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詩藝術欣賞古詩藝術欣賞一、寓情于景詩詞里面的景和情,一般說,景指景物,情指人的感情。景,是客觀存在,是外顯的;情,是人的主觀感受,是內蘊的。當詩人不直接抒情而寄寓景物時,就要求所選擇的景物與人的思想感情相契相通。如果景是“形”,情是“神”的話,那么這“景中之情”最好“形神兼?zhèn)洹薄H缋畎椎摹镀兴_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開頭兩句憑高遠眺,所見之林自然是平的。而且顯示出山林的廣遠,彌漫在一片冥蒙的煙景中。山是青綠色的,在“暝色入高樓”的時候,這山的顏色應是暗淡的,說“碧”已夠奇妙,可是又說這碧山在傷心。山是自然界的景物,它本無知,是把人的感情移到了山上,這山便有生命、有感知而人格化了。寓情于景,比徑直抒情,其情豈不更深。一、寓情于景詩詞里面的景和情,一般說,景指景物,景和情出現(xiàn)在詩詞里面,往往有種種不同的情況。最常見的是先景后情,情因景生,即所謂觸景生情。不少的詞上闋寫景,下闋寫情,似乎已成為常規(guī)。但也有一些詩人,當他們感情奔涌時,忽然掉轉筆鋒寫景去了。可是仔細一看原來景中含情,比照直把感情傾吐出來,更真切深厚。李白兩首送行詩結尾,一說:“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一說:“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保ā端陀讶恕罚┣罢哒f,船行已遠,到了水天相接的地方,看不見了。這時只望見長江奔流到天際。后者說,揮手告別,馬鳴蕭蕭。依依惜別之情,寓于帆影、碧空、長江流水和蕭蕭馬鳴的景物中了。景和情出現(xiàn)在詩詞里面,往往有種種不同的情況。最常見的是先有的詩,詩人雖在景物中寄寓著深情,但從字面上是看不出來的。南宋詞人蔣捷有一首自抒身世的小詞《虞美人?聽雨》: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這首詞概括了作者的一生。少年時的生活情景是:歌樓聽雨,羅帳燭昏。中年時的生活情景是:客舟聽雨,江闊云低,雁叫西風。老年時的生活情景是:僧廬聽雨,兩鬢星霜。年月不同,生活異趣。少年時的歡樂,壯年時的漂泊,老年時的凄涼,全是通過景來表現(xiàn)的。作者沒有直接抒情,而寓于景中的情,卻更深沉,更凝重。詞的最后兩句,與前面的寫法不同,卻是直抒心懷了。
有的詩,詩人雖在景物中寄寓著深情,但從字面上是看不出來的。閱讀下面兩首詩,回答后面的問題?!段鳂恰罚ㄋ?曾鞏):“海浪如云卻卻回,北風吹起數(shù)聲雷。朱樓四面鉤疏箔,臥看千山急雨來?!薄冻悄稀罚ㄋ?曾鞏):“雨過橫塘水滿堤,亂山高下路東西。一番桃李花開盡,唯有青青草色齊。”
1、從寫景這一層面看,以上兩首詩是同中有異的,請作具體說明。2、作者這兩首詩的抒情風格迥異,試具體回答它們在描寫景物時,寄寓了怎樣不同的情感。
1答:兩首詩同寫雨景,前者主要寫雨前景,后者主要寫雨中景和雨后景。
2答:前者通過描寫雷雨之前的自然特征,有力地烘托了作者的雍容氣度和開闊的胸襟。后者通過描繪兩幅雨后小景,婉曲地表達了詩人對像桃李那樣懼怕風雨的弱者的鄙視,對像青草一樣具有堅韌品質的強者的贊美。
閱讀下面兩首詩,回答后面的問題。1、從寫景這一層面看,以上兩二、渲染烘托通常有一句話叫觸景生情,看來是先有了景,而后才生發(fā)出人之喜怒哀樂的情來。我國古典詩歌常常利用美感的差異性,利用心情不好同美景的矛盾,來渲染和烘托內心不快的情緒。這種寫法可使詩歌更含蓄,更深邃。
我們來看王昌齡的《閨怨》:“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叫夫婿覓封侯?!?/p>
少婦春日上樓,見到野外的春色,寂寞的愁思油然而生,好象這愁思是由春色勾引起來的。這是用和諧的景物,反襯不和諧的心情,更突出了思婦孤寂憂愁的內心情緒。春滿眼前,本來正好賞玩,景生情時而情異于景,兩相徑庭,更見出詩中主人公憂傷之深。
二、渲染烘托通常有一句話叫觸景生情,看來是先有了景,同樣的手法,在杜甫的詩中也可以看到。“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是以花鳥這樣美好的景物,寫“國破山河在”的悲痛,就更見出詩人悲痛之深。
紅花是是艷麗的,當元稹慨嘆行宮的昔盛今衰時,他卻寫了“宮花寂寞紅”(《行宮》)這樣的句子。
再讀讀“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杜荀鶴《春宮怨》),春光如此美好,而這位“早被嬋娟誤,欲妝臨境慵”的宮女卻發(fā)出了深深的哀怨!
以上不難看出,作者筆下的景物不僅有人的感情,而且寓有人的氣質,人的心聲和靈魂。
所以,同樣的楓葉,在游目騁懷的杜牧看來,是“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在長亭送別的崔鶯鶯看來,卻是“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同樣的手法,在杜甫的詩中也可以看到。“感時花濺淚,恨別鳥同樣是菊花,在堅貞不屈的鄭所南筆下,是“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西北風”,在利祿薰心的陳淑達筆下,卻是“但令逢采摘,寧辭獨晚榮”。
同樣的蟬鳴,身任皇帝秘書監(jiān)、志得意滿的虞世南說:“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保ā对佅s》)失去人生自由的駱賓王則說:“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在獄詠蟬》)。
同一夕陽,李商隱說“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樂游原》),他表達的是無奈、痛惜之情;朱自清反其意而用之“但得夕陽無限好,何須惆悵近黃昏”,他表達的是曠達、自安之情;而葉劍英在《八十書懷》中說“老夫喜作黃昏頌,滿目青山夕照明”,他抒發(fā)的是樂觀、豪邁的胸臆。
總而言之,景物雖同,卻因人之情不同而異,情始終是主導的。
同樣是菊花,在堅貞不屈的鄭所南筆下,是“寧可枝頭抱香死,閱讀以下兩首詩,回答后面的問題?!稐盍Α罚▌⒂礤a):“城外春風吹酒旗,行人揮袂日西時。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管別離。”《臺城》(韋莊):“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1、以上兩首詩的作者在尋找抒情媒介時有什么共同之處?同時又產(chǎn)生了怎樣的差異?
2、類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這種抒發(fā)物是人非的感慨,在憑吊、懷古類的古詩詞中不勝枚舉,請再舉一例。
1答:都是以楊柳作為抒寫感慨的依托。劉禹錫的這首是送別詩,由于詩中有“春風、酒旗、揮袂”等場景氣氛作為烘托,詩人眼中的“垂楊”就寄寓了脈脈的溫愛與友情。韋莊在詩中寫柳時,用了“無情、依舊”,意思是說眼前的臺城柳不解人世滄桑,此處深寓著歷史興亡的無限傷痛。
閱讀以下兩首詩,回答后面的問題。1、以上兩首詩的作者在尋找抒2答:“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此畺|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劉禹錫《石頭城》);“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保ù拮o《題都城南莊》);“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陸游《沈園》)還有杜甫的《蜀相》、姜夔《揚州慢》等等。
2答:“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此畺|邊舊時三、巧比妙喻
比喻是形象思維的一種表達方式,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一個重要手段。劉勰在《文心雕龍》篇中說:“夫比之為義,取類不常:或喻于聲,或方于貌,或擬于心,或譬于事?!边@里只是簡略地說明“取類不常”。實際上比的方式千變萬化,各式各樣,人們所感受到的一切事物形象和思想感情,都可以取類為比。
1、聯(lián)通比,就是以多種比喻綜合運用,借以表現(xiàn)本體的形象性,它也稱作“博喻”。
三、巧比妙喻比喻是形象思維的一種表達方式,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上闋先寫美人既遠,詞人木立如癡,惆悵極矣,又對深閨密居作了無計奈何的擬想。下闋再寫癡情至暮靄漸生,而精彩莫過于詞人對自己“閑愁”幾許的一問三疊:它如一川煙草,密密層層,籠天蓋地;如滿城風絮,漫天飄揚;如黃梅時節(jié)的雨,連綿不斷。這三者既是博喻,又是寫景,而且因景見情,烘托氣氛,見出愁情。
可見聯(lián)通式的比喻,既為加重情感內容的分量,又顯示了藝術氛圍的深度。如賀鑄的《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飛云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上闋先寫美人既遠,詞人木立如癡,惆悵極矣,又對深閨密居作2、雙關比,即在相似點上增加一層雙關的意思,比中有比,喻外有喻,而使比喻不同尋常。
唐代詩人雍陶《題君山》詩說:“煙波不動影沉沉,碧色全無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處,一螺青黛鏡中心。”
詩人以明鏡比洞庭湖,形容湖水一平如鏡,以螺髻比君山,形容君山的形象像螺髻,明鏡又雙關于神話里水仙梳妝用的鏡臺,螺黛又雙關于水仙對鏡挽發(fā)髻。雍陶采用比中有比的手法,使君山的秀美,形神兩諧地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
2、雙關比,即在相似點上增加一層雙關的意思,比中有比,喻外有3、襯托比,這種比喻不是單純地指明相似點,而是進一步利用作比的形象來襯托氣氛或說明道理。后一層的意思是由讀者體會出來的,并不言明。
司空曙《喜外弟盧綸見宿》詩云:
“靜夜四無鄰,荒居舊業(yè)貧。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以我獨沉久,愧君相見頻。平生自有分,況是蔡家親。”
詩人寫自己沉淪荒居,老于貧困。詩中“雨中”“燈下”兩句極力渲染氣氛:秋天的夜晚,雨點打在已發(fā)黃的樹葉上淅瀝瀝地響著;屋里那盞孤燈下,坐著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人,耳聽著雨聲,眼望著孤燈,同表弟盧綸閑話凄涼。用樹逢秋天落葉來比喻人的衰老,樹作為環(huán)境中的景物,又起了渲染和襯托的作用,使整首詩充滿了辛酸和悲涼。
3、襯托比,這種比喻不是單純地指明相似點,而是進一步利用作比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后面的問題。
《江漢》(唐?杜甫):“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遠,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
A、有人說,這首詩既見明月,又見落日,是自相矛盾的。你贊同嗎?請具體說明原因。
B、杜甫寫這首詩時已56歲,又是在漂泊流徙的途中,然文字間流溢出的心態(tài)和精神十分感人。試以其中某一聯(lián)文字為例,說明此詩感動你的理由。
A答:不矛盾。詩人對這兩個景象不是純客觀的描寫,寫“思歸”人眼中長夜孤懸的明月,實際上也在寫自己:雖然遠在天外,一片忠心卻像孤月一樣的皎潔。這便是情景相融。“落日”就更不是寫實景,而以它比喻暮年。詩句本意,就是“暮年心猶壯”。
B答:頸聯(lián),詩人通過形象化的比喻,表明自己年雖老而壯心不已,再寫面對颯颯秋風病體欲康復,這種身處逆境自強不息的精神狀態(tài)十分令人感佩。尾聯(lián):這里的老馬是詩人自比,意思說,我同老馬一樣,并不是沒有一點用處。言外的怨憤之意,便從詩中自然地流露出來。
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后面的問題?!督瓭h》(唐?杜甫):四、即小見大詩是富于聯(lián)想的,詩歌能通過典型和象征,借助于人們的生活經(jīng)驗,達到言近旨遠,以小見大。王灣,盛唐時洛陽人,一生中多來往于吳楚間,有一回泊船北固山下,見潮平岸闊,殘夜歸雁,觸發(fā)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次北固山下》這樣一首千古名篇:“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毕瓤搭h聯(lián)的上句,詩人說,春潮涌漲,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與岸平了,船上的人的視野也因之開闊,這一句寫得恢弘闊大。下一句“風正一帆懸”便愈見精彩。詩人不用“風順”而用“風正”是因為單“風順”,若風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順風,又是和風,帆才能夠“懸”,這里的“正”字兼有了“順”與“和”的內容,這就是所謂大景之情。四、即小見大詩是富于聯(lián)想的,詩歌能通過典型和象征頸聯(lián)也歷來膾炙人口,“日生殘夜”、“春入舊年”,都表示時序的交替,但會讓人想到“海日”驅盡黑暗,春意闖入舊年,趕走嚴冬是那樣匆匆不可待。這里不僅寫景逼真,敘事確切,而且表現(xiàn)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真理。以上手法正所謂抓住典型的小景物,喚起讀者心中的大景與大境界。元稹有一首《行宮》,表現(xiàn)了昔盛今衰之感。試看:“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二十個字,描繪出一幅物是人非、無限感慨的場景,畫面平靜、安謐、幽寂、超脫。從今天已經(jīng)沒有事情好做、閑極無聊的白頭宮女的話中,昔日仙樂風飄,緩歌漫舞,“力士傳呼覓念奴,念奴潛伴諸奴宿”的恣情縱樂的圖景,不禁涌現(xiàn)眼前!二十個字給讀者留下了非常廣闊的想象空間。這就是憑借有典型意義的生活細節(jié)來表現(xiàn)重大的社會內容。頸聯(lián)也歷來膾炙人口,“日生殘夜”、“春入舊年”,都表示時有些抽象的思想,隱諱的謀慮必須用具體的景物來表現(xiàn),古人就以小景物來托寓,我國古典詩歌中的詠物詩,絕大多數(shù)是象征性的,其中有的包含了重大的思想主題。例如黃巢的《題菊花》詩說:“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菊花開時正是寒秋季節(jié),蜂蝶不來采冷香,黃巢以此發(fā)泄自己生不逢時節(jié)的怨氣;又以司春之神的青帝自擬,要使菊花和盛極一時的桃花同在春天里一起開放,寄托了矢志改變現(xiàn)實的造反精神。題的是菊花,表現(xiàn)的卻是非常大膽的敢于觸犯當朝的“叛逆”思想。因而,以具體的景物象征抽象的大主題便是即小見大的又一種形式。我們可以這么說,詩歌中的即小見大,不是視覺的簡單體驗,而是生活的積淀與感受,不是物質的圖畫,而是聯(lián)想的意象。有些抽象的思想,隱諱的謀慮必須用具體的景物來表現(xiàn),古人就閱讀下面這首絕句以及一段詩話,按要求回答后面的問題?!冻啾凇罚ㄌ?杜牧):“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彼未稄┲茉娫挕吩疲骸岸拍林?lt;赤壁>詩云……意謂赤壁不能縱火,為曹公奪二喬置之銅雀臺上也。孫氏霸業(yè)系此一戰(zhàn),社稷存亡,生靈涂炭,都不問,只恐捉了二喬,可見措大不識好惡?!贝嗽捯庠谂u杜牧放棄重大問題,寫詩不懂立意的高低優(yōu)劣,你是否同意這一觀點?答:這首詩寫“二喬”不曾被捉去,這是小事,但這小事同東吳霸業(yè)卻很有關系,霸業(yè)存亡同“二喬”的命運一樣,也是系此一戰(zhàn),所以詩歌以“二喬”立意,從而反映出三國之爭的大事,正是所謂以小見大的寫法。閱讀下面這首絕句以及一段詩話,按要求回答后面的問題?!冻啾谖?、反面襯托
在詩歌中,景物的描寫、氣氛的渲染,有的從正面烘托,有的從反面襯托。前者有以喜的氣氛烘托喜的心情,也有以悲的氣氛烘托悲的心情。后者通過描寫同詩中人物的心境不協(xié)調的景物與氣氛,來突出人物的心理,此所謂詩的反襯手法。
反襯的特點是一主一賓,以賓反襯主。它跟正反對比就不同了,正反對比的雙方往往是各自獨立的即使有側重,但沒有從屬關系。
反襯手法在古典詩歌中的運用常見的有以下三種:
五、反面襯托在詩歌中,景物的描寫、氣氛的渲染,有的從正1、眼前好景為凄涼之情作反襯(亦即所謂“以樂景寫哀情”)
這種寫法的特點是,抓住寂寥憂思的心情與良辰美景的氣氛之間的矛盾,讓景物氣氛從對立的角度反襯心理。
辛棄疾的《青玉案》,是這類妙用反襯的好詞:“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p>
作者用全詞的大半筆墨極力渲染的元宵熱鬧景象,其目的并不在寫景,也不在抒情,而是為了反襯“燈火闌珊處”那個人。而這個人,正是受到朝廷冷落,不肯趨炎附勢,不愿與投降派同流合污的詩人自己。反襯,在這里收到了完美的藝術效果。
1、眼前好景為凄涼之情作反襯(亦即所謂“以樂景寫哀情”)2、昔日繁盛為當前蕭索作反襯
在吊古傷今的作品中,這類手法用得最多。李白游越州,有感于其地在歷史上發(fā)生過的著名事件,寫下了一首《越中覽古》
“越王勾踐滅吳歸,戰(zhàn)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唯有鷓鴣飛?!?/p>
前三句極力鋪排、渲染,正是為了反襯最后一句“只今唯有鷓鴣飛”的凄涼景象。往事歷歷,前塵如夢,封建帝王的富貴榮華,難于久駐。吊古之情,傷今之感,雖不著一字,卻表現(xiàn)得十分深刻。
2、昔日繁盛為當前蕭索作反襯在吊古傷今的作品中,這類手3、典故為自身境遇作反襯
反襯,也有聯(lián)系到詩人自己的,這多半出現(xiàn)在使用典事方面。
例如李商隱的《賈生》:“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蓱z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p>
詩的前兩句表現(xiàn)君主的恩遇,后兩句提示出這位皇帝關心的是個人生死,并非求賢若渴,以尋救國治民的大計。詩用先揚后抑手法,諷刺漢文帝不能真正重用賈誼。
如果聯(lián)系李商隱個人境遇看,這首詩憐賈生更是自憫。一典能有二反襯,實為難得。
3、典故為自身境遇作反襯反襯,也有聯(lián)系到詩人自己的,這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后面的問題。
《涼州詞》(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p>
1、前人對這首詩的后兩句持兩種不同的理解:一說作“悲傷語讀”,另說作“諧謔語讀”。你贊成哪一種?也可再作別解,請闡述具體理由。
1答:按“一說”答,詩的三四兩句是對當前戍卒生活的一個完整反映,他們酣飲時的豪爽是思歸不能,借酒強歡,以慰苦心的反常心理,低沉感傷才是潛隱其后的真實的征人心態(tài)。按“另說”答,詩的三四句是席間的勸酒之辭,意思說莫要笑話我們會醉臥沙場,我們不是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了嗎?這里表現(xiàn)出的是豪放開朗的感情,是連死亡都無所謂的勇氣。
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后面的問題。1、前人對這首詩的后兩句持兩2、若按你的理解,詩的前二句的氣氛描寫對整首詩思想情調的表達,產(chǎn)生怎樣的作用呢?
答:按第一種理解,詩的前二句通過描寫戍卒酣飲時激昂暢快的氣氛,有力地反襯了征人郁悶感傷的哀痛之情。
按第二種理解,詩的前兩句通過描寫戍卒酣飲時激昂暢快的氣氛,烘托了將士們豪放開朗的豪情性格。
2、若按你的理解,詩的前二句的氣氛描寫對整首詩思想情調的表達六、曲折盡情
平鋪直敘的作品,一般說來不會引人入勝。反之,頓挫抑揚,往往金聲而玉振;曲徑通幽,每引人尋蹤而探勝;欲擒故縱,才能見到詩意文情和山重水復的丘壑之美來。
李白的《早發(fā)白帝城》是一首悠揚輕快,令人百誦不厭的詩:“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p>
開頭兩句說船行迅速,從白帝城到江陵,朝發(fā)暮至,只需一日?;剡^頭來,補敘路途所見所聞。沿江兩岸,猿啼不住,此落彼起。這山猿聲未離耳,那山猿聲又入耳,故有“啼不住”之感。其所以如此,因船行快也。其實這句仍是說船行之速,但不直說,而借助于“猿聲”。這造成了詩的曲折回旋,它像一個閘門,把直瀉水流攔住,是為了激起更高的水柱。因此“輕舟已過萬重山”一出,那種水流湍急,舟行迅速,與詩人遇赦放還的輕快心情,便異常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了。這正是因物興感,曲折而盡情。
六、曲折盡情平鋪直敘的作品,一般說來不會引人入勝。反之王之渙的《涼州詞》寫到第三句就運用了“欲擒故縱”的手法:“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前兩句寫出了古涼州一帶荒寒空曠的景象,征夫戍卒的凄苦幽怨,隱約可見。但第三句故作寬慰:“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早已是意料中的事情了。第三句故意用宕開的一“縱”,蓄勢,牢籠住更多的感情,待第四句一出,征夫戍卒的怨苦,便傾涌如注了。
黃庭堅的《登快閣》則是一首擒縱手法貫穿始終的詩:“癡兒了卻公務事,快閣東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p>
開頭兩句說,公事辦完了,登上快閣,縱目晚眺。三四句說,千山落葉,碧天寥廓,澄江如練,月色生輝。對此美景,很應留戀吧?不,“朱弦已為佳人絕”,知音既去,便一切情味索然了。這一頓挫,幾乎使開頭四句的美景當前心曠神怡的愉悅氣氛,一絲兒不存了。
王之渙的《涼州詞》寫到第三句就運用了“欲擒故縱”的手法:接著情緒又驟然一變,“青眼聊因美酒橫”,知音雖去,美酒尚存,那就還是開懷暢飲吧!“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這兒景色雖好,它卻不及故鄉(xiāng)山水,我的心已與故鄉(xiāng)的白鷗約好,真想吹著笛子坐船回去呀!
縱觀全詩,感情抑揚,起伏不定:初登而喜(前四句),忽而轉憂(“朱弦”句),繼而又轉喜(“青眼”句),喜而復憂(“萬里”兩句)。
通過這一而再、再而三的縱筆,作者對于宦途的厭倦,對于鄉(xiāng)園的向往,便愈見其深,愈感其切。由于它用的是頓挫、跌宕的手法,因此,也愈見出感情的深沉。
當然,曲折也不是隨意使用,其目的是為了盡情,為了收到更好的藝術效果。這種手法,很有點像常說的“盤馬彎弓”。詩人寫詩,若要其巧,也要恰當運用抑揚頓挫,欲擒故縱的手法,以求顯示丘壑之美,如果看去如直視平川,一覽無余,讀者便會覺單調、乏味。
接著情緒又驟然一變,“青眼聊因美酒橫”,知音雖去,美酒尚閱讀柳永《八聲甘州》的下半闋,回答后面的問題: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xiāng)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干處,下恁凝愁。
1、柳永的這首詞,是寫游子思歸的名篇,上片中“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等句,連蘇東坡讀了都擊節(jié)稱賞。而詞的下片更富于用筆曲折的情致,試作具體的分析。
2、類似上文所舉用筆曲折的技巧,在古典詩歌里還可以找到若干作品。請另舉兩個例子,要求寫出作者、題目及相關詩句。
1答:這段文字的好處,在于它不單從“我”的角度去寫如何思念故鄉(xiāng),而且能換一個角度,去想象那遠方“佳人”盼望自己歸去的心情,中間還似乎夾有一絲難言的苦衷。
2答: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崩钌屉[《夜雨寄北》:“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p>
閱讀柳永《八聲甘州》的下半闋,回答后面的問題:不忍登高臨七、動靜互寓詩詞中靜動的出現(xiàn),無論是明顯或是隱寓,總是為著造成特定的藝術氛圍,產(chǎn)生強烈而深刻的藝術效果。它們有時看似相反,而實則相成。創(chuàng)造“靜”的世界,并不是容易的事。王維在他的田園詩中不僅注意色彩的濃淡,而且也注意音響的顯隱,他能從不同的畫面中傳出各種不同的音響,就像電影中的配樂,或有、或無、或隱、或顯。《鳥鳴澗》這首詩就是這樣:“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痹姼璨捎昧藘煞N不同的寫靜手法,花落、月出是以動態(tài)寫靜,鳥鳴是以聲音寫靜。兩種手法的結合,既使詩顯得有生機而不枯寂,同時雙通過動凸現(xiàn)了春澗的幽靜。七、動靜互寓詩詞中靜動的出現(xiàn),無論是明顯或是隱寓,總是動的景物反而能取得靜的效果,這是因為事物矛盾的雙方總是互相依存的,在一定的條件下,動之所以能夠發(fā)生,或者能夠為人們所注意,正是以靜為前提的。詩中靜與動的出現(xiàn),是現(xiàn)實生活的真實反映。自然界的事物,無論山水草木,陰睛雨雪,總是時動時靜,不可能總是一個樣子的。再看這樣一首詩《田家》(華岳):“雞唱三聲天明,安排飯碗與茶瓶。良人猶恐催耕早,自扯蓬窗看曉星?!痹娭姓f,天還未亮,妻子已為丈夫安排好了食具,但轉而一想,現(xiàn)在催他下田耕種可能時間還早吧,于是扯開茅屋的窗子,望一望天色,看究竟什么時候了。這是動中有靜,以靜寫動的一例了。動的景物反而能取得靜的效果,這是因為事物矛盾的雙方總是互蘇舜欽有一首《淮中晚泊犢頭》:“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風雨看潮生?!痹妼憦脑诖兴娀春忧榫啊G皟删鋵懓滋煨兄鬯?,后兩句寫“晚泊犢頭”所見。春陰天低,望似垂垂欲下,兩岸草色青青;因為是行船淮中,船在動所以“時有”“幽花一樹明”,畫面在變動,但給人以靜的感覺。又是動中見靜,以靜寫動。后兩句說“晚泊孤舟古祠下”,看見的是“滿川風雨”——風聲、雨聲;“看潮生”——潮漲潮落,一片喧囂。畫面雖沒有移動,卻給人以動的感覺,是靜中見動。可以這么說,一首詩,靜動結合得和諧完美,就會產(chǎn)生藝術感染力;進而言之,一件事物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往往是既靠視覺也靠聽覺的。蘇舜欽有一首《淮中晚泊犢頭》:“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閱讀下面兩首詩,回答后面的問題?!稓w園田居》(陶淵明):“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薄遁y川閑居贈斐秀才迪》(王維):“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倚仗柴門外,凌風聽暮蟬。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币陨蟽墒自姸紝懙搅恕靶胬餆煛?,但產(chǎn)生的實際效果是不同的,試具體分析。答:在陶詩里,作者擬人化地表現(xiàn)遠處村落上方的炊煙縈繞,不忍離去的況味,因而“墟里煙”給人的感覺基本上是靜止的。王維這首詩便不同了,雖同樣十個字,由于他用了一個“上”字,不僅寫出炊煙悠然上升的動態(tài),凸現(xiàn)了氣勢,而且是顯示已經(jīng)上升到相當?shù)母叨?。閱讀下面兩首詩,回答后面的問題。以上兩首詩都寫到了“墟里八、正反對比對比,來自人類思維中的對比聯(lián)想,是將兩種對立的事物或情理互相對照,使其中某一方面的特征更加明顯,更加突出。我國古典詩歌所運用的對比手法是靈活多樣的,大致可以分為下面幾種對比方式。1、描述對比把兩種完全相反的景象或心情描寫出來,形成鮮明的對照,我們姑且稱之為描述對比。歐陽修的《生查子》詳詞云:“去年月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痹~的上闋寫歡愉,下闋寫愁苦,對比鮮明:去年元夜與今年元夜的景物沒有什么不同,只是今年少了一個人。元宵花市的熱鬧情景,作者一個字也沒有寫,但從對比中,把物是人非、舊情難續(xù)的哀傷表現(xiàn)得十分鮮明。八、正反對比對比,來自人類思維中的對比聯(lián)想,是將兩種對2、比喻對比兩種事物在某一方面作為類似點的對比,用以比喻兩種對立的人、兩種對立的思想、兩種對立的品質,我們姑且稱之為比喻對比。李白《古風》(其四十七):“桃花開東園,含笑夸白日。偶蒙東風榮,生此艷陽質。豈無佳人色?但恐花不實。宛轉龍火飛,零落早相失。詎知南山松,獨立自蕭瑟?!痹娭刑一ê退蓸涞膶Ρ?,這里只取逢時與失時的姿態(tài)對比,桃花逢時則榮,失時則衰,而松樹卻可以四季長青,巍然獨立。這種對比,意在比喻小人得志于一時,而君子則獨立于一世。2、比喻對比兩種事物在某一方面作為類似點的對比,用以比3、旁襯對比用事物的某一特性來和人的某種境況和觀念相對比,物性所起的作用在于襯托人生。晉代陸機《悲哉行》說:“女蘿亦有托,蔓葛亦有尋。傷哉客游士,憂思一何深。”女蘿依附于喬木才能生長的,它畢竟有可依托的東西,而客游的士人卻到處漂泊,無所依靠;蔓葛是糾纏不清亂成一團的,但它畢竟還可能理出頭緒,而客游的士人,滿腹憂思卻是如此之深,如此之亂,無法梳理。這里以女蘿有托和游客無托對比,以女蘿襯托游客的漂泊;又以蔓葛之可理,和客愁之難理對比,以蔓葛襯托游客的憂思。3、旁襯對比用事物的某一特性來和人的某種境況和觀念相對4、推理對比情理本應如此,而實際卻正相反,情理和實際形成對比。這情理并非直接表現(xiàn)出來,而是只寫出條件,由讀者去推理。宋朝張俞的《蠶婦》詩:“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潢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yǎng)蠶人!”詩人以蠶婦理應穿羅綺,卻只能穿苧麻,不是養(yǎng)蠶者,理不應穿羅綺,而實際上卻穿著羅綺的反差作對比,抨擊了那種勞者不獲,獲者不勞的不合理現(xiàn)象,激發(fā)我們對勞動者的同情和對剝削者的厭憎。推理對比不同于一般的對比,沒有將對比雙方的情況都列出來,對比雙方都有因果,往往只列出一半,“因”后之“果”,“果”前之“因”都是推理推出來的。4、推理對比情理本應如此,而實際卻正相反,情理和實際形閱讀以下兩首詩,回答后面問題。《對花》:“花開蝶滿枝,花謝蝶還稀。唯有舊巢燕,主人貧亦歸?!薄稙跻孪铩罚骸爸烊笜蜻呉安莼ǎ瑸跻孪锟谙﹃栃薄Ef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1、你從《對花》一詩“舊巢燕”的“舊”字上能品出多少內涵及表達作用,試作分別說明。2、《烏衣巷》一詩有“野草花”“夕陽斜”的意象,請景與情相互關系的角度,簡要分析詩人所表達的特定意境。
1答:一個“舊”字,正反映出燕子跟隨主人時間之久,對主人忠心不渝,在詩中,“舊巢”之“燕”同“蝶”所象征的愛富嫌貧之舉,能形成鮮明對比,從而進一步突出了此詩的思想主旨。2答:“草花”之前加一“野”字,給景色增添了荒僻的氣象,說它滋蔓在曾經(jīng)行旅繁忙的朱雀橋畔,它所包含的深意是,昔日豪門的風光不再?!跋﹃枴痹冱c上一個“斜”字,便突出了當前日薄西山的慘淡景象。詩人借助以上意象,要表達的正是今非昔比、滄海桑田的無限感慨。閱讀以下兩首詩,回答后面問題。《對花》:“花開蝶滿枝,花九、虛實相生為了加強詩歌的藝術感染力,詩人們常常運用化虛為實、虛實相生的手法來營構意象,創(chuàng)造意境。所謂“虛”,是指不可直觀的心靈活動;“實”就是可見可聞的景物形象。1、時空虛寫是指營構意象對于時空的假定。詩歌中不論是物象抑或是事象,皆以時空為經(jīng)緯,時空也往往與象同質,從屬于主觀。九、虛實相生為了加強詩歌的藝術感染力,詩人們常常運用化李賀有首《將發(fā)》,20字的小詩雖顯示不出詩人的風格,卻是既不太實,也非不實的:“東床卷席罷,護落將行去。秋白遙遙空,月滿門前路?!?/p>
前兩句是說,收拾停當,即將登程,前路寥廓,略感惆悵。開篇破題,平平淡淡,只不過講出了遠行人的一般心情。接下來兩句說,眼前的秋色空曠遼遠,彌漫天地;月光如水,灑滿途程。特別是那月光照著“將發(fā)”的門前之路,一直往前伸展,似乎沒有盡頭,使人有天地之大,無處可倚,茫茫前途,莫之所適的感覺。這層意思,詩人沒有寫出來,而寓于秋色秋月所造成的藝術氛圍中。詩人托之于虛筆,就覺得空靈超脫了。
李賀有首《將發(fā)》,20字的小詩雖顯示不出詩人的風格,卻是2、景物虛寫
詩中景物意象不能只作純客觀的描寫,巧為形似,須帶主觀的表現(xiàn),經(jīng)過心靈營構,才能做到立象以盡志,產(chǎn)生藝術感染力。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這是王建的《十五夜望月》詩。第一句,詩人既用樸實、簡潔、凝練的文字寫了鴉鵲棲樹的情狀,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靜明亮。后一句,詩人因輕輕襲來的寒意,對廣寒宮聯(lián)翩浮想: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濕了桂花樹了吧。這便是虛寫詩人的望月。三四兩句,詩人神馳意遠了,普天之下,有誰不在低徊賞月。最后更發(fā)奇問,仿佛秋思如銀月清輝,可以隨風飄灑人間。詩人把望月懷遠的概念虛化為新穎的意象。在煉字上,一個“落”字,不同凡響,它給人以形象化的動感。
2、景物虛寫詩中景物意象不能只作純客觀的描寫,巧為形似3、實典虛用
是指詩中援引典故,將史事化為意象,用以抒情言志。左思《詠史》云:“郁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金張藉舊業(yè),七世珥漢貂。馮公豈不偉,白首不見招。”
面這首詩的后四句緊扣“詠史”的題目,引出西漢金日磾和張湯兩家的子孫憑借祖先的功業(yè),世代都做了大官,而漢文帝時的馮唐,盡管才能出眾,但直到老年仍屈居低微的郎署。詩人以對比的方法引出史事,實際上也是虛寫自己的遭遇,借史抒發(fā)自己的懷抱,對當時日益嚴重的門閥制度表達出極度的憤懣與抗爭之情。
由此易見,古代詩歌中的用典多為寫“我”情,詩中的文字非以史為主,而以“我”為主,“我”情真切,事典反成虛象。
3、實典虛用是指詩中援引典故,將史事化為意象,用以抒情4、實數(shù)虛用
詩文所稱之數(shù),有實數(shù),有約數(shù),有虛數(shù),不可一概而論。如“十二門”的數(shù)量即指實數(shù),是指都城東西南北一面三門,共十二門,故以“十二門”指都城?!霸娙佟敝當?shù)量為約數(shù),是《詩經(jīng)》三百零五篇的約數(shù),并非實際數(shù)目。詩中之數(shù),實者少而虛數(shù)多,若虛而以實較之,詩也會因誤解而不成詩了。
數(shù)量的虛擬,有詩中已成為一種意象的構成,數(shù)字的意義已褪去,而轉化為時間、空間、物狀和心態(tài)的形容詞,它比起一般的程度定語和狀語,更能收到拔動心弦的藝術效果。
4、實數(shù)虛用詩文所稱之數(shù),有實數(shù),有約數(shù),有虛數(shù),不可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后面的問題?!额}龍陽縣青草湖》:“西風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發(fā)多。醉后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庇袑嵱刑?,化虛為實是這首詩在藝術上的主要特色,試結合作品具體分析。
答:詩的前兩句塑造了白發(fā)湘君的形象,這是虛幻的,但這跟客觀世界中詩人自己的遲暮、衰頹的實際情形是相應的。詩的后兩句寫湖邊客船上詩人醺醺然醉了,睡了,這是實境。夢無形,卻說“滿船清夢”,夢無重量,卻用“壓”字來表現(xiàn),把幻覺寫得很真切,使虛的夢境與實境在迷離之中相切合。
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后面的問題。答:詩的前兩句塑造了白發(fā)十、引典注蘊典故,或稱用典,即用過去的事及前人的名言來說明當前的問題。它是古代詩歌中較為常見的一種表達方式。詩人們引用典故,或為添注作品的意蘊,或因思想感情難以直白而迂回婉言。由于多少有些時代的隔膜,典故會給今人的閱讀理解造成一定影響。如果我們能多積累些文史常識,就會對準確把握一部分詩詞的思想內涵十分有益。1、化用語典抄襲,是創(chuàng)作上絕不允許的;模仿,至多也只許發(fā)生在“學步”者身上。但如果將前人的名言賦予新的內涵,表現(xiàn)出新的境界,這便是化用語典的創(chuàng)作手法。十、引典注蘊典故,或稱用典,即用過去的事及前人的名言來唐代詩人獨孤及寫過一首《將還越留別豫章諸公》:“客鳥倦飛思舊林,徘徊猶戀眾花陰。他時相憶雙航葦,莫問吳江深不深?!?/p>
前兩句由陶淵明的“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點化而來,詩人自比為鳥,表示永遠思念舊友故土。把“羈鳥”改為“客鳥”,便注入了客旅之情。用“徘徊”狀鳥依戀難舍之態(tài),使抽象的思想感情化為具體的動態(tài)形象,就比原詩更加生動可感。
后兩句設想相憶之時,申明“莫問吳江深不深”,使人想到李白的名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言下之意是說相憶之情遠勝過吳江水。如此反說之,足見一往情深,貫穿今朝和未來。
唐代詩人獨孤及寫過一首《將還越留別豫章諸公》:“客鳥倦飛思舊2、直用典事
詩人在寫景、詠物、敘事、抒情時,直接引用歷史中的人物、事件來代替自己說話,從而表達自己與典事相應的態(tài)度與感情。
唐代詩人祖詠寫過一首《望薊門》:“燕臺一去客心驚,笳鼓喧喧漢將營。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沙場烽火連胡月,海畔云山擁薊城。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p>
這首詩的最后兩句,首先化用了班超“投筆從戎”的典事,以“雖非”兩字托出,意思說,我雖不如東漢時定遠侯班超那樣有勛績,但見此三邊壯氣,卻也雄心勃勃。再借西漢書生終軍向皇帝請求“愿受長纓,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之典,以“還欲”收住,反跌出壯年不服少年勇,甘愿為國建功立業(yè)的豪情壯志。
2、直用典事詩人在寫景、詠物、敘事、抒情時,直接引用歷3、反用典意
用典,有直用其事者,有反其意而用之者。后一類情況,多數(shù)在作者充滿自信或非常感傷的情形下出現(xiàn)。
請看王安石的《登飛來峰》:“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詩中“不畏浮云遮望眼”句,就是“反其意而用之者”。陸賈《新語·慎微篇》有“故邪臣之蔽賢,猶浮云之障日也”。用浮云蔽日比喻奸臣小人在皇帝面前說賢臣的壞話。
王安石反用此典,說:我不怕浮云遮住遠望的視線,是因為我站在了最高的地方。
3、反用典意用典,有直用其事者,有反其意而用之者。后一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后面的問題?!冻啾凇罚ㄚw翼):“依然形勝扼荊襄,千秋人物三分國。赤壁山前故壘長,一片山河百戰(zhàn)場。烏鵲南飛無魏地,今日經(jīng)過已陳跡。大江東去有周郎,月明漁父唱滄浪?!?/p>
1、這是一首懷古詩,首聯(lián)從山河形勝落筆,但也不是單單寫地理,其中又含作者欲訴于人的感受,請聯(lián)系作品具體說明。
答:首聯(lián)雖為寫懷古的地理,但“依然”、“故壘”等詞已引出一種深沉而肅敬的歷史感
2、這首詩的前四句,對古代哪些詩人的哪些作品作了暗引?
答: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曹操的《短歌行》。
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后面的問題。1、這是一首懷古詩,首聯(lián)3、尾聯(lián)的“唱滄浪”引用了《孟子》一書中哪句語典?此句,從表現(xiàn)思想內容的角度看,有哪些具體的作用?
答:“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p>
與前六句宏大遠闊的氣象形成鮮明的對照,反映出歷史與現(xiàn)實的差異;使人間世事滄桑更值得回味;從側面反映了詩人淡于名利的心境。
3、尾聯(lián)的“唱滄浪”引用了《孟子》一書中哪句語典?此句,從表十一、烘云托月
烘托,或謂烘云托月。原指作畫時,渲染云彩來襯托月亮。它是從側面著意描寫,使主體或主題思想鮮明突出的一種手法。詩人們也往往為此而不惜嘔心瀝血。
杜甫離蜀東下,舟次忠州途中,一天夜晚,細草微風,船泊江干,寫下了《旅夜抒懷》,其中有兩句說:“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p>
“平野闊”、“大江流”,一寫陸地一寫江水,兩相輝映,偉岸雄奇,氣象萬千。以星光遙掛如垂來烘托,便愈見出平野的茫無際涯;用月光似奔涌傾泄來烘托,就愈見出大江的浩瀚渺茫??此粕婀P成趣,但卻是妙奪天工的。
十一、烘云托月烘托,或謂烘云托月。原指作畫時,渲染云彩上兩句詩雖隱有詩人的感情和性格,但并不明顯,它是以景襯景,用景物來烘托景物的。而更常見的是以景映情,通過景物的烘托,來深化人的感情。
南唐后主李煜在他成了亡國之君時寫有一首《清平樂》,開頭說“別來春半,觸目愁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p>
詞的首二句是全篇之目,詩人要寫的是“觸目愁腸”,但怎樣表現(xiàn)這“愁腸”呢?又為什么這樣觸目生愁呢?
用的完全是烘托手法。梅花飄落,紛飛如雪,竟落滿了一身。由此可見,這人佇立階前已經(jīng)很久了。
上兩句詩雖隱有詩人的感情和性格,但并不明顯,它是以景襯景如果說“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晏幾道)是一副公子哥兒傷情念遠的春思圖;
“春日游,杏花吹滿頭。陌上誰家少年足風流。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韋莊)是一幅少女熱情大膽的癡情圖;
而這滿身落梅的李煜,就是一幅亡國之君的傷心圖了。
這三幅圖的共同處是:用景物來烘托人,顯示出人的感情。
如果說“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晏幾道)是一副公子哥兒詩人們在一篇作品中,或運用不同藝術手法,或以某一種為主兼及其他,但也有通首是用烘托手法的。
如李賀《傷心行》:“咽咽學楚吟,病骨傷幽素。秋姿白發(fā)生,木葉啼風雨。燈青蘭膏歇,落照飛蛾舞。古壁生凝塵,羈魂夢中語?!?/p>
長時吟詩,咽咽幽怨,心憂神傷,一身病骨,幽冷孤寂,白發(fā)早落,哪里還禁得起窗外落葉飄墜和如啼的風雨聲呢!
詩的開頭,與“日夕著書罷,驚霜落素絲”(《詠懷二首》其二)情境相仿,哀怨似又過之。接著說,燈焰發(fā)青,燈油將盡,飛蛾圍著將盡的燈光飛舞。那么詩的真意究竟何在呢?
直到末聯(lián)才微微透出消息:墻壁上布滿灰塵(著一“凝”字,見出灰塵之厚,壁之古),羈旅之人在夢中喃喃地說著話。題目“傷心”,但詩人的傷懷并沒有徑直說出,就是最后也只輕輕一點,說不過是“夢中語”罷了。
詩人們在一篇作品中,或運用不同藝術手法,或以某一種為主兼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后面的問題?!稙跻孪铩罚▌⒂礤a):“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p>
1、作者要表達的感慨是什么?是通過什么手法來表現(xiàn)的?
2、具體說說詩中最能喚起讀者想象力的一個形象。
1答:作者抒發(fā)了滄海桑田的無限感慨。詩的前兩句運用了烘托手法,即以“野草花、夕陽斜”的環(huán)境氣氛,烘托往昔的六朝舊都如今已荒涼冷落。后兩句用了含蓄的對比,即以詩中所暗示的烏衣巷昔日的繁榮,跟今天的冷落、慘淡相對比。
2答:詩歌中飛燕的形象最能喚起讀者的想象力,由于有“舊時”二字,這就賦予燕子以歷史見證人的身份,“尋?!倍?,說明今日的居民是多么不同往昔。詩人借燕子有棲息舊巢的特點,表達了對王朝興替、人世變遷的深層感慨。
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后面的問題。1、作者要表達的感慨是什么?是十二、詩情畫意
人們常駐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但詩中的畫畢竟不同于畫中的畫。道理很簡單,畫中畫是物質的,詩中畫則是意象的。
我國古代詩詞中一些描繪自然景物和抒情的小詩,除語言流利,音韻和諧外,往往也很注重畫面的布設、色彩的調配,來營造“詩情畫意”的境界。
最典型的如唐代詩人王維的詩,先看看他寫春天的早晨,雨霽云開,桃柳爭妍,表現(xiàn)閑適生活的《田園樂》:“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浼彝磼?,鶯啼山客猶眠?!?/p>
此詩不但有大的構圖,而且有具體鮮明的著色和細節(jié)描寫,使讀者先見畫,后會意。寫桃花、柳絲、鶯啼,捕捉住春天富于特征的景物,在勾勒景物基礎上,進而又著色,通過“紅、綠”兩個字的運用,使讀者眼前展現(xiàn)一派柳暗花明的圖畫。
十二、詩情畫意人們常駐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但詩中之后還進一層渲染:綠柳紅桃,含煙帶雨,嬌艷欲滴。而花落未掃,鶯啼猶眠的情景,別有一番清幽的意趣。一個閑適安逸的隱士形象,就躍然紙上了。
元代戲劇家馬致遠的《天凈沙》,是一首久享盛名的小令:“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p>
通常說這首小令之所以寫得好,在于“描繪了一幅絕妙的秋景圖”。這當然不算錯,但更確切地說,這是一幅絕妙的秋思圖。
這幅圖是隨著抒情主人公的腳步、視線和思緒展開的。前三句分別寫了不同的三種事物。我們看到,西風蕭瑟的深秋季節(jié),地上沒有紅花,也沒有芳草,樹上不見綠葉,有的只是干枯的藤,蒼老的樹和歸巢的晚鴉,以及一曲溪水,溪上有小橋,橋畔有人家。從第三句看,與前兩句不同:既有“瘦馬”,自然有人騎在這疲憊無力的馬上(隱約地寫出人)。
之后還進一層渲染:綠柳紅桃,含煙帶雨,嬌艷欲滴。而花落未掃,這時候,“夕陽西下”,點出時間?!皵嗄c人在天涯”——直到此時才明顯地寫到旅人,寫到旅人的心情。這是一幅凄清、蕭瑟、充滿離愁的畫面。元代另一位戲劇家白樸,也有一首寫秋景的《天凈沙》:“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從這兩首小令描寫的景物看,幾乎完全相同,意境都蕭瑟凄清,而白樸的色彩明朗一點。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白樸沒有用一根感情的彩繩把各個景物串起來,所以,這些景物(孤村、落日、殘霞、白草、紅葉、黃花等),就成了“散金碎玉”、“斷線之珠”,蕪雜零亂。如果只從畫面看,白作也可說“詩中有畫”,但無奈其缺乏“情”,好象只是一堆堆任意涂抹的顏色了,因而就不可能像馬致遠的《天凈沙》那樣動人心魄。從這里可以看出:詩,總是以情為主的。通常說“詩情畫意”,很有道理,沒有“情”,縱然有“畫意”,也不會感人。這時候,“夕陽西下”,點出時間?!皵嗄c人在天涯”——直到“詩中有畫”,有時是單從一聯(lián)或一句中繪景繪情地描摹出來,試比較閱讀以下兩首詩,僅就“黃河”這一意象在詩歌中對繪景傳情起到的作用,闡說你的具體感悟?!妒怪寥稀罚ㄍ蹙S):“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薄稕鲋菰~》(王之渙):“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答:有王維詩中,黃河被視為“長河”,是因一馬平川的沙漠沒有山巒林木,那橫貫其間的黃河就非用一個“長”字不能表達詩人的感覺:塞外的風光奇特壯麗,畫面開闊,意境雄渾。在王之渙的詩中,首句寫洶涌澎湃波浪滔天的黃河像一條絲帶迤邐飛上云端,這是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遠眺望黃河的特殊感受。此句突出了黃河源遠流長的閑遠儀態(tài),又展現(xiàn)了邊地廣漠壯闊的風光?!霸娭杏挟嫛保袝r是單從一聯(lián)或一句中繪景繪情地描摹出來,
1、再長的路一步一步得走也能走到終點,再近的距離不邁開第一步永遠也不會到達。
2、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3、現(xiàn)在決定未來,知識改變命運。
4、當你能夢的時候就不要放棄夢。
5、龍吟八洲行壯志,鳳舞九天揮鴻圖。
6、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
7、當你把高爾夫球打不進時,球洞只是陷阱;打進時,它就是成功。
8、真正的愛,應該超越生命的長度、心靈的寬度、靈魂的深度。
9、永遠不要逃避問題,因為時間不會給弱者任何回報。
10、評價一個人對你的好壞,有錢的看他愿不愿對你花時間,沒錢的愿不愿意為你花錢。
11、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塊土地,因它充滿了希望。
12、得意時應善待他人,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高考數(shù)學考二輪專題過關檢測5 統(tǒng)計與概率數(shù)-專項訓練【含答案】
- 機械工程中的機械表面處理規(guī)范要求
- 民主生活會征求意見表
- 關于質量、工期、服務等方面的承諾及合理化建議
- 二零二五年度高鐵站燈箱廣告經(jīng)營權競拍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股權眾籌項目分配協(xié)議書范本3篇
- 2024年清遠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4年海南軟件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語文S版六下《鯀禹治水》課件知識分享
- 資產(chǎn)監(jiān)督檢查研究報告
- 2024 smart汽車品牌用戶社區(qū)運營全案
- 第1-6課測試 初中日語人教版第一冊
- 《生物質熱電聯(lián)產(chǎn)工程設計規(guī)范》
- qt軟件設計報告
- 羊肉銷售人員工作匯報
- 律所標書模板
- 法院開展保密教育培訓課件
- 2024年九省聯(lián)考甘肅新高考政治卷答案詳解講評課件(精編)
- 危險化學品安全監(jiān)管執(zhí)法培訓課件
- 小學英語小升初專題訓練-時態(tài)專項練習:一般過去時-50題(含答案)
- 基于深度學習的醫(yī)學圖像增強與生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