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凝集反應及臨床應用參考課件_第1頁
免疫凝集反應及臨床應用參考課件_第2頁
免疫凝集反應及臨床應用參考課件_第3頁
免疫凝集反應及臨床應用參考課件_第4頁
免疫凝集反應及臨床應用參考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免疫凝集反應及臨床應用劉 靜 2014.11.261免疫凝集反應及臨床應用劉 靜 1細菌、螺旋體、紅細胞或細胞性抗原等顆粒性抗原,或可溶性抗原(或抗體)與載體顆粒結合成致敏顆粒后,它們與相應抗體(或抗原)發(fā)生特異性反應,在一定條件下,形成肉眼可見的凝集現(xiàn)象。凝集反應定義2細菌、螺旋體、紅細胞或細胞性抗原等顆粒性抗原,或可溶性抗原反應階段:抗原抗體的特異性結合階段出現(xiàn)肉眼可見的凝集現(xiàn)象凝集反應反應特點:IgM的作用比IgG大數(shù)百倍IgG與抗原結合后,常不出現(xiàn)凝集反應,稱不完全抗體3反應階段:凝集反應反應特點:3可見反應形成4可見反應形成4電解質(zhì):稀釋液或緩沖液(8.5g/L NaCl)pH:pH

2、6pH9( pH3為細菌抗原的等電點)溫度:1540,37最適( 4特例 )反應時間:不同反應時間不同外力:震蕩或攪拌環(huán)境因素5電解質(zhì):稀釋液或緩沖液(8.5g/L NaCl)環(huán)境因素5分類:直接與間接凝集反應6分類:直接與間接凝集反應6 顆粒性抗原直接與抗體結合,在電解質(zhì)的作用下,出現(xiàn)肉眼可見的凝集現(xiàn)象。包括:玻片凝集試驗試管凝集試驗直接凝集反應direct agglutination7 顆粒性抗原直接與抗體結合,在電解質(zhì)的作用下,出現(xiàn)肉眼可見玻片凝集試驗:定性已知抗體檢測抗原簡便、快速菌種的診斷或分型ABO血型的鑒定8玻片凝集試驗:8試管凝集試驗:半定量已知抗原檢測抗體易引起抗原的非特異性

3、凝集肥達試驗9試管凝集試驗:90.50.50.50.50.5棄掉0.5 試管凝集試驗原理結果 1 2 3 4 5 6 7菌液100.50.50.50.50.5棄掉0.5 +很小的凝集顆粒混濁-無凝集現(xiàn)象與對照相同+小、部分凝集塊中等混濁+大多凝集管底輕度混濁+大的凝集塊清亮凝集程度沉淀上清試管凝集試驗結果判斷11+很小的凝集顆粒混濁-無凝集現(xiàn)象與對照相同+小、部分凝集塊管底沉淀凝集程度最高稀釋比例待測血清的滴度試管凝集試驗結果判斷12管底沉淀凝集程度最高稀釋比例待測血清的滴度試管凝集試驗12 將可溶性抗原或抗體吸附于顆粒性載體表面,然后與相應的抗體或抗原反應,在電解質(zhì)的作用下,出現(xiàn)肉眼可見的凝

4、集現(xiàn)象間接凝集反應indirect agglutination13 將可溶性抗原或抗體吸附于顆粒性載體表面,然后與相應的抗體RBC、白陶土、活性炭、某些細菌、聚苯乙烯膠乳顆粒良好載體有如下幾點基本要求:在生理鹽水或緩沖液無自凝傾向;大小均勻;比重與介質(zhì)相似,短時間內(nèi)不能沉淀;無化學或血清學活性;吸附抗原(或抗體)后,不影響其活性。目前應用最廣的是人的O型紅細胞和綿羊紅細胞。而后者應用更廣,因為其來源方便。另外綿羊紅細胞的表面有大量的(約1 000個以上)糖蛋白受體,極易吸附某些抗原物質(zhì),吸附性能好。 載體種類14RBC、白陶土、活性炭、某些細菌、聚苯乙烯膠乳顆粒載體種類1正向間接凝集試驗反向間

5、接凝集試驗間接凝集抑制試驗協(xié)同凝集試驗間接凝集反應15正向間接凝集試驗間接凝集反應15用抗原致敏載體-檢測抗體正向間接凝集反應16用抗原致敏載體-檢測抗體正向間接凝集反應16反向間接凝集反應用抗體致敏載體-檢測抗原17反向間接凝集反應用抗體致敏載體-檢測抗原17間接凝集抑制反應用抗原致敏載體-檢測抗原有凝集顆粒為陰性18間接凝集抑制反應用抗原致敏載體-檢測抗原有凝集顆粒為陰性1反向間接凝集試驗,載體為金黃色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細胞壁成分A蛋白,和IgG的Fc段結合,使Fab段暴露在菌體表面, Fab段仍然保持正常的抗體活性。利用這種特性可以將特異性IgG結合在菌體上,形成致敏顆粒,檢測特異

6、性抗原。協(xié)同凝集反應19反向間接凝集試驗,載體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協(xié)同凝集反應19 原理圖IgGSPASPA- IgG 待測抗原SPA- IgG-待測抗原凝集顆?;旌?加入20 原理圖IgGSPASPA- IgG 待間接血凝試驗膠乳凝集試驗明膠凝集試驗按載體分類間接凝集試驗21間接血凝試驗按載體分類間接凝集試驗21以紅細胞為載體的間接凝集試驗。將已知抗原(或抗體)致敏紅細胞,與相應抗體(或抗原)特異結合,出現(xiàn)紅細胞凝集現(xiàn)象。間接血凝試驗22以紅細胞為載體的間接凝集試驗。間接血凝試驗22紅細胞抗原致敏致敏紅細胞紅細胞凝集 間接血凝試驗待測抗體間接血凝試驗原理23紅細胞抗原致敏致敏紅細胞紅細胞凝集 間

7、-:紅細胞沉積于孔底+:紅細胞沉積于孔底,周圍有散在少量凝集+:紅細胞形成凝集,面積較小,邊緣較松散+:紅細胞形成片層凝集,面積略多于+:紅細胞形成片層凝集,均勻布滿孔底,或邊緣皺縮如花邊狀血凝試驗強度24-:紅細胞沉積于孔底血凝試驗強度24與一般間接血凝試驗不同之處為反應中的紅細胞是未經(jīng)致敏的受檢者新鮮紅細胞主要試劑材料為抗紅細胞單克隆抗體,能與紅細胞結合,但不引起凝集反應這種抗體與另一特異性抗體連接成的雙功能抗體可用于檢測標本中的抗原如與特異性抗原連接,則可用于檢測標本中的抗體反應中的標本為受檢者的全血HIV抗體、HBV抗原檢測自身紅細胞凝集試驗25與一般間接血凝試驗不同之處為反應中的紅細

8、胞是未經(jīng)致敏的受檢者膠乳凝集試驗以聚苯乙烯膠乳為載體顆粒的間接凝集反應膠乳為人工合成的載體,性能比紅細胞穩(wěn)定,均一性好但與蛋白質(zhì)結合能力以及聚集性能不如紅細胞因此作為間接凝集反應,膠乳凝集的敏感度不及血凝試驗26膠乳凝集試驗以聚苯乙烯膠乳為載體顆粒的間接凝集反應26明膠凝集試驗以明膠為載體顆粒的間接凝集反應用粉紅色明膠顆粒吸附病毒抗原或重組抗原當致敏明膠顆粒與樣品血清作用時,若血清含有抗病毒抗體則可形成肉眼可見的粉紅色凝集常用于抗HIV-1抗體和抗精子抗體的檢測梅毒螺旋體明膠顆粒凝集試驗(TPPA)27明膠凝集試驗以明膠為載體顆粒的間接凝集反應27抗球蛋白參與的血凝試驗28抗球蛋白參與的血凝試驗28抗球蛋白參與的血凝試驗又稱Coombs試驗,利用抗球蛋白抗體作為第二抗體,連接與紅細胞表面抗原結合的特異性抗體,使紅細胞凝集用于檢測抗紅細胞不完全抗體不完全抗體:能與顆??乖喂探Y合,但一般不出現(xiàn)可見反應,多為7S的IgG診斷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的主要方法29抗球蛋白參與的血凝試驗又稱Coombs試驗,利用抗球蛋白抗體抗球蛋白參與的血凝試驗分為兩種方法:直接Coombs試驗間接Coombs試驗30抗球蛋白參與的血凝試驗分為兩種方法:30直接Coombs試驗檢測紅細胞上的不完全抗體31直接Coombs試驗檢測紅細胞上的不完全抗體31新生兒溶血癥自身免疫性溶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