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手機的利與弊課件_第1頁
關于手機的利與弊課件_第2頁
關于手機的利與弊課件_第3頁
關于手機的利與弊課件_第4頁
關于手機的利與弊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關于手機的利與弊隨著科技的迅猛發(fā)展,越來越多的高科技產物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手機,就是其中一個。但在此同時,類似于手機這樣的高科技產品也在不知不覺中為人類帶來了一系列負面影響,手機聽多了對耳朵不好,空調吹多了對身體不好,對環(huán)境不好,電腦用多了對眼睛不好,對身心不好。在一個科技領導世界的時代,手機已不是有權有勢人的“私有財產”。記得90年代初,見到的是“大哥大”,跟大磚頭一樣,能用上它的人身份肯定不一般。誰又能想到,十多年后,手機已是“舊時富人手中機,飛入尋常學生中”。大街小巷,甚至在校園內,中學生打手機早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幾乎隨處可見。走進今天的中學校園,我們會發(fā)現很多中學生都擁有自

2、己的手機。從某種意義上說,手機,已經成為他們生活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擁有手機的中學生人數也日漸增多,手機的檔次也大有水漲船高之勢。從最便宜的到價格不菲的能拍照的,各種品牌、各種款式的手機都能在校園里找到它們的擁躉。 手機的普及,確實帶來了不少好處。但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事物都有兩面性。我們在分析問題時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如目前許多教育界的學者和專家就十分關注中學生流行自己帶手機的問題。中學生究竟應不應該自己帶手機,也成為我們青少年應深入思考的問題 學生獲得手機主要兩種方法 1. 親人贈送 2. 自己零用錢買 3. 爸媽為了聯系你而幫你買的 同學們了解手機嗎?手機的弊端1.短信聊天,影響休息,貽

3、誤學業(yè)。多數家長反映,孩子用手機談論學習的內容少,用于同學之間聯系或發(fā)短信的多。調查的兩個班中,甲班成績明顯高于乙班,說明手機必會給學業(yè)造成大的影響。 2.不良信息,玷污心靈。據了解,北京市一所中學曾做過一個調查:在學生發(fā)送接受的手機短信息中,70%是與正常學習和生活無關的信息,10%以上是黃色短信息,部分學生甚至把相互轉發(fā)“黃段子”當作時尚。 3.助長學生攀比成風。每到課余時間或放學以后,一些學生就會圍在一起,相互“切磋”手的款式和功能。校園里的手機越來越多,檔次也越來越高,對那些沒有手機的學生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在攀比之風的影響下,有些學生開始盲目追逐,因為手機更新換代十分迅速,外形

4、、功能都日新月異,學生會炫耀自己的家境,父母地位。這樣會讓學生把父母當成靠山,不思進取。 4.額外增加父母負擔。在學校進行的抽樣調查顯示,學生購買手機的資金全部直接或間接來自于父母,另外,還有每月幾十元到上百元不等的話費也需要家長掏腰包。以一年計算,家長花在孩子手機上的費用至少要500元。對于經濟條件并不寬裕的家庭來說,給孩子買手機等于是給家長增添了新的負擔。 5.手機為考試作弊提供了條件。本校高2007屆學生中就曾發(fā)生利用手機作弊而被懲罰。用手機舞弊是公開的秘密了,而且一條信息可以發(fā)給好幾個同學,作弊的范圍很廣。 6.手機對人有輻射。許多廣告只說手機有多少多少先進功能,卻從未提對人體傷害。青

5、少年正處在生長發(fā)育的黃金階段,如果因為手機而對身體傷害,豈不追悔莫及。 買手機的目的與同學聯系,增進友誼,把煩惱和同學講,減輕壓力;學習上交流,共同進步; 與家長聯系,有時家長在外,學生遇到困難,可及時向家人反映,尋求幫助; 向老師匯報學習情況,疑難問題也可及時找老師請教,在學校遇到困難也可跟老師反映 當然手機既然有弊,肯定也會有利!總結手機作為科技進步帶給人類的新工具,是新事物,是符合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和人民根本利益的。本身并無利弊對錯。進入校園后出現的負面影響,進一步暴露了學生規(guī)則意識缺乏等學校德育的“老問題”。學校一紙禁令其實只能在表面上掩蓋問題。對中學生有手機應該一分為二地看。如今,身處信息時代的中學生們已不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書呆子。所以,擁有作為現代社會主要溝通工具之一的手機,是社會發(fā)展進步的必然。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為學生配一部手機對許多家長來說已不是太大負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