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控制技術與人類進步-東南大學自動化學院_第1頁
自動控制技術與人類進步-東南大學自動化學院_第2頁
自動控制技術與人類進步-東南大學自動化學院_第3頁
自動控制技術與人類進步-東南大學自動化學院_第4頁
自動控制技術與人類進步-東南大學自動化學院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自動控制技術與人類進步(2)

AutomaticControl&HumanCivilization

前言I.前期控制(EarlyControl)(1400B.C.-1900)

II.經典控制前期(ThePre-classicalPeriod)(1900-1935)

III.經典控制(ClassicalControl)(1935-1950)IV.現(xiàn)代控制(ModernControl)

(1950-)1IV.現(xiàn)代控制制(ModernControl)(1950-))二次世界界大戰(zhàn)中中火炮,,雷達,,飛機以以及通訊訊系統(tǒng)的的控制研研究直接接推動了了經典控控制的發(fā)發(fā)展。五五十年代代后興起起的現(xiàn)代代控制起起源于冷冷戰(zhàn)時期期的軍備備競賽,,如導彈彈(發(fā)射射,操縱縱,指導導及跟蹤蹤),衛(wèi)衛(wèi)星,航航天器和和星球大大戰(zhàn),以以及計算算機技術術的出現(xiàn)現(xiàn)(英國國科學家家A.J..G.MacFarlane)。2(2)美國R.Bellman在RANDCoporation數(shù)學部的的支持下下,發(fā)表表著名的的DynamicProgramming,建立最優(yōu)優(yōu)控制的的基礎(1957)(3)國際自動動控制聯(lián)聯(lián)合會((IFAC)成立(1957),中國為為發(fā)起國國之一,,第一屆屆學術會會議于莫莫斯科召召開(1960)(1)蘇聯(lián)L.S..Pontryagin發(fā)表“最最優(yōu)過程程數(shù)學理理論”,,提出極大值原原理(MaximumPrinciple)(1956)L.S..Pontryagin3(4)美國MIT的ServomechanismLaboratory研制出第第一臺數(shù)數(shù)控機床床(1952)4(5)世界第一一顆人造造地球衛(wèi)衛(wèi)星(Sputnik)由蘇聯(lián)發(fā)發(fā)射成功功(1957)Sputnik1wasthefirstartificialsatellitelaunchedintospace1957.Laika.Sputnik25Oct..4,,1957::LaunchoftherocketcarryingSputnik,,thefirstman--madesatellite..Photosofthelaunchwerenotinitiallyreleased.Thisphotoisastillfroma1967Sovietdocumentaryfilm.K.S..Pavlovitch((1906-1966),RussianspacecraftdesignerandheaderoftheVostokandVoskhodprojects.6(6)美國GeorgeDevol研制出第第一臺工工業(yè)機器器人樣機機(1954),兩年后后,被稱稱為機器器人之父父的JosephEngelberger創(chuàng)立了第第一家機機器人公公司,Unimation(7)美籍匈牙牙利人R.E.Kalman發(fā)表“OntheGeneralTheoryofControlSystems”等論文,,引入狀狀態(tài)空間間法分析析系統(tǒng),,提出能能控性,,能觀測測性,最最佳調節(jié)節(jié)器和kalman濾波等概概念,奠奠定了現(xiàn)現(xiàn)代控制制理論的的基礎(1960)R.E..Kalman7(8)蘇聯(lián)東方-1號飛船載著加加加林進入人造造地球衛(wèi)衛(wèi)星軌道道,人類宇航航時代開開始了(1961)1961,attheageof27,Gagarinlefttheearth.ItwasAprilthe12th,,9..07Moscowtime((launch-site,Baikonur).108minuteslater,hewasback..Theperiodoforbitalrevolutionwas89::34minutes((thisfigurewas"calculatedbyelectroniccomputers")..Themissionsmaximumflightaltitudewas327000meters..Themaximumspeedreachedwas28260kilometersperhour.宇宙哥倫倫布-加加加林AstampissuedbyRussiatomemorizeY.GagarinCapsuleusedinfirstmannedorbitofearthIn1961,thefirsthumantopilotaspacecraft,YuriGagarin,,waslaunchedbytheSovietUnionaboardVostokI.8(9)1963年,美國國的LoftiZadeh與C.Desoer發(fā)表LinearSystems--AStateSpaceApproach。。1965年,Zadeh提出模糊糊集合和和模糊控控制概念念(10))美國的E.I..Jury發(fā)表“數(shù)數(shù)字控制制系統(tǒng)””(Sampled-DataControlSystem)),建立了數(shù)數(shù)字控制制及數(shù)字字信號處處理的基基礎(1958)C.Desoer9(11))蘇聯(lián)發(fā)射射“月球球”9號號探測器器,首次次在月面面軟著陸陸成功(1966),三年后后(1969),美國““阿波羅羅”11號把宇宇航員N.A.Armstrong送上月球球。N.A..Armstrong10(12))瑞典KarlJ..Astrom提出最小小二乘辯辯識,解解決了線線性定常常系統(tǒng)參參數(shù)估計計問題和和定階方方法(1967),六年后后,提出出了自啟啟調節(jié)器器,建立立自適應控控制的基礎。。Astrom于1993年獲得IEEEMedalofHonor。K.J.Astrom(13))英國H.HRosenbrock發(fā)表StateSpaceandMultivariableTheory(1970)。加拿大W.MWonham發(fā)表LinearMultivariableControl:AGeometricApproach(1974)。W.MWonham11(14))美國的M.E.Merchant提出計算算機集成成制造的的概念(1969)12(15))美國ARPA計算機網網絡初步步建成(1971)(16))日本Fanuc公司研制制出由加加工中心心和工業(yè)業(yè)機器人人組成的的柔性制制造單元元(1976)13(17))美國R.Brockett提出用微微分幾何何研究非非線性控控制系統(tǒng)統(tǒng)(1976),意大利利A.Isidori出版(NonlinearControlSystems)(1985)。A.IsidoriR.Brockett14(18))加拿大G.Zames提出H魯棒控制制設計方法法(1981年))(19))美國“哥哥倫比亞亞”號航航天飛機機首次發(fā)發(fā)射成功功(1981年))GorgeZames15(20))美國A.Bryson和Y.CHo發(fā)表AppliedOptimalControl(1969)。Y.CHo和X.RCao等提出離散事件件系統(tǒng)理理論(1983)(21))中國批準準863高技術術計劃,,包括自自動化領領域的計計算機集集成制造造系統(tǒng)和和智能機機器人兩兩個主題題(1986)A.BrysonYuC.HoP.Ko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