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劉和珍君_第1頁
紀念劉和珍君_第2頁
紀念劉和珍君_第3頁
紀念劉和珍君_第4頁
紀念劉和珍君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譯書尚未成功,驚聞隕星,中國何人領吶喊? 先生已經作古,痛憶舊雨,文壇從此感彷徨! 魯迅,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1902年去日本留學,原在仙臺醫(yī)學院學醫(yī),后目睹中國人的麻木愚昧,遂棄醫(yī)從文,立志于醫(yī)治國民精神上的疾病。 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南腔北調集等。 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他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 他是一位高明的醫(yī)生,是一面旗幟,一盞明燈。他以筆代戈,戰(zhàn)斗一生,他時刻以深沉的情懷、睿智的目光關注著我們民族的生存狀態(tài)和精神世界。他為民眾的精神麻木而痛苦,他

2、為民族的命運而擔憂,他為青年一代的成長而費心。當他辭世時,宋慶齡親自繡了“民族魂”三個字蓋在他的身上。這是對魯迅一生的高度評價,也是苦難的中國人民對這位向著敵人沖鋒陷陣的斗士最高的褒獎。 有人說,魯迅離我們太遙遠,可北大教授錢理群說,魯迅永遠不會過時! 讀魯迅吧,你會感動于他不斷吶喊為民請命的執(zhí)著精神,你會經受一次次精神上的洗禮,你會變得深刻,你會越來越睿智。 永遠的斗士記 念 劉 和 珍 君魯 迅三一八慘案預習檢測寥落 長歌當哭 菲薄 洗滌賃屋 黯然泣下 喋血 蹀血屠戮 殞身不恤 緋紅 不憚 浸漬 懲創(chuàng) 尸骸 桀驁攢射 立仆 抹殺 托體同山阿 預習檢測lio dng fi d寥落 長歌當哭

3、菲薄 洗滌ln n di di賃屋 黯然泣下 喋血 蹀血 l yn fi dn屠戮 殞身不恤 緋紅 不憚 z chung hi ji o浸漬 懲創(chuàng) 尸骸 桀驁Cun p m 攢射 立仆 抹殺 托體同山阿 1926年3月,奉軍在日帝支持下進兵關內,馮玉祥率國民軍隊同奉軍作戰(zhàn)。日帝公開援助奉軍,派軍艦駛入大沽口,并炮擊國民軍,守軍死傷十余名。國民軍開炮還擊,將日本軍艦逐出大沽口。事后,日本糾集英、美、法、意、荷、比、西等8國公使,于16日向北洋軍閥段祺瑞執(zhí)政府發(fā)出最后通牒,提出拆除大沽口國防設施等種種無理的要求,并限令48小時內答復,否則以武力解決。同時各國派軍艦云集大沽口,用武力威脅北洋政府。

4、天津大沽口事件激起中國人民極大憤慨。 1926年3月18日, 中共北方區(qū)委組織北京總工會、學生聯(lián)合會等60多個團體和80多所學校共約5000多人,在天安門前舉行“反對八國最后通牒國民大會”,抗議日本軍艦侵入大沽口、炮轟國民軍,聲討英美日等八國無理通牒中國的罪行。大會決定:通電全國一致反對八國通牒,驅逐八國公使,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撤退外國軍艦,電請國民軍為反對帝國主義侵略而戰(zhàn)。 會后,群眾結隊前往段祺瑞執(zhí)政府請愿。當隊伍來到段政府國務院門前時,遭到埋伏的軍警排槍射擊和大刀砍殺,當場打死47人,傷200多人。 魯迅把這一天稱作“民國以來最黑暗的一天”。 大沽口事件和三一八慘案走近劉和珍1、文中敘

5、述了劉和珍的哪些事情,從中可以看出劉和珍是怎樣一個人?2、假如劉和珍的家鄉(xiāng)要為劉和珍塑像,請你作設計師,你該如何設計?(提示:塑像材料、人物姿態(tài)、內在神韻) 向往革命,追求真理,敢于斗爭,有責任心,關心母校和國家前途的和藹可親的熱血青年。 作者還提到了哪幾類人?他們在國難中有什么表現(xiàn)?對每一類人作者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一篇聲討反動勢力的戰(zhàn)斗檄文,一曲頌揚“為了中國而死的中國的青年”的悲壯戰(zhàn)歌,一聲喚醒庸人大眾的沉重吶喊,一支激勵仁人志士“更奮然而前行”的深沉號角。蕓蕓眾生都幾許?愛國青年欣然請愿反動勢力庸人飯后談資茍活者微茫的希望以劉和珍、楊德群、張靜淑為代表的情愿群眾無惡意的閑人、麻木的民眾

6、有正義感的知識分子段祺瑞政府“八國聯(lián)軍”幫閑文人散布流言開槍殺人剖析警醒怒駁控訴激勵含英咀華 1、作者一方面說,“我也早覺得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另一方面又說“可是我實在無話可說”,類似的話文中一共有八處,請找出來,體會作者每處的用意。 2、“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哀痛者和幸福者”矛盾嗎? 3、品味第四節(jié)最后一段,思考:衰亡民族默無聲息的緣由是什么?魯迅先生的“我還有什么話可說呢”的沉默和“衰亡民族”的“默無聲息”一樣嗎?如何理解“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 這句話?思考探究 除了要悼念在慘案中犧牲的愛國者劉和珍等人外,更深遠的意義是在于述評“三一八”慘案,以此來鼓勵生者、激勵猛士,揭露敵人,喚醒庸人,評述慘案的教訓和意義等。而紀念劉和珍正是本文寫作目的的切入點。魯迅先生借記念劉和珍作為切入的角度,筆觸涉及了三個方面的對象,即愛國青年、反動勢力以及處在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