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技術操作方法_第1頁
急救技術操作方法_第2頁
急救技術操作方法_第3頁
急救技術操作方法_第4頁
急救技術操作方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關于急救技術操作方法第一張,PPT共三十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培訓內容止血方法常用包扎法具體的固定方法搬運:第二張,PPT共三十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 急救技術操作方法 止血、包扎、固定、搬運是外傷救護的四項基本技術。實施現(xiàn)場外傷救護時,現(xiàn)場人員要本著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在通知就近醫(yī)院的同時,要沉著、迅速地開展現(xiàn)場急救工作,其原則是:先搶后救,先重后輕,先急后緩,先近后遠;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后搬運。第三張,PPT共三十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 1. 止血方法 1)、指壓止血法:適用于中等以上動脈的出血。用手指或手掌緊壓傷口近心端的血管(靠近心臟一段的血管),使血管壓扁,血流中斷而達到

2、止血的目的,通常是將體表的中等動脈或較大動脈壓在骨的潛面。 第四張,PPT共三十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第五張,PPT共三十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2)、加壓包扎止血:用于一般的傷口出血。 將無菌紗布(也可用干凈毛巾、布料等代替)覆蓋在傷口處,然后用紗布、棉墊、繃帶或布條做成墊子放在無菌敷料上,再用繃帶或三角巾加壓包扎,即可止血。第六張,PPT共三十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 3)、加墊屈肢法:用于前臂和小腿的出血。在肘、膝關節(jié)屈側加墊,強力屈曲肢體,再用三角巾等縛緊固定。 第七張,PPT共三十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4)、填塞止血法:用于肌肉、骨端等滲血。先用12層大的無菌紗布覆蓋傷口,然后用

3、紗布條或繃帶等充填其中,外面加壓包扎。缺點是止血不徹底,且增加感染的機會。第八張,PPT共三十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 5)、止血帶止血法:止血帶止血法適用于四肢較大的動脈出血。用止血帶在出血部位的近心端,將整個肢體用力環(huán)形綁扎,以完全阻斷肢體血流,從而達到止血的目的。第九張,PPT共三十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 使用止血帶止血時,一定要注意下列事項:扎止血帶的部位應在傷口的近心端,并應盡量靠近傷口。前臂和小腿不適于扎止血帶,因前臂有尺骨、橈骨,小腿有脛骨、腓骨,其骨間可通血流,所以止血效果較差。上肢扎在上1/3處,切忌扎在中部,以免損傷橈神經。下肢扎在大腿的中下1/3處。止血帶勿直接扎在皮膚

4、上,必須先用干凈的三角巾、毛巾、布塊等墊好,以免損傷皮膚。 第十張,PPT共三十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 扎止血帶時,不可過緊或過松,以扎緊后血止并遠端動脈消失為宜。 使用止血帶的傷員,應有明顯的標記,證明傷情和使用止血帶的時間,并記錄阻斷血流時間,以便其他人了解情況,按時放松止血帶,防止因肢體長時間阻斷血流,而致缺血壞死。 使用止血帶的時間要盡量縮短,以1h為宜,最長不得超過23h。在使用止血帶期間,應每隔半小時到1h放松止血帶一次。放松止血帶時,可用指壓法使動脈止血。放松止血帶12min后,再在稍高的平面上扎回止血帶,不可在同一部位反復縛扎。第十一張,PPT共三十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

5、對使用止血帶的傷員,應注意肢體保溫,尤其在冬季,更應注意防寒。因傷肢使用止血帶后,血液循環(huán)被阻斷,肢體的血液供應暫時停止,導致抗寒能力低下,所以容易發(fā)生凍傷。 松懈止血帶前應輸液或輸血,準備好止血用品,然后松開止血帶。 取下止血帶時不應過急、過快的松解,防止傷肢突然增加血流。如松解過快,不僅傷肢血管(尤其是毛細血管)容易受損,而且能夠影響全身血液的重新分布,甚至引起血壓下降。第十二張,PPT共三十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 由于血流阻斷時間較長,取下止血帶后,傷員可感覺到傷肢麻木不適,可對傷肢進行輕輕按摩,使之能很快緩解。 6)、藥物止血法:一般而言,局部應用止血藥物較安全,將出血部位抬高,用凝

6、血酶止血紗布、明膠海綿、纖維蛋白海綿、三七粉、云南白藥等敷在出血處即可。對外傷病人經靜脈藥物止血,則有一定的限制,且盲目注射大量止血劑來臨時止血是危險的。第十三張,PPT共三十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2. 常用包扎法 1)繃帶包扎法: 環(huán)形法:用于肢體粗細相等部位,如頸部、胸腹部、手腕部等。操作方法:將繃帶作環(huán)形纏繞,第一圈稍成斜形,第二圈將第一圈之斜出的一角壓于環(huán)形圈內,最后環(huán)繞數(shù)周用膠布或別針固定。 螺旋法:用于肢體粗細相差不多的部位,如肢體、軀干等處。操作方法:第一圈與第二圈同環(huán)形法,從第三圈開始將繃帶作螺旋形向上纏繞,每繞一圈重疊1/21/3,繞成螺旋狀。第十四張,PPT共三十頁,創(chuàng)作

7、于2022年6月 螺旋反折法:用于肢體粗細不等的部位,如小腿、前臂等處。操作方法:先用繃帶做螺旋形纏繞,待到漸粗的地方就每繞一圈在同一部位把繃帶反折一下,蓋住前圈的1/21/3,由下而上纏繞。 8字形法:用于肩、肘、膝、踝等關節(jié)部位。操作方法:將繃帶一圈向上,一圈向下,每圈在正面和前一圈相交叉,并壓蓋前一圈的1/2。第十五張,PPT共三十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回返法:用于頭和斷肢殘端的包扎。操作方法:術者將繃帶作多次來回反折,助手在繃帶回返時按壓其反折端。第一圈從中部開始,接著各圈一左一右,直至將傷口全部包扎固定。注意事項:術者面向傷員,左手拿繃帶頭,右手拿繃帶卷,將繃帶的外面貼近皮膚,自

8、左向右,從上到下纏繞。 要掌握“三點一走形”,即繃帶的起點、著力點、止點和走行方向順序。 包扎時要注意松緊度,以免過松滑脫,過緊壓破組織使組織壞死。 肘部要彎著包扎,以保持肢體的功能位置。第十六張,PPT共三十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2)三角巾包扎法:適用于各個部位的包扎。操作簡便,但不便加壓,也不夠牢固。 3)四頭帶包扎法:用于下頜部、鼻部、眼部等部位。 4)多頭帶包扎法:常用于胸、腹部。5)丁字帶包扎法:常用于會陰部的包扎。 第十七張,PPT共三十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第十八張,PPT共三十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3. 具體的固定方法1)上臂的固定: 病人手臂屈肘90度,用兩塊夾板固定傷

9、處,一塊放在上臂內側,另一塊放在外側,然后用繃帶固定。如果只有一塊夾板,則將夾板放在外側加以固定。固定好后,用繃帶或三角巾懸吊傷肢。如果沒有夾板,可先用三角巾懸吊,再用三角巾把上臂固定在身體上。 第十九張,PPT共三十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2)前臂的固定:病人手臂屈肘90度,用兩塊夾板固定傷處,分別放在前臂內外側,再用繃帶纏繞固定。第二十張,PPT共三十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固定好后,用繃帶或三角巾懸吊傷肢。 如果沒有夾板,可利用三角巾加以固定。三角巾上放雜志或書本,前臂置于書本上即可。第二十一張,PPT共三十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3)大腿的固定: a)將傷腿伸直,夾板長度上至腋窩,下過

10、足跟,兩塊夾板分別放在大腿內外側,再用 繃帶或三角巾固定。 b)如無夾板,可利用另一未受傷的下肢進行固定。 第二十二張,PPT共三十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 司機幫用竹片固定傷腿第二十三張,PPT共三十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4)小腿的固定: 將傷腿伸直,夾板長度上過膝關節(jié),下過足跟,兩塊夾板分別放在小腿內外側,再用繃帶或三角巾固定。 如無夾板,可利用另一未受傷的下肢進行固定。 第二十四張,PPT共三十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5)脊椎的固定和搬運 在脊椎受傷后,容易導致骨折和脫位,如果不加固定就搬動,會加重損傷。搬運時,要由醫(yī)務人員負責,并指揮協(xié)調現(xiàn)場人員3人以上實施。不要使脊柱受牽拉、擠壓和

11、扭曲的力量。 頸部的固定用頸托固定,或用硬紙板、衣物等做成頸托而起到臨時固定的作用。 第二十五張,PPT共三十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胸腰部的固定:胸腰部用沙袋、衣物等物放至身體兩旁,再用繃帶固定在擔架上,防止身體移動。懷疑脊椎損傷,切忌扶傷員行走或躺在軟擔架上第二十六張,PPT共三十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6)注意事項 遇有呼吸、心跳停止者先行復蘇,出血者先止血,待病情有根本好轉后再進行固定。 對骨折后造成的畸形一般不予整復,若骨折端頂壓血管造成遠端肢體血液循環(huán)障礙時,要先牽引,解除壓迫后再固定。對開放性骨折在未清創(chuàng)前,不能把骨折斷端送回傷口內,只要適當固定即可。 夾板要放在創(chuàng)傷部位的兩側或

12、下放,固定包扎纏繞至少應有兩處,夾板應光滑,靠皮膚的一側最好用軟墊墊起,并用紗布包裹兩頭。 固定范圍一般應包括骨折處遠、近兩個關節(jié),固定時既要牢靠不移,又不可過緊,以捆扎夾板的布帶可上下各移動1厘米為度。 固定四肢時應盡可能暴露手指(足趾),以觀察是否指(趾)尖發(fā)紫、腫脹、疼痛和血液循環(huán)障礙等,若有上述爭象,應松松解捆扎得布帶,重新捆扎。第二十七張,PPT共三十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4. 搬運:1)徒手搬運:適用于傷勢比較輕和轉運路程又較近的傷員。2)擔架搬運法:用于軀干、下肢骨折、危機重癥病人和較遠路程的轉運。3)車輛搬運法:常用于較長距離和緊急病員的運送。第二十八張,PPT共三十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4)注意事項: 搬運前做好止血、包扎、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