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驅動防滑(ASR)系統(tǒng)_第1頁
汽車驅動防滑(ASR)系統(tǒng)_第2頁
汽車驅動防滑(ASR)系統(tǒng)_第3頁
汽車驅動防滑(ASR)系統(tǒng)_第4頁
汽車驅動防滑(ASR)系統(tǒng)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題15.6 驅動防滑滑(ASR)系系統(tǒng)學習目標鑒定標準教學建議1掌握驅動防防滑系統(tǒng)的組組成、工作過過程、主要部部件的結構和和工作原理。2掌握驅動防防滑系統(tǒng)各部部件的拆裝與與檢測方法。應知:驅動防滑滑系統(tǒng)的組成成、工作過程程、主要部件件的結構和工工作原理。應會:驅動防滑滑系統(tǒng)主要部部件的拆裝、檢檢測方法和注注意事項、故故障碼的讀取取建議:借助實物物或掛圖講解解驅動防滑系系統(tǒng)的基本組組成、主要部部件的結構。結合多媒體課件件講解防滑系系統(tǒng)的工作過過程、各部件件的工作原理理。有經(jīng)驗的駕駛員員都有這樣的的體會,當駕駕駛汽車在低低附著系數(shù)的的路面(例如如泥濘或有冰冰雪的路面)上上快速起步或或加速行駛時時

2、,驅動車輪輪會發(fā)生滑轉轉(俗稱車輪輪“打滑”)。這種現(xiàn)現(xiàn)象是什么原原因造成的呢呢?想一想,我們已已經(jīng)知道了汽汽車在制動過過程中,制動動器制力與地地面制動力之之間的不和諧諧關系造成了了制動車輪的的抱死滑移。而而在車輪的驅驅動過程中,車車輪的驅動力力與地面所提提供的最大附附著力之間是是否也存在這這種不和諧的的關系?正是是由于存在這這種不和諧,使使發(fā)動機傳遞遞給車輪的驅驅動力大于驅驅動車輪與地地面的附著力力時,車輪就就會出現(xiàn)滑轉轉的現(xiàn)象。一、驅動防滑系系統(tǒng)的作用驅動防滑系統(tǒng)能能在車輪開始始滑轉時,降降低發(fā)動機的的輸出扭矩,同同時控制制動動系統(tǒng),以降降低傳遞給驅驅動車輪的扭扭矩,使之達達到合適的驅驅動

3、力,使汽汽車的起步和和加速達到快快速而穩(wěn)定的的效果。二、滑轉率及其其與路面附著著系數(shù)的關系系汽車在驅動過程程中,驅動車車輪可能相對對于路面發(fā)生生滑轉?;D轉成分在車輪輪縱向運動中中所占的比例例稱為驅動車車輪的滑轉率率,通常用“SA”表示。SA=(r)/r100%式中:SA車車輪的滑轉率率;r車輪的自由由滾動半徑;車輪的轉動動角速度;車輪中心的的縱向速度。當車輪在路面上上自由滾動時時,車輪中心心的縱向速度度完全是由于于車輪滾動產(chǎn)產(chǎn)生的。此時時= r,其滑轉率率SA=0;當車車輪在路面上上完全滑轉(即即汽車原地不不動,而驅動動輪的圓周速速度不為0)時時,車輪中心心的縱向速度度=0,其滑滑動率SA=

4、100%;當車輪在在路面上一邊邊滾動一邊滑滑轉時,0SAP1a,滑閥不不動,因而PP1= P2,限壓閥尚尚不起限壓作作用。當踏板壓力增大大時,P1與 P2同步增長到到一定值PSS(限壓點)后后,活塞左方方壓力便超過過右方彈簧的的預緊力,即即PSaF,于于是滑閥向右右移動,關閉閉A腔與B腔腔的通路。此此后,P1再增大時,PP2也不再增大大。提示:限壓點PPS決定于限壓壓閥的結構,與與汽車的軸載載質量無關。通通常情況下,PS值低于理想值,不會出現(xiàn)后輪先抱死。2比例閥想一想,對于質質心高度與軸軸距比值較大大的輕型汽車車在制動時,其其后輪垂直載載荷向前輪轉轉移的較多,為為充分地利用用前輪的附著著質量,

5、加大大制動效果,可可利用限壓閥閥。而對于質質心高度與軸軸距比值較小小的汽車,在在制動時前后后輪間載荷轉轉移較小。在在這種情況下下,只采用限限壓閥,將使使后輪制動力力遠小于輪附附著力,即附附著力的利用用率太低,不不能滿足制動動力盡可能大大的要求。因因此,需采用用比例閥或采采用其特性隨隨汽車軸載質質量變化而改改變的感載比比例閥,使汽汽車前后輪的的附著力能充充分利用,以以提高制動效效果。比例閥也串聯(lián)在在制動主缸與與后輪制動器器的管路之間間。其作用是是當前、后制制動管路壓力力P1和P2由零同步增增長到一定值值PS后,即自動動對P2增長加以限限制,使P22的增量小于于P1的增量。圖14-1022所示為比

6、例例閥的結構原原理,比例閥閥通常采用兩兩端承壓面積積不等的異徑徑活塞。不工工作時,異徑徑活塞2在彈彈簧3的作用用下處于上極極限位置。此此時閥門1保保持開啟,因因而在輸入控控制壓力P11與輸出壓力力P2從零同步增增長的初始階階段,P1= P2。但是壓力力P1的作用面積積小于壓力PP2的作用面積積,故活塞上上方液壓作用用力大于活塞塞下方的液壓壓作用力。在在P1、P2同步增長的的過程中,活活塞上、下兩兩端液壓作用用力之差超過過彈簧3的預預緊力時,活活塞便開始下下移。當P11和P2增長一定值值PS時,活塞內(nèi)內(nèi)腔中閥座與與閥門接觸,進進油腔與出油油腔被隔絕。此此即比例閥的的平衡狀態(tài)。圖14-1022 比

7、例例閥的結構原原理1-閥門;2-活塞;3-彈簧若進一步提高PP1,則活塞上上升,閥門再再度開啟,油油液繼續(xù)流入入出油腔,使使P2也升高,但但由于活塞的的下端面積小小于其上端面面積,因此PP2尚未增加到到新的P1值,活塞又又下降到平衡衡位置。3感載比例閥閥想一想:有些車車輛在實際載載重量不同時時,其總重力力和重心位置置變化較大。因因此,滿載和和空載時的前前后輪制動力力分配差距也也較大,所以以應采用隨汽汽車實際裝載載質量變化而而改變的感載載比例閥。如圖14-1003所示為液液壓式感載比比例閥。閥體體3安裝在車車身上,其中中活塞4為兩兩端承壓面積積不等的差徑徑結構,其右右部空腔內(nèi)有有閥門2。圖14-

8、1033 液壓壓式感載比例例閥及其感載載控制機構1-螺塞;2-閥門;3-閥體;4-活塞;5-杠桿;6-感載拉力彈彈簧;7-搖搖臂;8-后后懸架橫向穩(wěn)穩(wěn)定桿不制動時,活塞塞在拉力彈簧簧6通過杠桿桿5施加的推推力F作用下下處于右極限限位置。閥門門2因其桿部部頂觸螺塞11而開啟,使使左右閥腔連連通。輕微制動時,來來自制動主缸缸的液壓P11由進油口AA進入,并通通過閥門2從從出油口B輸輸出至后輪缸缸,出油口BB處液壓P22= P1。此時,活活塞右端面的的推力為P22b(b為活活塞右端面圓圓形有效面積積)小于左端端的推力P11a(a為活活塞左端面圓圓形有效面積積,ab)與與推力F之和和。在此狀態(tài)態(tài)下,活

9、塞不不動,閥門22仍處于開啟啟狀態(tài),P22= P1。重踩制動踏板時時,制動管路路的液壓P22和P1將同步增長長,當增長至至活塞左右兩兩端面液壓之之差大于推力力F時,活塞塞即左移一定定距離。閥門門2落座,將將左右兩腔隔隔絕。此時的的液壓為限壓壓點的液壓PPS,活塞處于于平衡狀態(tài)。若若進一步提高高P1,則活塞將將右移,閥門門2再度開啟啟,油液繼續(xù)續(xù)流入出油腔腔使P2也升高。但但由于abb,P2尚未升高到到等于P1時,閥門22又落座,將將油道切斷,活活塞又處于平平衡狀態(tài)。這這樣,自動調調節(jié)過程將隨隨踏板力的變變化反復不斷斷的進行。在在P1超過PS后,P2雖隨P1按比例的增增長,但總是是小于P1。從上

10、述過程得知知,活塞處于于平衡狀態(tài)時時,其兩端的的壓力差和彈彈簧的推力FF總維持著下下述關系: P2b=FPP1a由此式得知,PP2與彈簧推力力F成正比關關系,限壓點點液壓PS的大小也取取決于彈簧推推力F的大小小。F增大時時,PS就愈大;反反之則小。只只要使彈簧的的預緊力能隨隨實際軸載質質量變化,便便能實現(xiàn)感載載調節(jié)。當汽車的軸載變變化時,車身身和車橋間的的距離發(fā)生變變化,利用此此變化來改變變彈簧的預緊緊力,即能實實現(xiàn)感載調節(jié)節(jié)。如圖144-65所示示,拉力彈簧簧6右端經(jīng)吊吊耳與搖臂77相連,而搖搖臂則夾緊在在汽車后懸架架的橫向穩(wěn)定定桿8的中部部。當汽車的的軸載質量增增加時,后橋橋向車身移近近,

11、后懸架的的橫向穩(wěn)定桿桿便帶動搖臂臂7逆時針轉轉過一個角度度,將彈簧66進一步拉伸伸,作用于活活塞4上的推推力F便增加加;反之,軸軸載質量減小小,彈簧6的的拉伸量和推推力F即減小小。因而,調調節(jié)作用點PPS隨軸載質量量而變化。4慣性閥汽車軸載質量的的變化不僅與與汽車總質量量或實際裝載載質量有關,還還與汽車制動動時的減速度度大小有關。提示:當汽車制制動減速度增增加時,前軸軸的軸載質量量增大,而后后軸的軸載質質量減小。 慣性閥的作用是是使限壓點液液壓值PS取決于汽車車制動時作用用在汽車重心心上的慣性力力。即PS不僅與汽車車的實際質量量有關,還與與汽車制動減減速度有關。如圖14-1004所示,慣慣性限

12、壓閥內(nèi)內(nèi)有一個慣性性鋼球2,慣慣性鋼球的支支承面相對于于水平面的仰仰角必須大于零零,慣性閥方方可起作用。汽汽車在水平路路面上時,應為1013。圖14-1044 慣性性限壓閥1-閥體;2-慣性球;33-閥座;44-閥門;55-閥蓋通常慣性鋼球在在其本身重力力作用下處于于下極限位置置,并將閥門門4推到與閥閥蓋5接觸,使使得閥門4與與閥座3之間間保持一定間間隙。此時進進油口A與出出油口B相通通。當汽車在水平路路面上施行制制動時,來自自主缸方面的的壓力由進油油口A輸入慣慣性閥,再從從油口B進入入后制動管路路。輸出壓力力P2即等于輸入入壓力P1。當路面對對車輪的制動動力使汽車產(chǎn)產(chǎn)生減速度時時,作為汽車車

13、零件的慣性性鋼球也具有有相同的減速速度。在控制制壓力P1較低,減速速度較小時,慣慣性鋼球向前前的慣性力沿沿支承面的分分力不足以平平衡鋼球的重重力沿支承面面的分力時,閥閥門仍保持開開啟狀態(tài),輸輸出壓力P22仍等于輸入入壓力P1。當P1上升到一定定值PS時,制動減減速度增大到到足以實現(xiàn)上上述二力平衡衡時,閥門彈彈簧便通過閥閥門將鋼球推推向前方,使使閥門得以壓壓靠閥座,切切斷液流通路路。此后P11繼續(xù)升高,前前輪制動力也也即汽車汽車車總制動力繼繼續(xù)增大,鋼鋼球的慣性力力使鋼球滾到到前上極限位位置不動。閥閥門對閥座的的壓緊力也因因P1的升高而加加大,但P22就保持PS值不變。當汽車在上坡路路上施行制動動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