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中考語文題型九古代詩歌閱讀復習課件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758ace7a66ade15d10051da45ad7eb6/a758ace7a66ade15d10051da45ad7eb61.gif)
![山東省中考語文題型九古代詩歌閱讀復習課件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758ace7a66ade15d10051da45ad7eb6/a758ace7a66ade15d10051da45ad7eb62.gif)
![山東省中考語文題型九古代詩歌閱讀復習課件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758ace7a66ade15d10051da45ad7eb6/a758ace7a66ade15d10051da45ad7eb63.gif)
![山東省中考語文題型九古代詩歌閱讀復習課件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758ace7a66ade15d10051da45ad7eb6/a758ace7a66ade15d10051da45ad7eb64.gif)
![山東省中考語文題型九古代詩歌閱讀復習課件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758ace7a66ade15d10051da45ad7eb6/a758ace7a66ade15d10051da45ad7eb6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點一詩歌基礎知識命題角度1詩歌體裁例(2016·德州中考)下列四首詩與《城南》體裁相近的是(C)A.《蒹葭》B.《將進酒》C.《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D.《長歌行(青青園中葵)》考點一詩歌基礎知識古代詩歌按照體裁可分為古體詩、近體詩、詞和曲。1.古體詩,包括古詩(唐以前的詩歌)、楚辭、樂府詩。2.近體詩,包括律詩和絕句。3.詞,又稱為詩余、長短句、曲子、曲子詞、樂府等。4.曲,又稱為詞余、樂府。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古代詩歌按照體裁可分為古體詩、近體詩、詞和曲。命題角度2詩歌題材(2018·德州中考)本詩從題材上屬于(邊塞詩)。命題角度2詩歌題材常見的題材如下:(1)傷別離情類。如懷親、思鄉(xiāng)、念友等。主要抒寫離情別恨,或用以激勵勸勉,或用以表達深情厚誼,或用以抒發(fā)別離之愁。常見的題材如下:(2)詠懷類。這是以吟詠個人抱負、反映或諷刺社會為題材的詩歌。情感上多體現為壯志難酬的苦悶與身處逆境時的豁達。比興、象征、聯想等是其主要手法。如李白的《行路難(其一)》、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等。(2)詠懷類。這是以吟詠個人抱負、反映或諷刺社會為題(3)諷喻類。以嘲諷或勸喻手法,揭露社會黑暗、世態(tài)炎涼,表達人民或正直人士呼聲的詩歌,亦稱“諷喻詩”,如《詩經》中的《碩鼠》。(4)邊塞類。這是以描寫邊塞風光,反映邊疆將士生活為基本內容的詩歌,如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王昌齡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漁家傲·秋思》等。(3)諷喻類。以嘲諷或勸喻手法,揭露社會黑暗、世態(tài)炎(5)詠物類。這是借吟詠自然或社會事物,來表達思想感情的詩歌。托物言志、象征、比擬是其常用手法,如陸游的《卜算子·詠梅》、王冕的《墨梅》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6)哲理詩。這是一種通過對具體事物的描述、議論,來寄寓或闡發(fā)某種哲理的詩歌。有的點明主題,有的含而不露,如朱熹的《觀書有感》。(5)詠物類。這是借吟詠自然或社會事物,來表達思想感(7)山水詩。描寫山水風光寄托詩人高潔情懷和對人生理想境界的追求,如王灣的《次北固山下》、杜甫的《望岳》等。(8)田園詩。表現淳樸誠摯的農村風情及詩人忘情田園、依傍田園的心境,如陶淵明的《歸園田居》。(9)羈旅詩。通過旅途中的所見、所聞、所感來表現詩人的種種情思和感觸,如張繼的《楓橋夜泊》。(7)山水詩。描寫山水風光寄托詩人高潔情懷和對人生理命題角度3詩歌流派例(2018·德州中考)這一題材的唐代代表詩人還有(高適或岑參)。命題角度3詩歌流派考點二詩歌內容鑒賞命題角度1內容感知例1(2018·德州中考)前兩句表現了他們怎樣的精神風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點二詩歌內容鑒賞例2(2014·德州中考)詩的前兩句描繪了山村景色怎樣的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2(2014·德州中考)詩的前兩句描繪了山村景色怎樣
這類題主要考查考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和把握能力。理解詩歌內容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①聯系作者的生活經歷、作品風格和題材理解內容;②借助詩歌的標題、注釋、寫作背景,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③從語言入手,抓住詩歌中的關鍵詞句(動詞、形容詞,議論和抒情的詞句),把握思想感情;④從表現手法入手,把握思想內容;⑤從詩歌中描寫的景物、意象入手,理解詩歌內容。這類題主要考查考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命題角度2情感把握例(2017·德州中考)找出傳達詩人情感的詞語,并分析其變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題角度2情感把握
情感把握,即體會詩中傳達的思想感情、蘊含的感情基調,以及詩人的情緒等。這類題目考查的是考生“披文入情”的能力,即順著文辭的通道進入并解析詩人情感世界的能力。情感把握,即體會詩中傳達的思想感情、蘊含的感情1.抓住詩題。古詩的詩題往往是詩眼或中心事件。許多古詩的詩題本身就透露出了感情基調,如李白的《送友人》一個“送”字,說明此詩表現的是惜別之情。1.抓住詩題。古詩的詩題往往是詩眼或中心事件。許多2.抓住關鍵詞。有些古詩,詩人在詩中用一兩個詞語點明詩的感情,抓住了這樣的關鍵詞,也就能快速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如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中“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一句,由“故園情”一詞可知此詩表達的是思鄉(xiāng)之情。2.抓住關鍵詞。有些古詩,詩人在詩中用一兩個詞語點3.抓住題材類型。人們常按題材將古典詩歌分為若干類,同類詩歌的感情基調大體相同。因此,若能判定一首詩所屬的類型,便可快速把握該詩的感情基調。3.抓住題材類型。人們常按題材將古典詩歌分為若干類,同類詩歌4.抓住意象特點。有些作品中沒有點明情感的字眼,而是寓情于景,這就需要分析詩中的意象,即詩中所表現的人、景、物。意象往往只有象征意義,如“胡馬”“單于”象征入侵的敵人;“楊柳”“孤蓬”“浮云”用來表達離愁別緒;“鴻雁”“月亮”借以抒發(fā)思鄉(xiāng)懷人之情;“花落”“花殘”令人傷感;“杜鵑”“子規(guī)”叫聲哀婉,喚起人的思鄉(xiāng)之情;“菊花”“梅花”象征堅強、高潔;“竹子”“松樹”象征堅強不屈、節(jié)操高尚。4.抓住意象特點。有些作品中沒有點明情感的字眼,而
解答古詩詞情感把握題,還要儲備一些專業(yè)性詞語,如“離愁別緒、恬淡閑適、清高孤傲、孤寂惆悵、凄苦煩悶、傷感不平、苦悶無聊、樂觀曠達、輕松愉悅、壯志未酬、憂國憂民”等,在分析古詩詞情感時經常要用到,不可不知。解答古詩詞情感把握題,還要儲備一些專業(yè)性詞語,命題角度3畫面描述例1(2016·德州中考)這首詩的前兩句是一幅“春雨山水圖”,發(fā)揮想象把它描繪出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題角度3畫面描述例2(2015·德州中考)頸聯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2(2015·德州中考)頸聯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解答這類題目要在讀懂詩歌、理解內容的基礎上,發(fā)揮聯想和想象,扣住畫面,抓住形象,用生動、流暢的語言加以描述,不能偏離詩歌的意境、主題和作者的情感。具體可參考以下解題步驟:反復閱讀詩歌(句),讀懂詩意,讀懂情感→找出意象→組成畫面→充分發(fā)揮聯想與想象,對畫面進行修飾→用生動、流暢的語言加以描述。解答這類題目要在讀懂詩歌、理解內容的基礎上,發(fā)命題角度4語言賞析例(2014·德州中考)簡要分析“閑”字的妙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題角度4語言賞析
鑒賞詩歌的語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1.考慮古代詩歌推敲字詞的特點,關注重點詞語。(1)名詞。名詞往往是特定意象的特稱。名詞的連用常常能營造出一定的意境,如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2)動詞。一個好的動詞往往能夠使整首詩活起來,并且動詞往往有多重含義,如“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一個“見”字寫出了詩人無意看山而見山,悠閑自得的形象。鑒賞詩歌的語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3)形容詞。形容詞往往從各個角度對中心詞進行修飾限制,對渲染氣氛、表現心情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中“紅”“綠”“藍”等詞語把江南的美景寫得色彩絢爛,美不勝收。(3)形容詞。形容詞往往從各個角度對中心詞進行修飾限(4)副詞。副詞往往也起修飾限制作用,在很多情況下也是鑒賞的重點,如韓愈的《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其一)》“最是一年春好處”中的“最”表現了詩人對早春的喜愛之情。(4)副詞。副詞往往也起修飾限制作用,在很多情況下也(5)數量詞。恰當地運用數量詞可以準確地表情達意,如杜甫的《曲江二首》之一中的“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一片”花落下都要減掉一層春色,“萬點”花飄落更使人煩惱愁悶,抒發(fā)了詩人因傷春而滿腹愁怨的感情。(5)數量詞。恰當地運用數量詞可以準確地表情達意,如(6)疊詞。詞語的重疊往往能使意境深化。典型的代表是李清照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將詩人寂苦無告的心境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6)疊詞。詞語的重疊往往能使意境深化。典型的代表是2.關注詩歌語言變形的特點。變形的詞語在詩歌表情達意方面往往起到重要的作用,如“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把春風的多情、靈動恰當地表現了出來。2.關注詩歌語言變形的特點。3.關注修辭語言的表達效果。詩歌常用的修辭有比喻、比擬、夸張、借代、雙關等。詩歌運用修辭,往往能達到一種特殊的表達效果。例如,賀知章的“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碧玉”喻色,“絲絳”喻形,把柳樹青翠潤澤、柳條細長柔嫩的特點生動形象地展示了出來。3.關注修辭語言的表達效果。4.關注詩歌整體的語言風格。詩歌的語言風格,多種多樣,概括起來有以下幾種:平淡、清新、絢麗、質樸、明快、含蓄、簡潔、洗練、豪放、柔婉等。4.關注詩歌整體的語言風格??键c三詩歌寫法鑒賞命題角度1分析修辭手法例1(2018·德州中考)“貂錦”在句中指戰(zhàn)士,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點三詩歌寫法鑒賞例2(2015·德州中考)賞析頷聯中“不開心”的妙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2(2015·德州中考)賞析頷聯中“不開心”的妙處。命題角度2分析表現手法例1(2018·德州中考)末兩句采用虛實結合的手法,請簡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題角度2分析表現手法例2(2017·德州中考)詩中頷聯、頸聯多處運用對比手法,描繪出山野美麗的景象,請具體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2(2017·德州中考)詩中頷聯、頸聯多處運用對比手
解答這類題目,首先要了解古詩詞中常見的表達技巧,它包括:1.修辭手法,主要包括比喻、擬人、對偶、夸張等。2.表現手法(寫作手法或藝術手法),主要包括托物言志、動靜結合、虛實相間、小中見大、反襯(以樂寫哀、以哀寫樂)、烘托渲染、對比映襯、多角度描寫等。解答這類題目,首先要了解古詩詞中常見的表達技巧,3.表達方式,主要有描寫、議論、抒情。抒情方式主要是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而間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3.表達方式,主要有描寫、議論、抒情。抒情方式主要4.語言特點,一般有樸素自然、含蓄雋永、清新明麗、形象生動、婉約細膩、幽默諷刺、雄渾豪放、沉郁慷慨等。
鑒賞時要準確指出詩中運用的修辭手法(表現手法、抒情方式、語言特點等),然后結合詩句和具體詞語做分析。分析時要指出這種表達技巧表現了什么內容,抒發(fā)了詩人(人物)什么樣的思想感情。4.語言特點,一般有樸素自然、含蓄雋永、清新明麗、考點一詩歌基礎知識命題角度1詩歌體裁例(2016·德州中考)下列四首詩與《城南》體裁相近的是(C)A.《蒹葭》B.《將進酒》C.《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D.《長歌行(青青園中葵)》考點一詩歌基礎知識古代詩歌按照體裁可分為古體詩、近體詩、詞和曲。1.古體詩,包括古詩(唐以前的詩歌)、楚辭、樂府詩。2.近體詩,包括律詩和絕句。3.詞,又稱為詩余、長短句、曲子、曲子詞、樂府等。4.曲,又稱為詞余、樂府。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古代詩歌按照體裁可分為古體詩、近體詩、詞和曲。命題角度2詩歌題材(2018·德州中考)本詩從題材上屬于(邊塞詩)。命題角度2詩歌題材常見的題材如下:(1)傷別離情類。如懷親、思鄉(xiāng)、念友等。主要抒寫離情別恨,或用以激勵勸勉,或用以表達深情厚誼,或用以抒發(fā)別離之愁。常見的題材如下:(2)詠懷類。這是以吟詠個人抱負、反映或諷刺社會為題材的詩歌。情感上多體現為壯志難酬的苦悶與身處逆境時的豁達。比興、象征、聯想等是其主要手法。如李白的《行路難(其一)》、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等。(2)詠懷類。這是以吟詠個人抱負、反映或諷刺社會為題(3)諷喻類。以嘲諷或勸喻手法,揭露社會黑暗、世態(tài)炎涼,表達人民或正直人士呼聲的詩歌,亦稱“諷喻詩”,如《詩經》中的《碩鼠》。(4)邊塞類。這是以描寫邊塞風光,反映邊疆將士生活為基本內容的詩歌,如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王昌齡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漁家傲·秋思》等。(3)諷喻類。以嘲諷或勸喻手法,揭露社會黑暗、世態(tài)炎(5)詠物類。這是借吟詠自然或社會事物,來表達思想感情的詩歌。托物言志、象征、比擬是其常用手法,如陸游的《卜算子·詠梅》、王冕的《墨梅》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6)哲理詩。這是一種通過對具體事物的描述、議論,來寄寓或闡發(fā)某種哲理的詩歌。有的點明主題,有的含而不露,如朱熹的《觀書有感》。(5)詠物類。這是借吟詠自然或社會事物,來表達思想感(7)山水詩。描寫山水風光寄托詩人高潔情懷和對人生理想境界的追求,如王灣的《次北固山下》、杜甫的《望岳》等。(8)田園詩。表現淳樸誠摯的農村風情及詩人忘情田園、依傍田園的心境,如陶淵明的《歸園田居》。(9)羈旅詩。通過旅途中的所見、所聞、所感來表現詩人的種種情思和感觸,如張繼的《楓橋夜泊》。(7)山水詩。描寫山水風光寄托詩人高潔情懷和對人生理命題角度3詩歌流派例(2018·德州中考)這一題材的唐代代表詩人還有(高適或岑參)。命題角度3詩歌流派考點二詩歌內容鑒賞命題角度1內容感知例1(2018·德州中考)前兩句表現了他們怎樣的精神風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點二詩歌內容鑒賞例2(2014·德州中考)詩的前兩句描繪了山村景色怎樣的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2(2014·德州中考)詩的前兩句描繪了山村景色怎樣
這類題主要考查考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和把握能力。理解詩歌內容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①聯系作者的生活經歷、作品風格和題材理解內容;②借助詩歌的標題、注釋、寫作背景,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③從語言入手,抓住詩歌中的關鍵詞句(動詞、形容詞,議論和抒情的詞句),把握思想感情;④從表現手法入手,把握思想內容;⑤從詩歌中描寫的景物、意象入手,理解詩歌內容。這類題主要考查考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命題角度2情感把握例(2017·德州中考)找出傳達詩人情感的詞語,并分析其變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題角度2情感把握
情感把握,即體會詩中傳達的思想感情、蘊含的感情基調,以及詩人的情緒等。這類題目考查的是考生“披文入情”的能力,即順著文辭的通道進入并解析詩人情感世界的能力。情感把握,即體會詩中傳達的思想感情、蘊含的感情1.抓住詩題。古詩的詩題往往是詩眼或中心事件。許多古詩的詩題本身就透露出了感情基調,如李白的《送友人》一個“送”字,說明此詩表現的是惜別之情。1.抓住詩題。古詩的詩題往往是詩眼或中心事件。許多2.抓住關鍵詞。有些古詩,詩人在詩中用一兩個詞語點明詩的感情,抓住了這樣的關鍵詞,也就能快速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如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中“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一句,由“故園情”一詞可知此詩表達的是思鄉(xiāng)之情。2.抓住關鍵詞。有些古詩,詩人在詩中用一兩個詞語點3.抓住題材類型。人們常按題材將古典詩歌分為若干類,同類詩歌的感情基調大體相同。因此,若能判定一首詩所屬的類型,便可快速把握該詩的感情基調。3.抓住題材類型。人們常按題材將古典詩歌分為若干類,同類詩歌4.抓住意象特點。有些作品中沒有點明情感的字眼,而是寓情于景,這就需要分析詩中的意象,即詩中所表現的人、景、物。意象往往只有象征意義,如“胡馬”“單于”象征入侵的敵人;“楊柳”“孤蓬”“浮云”用來表達離愁別緒;“鴻雁”“月亮”借以抒發(fā)思鄉(xiāng)懷人之情;“花落”“花殘”令人傷感;“杜鵑”“子規(guī)”叫聲哀婉,喚起人的思鄉(xiāng)之情;“菊花”“梅花”象征堅強、高潔;“竹子”“松樹”象征堅強不屈、節(jié)操高尚。4.抓住意象特點。有些作品中沒有點明情感的字眼,而
解答古詩詞情感把握題,還要儲備一些專業(yè)性詞語,如“離愁別緒、恬淡閑適、清高孤傲、孤寂惆悵、凄苦煩悶、傷感不平、苦悶無聊、樂觀曠達、輕松愉悅、壯志未酬、憂國憂民”等,在分析古詩詞情感時經常要用到,不可不知。解答古詩詞情感把握題,還要儲備一些專業(yè)性詞語,命題角度3畫面描述例1(2016·德州中考)這首詩的前兩句是一幅“春雨山水圖”,發(fā)揮想象把它描繪出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題角度3畫面描述例2(2015·德州中考)頸聯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2(2015·德州中考)頸聯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解答這類題目要在讀懂詩歌、理解內容的基礎上,發(fā)揮聯想和想象,扣住畫面,抓住形象,用生動、流暢的語言加以描述,不能偏離詩歌的意境、主題和作者的情感。具體可參考以下解題步驟:反復閱讀詩歌(句),讀懂詩意,讀懂情感→找出意象→組成畫面→充分發(fā)揮聯想與想象,對畫面進行修飾→用生動、流暢的語言加以描述。解答這類題目要在讀懂詩歌、理解內容的基礎上,發(fā)命題角度4語言賞析例(2014·德州中考)簡要分析“閑”字的妙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題角度4語言賞析
鑒賞詩歌的語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1.考慮古代詩歌推敲字詞的特點,關注重點詞語。(1)名詞。名詞往往是特定意象的特稱。名詞的連用常常能營造出一定的意境,如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2)動詞。一個好的動詞往往能夠使整首詩活起來,并且動詞往往有多重含義,如“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一個“見”字寫出了詩人無意看山而見山,悠閑自得的形象。鑒賞詩歌的語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3)形容詞。形容詞往往從各個角度對中心詞進行修飾限制,對渲染氣氛、表現心情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中“紅”“綠”“藍”等詞語把江南的美景寫得色彩絢爛,美不勝收。(3)形容詞。形容詞往往從各個角度對中心詞進行修飾限(4)副詞。副詞往往也起修飾限制作用,在很多情況下也是鑒賞的重點,如韓愈的《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其一)》“最是一年春好處”中的“最”表現了詩人對早春的喜愛之情。(4)副詞。副詞往往也起修飾限制作用,在很多情況下也(5)數量詞。恰當地運用數量詞可以準確地表情達意,如杜甫的《曲江二首》之一中的“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一片”花落下都要減掉一層春色,“萬點”花飄落更使人煩惱愁悶,抒發(fā)了詩人因傷春而滿腹愁怨的感情。(5)數量詞。恰當地運用數量詞可以準確地表情達意,如(6)疊詞。詞語的重疊往往能使意境深化。典型的代表是李清照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將詩人寂苦無告的心境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6)疊詞。詞語的重疊往往能使意境深化。典型的代表是2.關注詩歌語言變形的特點。變形的詞語在詩歌表情達意方面往往起到重要的作用,如“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把春風的多情、靈動恰當地表現了出來。2.關注詩歌語言變形的特點。3.關注修辭語言的表達效果。詩歌常用的修辭有比喻、比擬、夸張、借代、雙關等。詩歌運用修辭,往往能達到一種特殊的表達效果。例如,賀知章的“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碧玉”喻色,“絲絳”喻形,把柳樹青翠潤澤、柳條細長柔嫩的特點生動形象地展示了出來。3.關注修辭語言的表達效果。4.關注詩歌整體的語言風格。詩歌的語言風格,多種多樣,概括起來有以下幾種:平淡、清新、絢麗、質樸、明快、含蓄、簡潔、洗練、豪放、柔婉等。4.關注詩歌整體的語言風格??键c三詩歌寫法鑒賞命題角度1分析修辭手法例1(2018·德州中考)“貂錦”在句中指戰(zhàn)士,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個人短期借款法律合同范本2025
- 萬畝良田聯產承包合同新政策
- 個人廠房租賃合同典范
- 產權清楚車位買賣合同細則
- 上海市房地產委托代理合同范本
- 食品調料采購合同
- 個人貸款借款合同模板
- 勞動合同管理制度7
- 個人借款合同書及還款細則
- 個人住宅購房合同條款及樣本
- 充血性心力衰竭課件
- 2025年日歷(日程安排-可直接打印)
- 《VAVE價值工程》課件
- 分享二手房中介公司的薪酬獎勵制度
- 安徽省2022年中考道德與法治真題試卷(含答案)
- GB 4793-2024測量、控制和實驗室用電氣設備安全技術規(guī)范
- 重大火災隱患判定方法
- 挖掘機售后保養(yǎng)及維修服務協議(2024版)
- 2024年電工(高級技師)考前必刷必練題庫500題(含真題、必會題)
- 公司組織架構與管理體系制度
- 2024-2030年中國涂碳箔行業(yè)現狀調查與投資策略分析研究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