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縣七年級歷史上學期第三階段檢測試題_第1頁
三原縣七年級歷史上學期第三階段檢測試題_第2頁
三原縣七年級歷史上學期第三階段檢測試題_第3頁
三原縣七年級歷史上學期第三階段檢測試題_第4頁
三原縣七年級歷史上學期第三階段檢測試題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三次月考歷史學科試題一、單項選擇題(請把正確選項的字母代號填寫在下面表格中。本大題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題號12345678910111213答案題號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1、在下列原始人類中,已會人工取火的是()A.元謀人 B.藍田人 C.北京人 D.山頂洞人 TOC o 1-5 h z 2、長江流域原始農(nóng)耕時代的居民是()A.北京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山頂洞人D.半坡原始居民3、被尊奉為中華民族人文初祖的是()A.炎帝B. 舜 C.禹 D. 黃帝4、鐵器在農(nóng)業(yè)和手工業(yè)生產(chǎn)上開始使用,是在 ()A.商朝 B.春秋時

2、期C.戰(zhàn)國時期D.秦朝5、文物是鮮活的歷史。下列文物中最能反映商朝社會生活的是()A.兵馬俑 B.司母戊鼎C. 竹木簡D.青花瓷6、戰(zhàn)國時期的韓、趙、魏三國是由下列哪一諸侯國分裂而來?()A.晉國B.齊國C. 魯國D. 衛(wèi)國7、“退避三舍”這一典故,與下列哪次戰(zhàn)役有關 ?()A.牧野之戰(zhàn)B.涿鹿之戰(zhàn)C.城濮之戰(zhàn)D.長平之戰(zhàn)8、商人刻寫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被稱為()A.甲骨文 B. 金文 C. 大篆 D. 小篆9、開心辭典的主持人王小丫出了這樣一道題:他是我國春秋晚期的魯國人;他提出了 “仁”的學說;他最早創(chuàng)辦私學。他是 ()A.老子 B. 孔子 C. 孟子 D. 墨子10、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

3、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是()A.夏朝 B. 周朝 C. 秦朝 D. 西漢11、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農(nóng)民戰(zhàn)爭是()A.陳勝、吳廣起義B.楚漢戰(zhàn)爭 C.劉邦起義 D.項羽起義12、毛澤東沁園春雪的詞句“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中的“秦皇漢武”指的是()A.秦穆公、漢高祖B.秦始皇、漢武帝C.秦二世、漢武帝D.秦始皇、漢高祖13、向漢武帝建議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是()A.李斯 B. 董仲舒 C. 主父偃 D. 韓非14、西漢時,出擊匈奴,使匈奴不能再與西漢抗衡的是()A.公元前119年,衛(wèi)青、霍去病出擊匈奴B.漢武帝初年,奪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區(qū)C. 竇固出擊北匈奴,恢

4、復了對西域的統(tǒng)治D.竇憲大敗北匈奴,迫使北匈奴西遷 TOC o 1-5 h z 15、張騫第一次赴西域的目的是()A. 開辟漢與西域之間的陸路交通B. 代表中央政府總管西域事務C. 聯(lián)絡大月氏攻打匈奴D. 為漢武帝尋找汗血寶馬16、你知道最先以麻醉藥劑輔助外科手術的醫(yī)學家是()A. 扁鵲 B. 華佗 C. 張仲景 D. 張衡17、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是()A. 佛教 B. 基督教 C. 道教 D. 伊斯蘭教18、與“三顧茅廬”的故事相關的歷史人物是()A. 袁紹 B. 曹操 C. 孫權 D. 諸葛亮19、奠定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戰(zhàn)役是()A. 官渡之戰(zhàn) B. 赤壁之戰(zhàn)C. 淝水之戰(zhàn) D. 巨鹿之戰(zhàn)

5、20、江南地區(qū)得以開發(fā)的最主要因素是()A. 江南地區(qū)氣候溫暖濕潤 B. 江南土地肥沃C. 江南統(tǒng)治者施行仁政 D. 北方農(nóng)民的南遷帶來了先進的生產(chǎn)技術21、北魏是下列哪個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政權: ()A. 鮮卑族 B. 匈奴族 C. 氐族 D. 羌族22、三國時期,臺灣和大陸就有聯(lián)系。那時,臺灣稱為()A. 夷洲 B. 琉球C. 流求D.澎瑚23、南朝四個朝代的先后順序依次為:()A.齊宋梁陳B.陳齊梁宋C.梁宋陳齊D.宋齊梁陳24、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的數(shù)值計算到小數(shù)點以后第七位的是()A. 王羲之 B. 賈思勰 C. 祖沖之 D. 酈道元25、蘭亭序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它是誰的代表作?

6、()A. 司馬遷 B. 王羲之 C. 顧愷之 D. 范 縝二、 列表題 ( 8 分)學完第 10 課“秦王掃六合”和第 12 課“大一統(tǒng)的漢朝”后,決定設計一張 表格,對秦始皇和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主要史實 ( 見下面 ) ,從政治、經(jīng)濟、思想文化方面進行分類整理歸納, 應如何完成?(主要史實只需將相應 字母代號 填入設計的表格中即可)A: 治理黃河B : 焚書坑儒C: 鑄幣權和鹽鐵經(jīng)營權收歸中央 D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E :統(tǒng)一貨幣、度量衡F:統(tǒng)一文字G:允許諸王分封自己土地,削弱諸侯國勢力H:創(chuàng)立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秦始皇和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比較人物秦始皇漢武帝政治方面經(jīng)濟方

7、面思想文化方面三、讀圖題:讀三國鼎立形勢圖,完成下列表格內(nèi)容。(每個空格2分,共12分)三國的國名,a、b、c表示三國的都城,請在下列表格中的橫線上把三國的國名、 都城和建立者補充完整。國名都城建立者A: a: B : 蜀b: C: c: 建業(yè)(共計30分)1、秦朝是我國第一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國家,又是第一個短命的王朝。請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9分)材料一:“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飛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辈牧隙核麄兘?jīng)過一番謀劃與準備,殺死兩名縣尉,把大家召集在一起,鼓動說: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即便令毋斬,而戍死者周十六七。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則舉大名,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8、! ”大家同聲高呼:“敬受命?!保?)材料一這首詩反映了什么歷史事件? ( 2分)(2)材料二反映的是歷史上的哪一次起義敲響了秦王朝的喪鐘?他們起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4分)(3)有人認為,秦的滅亡與材料中提到的“秦王”是分不開的,他有不可推卸 的歷史責任,你認為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 (3分)2、閱讀下列材料:(11分)材料一:料一:法令規(guī)定: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獎勵耕戰(zhàn),生產(chǎn) 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據(jù)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廢除沒有軍功的 舊貴族的特權。建立縣制,由國家直接派官吏治理。材料二:(魏主下詔)不得以北俗之語言于朝廷,若有違者,免所居官。引自魏書材料三:

9、(1) 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別屬于什鮮卑姓拓跋拔拔步六狐賀賴獨狐漢姓元長孫陸賀劉么改革事件? ( 2分)(2)材料二中的“魏主”是指誰?他下令改革的目的是什么?(3分)(3)材料二、材料三反映了哪些改革措施?請再另舉 2例。(4分)(4)結合所學知識,請你談談魏主的改革有什么歷史意義? (2分)3、材料:老驥伏楊,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一龜雖壽根據(jù)材料回答:(1)這首詩的作者是誰(3分)? (2)詩人詩中“壯心”的含義是什么(3分)?(3)為了實現(xiàn)這一壯心,他先后發(fā)動了兩次戰(zhàn)役,結果一勝一敗,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不同的結果? ( 4分)試題答案選擇題(每題2分,共計50分)題 號12345678910111213答 案DBDBBACABCABB題 號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 案ACBCDBDACDCB、填表題(每個字母1分,共計8分)人物秦始皇漢武帝政治力回HG經(jīng)濟方圓EA、C思想文化方面B、 FD三、讀圖題:(每個空格2分,共12分)國名都城建立者A:魏a: _洛陽曹丕B :蜀b:成都劉備C :吳c:建業(yè)孫權四、材料題1 、(1)秦王滅掉六國,統(tǒng)一了全國。(2分)(2)大澤鄉(xiāng)起義(2分)根本原因:秦的暴政。(2分)(3)對。(1分)秦始皇統(tǒng)一全國后,統(tǒng)治殘暴,激起人民的反抗。(2分)2、(1)材料一:商鞅變法;材料二:北魏孝文帝改革(2分)(2)孝文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