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7.3.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同步練習(word版含解析)_第1頁
八年級下冊7.3.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同步練習(word版含解析)_第2頁
八年級下冊7.3.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同步練習(word版含解析)_第3頁
八年級下冊7.3.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同步練習(word版含解析)_第4頁
八年級下冊7.3.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同步練習(word版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試卷第 =page 5 5頁,共 =sectionpages 5 5頁試卷第 =page 1 1頁,共 =sectionpages 3 3頁人教版 八年級下冊 7.3.1 第一節(jié)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單選題1美國學者米勒模擬原始地球條件的實驗中,作為原始大氣的成分不包括A氧氣B氫氣C水蒸氣D氨氣2米勒模擬原始地球條件的實驗說明()A無機小分子能轉(zhuǎn)變成有機小分子B無機小分子能夠轉(zhuǎn)變成原始生命C有機小分子能夠轉(zhuǎn)變成原始生命D有機大分子能夠轉(zhuǎn)變成原始生命3原始地球的原始大氣中沒有()A二氧化碳B氧氣C甲烷D氮氣4科學家一直在探尋地球上生命的起源,12月27日,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圓滿完成第二次出艙全

2、部既定任務,為空間站組裝建造任務再立新功,為探索宇宙中生命的存在和起源作出偉大貢獻。原始生命起源的大致過程是A火山熔巖的主要成分有機小分子物質(zhì)有機大分子物質(zhì)原始生命B原始大氣的主要成分有機小分子物質(zhì)有機大分子物質(zhì)原始生命C原始地球表面土壤的主要成分有機小分子物質(zhì)有機大分子物質(zhì)原始生命D紫外線的主要成分有機小分子物質(zhì)有機大分子物質(zhì)原始生命5對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米勒和其他科學家的實驗說明()A原始生命可能來自其他星球B原始地球能形成構(gòu)成生物體的有機物C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是在原始海洋中形成的D原始生命的形成需要高溫、紫外線以及雷電等條件6關于生命的起源,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質(zhì)

3、B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C原始大氣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氣、氨氣、甲烷等氣體D原始生命在短時間內(nèi)形成7米勒實驗模擬原始大氣經(jīng)宇宙射線、紫外線、閃電等作用下,最開始形成的物質(zhì)是A簡單的無機物B復雜的有機物C復雜的無機物D簡單的有機物8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構(gòu)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論,從生物學的角度理解“人類命運共同體”,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地球上現(xiàn)存的人種都起源于森林古猿B地球上的生命都是由原始生命逐漸演化而來的C人類的祖先可能生活在非洲D(zhuǎn)為了讓人類健康發(fā)展,可以從自然界掠奪一切有利資源為人所用9原始生命誕生的場所是()A原始高原B原始平原C原始山脈D原始海洋10下列關于生命起源和進化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4、A米勒實驗、我國科學家人工合成核酸等支持了生命化學進化的可能性B從生物進化的大致歷程看哺乳動物是地球上現(xiàn)存物種中最高等的動物C原始生命誕生于原始陸地,人類起源于古猿D制造工具和學會用火是人類區(qū)別其他動物的重要特點11用實驗證明細菌不是自然發(fā)生的,從而否定了生命起源“自然發(fā)生說”的科學家是A雷迪B米勒C海爾蒙特D巴斯德12依據(jù)如圖,對米勒模擬實驗的解釋你不認同的是()A內(nèi)模擬了原始大氣及閃電B內(nèi)模擬了原始大氣中的水蒸氣凝結(jié)降雨的過程C內(nèi)產(chǎn)生了多種大分子有機物D在原始地球的條件下,無機物可以生成有機小分子13原始地球,一般指到在46億年前剛從太陽星云形成的地球。下列關于原始地球環(huán)境的說法錯誤的是(

5、)A原始地球中會出現(xiàn)電閃雷鳴,火山噴發(fā)的現(xiàn)象B原始地球的大氣由水蒸氣、氨、氫氣、甲烷等組成C原始地球上風和日麗D最初原始生命的生活方式可能是異養(yǎng),不需要氧14生物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下列實驗與結(jié)論對應錯誤的是()實驗結(jié)論A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B探究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唾液淀粉酶能把淀粉都消化成麥芽糖C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DNA是噬菌體的遺傳物質(zhì)D米勒模擬實驗無機小分子物質(zhì)能轉(zhuǎn)變?yōu)橛袡C物AABBCCDD15在研究生命起源的過程中,米勒的實驗可以說明()A原始地球可以產(chǎn)生復雜的蛋白質(zhì)B在原始地球條件下能產(chǎn)生構(gòu)成生物體的有機物C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氣D在紫外線等自然條件的長期作

6、用下能形成原始生命二、填空題16原始大氣可能形成許多簡單有機物的自然條件是_、紫外線和雷電。17原始大氣中含有甲烷、_、氫氣、_和_等18_是最早通過實驗來解釋植物生命現(xiàn)象的學者,他的柳苗生長之謎,說明了柳苗生長所需的物質(zhì),并不是由_直接轉(zhuǎn)化的,_才是使植物增重的物質(zhì)。三、綜合題19如圖1是生命起源化學進化過程的示意圖,圖2為米勒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學進化過程的一個模擬實驗裝置,據(jù)圖回答問題:(1)圖1中有機小分子物質(zhì)生成的場所是_。(2)圖2米勒實驗裝置中的A里的氣體與現(xiàn)在大氣成分的主要區(qū)別是_,B裝置模擬的是_,它是_誕生的搖籃。(3)米勒的實驗證明了圖1生命起源的哪個階段_。20綜合應用今年

7、春節(jié)期間,國產(chǎn)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票房超過40億,問鼎IMAX中國歷史最高票房席位。影片講述的故事發(fā)生在太陽衰老、地球面臨滅頂之災的背景下。其實,早期地球并不適宜生物的生存。(1)說說你知道哪些關于生命起源的假說?_(至少說出三種)(2)米勒通過模擬實驗合成了什么物質(zhì)?該實驗證明了什么?_(3)海洋化學起源說怎樣解釋生命的起源?_答案第 = page 16 16頁,共 = sectionpages 16 16頁答案第 = page 1 1頁,共 = sectionpages 2 2頁參考答案:1A化學起源說認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溫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極其漫長的時間內(nèi),由非生命物質(zhì)經(jīng)過極其復雜的化

8、學過程,一步一步地演變而成的?;瘜W起源說將生命的起源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無機小分子生成有機小分子的階段;第二個階段,從有機小分子物質(zhì)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質(zhì);第三個階段,從生物大分子物質(zhì)組成多分子體系;第四個階段,有機多分子體系演變?yōu)樵忌?。米勒通過實驗驗證了化學起源學說的第一階段?!驹斀狻吭即髿庥兴魵?、氨氣、氫氣、甲烷等還原性氣體,與現(xiàn)在大氣成分的主要區(qū)別是無氧氣。故選A。2A生命起源的學說有很多,其中海洋化學起源說是被廣大學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說。海洋化學起源說將生命的起源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無機小分子生成有機小分子的階段;第二個階段,從有機小分子物質(zhì)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質(zhì);

9、第三個階段,從生物大分子物質(zhì)組成多分子體系;第四個階段,有機多分子體系演變?yōu)樵忌??!驹斀狻棵桌胀ㄟ^實驗驗證了海洋化學起源學說的第一階段。米勒的實驗如圖: 將水注入左下方的燒瓶內(nèi),先將玻璃儀器中的空氣抽去,然后打開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氫氣的混合氣體(模擬原始大氣)。再將燒瓶內(nèi)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氣體同在密閉的玻璃管道內(nèi)不斷循環(huán),并在另一容量為5升的大燒瓶中,經(jīng)受火花放電(模擬雷鳴閃電)一周,最后生成的物質(zhì),經(jīng)過冷卻后,積聚在儀器底部的溶液(模擬原始大氣中生成的有機物被雨水沖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實驗結(jié)果共生成20種有機物,其中11種氨基酸中有4種(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

10、是生物的蛋白質(zhì)所含有的。米勒的實驗試圖向人們證實,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從無機小分子物質(zhì)形成有機小分子物質(zhì),在原始地球的條件下是完全可能實現(xiàn)的,BCD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故選A。本題的重點是了解生命的起源。3B地質(zhì)研究表明,地球大約是在46億年前形成的,那時候地球的溫度很高,地面上的環(huán)境與現(xiàn)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電閃雷鳴,地面上火山噴發(fā),熔巖橫流。從火山中噴出的氣體,如水蒸氣、氫氣、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氫等,構(gòu)成了原始的大氣層。【詳解】從火山中噴出的氣體,如水蒸氣、氫氣、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氫等,構(gòu)成了原始的大氣層。原始的大氣中沒有氧氣。故選B。4B生命起源的學說有很多,

11、其中化學起源說是被廣大學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說。這一假說認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溫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極其長的時間內(nèi),由非生命物質(zhì)經(jīng)過極其復雜的化學過程,一步一步地演變而成的。【詳解】化學起源學說認為:原始地球的溫度很高,地面環(huán)境與現(xiàn)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電閃雷鳴,地面上火山噴發(fā)、熔巖橫流;從火山中噴出的氣體,如水蒸氣、氨、甲烷等構(gòu)成了原始的大氣層,與現(xiàn)在的大氣成分明顯不同的是原始大氣中沒有游離的氧;原始大氣在高溫、紫外線以及雷電等自然條件的長期作用下,形成了許多簡單的有機物,隨著地球溫度的逐漸降低,原始大氣中的水蒸氣凝結(jié)成雨降落到地面上,這些有機物隨著雨水進入湖泊和河流,最終匯集到原

12、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熱湯,其中所含的有機物,不斷的相互作用,經(jīng)過及其漫長的歲月,逐漸形成了原始生命;因此簡而言之即是原始大氣在雷電、紫外線等長期作用下,形成有機小分子,這些有機物雨水匯集到原始海洋中,形成有機大分子,通過長期的相互作用,最后形成原始的生命;所以原始生命起源的大致過程是原始大氣的主要成分有機小分子物質(zhì)有機大分子物質(zhì)原始生命,B符合題意。故選B。5B在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沒有生命的,在地球上生命發(fā)生之前,經(jīng)歷了由無機物轉(zhuǎn)變?yōu)橛袡C物的化學進化過程;米勒用實驗驗證了這一步,據(jù)此解答。【詳解】米勒的實驗裝置如下圖:將水注入左下方的燒瓶內(nèi),先將玻璃儀器中的空氣抽去。然后打開左方

13、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氫氣的混合氣體(模擬原始大氣),再將燒瓶內(nèi)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氣體同在密閉的玻璃管道內(nèi)不斷循環(huán),并在另一容量為5升的大燒瓶中,經(jīng)受火花放電(模擬雷鳴閃電)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機物,經(jīng)過冷卻后,積聚在儀器底部的溶液(模擬原始大氣中生成的有機物被雨水沖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實驗結(jié)果共生成20種有機物。其中11種氨基酸中有4種(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質(zhì)所含有的。米勒的實驗試圖向人們證實,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從無機物形成有機物質(zhì)在原始地球的條件下是完全可能實現(xiàn)的。故選B。此題考查了米勒模擬實驗的結(jié)論在考試中經(jīng)常考到,要注意理解和掌握;可結(jié)合米勒的實驗裝置

14、圖。6D化學起源學說認為:原始地球的溫度很高,地面環(huán)境與現(xiàn)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電閃雷鳴,地面上火山噴發(fā)、熔巖橫流;從火山中噴出的氣體,如水蒸氣、氨、甲烷等構(gòu)成了原始的大氣層,與現(xiàn)在的大氣成分明顯不同的是原始大氣中沒有游離的氧。原始大氣在高溫、紫外線以及雷電等自然條件的長期作用下,形成了許多簡單的有機物,隨著地球溫度的逐漸降低,原始大氣中的水蒸氣凝結(jié)成雨降落到地面上,這些有機物隨著雨水進入湖泊和河流,最終匯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熱湯,其中所含的有機物,不斷的相互作用,形成復雜的有機物,經(jīng)過及其漫長的歲月,逐漸形成了原始生命。所以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詳解】A化學起

15、源學說認為,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質(zhì),正確。B原始地球的溫度很高,地面環(huán)境與現(xiàn)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電閃雷鳴,地面上火山噴發(fā)、熔巖橫流;從火山中噴出的氣體,如水蒸氣、氨、甲烷等構(gòu)成了原始的大氣層,可見,原始大氣中不含氧氣,在紫外線、天空放電、火山爆發(fā)所放出的能量、宇宙間的宇宙射線的作用下,空氣中的無機物經(jīng)過復雜的化學變化轉(zhuǎn)化形成了一些有機小分子物質(zhì)物,于是隨傾盆大雨從天而降,匯集入原始海洋。在原始海洋中,經(jīng)過上萬年后這些有機小分子長期累積并相互作用,形成了比較復雜的有機大分子物質(zhì),如原始的蛋白質(zhì)、核酸等。這些物質(zhì)并逐漸形成了與海水分離的原始界膜,構(gòu)成了相對獨立的體系。一旦這些物質(zhì)擁有了個體增

16、殖和新陳代謝也就意味產(chǎn)生了生命。可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正確。C原始大氣中有水蒸氣、甲烷、氨氣、氮氣等,原始大氣中不含氧氣,正確。D原始生命要經(jīng)過非常漫長的時間形成的,錯誤。故選D。7D對于生命的起源有很多假說,其中化學起源說是被廣大學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說,該假說認為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詳解】化學起源學說認為:原始地球的溫度很高,地面環(huán)境與現(xiàn)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電閃雷鳴,地面上火山噴發(fā)、熔巖橫流;從火山中噴出的氣體,如水蒸氣、氨、甲烷等構(gòu)成了原始的大氣層,原始大氣在高溫、紫外線以及雷電等自然條件的長期作用下,形成了許多簡單的有機物,地球溫度降低,原始大氣中的水蒸氣形成降雨,匯集到

17、原始的海洋中,其中的有機物不斷地相互作用,經(jīng)漫長的歲月,形成原始生命。故選D。8D人和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化石是研究進化的主要證據(jù)。【詳解】A人類和現(xiàn)代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地球上現(xiàn)存的人種都起源于森林古猿,A正確。B人類和其他各種生物都是原始生命逐漸演化而來,B正確。C研究表明,在距今1200多萬年前,森林古猿廣泛分布于非、亞、歐地區(qū),尤其是非洲的熱帶叢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現(xiàn)代類人猿,以樹棲生活為主,另一支卻由于環(huán)境的改變慢慢的進化成了人類,C正確。D自然作為資源,可以滿足人生存和發(fā)展的需求,是人掠奪的對象,而不加限制地掠奪會造成嚴重的后果,D錯誤。故選D。9D有關生命起源的學

18、說有很多,其中化學起源說是被廣大學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說?!驹斀狻炕瘜W起源學說認為:原始地球的溫度很高,地面環(huán)境與現(xiàn)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電閃雷鳴,地面上火山噴發(fā)、熔巖橫流;從火山中噴出的氣體,如水蒸氣、氨、甲烷等構(gòu)成了原始的大氣層,與現(xiàn)在的大氣成分明顯不同的是原始大氣中沒有游離的氧;原始大氣在高溫、紫外線以及雷電等自然條件的長期作用下,形成了許多簡單的有機物,隨著地球溫度的逐漸降低,原始大氣中的水蒸氣凝結(jié)成雨降落到地面上,這些有機物隨著雨水進入湖泊和河流,最終匯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熱湯,其中所含的有機物,不斷的相互作用,形成復雜的有機物,經(jīng)過及其漫長的歲月,逐漸

19、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故選D。10C(1)關生命起源的學說有很多。其中化學起源說是被廣大學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說。(2) 地球上的各種生物,都是經(jīng)過漫長的年代逐漸進化而來的。在研究生物的進化的過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證據(jù)。(3)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是: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等到高等,從水生到陸生?!驹斀狻緼米勒的實驗試圖向人們證實,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從無機小分子物質(zhì)形成有機小分子物質(zhì),在原始地球的條件下是完全可能實現(xiàn)的;我國科學家人工合成核酸等支持了生命化學進化的可能性,正確。B胎生、哺乳是哺乳動物主要的生殖發(fā)育特點,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哺乳類是目前動物界最高等的類群。因此,從

20、生物進化的大致歷程看哺乳動物是地球上現(xiàn)存物種中最高等的動物,正確。C原始生命誕生于原始海洋,人類起源于古猿,錯誤。D丙直立人,約20萬到200萬年,最早在非洲出現(xiàn),也就是所謂的晚期猿人,懂得用火,開始使用符號與基本的語言,約100萬年前,冰河時期來臨,非洲開始草原化,直立人不得不開始遷徙,向世界各地擴張,在歐亞非都有分布(海德堡人,瓜哇猿人,北京猿人都屬于直立人)。注意:此時人類第1次走出非洲約80萬年前,直立人來到現(xiàn)在的西班牙地區(qū),成為最早的歐洲人,即現(xiàn)代人。約20萬年前,歐亞非的直立人逐漸消失,被第一次非洲的新品種人類:智人取代,制造工具和學會用火是人類區(qū)別于其他動物的重要特征,正確。故選

21、C。11D法國的科學家巴斯德(1821-1895)設計了鵝頸瓶實驗,證明了肉湯的腐敗來自空氣中的細菌造成的。他還發(fā)現(xiàn)了乳酸菌、酵母菌,并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術感染的方法,后人稱他為“微生物之父”?!驹斀狻緼1668年,意大利醫(yī)生雷迪通過實驗證明了蛆是由蒼蠅的卵孵化而來的,不符合題意。B米勒是美國青年科學家,通過模擬實驗證明了生命起源的第一步,由無機物轉(zhuǎn)變成有機小分子物質(zhì),不符合題意。C海爾蒙特是比利時的科學家,通過實驗探究了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不符合題意。D巴斯德是法國科學家,通過實驗證明使肉湯變酸的物質(zhì)來自于空氣,不是肉湯本身,證明細菌不是自然發(fā)生的,從而否定了生命起源

22、“自然發(fā)生說”,符合題意。故選D。12C有關生命起源的學說有很多,其中化學起源說是被廣大學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說此題主要考查的是米勒的實驗及其結(jié)論?!驹斀狻緼玻璃儀器中的空氣抽去。然后打開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氫氣的混合氣體(模擬原始大氣),內(nèi)的火花放電(模擬雷鳴閃電),A正確。B冷凝器的冷卻后(模擬了原始大氣中的水蒸氣凝結(jié)降雨的過程),B正確。C實驗裝置經(jīng)受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機物,積聚在儀器底部的溶液(模擬原始大氣中生成的有機小分子被雨水沖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實驗結(jié)果共生成了多種氨基酸,米勒的實驗試圖向人們證實,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從無機小分子物質(zhì)形成有機小分子物質(zhì),C錯誤。D米勒的實

23、驗僅能證明無機小分子物質(zhì)可以形成有機小分子物質(zhì)氨基酸,而不是產(chǎn)生了多種大分子有機物,D正確。故選C。13C地質(zhì)學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約是在46億年以前形成的,那時候地球的溫度很高,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熱湯, 其中所含的有機物,不斷的相互作用,形成復雜的有機物,經(jīng)過及其漫長的歲月,逐漸形成了原始生命?!驹斀狻吭嫉厍颦h(huán)境與現(xiàn)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電閃雷鳴,地面上火山噴發(fā),熔巖橫流。從火山中噴出的氣體,如甲烷、氨、氫氣、氮氣、水蒸氣、二氧化碳、硫化氫等構(gòu)成了原始的大氣層,原始大氣中沒有游離態(tài)的氧氣,所以最初原始生命的生活方式可能是異養(yǎng),C符合題意。故選C。14B(1)綠葉在光下制造淀

24、粉的實驗要點: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關鍵是控制實驗變量、設置對照實驗。該實驗的方法步驟:暗處理遮蓋后,光照射幾小時后摘下葉片酒精脫色漂洗,加碘液沖洗觀察葉色現(xiàn)象。(2)有關生命起源的學說有很多,其中化學起源說是被廣大學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說。這一假說認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溫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極其漫長的時間內(nèi),由非生命物質(zhì)經(jīng)過極其復雜的化學過程,一步一步地演變而成的?;瘜W起源說將生命的起源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無機小分子生成有機小分子的階段;第二個階段,從有機小分子物質(zhì)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質(zhì);第三個階段,從生物大分子物質(zhì)組成多分子體系;第四個階段,有機多分子體系演變?yōu)樵忌?/p>

25、?!驹斀狻緼.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實驗現(xiàn)象:葉片見光(未遮蓋)部分,遇碘變藍,說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產(chǎn)物;葉片遮光部分,遇碘不變藍,說明光是綠色植物制造有機物不可缺少的必要條件,A正確。B.唾液淀粉酶能把部分淀粉初步分解成麥芽糖,淀粉和麥芽糖最終要在小腸內(nèi)在胰液和腸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被人體吸收,B錯誤。C.艾弗里的肺炎雙球菌的體外轉(zhuǎn)化實驗說明DNA是使R型細菌產(chǎn)生穩(wěn)定遺傳變化的物質(zhì),DNA是轉(zhuǎn)化因子。這一轉(zhuǎn)化實驗表明DNA是噬菌體的遺傳物質(zhì),C正確。D.米勒的實驗試圖向人們證實,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從無機小分子物質(zhì)形成有機小分子物質(zhì),在原始地球的條件下是完全可能實現(xiàn)的,D正確。故選B

26、。理解掌握綠葉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生命起源的過程等實驗原理、目的及操作步驟是解題的關鍵。15B有關生命起源的學說有很多,其中化學起源說是被廣大學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說,此題主要考查的是米勒的實驗及其結(jié)論。【詳解】生命起源的學說有很多,其中化學起源說是被廣大學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說。這一假說認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溫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極其漫長的時間內(nèi),由非生命物質(zhì)經(jīng)過極其復雜的化學過程,一步一步地演變而成的?;瘜W起源說將生命的起源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無機小分子生成有機小分子的階段;第二個階段,從有機小分子物質(zhì)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質(zhì);第三個階段,從生物大分子物

27、質(zhì)組成多分子體系;第四個階段,有機多分子體系演變?yōu)樵忌?。米勒通過實驗驗證了化學起源學說的第一階段 。米勒的實驗裝置如圖:將水注入左下方的燒瓶內(nèi),先將玻璃儀器中的空氣抽去,然后打開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氫氣的混合氣體(模擬原始大氣),再將燒瓶內(nèi)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氣體同在密閉的玻璃管道內(nèi)不斷循環(huán),并在另一容量為5升的大燒瓶中,經(jīng)受火花放電(模擬雷鳴閃電)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機物,經(jīng)過冷卻后,積聚在儀器底部的溶液(模擬原始大氣中生成的有機物被雨水沖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實驗結(jié)果共生成20種有機物,其中11種氨基酸中有4種(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質(zhì)所含有的。米勒的實

28、驗向.人們證實了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從無機小分子物質(zhì)形成有機小分子物質(zhì),在原始地球的條件下是完全可能實現(xiàn)的,可見B符合題意。故選B。16高溫【詳解】化學起源學說認為:原始大氣在高溫、紫外線以及雷電等自然條件的長期作用下,形成了許多簡單的有機物,隨著地球溫度的逐漸降低,原始大氣中的水蒸氣凝結(jié)成雨降落到地面上,這些有機物隨著雨水進入湖泊和河流,最終匯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大氣在高溫、雷電以及紫外線的長期作用下,形成了許多簡單的有機物,在原始地球的條件下是完全可能實現(xiàn)的。因此,原始大氣可能形成許多簡單有機物的自然條件是高溫、紫外線、雷電等。17 二氧化碳 硫化氫 氨氣【詳解】地質(zhì)學家研究表明,地球大

29、約是在46億年以前形成的,那時候地球的溫度很高,地面上的環(huán)境與現(xiàn)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電閃雷鳴,地面上火山噴發(fā),熔巖橫流。從火山中噴出的氣體,如氨氣、甲烷、二氧化碳、水蒸氣、氫氣等構(gòu)成了原始的大氣層,還有一部分硫化氫和氰化氫,雖有少量的水蒸氣受到強烈的紫外線的作用,分解為氫和氧,但是氫由于太輕而浮到大氣層的最高處,大部分逐漸消失在宇宙空間,而氧氣很快與地面上的一些物質(zhì)結(jié)合為氧化物,因此原始大氣中沒有氧氣。18 海爾蒙特 土壤 水【詳解】海爾蒙特,比利時化學家,生物學家,他在化學理論和實踐上都有卓越貢獻,他所做的柳樹實驗也是生物研究上劃時代的工作,就是把兩百磅的土壤烘干稱重,然后在土

30、里種下5磅重的柳樹種子,收集雨水灌溉;五年后柳樹長成169磅3盎司重,土壤再烘干稱重,只少了2盎司,這證明樹木的重量增加來自雨水而非土壤。19 原始大氣 沒有氧氣 原始海洋 原始生命 無機物有機物小分子有關生命起源的學說有很多,其中化學起源說是被廣大學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說。這一假說認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溫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極其漫長的時間內(nèi),由非生命物質(zhì)經(jīng)過極其復雜的化學過程,一步一步地演變而成的?;瘜W起源說將生命的起源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無機小分子生成有機小分子的階段;第二個階段,從有機小分子物質(zhì)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質(zhì);第三個階段,從生物大分子物質(zhì)組成多分子體系;第四個階段,有機多

31、分子體系演變?yōu)樵忌?。【詳解】對于化學起源說的第一階段“從無機小分子物質(zhì)生成有機小分子物質(zhì)”,米勒通過如圖所示的實驗進行了證實,在這個實驗中,一個盛有水溶液的燒瓶代表原始的海洋,其上部球型空間里含有氫氣、氨氣、甲烷和水蒸汽等“還原性大氣”。米勒先給燒瓶加熱,使水蒸汽在管中循環(huán),接著他通過兩個電極放電產(chǎn)生電火花,模擬原始天空的閃電,以激發(fā)密封裝置中的不同氣體發(fā)生化學反應,而球型空間下部連通的冷凝管讓反應后的產(chǎn)物和水蒸汽冷卻形成液體,又流回底部的燒瓶,即模擬降雨的過程。經(jīng)過一周持續(xù)不斷的實驗和循環(huán)之后。米勒分析其化學成分時發(fā)現(xiàn),其中含有包括5種氨基酸和不同有機酸在內(nèi)的各種新的有機化合物,同時還形成了氰氫酸,而氰氫酸可以合成腺嘌呤,腺嘌呤是組成核苷酸的基本單位。米勒的實驗試圖向人們證實,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從無機小分子物質(zhì)形成有機小分子物質(zhì),在原始地球的條件下是完全可能實現(xiàn)的。原始生命的起源過程中,從無機小分子物質(zhì)生成有機小分子物質(zhì)的場所是原始大氣。(1)圖1中有機小分子物質(zhì)生成的場所是原始大氣。(2)圖2米勒實驗裝置中的A里的氣體與現(xiàn)在大氣成分的主要區(qū)別是沒有氧氣,B裝置模擬的是原始海洋,它是原始生命誕生的搖籃。(3)米勒的實驗證明了圖1生命起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