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編新版選擇性必修下冊《歸去來兮辭(并序)》精品學(xué)案_第1頁
統(tǒng)編新版選擇性必修下冊《歸去來兮辭(并序)》精品學(xué)案_第2頁
統(tǒng)編新版選擇性必修下冊《歸去來兮辭(并序)》精品學(xué)案_第3頁
統(tǒng)編新版選擇性必修下冊《歸去來兮辭(并序)》精品學(xué)案_第4頁
統(tǒng)編新版選擇性必修下冊《歸去來兮辭(并序)》精品學(xué)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統(tǒng)編新版選擇性必修下冊歸去來兮辭(并序)精品學(xué)案 導(dǎo)學(xué)目標 1了解陶淵明的生平及創(chuàng)作,積累重要的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等文言知識。 2理解作者的感情脈絡(luò),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3感悟作者返璞歸真的人生志趣和人生境界。 一、語言積累 1讀準字音 (1)瓶無儲粟()(2)求之靡途()(3)田園將蕪() (4)輕飏()(5)觴()(6)眄() (7)流憩()(8)矯首()(9)遐觀() (10)出岫()(11)翳翳()(12)西疇() (13)窈窕()(14)遑遑()(15)耘耔() (16)東皋()(17)心憚遠役()(18)猶望一稔() 2理解詞義 A一詞多義 (1)行xn 感吾生之行休:_

2、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篲 為吾子之將行也:_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_ 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_ 臣修身潔行數(shù)十年:_ 琵琶行:_ hn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_ 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_ 漢天子我丈人行也:_ (2)引yn 引壺觴以自酌:_ 丁壯者引弦而戰(zhàn):_ 相如引車避匿:_ 乃設(shè)九賓遷禮于廷,引趙使者藺相如:_ _ 初一交戰(zhàn),操軍不利,引次江北:_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_ (3)乘chn 聊乘化以歸盡:_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_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_ 顧自民國肇造,變亂紛乘:_ 自京師乘風(fēng)雪至于泰安:_ shn 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

3、乘:_ 以乘韋先,牛十二犒師:_ (4)策 策扶老以流憩:_ 執(zhí)策而臨之:_ 策勛十二轉(zhuǎn),賞賜百千強:_ 蒙故業(yè),因遺策:_ 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_ (5)審 審容膝之易安:_ 故審堂下之陰,而知日月之行,陰陽之變:_ _ 余經(jīng)秋審,皆減等發(fā)配:_ (6)委 曷不委心任去留:_ 如土委地:_ 百越之君,俯首系頸,委命下吏:_ 與人期行,相委而去:_ (7)懷 懷良辰以孤往:_ 則有去國懷鄉(xiāng):_ 新婦謂府吏,感君區(qū)區(qū)懷:_ 今將軍外托服從之名而內(nèi)懷猶豫之計:_ _ 汝姊在吾懷:_ 懷其璧,從徑道亡:_ (8)而 覺今是而昨非:_ 風(fēng)飄飄而吹衣:_ 門雖設(shè)而常關(guān):_ 時矯首而遐觀:_ 鳥倦飛而

4、知還:_ 撫孤松而盤桓:_ 世與我而相違:_ 亦崎嶇而經(jīng)丘:_ 泉涓涓而始流:_ 或植杖而耘耔:_ B詞類活用 (1)攜幼入室:_ (2)眄庭柯以怡顏:_ (3)園日涉以成趣:_ (4)策扶老以流憩:_ (5)時矯首而遐觀:_ (6)悅親戚之情話:_ (7)樂琴書以消憂:_ (8)樂琴書以消憂:_ (9)或棹孤舟:_ C古今異義 (1)悅親戚之情話 古義:_ 今義:_ (2)悅親戚之情話 古義:_ 今義:_ (3)將有事于西疇 古義:_ 今義:_ (4)既窈窕以尋壑 古義:_ 今義:_ D特殊句式 (1)寓形宇內(nèi)復(fù)幾時:_ (2)將有事于西疇:_ (3)復(fù)駕言兮焉求:_ (4)既自以心為形役:

5、_ 二、初讀文本整體感知 1小序中講到了陶淵明辭官的原因有哪幾點?你覺得哪一點是最根本的? 答:_ _ 2速讀文本,請梳理一下全辭的敘事脈絡(luò)。 答:_ _ _ (2)陶淵明辭官回家悠游生活,請分析他的情感變化過程。 答:_ _ _ 我的疑難和困惑 _ _ _ 三、細讀文本突破重點 1在課文的小序里陶淵明已經(jīng)明確說出了自己不愿意做官的原因,那么,辭中第一段哪些詞語或句子明確表達了這樣的心愿?從陶淵明辭官歸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當(dāng)時的心境如何? 答:_ _ _ _ 2作者歸家途中的迫切體現(xiàn)在哪里?抵家時的欣喜又體現(xiàn)在哪些語句當(dāng)中?到家后衣食住行的閑適又從何看出? 答:_ _ _ _ 3陶潛隱居鄉(xiāng)村的生

6、活樂趣,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答:_ _ _ _ 四、品讀文本,交流釋疑 1魏晉焦慮人生苦短的文人中,陶潛是最為焦灼的一個,在第三段結(jié)尾處兩句“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已見端倪,在第四段又有何表現(xiàn)? 答:_ _ _ _ 2既然知道人生苦短,作者是否還快然自足于隱士生活?依據(jù)何在? 答:_ _ _ _ 3有人認為本文結(jié)尾一句“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fù)奚疑”包含著悲觀消極的思想,試結(jié)合全文內(nèi)容,談?wù)勀銓@個問題的看法。 答:_ _ _ _ 五、拓展閱讀 菊花人生 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靜放,嬌美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山澗清泉一直流過家院門口。早上,霧色漸漸散去。透過微薄的陽光,一位老人拿著鋤

7、頭,提著竹籃,向院中走去。“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他吟唱詩句,步履悠閑地跨進了院子他便是陶淵明。 文章善于描寫,開篇勾勒出一幅陶淵明沉醉幽菊的素描。 幽幽香菊與他為伴,下地耕耘自給自足。閑暇時,便以清泉沏上菊花茶,細細品味;農(nóng)忙時,便與菊花相枕相依,樂在其中。陶淵明的確生活得自在,他的身上處處洋溢著與眾不同的清閑與曠達! 此段刻意地描繪其灑脫的身影,讓陶淵明的形象血肉豐滿。 可是,他真的活得像世人所說的那樣:處于桃源之地,與世隔絕,別有洞天?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夠充分地理解他那決然離開人人都認為是幸福生活的官場情懷?能夠體悟出他那處在世俗紛爭、虛偽污濁的官場中的苦痛與無奈?他明白,憑借一個人的

8、能力,是根本無力挽回歷史潮流的。既然這樣,他就沒有必要留戀,就只有選擇憤然出世。也只有他自己明白,他走得無奈,走得悲傷,走得落寞,甚至還有幾分凄涼。他痛恨自己的志向竟被這渾濁的世俗掩埋,他嗟嘆自己的才華竟在這官場中充分地施展。他只有內(nèi)在心里矛盾,在內(nèi)心痛苦,從而派生出外在的“菊花”情結(jié),“菊花”人生。 于是,陶淵明希望自己“入”則清閑、自在,忘記一切,超凡脫俗,回歸自然;“出”則達濟天下,兼濟貧窮百姓,以文穿透社會,抒寫人生情懷?;蛟S正因為他的抑郁和極度掙脫,使得他在戰(zhàn)勝世俗、戰(zhàn)勝自我的拼搏中,給了世人一種驚世駭俗的超然,一種出乎尋常、回歸自然的超越自我的靜美。 透過陶淵明決然離開官場灑脫的“

9、出”;坦然地歸隱山林,豁達地“入”,來透視他內(nèi)心的無奈、苦痛、悲傷,甚至凄涼,深刻地品出了陶淵明“入乎其內(nèi),出乎其外”的菊花人生的況味,這就使文章立意高遠。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nèi),又須出乎其外?!碧諟Y明“出乎”的,便是外在的豁達、瀟灑;“入乎”的,似乎就幾近于閑情、雅致了。我們常常只看到陶淵明簡單的怡然自得、情趣盎然的“出乎其外”,卻不知,他的思想掙扎、心情苦悶而復(fù)雜的“入乎其內(nèi)”?;蛟S有人說他超然,或許有人說他超傻,這些,相對與他而言都并不重要。在陶淵明的眼中,重要的是菊花,是對人生、對自然的真愛,是他對超越平常人生的與眾不同的全部詮釋?!安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

10、”,讓我們分明地看到了一個超凡脫俗的陶淵明,端一盅菊花茶,悠然地品味著他的菊花,“出”世與“入”世的人生。, 陶淵明的歸隱以及對他歸隱的評說,可以說是莫衷一是。要跨越已有的歷史定論,有自己的獨特見解,那就需要經(jīng)過一番認真的思考、獨立的分析,有著內(nèi)蘊深厚的語文功底才行。 賞析陶淵明的歸隱,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歷史故事了。我們都為他歸隱的灑脫叫好稱頌,可本文作者卻透過他灑脫的外表透視到了他內(nèi)心的苦痛,品出了陶淵明“入乎其內(nèi),出乎其外”的菊花人生之味。語言優(yōu)美,表現(xiàn)力較強。內(nèi)蘊深厚,融哲理于情思之中,能打動人心,給人以啟示。 我的總結(jié)和反思 _ _ _ _ _ 參考答案 一、語言積累 1(1)s(2)

11、m(3)w(4)yn(5)shn(6)min(7)q(8)jio(9)xi(10)xi(11)y(12)chu(13)yotio(14)hun(15)ynz(16)o(17)dn(18)rn 2A.(1)xn副詞,將,將要動詞,行走動詞,離開,前往動詞,運行動詞,實行,執(zhí)行名詞,行為,動作名詞,品行古詩的一種體裁 hn量詞,排,行泛指軍隊名詞,輩 (2)動詞,拿來,取來動詞,開弓,拉弓動詞,牽,拉,引動詞,召請,召引動詞,避開,退卻 動詞,引用,援引 (3)chn動詞,順著,順隨動詞,騎,坐,駕御 介詞,憑借,趁著動詞,交互,連接動詞,冒著,頂著 shn量詞,古代一車四馬為一乘“四”的代稱 (

12、4)動詞,拄著名詞,竹制的馬鞭同“冊”,記錄 名詞,策略名詞,計策,計謀 (5)動詞,明白,知道動詞,考察,觀察動詞,審問,審判 (6)動詞,隨從,順從動詞,卸落動詞,交付動詞,丟下,舍棄 (7)動詞,留戀,愛惜動詞,懷念,想念名詞,心情動詞,心中藏著名詞,胸前動詞,揣著 (8)表并列表修飾表轉(zhuǎn)折表修飾表承接表并列表轉(zhuǎn)折表修飾表修飾表并列 B(1)形容詞作名詞,幼兒、兒童(2)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愉快(3)名詞作狀語,每天(4)名詞作動詞,拄著(5)名詞作狀語,有時(6)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愉快(7)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樂 (8)名詞作動詞,彈琴,讀書(9)名詞作動詞,用槳劃 C(1)內(nèi)親

13、外戚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guān)系或血統(tǒng)關(guān)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員(2)知心話男女間表示愛情的話(3)農(nóng)事有事情(4)深遠曲折的樣子(女子)文靜而美好;(妝飾、儀容)美好 D(1)省略句,“宇內(nèi)”前省略介詞“于”(2)介賓結(jié)構(gòu)后置,于西疇有事(3)賓語前置句,疑問句中代詞作賓語前置(4)被動句,“為”表被動 二、初讀文本、整體感知 1(1)“質(zhì)性自然,非矯厲所得”不愿扭曲天性,強迫自我去做本性不想做的事。 (2)“饑凍雖切,違己交病”不愿折節(jié)為吏,凍餓難以忍受,違背本心就會身心痛苦。 (3)“程氏妹喪于武昌”親妹過世,需要去奔喪。 其中第一點是最根本的。 2(1)第一段:辭官歸途(思想斗爭)。 第二段:抵家室

14、內(nèi)生活涉園外出(家庭生活)。 第三段:縱情山水(社會生活)。 第四段:安度余生(反思與感悟)。 (2)第一段:自責(zé)自悔,有悔恨之情,也有慶幸之意。 第二、三段:自安自樂,有喜悅之情,也有自得之意,基調(diào)是靜謐而愉悅的。 第四段:樂天安命,有達觀之情,曠達、悠然。 歸納:自責(zé)自悔自醒自慰。 三、再讀文本、突破重點 1(1)“田園將蕪”“心為形役”“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2)自責(zé)(“田園將蕪”),自悔(“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自覺、自醒(“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這里的“心為形役”中的“心”和“役”,顯然不能單純理解為“心意”和“形體”,應(yīng)該深

15、入理解為“心”是“志趣人格”,“形”是作者“出仕為官”的這種行為。 2(1)“舟遙遙”“問征夫”“恨晨光”,尤其一個“恨”字,迫切之情,溢于言表。 (2)“載欣載奔”“僮仆歡迎,稚子候門”,可感悟出主仆俱迎、妻子皆樂的情景,尤其具有情味的是妻子,好似不出來迎接,但由“有酒盈樽”可知妻子比誰都盛情,多好的一幅天倫之樂圖啊! (3)“引壺觴以自酌撫孤松而盤桓”,既有室中之樂,也有園中之樂。這是真正的隱士之樂,和劉禹錫陋室銘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異曲同工。 3(1)促膝而談的家庭之樂悅親戚之情話; (2)彈琴消憂的本色生活樂琴書以消憂; (3)與鄉(xiāng)鄰交往之樂告余春及,有事西疇; (4)巾車孤舟出

16、游之樂窈窕尋壑,崎嶇經(jīng)丘。 中國士大夫?qū)憚趧?,都是倡?dǎo)別人去勞動,自己是旁觀者,而陶潛是中國士大夫中第一個勞動實踐者,此乃其躬耕田園、詩酒琴書的隱士情懷之表露。 四、品讀文本、交流釋疑 1“寓形宇內(nèi)復(fù)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作者感到活在人世的時間沒有多久了,既然如此,何必不隨心所欲地生活,何必不伸張心志、何必不自由自在,何必考慮那么多的生死、為生死惴惴不安呢? 2是?!案毁F非吾愿,帝鄉(xiāng)不可期”“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從正反兩方面,通過想象,表明自己怡然于隱居生活的情懷。高官厚祿不是我所求的,尋訪仙境也不是可以如愿的。作者所向往的是“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良辰美景獨自出游,親身參加農(nóng)事勞動,在高岡上高聲放歌,在清流旁縱情賦詩。 3“兼濟天下”規(guī)范了中國古代文人的心路歷程,作為中國第一位隱逸詩人、田園詩人,他的“濟世”的確讓人費解。雖然文中為我們呈現(xiàn)了恬淡安閑、自然靜謐的田園情趣,但這并不意味著陶淵明消極避世。 古代出仕是文人志士必然的價值取向,在封建專制獨裁統(tǒng)治下,他們只能在無條件服從與維護自身尊嚴、保持獨立人格的矛盾中苦苦掙扎。除了陶淵明,李白、蘇軾、辛棄疾都曾流露過歸隱的心緒,只不過陶淵明比較明顯,且付諸實際行動罷了。陶淵明晚年作過大量詩,“猛志”一詞出現(xiàn)多次,這表明顯然有一股“濟世”的熱流貫穿于他的一生,其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