準編號和名稱。文末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按文中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編號,并在文中引用位置處右上角加注“[序號]”。文獻的著錄格式應符合《GB/T7714-2015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可在我刊下載專區(qū)下載。合理放置正文中的文獻序號,宜置于主要責任者姓名的上角標處,或與引用信息緊密相連。引用某位作者的文獻時,引用格式為:“第一作者姓名(外文為第一作者的姓)+等(如有多位作者)+[序號](上標)”,如張三等[1]認為……。參考文獻需按自然數(shù)順序用上標標引[1],且與文后文獻一一對應[5,7–8](注:本說明中標引的文獻與文后列舉文獻沒有一一對應關(guān)系,僅為示范文獻標引格式)。注意參考文獻的兩種標注方式:a)直接引用作者觀點格式為:唯一作者[序號](右上角)認為或提出……,2個以上作者的格式為:第一作者等[序號](右上角)認為或提出……。第一作者的姓名(或外國作者的姓)應與文末的參考文獻一致。b)間接引用:如果是整句話引用,[序號](右上角)應放在該句話標點符號之外;如果引用一句話中的某部分內(nèi)容,[序號](右上角)應放在該句話標點符號之內(nèi)、緊跟被引用的語句。2.量、單位及數(shù)學公式2.1量符號論文中每個用符號表示的變量,當它在文中首次出現(xiàn)時需給出其代表的含義(包括表和圖中),且一種符號在全文中只能表示1個變量,不需多次重復定義。全文中(包括圖表、公式)變量符號用斜體;矢量、矩陣符號用粗斜體;表示固定定義的函數(shù)符號均用正體,如三角函數(shù)、雙曲函數(shù)、對數(shù)、特殊函數(shù)、微分符號等;數(shù)字、微分符號d、轉(zhuǎn)置符號T、圓周率π、自然對數(shù)底e和單位符號用正體。字母腳標如表示說明性的英文單詞縮寫則用正體,若為表示量和變動性數(shù)字及坐標軸的符號則用斜體表示,數(shù)字腳標用正體。Mathtype軟件中調(diào)整字體格式的方法:Mathtype-樣式-定義-高級。公式中避免出現(xiàn)不必要的空格或標點符號,公式編號不宜放在Mathtype軟件或公式編輯器中和公式同時編輯。正文及圖表中的量和符號表示應用“量名稱/單位符號"格式,如:。2.2量單位符號量單位的使用參照GB3100—1993《國際單位制及其應用》,采用國際SI單位制。量單位符號均使用正體。量的數(shù)值與單位間需有1個英文空格,如長度為“2cm”,透氣量為“45L/(m2·s)”,密度為“237根/10cm”。對單一單位如長度為“長度/cm”;對復合單位如透氣量為“透氣旦(D)、公支(Nm)、英支(S)等為淘汰單位,需換算成tex或dtex。英文縮寫字母如rpm等不用作單位。不使用非法定單位或已廢棄的單位名稱,例如:市制單位尺、寸、斤等,“公字號”單位公斤、公分、公升等,英制單位英寸、英尺等(當確有必要出現(xiàn)英制單位時,一般采用括注的形式,如51cm(20英寸))。2.3數(shù)學公式數(shù)學公式排式可分為另行居中排和串文排。前者是指把公式另行排在左右居中的位置,后者是指把公式排在文字行中而不另行排。對于重要的、復雜的或需編號的公式宜另行居中排,編號的公式后不加標點。不編號的公式作為語句的組成部分,應在公式后加標點。對于公式中的變量含義,請在公式后的段落中,采用“其中:A為……;B為……;……。”的方式加以說明(僅首次出現(xiàn)時說明)。例1: (1)式中:Sλ為標準偏差;λ為對應的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長,nm;n為取樣點的數(shù)目。(有單位的符號后需寫明單位)。例2:β-環(huán)糊精接枝真絲的接枝率的計算公式如式(2):(請注意%的位置)(2)式中:為吸光度下降值;V為接枝織物浸漬溶液體積,L;M為織物質(zhì)量,g;0、0是標準曲線的系數(shù)。表示運算方式的符號均用正體,如三角函數(shù)、雙曲函數(shù)、對數(shù)、特殊函數(shù)、微分符號等;圓周率、自然對數(shù)底e及表示轉(zhuǎn)置矩陣的特殊符號T(上角標)等也均需用正體。公式請用Mathtype軟件或word、wps中的公式編輯器編輯,單倍行距。連續(xù)公式的表示方式宜為“式(2)—(5)”。正文中可以用文字輸入的數(shù)字、符號等直接用文字輸入,不要用公式編輯器輸入,以免排版出錯。"a×10^n"或"aEn"應改為"a×10的n次冪"的形式。小數(shù)點前的“0”不能省略。3.圖和表圖(表)一般應緊跟在正文中首次提到的段落之后,即遵循“圖(表)隨文后”的原則,表述格式為“圖(表)X為……”或“……如圖X所示”或“……見表X”。對于很簡單的圖(如單一方向的流程圖)和表(只有1行數(shù)據(jù)的表)建議直接用文字敘述。圖表不能并用,即在表中列出的數(shù)值,不能再用圖重復表示。圖(表)題為名詞性結(jié)構(gòu),要精練、有自明性,直接表述圖的內(nèi)容,而不是圖的含義,讀者可通過閱讀圖(表)題基本了解圖、表中的信息。連續(xù)圖或表的表示方式宜為“圖2—圖5”、“圖2(a)—(c)”、“表2—表5”等。3.1插圖插圖應精選,具有自明性,忌與表及文字表述重復。因紙質(zhì)出版圖文為黑白,彩色插圖應進行灰度化,且灰度化后的圖像清晰、圖標無混淆,不要簡單地直接將彩色圖像灰度化而丟失重要信息(如原用顏色表示數(shù)值大小,但灰度化后亮度不能正確表示數(shù)值大?。薷臅r應注意同時修改相關(guān)圖標。插圖應清晰、線條均勻、主輔線分明;圖中文字、符號、縱橫坐標中的標值、標值線、標目應齊全,橫、縱坐標軸必須有名稱(變量符號)及單位(除無量綱化或無單位的外),單位的格式為“變量/單位”。圖中的網(wǎng)格(底紋)線和上、右邊框線要刪掉,只保留橫縱坐標線。標值線均應居于坐標軸內(nèi)側(cè),標目名稱及單位須齊全,如“質(zhì)量/kg”、“質(zhì)量濃度/(g·L‐1)”,注意:如質(zhì)量濃度在文章段落中出現(xiàn)時用“質(zhì)量濃度xg/L”;置于坐標軸的外側(cè)并居中;若插圖為照片,其灰度必須清晰,彩色圖需轉(zhuǎn)成黑白圖;順序編號,編號用“(a)”、“(b)”、“(c)”等表示,并寫明圖題,一般居中排于插圖的下方;圖例建議放在圖的右上方;圖注放在圖題下方。圖表盡量都用origin繪制,并采用源文件,不用截圖,雙擊能夠在origin中打開,以方便編輯和修改。是origin的繪圖模板,作者可右擊另存為文件,在origin中導入使用,可以自動設置格式。具體使用方法請百度一下“origin模板”。插圖示例:圖2Y(Y縱坐標)與X(X橫坐標)的關(guān)系曲線注:“g·L-1”中·號為中文輸入法下的“~鍵”,再改成TimesNewRoman字體;西文用TimesNewRoman字體,中文用宋體,坐標標注、刻度、圖注等都為24號;線粗1;坐標軸粗1.5;數(shù)據(jù)點大小12;Origin:編輯→復制頁面;Word:選擇性粘貼→Origin圖象對象。3.2表格表格應設計合理,排列緊湊,具有自明性;須為“三線表”(無豎線),必要時可加輔助線;表中的參數(shù)應寫明名稱,標明量和單位的符號,中間用“/”分開,例如:速度V/(m·s-1),若單位相同可統(tǒng)一寫在表頭或表頂線上右側(cè);若有表注,寫在表底線下左側(cè);數(shù)據(jù)應列全,并統(tǒng)一小數(shù)點后位數(shù),小數(shù)點前的“0”不能省略,測試項目不應有空白,未測的要加“-”,結(jié)果為“0”時要加“0”,相同項目不能用“同上”字樣;表的內(nèi)容不能與圖和文字內(nèi)容重復;表應順序編號,寫明表題,居中排于表的上方。表格示例如下。表1 不同提取劑艾草提取液真絲綢直接染色結(jié)果提取劑K/S值L*a*b*H2O6651150/LHCl6650150/LNa2CO37590190/LNaOH854021注:提取條件為料液比1∶40,溫度90℃,時間40min,用水作提取劑時溫度為100℃;染色條件為艾草提取液20g/L,染液pH值5~5,溫度90℃,時間60min,浴比1∶50。表2 織物規(guī)格參數(shù)表試樣編號試樣名稱組織mm經(jīng)向緯向1防水布平紋42539810902提花布提節(jié)布平紋1008715104牛仔布斜層織物斜紋284263680注:1和2號織物成分為滌綸;3和4號織物成分為棉;5號織物成分為亞麻。另外,作者需注意文中比號不要誤用冒號,例如:“浴比1:50”,正確應為“浴比1∶50”。全文中同一量剛單位前數(shù)字的小數(shù)位數(shù)需統(tǒng)一。4.參考文獻著錄期刊、學位論文、會議論文集、專利等參考文獻應列入論文“參考文獻”部分。標準類文獻宜在正文說明,不需列入?yún)⒖嘉墨I。文獻有3個以上作者時,前3個作者寫全,從第4個作者開始省略,用“等”或“etal”代替。外文文獻:作者姓前名后(姓字母全部大寫),名通??s寫,首字母大寫;文獻論文([J]類)文題的主副標題第一個單詞和專用名詞首字母大寫、其他單詞均小寫;著作名([M]類)、刊物名([J]類期刊名)、學位論文標題([D]類)、會議名稱([C]類)第一個單詞及實詞的首字母大寫;期刊名稱請用全稱。參考文獻格式和示例如下:普通圖書【外文書名各個單詞的首字母和專有名詞大寫】格式:作者姓名[M](第一版不注):出版社,出版年:引文起止頁碼.[1] 鄭大鐘.線性系統(tǒng)理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0:5-10.[2] 張賢達.現(xiàn)代信號處理[M].2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6:10-15,20.[3] LJUNGL.SystemIdentificationTheoryfortheUser[M].Beijing:TsinghuaUniversityPress,2002:20-22.[4] ROODHJ.LogicandStructuredDesignforComputerProgrammer[M].3rded.[S.l.]:Brooks/Cole-ThomsonLearning,2001:4-5.[5] 師伏堂日記:第4冊[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9:155.[6] CRAWFPRDW,GORMANM.FutureLibraries:Dreams,Madness&Reality[M].Chicago:AmericanLibraryAssociation,1995:2.[7] InternationalFederationofLibraryAssociationandInstitutions.NamesofPersons:NationalUsagesforEntryinCatalogues[M].3rded.London:EFLAInternationalOfficeforUBC,1977:6-7.譯著格式:主要責任者.題名[M].譯者,譯.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頁碼.[1]霍斯尼.谷物科學與工藝學原理[M].李慶龍,譯.2版.北京:中國食品出版社,1989:15-20.[2] 美國婦產(chǎn)科醫(yī)師學會.新生兒腦病和腦性癱瘓發(fā)病機制與病理生理[M].段濤,楊慧霞,譯.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38-39.[3] 羅斯基.戰(zhàn)前中國經(jīng)濟的增長[M].唐巧天,毛立坤,姜修憲,譯.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4] 庫恩.科學革命的結(jié)構(gòu):第4版[M].金吾倫,胡新和,譯.2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期刊【外文文章名除了第一個單詞的首字母和專有名詞大寫,其余的小寫。】格式:作者姓名.文章名[J].期刊名,出版年,卷(期):該文章的起止頁碼.[1] VATSALAA,NOVAR,SrinivasaMurthyBR.Elastoplasticmodelforcementedsoils[J].JournalofGeotechnicalandGeoenvironmentalEngineering,2001,127(8):679-687.[2] 朱冬林,任光明,聶得新,等.庫水位變化下對水庫滑坡穩(wěn)定性影響的預測[J].水文地質(zhì)工程地質(zhì),2002(3):6-9.[3] 楊洪升.四庫館私家抄校書考略[J].文獻,2013(1):56-75.[4] 李炳穆.韓同圖書館法[J].圖書情報工作,2008,52(6):6-21.[5] 子瀟,劉義,柴躍廷,等.聯(lián)網(wǎng)藥品可信交易環(huán)境中主體資質(zhì)審核備案模式[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52(11):1518-1523.[6] DESMDJ,STRAUSSH,SUMMONSRE,etal.CarbonisotopeevidenceforthestepwiseoxidationoftheProterozoicenvironment[J].Nature,1992,605-609.[7] SAITOM,MIYAZAKIK.Jadeite-bearingmetagabbroinserpentinitemélangeofthe"KuroscgawaBe-lt"inIzumiTown,YatsushiroCity,KumamotoPrefecture,centralKyushu[J].BulletinoftheGeologicalsurveyofJapan,2006,57(5/6):169-176.會議論文集【外文文章名除了第一個單詞的首字母和專有名詞大寫,其余的小寫。】格式:作者姓名[C]//: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頁碼.[1] 鐘文發(fā).非線性規(guī)劃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應用[C]//趙瑋.運籌學的理論與應用:中國運籌學會第五屆大會論文集.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6:468-471.[2] ZHANGWL,WANGLZ,XIEJH,etal.Hopfbifurcationofimpactdamper[C]//Proceedingsofthe3r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NonlinearMechanics.Shanghai:ShanghaiUniversityPress,1998:437-440.學位論文格式:作者姓名.論文名[D].保存地點:保存單位,出版年份:起止頁碼.[1] 童小東.水泥土添加劑及其損傷模型試驗[D].杭州:浙江大學,1999:24-69.[2] CALMSRB.InfraredSpectroscopicStudiesonSolidOxygen[D].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1965.電子資源格式:主要責任者.題名[文獻類型標志/OL].(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獲取和訪問路徑.數(shù)字對象唯一標識符.[1] 蕭鈺.出版業(yè)信息化邁入快車道[EB/OL].(2001-12-19)[2002-04-15]./news/20011219/9.[2] CommonwealthLibrariesBureauofLibraryDevelopment.PennsylvaniaDepartmentofEducationOffice.Pe-nnsylvanialibrarylaws[EB/OL].[2013-03-24]./yocum/pdf/PALibraryLaws.[3] 候文順.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分析、選擇與改性[M/OL].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0:119[2012-11-27]./usp/pku/pub?pid=bookl&mctaid=rm114-HGS-889-0228.[4] KINCHYA.Seeds,Science,andStruggle:theGlobalPoliticsofTransgenicCrops[M/OL].Cambridge,Mass:MITPress,2012:50[2013-07-14].?ID=381443.[5] 陳建軍.從數(shù)字地球到智慧地球[J/OL].國圖資源導刊,2010,7(10):93-93.[2013-03-20]./Periodical_hunandz201010038.DOI:10/j.1672-5603.2010.10.[6] WALLSSC,BARICHIVICHWJ,BROWNME.Drought,delugeanddeclines:theimpactofprecipitationextremesonamphibiansinachangingclimate[J/OL].Biology,2013,2(1):399-418[2013-11-04]./2079-7737/2/1/399.DOI:10/biology2010399.[7] 陳志勇.中國財稅文化價值研究:“中間財稅文化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OL].北京:經(jīng)濟科學出版社,2011[2013-10-14]./usp/pku/pub?pid=bookl&d=m.20110628-BPO-889-0135&.cult=CN.[8] 吳云芳.面向中文信息處理的現(xiàn)代漢語并列結(jié)構(gòu)研究[D/OL].北京:北京大學,2003[2013-10-14].the-/dlib/List?lang=gb&type=Reader&oupID=4&=6328.[9]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國防白皮書:中國武裝力量的多樣化運用[R/OL].(2013-04-16)[2011-06-11]./aHair/2013-04/16/content_4442839.[10] 湯萬金,楊躍翔,劉文,等.人體安全重要技術(shù)標準研制最終報告:7178999X-2006BAK04A10/10[R/OL].(2013-09-30)[2014-06-24]./xiangxiBG?id=41707.注:“[引用日期]”為必備的著錄要素。報告格式:主要責任者.題名[文獻類型標識].(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1] BREIMANL.UsingConvexPseudo-datatoIncreasePredictionAccuracy[R].USA,UCBerkeley:StatisticsDepartment,1998.[2] CALKIND,AGERA,THOMPSONM.AComparativeRiskAssessmentFrameworkforWildlandFireMana-gement:the2010CohesiveCtrategyCcienceReport:RMRS-GTR-262[R].[S.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