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解讀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遵守社會規(guī)則預防犯罪_第1頁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解讀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遵守社會規(guī)則預防犯罪_第2頁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解讀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遵守社會規(guī)則預防犯罪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預防犯罪課程標準學習運用法律維護自己、他人、國家和社會的合法權益。知道不履行法律規(guī)定的義務或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理解任何違法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掌握獲得法律幫助和維護合法權益的方式和途徑,提高運用法律的能力。了解違法與犯罪的區(qū)別,知道不良心理和行為可能發(fā)展為違法犯罪,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強自我防范意識。學習目標:1、加強自身修養(yǎng),增強法治觀念,防微杜漸。2、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約束自己不良行為的能力;逐步形成分辨是非、辨別善惡的能力。3、知道犯罪的危害性,懂得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可能發(fā)展為違法犯罪。教學重難點:重點:犯罪的基本特征。難點:加強

2、自我防范,遠離犯罪。教學過程:【導入新課】1教材導入:同學們,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犯罪是最嚴重的違法行為,會受到刑罰處罰。本節(jié)課我們首先學習下面3個觸犯刑法的案例。2閱讀教材P52運用你的經驗,思考:我國刑法對四百多種犯罪行為分別規(guī)定了刑罰。查閱刑法,分析圖片中行為的性質和應該承擔的法律責任。3教師:(幻燈片展示或者直接朗讀)(1)砸破汽車玻璃偷盜車內物品屬于盜竊罪。材料鏈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盜竊公私財物,數(shù)額較大的,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兇器盜竊、扒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shù)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

3、刑,并處罰金;數(shù)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2)在食品生產過程中添加非法食品添加劑,屬于犯罪行為。材料鏈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的規(guī)定處罰。(3)為了逼對方還債而綁架他人屬于犯罪行為。材料鏈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條:以勒索財物為目的綁架他人的,

4、或者綁架他人作為人質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情節(jié)較輕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犯前款罪,殺害被綁架人的,或者故意傷害被綁架人,致人重傷、死亡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沒收財產。以勒索財物為目的偷盜嬰幼兒的,依照前兩款的規(guī)定處罰。4過渡:這三則事例說明當事人的行為不屬于一般違法行為,而是觸犯了刑法,構成了犯罪。什么是犯罪、犯罪應受什么處罰、如何預防犯罪,是我們本節(jié)課即將學習的內容。【講授新課】一、了解罪與罰1閱讀教材P5253內容,回答:(1)什么是刑法?(2)什么是犯罪?學生自主學習,回答問題。2教師總結:(1)刑法是懲治犯罪、保護國家和人民

5、利益的有力武器。它明確規(guī)定了什么行為是犯罪,以及對犯罪應當判處什么樣的刑罰。(2)根據刑法規(guī)定,犯罪是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法、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3閱讀教材P53相關鏈接及探究與分享,回答:(1)試對比分析探究與分享中的行為。(2)你還能舉出類似的例子嗎?答案提示:(1)通過對比這兩種行為,我們可以看出,根據毆打他人的行為造成的危害不同,違反的法律以及受到的處罰也不同。毆打他人造成輕微傷害的違反的是治安管理處罰法,屬于一般違法行為;同樣是毆打他人,造成嚴重后果的是觸犯刑法的行為,屬于犯罪行為。(2)如:強行勒索少量財物,由于情節(jié)較輕,社會危害不大,屬于一般違法行為;持刀搶劫,并致人

6、重傷就觸犯了刑法,屬于犯罪行為。4教師:犯罪是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法、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嚴重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和應受刑罰處罰性是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5閱讀教材P54探究與分享,回答:為什么要對暴力襲擊人民警察的行為從重處罰?答案提示:暴力襲擊人民警察的行為屬于違法行為。該行為擾亂了社會公共秩序,影響了社會穩(wěn)定,違背了社會公平正義;妨害公務,侵犯了警察的合法權益;削弱了法律的權威,侵犯了國家尊嚴;從重處罰有利于加大法律對不法分子的威懾作用。6教師: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行為的不同之處在于:對社會的危害程度不同:一般違法行為對社會危害程度較輕,犯罪對社會危害嚴重;違反的法律不同:一般

7、違法行為觸犯的是刑法以外的法律,犯罪行為觸犯的是刑法;承擔的法律責任不同:一般違法行為要承擔行政制裁或者民事責任,犯罪要接受刑罰處罰。7閱讀材料(展示下面材料),回答:2023年12月12日,湖南省衡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被告人陽贊云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一審公開審理,并當庭宣判:被告人陽贊云犯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經審理查明,2023年9月12日晚7時30分許,陽贊云駕駛自購的路虎越野車沖入衡東縣洣江廣場,沖撞碾壓人群,并持折疊鏟、匕首砍刺現(xiàn)場群眾。隨后,陽贊云被公安民警抓獲歸案。此次事件共造成15人死亡,43人不同程度受傷,其中重傷6人、輕傷28人、輕微傷9人

8、。衡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被告人陽贊云的行為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其犯罪情節(jié)極其惡劣,犯罪后果極其嚴重,社會危害極大,依法應予嚴懲。法庭遂依法作出上述判決。(1)本案中,陽贊云的行為是一種什么行為?應受什么處罰?(2)在對陽贊云的處罰中,哪些是主刑?哪些是附加刑?答案提示:(1)犯罪;刑罰。(2)主刑:死刑。附加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8教師:刑罰又稱為刑事處罰、刑事處分,是指審判機關依法對犯罪分子適用的最嚴厲的強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剝奪犯罪人權益為主要內容。根據我國刑法的規(guī)定,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兩大類。請同學們認真閱讀P54相關鏈接了解我國刑罰體系示意圖。9過渡:前面我們了解了

9、刑法嚴酷的處罰結果,接下來我們來學習如何加強自我防范。二、加強自我防范1閱讀教材P55探究與分享,回答:(1)有人說,陳某是個特例,年齡小的人一般不會犯罪,即使犯了罪也不會受到刑罰處罰。你認為這個觀點對嗎?(2)繪制出陳某走上犯罪道路的路線圖,并分析他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3)說說陳某的經歷給你的啟示。答案提示:(1)閱讀P55相關鏈接可知,年齡小與犯罪無關,年齡小犯罪不受刑罰處罰的觀點是錯誤的。(2)交損友曠課偷東西、打罵同學等偷竊財物等攔路搶劫被判刑。原因:自己道德水平低;法治觀念淡?。蛔灾屏Σ?;不能明辨是非;不能抵制誘惑等。(3)啟示:我們作為社會成員,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

10、犯罪。我們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2教師:同學們的回答都不錯,陳某的經歷告訴我們年齡小與犯罪無關,年齡小犯罪不受刑罰處罰的想法是錯誤的。我們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從小事做起,預防違法犯罪。3教師:俗話說:“勿以惡小而為之?!苯酉聛砦覀儊砹私鈱W習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4閱讀教材P56相關鏈接,完成下列問題。(1)請?zhí)顚懕砀?。行為表現(xiàn)對行為人的危害對他人的危害對家庭的危害對社會的危害打架斗毆夜不歸宿攜帶管制刀具(2)如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學生分組完成問題,老師點評。答案提示:(1)行為表現(xiàn)對行為人的危害對他人的危害對家庭的危害對社會的危害打架斗毆走上違法犯罪道路侵害他人生命健康影響家庭正常生活擾亂公共秩序夜不歸宿可能受到他人侵害可能侵害他人合法權益令父母擔心易導致犯罪攜帶管制刀具可能被他人傷害毒害身心健康,誘導犯罪令父母擔心敗壞社會風氣(2)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我們要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5閱讀教材P56閱讀感悟,回答:讀了父親給兒子的信,你從中明白了什么?答案提示:學生據實回答即可。6教師:這封信告訴我們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菊n堂小結】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什么是犯罪、犯罪的特征,明白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