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教材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課時規(guī)范練39現(xiàn)代世界的人口遷徙和文化的交融傳承與保護含解析通史版_第1頁
2023年新教材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課時規(guī)范練39現(xiàn)代世界的人口遷徙和文化的交融傳承與保護含解析通史版_第2頁
2023年新教材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課時規(guī)范練39現(xiàn)代世界的人口遷徙和文化的交融傳承與保護含解析通史版_第3頁
2023年新教材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課時規(guī)范練39現(xiàn)代世界的人口遷徙和文化的交融傳承與保護含解析通史版_第4頁
2023年新教材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課時規(guī)范練39現(xiàn)代世界的人口遷徙和文化的交融傳承與保護含解析通史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時規(guī)范練39現(xiàn)代世界的人口遷徙和文化的交融、傳承與保護一、選擇題1.全球化:起源、開展和影響一書中指出當開展中國家的移民涌入紐約那樣的全球化城市,處 于不同開展階段的國家的人再也沒有方法互相忽略了,人們可能開始對自己的政治和社會上的效忠 對象產生迷惑。對材料理解準確的是()A.政治制度不同是阻礙移民的關鍵因素B.開展中國家在全球化過程中日益落后C.全球化加劇國家之間移民問題的矛盾D.全球化會改變人們的意識形態(tài)和觀念2.根據國際移民組織發(fā)布的2003年全球移民報告統(tǒng)計,1990年,有L2億人長期生活在自己國 家以外的地方,2002年,這一數字超過L 5億,是35年前的兩倍;2003年全球國際移

2、民總數更是已 超過1.75億人,約占全球總人口的3%。導致這一現(xiàn)象的主要因素是()A.全球化的加速B.局部戰(zhàn)爭頻繁C.地緣政治影響D.兩極格局結束.每年7月21日為新加坡種族和諧日,這是新加坡非常重視的節(jié)日之一。各種族的朋友們,會在這 一天里學著了解和尊重其他種族的文化和習俗。這最能說明新加坡()A.是世界上最民主的國家B,是具有移民社會特征的國家C.是世界上種族最多的國家D.是移民文化交融最好的國家.據統(tǒng)計,在中東、南亞和非洲等地區(qū),難民問題依然嚴峻。到2009年,全球的難民和準難民有近4200萬人。2009年世界難民日的主題是“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需要?!庇纱丝芍?)A,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日

3、益惡化影響:為戰(zhàn)后美國在美蘇對抗中取得優(yōu)勢地位;加劇了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大陣營在意識 形態(tài)領域的對抗;外來移民涌入豐富了美國的文化。17.參考答案:(1)理由:奧林匹亞是古希臘宗教崇拜的中心;在古代世界有重要地位;留有豐富的歷 史文化遺存;藝術水平高;古今奧運會有傳承關系。(2)影響:現(xiàn)代奧運會是在恢復古奧運會的基礎上興起;現(xiàn)代奧運會在奧林匹亞遺址采集火種; 展示綜合性運動會的競技樣式;表達各國參與的合作精神;倡導奧林匹克運動的和平理念。B.平安問題仍是人類面臨的重大課題C.民族和宗教沖突愈演愈烈D.恐怖主義是當今世界和平頭號敵人5. 一位法國官員曾提到,參與到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的這17. 5

4、萬非洲士兵,在法蘭西和佛蘭德的壕溝 里掘好舊非洲的墳墓。法國駐“印度支那”總督于1926年回憶:這場把歐洲浸潤在血泊中的戰(zhàn)爭 喚醒了遠離我們的土地上人民的獨立意識。據此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A.參戰(zhàn)的士兵主要來自非洲和亞洲的殖民地B.導致非洲和亞洲的殖民體系徹底瓦解C.喚醒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意識D.導致法國在戰(zhàn)后的分贓中受到不公平待遇6.有關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作品中提到,中國民族主義的高漲固然是甲午戰(zhàn)爭后中國社會變革的一 大特色,但此民族主義絕非排他性的、狹隘的,而是建立在中國人希望加入國際社會作為平等一員 的強烈愿望的基石之上,是中國重新定位自己及世界之思考的結晶。材料反映出當

5、時的中國() A.力圖樹立全新與平等的國家形象B.已獲得國際社會的高度認可C.能與各戰(zhàn)勝國平等提供勝利果實D.能客觀理性地認識國際形勢.甘地曾認為,一個非暴力抵抗者是有意識地自決地服從社會上的法律。因為他認為這樣做是他的 神圣職責。一個人在適合進行文明的不服從運動以前,他必須先自愿地和尊重地服從國家法律。對 此解釋恰當的是()A.甘地希望與殖民者在法律框架內全面合作.非暴力主義并不主張顛覆現(xiàn)存的社會秩序C.非暴力主義實質上放棄了對印度自治的追求D.甘地的思想脫離了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實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如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一樣,數百萬殖民地居民受到了同盟國關于 自由、民主、平等和民族

6、自決的宣傳。當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時,他們紛紛以新的眼光加入本民族 爭取獨立的浪潮中??梢姡瑑纱问澜绱髴?zhàn)后民族獨立運動開展的重要原因是( )A.法西斯集團覆滅.啟蒙運動的興起C.進步思想的傳播D.戰(zhàn)爭規(guī)模的擴大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大量勞動力從南歐、北非、東南亞、拉丁美洲等地流入西歐、北美洲I、大洋 洲等;20世紀七八十年代,大量勞動力涌向中東產油國和日本、亞洲新興工業(yè)國家和地區(qū);20世紀 90年代,東歐成為西歐、北美勞動力的新的來源地。上述材料說明()A.經濟全球化孕育了全球流動的勞動力市場B.勞動力的全球流動預示著經濟的平衡開展C.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經濟全球化開展到頂峰D.勞動力市場的變化改變著

7、勞動力結構10. 20世紀80年代,新加坡政府成立了新加坡東亞哲學研究所,曾屢次主辦高規(guī)格的儒學會議。在 新加坡政府的號召下,新加坡的群眾傳播機構和民間社團也作出了積極回應。上述舉措() A.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國家形態(tài)B.不利于移民社會文化多元化C.推動了儒學在東南亞的傳播D.消除了殖民主義的歷史影響11.15世紀中期,德國人谷登堡創(chuàng)造了一種可以成批澆鑄字模的手工澆鑄機,用活字與機械來印制書 籍,并建立了印刷廠。他的創(chuàng)造很快得到推廣,到1500年德國有60多個城市有印刷廠,歐洲已有上 千家印刷廠。這反映出當時()A.畢昇活字印刷術傳入歐洲B.科學技術推動政治新變革C.宗教改革推動了信息傳播D.社

8、會需求與商業(yè)開展結合12.英國歷史材料汗牛充棟,各種公告記錄早有圖書館檔案室保全,私人的日記、信札又大批托出, 且新資料仍不斷被發(fā)現(xiàn)。有人從過去政客的文件中尋出家庭開支賬單等,對這些資料進行分析斷定 其黨同利害,自成一家之言。這一現(xiàn)象反映出()A.還原歷史可以從多元角度切入研究B.英國政府有完備科學的史料留存制度C.研究歷史成為英國民眾的一種風氣D.英國的政黨政治為研究歷史提供素材13.世界文化遺產受到的威脅是多種多樣的。希臘的某古跡在20世紀70年代曾經有過一次失敗的 修復,由于使用黏合劑等材料不恰當,對古跡造成了破壞。這提示我們保護世界文化遺產要() A.防止自然災害侵蝕B.加強科學研究C

9、.減少人為開發(fā)因素D.強化保護意識14.某地有一著名的古建筑群,因不注意保護,建筑物已遭極大損壞。當地政府決定將這一建筑群申 報世界文化遺產,為此進行了全面翻修,并加以擴建。這種做法主要違反了登錄世界遺產名錄 應具有的()A.真實性原那么B.普遍性原那么C.突出性原那么D.完整性原那么.世界文化遺產工程是對代表著人類文明普世價值的文化遺產進行保護管理的一整套機制和行為。 世界文化遺產的治理需要運用其他領域的資源,世界文化遺產本身也越來越多地參與到國際治理的 其他領域,如氣候問題、環(huán)境保護、旅游開發(fā)等。上述材料意在強調()A.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形勢不容樂觀B.世界文化遺產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C

10、.各國負有保護本國文化遺產的責任D.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應有全球化思維二、非選擇題. (2021貴州畢節(jié)三模)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美國的移民政策重心開始發(fā)生變化,對建國初期的土地資源、勞動力數量和金融資本等逐漸失去興趣,而對科技、人才等“軟件”更加重視。20世紀40年代美國公布富布賴特法案,規(guī)定設立專項資金支持外國學者和學生到美國從事科學研究和學習活動。隨后, 美國又公布戰(zhàn)爭難民法難民親屬法等法案來吸引外來移民。美國的難民政策雖有較大的 開放性,但更多的是為美國的外交政策和國家需要而制定的,并不是對所有難民開放,而是設置了諸 多限制條件,吸引外來高素質人才就是其重要方

11、向主義。20世紀50年代美國國會公布移民法,規(guī)定 在提高移民門檻的同時將一般左右的移民名額用于高技能人才。摘編自郭哲等美國的人才吸引戰(zhàn)略及其啟示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美國移民政策重心變化的背景。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美國移民政策重心變化的影響。17.1989年希臘的奧林匹亞考古遺址入選世界遺產名錄,在古代奧林匹亞曾召開奧林匹克競技 會。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 宙斯神崇拜是希臘地區(qū)的重要信仰。古希臘人為紀念宙斯在奧林匹亞建造了規(guī)模巨大的神 廟。該神廟很早就被列入“古代世界七大奇跡”。神廟內原有宙斯神像,骨架為木質,外覆黃金和 象牙。該雕像已毀于大火。在現(xiàn)存宙斯神廟遺址的東、西山

12、墻有精美的浮雕。在東山墻所有浮雕 都是靜止的,力量呈現(xiàn)平衡;在西山墻沖突的力量已經爆發(fā),好似正經歷一場肉搏戰(zhàn)。古希臘人在這 里舉行祭祀宙斯的慶典,同時舉行盛大的體育競技會(古奧運會)。這一競技活動是古希臘各城邦之 間廣泛交流的盛會,雖未能將各邦國統(tǒng)一成一個大希臘,但具有凝聚全體希臘人的作用。目前在奧 林匹亞我們可以看到古代留下的一些運動設施,有運動場、訓練場和摔跤學校等。摘編自傅朝卿圖說西洋建筑開展史話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奧林匹亞遺址群入選世界遺產名錄的理由。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古奧運會對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影響。課時規(guī)范練39現(xiàn)代世界的人口遷徙和文化的交融、傳承與保護.D解析:根

13、據材料可知,開展中國家的移民進入全球化城市,與其他國家的人互相接觸,互相了解, 思想相互影響,可能會改變自己原有的意識形態(tài)和觀念,應選D項。材料表達的是全球化的影響,沒 有涉及政治制度不同是阻礙移民的關鍵因素,排除A項;全球化對開展中國家來說機遇和挑戰(zhàn)并存, 排除B項;材料無法表達全球化加劇國家之間移民問題的矛盾,排除C項。. A解析:經濟的全球化帶來了生產、資本、貿易等在全球范圍內的自由流動,也促使人口的流動 增加,根據材料分析全球范圍內國際移民人數的增加,是全球化的加速導致的,應選A項。.B解析:注意題干中的“種族和諧日”“學著了解和尊重其他種族的文化和習俗”,從中可以看 出新加坡移民社會

14、特征非常明顯,應選B項。題干材料僅涉及新加坡一國,沒有與其他國家比照,且 A、C、D三項說法過于絕對,皆排除。A解析:從材料內容可以看出世界難民問題非常嚴重,從材料中“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需要” 看出是因為他們在原有的生活地區(qū)難以生存下去,所以才會成為難民,這反映出人類生存的環(huán)境日 益惡化,應選A項;材料沒有表達出平安問題是重大的課題,排除B項;材料中的難民不一定是由于 民族和宗教沖突導致的,排除C項;材料未涉及恐怖主義的威脅,排除D項。C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主戰(zhàn)場在歐洲,I,參戰(zhàn)的主要是歐洲人;第一次世界 大戰(zhàn)只是沉重打擊了世界殖民體系,并沒有導致其瓦解;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

15、建立了凡爾賽體系和國 際聯(lián)盟,法國獲得大量權益,并未受到不公正待遇,故A、B、D三項錯誤。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客觀上將 自由、民主和民族獨立等思想傳播到北非和亞洲,故C項正確。A解析:根據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此民族主義絕非排他性的、狹隘的,而是建立在中國人 希望加入國際社會作為平等一員的強烈愿望的基石之上,是中國重新定位自己及世界之思考的結晶” 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使中國人也徹底走出“天朝上國”的封閉心態(tài),中國力圖尋 找一個新的國家認同及形象,A項正確。C解析:從材料中“他必須先自愿地和尊重地服從國家法律”可以看出甘地認為非暴力實質上 要遵守當時的法律,也就放棄了獨立自治的要求,應

16、選C項。C解析:依據題干信息可知,自由、民主、平等和民族自決的進步思想的傳播推動了兩次世界大 戰(zhàn)后民族獨立運動的開展,應選C項。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是帝國主義爭霸戰(zhàn)爭,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是反 法西斯戰(zhàn)爭,A項錯誤;啟蒙運動的興起與材料時間不符,B項錯誤;題干沒有表達戰(zhàn)爭規(guī)模的信息,D 項錯誤。A解析:不同地區(qū)的勞動力進行了跨區(qū)域流動,形成了全球性的勞動力市場,這主要得益于經濟 全球化的開展項正確;B項不符合史實,當前世界經濟開展不平衡,排除;C項中的“頂峰”表述過 于絕對,排除;材料信息無法反映出勞動力結構的變化,排除D項。C解析:材料說明新加坡政府推動儒學傳播與開展,應選C項。新加坡并不是政教合一的國

17、家, 排除A項;發(fā)揚儒家文化,有利于促進新加坡的文化多元化,排除B項;“消除”表述錯誤,排除D項。D解析:題干主要表達了德國在15世紀中期到1500年印刷廠數量的變化,聯(lián)系15世紀前后歐 洲商品經濟迅速開展并出現(xiàn)了資本主義萌芽、文藝復興運動的開展可知,德國印刷廠數量的增多反 映出社會需求與商品經濟開展相互促進的現(xiàn)象,故D項正確。A解析:材料中“各種公告記錄早有圖書館檔案室保全,私人的日記、信札又大批托出對 這些資料進行分析斷定其黨同利害,自成一家之言”說明還原歷史可以從多元角度切入研究,A項正 確。B解析:根據材料“由于使用黏合劑等材料不恰當,對古跡造成了破壞”可知,文化遺產修復要 注意黏合劑的使用,需要加強科學研究,應選B項。A解析:文化遺產的真實性,指的是必須保持遺產形成時和后來歷史形成的特征,即歷史的原貌。 當地政府在古建筑群已經損壞的前提下再進行全面翻修和擴建,這種做法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