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輸血課件_第1頁
外科輸血課件_第2頁
外科輸血課件_第3頁
外科輸血課件_第4頁
外科輸血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Blood TransfusionHistory of Blood TransfusionHistory of Blood TransfusionHistory of Blood TransfusionHistory of Blood TransfusionHistory of Blood TransfusionDefinition “Blood transfusion is generally the process of receiving blood products into ones circulation intravenously.”Replacement Therapy.Def

2、inition “Transfusions are used for various medical conditions to replace lost components of the blood.”Replacement Therapy. 替代性治療Blood Components適應證(Indications)禁忌證(Contraindications)充血性心力衰竭惡性高血壓急性肺水腫真性紅細胞增多癥腎功不全可不輸者盡量不輸輸血途徑 靜脈輸血動脈輸血心腔輸血搶救、緊急復蘇淺靜脈中心靜脈置管血液來源異種血液 實驗異體血液 愛心獻血自體血液(autologous blood trans

3、fusion) 預存式、稀釋式 術前 回收式自體輸血 術中 人工血液:人工代血漿 (plasma substitute/plasma volume expander) 輸血注意事項輸血前:仔細核對:病人、血型、配血單檢查包裝:滲漏、血液顏色、氣泡輸血時:觀察病人不適反應,檢查體溫、脈搏、血壓、尿液輸血后:觀察病情,注意遲發(fā)型輸血反應血袋保留2小時,以備檢驗血型血型血型輸血的并發(fā)癥(complications) 早期并發(fā)癥:(1)與血液質量有關的為發(fā)熱反應、過敏反應、溶血反應、污染反應;(2)與大量快速輸入庫血有關的是心臟負荷過重、出血傾向、橘櫞酸中毒、高鉀血癥、代謝性酸中毒、氨中毒、體溫過低;

4、(3)與輸血操作不當有關的如空氣栓塞、肺微栓塞等; 晚期并發(fā)癥:主要指輸血傳播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瘧疾、梅毒、絲蟲病、黑熱病、回歸熱,以及輸血致敏等;1. 發(fā)熱反應(發(fā)生率約2%-10%)臨床表現發(fā)生在輸血開始后15分鐘到2小時內。臨床表現為畏寒、寒顫和高熱,體溫可達39-40,同時可伴有出汗、頭痛、惡心、嘔吐及皮膚潮紅,少數反應嚴重者還可出現抽搐、呼吸困難、血壓下降,甚至昏迷。原因 1.免疫反應:常見于經產婦或多次接受輸血者;2.致熱原:所使用的輸血器具或血液制品被致熱原(如蛋白質、死菌或細菌的代謝產物)污染。1. 發(fā)熱反應治療 發(fā)熱反應出現后,先分析可能發(fā)生的原因。對于癥狀輕者可減慢輸血速

5、度,嚴重者應停止輸血。注意對癥處理,寒顫者可肌注異丙嗪或哌替啶。預防 應強調控制致熱原,對于多次輸血者應輸注不含白細胞和血小板的成分血。2. 過敏反應(發(fā)生率在3%左右)臨床表現 多表現為皮膚局限性或全身性瘙癢或蕁麻疹,嚴重者可出現支氣管痙攣、血管神經性水腫、會厭水腫,甚至過敏性休克、昏迷、死亡。原因1. 過敏體質病人對血中的蛋白類物質過敏,或過敏體質的供血者隨血將其體內的某種抗體轉移給病人,以IgE為主。2. 病人多次輸注血漿制品時,體內產生多種抗血清免疫球蛋白抗體,以IgA為主。2. 過敏反應治療病人只表現為局限性皮膚瘙癢或蕁麻疹時,可口服抗組胺藥物,同時嚴密觀察病情發(fā)展;反應嚴重者應立即

6、停止輸血,皮下注射腎上腺素(1:1000,0.5-1ml)和靜脈滴注糖皮質激素,合并呼吸困難者應作氣管插管或切開,以防止窒息。預防1.對有過敏史病人,在輸血前半小時服用抗過敏藥和靜脈輸注糖皮質激素;2.對IgA水平低下或檢出IgA抗體的病人,應輸注不含IgA的血液或血制品,3.有過敏史者不宜獻血,獻血員在采血前4小時應禁食。3. 溶血反應臨床表現典型的癥狀為病人在輸注十幾毫升血型不合的血后,立即出現寒顫、高熱、呼吸困難,腰背酸痛、頭痛、胸悶,休克,隨之出現血紅蛋白尿和溶血性黃疸,嚴重者可出現腎功損害。原因1. 輸注血型不合的血液;2. 輸入有缺陷的紅細胞(血液儲存、運輸不當,血液中加入高滲、低

7、滲性溶液或對紅細胞有損害的藥物等);3. 受血者患自身免疫性貧血時,其血液中的自身抗體也可使輸入的異體紅細胞遭到破壞而誘發(fā)溶血。3. 溶血反應診斷: 1. 抽取靜脈血離心后觀察血漿色澤,若為粉紅色既證明有溶血; 2. 尿潛血陽性及血紅蛋白尿也有診斷意義。治療: 當懷疑有溶血反應時應立即停止輸血,核對受血者與供血者姓名和血型。治療措施包括:1. 抗休克:輸液+激素;2. 保護腎功能:可給予5%碳酸氫鈉靜脈滴注,使尿液堿化;使用甘露醇等藥物以加速游離血紅蛋白排出;嚴重時可考慮行血液透析治療。3. 血漿交換治療:以徹底清除人體內的異型紅細胞及有害的抗原抗體復合物。3. 溶血反應延遲性溶血反應(del

8、ayed 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DHTR)輸血后7-14天,發(fā)熱、貧血、黃疸、血紅蛋白尿。預防 1.加強輸血、配血過程中的核查工作。 2.嚴格按照輸血的規(guī)程操作。3. 溶血反應4. 細菌污染反應臨床表現若污染的細菌毒力小、數量少時,可僅有發(fā)熱反應;若細菌毒力強、數量多,輸入后可立即出現內源性休克和DIC。病人可有煩躁、寒戰(zhàn)、高熱、惡心、嘔吐、呼吸困難、發(fā)紺、腹痛和休克,也可以出現血紅蛋白尿、急性腎衰、肺水腫等表現。原因 由于采血、貯存環(huán)節(jié)中無菌技術有漏洞而致污染。 4. 細菌污染反應治療 立即中止輸血并將血袋的血液離心,取細胞層和血漿底層行涂片及細菌培養(yǎng)

9、,同時采取有效的抗感染和抗休克治療。預防 嚴格無菌制度,按無菌要求采血、貯存和輸血,血液在保存期內和輸血前定期按常規(guī)檢查,發(fā)現有污染的可能時不得使用。5. 循環(huán)超負荷臨床表現常見于心功能低下、老年、幼兒或低蛋白血癥病人,由于輸注的速度過快、量過多而引起的急性心衰和肺水腫。輸血中或輸血后突發(fā)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發(fā)紺或咳粉紅色泡沫痰,有頸靜脈怒張、靜脈壓升高,肺內可聞及大量濕羅音。治療立即停止輸血,吸氧,使用強心劑、利尿劑以除去過多的體液。預防對有心功能低下者要嚴格控制輸血速度和輸血量,嚴重貧血者以輸注濃縮紅細胞為宜。6. 輸血相關的急性肺損傷輸血相關性的急性肺損傷(transfusion-rel

10、ated acute lung injury,TRALI)的發(fā)生于年齡、性別和原發(fā)病無關,其發(fā)生機制為供血者血漿中存在的白細胞凝集素或HLA特異性抗體所致。臨床上TRALI常與肺部感染、吸入性肺炎或毒素吸收等非輸血所致的ARDS難以區(qū)別。臨床表現:急性呼吸困難、嚴重的雙側肺水腫及低氧血癥,可伴有發(fā)熱和低血壓。這些癥狀常發(fā)生在輸血后1-6小時,診斷需要排除心源性呼吸困難。及時有效的處理后,48-96小時內癥狀將明顯改善;肺部X-ray多在4-7天消散。預防措施:不采用多次妊娠供血者提供的血漿。6. 輸血相關的急性肺損傷輸血相關性移植物抗宿主?。╰ransfusion associated gra

11、ft versus host disease,TA-GVHG) 此病是由于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細胞輸入有嚴重免疫缺陷的受血者體內,輸入的淋巴細胞成為移植物并增殖,對受血者的組織起反應。7. 輸血相關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臨床癥狀有發(fā)熱、皮疹、腹瀉、骨髓抑制及感染,發(fā)展惡化可致死。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手段,所以對于骨髓移植、免疫缺陷、加強化療或放療的病人所輸注的含淋巴細胞的血液成分,應經射線輻照使免疫性淋巴細胞功能喪失。7. 輸血相關性移植物抗宿主病8. 疾病傳播HIV1,HIV2-艾滋病HTLVI,HTLVII -成人T淋巴細胞白血病病毒肝炎病毒-肝炎HBV,HCV,HDV,HEV,HGV?HAVNonAE HV巨細胞病毒 EB病毒-多器官受損,常見肝臟受損細小病毒B19-慢性溶血性疾病 骨髓損傷新出現的輸血相關病毒脘病毒 prion(新克雅氏?。┤璜I者的病毒篩查發(fā)達國家(高 HDI)發(fā)展中國家(低和中HDI)99%經過檢測81%經過檢測19% (6 百萬) 未經檢測0.49 億捐獻者0.32 億捐獻者1%未經檢測9. 免疫抑制輸血可使受血者的非特異免疫功能下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