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害蟲”-聚焦手機管理的家訪案例_第1頁
捉“害蟲”-聚焦手機管理的家訪案例_第2頁
捉“害蟲”-聚焦手機管理的家訪案例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捉“害蟲”聚焦手機管理的家訪案例假期過半,某天 23:32,一個學生的媽媽給我留言:“假期生活計劃:學習、運動、家務孩子一項都沒執(zhí)行,一天到晚捧著手機在床上躺平,連吃飯也要我端給他。一跟他說放下手機,他就逮著他爸做墊背(他爸下班回家也離不開手機),又哭又鬧還摔房門還不如不放假, 一放假,手機就像魔鬼一樣控制了他?!绷粞宰詈?,請求我們“救救孩子”。這株“麥苗”上,長著一只“害蟲”,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來捉。作為教育合伙人,教師需要給予家長指導和助推,家訪是重要的途徑。奇怪的是,該生在校表現(xiàn)均屬良好,無論是在寢室還是教室,既能照顧好自己,還能為班級服務。這是個有一定規(guī)則意識和責任意識的學生, 但僅局

2、限于學校環(huán)境里。一到周末,該生各方面表現(xiàn)都坍塌了:家務活不伸手,房間像小狗窩, 成了一位“太子爺”。這次我們要捉的“害蟲”是手機依賴癥,但我覺得這只是表面, 癥狀的背后是父母對孩子的放任,他們剝奪了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成長的機會。家訪前,我和學生的父母先行電話溝通,交換學生在家和在校的表現(xiàn)并分析原因。然后,我們商定,一起搭臺演戲,一起來挖一個“坑”。第一次家訪,我有意不帶鞋套,請學生幫我遞個鞋套。他手忙腳亂地找到鞋套,交給我時,我的手機響了,接聽 5 分鐘,就讓他在門口拿著鞋套等著。我聽到這小子在小聲嘀咕:“我們學校老師不是有家訪自帶鞋套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嗎?”我一坐下就低頭回信息,學生給我遞水,我頭也不

3、抬就伸手,結果杯子沒接穩(wěn),水潑在他的練習本上。我隱隱感覺到他的不滿。一通忙亂后,終于坐定,談話間,我的手機一直響個不停。隨后的一個星期,我每天電話詢問他的寒假計劃執(zhí)行情況。可是,我說什么,他不斷糾正“不是這樣的”“我不是這么說的”。我則“無賴” 到底,“你當時就是這么說的”。逼急了,他冒出一句:“您那天來,就顧著看手機,根本沒好好聽我說?,F(xiàn)在我還沒吃上飯,這個星期爸爸媽媽一回家都在玩手機,飯也沒人做?!蔽乙木褪沁@句。于是,我預約了第二次家訪,并請學生父母繼續(xù)扮演手機奴。一進家門,學生對父母就是一番控訴。媽媽很合作,沒多吭聲;爸爸則時而懟一下:“我就下班以后玩玩手機,你是一天到晚機不離手啊?!?/p>

4、我提議,由學生來談解決方案,解決這個家庭困局。學生不僅提出設想,還表示要當“糾察隊長”,以身作則,同時監(jiān)管家庭成員的手機使用。他是主動把自己放在發(fā)現(xiàn)者和解決者的位置上了。這次家訪,我只是一個聽眾。又過了一周,“糾察隊長”打來電話,邀我再去他們家坐坐。在得意地報告最近一段時間的監(jiān)管成果之后,他告訴我,寢室的兩個室友也是手機控,他想把“捉害蟲”聯(lián)盟擴大到他們寢室。他請我給他們搭個臺,把幾家人叫到一起,由他來分享他們家手機使用管理的心得。我非常贊成,并把這個故事分享給更多的家長朋友們?,F(xiàn)在,與其說是我在捉“害蟲”,不如說是“麥苗”們有了抗蟲的免疫力。捉“害蟲”聚焦手機管理的家訪案例由此可見,賦予學生發(fā)言權,請他們換位體驗,喚醒和遷移他在集體(家庭、寢室、班級)中的規(guī)則意識和責任意識,是促進學生自主發(fā)展的主要策略。家訪不僅在教師進入家庭的那一刻,還包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