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漢語修辭_第1頁
古代漢語修辭_第2頁
古代漢語修辭_第3頁
古代漢語修辭_第4頁
古代漢語修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古代漢語修辭修辭方式又稱為修辭手段、修辭格、語格、辭格、辭式等。指修辭上具有特定表達效果的那些語句構(gòu)造格式。有許多修辭方式,是古、今常用的,比方對偶、排比、比喻、擬人等。本節(jié)“古代漢語的修辭,主要講現(xiàn)代漢語中少見的、或?qū)﹂喿x古書很有幫助的幾種修辭方式。主要講九種,即:引用附:用典、婉曲、并提、代稱、比喻、起興、互文、雙關(guān)、錯置九種。最后講一講修辭方式的配合使用。一、引用或稱援引指引用口頭流傳的話語、 歷史故事、書面的文字入文。 引言 引事 引文 明引指出人名 明引指出人名 明引指出書名暗引 暗引 暗引 可見,指出了具體的人名或書名的引用叫明引;沒有指出具體的人名或書名的引用叫暗引??陬^流傳的話

2、語(不見于書本的格言、俗語、諺語、歇后語、歌謠等)引文:前人的文章,首先是經(jīng)文 引言 引用 引事稽古 引文引經(jīng) 用典一、引用就是引用古人的歷史事跡或古代典籍中的言語詞句,來證明自己的論點或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引用中包含了通常所說的“用典。從運用的內(nèi)容上分,可分為三類:引言、引事、引文。 A、引言即引用那些不見于書本的格言、俗語、諺語、歌謠等。 1?書盤庚上?:“遲任有言曰:人惟求舊,器非求舊,惟新。 2?莊子秋水?:“野語有之曰:聞道,以為莫己假設(shè)者,我之謂也。 3?水經(jīng)注江水?:“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4?報任安書?:“諺曰:誰為為之?孰令聽之?B、引事:或稱“稽古、

3、用典,指引用歷史故事、寓言故事或人物事跡等。昔玉人獻寶,楚王誅之;李斯竭忠,胡亥極刑;是以箕子陽狂,接輿避世,恐遭此患也。鄒陽?獄中上梁王書?按:楚人卞和得到一塊未治之玉獻給楚武王,武王交給治玉的工匠看,工匠說是石頭。于是楚武王砍斷卞和的右腳。到成王時,卞和抱著這塊璞在郊外哭,成王讓工匠治理,果然是塊寶玉。后代即稱這塊玉為和氏璧。這里的“誅之,就是“刑之的意思。胡亥,秦二世名。二世即位,荒淫無道,李斯上書諫戒,胡亥不聽,反而聽信趙高的誣陷,把李斯殺了?;樱檀q王的叔伯,封國于箕,故稱箕子。紂荒淫昏亂,箕子面諫不聽,于是假裝瘋癲。作者在這里取“箕子陽狂,意在免遭殺身之禍。接輿,楚國的隱者,為

4、了避世,假裝瘋癲。1明用,即直接指明誰的事跡。如:1昔衛(wèi)靈公與雍渠同載,孔子適陳;商鞅因景監(jiān)見,趙良寒心;同子參乘,袁絲變色;自古而恥之。?報任安書?2蓋文公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同上2暗用,是不標明人名,只將事跡融于文中,讓讀者自去體會。如:1緬思桃源內(nèi),益嘆身世拙。?北征?陶淵明?桃花源記?2關(guān)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陸游?述衷腸?蘇秦說秦失敗,“黑貂之裘敝,黃金百斤盡。 C、引文。引用見于典籍的文字。先秦著作以引經(jīng)為主: 1?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孟子梁惠王上? 2?易?曰:“先王以明罰飭法。?漢書藝文志諸子略?從出處的隱現(xiàn)而論,

5、可清楚引和暗引。A、明引:直接說出引文的出處,或書名、作者,使人一看即知。 上舉例子:引言類、引文類皆是明引,不再舉例。B、暗引:不指明引文出處,甚至把引文和本文合在一起,使人分不清哪是引文,哪是本文,甚至不知道是引文。這是難以掌握的,必須有相當厚的文字功底,勤查書籍才會知道。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曹操?短歌行?)。引用?詩鄭風子衿?和?詩小雅鹿鳴?。 2一登龍門那么聲價十倍,所以龍蟠鳳逸之士,皆欲收名定價于君侯。李白?與韓荊冊書?。“登龍門即東漢李膺故事:?后漢書李膺傳?:“膺獨持風裁,以聲

6、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為登龍門。 3古之進人者,或取于盜,或舉于管庫。韓愈?后十九日復上宰書? “取于盜見于?禮記雜記下?:孔子曰:“管仲遇盜,取二人焉,上以為臣。 舉于管庫見于?禮記檀弓下?:“趙文子所舉于晉國管庫之士,七十有余家。 4中原初逐鹿,投筆事戎軒。魏征?述懷?“逐鹿據(jù)?史記淮陰候列傳?:“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魏征詩中指隋末群雄爭天下的戰(zhàn)爭。?東觀漢記班超傳?:“投筆見班超事,超家貧,為人抄書度日,曾嘆息說:大夫為國立功,怎能在硯臺中度生活呢?遂投筆參軍?!繌囊盟磉_的意義與出處的原意相比較,還可分為直用和化用。直用是對原文原意不加改造而用。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

7、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曹操?短歌行?)。引用?詩鄭風子衿?和?詩小雅鹿鳴?。成句引用?詩經(jīng)?原文原意,表達了求賢假設(shè)渴的心情?;檬墙?jīng)過調(diào)整,把前人的詞句融化在自己的作品中,不必符合原文原意。2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陶潛?飲酒?引用莊子齊物論:“大辯不言。和?外物篇?:“言者所以在意也,得意而忘言。有時不必符合原文原意,甚至反其意而用。也可叫做“反用。3蜀道登天,一杯送、繡衣行客。辛棄疾?滿江紅送李正之提刑入蜀?引用與稽古、引經(jīng)以及用典的關(guān)系: 引言 引用 引事稽古 引文引經(jīng) 用典用典引用古人的歷史事跡或古代典籍中的言語詞

8、句,來證明自己的論點或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這就叫用典。相當于引事和引文思考判斷下面的例子是明引、暗引、直用、化用1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假設(shè)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1是化用了曹植?贈白馬王彪?:“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2是化用了謝莊?月賦?:“美人邁兮音塵闋,隔千里兮共明月。然而它們比起原文來更富于表現(xiàn)力,這既是引用又是創(chuàng)新,從而使之成為自己作品中的佳句。3?詩?曰:“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其是之謂乎!?左傳?鄭伯克段于鄢?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5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幾?辛棄疾?賀新郎?3點

9、明了引文的書名屬于明引4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引用?詩經(jīng)?鄭風?子衿?中的句子,但沒有點明書名;5中的“甚矣吾衰矣是引用孔子的話,見于?論語?述而?,但沒有點明引文的作者或書名,這都屬于暗引。避諱 所謂避諱,通常有兩種。一種是一般意義上的修辭格,通常也叫“諱飾。即說話時,遇有不良的連帶意義,或有隱情而不便啟齒時,不直接說出該事物,而用旁的話間接地表述。比方“死,從古到今,人們用了很多種同義的說法來間接表述,而不直接說“死。如?觸龍說趙太后?一文,觸龍在趙太后面前,稱自己的死為“填溝壑,稱太后的死為“山陵崩。李密?陳情表?中用“慈父見背來婉指父親去世,又用“舅奪母志來婉稱母親的改嫁。 在古人

10、筆下,但凡可能引起別人產(chǎn)生不良聯(lián)想的事物,也盡可能地采用諱飾的方法。如生病說成“采薪之憂?孟子公孫丑下?,意謂自己臥病在床,不能出門采伐柴薪。上廁所被說成“更衣。課文?赤壁之戰(zhàn)?:“權(quán)起更衣,肅追于宇下。 另一種避諱,即人物姓名的避諱。這里的所謂“避,是指躲開,回避;所謂“諱,是指忌諱、隱瞞。具體地說,是指對帝王、長官、父母、祖父母以及其他尊者的名字避而諱之。人們在說話或?qū)懳恼碌臅r候,遇到應該忌諱的人物的名字,必須設(shè)法避開,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來代替,或用其他方法來改說改寫。 人物姓名的避諱,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皇帝的名字,全國臣民都要避諱,叫做“國諱,也叫“公諱。另一種是,父母或祖父母的名字,全家

11、后代的人都要避諱,叫做“家諱,或叫“私諱。 中學語文中遇到的避諱,一般都是“國諱。比方,秦以前的皇帝,都要在每年的第一個月,承受文武百官的朝拜,并決定這一年的政事,所以陰歷每年的第一個月,便稱為“政月。到了秦朝,由于秦始皇出生在一月,便取名為“嬴政。嬴政當了皇帝以后,便改用同音的“正來代替“政,“政月改稱“正月。這還不徹底,后又改“正的讀音為“zhng,“正月讀成“征月。 漢文帝名恒,因為“恒與“常同義,于是改“恒山為“常山,改“姮hng娥為“嫦娥。漢光武帝名劉秀,便把“秀才改稱為“茂才。魯迅?阿Q正傳?中稱趙太爺?shù)膬鹤于w秀才為“茂才先生,其源蓋出于此。唐代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諱,“民字改用“

12、人字。魏徵?諫太宗十思疏?:“怨不在大,可畏惟人。杜牧?阿房宮賦?:“使六國各愛其人,那么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那么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兩個“人均為“民。唐高宗叫李治,當時在行文中凡遇到“治字都要改成“理字“治與“理同義。柳宗元?郭橐駝傳?:“我知種樹而已,理,非吾業(yè)也。 二 委婉委婉就是不直言其事,用婉轉(zhuǎn)含蓄的語言來曲折地表達自己的思想。這種修辭方式的使用,與社會禮俗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主要是增強語言的含蓄性和可承受性,以收到更好的交際效果。古人常用的委婉語主要有避粗俗、避忌諱、避冒犯和交際辭令等四種。嚴復?論世變之亟?:“中國重三綱,而西人首明平等。又: “中國多忌諱,而西人眾譏評。又

13、: “中國美謙屈,而西人多發(fā)舒。1、避粗俗指不用令人聽而生厭的通俗而粗俗的言辭來表達事情,而改用其它的說法來婉轉(zhuǎn)說明,以求言辭文雅。 玄成即陽為病狂,臥便利。排泄屎尿 權(quán)起更衣,肅追于宇下。 2、避忌諱和死亡指對忌諱的事情不直接說出來,而改用其它的說法婉轉(zhuǎn)地加以表示,以免觸犯忌諱。1)昔知者有王命,有采薪之憂,不能造朝。 2)帝不豫,遣使召皇太子于南京。天子有病的諱稱 3)王之春秋高,一日山陵崩,太子用事,君危于累卵,不壽于朝生。4)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觸龍說趙太后?5)恐太后之玉體有所郄也。 ?觸龍說趙太后?3、避冒犯指對尊輩或平輩用尊稱,對自己用謙稱,以及不得不言及尊輩的不榮

14、耀的事情或過失時采用拐彎抹角、委婉含蓄的方式來表示。 1) 且陛下富于春秋,未必盡通諸事?;实勰贻p 2)行年四歲,舅奪母志。 3) 正月zheng1)秦始皇明“嬴政4、交際辭令 指在人際交往和外交場合不直言其事,而成心用其它的說法來暗示、影射,以免失禮儀引起對方不快敵國之間使用委婉語。 “寡君使群臣為魯衛(wèi)請,曰:無令輿師陷入君地。下臣不幸,屬當戎行,無所逃隱,且懼奔辟而 忝兩君。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攝官承乏。 思考陛下、執(zhí)事、左右、足下、賜等都是敬詞仆、牛馬走、再拜等都是謙詞 涉及到君上的問題,也要用委婉的言辭陳述己意 -“陛下富于春秋?史記李斯列傳? 皇帝年輕-“太子方富于年枚乘?七發(fā)?。太

15、子年少避冒犯愿及未填溝壑而托之。?觸龍說趙太后?避死亡寡君聞君親舉玉趾,將辱于敝邑,使臣下犒執(zhí)事。?左傳僖公二十六年?外交后期年,齊王謂孟嘗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者臣為臣。戰(zhàn)國策齊策?假設(shè)從君惠而免之,三年,將拜君賜。?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左傳僖公三十二年?三、并提合敘 把兩件相關(guān)的事情合并在一個句子中表達的修辭方式叫“并提。 在遣詞造句中,把本應寫成兩個短語或句子的話,合為形式上的一個短語或句子,把一樣的語句成分放在一起并提,但在表意上卻仍然按照兩個短語或句子的組合關(guān)系來分別相承,這種修辭方式就是分承,或者叫做并提。如“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聰明,齒牙完整。,句中“耳

16、目聰明形式上是一個主謂構(gòu)造,其實是“耳聰“目明兩個主謂構(gòu)造分承而來。這種方式可以使行文緊湊,但在內(nèi)容表達上卻容易產(chǎn)生誤解。一般是兩個主語在前并列并提,兩個謂語在后并列分承。 根據(jù)歷史事實辨識并提 封故御史大夫周苛周昌孫子為列侯。?漢書景帝紀?如何辨識并提根據(jù)詞語的配搭關(guān)系辨識并提 耳目聰明。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水經(jīng)注巫山、巫峽?“周苛孫與周昌子,而不能理解為“周苛與周昌之孫與子(周苛和周昌的孫子和兒子)。?史記孝景本紀?載:“封故御史大夫周苛孫平為繩侯,故御史大夫周昌子周昌子左軍為安陽侯。使用并提的句子中,一般是第一個詞語和第三個詞語搭配,第二個詞語和第四個詞語搭配。但也有例外觀鳥獸之

17、毛羽。飲食君之酒肉。師之耳目,在吾旗鼓。伯樂庖丁所見,非馬與牛。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y 、 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 忠純。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否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人且吉兇,妖祥先見。水火不積,那么暉潤不博。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觀鳥獸之毛羽。 ?論衡自然?飲食君之酒肉。 ?莊子徐無鬼?觀鳥之羽、獸之毛。飲君之酒,食君之肉。師之耳目,在吾旗鼓。 ?左傳成公二年?伯樂庖丁所見,非馬與牛。 ?論衡訂鬼?師之耳在鼓,師之目在旗。伯樂所見非馬,庖丁所見非牛。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水經(jīng)注江水?自非亭午不見曦,自非夜分不

18、見月。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y 、 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 忠純。 ?出師表?侍中郭攸之、費祎,侍郎董允。人且吉兇,妖祥先見。 ?論衡訂鬼?水火不積,那么暉潤不博。 ?荀子天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 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 之而成色。 ?赤壁賦?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 師焉,或否焉,小學而大 遺,吾未見其明也。?師說?句讀之不知,或師焉,小學;惑之不解,或否焉,大遺。人且吉,祥先見;人且兇,妖先見。水不積,那么潤不博;火不積,那么暉不博。江上之清風,耳得之而為聲;山間之明月,目遇之而成色。并提今用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是促進藝術(shù)開展和科學進步的方針。 ?毛澤東選集?第五卷 水庫和運河

19、象閃亮的鏡子和一條條衣帶一樣布滿山谷和原野。 秦牧?土地? 煤炭,汾酒,老醋,卻在人民的生活里廣泛散發(fā)著熱力和芳香。 吳伯簫?難老泉? 例 句加“皆減去一項語法關(guān)系結(jié) 論衣冠整潔裘馬輕肥一套二套并提非并提思考1.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歐陽修?醉翁亭記? 2.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陽樓記?3.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諸葛亮?出師表?4.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酈道元?三峽?思考 解答1.天氣高爽,霜色潔白 2 .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蘭花,顏色青蔥,香氣濃郁。3.獎懲好壞,不應該因?qū)m中府中不同而標準不一致。4.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看不見日光和月光。5、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調(diào),那么此天下之

20、害也。6、無鬼生于貧賤,未嘗敢飲食君之酒肉。7、假設(shè)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出師表?8、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出師表?9、跋山涉水跋涉山水 解答7、作奸犯科,論其刑;為忠善者,論其賞。8、侍中郭攸之、費祎,侍郎董允。修飾語在前并列并提,中心語在后并列分承者,8四、互文互文見義、互見 “互文是古漢語中一種特殊的修辭手法。在古文中的運用一般來講有兩種表現(xiàn)形式: 1.有時為了防止詞語單調(diào)重復,行文時交替使用同義詞。這種互文的特點是在一樣或根本一樣的詞組或句子里,處于相應位置的詞可以互釋。掌握了它,有時可以從詞義來推知另一未知詞義,如“忠不必用兮,

21、賢不必以?涉江?,其中的“用和“以處相應位置,由此可推知“以就是“用的意思。又如“求全責備這一短語,其中“全與“責處于相應位置,由此可推知“責就是“求的意思。 2.有時出于字數(shù)的約束、格律的限制或表達藝術(shù)的需要,必須用簡潔的文字,含蓄而凝煉的語句來表達豐富的內(nèi)容。于是把兩個事物在上下文只出現(xiàn)一個而省略另一個,即所謂“兩物各舉一邊而省文,以收到言簡意繁的效果,這是其在構(gòu)造上的特點。理解這種互文時,必須把上下文保存的詞語結(jié)合起來,使之互相補充互相照應彼此映襯才能現(xiàn)出其原意,故習慣上稱之為“互文見義。 如“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古詩十九首?,其上句省去了“皎皎,下句省去了“迢迢。即“迢迢不僅指牽牛

22、星,亦指河漢女;“皎皎不僅指河漢女,亦指牽牛星?!疤鎏觥梆ɑパa見義。兩句合起來的意思是“遙遠而明亮的牽牛星與織女星啊!,并非牽牛星只遙遠而不明亮,也并非織女星只明亮而不遙遠; 又如“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出塞?, 其中“秦與“漢互補見義。即明月仍是秦漢時的明月,山關(guān)仍是秦漢時的山關(guān),以此來映襯物是人非,并非明月屬秦關(guān)屬漢;又如“主人下馬客在船?琵琶行?,其中“下馬與“在船互補見義。言主人下了馬來到船上,客人也下了馬來到船上。不然,主人在岸客人在船,這樣舉酒餞行就可笑了。這類互文,只有掌握了它的構(gòu)造方式,才能完整地理解其要表達的意思。如只從字面理解,不但不能完整而準確地把握其要表達的內(nèi)容,并且有時會

23、令人進入迷宮百思而不得其解。 互文“互文這一術(shù)語包括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一是“互文見現(xiàn)義一是“同義互文。一互文見義互見、互辭、互言:是上下文義互相照應、補充,參互見義。有的是一個句子中互文見義,如:1主人下馬客在船。?琵琶行?主人客人都下馬都在船。2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王昌齡?出塞?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guān)。3燕歌趙舞為君開。盧照鄰?古意?燕趙的歌、燕趙的舞。更常見的是對句中的互文,如:4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出師表?受任奉命于敗軍之際、危難之間。5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白雪歌?將軍、都護都不得控角弓、都冷難著鐵衣。6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杜甫?客至?,花徑不曾緣

24、客掃,今始為君掃;蓬門不曾為客開,今始為君開。二同義互文同義詞換用:是指在一樣構(gòu)造中相應位置上的兩個詞具有一樣或相近的意義,彼此對照,形成互文。如: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史屈原傳?稱帝嚳,下道齊桓,中述湯武,以刺世事。同上舉,刑人如恐不勝。?鴻門宴?互文的具體應用 1.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江南逢李龜年?)其中“見與“聞互補見義。即“(當年我)常在岐王與崔九的住宅里見到你并聽到你的歌聲,并非在岐王宅只見人而不聞歌;也并非在崔九堂只聞歌而不見人。 2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木蘭詩?)其上句省去了“坐我東閣床,下句省去了“開我西閣門。兩句要表述的意思是:翻開東閣門在床上坐坐,

25、又翻開西閣門在床上坐坐。表達了木蘭回到久別的家中的歡喜之情。 3. 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同上)其中“當窗與“對鏡為互文。當窗以取亮,對鏡以整容。全句是說對著窗戶照著鏡子梳理云鬢并帖上黃花,并非“理云鬢只當窗而不對鏡,亦并非“貼花黃只對鏡而不當窗。 4.日月之行,假設(shè)出其中;星漢燦爛,假設(shè)出其里。(?觀滄海?)其中“行與“燦爛互補見義。即“燦爛的日月星漢之運行均假設(shè)出于滄海之中。并非日月只運行而不燦爛,也并非星漢只燦爛而不運行。 5.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春望?) (?夢游天姥吟留別?) 其中“栗與“驚互補見義。即“使深林與層巔戰(zhàn)栗而震驚,并非栗的只是深林,驚的只是層巔?;ノ某鲜霰?/p>

26、現(xiàn)形式外,還有凡指互文。如: 7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孔雀東南飛?) 8.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同上) 第7句中的“東西左右凡指“四周。第8句中的“十三十六凡指蘭芝出嫁前已具備了很好的才能與品德,不必拘泥于哪年學了什么。思 考比較以下例句哪些是互文,哪些是并提?1.日月之行,假設(shè)出其中; 星漢燦爛,假設(shè)出其里。曹操?觀滄海?2.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柳宗元?捕蛇者說?3.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同上4.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劉禹錫?捕蛇者說?5.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諸葛亮?出師表?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陽樓記?7、將軍百戰(zhàn)死,壯

27、士十年歸?木蘭詩? 1.太陽、月亮和銀河,好似在滄海里運行和發(fā)光。2 .將土地的出產(chǎn)和家里的收入全部交出去。3 .到處叫嚷和騷擾。4 .說說笑笑、來來往往的都是有學問的人,而沒有學識淺薄的人。5 .在兵敗的危難關(guān)頭奉命出使東吳。6.不因為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7.將軍和壯士在十年中身經(jīng)百戰(zhàn),有的戰(zhàn)死了,有的得勝歸來了 。思考 解答.8、民可以樂成,不可與慮始。?西門豹治鄴?. 9、舟遙遙以輕揚,風飄飄而吹衣。?歸去來兮辭?同義互文的作用,在于增強文章氣勢,防止行文重復單調(diào)。 10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并提11、師之耳目,在吾旗鼓。 ?左傳成公二年

28、?12、伯樂庖丁所見,非馬與牛。 ?論衡訂鬼?主語合在一起,謂語合在一起五、代稱借代換名一代稱,是不直接說出人或事物的固有名稱,而借用與它密切相關(guān)的名稱去代替的一種辭格。被代的對象叫“本體,用來代稱的叫“借體。如:“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犬;右擎蒼鷹。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犬、“鷹是本體,“黃、“蒼是借體。 二代稱與借喻區(qū)別開來借喻重在喻,可以理解為“像 一樣的,相似性代稱相關(guān)性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桃花源記?長鋏歸來乎,食無魚。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那么就木矣。?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杜甫?月夜? 1.以性

29、狀特征代該事物2.以局部代全體3.以原料代成品4. 以具體代抽象 5.以地名代人1、以事物的性狀、特征來代替該事物。 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伐無道,誅暴秦。 臣本布衣,躬耕南畝。 紈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杜甫?贈韋左丞?詩 富家子弟之穿著多為“紈袴,故以“紈袴代指富家子弟;文人學者多戴“儒冠,故以“儒冠代指讀書人。2、特稱和泛稱互代。 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人皆可以為堯舜。 是以蘇秦不信于天下,為燕尾生。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史記廉藺列傳?以具體的“口舌指代“口才好,善于言辭。 田園寥落干戈后,骨肉流離道路中。白居易?望月有感? “干,作戰(zhàn)時防身的盾牌;“

30、戈,刺殺對方的武器。以具體的“干戈指代戰(zhàn)爭。3、用具體代抽象4、以局部來代替全體。 長鋏歸來乎!食無魚。 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用局部代全體出入無完裙。?石壕吏?在古代漢語詞典中“裙的含義有二:一是“下裳,二是“鱉甲邊緣的肉質(zhì)局部?!爸械摹叭癸@然應取“下裳之義。這句詩的意思不僅是說這位婦女沒有完好的下裳,還指她沒有一件足以遮蔽身體的上衣。此處的“裙應屬借代中的“以局部代整體,是“衣服之意。 5、以官名、地名來代替人。 及三閭?桔頌?,情采芬芳。 劉伶正促酒,中散欲彈琴。 平原不在,正見清河。 不似穎川空使酒。 “三閭為三閭大夫的簡稱,借指屈原;“中散為中散大夫的省稱,借

31、指嵇康;“平原和“清河本為地名,分別借來指稱擔任過平原內(nèi)史的陸機和清河內(nèi)史的陸云;“穎川本為地名,借指家住穎川的灌夫。以地代人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杜甫?月夜?“閨中指代自己處于閨中的妻子,而以自己的所在地“長安指代自己。 陛下亦宜自謀。諸葛亮?出師表?“陛本皇帝宮殿之臺階,陛下本指站在臺階下的貼身衛(wèi)士。表示說話者不敢直接與對方說話而要請身邊人代為轉(zhuǎn)達。用工具代本體 沛公不勝杯杓,不能辭。?史記鴻門宴?用人名代事物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以原料代成品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那么就木矣。?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棺材是木做的,“就木是進棺材死去的委婉說法。 思考

32、1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如夢令? 性狀特征2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 局部代整體練習 曹操?短歌行?: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韓愈?答李翊書?:行之乎仁義之途,游之乎?詩?書?之源。白居易?望月有感?:“田園寥落干戈后,骨肉流離道路中。?韓非子五蠹?:雖有十黃帝不能治也。1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污也;于予與何誅! ?論語公冶長?2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長恨歌?詩碩人?3借喻:不出現(xiàn)本體和比喻詞,直接把喻體作為本體來描寫?!笆秩缛彳?,膚如凝脂。六、譬喻比喻譬喻就是“比喻,一般叫“打比方。即在描寫事物或說明道理時,用與它有相似點

33、的常見的事物或道理來打比方。朱熹講得很簡括:“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為什么說話或?qū)懽饕褂帽扔??劉?說苑善說?有段話講得很精彩:客謂梁王曰:“惠子之言事也善譬,王使無譬,那么不能言矣。王曰:“諾!明日見,謂惠子曰:“愿先生言事那么直言耳,無譬也?;葑釉唬骸敖裼腥擞诖硕恢獜椪撸唬簭椫疇罴僭O(shè)何?應曰彈之狀如彈。那么諭乎?王曰:“未諭也?!坝谑?,更應曰彈之狀如弓,而以竹為弦。那么知乎?王曰:“可知矣?;葑釉唬骸胺蛘f者,固以其所知諭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今王曰:無譬,那么不可矣。王曰:“善。使用比喻的目的就是“以其所知諭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 譬喻譬喻即打比方,是用跟某事物有相似點的另一事物來描寫或說明該事物,以使該事物被說得具體生動、形象深刻的一種修辭方式。古代漢語譬喻的構(gòu)成和現(xiàn)代漢語譬喻的構(gòu)成根本上一樣,通常有三個組成局部:本體,即想要描寫或說明的人或事物;喻體,即用來作譬喻的事物;比喻詞,即用來連接本體和喻體的詞,古代漢語中常使用的有“假設(shè)、“猶、“如、“似、“譬如、“譬猶和“譬之等。其翼本體假設(shè)比喻詞垂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