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機和分析化學可見光分光光度法公開課一等獎優(yōu)質課大賽微課獲獎課件_第1頁
無機和分析化學可見光分光光度法公開課一等獎優(yōu)質課大賽微課獲獎課件_第2頁
無機和分析化學可見光分光光度法公開課一等獎優(yōu)質課大賽微課獲獎課件_第3頁
無機和分析化學可見光分光光度法公開課一等獎優(yōu)質課大賽微課獲獎課件_第4頁
無機和分析化學可見光分光光度法公開課一等獎優(yōu)質課大賽微課獲獎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10章 可見光分光光度法 10.1 基本原理10.2 可見光分光光度法10.3可見光分光光度法應用第1頁概 述吸光光度法是以物質對光選擇性吸收為基礎分析方法。所用儀器為分光光度計(又稱為分光光度法)。依據(jù)物質所吸收光波長范圍不一樣,吸光光度法又有紫外、可見及紅外分光光度分析法。本章重點討論可見分光光度法。第2頁10.1 可見光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10.1.1 物質對光選擇性吸收與物質顏色10.1.2 光吸收基本定律10.1.3 偏離朗伯-比爾定律原因*第3頁10.1.1 物質對光選擇性吸收與物質顏色人眼能感覺波長在400750nm,為可見光區(qū)。光波是一個電磁波。電磁波包含無線電波、微波、紅外光

2、、可見光、紫外光、X射線、射線等??梢姽庵皇请姶挪ㄖ幸粋€很小波段。不一樣波長可見光使人們感覺為不一樣顏色。含有單一波長光稱為單色光。白光(日光):是由各種單色光組成復合光,當日光經過三棱鏡時被分解為七色光(光色散):第4頁手機輻射有害健康手機和腦瘤之間有聯(lián)絡別太“牽掛”手機了。06月16日 星期一 13:09 但最近美國紐約時報網站登載“教授關于手機和腫瘤之間辯論死灰復燃”文章,不禁又讓人揪心起來;參議員愛德華肯尼迪被診療患有腦癌,教授們一致認為使用手機和這種腦瘤之間有聯(lián)絡。別認為現(xiàn)在還沒有發(fā)覺腦瘤,就說明天下太平,“從開始頻繁地使用手機到被診療為腦腫瘤,大約需要10至?!鄙窠浲饪平淌谶@么預測

3、。 /dlkate/blog/item/e6e98f1f047d60cda6866901.html第5頁在可見光中有色光互補關系若兩種顏色光按適當強度百分比混合后組成白光,則這兩種有色光稱為互補色。如圖所表示,成直線關系兩種光可混合組成白光。物質之所以展現(xiàn)不一樣顏色,是與它對互補色光選擇性吸收相關。第6頁(1)物質對光選擇性吸收當光束照射到某物質或溶液時,一些波長光被溶液吸收。另一些波長光不被吸收,產生反射、散射或透過溶液。溶液顏色由透過光波長所決定。溶液對光作用若被照射是均勻溶液,則光散射能夠忽略。第7頁比如:KMnO4溶液強烈地吸收黃綠色光,對其它顏色光吸收極少或不吸收,所以溶液展現(xiàn)紫紅色

4、。(黃綠色與紫紅色互補)又如:CuSO4溶液強烈地吸收黃色光,所以溶液展現(xiàn)藍色。 若溶液對白光中各種顏色光都不吸收,則溶液為透明無色;反之則呈黑色。光互補:藍 黃第8頁對于固體物質:當日光(復合光)照射到物質上時,假如物質對各種波長光完全吸收則展現(xiàn)黑色;假如完全反射則展現(xiàn)白色;假如對各種波長光均勻吸收則展現(xiàn)灰色。各種物質顏色(透過光)與吸收光顏色互補關系列于下表中:第9頁物質顏色(互補色)吸 收 光顏 色波 長(nm)物質顏色與吸收光顏色和波長關系黃綠紫400450黃藍450480橙綠藍480490紅藍綠490500紫紅綠500560紫黃綠560580藍黃580600綠藍橙600650藍綠紅6

5、50750第10頁(2)吸收曲線E = E2 - E1 = h :量子化 、選擇性吸收;用不一樣波長單色光照射,測其吸光度A;以波長為橫坐標, A為縱坐標作出吸收曲線;找到最大吸收波長 max。M + 熱M + 熒光或磷光M + h M *基態(tài) 激發(fā)態(tài)E1 (E) E2鄰菲羅啉絡鐵()離子吸收曲線第11頁吸收曲線特點:同一個物質對不一樣波長光吸光度不一樣。吸光度最大處對應波長稱為最大吸收波長max不一樣濃度同一個物質,其吸收曲線形狀相同max不變(圖中:c1 c2 c3 c4)。不一樣物質,它們吸收曲線形狀和max則都不一樣。c1c2c4c3第12頁a.不一樣濃度同一個物質,在某一定波長下吸光

6、度 A 有差異,在max=508nm處吸光度A 差異最大。此特征可作為物質定量分析主要依據(jù)。吸收曲線是定量分析中選擇入射光波長依據(jù)b.在max處吸光度隨濃度改變幅度最大,所以測定最靈敏。圖10-3 鄰菲羅啉絡鐵()離子 不一樣濃度時吸收曲線第13頁10.1.2 光吸收定律 (1)朗伯比耳定律 布格(Bouguer)和朗伯(Lambert)先后于1729年和1760年說明了光吸收程度和吸收層厚度關系。Ab 1852年比耳(Beer)又提出了光吸收程度和吸收物濃度之間也含有類似關系。Ac I0:入射光強度;It:透過光強度第14頁二者結合稱為:朗伯比耳定律,其數(shù)學表示式為: Alg(I0/It)=

7、 b c 式中A:吸光度,描述溶液對光吸收程度; b:液層厚度(光程長度),通常以cm為單位; c:溶液摩爾濃度,單位molL; :摩爾吸光系數(shù),單位Lmolcm; 或: Alg(I0/It)= a b c c:溶液濃度,單位gL a:吸光系數(shù),單位Lgcm a與關系為:a =/M (M為摩爾質量) 第15頁透光度(透光率)T描述入射光透過溶液程度 T = ItI0吸光度A與透光度T關系:Ab c lg T 朗伯比耳定律是吸光光度法理論基礎和定量測定依據(jù)。廣泛地應用于紫外光、可見光、紅外光區(qū)吸收測量。第16頁(2)摩爾吸光系數(shù)特征吸收物質在一定波長和溶劑條件下特征常數(shù),不隨濃度c和光程長度b改

8、變而改變。 在溫度和波長等條件一定時,僅與吸收物質本身性質相關。 可作為定性判定參數(shù)。 同一吸收物質在不一樣波長下值是不一樣。在最大吸收波長max處摩爾吸光系數(shù),常以max表示。max表明了該吸收物質最大程度吸光能力,也反應了光度法測定該物質可能到達最大靈敏度。 第17頁max越大表明該物質吸光能力越強,用光度法測定該物質靈敏度越高。105:超高靈敏; =(610)104 :高靈敏; 2104 :不靈敏。在數(shù)值上等于濃度為1mol/L、液層厚度為1cm時該溶液在某一波長下吸光度A(通常依據(jù)低濃度時A間接求得)。吸光系數(shù)a(Lg-1cm-1)相當于濃度為1g/L,液層厚度為1cm時該溶液在某一波

9、長下吸光度。Ab c 或 A /b c第18頁 濃度為25.5g/50ml Cu2+ 溶液,用雙環(huán)己酮草酰二腙光度法測定,在波長600nm處用2cm比色皿測量A=0.297,計算摩爾吸光系數(shù)。=1.9104(Lmol-1cm-1)解: 已知Cu原子量為63.55,Cu2+=8.010-6(molL-1)=例:第19頁例題一有色化合物0.0010%水溶液在2cm比色皿中測得透射比為52.2%。已知它在520nm處摩爾吸光系數(shù)為2.24103L/(molcm)。求此化合物摩爾質量。解:A = -lgT = bc = b(0.00101000/100)/ Mr= b0.010/ Mr M r = b

10、0.010/(-lgT )=2.241030.0102 / (-lg0.522) = 159 (g/mol) 第20頁10.1.3 偏離朗伯比耳定律原因* 標準曲線法測定未知溶液濃度時,發(fā)覺:標準曲線常發(fā)生彎曲(尤其當溶液濃度較高時),這種現(xiàn)象稱為對朗伯比耳定律偏離。引發(fā)這種偏離原因(兩大類):一類是物理性原因:由儀器精度不夠引發(fā)。另一類是化學性原因:溶液發(fā)生相互作用引發(fā) 。圖10-4 標準曲線對比耳定律偏離第21頁 朗伯比耳定律前提條件之一是入射光為單色光。分光光度計只能取得近乎單色狹窄光帶。難以取得真正純單色光。復合光可造成對比耳定律正或負偏離。 非單色光、雜散光、非平行入射光都會引發(fā)對朗

11、伯比耳定律偏離。但主要還是非單色光作為入射光引發(fā)偏離。 (1)物理性原因非單色光引發(fā)偏離第22頁非單色光作為入射光引發(fā)偏離圖10-5 復合光對比耳定律影響在圖上A-c曲線上部(高濃度區(qū))則彎曲愈嚴重。故朗伯比耳定律只適合用于稀溶液。預防非單色光引發(fā)偏離辦法:首先應選擇比很好單色器。另外還應將入射波長選定在待測物質最大吸收波長且吸收曲線較平坦處。第23頁(2) 化學性原因 朗伯比耳定律假定:全部吸光質點之間不發(fā)生相互作用;假定只有在稀溶液(c10 2 mol/L 時,吸光質點間可能發(fā)生締合等相互作用,直接影響了對光吸收。 故:朗伯比耳定律只適合用于稀溶液。 當溶液中存在著離解、聚合、互變異構、配

12、合物形成等化學平衡時,也會使吸光質點濃度發(fā)生改變,影響吸光度。第24頁 例:鉻酸鹽或重鉻酸鹽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 CrO42- 2H = Cr2O72- H2O(黃色) (橙色) 堿性溶液中測CrO42-或酸性溶液中測Cr2O72-均可取得較滿意結果。若改變溶液酸度會造成平衡移動,發(fā)生偏離比耳定律。第25頁10.2 可見分光光度法10.2.1分光光度計基本部件10.2.2顯色反應及影響原因*10.2.3 吸光度測量條件選擇第26頁 10.2.1 分光光度計基本部件(1) 光源光源單色器吸收池檢測顯示系統(tǒng)在整個紫外光區(qū)或可見光譜區(qū)能夠發(fā)射連續(xù)光譜,含有足夠輻射強度、很好穩(wěn)定性、較長使用壽命??梢?/p>

13、光區(qū):鎢燈作為光源,其輻射波長范圍在3202500 nm。第27頁(2)單色器入射狹縫:光源光由此進入單色器;準光裝置:透鏡或反射鏡使入射光成為平行光束; 色散元件:棱鏡或光柵;可將復合光分解成單色光;聚焦裝置:透鏡或凹面反射鏡,將分光后所得單色光聚焦至出射狹縫;出射狹縫:單色光由此射入樣品室吸收池 檢測顯示系統(tǒng)。將光源發(fā)射復合光分解成單色光并可從中選出一任波長單色光光學系統(tǒng)。吸收池光源第28頁(3)吸收池樣品室:吸收池(比色皿)和對應池架附件。吸收池:石英池(紫外區(qū))和玻璃池(可見區(qū))。(4)檢測系統(tǒng) 硒光電池 光電管 指示器利用光電效應將透過吸收池光信號變成可測電信號。用(硒)光電池(72

14、)、光電管或光電倍增管(721、751)、(5)結果顯示統(tǒng)計系統(tǒng)是把放大信號以A或T方式顯示或統(tǒng)計下來裝置。有:檢流計、微安表、數(shù)字顯示統(tǒng)計儀、微機等進行儀器自動控制和結果處理。圖10-7 吸光度與透光率標尺刻度第29頁1. 72型1.穩(wěn)壓電源開關 2.波長調整器 3.光路閘門 4.單色器光源開關 5.比色皿定位裝置 6.光亮調整器 7.檢流計電源開關 8.零點調整器 9.靈敏度調整器 10.比色皿架 72型光度計安裝示意圖第30頁1.指示燈 2.電源開關 3.靈敏度選擇按鈕 4.比色皿座定位拉桿 5.透光率100電位器旋鈕 6.透光率0電位器旋鈕 7.波長調整旋鈕 8.波長示窗 9.光密度(

15、透光率)表 10.比色皿暗箱蓋 721型分光光度計2. 721型第31頁3. 751型第32頁附: 幾個慣用分光光度計分光光度計國產型號工作范圍/nm光 源單色器接收器應 用可見分光光度計72型721型420700360700鎢燈鎢燈玻璃棱鏡玻璃棱鏡硒光電池光電管無機物和有機物含量測定紫外-可見和近紅外分光光度計751型或WFD-8型2001000氫燈及鎢燈石英棱鏡或光柵光電管或光電倍增管無機物和有機物含量測定;有機物結構分析紅外分光光度計WFD-3型76040000硅碳棒巖鹽真空熱電偶有機物結構分析第33頁10.2.2 顯色反應及其影響原因*(1)顯色反應及其選擇(2)顯色劑(3)顯色反應條

16、件選擇第34頁(1)顯色反應及其選擇顯色反應:將待測物轉變成有色化合物反應。比如:鋼中微量錳測定,Mn2不能直接進行光度測定 2Mn25S2O82-8H2O = 2MnO4-+ 10SO42-16H+生成紫紅色MnO4-在525 nm處能夠進行光度測定。配位顯色反應: 當金屬離子與有機顯色劑形成配合物時,通常會發(fā)生電荷轉移躍遷,產生很強紫外可見吸收光譜。氧化還原顯色反應:氧化劑:過二硫酸根第35頁大顯色劑顯色反應靈敏度高顯色劑顯色條件最大(nm)氨銅試劑(DDTC)雙環(huán)己銅草酰雙腙(BCO)雙硫腙pH5.79.2CCl4萃取pH8.99.6 0.1mol/L酸度CCl4萃取6204365955

17、331.21021.31041.61045.0104Cu2+顯色劑及其配合物值選擇顯色反應時應考慮原因: (1.1)靈敏度高:=104105第36頁(1.2)選擇性高:選擇干擾小或易除去干擾顯色劑(1.3)顯色劑在測定波優(yōu)點無顯著吸收兩種有色物最大吸收波長之差: = 稱為“對比度”;要求 60nm。(1.4)生成有色化合物組成恒定 化學性質穩(wěn)定能夠確保最少在測定過程中吸光度基本保持不變,不然將影響吸光度測定準確性及重現(xiàn)性。第37頁(2) 顯色劑(2.1)無機顯色劑:硫氰酸鹽(測Fe,Mo,W)、鉬酸銨(測P,Si,W)、過氧化氫(測Ti,V)等幾個。(2.2)有機顯色劑:種類繁多(偶氮類、三苯

18、甲烷類等)有機顯色劑中含有生色團和助色團。生色團 (含不飽和鍵基團,能吸收波長大于200nm光)如:偶氮基(-N=N-),羰基(C=O),硫羰基(C=S),亞硝基(-N=O)等。助色團(含有孤對電子基團,與生色團上不飽和鍵相互作用,能夠使顏色加深)如:胺基(-NH2 、RNH-或R2N-)、羥基(-OH)等第38頁偶氮類顯色劑(ON型) :本身是有色物質,生成配合物后,顏色發(fā)生顯著改變;含有性質穩(wěn)定、顯色反應靈敏度高、選擇性好、對比度大等優(yōu)點,應用最廣泛。如:偶氮胂(測Th,Zr,U)、PAR(測Ag,Hg,Ga,U)4-(2-吡啶偶氮)-間苯二酚三苯甲烷類(OO型螯合顯色劑):鉻天青S (C

19、AS)主要測Al; pH55.8時顯色;mxa=530nm,=5.9104)等。第39頁其它有機顯色劑丁二酮肟(DMG)(NN型螯合顯色劑):主要測Ni4+,在NaOH堿性中,有氧化劑 (過硫酸銨)存在時, 生成可溶性紅色絡合物;mxa=470nm, =1.3104鄰二氮雜菲(Phen ;1,10-二氮菲;鄰菲羅啉) (NN型螯合顯色劑):主要測Fe2+, pH56時生成穩(wěn)定桔紅色Fe(Phen)3 2+;mxa=508nm, =1.110412456378910第40頁(3)顯色條件選擇(3.1)顯色劑用量顯色反應式: M(待測物)R(顯色劑)=MR(有色配合物) 吸光度A與顯色劑用量CR關

20、系會出現(xiàn)如圖所表示幾個情況:選擇曲線a或b中改變平坦處。第41頁(3.2)反應體系酸度M + HR MR + H+ (顯色劑)(有色配合物) 在相同試驗條件下,分別測定不一樣pH值條件下顯色溶液吸光度。(3.3)顯色反應溫度: 試驗確定,普通盡可能采取在室溫下進行。(3.4)顯色時間:試驗確定,在顯色反應完全和有色配合物穩(wěn)定時間內完成。(3.5)溶劑: 普通盡可能采取水相測定。選圖中A較大且平坦區(qū)對應pH范圍。圖10-9 吸光度與pH 關系第42頁(3.6)共存離子干擾消除加入掩蔽劑選擇掩蔽劑標準是:掩蔽劑不能與待測組分反應;掩蔽劑本身及掩蔽劑與干擾組分反應產物不干擾待測組分測定。 例:測定T

21、i4,可加入H3PO4掩蔽劑使Fe3+(黃色)成為Fe(PO)23-(無色),消除Fe3+干擾;又如:用鉻天菁S光度法測定Al3+時,加入抗壞血酸作掩蔽劑將Fe3+還原為Fe2+,消除Fe3+干擾。選擇適當顯色反應條件分離干擾離子第43頁10.2.3 吸光度測量條件選擇(1)入射光波長選擇(2) 參比溶液選擇(3)吸光度讀數(shù)范圍選擇與誤差第44頁(1)入射光波長選擇普通應該選擇max為入射光波長。但假如max處有共存組分干擾時,則應考慮選擇靈敏度稍低但能防止干擾入射光波長。c1c2c4c3第45頁如:顯色劑與鈷配合物在420nm處都有最大吸收。圖10-10 吸收曲線ABA-鈷配合物吸收曲線B-

22、顯色劑吸收曲線 若用此波長測定鈷,則未反應顯色劑會發(fā)生干擾而降低測定準確度。所以,選擇500nm波長測定很好,在此波長下顯色劑不發(fā)生吸收,而鈷配合物則有一吸收平臺。 用此波長測定,靈敏度雖有所下降,卻能夠消除干擾,從而提升了測定準確度和選擇性。第46頁測某有色物吸收光譜以下列圖所表示,你認為選擇那一個波長測定較適當?說明理由。 標準上選擇A-曲線上 A 最大處a所對應波長;例:解:但 a 處波長范圍很窄,A易隨改變而產生較大誤差,工作條件難于控制準確一致,將影響測定結果精密度和準確度。采取b 處波長測定則易于控制工作條件,從而減小測量誤差。ab第47頁(2) 參比溶液選擇 為使測得A能真正反應

23、待測溶液吸光強度,需要使用參比溶液。 參比溶液選擇普通有以下幾個情況:純溶劑(水)作參比若僅待測組分與顯色劑反應產物在測定波優(yōu)點有吸收,其它所加試劑均無吸收時選取。 空白溶液(不加試樣溶液)作參比若顯色劑或其它所加試劑在測定波優(yōu)點略有吸收,而試液本身無吸收時選取。 第48頁試樣溶液(不加顯色劑)作參比若待測試液在測定波優(yōu)點有吸收,而顯色劑等無吸收時選取。 將試液中待測組分掩蔽后再加顯色劑作為參比若顯色劑、試液中其它組分在測量波優(yōu)點有吸收時選取。另外濃度測量值相對誤差與其透光度讀數(shù)T值也相關。第49頁(3)吸光度讀數(shù)范圍選擇與誤差在不一樣吸光度(光密度)范圍內,讀數(shù)對測定帶來誤差不一樣,普通讀數(shù)

24、在標尺兩端誤差較大(參見標尺刻度圖)。 普通在T=7010 (A=0.151. 0)范圍內,濃度測量相對誤差較小。第50頁控制適宜吸光度不一樣透光度讀數(shù),產生誤差大小不一樣: A= -lgT=bc 或 lgT = -bc 微分:d(lgT)0.434d(lnT)= 0.434dT/T = -b dc兩式相除得: dc/c =( 0.434/TlgT )dT 以有限值表示可得: c/c =(0.434/TlgT)T (10-6) 濃度測量值相對誤差(c/c)不但與儀器透光度誤差T相關(普通:0.2% 2 %),而且與其透光度讀數(shù)T 值也相關。第51頁若:儀器透光度讀數(shù)誤差T= 0.5(半格讀數(shù)誤

25、差)由圖可知:在T=7010 (A=0.151. 0)范圍內,濃度測量相對誤差約為 1.42.2;最小誤差為1.4時T=36.8%( A=0.434)。圖10-11 c/c-T關系 (誤差曲線)第52頁設:T=1%(1格讀數(shù)誤差*),則可繪出溶液濃度相對誤差c/c與其透光度T 關系曲線。 當T =1%,T%=2065(A=0.700.20)之間時,濃度相對誤差較小。當:Tmin36.8%, Amin0.434 時濃度相對誤差最小為2.72%即:c/c與儀器透光度讀數(shù)誤差T相關。在實際應用中,應參考儀器使用說明書。第53頁儀器T與c/c關系Tc/c較小范圍1.42.2c/c最小值T= 0.5(半

26、格讀數(shù)誤差)T=7010 (A=0.151. 0)1.4T=36.8%( A=0.434)T=1%(1格讀數(shù)誤差)T%=2065(A=0.700.20)2.72%Tmin36.8%(Amin0.434)第54頁課堂練習1:某顯色劑與Co()形成有色絡合物,在max=598nm處測得吸光度A為0.58,則透射比T=?某顯色劑與Cu()形成有色絡合物,在max=540 nm處測得透射比T=70.0%,其吸光度A=?若使用儀器測量誤差(T)為0.5%,上述兩結果由儀器測量引發(fā)濃度相對誤差分別為多少?第55頁解: (a) A=-lgT, 則 T=10-A=10-0.58=26.3% (b) A=-lg

27、T=-lg0.70=0.155 第56頁10.3 可見光分光光度法應用10.3.1 高含量組分測定10.3.2 多組分分析第57頁10.3.1 高含量組分測定(1*)微量組分測定(標準曲線法)通常采取 A-c 標準曲線法定量測定。 吸光光度法主要用于微量單組分和多組分含量測定,也能夠用于高含量組分和痕量組分測定、研究化學平衡和配合物組成等。 配制一系列不一樣濃度(c)被測組分標準溶液,在選定max 和最正確操作條件下,測得各自吸光度(A)。第58頁以 A-c 作圖得一直線(標準曲線):在完全相同條件下,測得試樣吸光度Ax,然后從標準曲線上查得對應濃度cx。標準工作曲線cx第59頁采取標準曲線法

28、時必須注意:(1)使用標準溶液濃度范圍應該使A與c之間保持直線關系。普通使A在0.151. 0之間為宜,最好參考儀器使用說明書,以確保足夠準確度。(2)須用不含被測元素空白溶液作參比,用于儀器調零,方便從試樣吸光度中扣除本底空白值。(3)全部操作條件(光源、單色器、檢測器等)在整個分析過程中必須保持恒定。第60頁(2) 高含量組分測定(示差法) 普通分光光度法普通只適于測定微量組分,當待測組分含量較高(或較低)時,將產生較大誤差。需采取示差法。 示差法需要較大入射光強度,并采取濃度稍低于待測溶液濃度標準溶液作參比溶液調整儀器透光度為100(A=0)。然后測定試液吸光度,該吸光度為相對吸光度Ar

29、,對應透光度為相對透光度Tr。第61頁測得吸光度相當于普通法中待測溶液與標準溶液吸光度之差。 示差法測得吸光度與c呈直線關系。由標準曲線查得對應C值,則可知待測溶液濃度cx :設:待測溶液濃度為cx,標準溶液濃度為cs(cs cx)。則: Ax= b cx As = b cs x s=b(cx cs )=bc cx = cs + c 示差法工作曲線第62頁 示差法標尺擴展原理:普通法: csT=10%;cxT=5%示差法: cs 做參比,調T=100%則 cxTr,x= 50% ;標尺擴展10倍第63頁試樣濃度高(低):選稍低(高)濃度標準液作參比第64頁用不一樣Ts溶液作參比時,將其濃度相對

30、誤差分別作出誤差曲線不一樣Ts溶液作參比時誤差曲線由圖可見:伴隨參比溶液濃度增加(即Ts減小),濃度相對誤差也就減小。(假定儀器透光度讀數(shù)絕對誤差T=0.5)。如圖所表示:第65頁以純試劑調整透光率滿度時(T=100%),測出某試液Tx=5%,假定儀器T=0.5%,問:測定相對誤差(c/c)是多少? 若以Ts=10%標準液調滿度,該試液Tr=?測定相對誤差(cx/cx )是多少?解:見華東理科大學,成都科技大合編 分析化學第四版325頁例:第66頁課堂練習2:欲測定某有機胺摩爾質量,先用苦味酸(M=229g/mol)處理,得到苦味酸胺(系1:1加合物)。今稱取此苦味酸胺0.0300 g,溶于乙

31、醇并配制成1L溶液, 用1.00cm比色皿,于其最大吸收波長380nm處測得吸光度為0.800已知苦味酸胺在380nm處摩爾吸光系數(shù) =1.3104L/(molcm) 。試求該有機胺摩爾質量。 第67頁解:已知:配制苦味酸胺 0.0300 g /L,苦味酸胺在380nm處 = 1.3104 L/(molcm) A= 0.800 , b= 1.00cm。 c = A/ b = 0.800 /1.31041.00 = 6.1510 -5 (mol/L) M(苦味酸胺) = 0.0300 (g /L)/ 6.1510-5 (mol/L) = 488 (g/mol) 又:苦味酸M=229g/mol, 則:該有機胺摩爾質量M = 488 - 229 =259 (g/mo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