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學第15章貨幣供給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bf6aee41696affd72270c8a59eedb36/1bf6aee41696affd72270c8a59eedb361.gif)
![金融學第15章貨幣供給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bf6aee41696affd72270c8a59eedb36/1bf6aee41696affd72270c8a59eedb362.gif)
![金融學第15章貨幣供給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bf6aee41696affd72270c8a59eedb36/1bf6aee41696affd72270c8a59eedb363.gif)
![金融學第15章貨幣供給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bf6aee41696affd72270c8a59eedb36/1bf6aee41696affd72270c8a59eedb364.gif)
![金融學第15章貨幣供給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bf6aee41696affd72270c8a59eedb36/1bf6aee41696affd72270c8a59eedb36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金融學 第15章 貨幣供給 15.1基礎貨幣與基礎貨幣方程式15.1.1什么是基礎貨幣 基礎貨幣又叫高能貨幣,是指在部分準備金制度下能夠通過銀行體系創(chuàng)造出多倍的存款貨幣,它等于流通中的現金C加上銀行體系尺的準備金總額。以MB表示基礎貨幣,則有:弄清了什么是基礎貨幣,那么,基礎貨幣又是如何供給的呢?影響基礎貨幣供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這就要從基礎貨幣方程式談起。 15.1.2基礎貨幣方程式 考察基礎貨幣方程式,應首先從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著手。在不同的國家,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的內容有較大的差異,因而影響基礎貨幣供給的因素也不盡相同。下面是一個簡化的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它反映了中國人民銀行資產負債表的
2、主要項目。在資產方,主要有國外資產、對政府債權和對金融機構的債權。其中,國外資產又包括外匯占款和黃金,對政府債權則包括中央財政過去從央行借人而未償還的款項、中央銀行購買的政府債券,對金融機構債權又包括對存款性金融機構的債權和對其他金融機構的債權。在負債方,主要包括流通中現金、金融機構存款(即準備金)、中央銀行債券、政府存款、國外存款和其他項,當然,在負債方,還有少量的自有資本。在這里,負債方只考察中央銀行債券和政府存款。 根據資產負債表平衡關系,有:從而得: 進一步有: 等式兩邊各項都會影響基礎貨幣的供給。具體而言,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的資產方一一對金融機構的再貸款(債權)、對政府債權、國外資產
3、的增加都會引起基礎貨幣的等額擴張;反之,這些資產項目的減少又會相應地減少基礎貨幣的供應。等式右邊的中央銀行債券、政府存款、國外存款和其他項的增加則會減少基礎貨幣的供給;反之,它們的減少則會增加基礎貨幣的供給。15.1.3中央銀行資產對基礎貨幣的影響1.國外資產 國外資產是指中央銀行持有的外匯儲備、黃金和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特別提款權。由于黃金儲備和特別提款權是很穩(wěn)定的(見第18章),所以它們對基礎貨幣的影響很少。在國外資產中,對基礎貨幣的影響幾乎唯一地來自于外匯儲備。 外匯儲備之所以影響基礎貨幣,是由于我國實行了結售匯制。在結售匯制下,出口企業(yè)所得的出口收入要賣給外匯指定銀行,這叫結匯;當企業(yè)
4、需要外匯進口商品或設備時,可以申請購買外匯,這對銀行來說叫售匯。外匯指定銀行在結匯后,又要將外匯賣給中央銀行,這就直接影響到了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假定有一家企業(yè)出口獲得了1 000萬美元的收人,它收到外匯款項后,必須賣給它的外匯往來銀行,比如說中國銀行。假定當時匯率為1美元兌628元人民幣,那么,中國銀行在收到1 000萬美元的外匯后,其T形賬戶為: 中國銀行結匯后,又要將它賣給中央銀行(中國人民銀行)。為方便起見,我們還是假定匯率為1美元兌828元人民幣。這時,中央銀行和中國銀行的T形賬戶分別為:中央銀行的T形賬戶中國銀行的T形賬戶 這樣,中國銀行將6 280萬元的外匯資產賣給中央銀行后,
5、對它的資產負債表的影響是,資產方外匯減少了6 280萬元,但同時在中央銀行的儲備資產則增加了6 280萬元,因此,基礎貨幣增加了6 280萬元。 2.中央銀行購買政府債券 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中的“對政府債權”包括政府過去從中央銀行的借款和中央銀行購買的政府債券。鑒于1994年之后,中國政府不能從中央銀行借款或透支,所以這里只分析中央銀行購買政府債券的情形。 中央銀行購買政府債券要分兩種情況來分析:第一是中央銀行從商業(yè)銀行手中購買政府債券;第二是從公眾手中購買政府債券。 從商業(yè)銀行體系中購買政府債券假定中央銀行從中國銀行購買了1 000萬元政府債券,且用1 000萬元的支票支付。中國銀行在得到1
6、 000萬元的支票后,可以將它存在其在中央銀行的賬戶上,也可以兌現,將現金納入庫存。但無論是存人中央銀行,還是提現,都將使中國銀行的儲備資產增加1 000萬元。這一交易完成后,對中央銀行和中國銀行的T形資產負債表的影響如下:中央銀行從中國銀行購買1 000萬元政府債券后的T形賬戶中國銀行提現時中央銀行的T形賬戶 即中央銀行從中國銀行購買1 000萬元的政府債券后,使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的資產方增加了1 000萬元的政府債券,在負債方,增加了1 000萬元的中國銀行在中央銀行存款,或增加了1 000萬元的通貨,即基礎貨幣增加了1 000萬元。 從公眾手中購買政府債券設想你是一位富翁,除了持有很多
7、股票外,還持有幾千萬的政府債券。如果中央銀行從你手中購買了1 000萬元的政府債券,其影響又如何呢?如果你將1000萬元的政府債券賣給中央銀行后,中央銀行給你開出一張支票,你將支票存人到了你在招商銀行的存款賬戶上,那么,這時,你的T形賬戶就進行了如下的調整:你賣出1000萬元政府債券并將支票存入招商銀行時的T形賬戶當你將支票存人到招商銀行后,招商銀行的T形賬戶就要作如下調整:招商銀行的T形賬戶 即招商銀行的資產方的儲備和負債方的存款同時增加了1 000萬元。 對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的影響是,資產方增加了1 000萬元的政府債券, 負債方也增加了1000萬元的儲備,即: 這樣,由于招商銀行的儲備增
8、加了1 000萬元,因此,基礎貨幣也相應地增加了l000萬元。 如果你收到中央銀行購買1 000萬元的政府債券而開出的支票后,并沒有將它存人到招商銀行,而是將它變成了現金,這時,你的存款沒有增加,但手持現金增加了1 000萬元,因此,你的T形賬戶如下:你提取現金后的T形賬戶對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的影響是,在資產方增加了1 000萬元的政府債券,同時負債方也增加了1 000萬元的流通中現金,即中央銀行的T形賬戶調整如下:你提取現金后中央銀行的T形賬戶 因此,如果你將賣出1 000萬元的政府債券所得到的支票變換成了現金,對銀行體系的儲備沒有影響,但增加了1 000萬元的流通中現金。因此,中央銀行購
9、買政府債券是增加銀行體系的儲備還是增加流動中的現金,取決于政府債券的出售者是將支票存人到銀行還是將支票變?yōu)楝F金。如果將支票存人銀行,那么就會使銀行體系的儲備增加;如果將支票變成現金,則對儲備沒有影響,但增加了流通中的現金。雖然有這樣的差別,但都增加了基礎貨幣。3.對金融機構的再貸款 對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再貸款是我國投放基礎貨幣的主要渠道之一。假定在上面的例子中,中央銀行不是向中國銀行購買1 000萬元的政府債券,而是給中國銀行提供1 000萬元的再貸款,中國銀行得到這一貸款后,就將它存入了在中央銀行的賬戶上,這時,對中央銀行和中國銀行的T形賬戶的影響分別是:中央銀行向中國銀行提供1 000萬元再
10、貸款時的T形賬戶中國銀行的T形賬戶 這一行動的結果是使中國銀行的儲備增加了1 000萬元。若中國銀行將這1 000萬元變換成了現金,同它出售政府債券后,將支票變成了現金一樣,使T形賬戶的庫存現金增加1 000萬元,負債方沒有變化;對中央銀行的T形賬戶的影響是,在負債方流通中現金增加了1 000萬元,資產方仍是對金融機構再貸款增加了1 000萬元。中央銀行和中國銀行的T形賬戶分別如下: 中央銀行的T形賬戶中國銀行的T形賬戶 盡管存在這樣的差別,但不管是增加了中國銀行的儲備,還是增加了中國銀行的庫存現金,都使基礎貨幣增加了1 000萬元。15.1.4政府存款 從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和基礎貨幣方程式中
11、,我們看到,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的負債方項目的增加會減少基礎貨幣。這里主要討論政府存款和中央銀行票據(債券)對基礎貨幣的影響: 1.國外資產 政府通過征稅和出售政府債券所得的資金,先是存入在商業(yè)銀行的賬戶,然后再從商業(yè)銀行賬戶轉入到中央銀行賬戶?,F在假定,財政部發(fā)行了l億元的國庫券,國庫券發(fā)行完后所得資金最初存在商業(yè)銀行,然后再轉入中央銀行賬戶,這時,財政部的T形賬戶就會發(fā)生如下變動: 財政部的T形賬戶現在商業(yè)銀行失去了1億元的存款,準備金減少了1億元,因而商業(yè)銀行的T形賬戶會發(fā)生如下變動: 商業(yè)銀行的T形賬戶由于財政部和商業(yè)銀行的T形賬戶的變動,使中央銀行的T形賬戶也發(fā)生了如下變動:中央銀行的
12、T形賬戶由此可見,政府存款增加的結果,使銀行系統(tǒng)準備金減少了1億元,即基礎貨幣減少了1億元。 2.中央銀行債券:央行自己創(chuàng)造負債 除了政府存款外,中央銀行還可以自己創(chuàng)造負債,即發(fā)行中央銀行債券(又稱央行票據)來調控基礎貨幣。中央銀行票據是中央銀行為了調控基礎貨幣的需要而發(fā)行的債務憑證,在中央銀行的平衡表上反映為中央銀行債券。 假設中國人民銀行發(fā)行了100億元的中央銀行票據,全部由A商業(yè)銀行購買了。這一交易對A銀行和中央銀行的T形賬戶影響如下:A銀行的T形賬戶中央銀行的T形賬戶 即中央銀行發(fā)行100億元的央行票據,使中央銀行的T形賬戶的負債方A銀行準備金減少了100億元,同時負債方增加了100億
13、元的央行票據。而A銀行的T形賬戶的資產方增加了100億元的央行票據,但資產方減少了100億元的準備金存款。因而,發(fā)行中央銀行票據會等額地減少基礎貨幣供給。反之,若中央銀行贖回央行票據,則會等額地增加基礎貨幣供給。 15.1.5中國基礎貨幣的供給和調控 以上從中央銀行的資產和負債兩個方面分析了基礎貨幣變動的途徑。下面我們就具體地看一看中國人民銀行資產和負債的變動對基礎貨幣的影響,分析的基礎依然是基礎貨幣方程式。 先看看中國人民銀行資產方的變動。 國外資產:中國人民銀行資產負債表中的國外資產,主要是外匯占款。1994年,我國外匯管理體制改革后,實行了強制結售匯制;同年,還實行了人民幣匯率的并軌,實
14、行了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在匯率并軌的同時,人民幣匯率還貶值了60左右,這導致了中國大量的外貿順差。自此之后,外匯占款一直是我國基礎貨幣投放的主渠道。到了2000年之后,外匯占款對基礎貨幣供給的影響又出現了新的變化,由于人民幣的存款利率長期高于國外的利率,同時又出現了人民幣升值的強烈預期。這些因素導致了大量的游資進人中國以期套取無風險的利差與匯差收益,使中國的外匯占款持續(xù)不斷地增大。2002年西方七國財長會議之后,美國、日本等國的財長紛紛向中國施加壓力,要求人民幣匯率升值,更進一步導致了市場對人民幣匯率升值的預期空前高漲,國際投機資本的大量涌入,再加上中國持續(xù)增長的貿易順差,使得2003年之后的
15、幾年里,中國的外匯占款出現了急劇擴張之勢。 中國人民銀行持有的國外資產的,這直接導致了我國基礎貨幣被動地擴張。國外資產占中國人民銀行總資產的比重,由1994年前后的12左右,上升到了2012年的80左右。由此可見,在1994年之后,國外資產的增加是中國人民銀行投放基礎貨幣的主渠道,因而,結售匯制使得中國人民銀行的資產并進而使基礎貨幣的供給受到了非常大的外部沖擊。 對金融機構再貸款: 中國人民銀行對金融機構的再貸款反映在資產負債表的對存款性金融機構的債權和對非存款性金融機構的債權中。對非存款性金融機構的債權包括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證券公司在內的其他金融機構的再貸款等。首先,對存款性金融機構的債權。
16、與外匯占款在1993年之后呈不斷增長之勢不同,1999年對商業(yè)銀行的再貸款余額達到了15 3739億元,這表明,在這段時間里,對存款性金融機構的債權增加同樣是供給基礎貨幣的一個重要渠道。但在2000年至2007年,對存款性金融機構的債權不斷減少,因而對基礎貨幣的供給起到了收縮的作用。外匯占款使得基礎貨幣出現剛性的擴張,對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再貸款又對基礎貨幣的供給造成了一次性的沖擊。中央銀行對商業(yè)銀行的再貸款的調整便是應付這些對基礎貨幣沖擊的一個有力工具。資料來源:中國人民銀行統(tǒng)計季報各期。圖14-1a央行持有的田外資產(億元)資料來源:中國人民銀行統(tǒng)計季報各期。圖14-1b國外資產占央行總資產
17、之比() 在2009年至2012年,對存款性金融機構的債權又大幅上升了,因而對基礎貨幣起到了擴張的效果,這也表明,在這段時間里,央行的貨幣供給具有擴張性。其次,對非存款性金融機構的債權。這其中,重要的變化有兩個。其一,2000年,為了讓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收購國有商業(yè)銀行的不良資產,中國人民銀行對它們的再貸款(對其他金融機構的債權)就增加了4 767.3億元,這是當年基礎貨幣供給的一個主要渠道。2000年之后,對非貨幣金融機構債權并沒有明顯地變化,這一因素對基礎貨幣的沖擊已經減弱。其二,在2005年至2006年,對非存款性金融機構的債權有一個跳躍性的增加,最高達到了約2.2萬億元,這主要是對一些證
18、券公司在內的金融機構的流動性救助造成的,因而,央行對金融機構的流動性救助會造成基礎貨幣的擴張。 對政府債權:1994年以前,中央政府的財政赤字基本上是通過向中央銀行借款或透支來彌補的。1994年之后,財政赤字只能通過發(fā)行政府債券來彌補,從而割斷了財政赤字與基礎貨幣發(fā)行之間的臍帶關系。正是這一變化,使中央銀行對基礎貨幣控制的獨立性相對地增強了?,F在,中央銀行資產中對政府債權的變化主要是由中央銀行公開市場操作買賣政府債券而引起的。當中央銀行需要回籠基礎貨幣時,便可以出售政府債券,這會使中央銀行的資產中對政府債權減少;資料來源:中國人民銀行統(tǒng)計季報各期。圖14-2a央行對金融機構再貸款(億元)資料來
19、源:中國人民銀行統(tǒng)計季報各期。圖14-2b央行對非存款性金融機構再貸款(億元) 反之,當中央銀行需要投放基礎貨幣時,便可以通過公開市場操作購買政府債券,這會使中央銀行對政府債權增加。2001年,中央銀行對政府債權增加了1 238.5億元,相應地造成了基礎貨幣增加了1 238.5億元;2002年之后,中央銀行對政府債權處于相對較為穩(wěn)定的水平,這是因為,中央銀行主動調整了自己的負債結構來控制基礎貨幣的增長。2007年,對政府債權也有一次跳躍性增長,這主要是因為,當年設立了中國國家外匯投資公司,財政部發(fā)行了約15 500億元的債券,為中投公司籌集資本金。這次財政部發(fā)行的債券,先由中國農業(yè)銀行購買。為
20、了避免對市場資金供給造成較大的不利影響,緊接著,央行就從農業(yè)銀行悉數買入了這些債券。資料來源:中國人民銀行統(tǒng)計季報各期。圖14-3央行對政府債權(億元) 其次,看看中國人民銀行負債方面的變動。在負債方,我們著重考察央行債券與政府存款的變動。 中央銀行債券中央銀行債券也叫中央銀行票據,在中國的財經媒體中,通常使用“央行票據”而不是“央行債券”。從圖13.4可以看到,1993年至2001年,央行債券幾乎可以忽略,在那個時期,央行債券在基礎貨幣的調控中沒有發(fā)揮什么作用。2002年中央銀行開始大規(guī)模發(fā)行中央銀行票據回籠基礎貨幣,以應對外匯占款造成的基礎貨幣的擴張。接下來的幾年里,發(fā)行中央銀行票據成了中
21、國人民銀行對銷外匯占款(國外資產)的基本手段。由于外匯占款的大量增加,中央銀行為了穩(wěn)定基礎貨幣的供給,也不得不大量發(fā)行中央銀行票據。從2002年至2009年,央行債券余額大幅上升,最高時曾達到4.7萬億元左右。中央銀行票據是中央銀行主動創(chuàng)造的一種負債,通過這種方式來調節(jié)基礎貨幣,中央銀行較為主動,可以根據需要確定中央銀行票據的發(fā)行規(guī)模。但是,在2010年之后,央行債券余額不斷下降,這表明,央行債券沖銷國外資產擴張的作用日趨式微。 資料來源:中國人民銀行統(tǒng)計季報各期。圖14-4央行債券(票據)余額(億元)資料來源:中國人民銀行統(tǒng)計季報各期。圖14-5政府存款余額(億元) 政府存款:政府存款增加會
22、起到收縮基礎貨幣的作用,反之,政府存款減少則會增加基礎貨幣。自1994年以來,政府存款在總體上呈增加趨勢,這對中央銀行回籠基礎貨幣發(fā)揮了一定的積極作用。政府存款余額變化的另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它呈鋸齒狀地波動,通常而言,每年第四季度時,政府存款余額都會大幅度地下降,因而在年底時,政府存款余額的變化通常會增加基礎貨幣。2010年之后,政府存款余額有下降趨勢。出現這一變化,實際上與國庫現金管理密不可分。所謂國庫現金管理,即財政部把原來由央行代理的國庫資金,委托中國人民銀行進行利率招標,將部分財政存款轉而存入出價(利率)最高的商業(yè)銀行。因此,國庫現金管理會減少央行負債方的政府存款。盡管政府存款的增加可
23、以起到回籠基礎貨幣的作用,但是,政府存款的變化主要取決于財政收支的變化,國庫現金管理體制的改革也會影響央行資產負債表中的政府存款,中央銀行無法控制政府存款的變動。更確切地說,央行負債方的政府存款余額反映了基礎貨幣的被動投放或收縮,它并不是中央銀行調控基礎貨幣的一個工具。 15.2銀行體系派生存款的創(chuàng)造 你在銀行存入100塊錢,會變成幾百塊錢嗎?乍看起來,這樣的問題似乎很荒唐。我在銀行存人100塊錢,到明年來取時,還是只有100元錢,頂多再獲得一點利息收人,在我的賬戶上不可能變成幾百元錢的,如果真是那樣,豈不是真有所謂的搖錢樹了? 這倒一點沒錯,你今天在銀行存入100元錢,一年以后,在你的存款賬
24、戶上,這100元不會變成500元。但是,如果你理解了銀行體系放款的功能及其放款結算的方式后,你也許會豁然開朗:原來,我在銀行存人100元錢,在整個銀行體系可能會被放大至數百塊錢,盡管我自己的賬戶上沒有增加多少錢。這一過程就是存款貨幣或叫作派生存款的創(chuàng)造。所謂派生存款,就是指商業(yè)銀行體系通過發(fā)放貸款而創(chuàng)造的存款。下面我們就分析派生存款的創(chuàng)造過程。15.2.1 100的法定存款準備金與1 00提取現金 我們先看兩個特殊的情況。第一是中央銀行要求商業(yè)銀行繳存100%的法定存款準備金,即商業(yè)銀行所吸收的存款必須如數全部存人其在中央銀行的準備金賬戶。如果你在某銀行存入了100元,這時,這家銀行的T形資產
25、負債表為: 該銀行收到你的100元存款后,由于必須繳納100的準備金,因此,在繳存中央銀行法定存款準備金后,該銀行的T形資產負債表變?yōu)椋?該銀行在繳存中央銀行法定存款準備金后,就沒有剩余資金可用于發(fā)放貸款了,因此,這種情況下不可能創(chuàng)造出派生存款來。 第二是100提取現金?,F在假定法定存款準備金比率為10,但借款者得到銀行的貸款后提取了100的現金。當你在該銀行存入100元后,該銀行按照10的法定準備金比率的要求提取10元的法定準備金后,其資產負債表的初始狀態(tài)為: 該銀行在繳存10元的法定準備金后,還有90元的剩余現金。與100的法定準備金要求不同,它還可利用剩余的90元現金放款。假定借款者A從
26、該銀行獲得了90元的貸款,并全部以現金提取,這時,該銀行的T形資產負債表變?yōu)椋?如果借款者A提取現金后并沒有存入到他的往來銀行賬戶中,因此你最初存入的100元,在整個銀行系統(tǒng)中現在還是只有100元的存款。15.2.2部分準備金與不提取通貨時的存款創(chuàng)造 100的法定存款準備金和100的提取現金都是不現實的假定。在很多情況下,借款者獲得貸款后都是通過支票轉賬結算的。借款者取得銀行的貸款后,貸款行給他開出一張支票,然后,借款者就將支票存入到他的往來銀行。 該銀行在吸收你的100元的存款后,按照10的法定準備金比率的要求提取10元的法定存款準備金后,還剩90元可用于發(fā)放貸款。借款者A獲得該銀行的貸款后
27、,該銀行給他開出一張支票,借款者A得到支票后,將它存人到其往來銀行,如銀行甲。銀行甲在收到90元的支票存款后,其T形賬戶為: 銀行甲也必須按照10的法定存款準備金比率的要求提取9元的法定準備金。提取法定準備金后,銀行甲的T形賬戶變?yōu)椋?因此,提取9元的法定準備金后,銀行甲還有81元可用于發(fā)放貸款。假定它將這81元錢全部貸給了借款者B,這時,銀行甲的T形賬戶又變?yōu)椋?借款者B又將他從銀行甲取得的81元借款存人到他往來的銀行,如銀行乙。銀行乙收到81元的存款后,同樣按照10的法定準備金比率提取8.1元的法定準備金,將剩余的72.9元發(fā)放貸款。在整個銀行系統(tǒng)中如此循環(huán)下去,最后就形成了如下所示的情況
28、: 這樣,你最初在某銀行中存人100塊錢,在提取10的法定準備金后,就在銀行系統(tǒng)中創(chuàng)造出了1 000塊錢,它是原來你存人100元錢的10倍,這就是存款乘數,它等于法定存款準備金比率的倒數。由于我們在這里還沒有考慮其他因素,因此,它也被稱為簡單存款乘數。相反,如果你是從銀行提取100元的存款,又會引起多倍的存款貨幣的收縮,收縮的倍數也仍然是法定存款準備金比率的倒數。15.2.3貨幣創(chuàng)造中的漏損 1.存款貨幣創(chuàng)造中的漏損之一:超額準備 一般來說,除了法定存款準備金要求外,為了應付存款者的取款和流動性管理,商業(yè)銀行也會保留一些超額準備金。商業(yè)銀行提取超額準備金后,它創(chuàng)造存款貨幣的能力就受到了削弱。假
29、定,所有的商業(yè)銀行體系提取的超額準備金比率都是10,現在看看商業(yè)銀行體系的貨幣創(chuàng)造受到了什么樣的影響。 當你在銀行存人100元錢后,這家銀行首先按照10的法定準備金比率要求提取10元的法定準備金,然后又根據流動性需要提取了10元的超額準備金,最后,就將剩余的80元全部貸給了A企業(yè),這時,其T形賬戶如下: 存在超額準備時某銀行的T形賬戶 A企業(yè)獲得這家銀行給它的貸款后,將支票又存人到它的往來銀行,如銀行甲。銀行甲在得到A企業(yè)的80元支票存款后,同樣先提取10的法定存款準備金8元,然后又提取10的超額準備金8元,最后又將余下的64元全部貸給B企業(yè)。這時,銀行甲的T形賬戶就是: 存在超額準備時銀行甲
30、的T形賬戶 以此類推,最后就得到了如下的存款貨幣創(chuàng)造過程: 存在超額準備時的存款創(chuàng)造 因此,由于商業(yè)銀行體系提取了超額準備金,銀行體系創(chuàng)造存款貨幣的能力削弱了。在商業(yè)銀行體系提取了10的超額準備金后,你最初存入100元錢,現在最后創(chuàng)造出來的總存款就由原來的1 000元減少到了500元。 B企業(yè)在得到銀行甲給它576元的貸款后,同樣也提取了10的現金,然后再將剩余的存入了與之往來的銀行乙,銀行乙收到存款后,又同樣分別提取了10的法定準備金和超額準備金,最后將剩下的貸給了C企業(yè)這樣在經濟體系和銀行體系中循環(huán)下去,最后就形成了下面這樣的存款貨幣創(chuàng)造過程:存在超額準備和現金漏損時的存款貨幣創(chuàng)造因此,當
31、存在現金漏損時,存款貨幣的創(chuàng)造就進一步地受到了削弱。2.存款貨幣創(chuàng)造中的漏損之二:現金漏損 企業(yè)得到銀行的貸款后,并不一定是將所有的貸款都以支票的形式存入到它的往來銀行,而會提取一部分現金,然后再將剩余的部分存人銀行。現在假定,法定存款準備金比率和超額準備金比率都還是10,但A企業(yè)在得到貸款后提取了10的現金,即提取了8元錢的現金,然后再將剩下的72元存人銀行甲,銀行甲收到A企業(yè)的存款后,同樣分別提取10的法定準備金和超額準備金,然后將剩下的576元貸給了B企業(yè),這時銀行甲的T形賬戶就變成了: 15.3貨幣乘數貨幣乘數值模型的推導(15.3.1) 我們以一個數學公式來表示基礎貨幣與貨幣供應量之
32、間的關系: k就是貨幣乘數,表示基礎貨幣的變動會引起貨幣供應量變動的倍數,但這個倍數值是多少呢?這要看是M1還是M2而定了。 設C為流通中的現金,R為準備金總額,Rr為法定存款準備金,Re為超額準備金,則有: 再設法定存款準備金比率為r,超額準備金比率為e,活期存款總額為Dd,定期存款為Dt,因此有:流通的現金比率為c,則:所以有: 根據貨幣層次的劃分,M1等于流通中現金與銀行活期存款之和,即有: 再設定期存款在存款總額中所占的比率為t,則因此: 從而得到M1的貨幣乘數值從而得到M2的貨幣乘數值 我們用具體的例子來說明。假定法定存款準備金比率為8,流通中的現金總量為2 000億元,存款總量為1
33、0 000億元,其中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各為5 000億元,商業(yè)銀行持有的超額準備金為1 000億元。根據以上數據計算得:流通中的通貨比率為 商業(yè)銀行的超額準備金比率 定期存款占存款總額的比率 因此,計算得M1和M2的乘數值分別為:15.3.2影響貨幣乘數的因素 現在我們分析一下,在其他變量不變時,貨幣乘數中各個因素值的變化會對貨幣乘數值帶來什么樣的影響。 1.法定準備金比率r的變動 假定其他變量保持不變,如果提高法定準備金比率,就需要商業(yè)銀行提取更多的儲備,可用于發(fā)放貸款的資金減少了,相應地減少了存款貨幣的創(chuàng)造,從而使得貨幣乘數值會趨于下降。如果基礎貨幣沒有變化,那么,貨幣供應總量就會減少。
34、反之,如果中央銀行降低法定準備金比率,則商業(yè)銀行可用于發(fā)放貸款的儲備會增加,提高了商業(yè)銀行創(chuàng)造存款貨幣的能力,因此,貨幣乘數值會上升。 假定在上面的例子中,中央銀行將法定存款準備金比率從原來的8提高到了10,其他因素都沒有變化,這時M1和M2的貨幣乘數值分別為: 即中央銀行將法定存款準備金比率提高后,M1和M2的貨幣乘數值分別降低到了1.75和3.0。 如果中央銀行將法定存款準備金比率從原來的8降低到了6,其他因素也沒有變化,這時M1和M2的貨幣乘數值分別變?yōu)椋?即中央銀行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比率后,M1和M2的貨幣乘數值分別提高到了1.94和3.33。 我們從這一分析中得到一個結論:中央銀行提
35、高法定準備金比率會降低貨幣乘數;相反,如果中央銀行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比率,則會提高貨幣乘數。 2.通貨比率c的變化 我們在前面分析存款貨幣的創(chuàng)造時已經看到,如果在存款貨幣創(chuàng)造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借款者都要提取一定比率的現金,那么,商業(yè)銀行體系創(chuàng)造存款貨幣的能力就會降低,這又會進一步影響到整個貨幣的乘數值。 如果在上面的例子中,流通中的通貨總量不是2 000億元,而是3 000億元,法定存款準備金比率和超額準備金比率依然為0.08和0.1,那么,M1和M2的乘數值分別為: 即流通中通貨比率提高到0.3以后,M1和M2的乘數值分別降低到了1.67和2.71。相反,如果流通中的通貨從原來的2 000億元減
36、少到了1 000億元,同樣可以計算出M1和M2的乘數值分別為: 即通貨比率降低到0.1后,M。和M。的乘數值分別提高到了2.14和3.93 因此,我們又得出另一個結論:貨幣乘數值隨通貨比率的上升而下降,隨通貨比率的下降而上升。3.超額準備金比率的變動 銀行增加超額準備金比率使可用于創(chuàng)造貸款的儲備減少了,從而削弱了銀行體系創(chuàng)造存款貨幣的能力。這同流通中通貨比率的上升一樣,會降低貨幣的乘數值,當基礎貨幣不變時,貨幣供應總量就會減少。相反,如果商業(yè)銀行降低超額準備金比率,那么,用于創(chuàng)造貸款的儲備就會增多,從而提高銀行體系創(chuàng)造存款貨幣的能力,并進一步提高貨幣乘數值,當基礎貨幣不變時,貨幣供應總量就會增
37、加。 若其他條件不變,商業(yè)銀行體系的超額準備金從原來的1 000億元增加到了2 000億元,那么,超額準備金比率e就變?yōu)?.2了,這時,M1和M2的乘數值分別為: 可見,超額準備金比率從0.1提高到0.2后,M1和M2的乘數值分別降低到了l.46和2.5。相反,如果超額準備金比率從0.1降低到了0.05,則可計算得M1和M2的乘數值會分別增加到2.12和3.64。 因此,貨幣乘數值會隨著銀行體系的超額準備金比率的增加而下降,隨著銀行體系超額準備金比率的下降而上升。 15.4決定貨幣乘數因子的背后因素 上面我們分析了通貨比率和超額準備金比率的變動對貨幣乘數值的影響?,F在我們要進一步分析影響通貨比
38、率和超額準備金比率的諸多因素。在深入分析之前,讓我們先來看看近年來中國貨幣乘數值的波動吧。資料來源: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統(tǒng)計季報及中國人民銀行網站相關數據計算而得。 圖14-6中國貨幣供給乘數值的變化 我們從上圖中可以看到,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貨幣乘數并不是一個常量,而是處于不斷波動之中的。當然,世界其他各國的貨幣乘數值也不是一個不變的量,各年之間都有一些變化。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除了法定存款準備金比率的變化外,更重要的是,通貨比率和商業(yè)銀行持有的超額準備金比率也是在不斷變化的,而決定通貨比率和超額準備金比率的因素眾多,也很復雜。15.4.1影響通貨比率的因素1.收人水平或財富 通常而言,隨著收人
39、水平的提高和財富的增長,盡管對通貨總的需求會增加,但通貨與存款之間的比率會相應地下降。若你的月收人為10 000元,那么,你可能將每個月10 000元收入中的7 000元存入銀行,將剩下的3 000元留在腰包里供平時花銷,這時,你持有的通貨與你的存款之比就約為4286。在另一個極端,一個下崗工人每月只能領取300元的失業(yè)救濟金。這300元的收入供他每月油鹽醬醋的支出都還捉襟見肘,根本就沒有剩余來存款,因此,他的通貨與存款之間的比率近于無窮大。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人們財富的積累,通貨與存款之間的比率會趨于下降。因此,國民收人水平越高,經濟越發(fā)達,通貨比率有下降的趨勢,進而貨幣乘數值有隨經濟增長而
40、上升的趨勢。資料來源: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統(tǒng)計季報及中國人民銀行網站相關數據計算而得。圖14-7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通貨比率的變化() 2.通貨膨脹率 通貨膨脹相當于對你的存款征收了稅收,若每年的通貨膨脹率為10,那么,年初在銀行存入10 000元錢,你到明年年初就只能購買到9 000元的東西了,通貨膨脹使你無辜地損失了1 000元。所以,通貨膨脹率越高,存款就越不劃算。在高通貨膨脹時期,人們會提取存款,手持現金購買實物資產用以保值,從而使通貨與存款的比率上升。反之,在通貨緊縮時期,貨幣的價值儲藏功能就可以得到較好發(fā)揮,人們存款就很劃算了,通貨比率就會下降。1993、1994年通貨比率的急劇上升與這兩
41、年的高通貨膨脹率有關,而1994年之后通貨比率的下降在很大程度上與我國通貨緊縮的逐步形成有關。3.存款的名義收益 存款是一項金融投資,人們存款的目的之一就是要獲取一定的收益。存款的名義收益就是銀行支付給的利率。2009年1月1日一年期存款的利率為225,它就是你在銀行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名義收益率。若你在當天存入10 000元,到2010年1月1日時,連本帶利共10 225元。若銀行支付的不是225,而是一225,即你還要向銀行倒貼錢,你現在存人10 000元錢到銀行,一年后只能取出9 775元錢,你會覺得這還不如把錢壓在枕頭底下劃得來,自然就不會到銀行去存款了。顯然,存款利率越高,我們到銀行去存
42、款的動機就越強;反之,存款利率越低,我們到銀行去存款的動機就會相應減弱。 當然,銀行的名義存款利率只是影響我們是否到銀行去存款的重要因素之一。名義存款利率的下降是否一定會減少銀行存款呢?不一定。比如,2008年9月和第四季度,政府為了應對金融危機,大幅降低了存款利率,但截止2009年10月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總額達到了58萬多億元之巨,較2008年底增長了10萬億余元。到2012年年底,中國的存款余額已達19萬億。這說明,存款利率的下降,甚至是零利率,也不一定意味著我們不需要銀行的存款服務了。如果你有幾百萬元的現金,你將它存在家里的話,一定會提心吊膽的,過得很不安寧。將它存在銀行就安全多了。
43、所以,財富量越大,通貨比率會越低;反之,則會越高。4.享受銀行服務的便利程度 銀行提供的服務是否方便也會影響人們持有現金的意愿。5.銀行恐慌 銀行恐慌是指存款者因對銀行失去了信心,紛紛到銀行擠提存款而導致銀行流動性嚴重不足,進一步導致銀行大量倒閉的現象。 6.地下交易 在我們的周圍還存在大量的地下交易。地下交易是指違反現行法律或規(guī)章制度的交易,如販毒、黃色交易、賭博、黑市、拐賣等都屬地下交易。在這些地下交易中,都會采用現金結算的辦法。此外,交易者為了逃避稅收義務也會用現金支付,而不會采取支票轉賬的辦法。所有這些交易中,如果用支票進行結算,很容易被監(jiān)管者進行監(jiān)控,就會大大提高他們進行地下交易的風
44、險。因此,地下交易活動越猖獗,對現金的需求也越高,從而會提高通貨對存款的比率。15.4.2影響商業(yè)銀行超額準備金比率的因素圖15-8反映了1993年以來我國商業(yè)銀行超額準備金比率的變動,超額準備金比率都起伏不定,但還是可以從圖138中發(fā)現一些基本規(guī)律和趨勢:資料來源: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統(tǒng)計季報相關數據計算;中國貨幣政策執(zhí)行報告各期。 圖15-8中國銀行業(yè)金融機構超額準備金比率() 商業(yè)銀行可以酌情調整超額準備金比率,這與法定存款準備金比率不同。是哪些因素在影響商業(yè)銀行的超額準備金比率呢?主要有:銀行投資工具的收益率、貸款的風險、預期的存款外流、存款流量的穩(wěn)定性、借入準備的難易程度。1.銀行投資工
45、具的收益率 商業(yè)銀行用于超額準備的金額越多,可用于發(fā)放貸款或購買其他收益證券的金額就越少,因此,除了向存款者支付存款利息外,商業(yè)銀行持有超額準備金還有機會成本。如果機會成本越高,商業(yè)銀行持有超額準備的收益損失也就越大。比如,如果銀行每年貸款的收益率為5,那么,商業(yè)銀行持有1 000萬元的超額準備金就失去了每年賺取50萬元收益的機會。因此,銀行投資工具的收益率越高,持有超額準備金的機會成本也越高,這樣,商業(yè)銀行持有超額準備的動機也越弱。反之,商業(yè)銀行可用于投資的工具的收益率越低,那么,它持有超額準備的收益損失則越小,機會成本也越低,因而,持有超額準備的動機可能會越強。2.貸款的風險 銀行貸款會面
46、臨很多的風險。商業(yè)銀行面臨的最大風險就是借款者的信用風險,如果借款者到期不能償還貸款,銀行貸放出去的本金就極有可能顆粒無收。因此,借款者的信用風險越高,銀行發(fā)放貸款的意愿就越弱,因為在這時發(fā)放貸款,不僅得不到利息,而且還要連老本都虧進去。經濟衰退,企業(yè)的存貨普遍增加,資金周轉緩慢時,商業(yè)銀行面臨的信用風險增加,它的超額準備金比率也會大幅度地上升。反之,當經濟繁榮,資產價格上升和企業(yè)銷售前景良好時,銀行放貸活動面臨的因信息不對稱導致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問題就會弱化,信用風險降低,因而銀行會積極地放貸。這時,銀行就會減少超額準備金。3.預期存款外流 超額準備的主要功用之一就是便于銀行進行流動性管理
47、,即當商業(yè)銀行面臨存款者大量取款的需求時,不必出售有價證券、收回貸款或從中央銀行和同業(yè)拆借市場借入資金來滿足這一需求。如果商業(yè)銀行預期存款可能大量外流,它就必須提高超額準備,以應付存款者的取款需求。例如,我們在圖133中看到,中國的商業(yè)銀行的超額準備金比率在每一年的第四季度較其他三個季度要高,其重要原因就在于第四季度有國慶長假,圣誕節(jié),又臨近我國傳統(tǒng)佳節(jié)春節(jié),在年末各單位都會發(fā)年終獎,人們的節(jié)日消費支出也會較平時大量增加,這時,人們取款的需求也會增加,故在第四季度是一年當中商業(yè)銀行超額準備金比率最高的季節(jié)。4.存款流量的穩(wěn)定性 如果在某一時期存款和取款的變動在統(tǒng)計上沒有規(guī)律可循,商業(yè)銀行就無法
48、預測某一天取款額與存款額之間的差額的統(tǒng)計區(qū)間,為了應付突發(fā)性的存款外流,它也要隨時持有更多的超額準備金。想像一下,假如你每個月的收入都穩(wěn)定在10 000元,你的收入流量很穩(wěn)定,你就可以很好地安排持有多少現金,拿多少錢去買股票或國債了。但是,如果你的收人流量很不穩(wěn)定,好的時候,一個月可以有15 000元的收人,差的時候則不足1 000元,這樣你就可能將好月份的收入中的6 000元留作現金之用,將剩下的9 000元用于金融投資了。同樣的道理也完全適用于銀行對超額準備金比率的選擇。存款和取款流量越穩(wěn)定,銀行面臨突發(fā)性的流動性沖擊的可能性越小,從而對超額準備金比率的需求也越低。 5.借入準備的難易程度
49、 我們在前面也分析了銀行可以通過借人準備來進行流動性管理。當商業(yè)銀行面臨流動性沖擊時,如果它能很容易地從中央銀行或同業(yè)拆借市場上借人資金,而且借入準備的成本又較低,那么,它所需要的超額準備就較少;反之,如果從中央銀行或同業(yè)拆借市場借人準備越麻煩,成本越高,那么,它所需要的超額準備就越多 15.5貨幣供給的內生性和外生性15.5.1什么是貨幣供給的內生性和外生性 貨幣供給是由中央銀行能夠獨立控制得了的嗎?這就涉及貨幣供給的內生性與外生性問題。如果中央銀行能夠對貨幣供給量加以獨立控制,則貨幣供給是外生的;反之,如果中央銀行不能夠對貨幣供應量加以控制,貨幣供應是在經濟體系運行之中決定的,那么,它就是
50、內生的。 15.5.2貨幣供給外生性理論 凱恩斯將貨幣供給的外生性作為宏觀經濟研究的一個重要前提,即中央銀行可以完全控制貨幣供應量,中央銀行可以根據經濟運行的變化自主地變動貨幣供給量和調節(jié)利率,沒有中央銀行的決策,流動性的貨幣供應量不會變動,因此,貨幣供給是獨立于實體經濟運行的外生變量。 貨幣供給的外生性得到了貨幣學派的推崇。弗里德曼認為,貨幣供給量主要是由貨幣當局決定的,具有外生性,貨幣當局可以通過發(fā)行貨幣、規(guī)定存款準備比率等來控制貨幣供給量。在弗里德曼的貨幣供給模型中,貨幣供給量的決定因素主要有基礎貨幣、準備金比率、通貨比率。在這三項決定因素中,基礎貨幣反映中央銀行的行為,準備金比率反映商
51、業(yè)銀行的行為,通貨比率反映非銀行部門的行為。假定準備金比率和通貨比率為一常數,或者變化較為穩(wěn)定,則貨幣供給量就完全取決于基礎貨幣的變動;而基礎貨幣變動本身又處于中央銀行的控制之下,因而中央銀行可以控制貨幣供給量;可以說,貨幣供給量是由貨幣當局在經濟貨幣體系以外決定的,是外生的、可控的變量。在下一章將會看到,貨幣主義認為,貨幣需求函數在長期內是極為穩(wěn)定的,名義收入的變動主要由貨幣供給量的變動引起的。 而貨幣又是由貨幣當局直接控制的外生變量,貨幣供給量的變動就成為影響經濟活動變動的根本原因,貨幣當局完全可以通過控制貨幣供給量的變動來控制產出和價格的波動。15.5.3貨幣供給外生性理論1.貨幣供給的
52、新觀點 1959年英國拉德克利夫報告的中心論點認為,對經濟有真正影響的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貨幣供給,而是整個社會的流動性;決定貨幣供給的是包括商業(yè)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在內的整個金融系統(tǒng);貨幣當局所應控制的是包括貨幣供給在內的整個社會的流動性。后來,格利和肖提出了兩個支持貨幣供給內生性的結論:一是私人部門發(fā)行的“初級證券”可以向金融機構換取存款單、基金股份等“間接證券”,在發(fā)達金融市場上,間接證券很多與通貨一樣具有支付手段的職能;二是當貨幣當局承擔了買進一些私人初級證券的義務,初級證券的發(fā)行可直接導致貨幣供應的增加。商業(yè)銀行在貨幣創(chuàng)造過程中,會受到其他金融機構的競爭,因而,貨幣供給不僅決定于商業(yè)銀行
53、本身,還取決于其他金融機構和社會公眾的行為。貨幣統(tǒng)計的口徑越大,貨幣供給的內生性越大。 托賓認為,中央銀行與一般銀行不是可以任意創(chuàng)造貨幣與信用的,也不是每新增一筆準備金就會相應地增加貸款,其信用創(chuàng)造受貸款邊際收益與存款邊際成本的制約。除了本身的價格和收益外,貨幣的供給和需求還決定于其他所有資產的價格和收益。若各經濟主體根據收入、利率、風險等選擇資產結構的結果增加了貨幣需求,則利率會提高,這時,銀行就會想法解決準備金問題,以更多的貨幣供給來滿足額外的貨幣需求;若貨幣需求減少,則多余的貨幣供給會被公眾以還債等方式回籠到銀行體系之中。貨幣供給受到貨幣需求的制約而有內生性。同時,隨著金融體系的發(fā)展及競爭的加劇,使得各類金融機構在資產與負債上相互交叉,彼此融合,沖淡了貨幣與其他金融資產、商業(yè)銀行與其他金融機構的傳統(tǒng)區(qū)別。結果,公眾可選擇的資產持有形式的多樣化及其相互替代性的增強,商業(yè)銀行的存款和資產規(guī)模要受人們的資產偏好、銀行貸款、投資機會的影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疆某油漆清洗劑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城市更新項目施工的社區(qū)溝通措施
- 智慧城市建設施工勞動力計劃
- 學校體育場館建設施工措施
- 施工現場技術員的崗位職責
- 市政工程冬季施工及風險控制措施
- 蒙牛純牛奶HACCP計劃書
- 標準化廠房(一期)場平工程施工圖設計說明
- 2025年住宅小區(qū)物業(yè)服務維修施工合同范文
- 2025年度文化產業(yè)發(fā)展貸款合同(含版權質押)
- GB/Z 30966.71-2024風能發(fā)電系統(tǒng)風力發(fā)電場監(jiān)控系統(tǒng)通信第71部分:配置描述語言
- 腦梗死的護理查房
- 2025高考數學專項復習:概率與統(tǒng)計的綜合應用(十八大題型)含答案
- 產后抑郁癥講課課件
- 2024-2030年中國紫蘇市場深度局勢分析及未來5發(fā)展趨勢報告
- 銷售人員課件教學課件
- LED大屏技術方案(適用于簡單的項目)
- 2024智慧城市數據采集標準規(guī)范
- Lesson 6 What colour is it(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接力版英語三年級下冊
- 歷年國家二級(Python)機試真題匯編(含答案)
- 第五單元任務二《準備與排練》教學設計 統(tǒng)編版語文九年級下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