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詩歌起源于古代人民的勞動號子,最初,詩、樂、舞是結(jié)合在一起的,統(tǒng)稱為詩歌。后來才漸漸的把詩和歌分開。《尚書·虞書》中有“詩言志,歌詠言,聲依永,律和聲”的說法?!霸娧灾尽敝小爸尽本褪窃姷奈淖直硎觯谛臑橹?,發(fā)言為詩。一、詩歌的起源與發(fā)展詩歌起源于古代人民的勞動號子,最初,詩、樂、舞是結(jié)合在一起的詩歌的發(fā)展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jīng)》(代表作有《關(guān)雎》)
然后是戰(zhàn)國末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創(chuàng)造的詩體《楚辭》(代表作有《離騷》)后面依次是《漢樂府》(代表作有《孔雀東南飛》),《南北朝名歌》(代表作有《木蘭詩》),“永明體”(又稱“新體詩”)。詩歌的發(fā)展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jīng)》(代表作有《關(guān)雎》)然后★“新體詩”強調(diào)聲韻格律,對后來的格律詩的形成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它的代表詩人有沈約、謝朓。接下來是“宮體詩”(內(nèi)容多為宮廷生活,藝術(shù)形式上則追求詞藻靡麗,代表詩人有蕭綱、蕭繹)★“新體詩”強調(diào)聲韻格律,對后來的格律詩的形成產(chǎn)生了巨大的到唐代才有了“古體詩”和“近體詩”的分別。問題:何為古體詩?近體詩?到唐代才有了“古體詩”和“近體詩”的分別。問題:何為古體詩?“古體詩”也稱古詩、古風(fēng),是語言古樸、格律比較靈活的一類詩歌體裁的總稱,它除了用韻以外,古體詩不受任何格律的約束,在唐代以前只有這種詩體而沒特定名稱。近體詩,即格律詩。至唐代律詩興起以后,人們將律詩稱為“今體詩”,而把不合格律要求的稱為“古體詩”?!肮朋w詩”也稱古詩、古風(fēng),是語言古樸、格律比較靈活的一類詩歌二、格律詩的分類:一、律絕,即絕句。分五言絕句(每句五字)和七言絕句(每句七字)。律絕通篇共有四句,如:早發(fā)白帝城李白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說明:這是一首七言絕句二、格律詩的分類:一、律絕,即絕句。早發(fā)白帝城二、律詩,分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律詩通篇共有八句,如:陸游《游山西村》(宋)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fēng)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說明:這是一首七言律詩。二、律詩,分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律詩通篇共有八句,如:陸游《三、排律,即十句以上的律詩(有五言也有七言,但五言較多)排律有三個特點:1、十句以上(上不封頂);2、遵守律詩的替、對、粘,(至于替、對、粘是什么,后面會講到的);3、除首聯(lián)和尾聯(lián)外,中間每一聯(lián)都是對仗的。三、排律,即十句以上的律詩請看例子:題鄭十八著作虔/杜甫臺州地闊海冥冥,云水長和島嶼青。亂后故人雙別淚,春深逐客一浮萍。酒酣懶舞誰相拽,詩罷能吟不復(fù)聽。第五橋東流恨水,皇陂岸北結(jié)愁亭。賈生對鵩傷王傅,蘇武看羊陷賊庭??赡畲宋虘阎钡溃舱葱聡幂p刑。禰衡實恐遭江夏,方朔虛傳是歲星。窮巷悄然車馬絕,案頭干死讀書螢。請看例子:題鄭十八著作虔/杜甫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么叫平仄格律?要學(xué)習(xí)詩詞,我們必須得認識平仄。在講平仄前,我們先了解四聲(即漢語的四個聲調(diào)。)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么叫平仄格律?要學(xué)習(xí)詩詞,我們必須得認識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有:陰平(第一聲)陽平(第二聲)上聲(第三聲)去聲(第四聲)四個聲調(diào)(如chang的四聲為:昌、常、廠、唱)古代漢語的四聲則是:平聲、上聲、去聲、入聲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有:古代漢語的四聲則是:二者關(guān)系如下:1、平聲,后代演變成陰平和陽平。2、上聲,后代有一部分演化成去聲。3、去聲,后代絕大部分仍然是去聲。4、入聲,在普通話里完全消失,分別并入陰平、陽平、上聲、去聲。二者關(guān)系如下:平仄是詩詞格律的一個術(shù)語——詩人們把四聲分成平仄兩大類:平,就是平聲(陰平、陽平)仄,就是上、去、入三聲平仄是詩詞格律的一個術(shù)語——看看這個表,就更清楚啦!
古代漢語現(xiàn)代漢語平平聲→陰平、陽平[1、2聲]仄上聲→上聲、去聲[3、4聲]仄去聲→去聲[4聲]仄入聲→部分陰平、陽平、上聲、去聲[部分1、2、3、4聲]看看這個表,就更清楚啦!古代漢語現(xiàn)代不懂沒關(guān)系,教你一個小技巧:注:然后復(fù)雜一點的是入聲字,它們都分別穿插在1、2、3、4聲去了,而它的分布也沒有太明顯規(guī)律可循,所以我們就得把入聲字單獨的挑出來,以免誤把入聲字當(dāng)平聲來用,(比如,“一”,我們用今音讀是陰平,因為它是入聲字,所以我們就得把它當(dāng)“仄”來用的),詳見《入聲字表》現(xiàn)代漢語——1、2聲通常為平聲
3、4聲通常為仄聲不懂沒關(guān)系,教你一個小技巧:注:現(xiàn)代漢語——接下來介紹一下絕句和律詩的格式——絕句和律詩,只有四種格式:平起入韻、平起不入韻仄起入韻、仄起不入韻寫詩的時候,可以按自己的喜歡或習(xí)慣選擇任意一種。接下來介紹一下絕句和律詩的格式——寫詩的時候,可以按自己什么是平起、仄起、入韻、不入韻呢?起,即起頭的字。但在格律詩當(dāng)中,“起”指的并不是詩句的第一個字,而是首句的第二個字。這是因為,在格律詩中,第一個字通常是“中”,即可平可仄,處于比較靈活的位置,所以通常不作為標(biāo)準。什么是平起、仄起、入韻、不入韻呢?起,即起頭的字。但在格如: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此句的起字是“笑”,而不是“莫”。切記!仄起,顧名思義,起字為仄聲(3、4聲)?!靶Α笔秦坡暎赃@一句采用的就是“仄起式”。如:此句的起字是“笑”,而不是“莫”。切記!再如: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伎寄悖哼@一句是平起還是仄起呢?起字是第二個字,“辭”,第二聲,平聲。所以這一句,采用的就是“平起式”啦!再如:考考你:這一句是平起還是仄起呢?起字是第二個字,“辭”至于什么是入韻、不入韻就更簡單了!詩人在詩詞中用韻,叫做押韻。而且只要格式中句尾為平者都要押韻,雙句必須押韻。押韻是格律詩最基本的東西,有韻的詩句讀著才朗朗上口。“韻”即韻母,兩個字有相同的韻母,那么就說它們是同韻字了。如:光和霜(韻母都是ang)、柳和袖(韻母都是iu),所以它們是同韻字。至于什么是入韻、不入韻就更簡單了!詩人在詩詞中用韻,叫做還是看剛才例子,這次我們把整首都寫出來:陸游《游山西村》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fēng)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大家可以看出這首詩的韻嗎?渾、豚、村、存、門這幾個字,不是都押韻嗎?(en和un這兩個韻母雖不同,但在習(xí)慣上,我們還是認為他們是押韻的,多讀讀會有感覺的)還是看剛才例子,這次我們把整首都寫出來:大家可以看出這首詩的這首詩的第一句: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還記得剛才講的“仄起入韻”嗎?這首詩采用的“仄起式”,剛才已經(jīng)說過了?,F(xiàn)在我們結(jié)合韻再分析看看,這首詩是屬于“仄起入韻”還是“仄起不入韻”呢?這一句是否有韻腳呢?也就是說,這一句的最后一個字,和全詩的韻腳是否押韻呢?看“渾”字,它當(dāng)然是押韻的,前面也說過了。所以,這首詩采用的格式是“仄起入韻”式。這首詩的第一句:還記得剛才講的“仄起入韻”嗎
分析一首詩是什么格式,只需要看它第一句的第二個字和第一句的最后一個字,就可以啦!下面大家再看一首詩,分析它的格式,考考自己掌握了沒有。。?!渡街小吠醪L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況屬高秋晚,山中黃葉飛。
分析一首詩是什么格式,只需要看它第一句的第二個字首先我們要找出這首詩的韻腳,“歸”和“飛”。再看第一句,起字是“江”,平聲??梢源_定一點,這是“平起式”。再看它的最后一個字,“滯”,它與“歸”、“飛”并不押韻。所以這首詩,是“平起不入韻”式。很簡單吧?首先我們要找出這首詩的韻腳,“歸”和“飛”。再看第一句,起字對這四種格式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我們再來深入了解一下吧??纯催@些格式是怎么樣的,我們寫詩的時候,該怎么運用這些格式呢?首先,是絕句的格式——對這四種格式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我們再來深入了解一下吧。首先五絕(平起不入韻)⊙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沿破狡截?,平平仄仄平。注:⊙代表中,即可用“平”也可用“仄”;平,為用韻。五絕(平起入韻)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沿啤哑截?,平平仄仄平。五絕(平起不入韻)注:⊙代表中,即可用“平”也可用“仄”;平五絕(仄起不入韻)⊙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哑狡截曝?,⊙仄仄平平。五絕(仄起入韻)⊙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哑狡截曝疲沿曝破狡?。五絕(仄起不入韻)七絕(平起不入韻)⊙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七絕(平起入韻)⊙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沿啤哑狡截曝?,⊙平⊙仄仄平平。七絕(平起不入韻)七絕(仄起不入韻)⊙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七絕(仄起入韻)⊙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哑健沿破狡截?,⊙仄平平仄仄平。七絕(仄起不入韻)五律(平起不入韻)⊙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沿啤哑截?,平平⊙仄平。五律(平起入韻)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哑健沿曝?,⊙仄仄平平?!沿啤哑截疲狡健沿破?。
五律(平起不入韻)五律(仄起不入韻)⊙仄⊙平仄,平平⊙仄平?!哑健沿曝?,⊙仄仄平平?!沿啤哑截?,平平⊙仄平?!哑健沿曝?,⊙仄仄平平。五律(仄起入韻)⊙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哑健沿曝?,⊙仄仄平平?!沿啤哑截?,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五律(仄起不入韻)七律(平起不入韻)⊙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哑健沿啤哑截疲沿破狡健沿破??!沿啤哑健沿曝?,⊙平⊙仄仄平平。七律(平起入韻)⊙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哑健沿啤哑截?,⊙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七律(平起不入韻)七律(仄起不入韻)⊙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沿啤哑健沿曝疲哑健沿曝破狡?。⊙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七律(仄起入韻)⊙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哑健沿啤哑截疲沿破狡健沿破?。⊙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哑健沿啤哑截?,⊙仄平平⊙仄平。七律(仄起不入韻)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問題?自己剛學(xué)完格律后,會發(fā)現(xiàn)很多唐詩根本不符合格律,為什么呢?難道是李白、杜甫他們不懂格律?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問題?自己剛學(xué)完格律后,會發(fā)現(xiàn)很多唐詩根本其實是因為還有一種絕句叫做【古絕】唐代詩人也寫過不少,它是區(qū)別于【律絕】的,它的特點是不講平仄和用韻,既可押平聲韻,也可以押仄聲韻,有時還不粘、不對。所以我們把它歸到“古體詩”那一類去。其實是因為還有一種絕句叫做【古絕】怎樣區(qū)別一首絕句到底是【律絕】還是【古絕】呢?很簡單,前面我們已經(jīng)講過格律了。拿到一首絕句,只要對照格律,看它是否符合格律。符合的是律絕,不符合的是古絕。怎樣區(qū)別一首絕句到底是【律絕】還是【古絕】呢?很簡單,前面我看這首我們熟悉得不得了的詩:《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乍一看,這像是“平起入韻”式的五言絕句。讓我們結(jié)合“五絕平起入韻式”的格律,深入分析一下。。。看這首我們熟悉得不得了的詩:乍一看,這像是“平起入韻”式的五這是五絕平起入韻式的格律:平平仄仄平,(韻)⊙仄仄平平。(韻)⊙仄⊙平仄,平平仄仄平。(韻)再來看看《靜夜思》的平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相信大家已經(jīng)看出來了,《靜夜思》完全不符合平仄格律。并不是因為李太白不懂格律,而是因為,《靜夜思》是一首古絕,所以它不必遵循近體詩的格律。這是五絕平起入韻式的格律:再來看看《靜夜思》的平仄三、律詩的幾個要點我們所說的“格律詩”,何為“格”,何又為“律”呢?簡單的來說——格,就是格式,它包括:字數(shù)、替、對、粘、對仗;律,就是指平仄、韻律。三、律詩的幾個要點我們所說的“格律詩”,何為“格”,何又為“字數(shù)、平仄、韻,前面都已經(jīng)講過了,下面我們重點來看看“替、對、粘”是什么?替、對、粘在格律詩中有一種說法是: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這是什么意思呢?同樣,讓我們結(jié)合例子。。。字數(shù)、平仄、韻,前面都已經(jīng)講過了,下面我們重點來看看“替、對先看七絕的一種格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每一個“仄仄”和“平平”都是一個節(jié)奏,每個節(jié)奏的第二個字就是一個節(jié)奏點。如:夜泊秦淮近酒家仄仄平平仄仄平所以,夜泊(仄仄)、秦淮(平平)、近酒(仄仄)都為節(jié)奏而泊(仄)、淮(平)、酒(仄)為節(jié)奏點,三個節(jié)奏點是在二四六位置上的先看七絕的一種格式:如:夜泊秦淮近酒家在七言律詩的幾種格式中,第二、第四、第六字的平仄必須分明,第一、第三、第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這就是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如果是五言,因為少了兩個字,那就是一三不論,二四分明了?!耙蝗宀徽摗辈皇钦f隨便平仄都可以的,但只要不犯“孤平”和“三尾平”就行了,這是格律的兩大忌諱,這個后面會講到的;而“二四六分明”是講究詩朗誦時的音律美,“分明”的依據(jù)就是“替”、“對”、“粘”在七言律詩的幾種格式中,第二、第四、第六字的平仄必須分明,第絕句漫興九首(其七)杜甫糝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筍根雉子無人見,沙上鳧雛傍母眠。絕句漫興九首(其七)現(xiàn)在,我們把平仄標(biāo)出來:糝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仄仄平平中仄平,仄平中仄仄平中。筍根雉子無人見,沙上鳧雛傍母眠。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中仄平。因為上面講過“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所以我們只要看『二、四、六』位置上的平仄:現(xiàn)在,我們把平仄標(biāo)出來:因為上面講過“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首先,“替”:就是交替每句中的二、四、六位置上的平仄都是交替的,要么是“仄-平-仄”,要么就是“平-仄-平”不信你拿任何一句格律詩詩句都可以驗證。糝徑楊花鋪白氈這句的相替的字是什么呢?第二、四、六個字分別是:徑-花-白仄-平-仄首先,“替”:就是交替糝徑楊花鋪白氈“對”:就是平仄相對,相反如:糝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仄仄平平中仄平,仄平中仄仄平中。第一句中246的位置上是仄-平-仄,第二句中246的位置上是平-仄-平。“對”:就是平仄相對,相反“粘”:通俗地理解,就是“粘”在一起的兩句,2、4、6位置上的平仄相同。糝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仄仄平平中仄平,仄平中仄仄平中。筍根雉子無人見,沙上鳧雛傍母眠。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中仄平。第二句中246位置上是平-仄-平第三句中246位置上也是平-仄-平“粘”:小試身手:漫成一首杜甫江月去人只數(shù)尺,風(fēng)燈照夜欲三更。沙頭宿鷺聯(lián)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1、第四句中相替的是那幾個字?2、相對的是哪幾句?3、相粘的是哪幾句?小試身手:漫成一首1、第四句中相替的是那幾個字?答案:1、尾、魚、刺2、“江月去人只數(shù)尺”和“風(fēng)燈照夜欲三更”相對;“沙頭宿鷺聯(lián)拳靜”和“船尾跳魚撥剌鳴”相對。
3、“風(fēng)燈照夜欲三更”和“沙頭宿鷺聯(lián)拳靜”兩句相粘。答案:1、尾、魚、刺2、“江月去人只數(shù)尺”和“風(fēng)燈照夜欲三更補充:我剛才舉的例子是七絕,其實七律也是一樣的。而五絕和五律呢?也是一樣的,只是五言的比七言少了前兩個字,那就只是看2、4位置上的平仄即可。
補充:我剛才舉的例子是七絕,其實七律也是一樣的。巧記:一首律詩有八句,即:一、二對,二、三粘,三、四對,四、五粘,五、六對,六、七粘,七、八對。
巧記:格律兩大忌諱:“三尾平”和“孤平”三尾平:顧名思義,就是一句中,末三字都為平了,如:平平仄仄平平平,這是在格律詩中是不允許的。孤平:即“平聲”孤獨了。在五言“平平仄仄平”這個句式中,第一個字必須為平,如果用了仄聲字,就是犯了孤平。因為除了韻腳之外,只剩一個平聲字了。七言是五言的擴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這個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聲,也叫犯孤平。格律兩大忌諱:三尾平:顧名思義,就是一句中,末三字都為平了,最后,檸檬想對大家說:很高興可以遇到同樣喜歡詩詞的你們O(∩_∩)O希望大家可以在“月下”共同進步!學(xué)習(xí)詩詞,我不贊成死記理論知識。上面的內(nèi)容,現(xiàn)在不明白并沒有關(guān)系。只要大家多讀好作品,多用心去體會,很多復(fù)雜的理論,在無形當(dāng)中就能理解了。詩詞是一門藝術(shù),靠的是感受,而不是生硬的背誦。閱讀和感悟,是詩詞學(xué)習(xí)者必不可少的。最后,檸檬想對大家說:現(xiàn)在,喜歡中國古典文化的朋友真的已經(jīng)不多了,希望大家不僅把它當(dāng)成愛好,更要努力堅持下去,這是我們?nèi)A夏兒女寶貴的財富,是我們絕對不能拋棄的。盡管我們個人,沒有能力去使這些寶貴的文化傳承下去,沒有能力讓身邊更多的人跟我們一樣愛上詩詞。但我們一定不能放棄。不管有多困難,有多寂寞,至少,我們還有彼此可以依靠。此致!
現(xiàn)在,喜歡中國古典文化的朋友真的已經(jīng)不多了,希望大家不僅望大家持之以恒,學(xué)有所成!望大家持之以恒,學(xué)有所成!愛是什么?
一個精靈坐在碧綠的枝葉間沉思。
風(fēng)兒若有若無。
一只鳥兒飛過來,停在枝上,望著遠處將要成熟的稻田。
精靈取出一束黃澄澄的稻谷問道:“你愛這稻谷嗎?”
“愛。”
“為什么?”
“它驅(qū)趕我的饑餓?!?/p>
鳥兒啄完稻谷,輕輕梳理著光潤的羽毛。
“現(xiàn)在你愛這稻谷嗎?”精靈又取出一束黃澄澄的稻谷。
鳥兒抬頭望著遠處的一灣泉水回答:“現(xiàn)在我愛那一灣泉水,我有點渴了。”
精靈摘下一片樹葉,里面盛了一汪泉水。
鳥兒喝完泉水,準備振翅飛去。
“請再回答我一個問題,”精靈伸出指尖,鳥兒停在上面。
“你要去做什么更重要的事嗎?我這里又稻谷也有泉水?!?/p>
“我要去那片開著風(fēng)信子的山谷,去看那朵風(fēng)信子?!?/p>
“為什么?它能驅(qū)趕你的饑餓?”
“不能?!?/p>
“它能滋潤你的干渴?”
“不能?!睈凼鞘裁矗?/p>
一個精靈坐在碧綠的枝葉間沉思。
風(fēng)兒若有若無。
一只鳥兒飛過來,停在枝上,望著遠處將要成熟的稻田。
精靈取出一束黃澄澄的稻谷問道:“你愛這稻谷嗎?”
“愛?!?/p>
“為什么?”
“它驅(qū)趕我的饑餓?!?/p>
鳥兒啄完稻谷,輕輕梳理著光潤的羽毛。
“現(xiàn)在你愛這稻谷嗎?”精靈又取出一束黃澄澄的稻谷。
鳥兒抬頭望著遠處的一灣泉水回答:“現(xiàn)在我愛那一灣泉水,我有點渴了?!?/p>
精靈摘下一片樹葉,里面盛了一汪泉水。
鳥兒喝完泉水,準備振翅飛去。
“請再回答我一個問題,”精靈伸出指尖,鳥兒停在上面。
“你要去做什么更重要的事嗎?我這里又稻谷也有泉水?!?/p>
“我要去那片開著風(fēng)信子的山谷,去看那朵風(fēng)信子。”
“為什么?它能驅(qū)趕你的饑餓?”
“不能?!?/p>
“它能滋潤你的干渴?”
“不能?!睈凼鞘裁??
一個精靈坐在碧綠的枝葉間沉思。
風(fēng)兒若有若無。
其實,世上最溫暖的語言,“不是我愛你,而是在一起?!?/p>
所以懂得才是最美的相遇!只有彼此以誠相待,彼此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懂得,才能走的更遠。相遇是緣,相守是愛。緣是多么的妙不可言,而懂得又是多么的難能可貴。否則就會錯過一時,錯過一世!擇一人深愛,陪一人到老。一路相扶相持,一路心手相牽,一路笑對風(fēng)雨。在平凡的世界,不求愛的轟轟烈烈;不求誓言多么美麗;唯愿簡單的相處,真心地付出,平淡地相守,才不負最美的人生;不負善良的自己。人海茫茫,不求人人都能刻骨銘心,但求對人對己問心無愧,無怨無悔足矣。大千世界,與萬千人中遇見,只是相識的開始,只有彼此真心付出,以心交心,以情換情,相知相惜,才能相伴美好的一生,一路同行。然而,生活不僅是詩和遠方,更要面對現(xiàn)實。如果曾經(jīng)的擁有,不能天長地久,那么就要學(xué)會華麗地轉(zhuǎn)身,學(xué)會忘記。忘記該忘記的人,忘記該忘記的事兒,忘記苦樂年華的悲喜交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對于離開的人,不必折磨自己脆弱的生命,虛度了美好的朝夕;不必讓心靈痛苦不堪,弄丟了快樂的自己。擦汗眼淚,告訴自己,日子還得繼續(xù),誰都不是誰的唯一,相信最美的風(fēng)景一直在路上。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你路過我,我忘記你;你有情,他無意。誰都希望在正確的時間遇見對的人,然而事與愿違時,你越渴望的東西,也許越是無情無義地棄你而去。所以美好的愿望,就會像肥皂泡一樣破滅,只能在錯誤的時間遇到錯的人。歲月匆匆像一陣風(fēng),有多少故事留下感動。愿曾經(jīng)的相遇,無論是錦上添花,還是追悔莫及;無論是青澀年華的懵懂賞識,還是成長歲月無法躲避的經(jīng)歷……愿曾經(jīng)的過往,依然如花芬芳四溢,永遠無悔歲月賜予的美好相遇。其實,人生之路的每一段相遇,都是一筆財富,尤其親情、友情和愛情。在漫長的旅途上,他們都會豐富你的生命,使你的生命更充實,更真實;豐盈你的內(nèi)心,使你的內(nèi)心更慈悲,更善良。所以生活的美好,緣于一顆善良的心,愿我們都能善待自己和他人。一路走來,愿相親相愛的人,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百年好合。愿有情有意的人,不離不棄,相惜相守,共度人生的每一個朝夕……直到老得哪也去不了,依然是彼此手心里的寶,感恩一路有你!其實,世上最溫暖的語言,“不是我愛你,而是在一起?!?/p>
格律詩基礎(chǔ)知識課件詩歌起源于古代人民的勞動號子,最初,詩、樂、舞是結(jié)合在一起的,統(tǒng)稱為詩歌。后來才漸漸的把詩和歌分開?!渡袝び輹分杏小霸娧灾?,歌詠言,聲依永,律和聲”的說法?!霸娧灾尽敝小爸尽本褪窃姷奈淖直硎?,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一、詩歌的起源與發(fā)展詩歌起源于古代人民的勞動號子,最初,詩、樂、舞是結(jié)合在一起的詩歌的發(fā)展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jīng)》(代表作有《關(guān)雎》)
然后是戰(zhàn)國末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創(chuàng)造的詩體《楚辭》(代表作有《離騷》)后面依次是《漢樂府》(代表作有《孔雀東南飛》),《南北朝名歌》(代表作有《木蘭詩》),“永明體”(又稱“新體詩”)。詩歌的發(fā)展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jīng)》(代表作有《關(guān)雎》)然后★“新體詩”強調(diào)聲韻格律,對后來的格律詩的形成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它的代表詩人有沈約、謝朓。接下來是“宮體詩”(內(nèi)容多為宮廷生活,藝術(shù)形式上則追求詞藻靡麗,代表詩人有蕭綱、蕭繹)★“新體詩”強調(diào)聲韻格律,對后來的格律詩的形成產(chǎn)生了巨大的到唐代才有了“古體詩”和“近體詩”的分別。問題:何為古體詩?近體詩?到唐代才有了“古體詩”和“近體詩”的分別。問題:何為古體詩?“古體詩”也稱古詩、古風(fēng),是語言古樸、格律比較靈活的一類詩歌體裁的總稱,它除了用韻以外,古體詩不受任何格律的約束,在唐代以前只有這種詩體而沒特定名稱。近體詩,即格律詩。至唐代律詩興起以后,人們將律詩稱為“今體詩”,而把不合格律要求的稱為“古體詩”?!肮朋w詩”也稱古詩、古風(fēng),是語言古樸、格律比較靈活的一類詩歌二、格律詩的分類:一、律絕,即絕句。分五言絕句(每句五字)和七言絕句(每句七字)。律絕通篇共有四句,如:早發(fā)白帝城李白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說明:這是一首七言絕句二、格律詩的分類:一、律絕,即絕句。早發(fā)白帝城二、律詩,分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律詩通篇共有八句,如:陸游《游山西村》(宋)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fēng)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說明:這是一首七言律詩。二、律詩,分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律詩通篇共有八句,如:陸游《三、排律,即十句以上的律詩(有五言也有七言,但五言較多)排律有三個特點:1、十句以上(上不封頂);2、遵守律詩的替、對、粘,(至于替、對、粘是什么,后面會講到的);3、除首聯(lián)和尾聯(lián)外,中間每一聯(lián)都是對仗的。三、排律,即十句以上的律詩請看例子:題鄭十八著作虔/杜甫臺州地闊海冥冥,云水長和島嶼青。亂后故人雙別淚,春深逐客一浮萍。酒酣懶舞誰相拽,詩罷能吟不復(fù)聽。第五橋東流恨水,皇陂岸北結(jié)愁亭。賈生對鵩傷王傅,蘇武看羊陷賊庭??赡畲宋虘阎钡?,也沾新國用輕刑。禰衡實恐遭江夏,方朔虛傳是歲星。窮巷悄然車馬絕,案頭干死讀書螢。請看例子:題鄭十八著作虔/杜甫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么叫平仄格律?要學(xué)習(xí)詩詞,我們必須得認識平仄。在講平仄前,我們先了解四聲(即漢語的四個聲調(diào)。)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么叫平仄格律?要學(xué)習(xí)詩詞,我們必須得認識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有:陰平(第一聲)陽平(第二聲)上聲(第三聲)去聲(第四聲)四個聲調(diào)(如chang的四聲為:昌、常、廠、唱)古代漢語的四聲則是:平聲、上聲、去聲、入聲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有:古代漢語的四聲則是:二者關(guān)系如下:1、平聲,后代演變成陰平和陽平。2、上聲,后代有一部分演化成去聲。3、去聲,后代絕大部分仍然是去聲。4、入聲,在普通話里完全消失,分別并入陰平、陽平、上聲、去聲。二者關(guān)系如下:平仄是詩詞格律的一個術(shù)語——詩人們把四聲分成平仄兩大類:平,就是平聲(陰平、陽平)仄,就是上、去、入三聲平仄是詩詞格律的一個術(shù)語——看看這個表,就更清楚啦!
古代漢語現(xiàn)代漢語平平聲→陰平、陽平[1、2聲]仄上聲→上聲、去聲[3、4聲]仄去聲→去聲[4聲]仄入聲→部分陰平、陽平、上聲、去聲[部分1、2、3、4聲]看看這個表,就更清楚啦!古代漢語現(xiàn)代不懂沒關(guān)系,教你一個小技巧:注:然后復(fù)雜一點的是入聲字,它們都分別穿插在1、2、3、4聲去了,而它的分布也沒有太明顯規(guī)律可循,所以我們就得把入聲字單獨的挑出來,以免誤把入聲字當(dāng)平聲來用,(比如,“一”,我們用今音讀是陰平,因為它是入聲字,所以我們就得把它當(dāng)“仄”來用的),詳見《入聲字表》現(xiàn)代漢語——1、2聲通常為平聲
3、4聲通常為仄聲不懂沒關(guān)系,教你一個小技巧:注:現(xiàn)代漢語——接下來介紹一下絕句和律詩的格式——絕句和律詩,只有四種格式:平起入韻、平起不入韻仄起入韻、仄起不入韻寫詩的時候,可以按自己的喜歡或習(xí)慣選擇任意一種。接下來介紹一下絕句和律詩的格式——寫詩的時候,可以按自己什么是平起、仄起、入韻、不入韻呢?起,即起頭的字。但在格律詩當(dāng)中,“起”指的并不是詩句的第一個字,而是首句的第二個字。這是因為,在格律詩中,第一個字通常是“中”,即可平可仄,處于比較靈活的位置,所以通常不作為標(biāo)準。什么是平起、仄起、入韻、不入韻呢?起,即起頭的字。但在格如: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此句的起字是“笑”,而不是“莫”。切記!仄起,顧名思義,起字為仄聲(3、4聲)?!靶Α笔秦坡暎赃@一句采用的就是“仄起式”。如:此句的起字是“笑”,而不是“莫”。切記!再如: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伎寄悖哼@一句是平起還是仄起呢?起字是第二個字,“辭”,第二聲,平聲。所以這一句,采用的就是“平起式”啦!再如:考考你:這一句是平起還是仄起呢?起字是第二個字,“辭”至于什么是入韻、不入韻就更簡單了!詩人在詩詞中用韻,叫做押韻。而且只要格式中句尾為平者都要押韻,雙句必須押韻。押韻是格律詩最基本的東西,有韻的詩句讀著才朗朗上口?!绊崱奔错嵞福瑑蓚€字有相同的韻母,那么就說它們是同韻字了。如:光和霜(韻母都是ang)、柳和袖(韻母都是iu),所以它們是同韻字。至于什么是入韻、不入韻就更簡單了!詩人在詩詞中用韻,叫做還是看剛才例子,這次我們把整首都寫出來:陸游《游山西村》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fēng)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大家可以看出這首詩的韻嗎?渾、豚、村、存、門這幾個字,不是都押韻嗎?(en和un這兩個韻母雖不同,但在習(xí)慣上,我們還是認為他們是押韻的,多讀讀會有感覺的)還是看剛才例子,這次我們把整首都寫出來:大家可以看出這首詩的這首詩的第一句: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還記得剛才講的“仄起入韻”嗎?這首詩采用的“仄起式”,剛才已經(jīng)說過了?,F(xiàn)在我們結(jié)合韻再分析看看,這首詩是屬于“仄起入韻”還是“仄起不入韻”呢?這一句是否有韻腳呢?也就是說,這一句的最后一個字,和全詩的韻腳是否押韻呢?看“渾”字,它當(dāng)然是押韻的,前面也說過了。所以,這首詩采用的格式是“仄起入韻”式。這首詩的第一句:還記得剛才講的“仄起入韻”嗎
分析一首詩是什么格式,只需要看它第一句的第二個字和第一句的最后一個字,就可以啦!下面大家再看一首詩,分析它的格式,考考自己掌握了沒有。。。《山中》王勃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況屬高秋晚,山中黃葉飛。
分析一首詩是什么格式,只需要看它第一句的第二個字首先我們要找出這首詩的韻腳,“歸”和“飛”。再看第一句,起字是“江”,平聲??梢源_定一點,這是“平起式”。再看它的最后一個字,“滯”,它與“歸”、“飛”并不押韻。所以這首詩,是“平起不入韻”式。很簡單吧?首先我們要找出這首詩的韻腳,“歸”和“飛”。再看第一句,起字對這四種格式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我們再來深入了解一下吧??纯催@些格式是怎么樣的,我們寫詩的時候,該怎么運用這些格式呢?首先,是絕句的格式——對這四種格式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我們再來深入了解一下吧。首先五絕(平起不入韻)⊙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沿破狡截?,平平仄仄平。注:⊙代表中,即可用“平”也可用“仄”;平,為用韻。五絕(平起入韻)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沿啤哑截?,平平仄仄平。五絕(平起不入韻)注:⊙代表中,即可用“平”也可用“仄”;平五絕(仄起不入韻)⊙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哑狡截曝?,⊙仄仄平平。五絕(仄起入韻)⊙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哑狡截曝?,⊙仄仄平平。五絕(仄起不入韻)七絕(平起不入韻)⊙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七絕(平起入韻)⊙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沿啤哑狡截曝?,⊙平⊙仄仄平平。七絕(平起不入韻)七絕(仄起不入韻)⊙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哑健沿破狡截?,⊙仄平平仄仄平。七絕(仄起入韻)⊙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哑健沿破狡截?,⊙仄平平仄仄平。七絕(仄起不入韻)五律(平起不入韻)⊙平⊙仄仄,⊙仄仄平平?!沿啤哑截?,平平⊙仄平?!哑健沿曝疲沿曝破狡??!沿啤哑截?,平平⊙仄平。五律(平起入韻)平平⊙仄平,⊙仄仄平平?!沿啤哑截?,平平⊙仄平?!哑健沿曝?,⊙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五律(平起不入韻)五律(仄起不入韻)⊙仄⊙平仄,平平⊙仄平?!哑健沿曝?,⊙仄仄平平?!沿啤哑截?,平平⊙仄平?!哑健沿曝?,⊙仄仄平平。五律(仄起入韻)⊙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哑健沿曝?,⊙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哑健沿曝疲沿曝破狡?。
五律(仄起不入韻)七律(平起不入韻)⊙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沿啤哑健沿曝?,⊙平⊙仄仄平平?!哑健沿啤哑截?,⊙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七律(平起入韻)⊙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哑健沿啤哑截?,⊙仄平平⊙仄平?!沿啤哑健沿曝?,⊙平⊙仄仄平平。七律(平起不入韻)七律(仄起不入韻)⊙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哑健沿啤哑截?,⊙仄平平⊙仄平?!沿啤哑健沿曝?,⊙平⊙仄仄平平?!哑健沿啤哑截?,⊙仄平平⊙仄平。七律(仄起入韻)⊙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哑健沿啤哑截?,⊙仄平平⊙仄平?!沿啤哑健沿曝?,⊙平⊙仄仄平平?!哑健沿啤哑截?,⊙仄平平⊙仄平。七律(仄起不入韻)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問題?自己剛學(xué)完格律后,會發(fā)現(xiàn)很多唐詩根本不符合格律,為什么呢?難道是李白、杜甫他們不懂格律?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問題?自己剛學(xué)完格律后,會發(fā)現(xiàn)很多唐詩根本其實是因為還有一種絕句叫做【古絕】唐代詩人也寫過不少,它是區(qū)別于【律絕】的,它的特點是不講平仄和用韻,既可押平聲韻,也可以押仄聲韻,有時還不粘、不對。所以我們把它歸到“古體詩”那一類去。其實是因為還有一種絕句叫做【古絕】怎樣區(qū)別一首絕句到底是【律絕】還是【古絕】呢?很簡單,前面我們已經(jīng)講過格律了。拿到一首絕句,只要對照格律,看它是否符合格律。符合的是律絕,不符合的是古絕。怎樣區(qū)別一首絕句到底是【律絕】還是【古絕】呢?很簡單,前面我看這首我們熟悉得不得了的詩:《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乍一看,這像是“平起入韻”式的五言絕句。讓我們結(jié)合“五絕平起入韻式”的格律,深入分析一下。。??催@首我們熟悉得不得了的詩:乍一看,這像是“平起入韻”式的五這是五絕平起入韻式的格律:平平仄仄平,(韻)⊙仄仄平平。(韻)⊙仄⊙平仄,平平仄仄平。(韻)再來看看《靜夜思》的平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相信大家已經(jīng)看出來了,《靜夜思》完全不符合平仄格律。并不是因為李太白不懂格律,而是因為,《靜夜思》是一首古絕,所以它不必遵循近體詩的格律。這是五絕平起入韻式的格律:再來看看《靜夜思》的平仄三、律詩的幾個要點我們所說的“格律詩”,何為“格”,何又為“律”呢?簡單的來說——格,就是格式,它包括:字數(shù)、替、對、粘、對仗;律,就是指平仄、韻律。三、律詩的幾個要點我們所說的“格律詩”,何為“格”,何又為“字數(shù)、平仄、韻,前面都已經(jīng)講過了,下面我們重點來看看“替、對、粘”是什么?替、對、粘在格律詩中有一種說法是: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這是什么意思呢?同樣,讓我們結(jié)合例子。。。字數(shù)、平仄、韻,前面都已經(jīng)講過了,下面我們重點來看看“替、對先看七絕的一種格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每一個“仄仄”和“平平”都是一個節(jié)奏,每個節(jié)奏的第二個字就是一個節(jié)奏點。如:夜泊秦淮近酒家仄仄平平仄仄平所以,夜泊(仄仄)、秦淮(平平)、近酒(仄仄)都為節(jié)奏而泊(仄)、淮(平)、酒(仄)為節(jié)奏點,三個節(jié)奏點是在二四六位置上的先看七絕的一種格式:如:夜泊秦淮近酒家在七言律詩的幾種格式中,第二、第四、第六字的平仄必須分明,第一、第三、第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這就是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如果是五言,因為少了兩個字,那就是一三不論,二四分明了?!耙蝗宀徽摗辈皇钦f隨便平仄都可以的,但只要不犯“孤平”和“三尾平”就行了,這是格律的兩大忌諱,這個后面會講到的;而“二四六分明”是講究詩朗誦時的音律美,“分明”的依據(jù)就是“替”、“對”、“粘”在七言律詩的幾種格式中,第二、第四、第六字的平仄必須分明,第絕句漫興九首(其七)杜甫糝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筍根雉子無人見,沙上鳧雛傍母眠。絕句漫興九首(其七)現(xiàn)在,我們把平仄標(biāo)出來:糝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仄仄平平中仄平,仄平中仄仄平中。筍根雉子無人見,沙上鳧雛傍母眠。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中仄平。因為上面講過“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所以我們只要看『二、四、六』位置上的平仄:現(xiàn)在,我們把平仄標(biāo)出來:因為上面講過“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首先,“替”:就是交替每句中的二、四、六位置上的平仄都是交替的,要么是“仄-平-仄”,要么就是“平-仄-平”不信你拿任何一句格律詩詩句都可以驗證。糝徑楊花鋪白氈這句的相替的字是什么呢?第二、四、六個字分別是:徑-花-白仄-平-仄首先,“替”:就是交替糝徑楊花鋪白氈“對”:就是平仄相對,相反如:糝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仄仄平平中仄平,仄平中仄仄平中。第一句中246的位置上是仄-平-仄,第二句中246的位置上是平-仄-平?!皩Α保壕褪瞧截葡鄬?,相反“粘”:通俗地理解,就是“粘”在一起的兩句,2、4、6位置上的平仄相同。糝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仄仄平平中仄平,仄平中仄仄平中。筍根雉子無人見,沙上鳧雛傍母眠。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中仄平。第二句中246位置上是平-仄-平第三句中246位置上也是平-仄-平“粘”:小試身手:漫成一首杜甫江月去人只數(shù)尺,風(fēng)燈照夜欲三更。沙頭宿鷺聯(lián)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1、第四句中相替的是那幾個字?2、相對的是哪幾句?3、相粘的是哪幾句?小試身手:漫成一首1、第四句中相替的是那幾個字?答案:1、尾、魚、刺2、“江月去人只數(shù)尺”和“風(fēng)燈照夜欲三更”相對;“沙頭宿鷺聯(lián)拳靜”和“船尾跳魚撥剌鳴”相對。
3、“風(fēng)燈照夜欲三更”和“沙頭宿鷺聯(lián)拳靜”兩句相粘。答案:1、尾、魚、刺2、“江月去人只數(shù)尺”和“風(fēng)燈照夜欲三更補充:我剛才舉的例子是七絕,其實七律也是一樣的。而五絕和五律呢?也是一樣的,只是五言的比七言少了前兩個字,那就只是看2、4位置上的平仄即可。
補充:我剛才舉的例子是七絕,其實七律也是一樣的。巧記:一首律詩有八句,即:一、二對,二、三粘,三、四對,四、五粘,五、六對,六、七粘,七、八對。
巧記:格律兩大忌諱:“三尾平”和“孤平”三尾平:顧名思義,就是一句中,末三字都為平了,如:平平仄仄平平平,這是在格律詩中是不允許的。孤平:即“平聲”孤獨了。在五言“平平仄仄平”這個句式中,第一個字必須為平,如果用了仄聲字,就是犯了孤平。因為除了韻腳之外,只剩一個平聲字了。七言是五言的擴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這個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聲,也叫犯孤平。格律兩大忌諱:三尾平:顧名思義,就是一句中,末三字都為平了,最后,檸檬想對大家說:很高興可以遇到同樣喜歡詩詞的你們O(∩_∩)O希望大家可以在“月下”共同進步!學(xué)習(xí)詩詞,我不贊成死記理論知識。上面的內(nèi)容,現(xiàn)在不明白并沒有關(guān)系。只要大家多讀好作品,多用心去體會,很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火力發(fā)電廠環(huán)境保護法律法規(guī)考核試卷
- 班組安全教育培訓(xùn)教材化學(xué)分析組考核試卷
- 信息系統(tǒng)性能優(yōu)化與調(diào)優(yōu)考核試卷
- 9 古詩三首-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教學(xué)設(shè)計2023-2024學(xué)年統(tǒng)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
- 精防醫(yī)生社區(qū)隨訪溝通技巧課件
- 水電工程施工進度與成本控制考核試卷
- 精忠中學(xué)防溺水班會課件
- 2024年二年級品生下冊《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紙》教學(xué)設(shè)計 北師大版
- 高中信息技術(shù) 獲取信息的過程與方法教學(xué)設(shè)計 粵教版必修1
- 七年級地理上冊 1.4 地形圖的判斷教學(xué)設(shè)計 (新版)新人教版
- 付款審批表(標(biāo)準樣本)
- 《船舶安全檢查表》word版
- 市政工程監(jiān)理規(guī)劃范本(完整版)
- 壓裂設(shè)計步驟
- 交管12123駕照學(xué)法減分題庫及答案共155題(完整版)
- 法院辦公室廉政風(fēng)險防控責(zé)任清單
- 水蛭深加工提取天然水蛭素項目資金申請報告寫作模板
- 讓創(chuàng)造力照亮每一個孩子的未來向明初級中學(xué)
- 模塊三 物資調(diào)運問題的圖上作業(yè)法
- 安全生產(chǎn)培訓(xùn)新員工三級培訓(xùn).ppt
- 附屬工程(二次專項設(shè)計)執(zhí)行綠色建筑標(biāo)準達標(biāo)承諾函(模板).doc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