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_第1頁
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_第2頁
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_第3頁
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_第4頁
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唐詩三首》

第一課時

石壕吏《唐詩三首》

第一課時

石壕吏1學(xué)習(xí)目標1.熟讀成誦,借助注釋讀懂詩歌,積累常用文言詞語和句式。2.理解《石壕吏》的內(nèi)容,體會蘊含詩作中的思想感情。3.了解“藏問于答、明暗結(jié)合”的寫作手法,體會作者藏情于事,冷靜客觀的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風(fēng)格。學(xué)習(xí)目標1.熟讀成誦,借助注釋讀懂詩歌,積累常用文言2

同學(xué)們,我們已經(jīng)學(xué)習(xí)過杜甫的《望岳》《春望》?!锻馈穼懹谔菩陂_元二十年,年輕的杜甫漫游齊、趙,意氣風(fēng)發(fā),胸懷理想與抱負寫下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詩句。唐肅宗至德元年八月,杜甫前往靈武投奔肅宗,途中被叛軍所俘后困于長安,次年三月作《春望》,此時距寫作《望岳》已20年。“安史之亂”使唐王朝社會動蕩,面對淪陷的長安城,杜甫已經(jīng)完全沒有了當年的凌云之志,心中只有家國憂思之懷。作《春望》兩年后,負責(zé)平息安史之亂的唐軍戰(zhàn)敗,退守河陽并四處抽丁補充兵力。當時杜甫剛好從洛陽回華州,途徑新安、石壕、潼關(guān)等地,目睹現(xiàn)實寫了一組詩,《石壕吏》就是其中之一。導(dǎo)入新課同學(xué)們,我們已經(jīng)學(xué)習(xí)過杜甫的《望岳》《春望》?!锻?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被后人尊稱為“詩圣”,與李白并稱“李杜”。走進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世4

杜甫的詩歌具有豐富的社會內(nèi)容、強烈的時代色彩和鮮明的政治傾向,大膽揭露當時的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思想深刻。其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過程,被稱為“詩史”。杜甫在藝術(shù)上,善于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于律詩;風(fēng)格多樣,而以沉郁頓挫為主;語言精練,具有高超的表達能力。杜甫的詩歌具有豐富的社會內(nèi)容、強烈的時代色彩和鮮明的5時期生活特點詩歌特點讀書漫游時期(30歲以前)漫游各地,遇知音李白、高適等人。此期間代表作有《望岳》《房兵曹胡馬詩》《贈李白》等。困居長安時期(30-44歲)這一時期,杜甫在長安應(yīng)試,落第,之后奔走獻賦,仕途失意,郁郁不得志,也過著貧困的生活。寫了《兵車行》《麗人行》等批評時政、諷刺權(quán)貴的詩篇,及三篇《大禮賦》。而《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尤為著名。陷安史叛軍中和為官時期(44-48歲)安史之亂爆發(fā),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中途為安史叛軍俘獲,押到長安。寫成《月夜》《春望》《哀江頭》“三吏”“三別”等詩。西南漂泊時期(48-59歲)杜甫棄官,攜家人逃難,過了一段比較安穩(wěn)的生活?!洞阂瓜灿辍贰睹┪轂榍镲L(fēng)所破歌》《蜀相》《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陽樓》等大量名作。時期生活特點詩歌特點讀書漫游時期(30歲以前)漫游各地,遇知6

唐肅宗乾元元年(758),為平定安史之亂,郭子儀、李光弼等九位節(jié)度使率兵二十萬圍攻鄴(yè)郡(今河南安陽),勝利在望。但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來援軍,加上唐軍內(nèi)部矛盾重重,形勢發(fā)生逆轉(zhuǎn)。在敵人兩面夾擊之下。唐軍全線崩潰。郭子儀等退守河陽(今河南孟州),并四處抽丁補充兵力。杜甫這時剛好從洛陽赴華州,途經(jīng)新安、石壕、潼關(guān)等地,根據(jù)目睹的現(xiàn)實,寫了一組詩,《石壕吏》是其中的一首?!妒纠簟肥嵌鸥ν端奘敬?,對所遇吏卒深夜捉人一事的實錄。寫作背景唐肅宗乾元元年(758),為平定安史之亂,郭子儀、李7敘事詩是詩歌體裁的一種。它用詩的形式刻畫人物,通過寫人敘事來抒發(fā)情感。它的情節(jié)一般較為簡單、完整而集中,人物性格突出而典型,有濃厚的詩意,又有簡練的敘事和層次清晰的生活場面。古典詩歌中著名的敘事詩有《木蘭詩》《孔雀東南飛(并序)》《長恨歌》《琵琶行(并序)》等。相關(guān)介紹敘事詩是詩歌體裁的一種。它用詩的形式刻畫人物,通過寫8朗讀全詩,注意下列加紅的字音字形,注意節(jié)奏、停頓。誦讀詩歌

暮投/石壕(háo)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yú)墻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yè)城/戍(shù)。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yù)/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yīng)/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yè)。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朗讀全詩,注意下列加紅的字音字形,注意節(jié)奏、停頓。誦讀詩歌9疏通詩意點名石壕吏解題即石壕村,在今河南三門峽東南。小官,這里指差役。疏通詩意點名石壕吏解題即石壕村,在今河南三門峽東南。小官,這10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傍晚(我)投宿在石壕村,夜里有差役前來抓人。老翁翻墻逃走,老婦出門查看。傍晚投宿越過,翻過跑,這里指逃跑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傍晚(我)投11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差役吼叫得多么兇惡!老婦啼哭得多么悲傷!多么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差役吼叫得多么兇惡!老婦啼哭得多么悲12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ㄎ遥┞牭嚼蠇D走上前去(對差役)說:我的三個兒子都在鄴城防守。其中一個兒子捎信回來,(說)另外兩個兒子剛剛站死了?;钪娜斯们一钜惶焖阋惶?,死去的人生命已經(jīng)結(jié)束了!防守捎信回來走上前去(對差役)說話最近停止,這里指生命結(jié)束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存者且偷生,13完整的衣服。裙,這里泛指衣服。老婦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yīng)河陽役,猶得備晨炊。家里再也沒有其他男人,只有一個還在吃奶的孫子。(因為)有孫子在,(所以)他的母親還沒有離去,但連一件完整的衣服都沒有,無法出來見人。老婦(我)雖然年老力弱,但請允許(我)跟從你連夜趕回營去,趕快去投向河陽的戰(zhàn)役,還能夠為部隊準備早餐。還在吃奶的孫子弱還能夠。得,能夠完整的衣服。裙,這里泛指衣服。老婦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14形容低微、斷續(xù)的哭聲踏上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夜深了,說話的聲音消失了,隱隱約約聽到低微斷續(xù)的哭聲。天亮后我繼續(xù)趕路,只能與(返回家中)的那個老翁告別。夜深前行的道路形容低微、斷續(xù)的哭聲踏上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15重點積累古今異義1.老翁逾墻走古義:今義:2.出入無完裙古義:今義:3.聽婦前致詞古義:今義:泛指衣服。專指裙子。跑。行走。對……說話。在舉行某種儀式時說勉勵、感謝、祝賀、悼念之類的話。重點積累古今異義1.老翁逾墻走2.出入無完裙3.聽婦前致詞泛16詞類活用1.有吏夜捉人2.聽父前致詞名詞作狀語,在夜里。名詞作狀語,上前,向前。詞類活用1.有吏夜捉人2.聽父前致詞名詞作狀語,在夜里。名詞171.用自己的話以講故事的形式復(fù)述這首詩的大意。(要求:一句話講出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整體感知

這是一篇敘事詩,講述的是在安史之亂時期,作者目睹官吏在石壕村一村民家強行征兵的故事。搶答1.用自己的話以講故事的形式復(fù)述這首詩的大意。(要求:一句話18時間順序2.梳理本文的故事情節(jié)。暮投宿夜住宿夜久老嫗致詞天明告辭開端:有吏夜捉人(第一段)發(fā)展:吏呼怒,婦啼苦(第二段)高潮:請從吏夜歸(第三段)結(jié)局:獨與老翁別(第四段)線索:詩人的行蹤時間順序2.梳理本文的故事情節(jié)。暮投宿夜住宿夜久老嫗致詞天明19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開端:深夜石壕村老婦、老翁、捕吏、詩人吏夜捉人四個人四件事總括全文事件1.文章第一段是故事的發(fā)生,交代了什么內(nèi)容?哪一句預(yù)示有一場災(zāi)難降臨?品讀感悟搶答有吏夜捉人時間:深夜石壕村老婦、老翁、捕吏、詩人吏夜捉人四個人四件事總202.“老翁逾墻走”一句有什么作用?

“逾墻走”,寫出了差役夜捉壯丁,百姓惶恐不安的景象,渲染了緊張的氣氛。2.“老翁逾墻走”一句有什么作用?“逾墻走”,寫出了差21捉人

“捉”字暗示當時的百姓不愿意去當兵,但是官吏不顧及百姓們的意愿,采取“捉”的方式,強迫別人當兵。因此“捉”,刻畫了官吏們的兇殘和霸道,在如實描繪之中,體現(xiàn)了作者對官吏們殘暴手段的揭露和批判。夜捉

第一,表明官吏捉人之事時常發(fā)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無法捉到;第二,表明縣吏捉人手段的狠毒,在人們都已經(jīng)入睡的黑夜,來了個突然襲擊。3.賞析“捉人”和“夜捉”兩個詞語。

本詩中不說征兵、點兵、招兵,而說“捉人”已于如實描繪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用一個“夜”字作“捉”的時間狀語含義就更豐富了。捉人“捉”字暗示當時的百姓不愿意去當兵,但是官吏不顧22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一何”加重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縣吏如狼似虎的蠻橫氣勢,并為悲慘可憐的老婦以下的訴說醞釀出了悲痛氣氛。對比逼對比4.賞析“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吏呼一何怒“一何”加重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縣吏如狼似23

老婦人說“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說明什么?用意是什么?

5.老婦一家三男被征,說明了什么?三男已死二男,又說明了什么?說明兵役之苛酷,戰(zhàn)爭之慘烈。

可見戰(zhàn)爭使百姓民不聊生。老婦希望以自家處境來博得差吏的同情,高抬貴手。老婦人說“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說明什么?用意24

6.賞析“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p>

差吏并不理會老婦人的哭訴,仍然逼老婦家出差役。老婦人只得回答:家里沒有男人了(隱去老翁),只有吃奶的孫子和喂奶的母親,寡媳衣不蔽體,貧困可知,也可見戰(zhàn)爭破壞之嚴重。6.賞析“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257.綜合第三段思考:老婦致詞的內(nèi)容可分為哪幾層意思?三男鄴城戍,二男新戰(zhàn)死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戰(zhàn)爭慘烈,犧牲巨大家境困難,懇請開恩自請服役,盡早動身7.綜合第三段思考:老婦致詞的內(nèi)容可分為哪幾層意思?268.老婦苦在何處?

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喪子之苦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困窘之苦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yīng)河陽役,猶得備晨炊?!獞?yīng)征之苦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8.老婦苦在何處?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279.老嫗被抓走了沒有?根據(jù)什么作這樣的結(jié)論?抓走了。根據(jù)是: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9.老嫗被抓走了沒有?根據(jù)什么作這樣的結(jié)論?抓走了。部編版語2810.“如聞泣幽咽”是誰在哭泣,你是怎么理解的?

詩人沒有明說是誰在哭泣,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間??奁幕蛟S是老翁,又或許是寡媳,他們舊傷添新痛,只能茍延殘喘;哭泣的甚至也可能是“我”;“我”為這一家人的慘狀而心酸、悲憤;為人民處于水深火熱、國家處于動蕩不安而傷感、擔憂。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10.“如聞泣幽咽”是誰在哭泣,你是怎么理解的?2911.全詩的三個“夜”字,有何深刻含義?有吏夜捉人請從吏夜歸夜久語聲絕表明夜里有差役捉人表明老婦希望跟著差役連夜趕回軍營,如此急迫,既是為了掩護老翁,也是為了應(yīng)唐軍之急。表明夜已深,人被捉走了;夜已靜,人心卻無法平靜。這三個“夜”字聯(lián)系在一起,表明整件事的發(fā)生結(jié)束全在黑夜里,暗示了社會的黑暗。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11.全詩的三個“夜”字,有何深刻含義?有吏夜捉人請30有人說老婦的“致詞”全都是“吏呼一何怒”步步緊逼出來的。請你想象補充吏“呼”的內(nèi)容。還原故事合作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有人說老婦的“致詞”全都是“吏呼一何怒”步步緊逼出來31縣吏:___________老嫗: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縣吏:___________老嫗:室中更無人??h吏:___________老嫗:惟有乳下孫。縣吏:___________老嫗: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h吏:___________老嫗: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yīng)河陽役,猶得備晨炊。你家的男人哪里去了?快交出來!難道你家里再也沒有別人了?快交出來!你竟敢撒謊!不是有個孩子在哭嗎?孩子總有母親吧!還不把她交出來!那不管!今天必須得交個人出來!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縣吏:___________你家的男人哪里去了?快交出來!難32

思考:標題是“石壕吏”,作者為什么不寫“吏”的話?這是一種“藏問于答,明暗結(jié)合”的寫作手法。這種手法采用留白的形式,有語言精練的妙處。作者以老婦人的悲苦來反襯差吏的兇暴,這樣寫不僅節(jié)省筆墨,而且更真切感人。并且?guī)Ыo讀者很大的想象空間,表現(xiàn)了詩歌的含蓄性特點。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思考:標題是“石壕吏”,作者為什么不寫“吏”的話?33通過前面的分析和我們對詩文的理解,我們能夠看出:差役是()的老婦是()的戰(zhàn)爭是()的作者對老婦一家是()的作者對戰(zhàn)爭是()的我們讀這首詩的感情應(yīng)該是()的兇惡、蠻橫、如狼似虎、奸詐刁蠻可憐、危急之下挺身而出、勇于承擔苦難殘酷、慘烈同情憎惡深沉悲憤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通過前面的分析和我們對詩文的理解,我們能夠看出:兇惡、蠻橫、341.杜甫一向以憂國憂民,關(guān)心民生疾苦著稱于世,面對老婦一家的不幸遭遇卻選擇了袖手旁觀與沉默,這怎么理解?深層探究搶答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1.杜甫一向以憂國憂民,關(guān)心民生疾苦著稱于世,面對老35

作者此時處于兩難的境地。他對老婦一家的悲慘遭遇深感悲痛,對“安史之亂”中人民遭受的苦難深表同情,對統(tǒng)治階級爪牙的殘暴十分痛恨。但是,他既憂民又憂國,他支持朝廷的這場平叛戰(zhàn)爭,希望能取得最后的勝利,所以非補充兵員不可,哪怕多一個炊事老太也好。所以他歌頌石壕老婦自請服役、勇于承擔苦難的精神,對差役的蠻橫只是含蓄地予以揭露。補充背景:公元759年春天,郭子儀、李光弼等九節(jié)度兵敗鄴城。在這種情景下,唐王朝要想平叛仍需要征兵再戰(zhàn)。但安史之亂造成人口損失達三分之二以上,相州一帶早已“人煙斷絕,千里蕭條”,造成征丁艱難。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作者此時處于兩難的境地。他對老婦一家的悲慘遭遇深感悲362.這首詩近乎純用敘述展開,沒有直接的議論抒情句,(除“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兩句稍露情感外),作者是怎樣表達情感態(tài)度的?如“有吏夜捉人”句中,“夜”“捉”二字除了客觀敘述事件的發(fā)生,同時也讓讀者感到:統(tǒng)治階級于人民入睡的黑夜捉人,其突然襲擊的兇殘面目可想而知!作者如實而又準確的敘述,揭露批判之意不言自明!詩人將褒貶之情融于精準客觀的敘述中,用精練的詞句去感染讀者。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2.這首詩近乎純用敘述展開,沒有直接的議論抒情句,37

再如寫故事結(jié)局的四句“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詩人在客觀點明事件結(jié)局的同時,已暗藏了對事件的感受:從“暮投”到“夜久”再到“天明”,反映了老嫗哭訴、官吏威逼時間之長,同時也表現(xiàn)詩人整夜難眠,極度關(guān)注事件的心情;“幽咽”二字把忍氣吞聲、無力回天的心情刻畫出來,也表現(xiàn)了詩人的同情之心;“獨”字極言詩人與凄伶孤單的“老翁”分別的情形,詩人的悲痛之情也盡在其中。作者在敘事當中,筆端飽蘸無限深情,雖不著一句議論,不著一句抒情,但凄苦悲憤之情盡在不言中。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再如寫故事結(jié)局的四句“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381.虛實相間,構(gòu)思奇巧

詩歌虛實交映,藏問于答。從詩題來看,主要人物應(yīng)是差役,但詩人對他用了暗寫,只用“吏呼一何怒!”點出其威勢,此后就讓他轉(zhuǎn)入“幕后”,而明寫老婦的哭訴,從哭訴中寫出潛臺詞、畫外音,其兇橫殘暴不言而喻。詩中“暮投石壕村”“聽婦前致詞”的“我”,是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的見證人、旁聽者,是詩歌敘事的線索,“我”的出現(xiàn)增強了詩歌的真實性。寫作特色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1.虛實相間,構(gòu)思奇巧詩歌虛實交映,藏問于答。從詩題392.用語精練,感情深沉

全詩運用了白描的手法,句句敘事,無抒情議論語,而將深沉的感情融于具體的形象中。詩歌簡潔洗練,卻在驚人的廣度與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與沖突。如“老翁逾墻走”一句,透露了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的災(zāi)難之深,再現(xiàn)了當時民不聊生的慘況。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2.用語精練,感情深沉全詩運用了白描的手法,句句敘事40主旨歸納

全詩通過敘述詩人親眼所見的石壕吏趁夜捉人的故事,含蓄地揭露了封建統(tǒng)治階級爪牙的殘暴,反映了“安史之亂”給廣大人民帶來的深重災(zāi)難,表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主旨歸納全詩通過敘述詩人親眼所見的石壕吏趁夜捉人的41結(jié)構(gòu)圖解石壕吏開端發(fā)展結(jié)局揭露封建統(tǒng)治反映深重災(zāi)難同情勞動人民請從吏夜歸獨與老翁別有吏夜捉人吏呼怒,婦啼苦高潮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結(jié)構(gòu)圖解石壕吏開端發(fā)展結(jié)局揭露封建統(tǒng)治請從吏夜歸獨與老翁別有42拓展延伸

新安吏客行新安道,喧呼聞點兵。借問新安吏:“縣小更無???”“府帖昨夜下,次選中男行。”“中男絕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獨伶俜。白水暮東流,青山猶哭聲?!澳允寡劭?,收汝淚縱橫。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我軍取相州,日夕望其平。豈意賊難料,歸軍星散營。就糧近故壘,練卒依舊京。掘壕不到水,牧馬役亦輕。況乃王師順,撫養(yǎng)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拓展延伸新安吏客行新安道,喧呼聞點兵。借問新安吏:“43

潼關(guān)吏士卒何草草,筑城潼關(guān)道。大城鐵不如,小城萬丈馀。借問潼關(guān)吏,修關(guān)還備胡。要我下馬行,為我指山隅。連云列戰(zhàn)格,飛鳥不能逾。胡來但自守,豈復(fù)憂西都。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哀哉桃林戰(zhàn),百萬化為魚。請囑防關(guān)將,慎勿學(xué)哥舒。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潼關(guān)吏士卒何草草,筑城潼關(guān)道。大城鐵不如,小城萬丈馀44課后作業(yè)1.背誦并默寫全文。2.根據(jù)《石壕吏》的故事情節(jié),展開想象,把詩歌改寫成記敘文或一幕短劇。要求:運用想象刻畫主要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補充被詩人隱去的情節(jié)。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課后作業(yè)1.背誦并默寫全文。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45謝謝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謝謝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部編版語文八年46《唐詩三首》

第一課時

石壕吏《唐詩三首》

第一課時

石壕吏47學(xué)習(xí)目標1.熟讀成誦,借助注釋讀懂詩歌,積累常用文言詞語和句式。2.理解《石壕吏》的內(nèi)容,體會蘊含詩作中的思想感情。3.了解“藏問于答、明暗結(jié)合”的寫作手法,體會作者藏情于事,冷靜客觀的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風(fēng)格。學(xué)習(xí)目標1.熟讀成誦,借助注釋讀懂詩歌,積累常用文言48

同學(xué)們,我們已經(jīng)學(xué)習(xí)過杜甫的《望岳》《春望》?!锻馈穼懹谔菩陂_元二十年,年輕的杜甫漫游齊、趙,意氣風(fēng)發(fā),胸懷理想與抱負寫下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詩句。唐肅宗至德元年八月,杜甫前往靈武投奔肅宗,途中被叛軍所俘后困于長安,次年三月作《春望》,此時距寫作《望岳》已20年?!鞍彩分畞y”使唐王朝社會動蕩,面對淪陷的長安城,杜甫已經(jīng)完全沒有了當年的凌云之志,心中只有家國憂思之懷。作《春望》兩年后,負責(zé)平息安史之亂的唐軍戰(zhàn)敗,退守河陽并四處抽丁補充兵力。當時杜甫剛好從洛陽回華州,途徑新安、石壕、潼關(guān)等地,目睹現(xiàn)實寫了一組詩,《石壕吏》就是其中之一。導(dǎo)入新課同學(xué)們,我們已經(jīng)學(xué)習(xí)過杜甫的《望岳》《春望》?!锻?9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被后人尊稱為“詩圣”,與李白并稱“李杜”。走進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世50

杜甫的詩歌具有豐富的社會內(nèi)容、強烈的時代色彩和鮮明的政治傾向,大膽揭露當時的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思想深刻。其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過程,被稱為“詩史”。杜甫在藝術(shù)上,善于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于律詩;風(fēng)格多樣,而以沉郁頓挫為主;語言精練,具有高超的表達能力。杜甫的詩歌具有豐富的社會內(nèi)容、強烈的時代色彩和鮮明的51時期生活特點詩歌特點讀書漫游時期(30歲以前)漫游各地,遇知音李白、高適等人。此期間代表作有《望岳》《房兵曹胡馬詩》《贈李白》等。困居長安時期(30-44歲)這一時期,杜甫在長安應(yīng)試,落第,之后奔走獻賦,仕途失意,郁郁不得志,也過著貧困的生活。寫了《兵車行》《麗人行》等批評時政、諷刺權(quán)貴的詩篇,及三篇《大禮賦》。而《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尤為著名。陷安史叛軍中和為官時期(44-48歲)安史之亂爆發(fā),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中途為安史叛軍俘獲,押到長安。寫成《月夜》《春望》《哀江頭》“三吏”“三別”等詩。西南漂泊時期(48-59歲)杜甫棄官,攜家人逃難,過了一段比較安穩(wěn)的生活。《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蜀相》《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陽樓》等大量名作。時期生活特點詩歌特點讀書漫游時期(30歲以前)漫游各地,遇知52

唐肅宗乾元元年(758),為平定安史之亂,郭子儀、李光弼等九位節(jié)度使率兵二十萬圍攻鄴(yè)郡(今河南安陽),勝利在望。但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來援軍,加上唐軍內(nèi)部矛盾重重,形勢發(fā)生逆轉(zhuǎn)。在敵人兩面夾擊之下。唐軍全線崩潰。郭子儀等退守河陽(今河南孟州),并四處抽丁補充兵力。杜甫這時剛好從洛陽赴華州,途經(jīng)新安、石壕、潼關(guān)等地,根據(jù)目睹的現(xiàn)實,寫了一組詩,《石壕吏》是其中的一首?!妒纠簟肥嵌鸥ν端奘敬澹瑢λ隼糇渖钜棺饺艘皇碌膶嶄?。寫作背景唐肅宗乾元元年(758),為平定安史之亂,郭子儀、李53敘事詩是詩歌體裁的一種。它用詩的形式刻畫人物,通過寫人敘事來抒發(fā)情感。它的情節(jié)一般較為簡單、完整而集中,人物性格突出而典型,有濃厚的詩意,又有簡練的敘事和層次清晰的生活場面。古典詩歌中著名的敘事詩有《木蘭詩》《孔雀東南飛(并序)》《長恨歌》《琵琶行(并序)》等。相關(guān)介紹敘事詩是詩歌體裁的一種。它用詩的形式刻畫人物,通過寫54朗讀全詩,注意下列加紅的字音字形,注意節(jié)奏、停頓。誦讀詩歌

暮投/石壕(háo)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yú)墻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yè)城/戍(shù)。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yù)/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yīng)/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yè)。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朗讀全詩,注意下列加紅的字音字形,注意節(jié)奏、停頓。誦讀詩歌55疏通詩意點名石壕吏解題即石壕村,在今河南三門峽東南。小官,這里指差役。疏通詩意點名石壕吏解題即石壕村,在今河南三門峽東南。小官,這56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傍晚(我)投宿在石壕村,夜里有差役前來抓人。老翁翻墻逃走,老婦出門查看。傍晚投宿越過,翻過跑,這里指逃跑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傍晚(我)投57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差役吼叫得多么兇惡!老婦啼哭得多么悲傷!多么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差役吼叫得多么兇惡!老婦啼哭得多么悲58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ㄎ遥┞牭嚼蠇D走上前去(對差役)說:我的三個兒子都在鄴城防守。其中一個兒子捎信回來,(說)另外兩個兒子剛剛站死了?;钪娜斯们一钜惶焖阋惶欤廊サ娜松呀?jīng)結(jié)束了!防守捎信回來走上前去(對差役)說話最近停止,這里指生命結(jié)束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存者且偷生,59完整的衣服。裙,這里泛指衣服。老婦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yīng)河陽役,猶得備晨炊。家里再也沒有其他男人,只有一個還在吃奶的孫子。(因為)有孫子在,(所以)他的母親還沒有離去,但連一件完整的衣服都沒有,無法出來見人。老婦(我)雖然年老力弱,但請允許(我)跟從你連夜趕回營去,趕快去投向河陽的戰(zhàn)役,還能夠為部隊準備早餐。還在吃奶的孫子弱還能夠。得,能夠完整的衣服。裙,這里泛指衣服。老婦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60形容低微、斷續(xù)的哭聲踏上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夜深了,說話的聲音消失了,隱隱約約聽到低微斷續(xù)的哭聲。天亮后我繼續(xù)趕路,只能與(返回家中)的那個老翁告別。夜深前行的道路形容低微、斷續(xù)的哭聲踏上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61重點積累古今異義1.老翁逾墻走古義:今義:2.出入無完裙古義:今義:3.聽婦前致詞古義:今義:泛指衣服。專指裙子。跑。行走。對……說話。在舉行某種儀式時說勉勵、感謝、祝賀、悼念之類的話。重點積累古今異義1.老翁逾墻走2.出入無完裙3.聽婦前致詞泛62詞類活用1.有吏夜捉人2.聽父前致詞名詞作狀語,在夜里。名詞作狀語,上前,向前。詞類活用1.有吏夜捉人2.聽父前致詞名詞作狀語,在夜里。名詞631.用自己的話以講故事的形式復(fù)述這首詩的大意。(要求:一句話講出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整體感知

這是一篇敘事詩,講述的是在安史之亂時期,作者目睹官吏在石壕村一村民家強行征兵的故事。搶答1.用自己的話以講故事的形式復(fù)述這首詩的大意。(要求:一句話64時間順序2.梳理本文的故事情節(jié)。暮投宿夜住宿夜久老嫗致詞天明告辭開端:有吏夜捉人(第一段)發(fā)展:吏呼怒,婦啼苦(第二段)高潮:請從吏夜歸(第三段)結(jié)局:獨與老翁別(第四段)線索:詩人的行蹤時間順序2.梳理本文的故事情節(jié)。暮投宿夜住宿夜久老嫗致詞天明65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開端:深夜石壕村老婦、老翁、捕吏、詩人吏夜捉人四個人四件事總括全文事件1.文章第一段是故事的發(fā)生,交代了什么內(nèi)容?哪一句預(yù)示有一場災(zāi)難降臨?品讀感悟搶答有吏夜捉人時間:深夜石壕村老婦、老翁、捕吏、詩人吏夜捉人四個人四件事總662.“老翁逾墻走”一句有什么作用?

“逾墻走”,寫出了差役夜捉壯丁,百姓惶恐不安的景象,渲染了緊張的氣氛。2.“老翁逾墻走”一句有什么作用?“逾墻走”,寫出了差67捉人

“捉”字暗示當時的百姓不愿意去當兵,但是官吏不顧及百姓們的意愿,采取“捉”的方式,強迫別人當兵。因此“捉”,刻畫了官吏們的兇殘和霸道,在如實描繪之中,體現(xiàn)了作者對官吏們殘暴手段的揭露和批判。夜捉

第一,表明官吏捉人之事時常發(fā)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無法捉到;第二,表明縣吏捉人手段的狠毒,在人們都已經(jīng)入睡的黑夜,來了個突然襲擊。3.賞析“捉人”和“夜捉”兩個詞語。

本詩中不說征兵、點兵、招兵,而說“捉人”已于如實描繪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用一個“夜”字作“捉”的時間狀語含義就更豐富了。捉人“捉”字暗示當時的百姓不愿意去當兵,但是官吏不顧68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一何”加重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縣吏如狼似虎的蠻橫氣勢,并為悲慘可憐的老婦以下的訴說醞釀出了悲痛氣氛。對比逼對比4.賞析“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吏呼一何怒“一何”加重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縣吏如狼似69

老婦人說“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說明什么?用意是什么?

5.老婦一家三男被征,說明了什么?三男已死二男,又說明了什么?說明兵役之苛酷,戰(zhàn)爭之慘烈。

可見戰(zhàn)爭使百姓民不聊生。老婦希望以自家處境來博得差吏的同情,高抬貴手。老婦人說“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說明什么?用意70

6.賞析“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p>

差吏并不理會老婦人的哭訴,仍然逼老婦家出差役。老婦人只得回答:家里沒有男人了(隱去老翁),只有吃奶的孫子和喂奶的母親,寡媳衣不蔽體,貧困可知,也可見戰(zhàn)爭破壞之嚴重。6.賞析“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717.綜合第三段思考:老婦致詞的內(nèi)容可分為哪幾層意思?三男鄴城戍,二男新戰(zhàn)死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戰(zhàn)爭慘烈,犧牲巨大家境困難,懇請開恩自請服役,盡早動身7.綜合第三段思考:老婦致詞的內(nèi)容可分為哪幾層意思?728.老婦苦在何處?

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喪子之苦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Ь街?/p>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yīng)河陽役,猶得備晨炊。——應(yīng)征之苦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8.老婦苦在何處?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739.老嫗被抓走了沒有?根據(jù)什么作這樣的結(jié)論?抓走了。根據(jù)是: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9.老嫗被抓走了沒有?根據(jù)什么作這樣的結(jié)論?抓走了。部編版語7410.“如聞泣幽咽”是誰在哭泣,你是怎么理解的?

詩人沒有明說是誰在哭泣,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間??奁幕蛟S是老翁,又或許是寡媳,他們舊傷添新痛,只能茍延殘喘;哭泣的甚至也可能是“我”;“我”為這一家人的慘狀而心酸、悲憤;為人民處于水深火熱、國家處于動蕩不安而傷感、擔憂。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10.“如聞泣幽咽”是誰在哭泣,你是怎么理解的?7511.全詩的三個“夜”字,有何深刻含義?有吏夜捉人請從吏夜歸夜久語聲絕表明夜里有差役捉人表明老婦希望跟著差役連夜趕回軍營,如此急迫,既是為了掩護老翁,也是為了應(yīng)唐軍之急。表明夜已深,人被捉走了;夜已靜,人心卻無法平靜。這三個“夜”字聯(lián)系在一起,表明整件事的發(fā)生結(jié)束全在黑夜里,暗示了社會的黑暗。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11.全詩的三個“夜”字,有何深刻含義?有吏夜捉人請76有人說老婦的“致詞”全都是“吏呼一何怒”步步緊逼出來的。請你想象補充吏“呼”的內(nèi)容。還原故事合作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有人說老婦的“致詞”全都是“吏呼一何怒”步步緊逼出來77縣吏:___________老嫗: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縣吏:___________老嫗:室中更無人。縣吏:___________老嫗:惟有乳下孫。縣吏:___________老嫗: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h吏:___________老嫗: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yīng)河陽役,猶得備晨炊。你家的男人哪里去了?快交出來!難道你家里再也沒有別人了?快交出來!你竟敢撒謊!不是有個孩子在哭嗎?孩子總有母親吧!還不把她交出來!那不管!今天必須得交個人出來!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縣吏:___________你家的男人哪里去了?快交出來!難78

思考:標題是“石壕吏”,作者為什么不寫“吏”的話?這是一種“藏問于答,明暗結(jié)合”的寫作手法。這種手法采用留白的形式,有語言精練的妙處。作者以老婦人的悲苦來反襯差吏的兇暴,這樣寫不僅節(jié)省筆墨,而且更真切感人。并且?guī)Ыo讀者很大的想象空間,表現(xiàn)了詩歌的含蓄性特點。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思考:標題是“石壕吏”,作者為什么不寫“吏”的話?79通過前面的分析和我們對詩文的理解,我們能夠看出:差役是()的老婦是()的戰(zhàn)爭是()的作者對老婦一家是()的作者對戰(zhàn)爭是()的我們讀這首詩的感情應(yīng)該是()的兇惡、蠻橫、如狼似虎、奸詐刁蠻可憐、危急之下挺身而出、勇于承擔苦難殘酷、慘烈同情憎惡深沉悲憤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通過前面的分析和我們對詩文的理解,我們能夠看出:兇惡、蠻橫、801.杜甫一向以憂國憂民,關(guān)心民生疾苦著稱于世,面對老婦一家的不幸遭遇卻選擇了袖手旁觀與沉默,這怎么理解?深層探究搶答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1.杜甫一向以憂國憂民,關(guān)心民生疾苦著稱于世,面對老81

作者此時處于兩難的境地。他對老婦一家的悲慘遭遇深感悲痛,對“安史之亂”中人民遭受的苦難深表同情,對統(tǒng)治階級爪牙的殘暴十分痛恨。但是,他既憂民又憂國,他支持朝廷的這場平叛戰(zhàn)爭,希望能取得最后的勝利,所以非補充兵員不可,哪怕多一個炊事老太也好。所以他歌頌石壕老婦自請服役、勇于承擔苦難的精神,對差役的蠻橫只是含蓄地予以揭露。補充背景:公元759年春天,郭子儀、李光弼等九節(jié)度兵敗鄴城。在這種情景下,唐王朝要想平叛仍需要征兵再戰(zhàn)。但安史之亂造成人口損失達三分之二以上,相州一帶早已“人煙斷絕,千里蕭條”,造成征丁艱難。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作者此時處于兩難的境地。他對老婦一家的悲慘遭遇深感悲822.這首詩近乎純用敘述展開,沒有直接的議論抒情句,(除“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兩句稍露情感外),作者是怎樣表達情感態(tài)度的?如“有吏夜捉人”句中,“夜”“捉”二字除了客觀敘述事件的發(fā)生,同時也讓讀者感到:統(tǒng)治階級于人民入睡的黑夜捉人,其突然襲擊的兇殘面目可想而知!作者如實而又準確的敘述,揭露批判之意不言自明!詩人將褒貶之情融于精準客觀的敘述中,用精練的詞句去感染讀者。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唐詩三首》課件PPT2.這首詩近乎純用敘述展開,沒有直接的議論抒情句,83

再如寫故事結(jié)局的四句“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詩人在客觀點明事件結(jié)局的同時,已暗藏了對事件的感受:從“暮投”到“夜久”再到“天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