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蒙昧中的覺醒》1課件_第1頁
人民版《蒙昧中的覺醒》1課件_第2頁
人民版《蒙昧中的覺醒》1課件_第3頁
人民版《蒙昧中的覺醒》1課件_第4頁
人民版《蒙昧中的覺醒》1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專題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與發(fā)展課標:了解古希臘智者學派和蘇格拉底等人對人的價值的闡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內(nèi)涵。蒙昧中的覺醒 公元前5-3世紀的古希臘人民版蒙昧中的覺醒ppt1人民版蒙昧中的覺醒ppt1人文精神:是指人的思想意識、思維習慣和心理活動中的人文主義傾向,它的核心內(nèi)涵是人文主義。 (humanism )通常譯作人文主義、人本主義、人道主義。(1)人類的自我關懷對人的生命、尊嚴和價值的重視;對人的獨立、理性的重視,對人類精神文化遺產(chǎn)的珍惜;對人格與道德的追求(2)關注人的塵世生活(3)重視人的精神意義(4)以人為價值尺度核心:1、人性:對人的生存、需求、幸福和尊嚴的追求2、理性:對真理的追

2、求3、超越性:對生活意義和人生價值的追求人文主義是注重人、人性、尊重人存在的價值的一種文化傳統(tǒng)。 發(fā)展成熟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智者學派的智者運動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與發(fā)展(單元線索)起源公元1416世紀(近代)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公元1718世紀啟蒙運動公元前8世紀雅典城邦萌芽公元前6世紀初梭倫改革,雅典民主制度基礎奠定公元前6世紀末克利斯提尼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確立公元前5世紀伯利克里執(zhí)政,雅典民主政治發(fā)展到頂峰古代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形成發(fā)展衰落公元前4世紀城邦制漸衰 公元前7世紀以前的希臘神話時代,宙斯是眾神之王、人類之王,人們按神諭安排事情。“萬物皆源于水,又復歸于水” 泰勒斯(公元前6世紀)“

3、世界是一團永恒的火” 赫拉特利特(公元前6世紀) “人是萬物的尺度”公元前5世紀中葉上面三個時期希臘人關注的對象有什么變化?神自然人一、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的啟蒙1、智者學派:(1)含義:適應當時的社會需求而出現(xiàn)的傳授雄辯術和修辭學的專職教師。(2)主張?zhí)攸c:言論從個人角度和利益出發(fā),傾向于相對主義和主觀主義;注重邏輯方法,注重實利,言辭和結論大膽而驚世駭俗;懷疑神靈,否認絕對權威,尖銳地批判傳統(tǒng),敢于創(chuàng)新。忽視道德、追求功利 在公民大會和陪審法庭上,人們常常要發(fā)表意見,要和自己的對手辯論,雅典法庭規(guī)定每個公民須替自己辯護,不許旁人代辯。由于社會的需要,出現(xiàn)了一批“教授智慧的教師”,即“智者”。

4、他們向人傳授說話的藝術修辭學,爭辯的藝術雄辯術,據(jù)理論證的藝術辯證法。一、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的啟蒙1、智者學派:(1)含義:適應當時的社會需求而出現(xiàn)的傳授雄辯術和修辭學的專職教師。(2)特點:言論從個人角度和利益出發(fā),傾向于相對主義和主觀主義;注重邏輯方法,注重實利,言辭和結論大膽而驚世駭俗;懷疑神靈,否認絕對權威,尖銳地批判傳統(tǒng),敢于創(chuàng)新。忽視道德、追求功利一、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的啟蒙2、智者運動(1)時間:約公元前5世紀中葉(伯利克里時代)(2)背景:希臘工商業(yè)發(fā)展(根本原因), 雅典民主政治的發(fā)展(主要原因),平民地位的提高和個人主義的成長,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參政議政、訴訟等)。(3)

5、探討問題:人類社會和人類本身(4)代表人物:普羅塔戈拉(約前481前411); 代表思想:人是萬物的尺度 ;地位: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的先驅。(5)性質:反對舊的思想方法和傳統(tǒng)的思想解放運動。一、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的啟蒙3、智者學派的觀點及評價你怎樣理解“人是萬物的尺度”這句話的含義?黑格爾說:“這是一句偉大的話?!蹦阃膺@個評價嗎?含義:人的感覺是判定一切的準繩。認為判斷是非善惡的標準,只能是個人的感覺和利害,強調個人選擇。(1)積極:否定了神或命運等超自然的力量對社會人生的作用,樹立了人的尊嚴;是人類自我意識的第一次覺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濫觴;智者運動也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是人文

6、主義精神的最初體現(xiàn),具有思想啟蒙和解放作用。(2)局限:過分強調個人感覺,否定客觀真理,導致主觀隨意性和極端個人主義;注重功利,忽視道德,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會秩序?!霸庌q學派”練一練:智者學派代表人物普羅塔戈拉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據(jù)此判斷:他認為國家治理好壞的標準應該是()A是否對人有利和符合人性B是否民主和強盛C是否人人都遵守習俗和法律D是否由“哲學王”來做統(tǒng)治者解析“人是萬物的尺度”強調了人作為認識客觀事物的主體,樹立人的尊嚴,強調人的主觀感受。答案A“我愿用我的全部科技來換取與蘇格拉底一個下午的相處?!?史蒂夫喬布斯二、人文精神的發(fā)展蘇格拉底的智慧(真理與自由的殉道者)1、蘇格拉底生

7、平 :約前469年前399年。自認為不是智者而是愛智者。西方哲學史上最有影響力人物之一。他與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并稱為“古希臘三賢”。德爾菲神諭說他是“全希臘最有智慧的人”啟蒙思想家視他為:理性的先驅和戰(zhàn)友。馬克思評價:“哲學的創(chuàng)造者”、“智慧的化身”。 蘇 格 拉 底 (前469前399) 蘇格拉底的婚姻生活過得不很幸福.可是他卻能從自己的不幸中取得一個幽默的結論:“不管怎麼樣,還是要結婚.如果娶到一位好太太,那麼你很幸福;如果你娶到一位 壞太太,你會變成一個哲學家.”蘇格拉底的軼聞趣事每一個人真的都能成為萬物的尺度嗎?哪些人才能成為萬物的尺度呢?為什么有思想力的人是萬物的尺度?由此可知,蘇格

8、拉底認為美德與知識(智慧)之間是什么關系?獲取知識和美德的主要方式是什么呢?未受考驗的生活不值得過的唯有理性最為可貴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無所知。知道的越多,才知知道的越少。不能有思想力的人有思想力的人更有美德美德即知識,將美德與知識等同教育尊崇理性認識你自己蘇格拉底的思考1:二、人文精神的發(fā)展蘇格拉底的智慧(真理與自由的殉道者)2、蘇格拉底主張:(1)主張:反對智者忽視道德、追求功利;強調人類的理性,否定絕對權威;認識你自己;美德即知識;“有思想力的人是萬物的尺度”?!罢J識你自己”就是認識做人的道理,是蘇格拉底對人的價值的思考,體現(xiàn)了對理性的尊崇、對思想自由的追求和道德的重視,豐富了人文主

9、義的內(nèi)涵?!懊赖录粗R”是蘇格拉底對道德問題的思考,體現(xiàn)反對智者忽視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張。(2)原因:智者學派重視人的作用,但忽視道德,雅典社會世風日下、道德淪喪。雅典政局由盛轉衰,由無知者治國. 目的是重建人們的道德價值觀,以挽救衰頹中的城邦制度。美德即知識熊與隱士使我們更好地理解“美德即知識”。有一位隱士同一頭熊成為要好的朋友。一天隱士在林間睡著了,他的熊朋友在一旁守護著他,揮舞著巨大的熊掌為他驅趕著蚊蠅。這時,一只蒼蠅不停地在隱士的頭上叮落,任憑熊怎樣驅趕也不肯離去,熊被激怒了,熊高高舉起了石頭,狠狠地向蒼蠅砸下去熊品德好不好?為什么會做出“蠢事”?熊品德是好的,但由于無知,釀成了惡果,

10、這說明知識的重要性。應該如何理解美德與知識的關系?(美德:人和任何事物具有的優(yōu)點長處,如智慧、正義、勇敢、自制等;知識:對美德本性的認識,懂得什么是美德。)知識是美德的基礎,一切美德都離不開知識,要想獲得美德就需要相應的知識做基礎,不知道道德的本性就不能做到道德(“無知即惡”)。知識的獲得需要接受教育,“德行可教”?!坝兴枷肓Φ娜耸侨f物的尺度”希望重建人們道德價值觀,挽救城邦制度(界定什么樣的“人”是尺度)提出“美德即知識”的思想,認為社會中的人應該具備美德,美德來源于知識(知德合一); (什么樣的“人”才有思想)教育可使人人認識自己靈魂之內(nèi)已有的美德 (怎樣獲得知識和美德)訓練:結合材料和所

11、學知識回答問題歸納材料的觀點蘇格拉底的哲學觀點:“認識你自己”認識自己,方能認識人生。 每個人身上都有太陽,主要是如何讓它發(fā)光。最優(yōu)秀的人就是你自己。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為什么是那么無知。知道的越多,才知知道的越少。未經(jīng)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 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快樂的豬,一種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樂的豬。人總是追求幸福的。而美德歸根結底會給人帶來好處,邪惡則總會給人帶來壞處 。 認識:“認識你自己”就是認識做人的道理,是蘇格拉底對人的價值的思考,體現(xiàn)了對理性的尊崇、對思想自由的追求和道德的重視,豐富了人文主義的內(nèi)涵,從而使人文精神從低級走向高級。 蘇格拉底主張專家治國論,他

12、認為各行各業(yè),乃至國家政權都應該讓經(jīng)過訓練,有知識才干的人來管理,而反對以抽簽選舉法實行的民主。他說:管理者不是那些握有權柄、以勢欺人的人,不是那些由民眾選舉的人,而應該是那些懂得怎樣管理的人。 比方,一條船,應由熟悉航海的人駕駛;紡羊毛時,婦女應管理男子,因為她們精于此道,而男子則不懂。他還說,最優(yōu)秀的人是能夠勝任自己工作的人。精于農(nóng)耕便是一個好農(nóng)夫;精通醫(yī)術的便是一個良醫(yī);精通政治的便是一個優(yōu)秀的政治家。蘇格拉底主張專家治國論蘇格拉底之死 前399年,蘇格拉底被控有罪,罪名主要兩項:不敬神和腐蝕青年。有501人作為審判官,最后以280票對220票認為蘇格拉底有罪,并判死刑。朋友們打算營救他

13、逃離雅典,但他拒絕了,他認為自己必須遵守雅典法律,因為他和國家之間有神圣的契約。如果你違反了城邦法律,你仍然必須服從懲罰。 他說:“無論你們怎樣處罰我,我決不改變自己的信仰”。 蘇格拉底把杯子舉到胸口, 一口喝干了毒酒。 毒酒的作用漸漸發(fā)揮,蘇格拉底感到雙腿沉重,就按看守的建議躺了下來, 最后留下的遺言是:克力同,我欠了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雞,記得替我還上這筆債。自由討論:他為何寧愿選擇為真理而獻身?為了思想自由為了人格尊嚴為了法律正義為了理性精神1.承認自己錯了,表示從此不說。2.攜帶家屬痛哭流涕向法官求情。3.越獄逃跑。4. 發(fā)動暴動,把當權者推翻。問題探究:蘇格拉底之死體現(xiàn)了什么精神?二、

14、人文精神的發(fā)展蘇格拉底的智慧(真理與自由的殉道者)3、蘇格拉底之死(1)為什么蘇格拉底這么有智慧的人會被判處死刑?(雅典城邦的民主泛濫;政治和哲學的斗爭;針砭時弊,批判雅典政治領袖;否定傳統(tǒng)的神,而宣揚自己思想。 )(2)蘇格拉底為什么會選擇去死呢?(體現(xiàn)了哪些人文精神:人是城邦的動物;既維護了城邦法律的正義,又捍衛(wèi)了自己的思想自由和人格尊嚴。)二、人文精神的發(fā)展蘇格拉底的智慧(真理與自由的殉道者)4、地位影響:古希臘最著名的哲學家,18世紀西方啟蒙思想家的先驅和戰(zhàn)友。 第一次在哲學意義上發(fā)現(xiàn)了“自我”, 開創(chuàng)了希臘哲學的新方向,對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類精神覺醒的一個重要表現(xiàn),使哲學真正成為一

15、門研究“人”的學問。對理性的尊崇和對思想自由的追求,是歐洲18世紀啟蒙思想的源頭。練一練:蘇格拉底在受審時申辯說:“打一個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處叮住你們不放,喚醒你們、說服你們、指責你們我要讓你們知道,要是殺死像我這樣的人,那么對你們自己造成的損害將會超過對我的殘害。”這段話表明蘇格拉底()A捍衛(wèi)思想自由原則B維護公民生存權利C抗議雅典司法不公 D反對貴族專權暴政A練一練:普羅塔哥拉說:“人是萬物的尺度”,而蘇格拉底則認為“有思想力的人才是萬物的尺度”。兩者都A注重強調人對客觀世界的改造能力B否定了人在民主政治中的主體作用C意圖為極端個人主義打開方便之門D強調知識與美德對自我認知

16、的提升(A )三、人文精神的提升斯多亞學派的“人生而平等”1、產(chǎn)生:公元前4世紀末至公元前3世紀初2、創(chuàng)始人及代表人物:創(chuàng)始人:芝諾,其他代表:西塞羅、塞內(nèi)卡3、主張或觀點:邏各斯(最高理性);人人與生俱來帶有理性;人人生而平等4、意義:第一次論證天賦人權、人生而平等這一西方人文主義的核心理論古代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第一階段:智者學派 “人是萬物的尺度”第二階段:蘇格拉底 “認識你自己” “美德即知識”第三階段:斯多亞學派 “天賦人權” “人生而平等”濫觴上升頂峰本課結構想一想:1智者學派與蘇格拉底觀點的異同:同:都把人類社會作為研究主體;強調人類的理性,否認絕對權威。體現(xiàn)人文主義精神,異(1)

17、背景不同:智者學派與雅典民主政治的高峰期相伴;而蘇格拉底時,雅典政局動蕩。(2)內(nèi)容不同:智者: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強調個人的作用,否定一切對人的約束,強調個人自由,忽視社會道德.重人的感性認識.。蘇:倡導“有思想力的人是萬物的尺度”,強調個人的要求必須滿足一定的道德規(guī)范,強調美德對人的重要性,更注重人的倫理道德,認為美德即知識,偏重人的理性認識.(3)影響不同:智者運動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濫觴;蘇格拉底對理性的尊崇和對思想自由的追求,是歐洲18世紀啟蒙思想的源頭。認識:他們的思想都屬于人文主義的范疇,蘇格拉底的思想在智者學派的基礎上又有了升華,即不僅僅重視人,更重視人的倫理道德和探尋人生真諦

18、。2、概括古希臘人文主義思想的內(nèi)涵和發(fā)展歷程。(1)人文主義內(nèi)涵:強調人的價值,重視人的道德,尊崇人的理性,追求思想自由,主張人人平等、反對迷信和權威、重視知識作用。 主要派別(人物)哲學范疇主要觀點作用或影響普羅塔戈拉認識人與社會人是萬物的尺度是人類意識的第一次覺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濫觴,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蘇格拉底認識自己認識你自己美德即知識第一次在哲學意義上發(fā)現(xiàn)了“自我”,對理性的尊崇和對理想自由的追求,被18世紀的啟蒙思想家視為先驅和戰(zhàn)友。斯多亞學派人與自然、人與人的關系人人生而平等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論證了天賦人權,人生而平等這一西方人文主義的核心理論。人是神靈的玩物人是萬物的尺

19、度人是理性的動物人人生而平等 古希臘先哲對“人”的思考智者學派重功利,強調人的感性蘇格拉底重道德,強調人的理性斯多亞學派重平等,強調人的生而平等人性的復蘇是文藝復興的核心理念理性的弘揚是啟蒙運動的核心理念平等的追求是啟蒙運動的政治訴求 3古希臘先驅思想的意義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軸心時代 : 德國思想家卡爾雅斯貝爾斯在歷史的起源與目標一書中第一次把公元前500年前后同時出現(xiàn)在中國、西方、以色列和印度等地區(qū)的人類文化突破現(xiàn)象稱之為“軸心時代”。 就是說人類在這個時候好像同時突然開竅了,開始意識到了人類存在的意義與限度vs蘇格拉底(469399BC)與孔子(551479BC)分別是古代西方與東方思想

20、史上最有名望、最有聲譽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們的思想一直閃耀在歷史的星空中。盡管他們分處地理的兩極,但是他們的思想?yún)s有著眾多的共通之處。 議一議:為什么有人將蘇格拉底比作“希臘的孔子”?孔子蘇格拉底時代春秋時期,禮崩樂壞,奴隸主貴族統(tǒng)治逐漸瓦解雅典后期,奴隸制基礎上的民主政治走向衰弱主張異同仁、禮、德、和“美德即知識”關注人與人類社會,具有早期人文主義色彩重視道德 注重教育強調個人的地位、權利和責任,有利于個性發(fā)展,有利于民主政治的發(fā)展。反映平民政治。從君主統(tǒng)治出發(fā),強調尊卑等級,壓制人的個性,后來成為專制統(tǒng)治的工具,反映貴族政治。練一練:有人說,蘇格拉底和我國的孔子有若干相似的地方,甚至有人將他

21、比做希臘的孔子,將他的學生柏拉圖比做希臘的孟子。因為從若干的事實對照起來看,蘇氏和孔子確有不少類似之處。孔子和蘇格拉底思想的主要區(qū)別是( ) A重視道德的意義B肯定人的價值 C強調知識的作用 D. 推崇君主權威D蘇格拉底與孔子的比較1.同(1)他們生活的時代很相似。(2)他們都是偉大教師的典型。(3)他們本身都未曾留下著作,其理論皆散見于學生的著作中。(4)都關注人、人與社會,以人為本,都具有早期人文主義色彩。2.異(1)孔子從君主統(tǒng)治出發(fā),主張“愛人”和“克己復禮”,用儀 禮規(guī) 范人的行為,壓制了人的個性發(fā)展;蘇格拉底主張認識人自 己,強調知識的作用和人在社會中的地位、權利和作用,有 利于個

22、性發(fā)展。(2)孔子關注的是社會問題的解決,具有實用性;蘇格拉底關注 的是人的主體作用、價值,具有哲學理性。體驗高考 古希臘悲劇被縛的普羅米修斯講述的是,普羅米修斯為人類盜取火種而遭到主神宙斯嚴厲懲罰的故事,劇中借普羅米修斯之口說:“說句老實話,我憎恨所有的神?!痹搫∩钍苎诺淙说南矏邸_@反映出當時雅典人A宗教意識淡薄 B反對神靈崇拜C注重物質生活 D強調人的價值D材料一 孟子中記載了孟子與其學生關于法律問題的討論。學生問:“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殺人,舜的法官該怎么辦呢?”孟子回答:“抓起來就行了。”學生又問:“難道舜不阻止法官嗎?”孟子說:“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職責辦事?!睂W生問:“那舜又

23、該怎么辦呢?”孟子說:“舜應當放棄天子之位,毫不顧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親逃到海邊住下,一輩子都很快樂,把曾經(jīng)做過天子的事情忘掉?!睋?jù)孟子(1)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孟子與蘇格拉底的法制觀念。(10分材料一 孟子中記載了孟子與其學生關于法律問題的討論。學生問:“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殺人,舜的法官該怎么辦呢?”孟子回答:“抓起來就行了?!睂W生又問:“難道舜不阻止法官嗎?”孟子說:“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職責辦事?!睂W生問:“那舜又該怎么辦呢?”孟子說:“舜應當放棄天子之位,毫不顧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親逃到海邊住下,一輩子都很快樂,把曾經(jīng)做過天子的事情忘掉?!?據(jù)孟子(1)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

24、學知識,概括孟子與蘇格拉底的法制觀念。(10分孟子:治國需要法制;權力不能干預執(zhí)法;當法律與人倫沖突時,維護人倫。(5分)材料二 公元前399年,蘇格拉底被雅典陪審法庭以褻瀆神明和蠱惑青年的罪名判處死刑。他與他的弟子們都認為判決不公,當?shù)茏觽儼才盘K格拉底逃走時,他卻認為,雖然逃走是一種正義,但審判過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決也是正義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義。因為如果他不服從判決,就等于踐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認為的正義為借口而任意踐踏法律,社會秩序將混亂不堪,城邦將無法存在,最終他選擇在弟子面前飲下毒藥,從容赴死。摘編自(古希臘)柏拉圖蘇格拉底的申辯等蘇格拉底:守法是正義行為;法制關

25、乎城邦存亡;法律至上,嚴格守法。(5分)材料二 公元前399年,蘇格拉底被雅典陪審法庭以褻瀆神明和蠱惑青年的罪名判處死刑。他與他的弟子們都認為判決不公,當?shù)茏觽儼才盘K格拉底逃走時,他卻認為,雖然逃走是一種正義,但審判過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決也是正義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義。因為如果他不服從判決,就等于踐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認為的正義為借口而任意踐踏法律,社會秩序將混亂不堪,城邦將無法存在,最終他選擇在弟子面前飲下毒藥,從容赴死。摘編自(古希臘)柏拉圖蘇格拉底的申辯等(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兩種法制觀念產(chǎn)生的社會背景及其共同的歷史價值。(15分)(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

26、知識,說明兩種法制觀念產(chǎn)生的社會背景及其共同的歷史價值。(15分)社會背景:戰(zhàn)國時期,各國變法圖強,法律的權威地位逐漸確立;宗法觀念的影響;儒家倫理思想的影響。(6分)古希臘工商業(yè)相對繁榮;城邦民主政治高度發(fā)達;各種社會思潮活躍;法律作用突出。(6分)歷史價值:他們的法制觀念分別對中國和西方法制發(fā)展產(chǎn)生深遠影響;是人類思想發(fā)展史上的寶貴遺產(chǎn)。(3分) 普羅泰格拉(約前481前411)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們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們像什么東西問題是晦澀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羅泰格拉論神 代表人物及主張“敬鬼神而遠之”“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孔子論語 把探討和解決人世間的實際問題放在第一位 “

27、心外無物”、“心外無理” 王陽明 “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萬物存在與否,全在于人的感覺。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道德標準。” 普羅泰格拉論真理 具有主觀主義(唯心主義)傾向“人文精神”狹義上,是指文藝復興時期的一種思潮,其核心思想為:關心人,以人為本,重視人的價值,反對神學對人性的壓抑;張揚人的理性,反對神學對理性的貶低;主張靈肉和諧、立足于塵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反對神學的靈肉對立、用天國生活否定塵世生活。 “人文精神”廣義上,則指歐洲始于古希臘的一種文化傳統(tǒng),其基本特征為:人性,對人的幸福和尊嚴的追求;理性,對真理的追求;超越性,對生活意義和人生價值的追求。1、提問同學們,你們乘坐過火車和輪船嗎?你們知道它們發(fā)明于什么時候?誰為它們的發(fā)明做出了重要貢獻?2、學生回答3、解答并導入新課這兩種重要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