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觀測站(Observation Station),是指在開采進行之前,在開采影響范圍內的地表,按照一定要求設置的一系列互相聯(lián)系的觀測點,稱為工作測點(監(jiān)測點)。在采動過程中它們和地表一起移動,從而反映地表的移動狀態(tài)。通過定期地對這些觀測點進行監(jiān)測,確定其空間位置及其相對位置的變化,從而掌握地表移動變形規(guī)律。 (二)觀測站概念第1頁/共35頁第1頁,共35頁。 1按照觀測站設置的地點 (1)地表移動觀測站 地表移動觀測站(Ground Movement Observation Station)是為了研究地表移動和變形的規(guī)律,在開采影響范圍內的地表上所布設的觀測站。 (2)專門觀測站 專門觀測站
2、(Special Observation Station)是為了特定的目的所設立的觀測站,如建筑物觀測站、鐵路觀測站、邊坡移動觀測站等。(三)觀測站的分類第2頁/共35頁第2頁,共35頁。 2按照觀測的時間 (1)普通觀測站 普通觀測站(Ordinary Observation Station),觀測時間較長(一般一年以上),它是從地表移動的開始到結束的整個過程中定期進行觀測,主要為了研究地表移動和變形的規(guī)律。 (2)短期觀測站 短期觀測站(Short-term Observation Station),觀測時間較短(一般幾個月到一年),它是在地表移動過程中的某個階段進行觀測。主要是為了求出一
3、些近似的移動參數(shù),如最大下沉速度、走向移動角等。短期觀測站只是在急需開采沉陷資料的情況下才采用。(三)觀測站的分類第3頁/共35頁第3頁,共35頁。 3按布站的形式 (1)網狀觀測站 網狀觀測站(Reticular Observation Station)是在產狀復雜的礦層或在建筑物密集的地區(qū)開采時,將測點組成網格狀觀測站。優(yōu)點:網狀觀測站可以對整個采動影響范圍進行觀測,所得資料比較全面、準確。缺點:測點數(shù)目較多,野外觀測、內業(yè)成果處理工作量大,且受地形、地物條件的限制,所以只在研究專門問題時才采用。(三)觀測站的分類第4頁/共35頁第4頁,共35頁。 3按布站的形式 (2)剖面線觀測站 剖面
4、線觀測站(Sectional Line Observation)是目前各礦區(qū)用得較多的一種布站形式。它是在沿移動盆地主斷面的方向上,將觀測點布設成直線的觀測站。通常由兩條互相垂直且相交的觀測線所組成。其中,沿走向主斷面布設的觀測線稱為走向觀測線,沿傾斜主斷面布設觀測線稱為傾向觀測線。(三)觀測站的分類第5頁/共35頁第5頁,共35頁。按布站的形式進行觀測站布設示意圖 (三)觀測站的分類 剖面線狀觀測站及其布置形式ABCDEFGR1R2R3R4回采工作面巷道巷道 網狀觀測站布設示意圖第6頁/共35頁第6頁,共35頁。 1.應遵循從簡單到復雜、從單一煤層、單一工作面、地質構造簡單的條件下設置觀測站
5、;然后再進行多工作面、重復開采、有地質構造破壞及煤層產狀變化大等條件下設置觀測站。進而不斷積累資料,深化對地表移動變形規(guī)律的認識。 2.觀測站設站地點取決于設站的目的。比如若是水下采煤問題,就要適時的觀測兩帶(冒落帶、裂縫帶)高度;如要解決地表沉陷的防護問題(如“三下”采煤),除必須掌握開采沉陷規(guī)律外,還應掌握建(構)筑物變形與地表移動變形的關系。 所以,觀測站設站地點的選擇十分重要。二、觀測站設置地點的選擇第7頁/共35頁第7頁,共35頁。3-2 地表移動觀測站設計 (一)設計原則 為了獲得準確、可靠、有代表性的資料: 1觀測線應設計在移動盆地的主斷面上; 2觀測線的長度應大于移動盆地的范圍
6、,以便建立觀測線控制點和測定采動影響邊界; 3觀測期間不受臨近采區(qū)的影響; 4觀測線上布置的測點應有一定密度(密度和設站目的而定); 一、觀測站設計的原則及內容第8頁/共35頁第8頁,共35頁。 (二)觀測站設計必備的資料 11:1000或1:2000的井上下對照圖和開采計劃圖,以便確定觀測地區(qū)井下開采和地面位置的關系。 2設站地區(qū)地質和水文資料,包括地形地質圖、地質柱狀圖、煤層賦存條件、覆巖的力學性質、水文條件。 3開采工作面的設計資料,包括巷道布置、采煤方法、頂板管理方法、開采厚度、工作面推進速度、回采時間、周圍開采情況等。 4井上下測量資料,控制點的平面坐標和高程。 5礦區(qū)已有的巖移資料
7、,如移動角、最大下沉角、充分采動角、松散層移動角等相關參數(shù)。第9頁/共35頁第9頁,共35頁。 (三)設計內容 觀測站設計包括編寫設計說明書和繪制設計圖(平面圖和斷面圖)兩部分工作。 1設計說明書的內容 (1)建立觀測站的目的和任務; (2)設站地區(qū)的地形、地物及地質采礦條件; (3)觀測站設計時所用的巖移參數(shù); (4)觀測線的位置及長度的確定,監(jiān)測點及控制點的數(shù)目、位置及其編號; 第10頁/共35頁第10頁,共35頁。 (5)工作測點(監(jiān)測點)和控制點的構造及埋設方法; (6)觀測內容及所用儀器,與礦區(qū)控制網的連測方法,精度要求,起始數(shù)據(jù),定期觀測的時間、方法及精度要求; (7)經費估算。包
8、括觀測站建站需材料、購地、青苗補償費、人工等費用的預算; (8)觀測成果的整理方法與分析步驟,要獲得的成果。 第11頁/共35頁第11頁,共35頁。 2設計圖的內容 (1)設站地區(qū)的地形、地物、地質構造、煤層產狀等; (2)已有的和新設計的采區(qū)巷道; (3)現(xiàn)有的和新設計的保護煤柱輪廓; (4)觀測線的平面位置,沿觀測線的斷面圖。斷面圖上應表示出工作測點位置及編號,巖層柱狀,地質構造,煤層產狀,開采位置等。(三)設計內容第12頁/共35頁第12頁,共35頁。二、剖面線狀觀測站的設計方法ABO(b)R1H2H1R2R3-l1觀測點控制點BACD(a)R11234R2R3運輸平巷D1D2D3EFG
9、R4R6R5R7R8R9通風平巷停采線開切眼(c)H0H-hEGKFR7R8R9l3-煤層厚度為m,煤層傾角為,工作面下山邊界的開采深度為H1,上山邊界的開采深度為H2,1-2表示工作面開切限的位置,3-4表示停采線的位置,1-3為運輸巷,2-4為通風平巷,假定在3-4以外有足夠長的煤柱。 第13頁/共35頁第13頁,共35頁。(一)確定傾斜觀測線位置 為了使傾斜觀測線R1R3不受鄰近開采的影響,在走向主斷上,R1R3必須設在工作面推進方向上超過E點的位置。即要保證傾斜觀測線R1R3到開切眼的距離D1為BACD(a)R11234R2R3運輸平巷D1D2D3EFGR4R6R5R7R8R9通風平巷
10、停采線開切眼(c)H0-R9l-R8R7FKEGhH二、剖面線狀觀測站的設計方法第14頁/共35頁第14頁,共35頁。 (二)確定走向觀測線的位置 走向主斷面的位置的確定應在傾斜主斷面上按最大下沉角來確定。由采空區(qū)中心向下山方向偏移一段距離d,即ABO(b)R1H2H1R2R3-l1觀測點控制點BACD(a)R11234R2R3運輸平巷D1D2D3EFGR4R6R5R7R8R9通風平巷停采線開切眼二、剖面線狀觀測站的設計方法第15頁/共35頁第15頁,共35頁。 (三)確定傾斜觀測線的長度 傾斜觀測線的長度是在移動盆地的傾斜主斷面上確定,自采區(qū)邊界以-和-劃線與基巖和松散層接觸面相交,再以該點
11、以角劃線于地表交于A、B兩點。傾斜觀測線長度AB:ABO(b)R1H2H1R2R3-l1觀測點控制點BACD(a)R11234R2R3運輸平巷D1D2D3EFGR4R6R5R7R8R9通風平巷停采線開切眼二、剖面線狀觀測站的設計方法第16頁/共35頁第16頁,共35頁。(四)走向觀測線長度確定 一條走向觀測線,其長度HF按下式計算:BACD(a)R11234R2R3運輸平巷D1D2D3EFGR4R6R5R7R8R9通風平巷停采線開切眼(c)H0-R9l3-R8R7FKEGhH二、剖面線狀觀測站的設計方法第17頁/共35頁第17頁,共35頁。 (五)移動角修正值問題 加入移動角修正值的目的是使觀
12、測線長度超過盆地邊界一段距離。煤層傾角()()煤層傾角()()020501110176092015707301380及以上64012 下山移動角修正值 所使用的傾斜煤層下山移動角的修正值,可根據(jù)下表按不同傾角確定(規(guī)程) 。 觀測站設計中所使用煤層上山和走向移動角的修正值、一般取20(規(guī)程)。第18頁/共35頁第18頁,共35頁。 (六)測點數(shù)目及其密度 觀測線上的測點數(shù)目及其密度,主要取決于開采深度和設站的目的。為了以等精度求得移動相變形值及其分布規(guī)律,一般等間距布設??刂泣c埋設在觀測線的兩端,每端不得少于2個。若只在一端設置控制點時,控制點不得少于3個。控制點與最外端監(jiān)測點的距離為5010
13、0m。 二、剖面線狀觀測站的設計方法開采深度(m)測點間距(m)開采深度(m)測點間距(m)505200300205010010300400251002001540030 測點密度第19頁/共35頁第19頁,共35頁。 在工作面開始回采之前,應將設計好的觀測站標定到實地上。利用礦區(qū)控制點確定觀測線及測點的平面位置。 (1)根據(jù)設計圖,得到標設參數(shù)和L; (2)從礦區(qū)控制點T,先標定出觀測線上控制點R4,再根據(jù)標出傾斜觀測線R4R1的方向。 (3)在兩觀測線交點O處,標出與傾斜觀測線垂直的走向觀測線R5R6的方向。 (4)從O點開始,根據(jù)設計的測點間距,依次標出各測點的平面位置,并對各測點進行編
14、號。 (5) 觀測站的控制點和工作測點一般用混凝土灌注,當?shù)乇碇羶鼋Y線下0.5m內有含水層時,采用鋼管式測點。三、觀測站的設置(測點標設)觀測站的標定混凝土樁鋼管式測點第20頁/共35頁第20頁,共35頁。3-3 地表移動觀測站的觀測工作 地表移動觀測是在采動過程中,定期重復地測定觀測線上各測點在不同時期內空間位置的變化。觀測工作連接測量、全面觀測、日常觀測工作等。 一、連接測量 1定義 在觀測站控制點與礦區(qū)控制網之間進行測量,以確定觀測站控制點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其實質是把觀測站和礦區(qū)控制網聯(lián)系起來,以確定井上下對應關系。 第21頁/共35頁第21頁,共35頁。 2時間 在觀測點埋好1015天
15、、點位固結之后,在采動前進行。 3連接測量的方法 連接測量需要獨立進行兩次,測定方法可依據(jù)礦區(qū)控制網的分布及地形條件分別采用邊交會(邊、角、邊角)、導線測量和水準測量等。 平面連接測量是從已知坐標的控制點(或觀測線的交點),按5導線測量的精度進行。 高程連接測量是在礦區(qū)水準基點測定觀測站控制點的高程,以不低于三等水準測量的精度要求進行。第22頁/共35頁第22頁,共35頁。 二、全面觀測 1全面觀測的內容 全面觀測(Total Observation)包括各監(jiān)測點平面位置和高程測量,各測點間的距離測量,以及記錄地表的原有的破壞狀況,并做出素描。 2全面觀測的時間 為了確定原始的觀測數(shù)據(jù),在采動
16、前進行兩次全面測量(兩次間隔不超過5天);為了確定移動穩(wěn)定后地表各點的空間位置,需要在地表移動穩(wěn)定之后再進行一次全面測量。地表穩(wěn)定的條件:6個月觀測地表各點的累計下沉小于30mm。第23頁/共35頁第23頁,共35頁。 3全面觀測的方法 (1)高程測量 從觀測站控制點開始進行水準測量。如果觀測線兩端或一端設有控制點,則采取附合、閉合或往返水準測量。施測按三等水準測量精度要求進行,經平差后求得各測點高程。 若兩點間地表傾角大于20時,用三角高程測量,以兩測回測豎直角,往返高程互差按下式計算:式中,h往返高程互差,mm; l兩點間的水平距離,m。第24頁/共35頁第24頁,共35頁。 3全面觀測的
17、方法 (2)導線測量 1)距離測量(電磁波測距)各種反射棱鏡電磁波測距儀 光電測距儀是通過測量電磁波在待測距離D上 往、返傳播的時間t2D。精度指標:第25頁/共35頁第25頁,共35頁。 (2)導線測量 2)角度測量 經緯儀進行角度測量(分光學和電子經緯儀)南方電子經緯儀光學經緯儀索佳電子經緯儀徠卡電子經緯儀 (瑞士)第26頁/共35頁第26頁,共35頁。 (2)導線測量 全站儀進行導線測量南方電子經緯儀蔡司伺服型全站儀(德)拓撲康全站儀徠卡電子經緯儀 (瑞士)第27頁/共35頁第27頁,共35頁。全站儀的主要特點水平角、垂直角、距離自動顯示,自動計算鏡站坐標、高程等數(shù)據(jù);數(shù)據(jù)記錄和存儲方式
18、多樣:內存、PCMCIA卡、串口通訊;對水平角和垂直角自動進行補償;對距離進行氣象改正和儀器常數(shù)改正;提供豐富的應用程序,例如:坐標放樣、導線測量、后方交會、面積計算、懸高測量等;軟件可升級,支持用戶開發(fā)應用程序;自動跟蹤照準棱鏡;無合作目標測距; (2)導線測量全站儀進行導線測量第28頁/共35頁第28頁,共35頁。 (2)導線測量 導線測量精度指標 等級導線長度(km)平均邊長(m)測角中誤差(秒)測回數(shù)角度閉合差(秒)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DJ6DJ2一級2.52505421/10000二級1.81808311/7000導線觀測精度指標 第29頁/共35頁第29頁,共35頁。 三、日常觀測工
19、作 為判定地表是否已開始移動,在回采工作面推進一定距離(約0.20.5H0)后,每隔幾天進行一次水準測量(又稱巡視測量或預測),如果發(fā)現(xiàn)測點有下沉的趨勢,即說明地表已經開始移動。 日常觀測工作是首次和末次全面觀測之間適當增加的水準測量工作。在移動過程中,要進行日常觀測工作,即重復進行水準則量。重復水準測量的時間間隔,視地表下沉的速度而定,一般是每隔13個月觀測一次。在移動的活躍階段,增加水準觀測次數(shù)。第30頁/共35頁第30頁,共35頁。 三、日常觀測工作 采動過程中的水準測量,可用附合水準或水準支線的往返測量,按四等水準測量的精度要求進行。在采動過程中,不僅要及時地記錄和描述地表出現(xiàn)的裂縫,塌陷的形態(tài)和時間,還要記載相應工作面位置、采厚、推進速度、頂板陷落情況、煤層產狀、地質構造、水文條件等有關情況。 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冷庫買賣拆除合同范本
- 剪力墻和伸縮縫施工方案
- 亞馬遜推廣服務合同范本
- 分包電氣合同范本
- 第七章各具特色的地區(qū)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商務星球版地理七年級下冊
- 中英文演出合同范本
- 農作物安全生產合同范本
- 加盟燕窩店合同范例
- 加工面店轉讓合同范本
- 出口篷布采購合同范本
- 老年護理相關法律法規(guī)
- 《陶瓷工藝技術》課件
- 變更強制措施的申請書
- 供電所安全演講
- 深度學習架構創(chuàng)新-深度研究
- DL∕T 5210.2-2018 電力建設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程 第2部分:鍋爐機組
- 電梯每月電梯安全調度
- 2024年部編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綜合檢測試卷及答案
- (新教材)青島版六三制四年級下冊科學全冊教案(含教學計劃)
- 部編2023版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下冊活動園問題及答案
- GB/T 2951.12-2008電纜和光纜絕緣和護套材料通用試驗方法第12部分:通用試驗方法-熱老化試驗方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