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幸福感調查報告5篇_第1頁
2022年幸福感調查報告5篇_第2頁
2022年幸福感調查報告5篇_第3頁
2022年幸福感調查報告5篇_第4頁
2022年幸福感調查報告5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022年幸福感調查報告5篇

2022年幸福感調查報告篇1

摘要】作為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生的當代大學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熏陶,在當前經(jīng)濟社會條件下,享樂主義、物質主義、自由主義、個人主義等思潮異化了他們對幸福感和幸福觀的追求。因此培養(yǎng)當代大學生幸福感和幸福觀,使高等學校自身功能更加充分的發(fā)揮出來,是目前高等學校義不容辭的責任。針對大學生幸福感的調查,了解大學生的幸福需要及他們的幸福追求,以便更清楚地探尋大學生積極心理,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發(fā)展。

關鍵詞】幸福感;積極心理學;社會工作實務;調查

一、大學生幸福感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社會轉型的不斷加劇,社會各階層貧富差距的擴大和利益分配的不平衡,形成了各種社會問題。人們面對這些問題時似乎越來越多地表現(xiàn)出消極情緒和消極心理。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是十分寶貴的人才資源,他們是祖國的希望,是國家的未來。研究他們的幸福感將有助于提高他們的社會生存和競爭的實力,增強社會適應能力。我選擇的調查對象是l大學的大學生,有效問卷為813份,包括不同的年級和專業(yè)。

二、l大學大學生幸福感的調查結果

對l大學813名同學的問卷調查和個案訪談,以及對相關文獻的分析、理論的分析。從各種因素的影響結果來看,當代大學生的幸福觀還是比較正確的,對親人的關心、擁有健康的身體、有自己的知心朋友等無不體現(xiàn)著大學生的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其次就是受到理解和尊重以及良好的人際關系,可見作為特殊群體的大學生在大學生活中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是他們幸福的重要指標。當然也有一部分大學生認為豐厚的物質條件也是決定他們是否幸福的因素之一。

在問卷調查的結果中,幾乎所有的被調查者都談到了家庭幸福。他們認為:家庭氛圍的和諧溫暖、親友的關心愛護、親人的平安健康就是最大的幸福。研究結果表明,家庭的生活質量在他們心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在很大程度上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

三、大學生獲得幸福感的影響因素

(一)幸福的影響因素

1.積極的情緒。即積極的心理態(tài)度或狀態(tài),是個體對待自身、他人或事物的積極、正向、穩(wěn)定的心理傾向,是一種良性的、建設性的心理準備狀態(tài)。在對l大學大學生的調查中積極的情緒的確為他們帶來了幸福感,比如:有份理想滿意的工作、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家人的健康等等,無不體現(xiàn)著大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

2.投入。在字典中投入指的是一個經(jīng)濟體系使用其現(xiàn)有的技術將投入轉換為產(chǎn)出。

3.人際關系。社會學將人際關系定義為人們在生產(chǎn)或生活活動過程中所建立的一種社會關系。心理學將人際關系定義為人與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聯(lián)系。

4.意義與目的。情感的賦予,就是事物的意義,意義的事物在情感里的關系程度,就是意義的本身。目的通常是指行為主體根據(jù)自身的需要,借助意識、觀念的中介作用,預先設想的行為目標和結果。作為觀念形態(tài),目的反映了人對客觀事物的實踐關系。

(二)影響因素

綜上所述,影響大學生獲得幸福感的因素有其自身的因素,也有外界的影響,當然也會受到學校的影響,校方應該對大學生的健康心理教育傾注更多的關注。

2022年幸福感調查報告篇2

感也可以做一個判定我們所走道路對錯的指標呢?

為此,我在中國特色主義的前沿陣地廣東做了關于幸福感的調查。

"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是廣東省"十二五"期間的發(fā)展核心。如何在保證經(jīng)濟平穩(wěn)發(fā)展的前提下,實現(xiàn)民生福祉的持續(xù)改善?如何使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考量從"血汗gdp"的數(shù)字標簽到宜居"幸福指數(shù)"的人文標簽的轉型?如何將"幸福"的概念轉化為民眾切實感受的幸福生活?這些都將是未來需要正視和解決的問題。

一、七成半人感到幸福,整體幸福感接近"比較幸福水平"

調查顯示,在被調查的人中,回答"非常幸福"的比例為14.9%,回答"比較幸福"的比例最高,約占六成,為59.2%,兩項相加為74.2%,也就是回答傾向于認為自己生活得幸福;有13.6%的人做了介于幸福和不幸福之間的選擇,9.8%的人認為自己生活得"不太幸福",2.5%的人選擇了"不幸福",傾向于不幸?;卮鸬谋壤秊?2.3%。

調查中從"不幸福"、"不太幸福"、"說不清"、"比較幸福"和"非常幸福"分別計分為1—5,結果顯示被調查者的平均幸福水平為3.74,標準差為0.912,也就是說整體平均分接近"比較幸福"水平。

二、從不同群體的幸福感來看

⑴女性比男性更感幸福

本次調查樣本的男女比例為男性52.9%,女性47.1%.調查結果顯示,兩性被調查者幸福感有一定差異,女性回答"非常幸福"和"比較幸福"的比例均高于男性,而回答"說不清"、"不太幸福"和"不幸福"的比例均低于男性,經(jīng)卡方檢驗,男性和女性之間幸福感的差異在統(tǒng)計上達到顯著水平。男性的平均水平低于女性,為3.71低于總體平均水平的3.74,也低于女性的3.78.

⑵領導群體的幸福感最高

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國家機關黨群組織、企事業(yè)單位負責人回答"非常幸福"的比例最高,其次是服務人員和不便分類的其它從業(yè)人員,回答"非常幸福"比例最低的是生產(chǎn)運輸設備操作人員和農(nóng)林牧漁水產(chǎn)生產(chǎn)人員。國家機關黨群組織、企事業(yè)單位負責人組,專業(yè)技術人員組,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組,商業(yè)服務人員組,農(nóng)林牧漁水產(chǎn)生產(chǎn)人員組,生產(chǎn)運輸設備操作人員及有關人員組和不便分類的其它從業(yè)人員組的平均幸福感得分為3.95、3.82、3.77、3.77、3.69、3.63和3.65。

三、影響幸福感的因素

1.離異居民幸福感最低。從婚姻狀況來看,已婚居民選擇"非常幸福"的比例最高,為15.3%,其次是未婚居民,為14.9%,和喪偶居民,這一比例為11.7%,離異居民的比例最低,僅為5.4%.把"非常幸福"和"比較幸福"合并來看,未婚居民傾向于幸福評價的比例為65.30%,已婚居民為77.40%,離異居民為53.10%,喪偶居民為61.70%.做負向評價的趨勢與此相同,離異居民傾向于不幸福評價的比例最高,已婚居民最低。未婚、已婚、離異和喪偶各組居民平均幸福感分別為3.58、3.81、3.29和3.53。

2.有受教育子女成為幸福感正向影響。從有無子女受教育一項分析,有子女受教育居民組在選擇"非常幸福"和"比較幸福"的比例高于沒有子女受教育居民組,反向評價上結果一致,有受教育子女居民組選擇"不太幸福"和"不幸福"的比例均低于無受教育子女組。有子女受教育居民組的幸福感平均值為3.78,沒有子女受教育居民組的這一數(shù)值為3.69。

3.有自有住房居民幸福感高于租房居民。有自有住房居民組在選擇"非常幸福"和"比較幸福"上的比例均高于租房居民組,比例分別為15.3%、13.7%和61.4%和47%;前一組選擇"不太幸福"和"不幸福"的比例也低于后一組。有自有住房居民組的幸福感平均數(shù)為3.8,租房居民組為3.5。

4.家庭收入差別。把被調查居民分為月收入1000元以下組、1001—20xx元組、20xx—5000元組、5001—10000元組和10000元以上組,結果發(fā)現(xiàn)幸福感評價與家庭收入高低有線性關系,收入越高幸福感越高,各組幸福感平均值分別為3.40、3.62、3.78、3.89和3.95.各組在幸福感各選項上的選擇比例與這一結果完全一致,家庭月收入越高選擇"非常幸福"和"比較幸福"的比例越高,選擇"不太幸福"和"不幸福"的比例越低。

考慮到家庭人口的不同,進一步分析家庭人均收入發(fā)現(xiàn),家庭人均收入與幸福感的評價呈低度相關,相關系數(shù)為0.106.家庭收入低的居民幸福感的評價波動較大,隨著收入增加表現(xiàn)為從低向高震蕩變化,特別是人均20xx元以下變化復雜,之后的變化幅度減小逐漸平緩,達到一定高點后不再變化,甚至略微下降。

四、對于幸福感調查結果的討論

(一)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與幸福感

本次調查發(fā)現(xiàn)廣東省東、北、西部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存在差異,基本上可以認為,幸福感的高低與地區(qū)之間的發(fā)展水平有關。

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與幸福感之間的關系很復雜。美國人總體上要比新西蘭人富裕,但并未覺得更幸福。更富的奧地利、法國、日本和德國人并不比巴西、哥倫比亞和菲律賓人更幸福。從1958年到1987年,日本的人均gdp增長了5倍,但日本人的幸福感卻幾乎沒有增加。

這并非說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與主觀幸福感之間沒有任何關系,研究發(fā)現(xiàn),富足國家的人們明顯比那些貧窮國家的人們幸福。對那些人均國民生產(chǎn)總值低于10000美元(1995年)的國家來說尤其明顯。沒有任何富足國家的人們的幸福平均值很低,但是那些富足國家中較高人均收入似乎并不對幸福值又太明顯的影響。而在低端,許多發(fā)展中國家和過渡階段國家的人們對生活表現(xiàn)出較低的滿意度。

雖然,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與幸福感之間并非簡單的線性關系,經(jīng)濟的發(fā)展并不能不斷升高人們的幸福感。但是,幸福感是以一定的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為基礎的,社會的發(fā)展應該以社會均衡發(fā)展為目標,致力于提高經(jīng)濟欠發(fā)達地區(qū)人們的經(jīng)濟、生活狀況,提高全民整體幸福感。

(二)民生與幸福感

在較低經(jīng)濟收入階段,經(jīng)濟收入與幸福感之間是有正相關的,在經(jīng)濟收入增加到一定程度這種相關程度就很低了,收入對幸福很少甚至沒有影響。

布倫諾·s·弗雷等人的多國對比研究發(fā)現(xiàn),幸福感與收入的相關為0.20;在較低的收入水平,收入的增加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幸福水平,但一旦年收入達到1.5萬美元,收入水平的提高對幸福感的影響變得相對較小。

本次調查發(fā)現(xiàn)家庭收入與幸福感之間的相關為0.106,幸福感隨著收入的增加而提高。相對于發(fā)達國家,我國還處于經(jīng)濟收入較低階段,收入的提高依然是提升民眾幸福感的重要影響因素。

此外,收入雖然是一個可以用貨幣單位衡量的量化指標,但是,收入的高低卻是一個需要對比才能獲得的,而和誰去比卻是因人而異的,由于每個人的這種個體差異性,同樣的貨幣量化的收入?yún)s得到不同的收入高低感受,也就是說,個人或家庭收入是一個主觀性很強的心理指標,而不應該看作是一個經(jīng)濟指標,相對收入是一個比收入絕對數(shù)更重要的影響因素。因此,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就成為影響相對收入,進而影響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在當前社會條件下,調節(jié)社會成員收入差距處于合理范圍,避免兩極分化進一步加劇是提高社會幸福感的有效手段。

這些都說明,民生問題與居民的幸福感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

總結:

從這次調查可以看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例如貧富差距問題,社會的不公平問題等等,如何正確有效的解決這些問題,將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點。

2022年幸福感調查報告篇3

一、教師基本情況

1、所收回的40份問卷中有男教師20名,女教師20名,男女教師比例相當。

2、年齡在20-35歲之間的有28人,占總人數(shù)的70%;36-45歲之間的有5人,占總人數(shù)的12.5%;46-55歲之間的有5人,占總人數(shù)的12.5%;55歲以上的有2人,占總人數(shù)的5%。

3、教齡在1-5年以上的有7人,6到xx年以上的有9人,11-30年以上的有19人,30年以上的有5人。

4、教師的有36人,學校中層干部4人。

5、幼兒園的有1人,小學的有24人,中學的15人。

6、副高級以上的有6人,中級的有9人,初級的23人。暫無2人。

二、選擇教師職業(yè)的主要原因分析

有22人選擇a熱愛教師職業(yè),有13人選擇b工作較穩(wěn)定,有0人c選擇有較多假期,有5人d選擇了能從中獲得成就感。

通過分析,選擇教師的職業(yè)的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熱愛教師職業(yè),占55%;二是因為工作穩(wěn)定,占32.5%。由此可見,選擇教師職業(yè)因為熱愛和工作穩(wěn)定的居多。這說明,在所調查的教師群體中,有半數(shù)以上因為熱愛而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yè),這是可喜的。

三、壓力狀況調查

1、壓力狀況:有0人選擇了沒有壓力,有17人選擇了壓力一般,有23人選擇了壓力較大,有0人選擇了壓力極大。

2、對一天工作之后的心理反應:有9人選擇了疲憊不堪;有26人選擇了雖然感到累,但是心理滿足;有2人選擇了心里很輕松;有3人選擇了不管如何,總是為了能維持生活而高興。

3、壓力來源:有15人選擇了壓力來自于學生,有8人選擇了壓力來自于領導,有12人選擇壓力來自于職務訴求和升遷問題,有5人選擇了壓力來自于學??己?。

從以上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教師壓力大,是個不容回避的話題。

四、對假期的盼望程度

1、有12人認為假期能夠調整好自己的心情,占總人數(shù)的30%,有22人認為一般情況,占總人數(shù)的55%,有6人認為從來沒有。從這可以看出絕大多數(shù)教師認為長假調整心理,緩解壓力的情況一般。說明教師的假期生活比較單調枯燥,假期中各種學習太過頻繁。

2、有6人盼望假期的到來,有23人一般,有11人感覺無所謂。通過這一點也能說明與上面的調查情況基本相符,大多數(shù)教師對假期期望值不高。

五、工作中的幸福感調查

1、對教師社會地位的自我感覺方面,有1人認為教師社會地位處于上層,有7人認為處于中層,有22人認為處于中下層,有10人認為處于下層。

2、教師個人感覺最幸福的時間段,有8人選擇1年,13人選擇2-5年,有12人選擇6-xx年,有8人選擇在xx年以后。

3、有9人選擇自己目前工作生活狀態(tài)幸福,有12人選擇比較幸福,有19人選擇一般,有0人選擇不幸福。

4、教師的幸福值,有5人選擇6分,有13人選擇7分,有13人選擇8分,有9人選擇9分??梢钥闯鼋處煹男腋V笖?shù)處于稍高的程度。

5、有28人在工作中獲得幸福是認為工作本身有趣,占70%;有23人認為是領導的支持與肯定,占57.5%;有24人認為家長的支持與肯定是獲得幸福的主要原因,占60%;有24認為工作集體關系融洽,占60%;有13人認為工作集體關系融洽,占32.5%。以上數(shù)據(jù)表明,領導支持、工作有趣、成就感、家長的支持等因素對教師幸福感的影響相差不大,這說明以上因素都能夠影響教師的幸福。同事之間的集體關系需要進一步改進。

6、沒有幸福的主要原因:認為工作煩瑣機械的16人,占40%;認為很少獲得成就感的10人,占25%;認為家長的不理解的18人,占45%;認為評價機制不合理的27人占67.5%;以上數(shù)據(jù)表明,工作煩瑣、評價機制不合理是讓教師感到不幸福的主要原因。

2022年幸福感調查報告篇4

什么是幸福?你幸福么?回答肯定是眾說紛紜,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這與你所生活的社會狀態(tài),生活水平有很大的關系。

近幾十年來,我們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們的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有人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說白了就是資本主義的美化詞,現(xiàn)在的中國國情是富人越富,窮人越窮,社會主義岌岌可危。

也有人說這幾十年來,中國愈發(fā)富強、民主、文明、和諧,都是走了社會中國特點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們要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奮勇前進。

人們一直把幸福看作人生的終極目標,人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追求幸福。那么在我們堅持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人民的幸福感有多少呢?是不是人們的幸福感也可以做一個判定我們所走道路對錯的指標呢?

為此,我在中國特色主義的前沿陣地廣東做了關于幸福感的調查。

"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是廣東省"十二五"期間的發(fā)展核心。如何在保證經(jīng)濟平穩(wěn)發(fā)展的前提下,實現(xiàn)民生福祉的持續(xù)改善?如何使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考量從"血汗gdp"的數(shù)字標簽到宜居"幸福指數(shù)"的人文標簽的轉型?如何將"幸福"的概念轉化為民眾切實感受的幸福生活?這些都將是未來需要正視和解決的問題。

調查發(fā)現(xiàn):

一。七成半人感到幸福,整體幸福感接近"比較幸福水平".

調查顯示,在被調查的人中,回答"非常幸福"的比例為14.9%,回答"比較幸福"的比例最高,約占六成,為59.2%,兩項相加為74.2%,也就是回答傾向于認為自己生活得幸福;有13.6%的人做了介于幸福和不幸福之間的選擇,9.8%的人認為自己生活得"不太幸福",2.5%的人選擇了"不幸福",傾向于不幸?;卮鸬谋壤秊?2.3%.

調查中從"不幸福"、"不太幸福"、"說不清"、"比較幸福"和"非常幸福"分別計分為1—5,結果顯示被調查者的平均幸福水平為3.74,標準差為0.912,也就是說整體平均分接近"比較幸福"水平。

二。從不同群體的幸福感來看

⑴女性比男性更感幸福

本次調查樣本的男女比例為男性52.9%,女性47.1%.調查結果顯示,兩性被調查者幸福感有一定差異,女性回答"非常幸福"和"比較幸福"的比例均高于男性,而回答"說不清"、"不太幸福"和"不幸福"的比例均低于男性,經(jīng)卡方檢驗,男性和女性之間幸福感的差異在統(tǒng)計上達到顯著水平。男性的平均水平低于女性,為3.71低于總體平均水平的3.74,也低于女性的3.78.

⑵領導群體的幸福感最高

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國家機關黨群組織、企事業(yè)單位負責人回答"非常幸福"的比例最高,其次是服務人員和不便分類的其它從業(yè)人員,回答"非常幸福"比例最低的是生產(chǎn)運輸設備操作人員和農(nóng)林牧漁水產(chǎn)生產(chǎn)人員。國家機關黨群組織、企事業(yè)單位負責人組,專業(yè)技術人員組,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組,商業(yè)服務人員組,農(nóng)林牧漁水產(chǎn)生產(chǎn)人員組,生產(chǎn)運輸設備操作人員及有關人員組和不便分類的其它從業(yè)人員組的平均幸福感得分為3.95、3.82、3.77、3.77、3.69、3.63和3.65.

三。影響幸福感的因素

1.離異居民幸福感最低。從婚姻狀況來看,已婚居民選擇"非常幸福"的比例最高,為15.3%,其次是未婚居民,為14.9%,和喪偶居民,這一比例為11.7%,離異居民的比例最低,僅為5.4%.把"非常幸福"和"比較幸福"合并來看,未婚居民傾向于幸福評價的比例為65.30%,已婚居民為77.40%,離異居民為53.10%,喪偶居民為61.70%.做負向評價的趨勢與此相同,離異居民傾向于不幸福評價的比例最高,已婚居民最低。未婚、已婚、離異和喪偶各組居民平均幸福感分別為3.58、3.81、3.29和3.53.

2.有受教育子女成為幸福感正向影響。從有無子女受教育一項分析,有子女受教育居民組在選擇"非常幸福"和"比較幸福"的比例高于沒有子女受教育居民組,反向評價上結果一致,有受教育子女居民組選擇"不太幸福"和"不幸福"的比例均低于無受教育子女組。有子女受教育居民組的幸福感平均值為3.78,沒有子女受教育居民組的這一數(shù)值為3.69.

3.有自有住房居民幸福感高于租房居民。有自有住房居民組在選擇"非常幸福"和"比較幸福"上的比例均高于租房居民組,比例分別為15.3%、13.7%和61.4%和47%;前一組選擇"不太幸福"和"不幸福"的比例也低于后一組。有自有住房居民組的幸福感平均數(shù)為3.8,租房居民組為3.5.

4.家庭收入差別。把被調查居民分為月收入1000元以下組、1001—20xx元組、20xx—5000元組、5001—10000元組和10000元以上組,結果發(fā)現(xiàn)幸福感評價與家庭收入高低有線性關系,收入越高幸福感越高,各組幸福感平均值分別為3.40、3.62、3.78、3.89和3.95.各組在幸福感各選項上的選擇比例與這一結果完全一致,家庭月收入越高選擇"非常幸福"和"比較幸福"的比例越高,選擇"不太幸福"和"不幸福"的比例越低。

考慮到家庭人口的不同,進一步分析家庭人均收入發(fā)現(xiàn),家庭人均收入與幸福感的評價呈低度相關,相關系數(shù)為0.106.家庭收入低的居民幸福感的評價波動較大,隨著收入增加表現(xiàn)為從低向高震蕩變化,特別是人均20xx元以下變化復雜,之后的變化幅度減小逐漸平緩,達到一定高點后不再變化,甚至略微下降。

四、對于幸福感調查結果的討論

(一)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與幸福感

本次調查發(fā)現(xiàn)廣東省東、北、西部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存在差異,基本上可以認為,幸福感的高低與地區(qū)之間的發(fā)展水平有關。

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與幸福感之間的關系很復雜。美國人總體上要比新西蘭人富裕,但并未覺得更幸福。更富的奧地利、法國、日本和德國人并不比巴西、哥倫比亞和菲律賓人更幸福。從1958年到1987年,日本的人均gdp增長了5倍,但日本人的幸福感卻幾乎沒有增加。

這并非說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與主觀幸福感之間沒有任何關系,研究發(fā)現(xiàn),富足國家的人們明顯比那些貧窮國家的人們幸福。對那些人均國民生產(chǎn)總值低于10000美元(1995年)的國家來說尤其明顯。沒有任何富足國家的人們的幸福平均值很低,但是那些富足國家中較高人均收入似乎并不對幸福值又太明顯的影響。而在低端,許多發(fā)展中國家和過渡階段國家的人們對生活表現(xiàn)出較低的滿意度。

雖然,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與幸福感之間并非簡單的線性關系,經(jīng)濟的發(fā)展并不能不斷升高人們的幸福感。但是,幸福感是以一定的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為基礎的,社會的發(fā)展應該以社會均衡發(fā)展為目標,致力于提高經(jīng)濟欠發(fā)達地區(qū)人們的經(jīng)濟、生活狀況,提高全民整體幸福感。

(二)民生與幸福感

在較低經(jīng)濟收入階段,經(jīng)濟收入與幸福感之間是有正相關的,在經(jīng)濟收入增加到一定程度這種相關程度就很低了,收入對幸福很少甚至沒有影響。

布倫諾·s·弗雷等人的多國對比研究發(fā)現(xiàn),幸福感與收入的相關為0.20;在較低的收入水平,收入的增加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幸福水平,但一旦年收入達到1.5萬美元,收入水平的提高對幸福感的影響變得相對較小。

本次調查發(fā)現(xiàn)家庭收入與幸福感之間的相關為0.106,幸福感隨著收入的增加而提高。相對于發(fā)達國家,我國還處于經(jīng)濟收入較低階段,收入的提高依然是提升民眾幸福感的重要影響因素。

此外,收入雖然是一個可以用貨幣單位衡量的量化指標,但是,收入的高低卻是一個需要對比才能獲得的,而和誰去比卻是因人而異的,由于每個人的這種個體差異性,同樣的貨幣量化的收入?yún)s得到不同的收入高低感受,也就是說,個人或家庭收入是一個主觀性很強的心理指標,而不應該看作是一個經(jīng)濟指標,相對收入是一個比收入絕對數(shù)更重要的影響因素。因此,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就成為影響相對收入,進而影響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在當前社會條件下,調節(jié)社會成員收入差距處于合理范圍,避免兩極分化進一步加劇是提高社會幸福感的有效手段。

這些都說明,民生問題與居民的幸福感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

總結:從這次調查可以看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例如貧富差距問題,社會的不公平問題等等,如何正確有效的解決這些問題,將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點。

2022年幸福感調查報告篇5

一、摘要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們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師的角色不再是簡單的教書,育人有時候更占據(jù)了主導地位,尤其是在職業(yè)學校中,這種育人的作用更突出。這樣的高要求給教師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和壓力。通過本調查發(fā)現(xiàn)教師的總體幸福感比較低。

面對學生,尤其是不服從管教的學生時,經(jīng)常會有老師發(fā)出各種各樣的感慨,總體感覺就是對學生不滿意,但學生是教師工作的對象,因此對于這樣一份教書育人的工作產(chǎn)生著害怕上課,厭煩學生的情緒,在工作中難以找到成就感。

教師的心理問題已經(jīng)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教師作為一個特殊的職業(yè),他們面對的是個性發(fā)展和成熟過程中的學生,因此自身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顯得尤為重要。但眾多的調查結果和發(fā)生在教師身上的一些事故顯示,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