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中醫(yī)學基礎》考試大綱_第1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PAGE 6中醫(yī)學基礎考試大綱I、考試性質該考試所包含的內容將大致穩(wěn)定,試題形式多種,具有對學生把握課程的較強識別、區(qū)分能力。II、課程內容第一章 緒論了解中醫(y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fā)展史的主要內容及主要著作。著重了解標志中醫(yī)學理論體系初步形成的四部經(jīng)典著作及金元四大家及其所代表的學派。掌握中醫(yī)學理論體系的基本特點,掌握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的概念及內容,掌握病、癥、證三者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掌握同病異治、異病同治的概念。了解中醫(yī)基本理論的主要內容及學習方法。第二章 陰陽五行學說掌握陰陽的基本概念。包括陰陽的含義,陰陽的普遍性、相對性、關聯(lián)性等屬性特點。掌握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熟悉陰陽學說在中醫(yī)藥

2、學中的應用。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包括五行的含義,五行的特性。熟悉事物屬性的五行歸類。熟悉五行學說的基本內容。熟悉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概念,熟悉五行相生、相克的次序。了解五行學說在中醫(yī)學中的應用。了解母病及子,子病犯母的含義。第三章 藏象掌握藏象的基本概念,臟腑的分類。掌握五臟的共同生理功能和特點,掌握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和特點。掌握藏象學說的基本特點。掌握五臟心、肺、肝、脾、腎的生理功能和生理聯(lián)系。熟悉六腑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的主要功能。了解腦、女子胞的主要功能和生理特性。第四章 氣血津液熟悉精的基本概念。掌握氣的基本概念、生成、分類、功能和氣的運動。掌握四種氣的生成、分布、主要功

3、能。熟悉氣的運動形式。熟悉血的基本概念。掌握血的生成、循行和功能。掌握津液的基本概念和津液的功能。掌握津液的生成、輸布與排泄。掌握氣與血之間的關系。熟悉氣與津液之間的關系,血與津液的關系。第五章 經(jīng)絡掌握經(jīng)絡的概念和經(jīng)絡系統(tǒng)的組成。掌握十二經(jīng)脈的命名規(guī)律。熟悉十二經(jīng)脈的走向和交接規(guī)律。熟悉奇經(jīng)八脈的概念和功能。了解經(jīng)絡的生理功能和應用。體質熟悉體質的概念。了解體質的形成與影響因素。掌握體質的分類及其特征。熟悉體質與養(yǎng)生、預防、治療的關系。第七章 病因病機熟悉中醫(yī)病因的分類。掌握外感病因的概念。掌握六淫的概念,六淫的共同致病特點和各自的性質及致病特點。掌握內傷病因的概念。掌握七情的概念、七情內傷

4、的概念、七情致病的特點。熟悉飲食與勞逸失宜的基本概念。熟悉痰飲、瘀血的概念、形成及致病特點。第八章 診法(一)望神掌握得神、失神、少神假神的臨床表現(xiàn)及其意義。(二)望色常色與病色的分類、臨床表現(xiàn)及其意義。(三)望舌掌握正常舌象的特點及臨床意義。掌握舌色變化(淡白、淡紅、紅、絳、青紫)的特征與臨床意義。掌握舌形變化(老嫩、胖瘦、點刺、裂紋、齒痕)的特征與臨床意義。掌握舌態(tài)變化(強硬、痿軟、顫動、歪斜、吐弄、短縮)的特征與臨床意義。掌握苔色變化(白、黃、灰黑)的特征與臨床意義。掌握苔質變化(厚薄、潤燥、腐膩、剝落、真假)的特征與臨床意義。了解舌象分析的意義。了解舌診的臨床意義。(四)聞診熟悉喑啞與

5、失音的臨床表現(xiàn)及其意義。熟悉譫語、鄭聲、獨語、所欲、狂言、語謇的臨床表現(xiàn)及其意義。熟悉呃逆、噯氣的臨床表現(xiàn)及其意義。(五)問診熟悉主訴的概念與意義。熟悉問診的方法和意義。了解問診的具體內容。(六)切診掌握切脈的基本方法。掌握正常脈象的特點熟悉脈象的生理變異。掌握常見病脈與主病。了解相兼脈與主病。第九章 辨證掌握八綱辨證中陰陽、寒熱、表里、虛實八類證候的特點。了解寒熱錯雜、轉化,虛實錯雜、轉化。了解氣血津液辨證常見證型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辨證要點。掌握心血虛證、心陰虛證、心氣虛證、心陽虛證、心陽暴脫證、心火亢盛證、小腸實熱證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辨證要點、病機分析。熟悉心脈痹阻證、痰蒙心神證、痰火擾神證的

6、主要臨床表現(xiàn)、辨證要點。掌握肺氣虛證、風寒束肺證、風熱犯肺證、燥邪犯肺證、痰濁阻肺證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辨證要點、病機分析。熟悉肺熱熾盛證、痰熱壅肺證、大腸液虧證、大腸濕熱證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辨證要點。掌握脾氣虛證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辨證要點、病機分析。掌握脾氣虛證、脾氣下陷證、脾不統(tǒng)血證、脾陽虛證四證鑒別。寒濕困脾證與濕熱困脾證的鑒別。熟悉胃陰虛證、胃寒證、胃熱證、食滯胃脘證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辨證要點。掌握肝氣郁滯、肝火上炎證、肝血虛證、肝陽上亢證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辨證要點、病機分析。熟悉肝陰虛證、肝風內動證、寒凝肝脈證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辨證要點。掌握腎陽虛證、腎陰虛證、腎精不足證、腎氣不固證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

7、、辨證要點、病機分析。掌握腎陽虛證、腎陰虛證、腎精不足證的鑒別。熟悉腎不納氣證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辨證要點。了解臟腑兼證。第十章 防治與康復掌握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的含義。熟悉未病先防的意義及其方法,了解既病防變的意義及其措施。掌握常用的四大治療原則。了解治病八法。熟悉康復的基本原則,了解常用的康復療法。III、考試形式及試卷結構1.答題形式為閉卷、筆試,考試時間為120分鐘,試卷滿分為100分。2.試卷內容比例:了解內容占10,掌握內容占60,熟悉內容占30。 3.試卷題型比例:選擇題50分、簡答題20分和問答題30分。4.試題難易比例:易、中、難分別占50%、30%、20%。IV、參考書中醫(yī)基本理論(第3版),葉玉枝主編,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8年 8月。V、題型示例 一、選擇題(A型題)A型題(下列選項中,請選出一個最佳答案,填于下面表格中。每題1分,共50分。)例:以下哪種邪氣致病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 )A風邪 B寒邪 C暑邪 D燥邪 E濕邪二、簡答題(每題6分,共30分。) 例:腐、膩苔有和區(qū)別?三、病例分析(每題20分,共20分。) 例:患者,男,24歲。2005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