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 解說詞 光華老馬搜集整理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8e862b3f33ad725633402099169ce16/18e862b3f33ad725633402099169ce161.gif)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 解說詞 光華老馬搜集整理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8e862b3f33ad725633402099169ce16/18e862b3f33ad725633402099169ce162.gif)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 解說詞 光華老馬搜集整理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8e862b3f33ad725633402099169ce16/18e862b3f33ad725633402099169ce163.gif)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 解說詞 光華老馬搜集整理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8e862b3f33ad725633402099169ce16/18e862b3f33ad725633402099169ce164.gif)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 解說詞 光華老馬搜集整理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8e862b3f33ad725633402099169ce16/18e862b3f33ad725633402099169ce16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25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解說詞光華老馬搜集整理第一集鷹頂金冠飾你好我的對手這頂金冠曾陪伴主人策馬草原。鷹頂金冠飾,展現了戰(zhàn)國時期中國北方名族貴金屬工藝的最高水平。它,代表著草原的榮光。金冠最高處是一只雄鷹,鷹的頭、頸、尾由金絲連接。當主人策馬飛馳,雄鷹也隨之震動,仿佛展翅欲飛,花瓣形金冠上,鏨(zan4)刻這四狼咬四羊的圖案,冠帶則雕刻著老虎與獵物的緊張對峙,獵殺仿佛一觸即發(fā)。那時,草原上沒有文字,歷史,便由他們的對手書寫,在中原文明的記錄中,匈奴曾被成為“獫狁xianyun3)”。獫,即長嘴狗的意思,他們貪婪殘暴,經常南下掠奪。然而,如果從草原之王的視角來看,世界很可能與中原的記錄不大相
2、同?!拔翌^戴金冠,身披金甲,草原就是我的帝國,草原以南那群種糧食的人,看上去好瘦,我們草原的男人,吃肉喝奶,都是戰(zhàn)士。但是如果遭遇災年,誒,他們好像存了不少吃的。”游牧的草原,相對于農耕的中原,有著完全不同的生存意識。草原民族的飾物上,動物是永恒的主題,它們在匍匐覓食,在互相咬斗,在伺機而動。而鷹頂金冠飾,更是以草原之王的威嚴,俯視著世間一切弱肉強食。有一個強大而蠻橫的對手,究竟是幸還是不幸。戰(zhàn)國趙武靈王終于下決心放棄寬袍大袖,學習胡服騎射,一場場模仿者與被模仿者的對決,由此開始。一直處于守勢的農耕文明,到秦漢,終于建立起統(tǒng)一的帝國,也由此以舉國之力,祭出終極防守大法。長城,不僅是守衛(wèi)邊疆的堡
3、壘,當西漢國力強盛的時候,這里又成為反擊匈奴的前哨。但連綿的長城,真的能阻斷人們的交往么?游牧民族,喜愛中原的絲綢和糧食,而中原的人們,需要金屬和牲畜,長城兩側,且戰(zhàn)且和,直到東漢,南匈奴入塞,多年的對手終合為一家。今天,當我們看著鷹頂金冠飾,是否能想起當年那些風一般來去的影子,正是從戰(zhàn)國時代開始,在與一個又一個內外對手的對峙和融合中,在經歷一次又一次蛻變之后,中華文明強大的包容力逐漸被喚醒。因為對手,我們審視自己。因為對手,我們了解自己。因為對手,我們變成更強大的自己。你好,我的對手。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解說詞光華老馬搜集整理第二集戰(zhàn)國嵌錯宴樂攻戰(zhàn)紋銅壺戰(zhàn)國春秋春秋戰(zhàn)國,一個風起云涌的時代,
4、中國歷史上思想飛揚的年代,幾百年間,群雄并起,戰(zhàn)亂頻繁,而這之前的西周,一直處在禮樂高度發(fā)達的社會中。壺身靜默,卻非無聲,壺身可度量,卻也無邊。這件銅壺,用嵌錯法記錄了戰(zhàn)國時代貴族生活中的情境。頂與底有神獸環(huán)繞,靜默的壺身上,能聽見廝殺與吼叫,這里是一個戰(zhàn)場。春秋時期的諸侯爭霸戰(zhàn),到了戰(zhàn)國之后,轉化為領土吞并戰(zhàn)。一場攻城略地的戰(zhàn)斗,一方搭云梯向上仰攻,一方在城墻上奮力堅守,守城方搭弓放箭,揮舞兵器,攻城方有人從城墻上摔下,有人已經身首異處。引人注目的是,持械格斗的畫面,一側,一人手按著敵方的頭,一手用力高舉兵器欲砍,另一側已人頭落地,尸體橫臥。水戰(zhàn)時激起的波瀾,是這個時代在時光之河里發(fā)出的聲響
5、。舟行如梭,船上武士個個精神抖擻,奮勇前進。雙層戰(zhàn)船,犬牙般糾纏在一起,上層士兵,用長柄兵器相互擊殺,下層水手奮力劃槳,有的士兵跳船作戰(zhàn),船尾還有人擊鼓,以壯聲威。宛如時光的速度,一念之間就到了廳堂。戰(zhàn)爭之后,勝利者舉辦慶功的宴飲,客人們舉杯站立,向坐于廳堂之中的主人敬酒、祝福,周圍是敲鐘磬(qing4)與吹奏的樂隊,鐘鳴鼎食,禮樂之邦。戰(zhàn)爭時,弓箭是殺傷敵人的武器,和平時,則是社交生活的用具。早在周代,射箭便是貴族必須掌握的基礎教育“六藝”之一,射禮,則是重要的社交禮儀。射箭者站在亭子里,懸空張開布質的箭靶,賓主按照禮儀要求,向箭靶射箭,旁邊有專人負責報靶,其他人在亭外圍觀。有時候,也會練習
6、射獵天上的飛鳥,大家使用綁了細繩繳(zhuo2)的箭射向鳥群,一旦射中,就通過收回繩子將獵物捕獲,這叫弋射。弋射有準則,弋不射宿,停息的鳥兒不射。這里有一片桑田,頂層沒有了戰(zhàn)爭的喧囂,人們安然的進行著習射,婦女們則在桑園里采桑,盛放桑葉的籃子掛在樹上,采桑人爬到樹頂把桑葉摘下放到籃子里。中國是絲的故鄉(xiāng),采桑也進入了禮制,演化為后來的親蠶禮。此刻,壺中一滴酒也沒有,卻盛滿了一個令人迷醉的時代,征戰(zhàn)的廝殺與歡宴的音樂都隱匿不見,桑葉還在無聲的生長。兩千年的時光,是一片滄海,壺身上的桑田茂密如初。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解說詞光華老馬搜集整理第三集曾侯乙編鐘中國之聲(老錄音原音,無任何解說)曾侯乙編鐘(
7、音響記錄)采錄單位:湖北省博物館、中國唱片總公司,1986年3月29日,凌晨兩點開始。(字幕與錄音穿插)(字幕)這是一段錄制于1986年的音頻演奏樂器來自公元前四世紀(錄音)室內溫度18攝氏度,再錄國產音叉,A等于440赫茲。上層第一組,該組共有鈕鐘6件上1(組)1(枚)正鼓音(叮)、側鼓音(叮)。下2(組)7(枚)。正鼓音(咚)、側鼓音(咚)。全套鐘的最低音,為下層一組第一鐘。正鼓音(咚)。全套鐘的最高音,為上層第一組第一鐘。側鼓音(叮)。全部甬鐘音域,共跨五個八度。中層第二組,該組共有無枚甬鐘,12件。(敲)中層甬鐘構成的,C大調音階。(敲)(配樂茉莉花)曾侯乙編鐘共有64件,另有楚王所送
8、的镈鐘一件。除镈鐘以外,每件鐘均標識有兩個不同的音名。1986年4月6日,晨6時整,全部采錄工作結束。(畫面:采錄工作人員的老資料畫面,去世的人標白框)字幕(配樂:曾侯乙編鐘原聲):曾侯乙墓發(fā)掘于1978年,墓主人名“乙”,是戰(zhàn)國時代曾國國君,曾國也就是史書上所記載的“隨國”,在今天的湖北省隨州市范圍內。集大成也者,金聲與玉振之也。孟子禮以節(jié)人,樂以發(fā)和。太史公自序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論語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尚書1978-2018曾侯乙編鐘發(fā)掘40周年向考古工作者致敬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解說詞光華老馬搜集整理第四集木雕雙頭鎮(zhèn)墓獸天地一角它叫鎮(zhèn)墓獸,曾被放在墓穴中,用來保護墓主人的
9、安全。它雙眼圓睜,它吐出舌頭,它不是青銅,是溫暖的木頭,木頭上涂畫鮮紅的漆色,形成抽象紋路。四只麋鹿角向外生長,預示生命的開始。這些裝飾都在暗示著,這件文物產生于濕地氣候的地區(qū),誕生在楚國的大地。楚,意為樹叢、荊(jingl)棘。楚人生活在沼澤地區(qū),他們制作的藝術品帶來濃厚的自然氣息,像風,像鳥,像云,沒有固定的形態(tài),是中國人血液中,最自由的部分。如今,楚人的形象,定格在一張窄窄的木片,定格在天地之間的角落。主人駕著馬車經過一棵柳樹,三個人興沖沖的跑在前邊,由于并沒有采用透視畫法,人物像是懸浮在半空。兩只大雁飛過頭頂,三個人向上望去,似乎在交換著對天氣的看法。黃狗追野豬,借著春天的響動,親密的
10、朋友躲在樹下說著悄悄話,小心,有人在聽呢。從出土文物中,我們可以強烈地感受到楚人的自由氣質,它輕快的存在過,存在于略顯沉重的文明之中。馬王堆漆棺,西漢初年,三百多只精靈盤坐云端,它撥開云霧,端坐天際,露出嬰兒的微笑;另一只精靈張弓搭箭,瞄準遠處;它緊緊抓住升騰的氣流,左手向上托起,捧起云朵;這只做出體操般的動作,在云層間游動;云端上,一直孤獨的精靈,吹奏著思念的歌曲,遠遠地,它彈琴回應。在古典時代,一個地區(qū)的氣候,往往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所以,我們才可以在楚人的藝術中,看到豐富的自然形象。一呼一吸間,鎮(zhèn)墓獸已存在兩千年,以木頭和動物的角質對抗時間的銷蝕,依然完好,與天空并肩,和星辰同行。如果
11、國寶會說話第二季解說詞光華老馬搜集整理第五集人物御龍帛畫天上見死之后,人會去哪里,兩千多年前的楚人相信,是永生。他,眼神堅定,峨冠博帶,身著華服的他,腰佩重劍,手中的韁繩繃得筆直,韁繩的另一端緊緊地拴著一條巨龍,巨龍昂首翹尾,身呈龍舟。他似乎已經準備完畢,即將擺脫形骸的束縛,前往永生之地。這幅人物御龍帛畫作于戰(zhàn)國時代,是目前發(fā)現的最早的帛畫,它出土于長沙子彈庫,發(fā)現時平放在槨蓋板和外棺中間的隔板上,是喪葬中使用的“引魂幡”。華蓋高擎(qing3),代表著墓主人正游走于天空,一條鯉魚引領著航程,墓主人駕馭巨龍,而龍正是可以穿行于人間與仙界的接引神獸。魂兮歸來,反故居些(suo4),像設君室,靜閑
12、安些(suo4)”。據說,“些”(suo4),是遠古楚地巫音的殘存,楚人認為人死后,魄往下沉,魂往上飄,因此把帛畫藏在棺槨的夾層中,游魂識別墓主人形象,就會歸來,完成升仙之旅。作于二百多年之后西漢時期的T形帛畫,同樣作為“引魂幡”,則將楚人有關生死的宇宙觀表現的更加完整而立體。畫中,生死如陰陽相互轉換,死后世界的時間和空間如四季循環(huán)往復,雜糅一體。帛畫下方是地下的世界,長夜玄冥中,巨人腳踏鰲魚,震懾惡靈,托舉起大地。帛畫的中間部分,墓主人的魂魄則由雙龍搭載著一路升騰,穿越人間。上方的天界中,天門大開,這里日月同輝,是墓主人將要飛升成仙的地方。裝載著墓主人的棺槨上,同樣描繪著升仙的極樂之境,消失
13、的生命,雖暫時如煙云般飄散,但在各種神物的庇佑下,陰陽調和,魂氣聚合成形,永恒的生命在另一個世界逐漸復蘇。楚人的喪葬,用楚文化奇幻神秘的形象為逝者的出死入生描繪了一套瑰麗而完整的路徑?!八郎鸀闀円埂鄙婪侨肆赡孓D,可它們又如春來秋往,晝夜更替,這是大自然冥冥之中的暗示。楚人對生命奧秘的探尋幻化在爛漫的圖景中,讓那時的人們面對死亡時,不再恐懼,因為他們相信,死亡是為人之路的終結,卻是成仙之旅的開端。事死如事生,這樣的生死觀,影響了中國的后世千年。生而為人,死后成仙,這才是完整的生命記憶,而生死之間,應御龍而行。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解說詞光華老馬搜集整理第六集跪射俑帝國的鏡像地平面,是神秘的鏡子
14、。鏡面上,是巍峨而沉默的陵墓,鏡面下,帝國的時間仍在行走。1974年,大地之境的塵埃被意外觸動,深埋在驪山腳下的秦始皇陵兵馬俑赫然面世,秦軍集結在京畿52),面對東方,三座相鄰的坑穴中容納著超過7000尊與真人同樣大小的陶俑,仿佛鏡中折射的帝國。在地下的疆場,我們與史書描寫的驍勇秦人面面相覷。秦始皇陵兵馬俑二號坑東端的陣型前鋒出土了160尊跪射俑,他們頭挽發(fā)髻(4),身披鎧甲,持握弓箭的雙手置于腰間,眼睛注視正前方,面容鐵一般冷靜。身居射手隊列的這位男子,屬于大秦戰(zhàn)士中爵位最低的一員,也是帝國萬千勇兒的縮影。他的頭、背挺直,兩腿縱向交叉,從側面看,左膝、右膝、右足三點之間構成穩(wěn)固的三角,這種姿
15、勢重心穩(wěn),目標小,利于攻防,大概是當時射擊訓練的最高標準??拷^察可以看見射手胸腹的甲片上片疊壓下片,肩部和腰下則相反,鎧甲的設計細節(jié),貼合人體的曲線,滿足了活動和攻擊的需要。支撐全身的右腳鞋底翻起,腳尖和后跟針線更加密集,增強了鞋子的韌性,足弓處針線疏朗,便于屈伸。動作、鎧甲、衣著,陶俑對帝國戰(zhàn)士的復刻逼近真實,而五官、須發(fā)、掌紋等體貌的嚴謹處理,又賦予了他肌膚的溫度。出土時,陶俑臉部和周身織物還留有色彩,面目如生,須發(fā)畢現,全無冥界的陰翳(yi4),虛擬的將士,不僅顏值盡顯,而且暗藏熱血。星辰旋轉天穹,山河蔓延大地,人為重現的鏡像擁有扭曲時間的魔力。鏡子之外,肉身已經逝去,鏡子中,士兵卻被
16、賦予恒久的人格和生命,他們抵御住時間腐朽萬物的力量,屹立在今人眼前。地面上的秦朝已經畫上句號,大地之下的時間,在坑穴的隧道中自我延伸,這里的帝國沒有終點,戰(zhàn)士們等待著帝王的號令隨時準備重返戰(zhàn)場。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解說詞光華老馬搜集整理第七集戰(zhàn)國商鞅方升一升量天下它的容量只有一升,體格不大,顏值不高,隱約可見的銘文卻暗示著它并非尋常之輩。標準、統(tǒng)一、天下,這些關乎中國歷史走向的決定性瞬間就銘刻在它的身上。升,既是容量單位,又是測量糧食的器具,甲骨文的“升”字,就像一把長勺里加了一粒糧食。青銅鑄造,呈長方形,直臂,后有短柄,在它的外側刻有32字銘文,猶如一份出生證明,列出了它的出生時間、體格大小
17、和設計者的名字。大良造鞅,就是商鞅,大良造,是他主持變法時所擔任的職務,是當時秦國最高的官職。戰(zhàn)國時代,諸侯之間的戰(zhàn)爭更為慘烈,為了在殘酷的競爭中生存下來,各國先后進行變法。秦國如何能在變法中后發(fā)先至?商鞅認為,首先要取信于民。他在南門外豎起一根三丈高的木頭,告訴民眾誰能把木頭搬到北門,就給他重賞,沒人敢去嘗試,當他把懸賞提高到原來的五倍,終于有人把木頭搬到了北門,商鞅立即兌現了承諾。商鞅使新法獲得了民眾的信任,統(tǒng)一度量衡的進程也正式開啟。度,用來計算長短,量,用來測定容積大小,衡,則是測量物體輕重。在當時,各國之間的度量衡各不相同,即使在一國之內,各地的度量衡也差別很大,商鞅明確規(guī)定一升的大
18、小,并制作出一升的標準器。如此一來,同樣的一升米,便不會出現各地多少不以的情況,同樣的一畝土地,產量的計算就不會再有差異,國家征稅那輛有了保證,源源不斷的稅收,支撐起了秦國兼并六國的戰(zhàn)爭。這是始皇帝統(tǒng)一六國后加刻在方升底部的詔書,一共40個字:“廿六年(公元前221年),皇帝盡并兼天下諸侯,黔首大安,立號為皇帝,乃詔丞相狀、綰,法度量則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大意是說:如今天下一統(tǒng),人民安定,度量衡的標準從此歸于一致。始皇帝的詔書與商鞅變法時刻下的文字距離不超過兩厘米,時間卻相隔123年,意味著方升從一國的標準轉變?yōu)樘煜碌臉藴?。在一個以農立國的國家,一個農民可以不識字,沒有車,卻不能不納糧,統(tǒng)
19、一的方升意味著統(tǒng)一的法度,生活在遼闊土地上的華夏先民,才會對一個泱泱大國有了統(tǒng)一的認識。一個國家的升,開始有了天下的度量。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解說詞光華老馬搜集整理第八集秦始皇陵銅車馬圖謀遠方生命若走近邊界,帝王也無力逾越,也許,制作一輛精美絕世的車馬,才能駛向夢想的遠方,擁有這輛車是否意味著不朽?1980年冬天,在臨潼秦始皇陵封土的西側,兩乘(sheng4)青銅車馬模型先后出土。一號銅車馬是立乘車,也叫作“高車”,車輿、駟馬、配飾一應俱全,甚至馭手也被細致刻畫,車馬以青銅鑄造,馬身佩戴金、銀裝飾的配件,局部施以彩繪。這是迄今為止,中國考古所發(fā)現禮制最高、形象最完整的古代車馬,不計工本地用金屬
20、代替真實原型,訴說了始皇帝的勃勃野心,背倚死亡,圖謀遠方。一號車高152厘米,長225厘米,相當于真車馬的一半,尺度令銅車馬區(qū)別于陪葬系統(tǒng)的其他物象,雖然略顯微縮,卻不減精致。這輛車重量超過一噸,然而它并非凝固的雕塑,而是由三千多個零部件組成的靈敏機械,數量龐大,形狀各異的零件,挑戰(zhàn)了金屬鑄造與組裝的技藝。修長或大體量的構件采用空心金壽造法,寬而薄的,則使用鑄鍛結合的工藝。復雜的組件,被分解成簡單的元件單獨制作,再通過活頁、子母扣、銷釘或紐環(huán)連接,合為整體。嚴密拼接的青銅車馬再現了大秦制造的優(yōu)良品質,讓我們重溫一顆充滿理想的心。公元前221年,秦王朝建立,自稱始皇帝的嬴政意圖制造完美的國家制度
21、,設置由中央統(tǒng)一管轄的郡縣,書同文,車同軌,修筑通達天下的道路。秦朝高速公路、直道和馳道很快誕生,車軌距離的國家標準也隨之出現。秦始皇沿著自己鋪設的道路先后五次駕馭車隊巡游疆土,他的生命終止在旅途,曾經最威嚴的人間儀仗,化作駛入陵墓的悲壯行伍,陵墓之下,另一組車馬整裝待發(fā),靜候主人的魂靈。帝國沉埋,青銅剝蝕,從未啟程的座駕是否真的能夠疾馳,到達遠方。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解說詞光華老馬搜集整理第九集里耶秦簡秦朝縣城那些事兒2018年,一批國寶的數據復原工作正在進行中。里耶秦簡,現藏于湖南里耶秦簡博物館,這些木片看似不起眼,但模糊的文字卻隱藏著大量信息,這些信息,來自秦朝的一座縣城。2002年6月
22、,湖南湘西里耶古城一座古井里發(fā)現的三萬七千四百余片秦簡震驚世界。“這片秦簡上記錄的內容我們可以看到字跡已經很不清晰了,它經過火燒過,水泡過,就很難再現它本身的這個原貌,但是我們通過一些技術,比如說多光譜的采集,可以把它很好地再浮現出來”?!澳详枒羧饲G不更鄭不寶,妻曰有,子小上造虒(sil)?!眱汕砂倌昵暗囊粦羧思遥瑧糁鬣嵅粚?,享有爵位不更,他的妻子名叫有,兩人還有一個未成年兒子造虒,當年他們生活在南陽里?,F在這家人在這片木簡上團圓?!笆遣皇呛芟裎覀儸F在的戶口本,我還知道有一片更像身份證”?!肮屎愴n審里,大男子吳騷,為人黃皙色,隋面,長七尺三寸?!?3個字介紹了一位來自原邯鄲韓審里的男子,他
23、叫吳騷,皮膚有些黃,橢圓的臉,身高一米七左右。有了這塊簡,吳騷可以避免被冒名頂替,官員檢查人口流通也有據可依,即使他的身體已成為塵埃,但木簡還記得他的樣子。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推行郡縣制,全國共有四十多個郡。地處洞庭郡的遷陵縣并不起眼,這里的大小官員也很平凡,他們當年日復一日書寫完成的官府文書,便是現在的里耶秦簡。大部分的木簡記載的是秦王政統(tǒng)一中國,稱始皇帝后的秦代,其紀元由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9年,一年都不少,記事詳細到了月和日,大量的木簡一枚便完整地記錄了一件事,一個時代濃縮于一個縣,一個縣濃縮于一片木簡。三萬七千多枚木簡,就像是一部秦朝縣城生活的百科全書,寫滿了當時的各個方面,有通郵,
24、有行政建置,有買賣、算數和記事等,全景式展現了郡縣制下一個秦朝縣城的管理和運行。始皇二十八年,遷陵縣服役人的死亡率頗高,每六又六十三分之五個人當中便有一人死亡;始皇三十二年,遷陵縣的倉吏將祭祀剩下的一斗半酒賣給了城;始皇三十二年,遷陵縣共有戶數五萬五千五百三十四戶;甚至還有三片目前可見最早的九九乘法口訣表。在正史當中,對秦朝行政制度和社會生活的記載不足千字,而里耶秦簡用近20萬個字為我們描繪了三萬七千多個從前,這如同復活了秦朝的一個細胞,繼而復活了一個時代的生命氣息。那時的小吏與平民仍存于尺牘,可以閱讀,可以理解,可以想象,可以在尺牘之間,看到那些被秦時明月照耀過的生命與時光。如果國寶會說話第
25、二季解說詞光華老馬搜集整理第十集南越漢玉有玉而安雨林、濕地、瘴氣彌漫的土地,這里是南越之地,也是兩千年前秦始皇眼中一塊誘人的沃土。趙佗,便是奉秦始皇之命而來,征服五嶺之南的江山,也是他為漢代守護一方平安。史記中記載,這位來自中原,有可能是中國歷史上待機時間最長的王,從外表上看,他就是個越人。王二代趙昧(mo4)即位時,歷史已經進入漢代,在他死后不到二十年,南越國被漢武帝的十萬大軍所滅,而他的墓葬安靜地在地下。1983年被發(fā)現的這座墓室,呈獻給世人一個漢代玉石藝術的巔峰。玉,本是美好的石頭,中國人賦予了它豐富的生命和意義,可以象征品德,可以炫富,也成為生死的陪伴。到了漢代,玉器出現在人們生前死后
26、的各種場所,從禮儀到裝飾再到器用,記錄的一個朝代想象力的維度和氣度。南越國,雖然身處統(tǒng)一國家版圖的邊緣,卻和中原地區(qū)對玉的追逐一樣濃烈。喝酒有玉杯,穿衣有玉帶鉤,掛在脖子上的“項鏈”,系在腰間的玉佩,甚至連下棋也要用溫潤的玉棋子,南越王墓的主人趙昧,顯然是一位“玉粉”。這是一只玉角形杯,也許是玉匠希望借意犀牛角能溶解毒物,便成就了這只“無公害”杯,杯子的主人一定好酒量,因為玉角杯不能直立,超過100毫升的酒,必須一飲而盡。杯子的外側,雕刻了一只中國傳統(tǒng)的夔(kui2)紋。龍的形象,幾乎遍布漢代裝飾用的玉器,它是龍形玉佩,它是龍紋玉璧,它是龍鳳紋重環(huán)玉佩。兩千年前,它疊放在南越王臉上,亦如瞳孔,
27、望向人類不可見的地方。身處內環(huán)的龍托起外環(huán)的鳳,執(zhí)手相看,雕刻者將內外環(huán)的紋飾設計為不同的方向,讓人錯覺雙環(huán)旋轉,氣韻便由此而生?!吧吲溆?,以比其德;亡者斂玉,以慰其靈”。隨葬用玉在漢代表現得更為極致,當時流行的觀念是,用玉器隨葬可以保住墓主人精氣不散。在漢代君王的葬禮上,堪稱奢侈品的玉衣風靡一時?!霸冈隗w而為衣,安君王以九泉”。這2291片玉被紅色的絲線串聯(lián),與那些金、銀、銅縷相比,這件屬于南越王趙昧的絲縷玉衣,有了屬于自己的紅色血脈。南越國,秦漢帝國的南土,這里的玉承襲了中原玉文化的正統(tǒng),也融合了海外異域的風情。玉,石之美。玉比王字多一點,即使身為王,也會在時間里湮(yanl)沒,有了玉
28、便多了一點能與時間并肩的力。有玉而安,身體因此安住,大地因此安住,安住在對永恒的祈愿與向往中。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解說詞光華老馬搜集整理第十一集霍去病墓石刻磐石之志漢武帝茂陵不遠處,便是名將霍去病的墓葬,形如祁連山。當年山上的石刻,氣勢依舊,紀念和陪伴著,中國歷史上的少年將軍。一塊整石淺刻的人,帶著痛苦的表情,像一個問號。當求生存,或求生存而不可得,一場戰(zhàn)爭無可避免。中原肥沃的土地吸引來了怪獸,表情透露著貪婪與兇殘。羊已入獸口,弱肉強食。匈奴是西漢前期在北方草原上興起的游牧民族。他們控制著西域,強悍的騎兵屢次進犯漢邊界,這是令人畏懼的對手。這匹隱在石頭中的駿馬,頭上仰,作勢躍起,就像公元前14
29、0年的漢朝,16歲的漢武帝劉徹即位,霍去病出生。漢朝剛剛建國62年,像一匹年輕的駿馬,要躍上世界的舞臺。體形粗壯的石人,掐著一只兇猛的野熊,昭示著戰(zhàn)爭的驚心動魄。驃騎將軍霍去病,在千里大漠中閃電奔襲,六天轉戰(zhàn)匈奴五部落,這位19歲的少年,孤身進入敵人的營帳,一個人,卻仿佛擁有千軍萬馬,讓帳外四萬兵卒八千亂兵,歸順大漢。一匹威武的戰(zhàn)馬,氣宇軒昂,凜然難犯。馬腹下的匈奴人,仰臥在地,右手持箭,左手握弓,垂死掙扎卻無法動彈。公元前119年,21歲的霍去病祭天封禮于狼居胥山,祭地禪禮于姑衍山。之后,霍去病一直打到翰海,也就是今天的俄羅斯貝加爾湖。經此一役,“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漢朝,從此可以直面更
30、遼闊的世界。司馬遷形容這閃電般存在的生命:“直曲塞,廣河南,破祁連,通西國,靡北胡”。閃電耀眼,閃電短暫,公元前117年,23歲的霍去病英年早逝。石雕無聲、荒野長吟。這些拙樸、粗獷的石刻,不同于后世的寫實風格,是漢代藝術的杰作。“石不朽,磐石之志永存”。亦如閃電的生命在大地上消失的那一刻,石頭里的生命浮現出來。一塊巖石刀刀劃過,時間在它們身上碰撞,便鐫刻出了故事。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解說詞光華老馬搜集整理第十二集五星出東方錦護臂五星出東方利中國大地的經緯縱橫交疊,標識(zhi4)出山川和城市,坐標連接,足跡踏成道路,示意來處,遙指去向。來自東方和西方的風,在每一個路口相遇。昆侖山北麓,一條雪水
31、匯聚而成的河流,在沙漠深處失去蹤跡,河道盡頭的風沙下,掩蓋著神秘的精絕古國。1995年,中日聯(lián)合考察隊在尼雅遺址發(fā)現大量織物,1號墓地8號墓中的男性貴族,周身穿戴華貴的服飾,右臂旁的一枚方形護臂保存完好,引人注目,護臂主體剪裁自五重平紋經錦,邊緣有六條綁繩,藍、綠、紅、黃、白五色經線,織出云山、星象、草木和鳥獸,紛紜色彩裝扮了主人的手腕。山石云氣與奇禽異獸的組合,在漢代寓意仙境,是流傳四海的裝飾母題。漢風西傳,這件護臂或許是中原王朝給精絕古國的饋贈??楀\的紋樣間自右及左橫列八個篆體文字“: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這是一句吉利的占星語,五星即金、木、水、火、土,也稱太白、歲、辰、熒惑和鎮(zhèn),地分九州
32、,中國指的是中原。人們相信,每當五星會聚,輝耀東方,大漢就將安寧昌盛。絲縷的疊加構成錦緞,顏色的集合拼出畫面與文字,美好的愿望濃縮成千絲萬縷,被細密編織進這一掌見方的精致里。五星錦每平方厘米經線220根,緯線48根,絲之纖細,線之密集,都展現了公元2至3世紀最杰出的絲綢織造工藝。四川成都老官山漢墓出土的四臺蜀錦提花機模型,為今人復原逝去的神機提供了線索。2018年,中國絲綢博物館依照漢代的技術,使用原始的工藝仿制五星錦,歷時一年多終于完成,全幅的畫面和完整的語句再一次綴合在世人眼前。絲綢像強勁的東風,出塞遠行,與此同時,毛、棉織物則像西風,與東風相逢在路途。新疆地區(qū)的絲路遺址不僅保存了錦緞,還
33、容納了多元的域外因素,例如:織有人馬和武士圖案的緙毛,印有豐饒女神的棉布,無不折射著來自異邦的陌生風景,裹挾著濃郁的他鄉(xiāng)氣韻。世界文明猶如繽紛多彩的絲線,廣袤河山仿佛從未停歇的織機,在東風和西風的吹拂下編織至今。經與緯,線與路,古與今,在沙海古道上,我們看到了你,也遇見了自己。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解說詞光華老馬搜集整理第十三集四神紋玉鋪首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鋪(pul)首銜環(huán),常用作大門上的門環(huán),但這件玉鋪首卻絕無僅有。云氣繚繞間,現出獸面端嚴威武,雖銜環(huán)缺失,卻氣勢猶存。背面突起的長方形鈕,上有方孔可穿榫(sun3)。再仔細看正面,雙目炯炯有神,頭部的云氣紋里依稀可辨,有動物形象隱藏其中。尊貴的
34、龍,兇猛的虎,吉祥的神鳥,還有一對龜蛇合體。他們是天生的組合,有個霸氣的名字四神。仰望星空,帶給古人視線之外的想象。28個星宿(xiu4)中,東西南北四方的每七個星宿,組成天上的四種神獸。天之四靈,以正四方,四神就是四方的象征和守護者。青龍又稱蒼龍,是東方之神,顏色為青,五行屬木;白虎是西方的主宰,顏色是白,五行屬金;朱雀是一只紅色的大鳥,統(tǒng)領著南方,五行屬火;玄武是神龜與靈蛇合體,位于北方,五行屬水,顏色是中國古代特有的玄色,黑中帶紅。在兩千多年前的漢朝,天地相應。人們把四神投影到地上,需要區(qū)分東西南北的地方就有它們的存在。行軍打仗,四神奔騰如風。在獵獵招展的旌旗上,朱雀領前鋒,玄武居后衛(wèi),
35、左翼青龍,右翼白虎。一場仗打下來,前后進退,與天同在。四神浮現塵世,營造城池宮殿時,人們把它們刻在瓦當上標示方位,護佑一方平安。四神游走在石碑上,潛入墓室之內,盤旋在一面小小的銅鏡上,有方向的地方就有它們的身影。它們是離每個人最近的神,守護著人們的四方。這是靈動的四方,鋪首上的四神紋歡快地跳脫了原本的方位,南北兩神右旋后適合地布置在獸面兩側,似在祥云里飛騰翱翔,怒目利齒的獸面眉目間也流露出幾分柔情,一切都在藝術的浪漫中被漢人的雙手活化。玉石,大地的精華,當雕刻者把天上的青龍、白虎、朱雀和玄武雕刻在這塊玉石上的時候,玉石又秉承了天相。也許古人把它們想象成天空之門的鋪首,即使在眼前,我們也需要仰望
36、四神遨游的天際。這塊藍田玉上的四神安在,這是一片碧綠的天空,奔騰、飛翔、盤旋、靜默的四神指引著地上的方向,也望向天外的世界。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解說詞光華老馬搜集整理第十四集熹平石經破碎與重聚依稀的文字,飽經滄桑的殘石,分藏在全國多家博物館,雖相隔千里,卻是出自同一組石碑。它是現今留存最早的官方定本石經:東漢熹平石經。雙面刻字,不是一塊,而是一組,共46塊。內容為儒家七部經典,全輯二十多萬字,史無前例。古埃及的羅塞塔石碑,刊刻了法老的詔書。古巴比倫人刻制了漢莫拉比法典。中國人在石頭上鐫刻了一套儒家經典。漢代開始,普通人可以通過學習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儒家經典作為官方法定教科書成為指導社會發(fā)現的
37、倫理道德典范,官學私學規(guī)??涨?,制定的教育制度模式沿用至今。當時印刷術尚未發(fā)明,經籍傳播主要靠抄寫,時間一長難免出錯。漢靈帝熹平四年,議郎蔡邕yongl)等人奏請校(jiao4)訂儒家經典文字刻一套范本,立于太學,以供刊誤訂偽。此舉轟動全國,讀書人紛紛前來捶制拓片做范本,不僅校對內容,亦學書寫。熹平石經全文以當時官方正體字寫就,就是漢隸成熟期的頂峰之作,在中國學術史和書法史上,都堪稱鴻篇巨制。天有不測風云,石碑也有旦夕禍福,熹平石經刻成的第二年,便爆發(fā)了戰(zhàn)亂。七年后,董卓焚燒洛陽宮廟,太學荒廢,石經遭到破壞,魏初有所修補,之后便顛沛流離。南北朝時期,高澄將石碑從洛陽遷往鄴都(ye4dou),結
38、果半路上掉進水里,運至鄴都的還不及一半。隋朝年間,又從鄴運往長安,卻用作柱礎(chu3)。唐貞觀時,魏征去拯救這批石經,已十不存一。再以后就僅剩些拓片和零星出土的碎石、殘片,如一串斷線的珍珠四佚(yi4)鄉(xiāng)野。可以看出,這塊熹平石經上的內容是易經。漢字歷經演化有繁簡之別,有通假之異,文字是文明傳承的根本,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識古。熹平石經開創(chuàng)了文字校正之先河,此后歷代都有官方刻石宣布經文定本。石碑是中國古典文化的強大載(4)體,成為梳理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憑據。漢人早已用行動表明,回溯(su4)是為了接近本真。石頭冷硬,字藏深意。它召喚著歷代有心人將殘片從各處找尋。如今我們已經收集到八千多個熹平石
39、經文字,一片一塊,一字一句,等待破碎后的重聚。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解說詞光華老馬搜集整理第十五集孔子見老子畫像石溯源定本這塊來自漢代的畫像石上,刻畫了春秋時期,兩位中國思想家的一次會面:孔子帶領他的弟子拜訪老子。衣袖中伸出大雁頭的人像正是孔子,大雁是孔子送給老子的見面禮,手拄拐杖、面向孔子的是老子?!翱鬃右娎献印笔菨h代畫像石的常見題材。畫像石是漢代人雕刻在墓室、棺槨、墓祠、墓闕(que4)上的石刻藝術品,是漢代人精神創(chuàng)造的真實寫照??鬃雍屠献由钤诖呵飼r期,一位是儒家思想的開創(chuàng)者,一位是道家文化始祖,但他們見面時還并未有儒道之分,更像是后輩向前輩的請教。司馬遷在史記中,詳細記敘了其中的一次談話
40、。孔子前往周都洛陽,向老子請教關于禮的學問。老子說:“你說的禮,發(fā)明它的人骨頭都已經腐朽了,只有他的言論還在。君子時運來臨才會出來建功立業(yè),時運不濟,則像蓬草一樣茍存性命。去掉你的驕氣和過多的欲想,去掉掛在臉上的神采、情態(tài)和過高的志向,這些都是對你的身心沒有好處的東西。”孔子回去后三日不語,對弟子們這樣形容老子:“見到老子,遠超出我的想象,他就像變幻莫測的龍一樣,無人能識其全貌?!弊詽h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占據統(tǒng)治地位,卻并沒有排斥異己。二位先圣躬身互拜的背后,是兩種思想的交流與融合。漢代人把這個場景刻在磚石之上,置于兆域之中,為的則是銘記和傳承。人類文明因交流互鑒而豐富多彩,民
41、族文化因銘記傳承而綿延不斷。君子和而不同。一孔子論語子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一一孔子論語學而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老子道德經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道德經公元前600至公元前300年間,古代希臘、古代印度和中國都先后產生了偉大的思想家。蘇格拉底、柏拉圖、釋迦牟尼、孔子、老子等先哲,他們的智慧與人類相遇,構成了多元的世界,這一時期是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鬃雍屠献?,儒家、道家,他們的哲思就像兩條河流,它們交匯,它們奔騰,它們也流淌在我們的血脈中??鬃雍屠献拥南嘤觯瑫r刻都在發(fā)生著,它就是你和世界的相遇,你和你自己的相遇。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解說詞光華老馬搜集整理第十六集長信宮燈來自漢
42、代的一束光看見這盞燈,仿佛能夠看見被它照亮的時代。一位西漢宮廷女子,眉眼細長,臉型圓潤,頭上佩戴巾幗,身穿曲裾深衣,跣(xian3)足而坐。兩千余年,她未曾挪動一步,卻從西漢啟程,帶來遙遠的一束光明。她為燈而生,兩手持握燈盞,向前投射光亮,身體是煙塵的容器。想象著她的溫度,如同感知到久遠的溫暖,光陰長短如燈火明滅?!?968年,在河北省滿城縣,城西三華里的陵山上,先后發(fā)現了兩座漢墓,竇綰是漢文帝皇后竇氏的侄孫女?!碑斈故抑猩⒙涞你~構件被重新組合后,擎燈侍女安然沉靜的表情,從塵土中浮現。銅燈內外刻記的多處銘文,講述著它經歷的復雜流轉。“長信尚浴”,這盞燈曾在長信宮的浴室里使用,長信宮燈由此得名。
43、這些銅燈,點燃過漢代的暗夜,映照出人心美麗的憧憬。層出不窮的樣式中,缸(gangl)燈最為奇妙,缸燈造型多為動物或器具,長信宮燈,是唯一已發(fā)現的人形缸燈。一件寶器,一位佳人,從此執(zhí)手,互為你我,藝術家完成了卓越的設計。女子左手托起底座,右臂寬大的袖管自然下垂,扣住托盤,成為燈罩。燈盤上立有兩枚遮光片,盤邊設有手柄,開合與轉動間,可以控制光的照度和角度。西漢時,常用動物脂肪制作燃料,燃燒時黑煙彌漫,氣味難聞。缸燈內部的空腔,是漢代人實現環(huán)保的訣竅。燈點燃后,煙隨熱氣流順衣袖進入空腔,過程中溫度逐漸下降,煙炱(tail)便附著在內壁,避免彌散,保持空氣清潔。燈體的組合部件可以拆卸,底部開敞,便于清
44、洗內部??刂乒饬粒@尋常的需求,被創(chuàng)造出超凡的精致。在燈盞明滅、煙霧婉轉中,我們見證前人的心意與考量。時間似光,生命如燭。長信宮燈,帶來靈動的光亮。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解說詞光華老馬搜集整理第十七集素紗單衣云想衣裳兩千多年前的一天,西漢長沙丞相利蒼的妻子辛追夫人下葬,貼身侍女挑出她最喜愛的幾件衣服,仔細疊好、封箱,放在她的棺木旁。這一件是她的最愛,它沒有襯里,輕薄,通透,柔軟,神秘??梢韵胂螅斝磷贩蛉?,把它套在各種華服的最外面,華服上艷麗的紋飾在這層薄紗下,若隱若現。她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宴飲聚會的焦點,這就是素紗單衣。2000年前的中國人,已經在創(chuàng)造這樣的朦朧之美。直到今天,它透露出的韻味,
45、一直吸引著后人去追尋它的絕代芳華。“平肩,寬袖,直身,它不強調合體,但服裝和人體之間有一種內空間,有空氣在流動。”馬王堆漢墓的發(fā)現,讓人們看到一座漢代文化的寶藏。因為墓主人的貴婦身份,這里又好像是發(fā)生于地下的一場漢代服裝秀。1972年到1974年,這里一共出土了數百件漢代絲織品和衣物。其中最令研究人員感到驚嘆的就是素紗單衣了,但在地下埋藏了2000年后,蟬翼般清透的素紗單衣,已經非常脆弱。今天的人們只能嘗試通過復制來再現它起初的樣貌。整件衣服長1.28米,兩袖通長1.9米,即使算上紋錦鑲邊的衣領,衣袖口和衣襟邊緣,整件衣服一共只有49克。南京云錦研究所,正在第二次嘗試復制。因為之前制作的復制品
46、總是比素紗單衣要重。經過更深入的研究發(fā)現,素紗單衣的蠶絲纖度只有11.2旦,也就是說,制作素紗單衣的絲,每9000米只有11.2克,而今天最高級絲織物的纖度也要14旦左右。原來經過千年進化,現代的蠶越發(fā)健壯肥胖,吐出的絲也就粗了很多,蠶寶寶即使想瘦,卻已經回不到當年細若游絲的身形了。西漢之后,長達一千多年的時間里,西方人一直把中國稱為“賽里斯國”,意思是絲來的地方。這些絲穿梭著經緯,也織就著一個民族獨特的氣質。衣著會讓人們找到自己,安安靜靜交叉的領子,直身的不合體的形制,讓素紗單衣在穿著的時候,出現了很多隨機的線條,這樣的衣物并不捆綁著身體,相反,穿上它的人,神采可以隨著衣裳起舞,自在地飛揚。
47、“它是自由的,人體在里面也是自由的,人洋洋灑灑的,很自在,很心定,我認為它是一種自由?!倍Y儀之大,稱之夏,章服之美,謂之華。素紗單衣是屬于那個時代的,卻仍然在影響著2000年后的中國人。它是中國服裝史上的千古傳奇,但又與今天的生活并無溝壑。因為,它就是屬于中國人的自由,浪漫的樣子。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解說詞光華老馬搜集整理第十八集二十八宿圓盤圭表周而復始如期而至天上本沒有刻度,看的人多了,便劃分出二十八星宿(xiu4)。漆木圓盤邊沿,刻有星宿名稱和距度,另一只圓盤,盤面標識北斗七星,邊沿一圈365個小孔,兩盤正中鉆同心圓孔。“我們根據汝陰侯墓出土的這組漆器做的復制件,在用的時候應該是把它重疊到
48、一起,原來是應該中間有一個指針這樣的一個東西,怎么來用它來進行觀測呢?它的關鍵呢是,同墓出土的另外一件東西,啊也就是這件東西,看上去它跟一個盒子一樣,就形成了這樣的一個結構,這個盤它正好可以卡在這個位置,這樣還不夠穩(wěn)定,可以用一根絲線進行固定”星盤配合支架角度,支撐在阜fu4)陽,盤面平行于赤道面,指針指向北天極,和地平面的夾角正是當地緯度。二十八宿如同灑在天空的坐標,不均勻劃分周天365度??蓽y量天體的赤道經度,記錄日、月、五大行星的位置變化?!岸怂薇P的使用原理結合一點現代手段做的一個演示裝置,這個指針在天球上呢穿過星體A對應一個小孔,插上一根小針,轉動我們的視線通過星體B,這個相交的地
49、方插上一根小針,這兩個針之間,有多少個小孔,你一數,就代表相距度數。這樣的一些觀測呢,對于中國古代歷法的發(fā)展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比諒鸵蝗眨陱鸵荒?,先民仰望天空,低頭思量??此坪唵蔚某跏迹涍^數千年積累數據,改進工具,人們探索宇宙運行的規(guī)律。“這個呢就是汝陰侯墓當時出土的另外一件漆器,再用的時候呢可以把它打開,立耳呢把它豎起來,作用呢是和這個小棒配合,主要是用來測量四個最重要的節(jié)氣。”夏至,北半球太陽照射角度最高,日影最短,白晝最長;春分、秋分晝夜平分;冬至日影最長,白晝最短。再一次夏至到來時,太陽經歷一個回歸年。結合月亮盈虧周期為1月,差值每19年增加7個閏月。以天文定歷法,觀察氣象、物候,
50、漢代人將一年分成二十四節(jié)氣共七十二候,春種,夏長,秋收,冬藏。應天順時,耕作有節(jié),黎民生活有保障,農業(yè)文明基石得以建立,這份陰陽合歷,沿用至今。木已腐朽,漆皮殘存。時空仍在漫天繁星中延伸,太陽,不過這兩千億顆亮點中的一粒。天行有常,周而復始,如期而至,是為天地之信,以利萬民,生生不息。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解說詞光華老馬搜集整理第十九集貍貓紋漆食盤漆盤上的喵星人公元前202年,漢朝建立,天下和平,社會氣氛積極向上。長沙丞相家中出現了一種紋樣獨特的盤子,它,就是貍貓紋漆食盤。圓圓的眼睛,胖胖的身體,尖尖的耳朵,與我們今天的家貓并沒有太大差異,但它的出現并不簡單。前爪穩(wěn)穩(wěn)落地,保持絕對的安靜,兩只耳
51、朵豎起,進入警戒狀態(tài),尾巴高高翹起,預示著尚未馴服的野性。朱砂勾畫雙眼,目露兇光,說明它是個狠角色。貓,這種憨態(tài)可掬的形象,在漢代之前并不多見。比如西周時期的伯矩鬲(i4),它的腹部裝飾著牛頭,看上去威嚴莊重。這種設計思路曾長期占據古典時代,力求表現擁有者的權威。但是一進入漢朝一切都改變了,經歷過大分裂的國家剛剛從戰(zhàn)亂中蘇醒,他們所制造的器物無不洋溢著朝氣蓬勃的精神。貍貓紋漆盤上只有簡單的三個字:君幸食,翻譯成現代語言就是:吃好喝好??蓯鄣呢?,簡單的字,實用至上,兼顧美觀,一個新興國家的形象躍然而出。原本不登大雅之堂的貓,大大方方的棲息在貴族的餐盤上,呼吸著新時代的空氣。畫面上正中央的女子就是
52、貍貓紋漆盤的擁有者之一,辛追夫人。這張照片是根據科技手段復原的頭像。她的生活可能并不快樂,丈夫在她青年時代去世,晚年又失去了兒子,本人也患有冠心病和膽結石。從現代人的角度來看,貍貓紋所代表的長壽、安康,并未在辛追的人生里完全實現。但是,正是因為她的選擇和使用,我們才得以見到如此圓潤的弧度,黑紅二色的和諧搭配,具有強烈寫實風格的繪畫藝術,這三者完美結合于一方盤子上,呈現著一位漢代女子的小確幸。簡單的祝福,可愛的喵星人,或許能讓孤獨的辛追夫人感到一絲溫暖。在吃飯的時候想起家庭團圓的溫馨時刻,“君幸食”三個字與用戶直接對話,賦予餐具以人文關懷。君幸食,請您吃得開心。我們也愿用同樣的話,送給每一位熱愛
53、文物的觀眾,祝您每天都吃得開心,吃得舒坦。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解說詞光華老馬搜集整理第二十集算籌運籌如果一斤絲價值二百四十元,那么一千三百二十八元能買多少絲?這道題出現在兩千多年前的一本數學總結性著作九章算術中,當時的人們已經掌握了在今天依舊科學實用的十進制,所以并不懼怕這些看起來復雜的計算。十進制,用到了從零到九這十個數碼,采取位值制來記數。我們熟悉的每一個自然數,都可以利用十來建構。從個位起,從右往左,第一位為數值乘以十的零次方,第二位是數值乘以十的一次方,以此類推,第n位就是數值乘以十的n減一次方,所以,八乘以十的零次方加一乘以十的一次方加零乘以十的二次方加二乘以十的三次方便得到數字二零
54、一八。這些看起來抽象的數字,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可以被中國人用一些不起眼的小棍子算籌,表示出來。當時人民普遍使用算籌來記數及運算,算籌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獸骨、象牙、金屬等材料。這套象牙算籌出土于陜西省旬陽縣佑圣宮一號漢墓,共二十八枚,每枚直徑零點四厘米,長十三點五厘米,粗細均勻,長短劃一?!八麄兪窃趺从盟麄兊姆椒▉肀硎緮底值?,古人擺出來的數字有幾種表示???”“兩種?!彼慊I記數有縱和橫兩種方式,在縱式當中表示一到五的時候,豎著擺放的每根算籌都代表一,而六到九則用橫放的一根代表五,余下的算籌縱放在下面,橫式則相反。表示一個數字,最多使用的算籌數量不超過五。在表示多位數的時候,則將各位數碼由高位到低位
55、,從左到右橫列,而且各位數碼必須縱橫相間,有零時,用空位表示。掌握了這一方法,不論多大的數字都可以用算籌表示出來,譬如二零一八。使用算籌進行運算也遵循十進制,“逢十進一,借一當十”的原則,如一千六百四十三加三百七十五,百位上六加三原本得九,但因十位上的四與七相加得十一,進一后,百位得十,千位需再進一,記做二,故為二零一八。掌握了以十進制為基礎的記數和運算規(guī)則,當時人們可以利用算籌來解決土地開墾、糧食置換、徭役安排等實際需求。因此,善于處理這些政府調控問題的張良被盛贊“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到了明代,算籌被算盤完全取代。一粒粒算珠撥動中,十進制的規(guī)則依舊不變。科技發(fā)展,計算工具更新,使得
56、運算的步驟得到了簡化,但無論工具怎么改變,十進制,卻始終是我們了解和學習數學的基礎。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上,商人用一到十、百、千、萬這十三個數字記十萬以內的任何自然數,它們的寫法雖然不斷變化,但以十進制為基礎的記數方法卻不曾中斷,像文字那樣,十進制也無處不在。十進位的度量衡與貨幣單位也在我們的生活中占據主導地位,日常如買菜、裝修,高端像經濟調控、人工智能離不開計算,少不了運籌,都用得到你以為高冷的數學。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解說詞光華老馬搜集整理第二十一集錯金銅博山爐煙云的計算在富于動勢的丘壑林泉之間,出沒著警覺的虎、豹、豬等野獸,以及伺機捕獲它們的獵人,而這一切都被身居高處的猴子看在眼里。兩千年
57、前的捕獵場景,被定格在了一只香爐上錯金銅博山爐,中山靖王的心愛之物。創(chuàng)作者最終將爐蓋聯(lián)想為山峰的那一刻,便讓這尊錯金銅博山爐,在藝術史上留下了醒目的一筆。香爐通高約26厘米,底座三條鏤空的躍龍,頭上仰托起爐盤,爐身為豆形,爐蓋被表達成了山巒。然后亟待解決的是,如何在空白中詮釋峰巒的邊界?流行的云紋發(fā)揮了奇效,錯金工藝醒目了升騰旋繞的云氣,賦予整座山峰充盈的神秘感。如果仔細跟蹤云氣的動勢,你會發(fā)現云和石頭連貫為一體,也可認為云氣的末梢凝固成了山石,或層層疊疊的怪石表面浮動著輕微的煙嵐。而涌動在山腳下的,是云紋盤繞,還是海浪涌動,亦或為了營造兩者皆可的錯覺。良工巧匠這種充滿不確定性的視覺處理,留給
58、了后世觀者無限的想象空間,仿佛能將整個世界變成它的留白。事實上,類似的意象組合在漢代藝術中比比皆是,我們缺乏西漢人對立體山巒設計動機的直接記載,不過后世人普遍相信與蓬萊三島或昆侖仙山有關,在六朝以后的詩文里,人們習慣將山形的熏爐稱為“博山爐”。煙云溢出孔隙,慢慢地,博山爐被造了境。線條粗硬的動物們因煙云而躍然,金色的云紋因煙云而延伸。爐中雖無仙人,卻顯祥瑞。此時,博山爐不再是香爐,而是視覺與氣味共同塑造的微縮的海上仙山。在山水意象通過卷軸繪畫給人們帶來想象之前,漢代的無名工匠們已將山的神秘借以3D思維表達,他們通過一柱青煙連接兩千年后的觀者。時間精密地計算著生命起滅的軌跡,煙云計算著萬物呈現的
59、聲、色、形,計算著從這頭到那頭,一念的距離。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解說詞光華老馬搜集整理第二十二集長毋相忘銘合符銀帶鉤閃爍腰間的誓言這枚銀帶鉤藏著迷人的秘密,它出土于西漢江都王劉非的第十二號陪葬墓,主人是他的妃子淳于嬰兒。他們的約定刻在這帶鉤隱秘的地方,被淳于嬰兒生生世世珍藏,在公歷紀元開始前帶入墓葬。公元后的兩千零九年,我們發(fā)現了他們曾互道過的誓言:長毋相忘。它像兵符一樣,自中間一分為二,兩個半扇的內壁,分別以陰陽文刻有“長毋相忘”的四字吉祥語。動人的情話安全地隱在鉤身之間,看來這誓言不想昭告天下,也不會時常被提起,這是只屬于它主人的情真意切。這種隱秘在漢王朝,尤其不同尋常。大多數漢朝人是不習
60、慣含蓄的,他們把對美好的向往,情感的渴望,甚至是道德標準、社會秩序,化作吉祥語,寫在顯眼的地方。比如想寄予相思,他們便會在銅鏡上寫道:“見日之光,天下大陽,服者圣王,千秋萬歲,長毋相忘”,一見到太陽,天下便也明亮,哪怕過了一千個秋天或是一萬年,我們都不要忘記對方,他們刻下“誠信”的印章以示警醒。毫不掩飾的表達,對富貴的向往,也會強調下規(guī)則,或者是說說憂傷。就連帶鉤,這種起源于春秋,用來系腰帶的日常掛鉤,也被漢代人安放了足夠多的想象力,絕不會因為小就甘愿低調。漢代帶鉤,材質紛繁,造型各異,以精美的動物造型居多,橫可束衣帶,豎可懸物件??催@些樂舞俑歡樂的姿態(tài),想象在彼時,滿堂之坐,視鉤各異的聚會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二手鋼琴租賃合同(2篇)
- 2025年個人試用期勞動合同樣本(三篇)
- 城市公園碎石配送保障協(xié)議
- 國際貿易攪拌車運輸協(xié)議
- 化工品物流合同安全范本
- 專業(yè)物流合同模板
- 湖南實驗室裝修合同樣本
- 產業(yè)扶持用地居間協(xié)議模板
- 旅游用地居間合同范本
- 會議室簡易改造合同樣本
- 初中英語人教版 八年級上冊 單詞默寫表 漢譯英
- pcs-9611d-x說明書國內中文標準版
- 無人機航拍技術理論考核試題題庫及答案
- T∕CMATB 9002-2021 兒童肉類制品通用要求
- 工序勞務分包管理課件
- 工藝評審報告
- 中國滑雪運動安全規(guī)范
- 畢業(yè)論文-基于51單片機的智能LED照明燈的設計
- 酒廠食品召回制度
- 中職數學基礎模塊上冊第一章《集合》單元檢測試習題及參考答案
- 化學魯科版必修一期末復習98頁PPT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