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教學課件第九講審計抽樣_第1頁
審計教學課件第九講審計抽樣_第2頁
審計教學課件第九講審計抽樣_第3頁
審計教學課件第九講審計抽樣_第4頁
審計教學課件第九講審計抽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九講 審計抽樣第1頁,共71頁?!緦W習目的】了解: 審計抽樣的理論基礎和現(xiàn)實依據理解: 統(tǒng)計抽樣和非統(tǒng)計抽樣 抽樣風險與非抽樣風險 掌握: 屬性抽樣進行控制測試 變量抽樣進行實質性測試第2頁,共71頁。某類交易或賬戶余額是否所有項目都重要是選取全部項目是否有個別重大項目選取特定項目剩余總體是否重大審計抽樣是否否不實施任何審計程序否實施分析程序等無須抽樣的程序否是是是否需要抽樣第3頁,共71頁。一、審計抽樣概述二、抽取樣本的方法三、屬性抽樣四、變量抽樣第4頁,共71頁。一、審計抽樣概述(一)審計抽樣1.審計抽樣的含義 是指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從審計對象總體中選取一定數量的項目(即樣本),并根

2、據樣本項目的特征推斷總體項目特征的方法。 是指審計人員為形成審計結論,擬采用抽樣方法審計的經濟業(yè)務及有關會計或其他資料的全部項目。 總體的范圍應視審計目的而定。 如,審計目的是應 收賬款的存在性,其總體就應是應收賬款明細賬。是指構成總體的個別項目。第5頁,共71頁。2.審計抽樣應當具備三個基本特征(1)對某類交易或賬戶余額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項目實施審計程序;(2)所有抽樣單元都有被選取的機會;(3)審計測試的目的是為了評價該賬戶余額或交易類型的某一特征。 第6頁,共71頁。3.審計抽樣的理論基礎和現(xiàn)實依據(1)審計目的的變遷使審計抽樣技術的應用成為必然;(2)審計對象的多元化和復雜性使審計抽樣成

3、為必須;(3)企業(yè)內部控制的完善為審計抽樣的實現(xiàn)提供了客觀條件;(4)概率和數理統(tǒng)計理論與技術的發(fā)展為審計抽樣提供了理論和技術基礎。第7頁,共71頁。(二)抽樣風險與非抽樣風險 1.抽樣風險 (1)定義 是審計人員依據抽樣結果得出的結論與審計對象總體特征不相符合的可能性。 增加樣本規(guī)??梢越档统闃语L險,但樣本規(guī)模過大會增加成本。如果對所有的項目都進行測試(即詳細審計),就不會有抽樣風險。但可能存在非抽樣風險。第8頁,共71頁。 (2)種類1)控制測試中抽樣風險(2種)信賴不足險:是指由抽樣結果導致的,對本來可信賴程度較高的內部控制給予較低信賴程度的風險(即低于其實際可信賴程度)。信賴過度險:是

4、指由抽樣結果導致的,對本來可信賴程度較低的內部控制給予較高信賴程度的風險(即超過了其實際可信賴程度)。第9頁,共71頁。2)實質性測試中的抽樣風險(2種)誤拒險:又稱a風險,是指抽樣結果表明賬戶余額存在重大錯誤,而實際上不存在重大錯誤的風險。 誤受險:又稱風險,是指抽樣結果表明賬戶余額不存在重大錯誤,而實際上存在重大錯誤的風險。第10頁,共71頁。風險之間的關系圖信賴不足險信賴過度險誤拒險誤受險控制測試實質性測試抽樣風險非抽樣風險檢查風險第11頁,共71頁。2.非抽樣風險是指審計人員因采用不恰當的審計程序或方法,或因誤解審計證據等而未能發(fā)現(xiàn)重大誤差的可能性。無論是抽樣審計還是詳細審計,都無法消

5、除這一風險。第12頁,共71頁。(三)非統(tǒng)計抽樣與統(tǒng)計抽樣審計抽樣可以分為: 1.非統(tǒng)計抽樣 2.統(tǒng)計抽樣第13頁,共71頁。1.非統(tǒng)計抽樣(1)含義是指審計人員完全憑借主觀標準和個人經驗確定樣本規(guī)模 ,評價樣本結果的方法。 這一方法只要運用得當,與統(tǒng)計抽樣方法一樣可以提供充分、適當的證據。第14頁,共71頁。(2)程序1)計劃樣本計劃樣本時,要考慮樣本與審計目標或內部控制目標的關系,以及樣本量與相關因素的關系。 2)選擇樣本 3)評估結果第15頁,共71頁。 2.統(tǒng)計抽樣(1)含義 是指運用概率論和數理統(tǒng)計的方法確定樣本規(guī)模、選取樣本、評價樣本結果的方法。(2)程序 與非統(tǒng)計抽樣相同。 第1

6、6頁,共71頁。(3)適用范圍 有健全的內部控制的被審計單位。(4)優(yōu)點 1)設計有限的抽樣; 2)科學地確定樣本規(guī)模; 3)客觀地評估審計結果。第17頁,共71頁。(5)種類1)屬性抽樣*是指在精確度界限和可靠程度一定的條件下,為了測定總體特征發(fā)生率而采用的一種方法。屬性抽樣用于控制測試。如:測試“賒帳是否有賒帳管理員批準”這一屬性。樣本推斷的特征與總體真實特征的允許誤差范圍。抽出的樣本有多大的比例能代表總體特征。第18頁,共71頁。2)變量抽樣是指用來估計總體金額的一種方法。 變量抽樣用于實質性測試。 如:估計應收賬款的期末余額。3)貨幣單位抽樣是運用屬性抽樣的理論估計總體金額誤差的一種抽

7、樣方法。第19頁,共71頁。3.非統(tǒng)計抽樣與統(tǒng)計抽樣的區(qū)別(4)(1)在抽樣風險的計量方面 非統(tǒng)計抽樣不能量化抽樣風險; 而統(tǒng)計抽樣能夠運用數學方法, 量化抽樣風險,使抽樣風險的計算更加精確, 如:可靠程度為95%,審計風險則為5% 。第20頁,共71頁。(2)在樣本量的確定方面 非統(tǒng)計抽樣可能完全運用判斷的方法,樣本量不準確; 而統(tǒng)計抽樣運用數學方法確定,樣本量準確 。(3) 在抽樣方法方面 非統(tǒng)計抽樣,既可以運用統(tǒng)計抽樣方法,也可以運用非統(tǒng)計抽樣方法; 而統(tǒng)計抽樣,只能運用統(tǒng)計抽樣方法。第21頁,共71頁。(4) 在樣本審計結果的評估方面非統(tǒng)計抽樣,多運用判斷來評價樣本審計結果; 而統(tǒng)計抽

8、樣,用數學方法評樣本審計結果。 第22頁,共71頁。二、抽取樣本的方法(一)統(tǒng)計抽樣 1、隨機抽樣即總體中每一個項目被抽取的概率相等。審計人員一般用隨機數表進行隨機抽樣。(1) 隨機數表第23頁,共71頁。 列號行號(1)(2)(3)(4)(5)(6)(7)(8)100037039975476467331546993146685497855999651001251458483423009515846657477785978552553210029843354725188646586676918788255235776835100397965685488154582866935458595958

9、210614541004780496783014624829332569707734632829431810055020325658914781756323308481304824377873100640059678251893408509498077112665047568931007843506724154031649980409335062778181420510083095451637945003453560998600295816337423100986723364649830548722006662925560873491581010501882255486160080091402

10、165859185147229610115001400463139069225071761957551623771667101266023214281474235936233085853387002112081013044586186263119948740171587901265070307910145751036314304520954137714954829126068457101543373589399584809712603415217430507181151016615001276364433282885790572347118792187110177893893218997050

11、226842274239154949860260101864257215543579371546640558872938405735941019568646513470445436710477956774111687712610203531429631069375454504470754637711256425第24頁,共71頁。(2) 隨機數表運用一般按以下四步進行: 第一步,對總體項目進行編號; 第二步,確定使用哪幾位隨機數; 第三步,確定隨機起點和路線; 第四步,選取樣本。第25頁,共71頁。 如:從1號100號發(fā)票中選五張。用后三位隨機數,以第一行、第一列為隨機起點,按從上到下,從左到

12、右的路線選取樣本。則五個樣本為: 039、049、059、014、023第26頁,共71頁。2、系統(tǒng)抽樣也稱等距抽樣,是一種按一定的間隔去選取樣本的方法。 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步,計算抽樣間隔, 抽樣間隔=總體中項目數/樣本量; 第二步,確定抽樣起點; 第三步,等距抽取樣本。第27頁,共71頁。 例從1號100號的銷售發(fā)票中取五個樣本; 那么,抽樣間隔就為20; 假定抽樣起點為8; 則五個樣本為 :8、28、48、68、88 系統(tǒng)抽樣的缺陷是,當總體不隨機排列時,會出現(xiàn)偏差,不宜使用。第28頁,共71頁。(二)非統(tǒng)計抽樣1.任意抽樣是指審計人員在抽取樣本時,不考慮金額的大小、資料取得難易程度等

13、,不帶任何偏見。 如:不考慮憑證的大小、形狀、存放位置的情況下,從擋案柜的憑證中選取樣本。第29頁,共71頁。2.區(qū)域抽樣是以選定的時間段或數字序列中的所有項目作為樣本的抽樣方法。 如:在進行銷售和收款內部控制測試時,審計師決定審查5月和10月的所有銷售業(yè)務,5月和10月的所有銷售憑證就是區(qū)域抽樣的樣本。第30頁,共71頁。三、屬性抽樣(一)適用范圍 控制測試(內控)(二)運行步驟:*1.明確總體和屬性第31頁,共71頁。2.明確預計差錯發(fā)生率(1)定義 估計帳目或內部控制出現(xiàn)差錯或異常的頻率。(2)預計差錯發(fā)生率的方法 1)參考歷史差錯發(fā)生率; 2)抽少量樣本進行測試; 3)根據掌握的情況來

14、判斷。 第32頁,共71頁。(3)差錯發(fā)生率與樣本量成正比例關系差錯發(fā)生率越高, 抽取的樣本就應多;差錯發(fā)生率越低, 抽取的樣本就應少。第33頁,共71頁。3.確定精確度(1)精確度可以是一個區(qū)間 (-1% +1%)*如:樣本結果預計差錯發(fā)生率為3%,精確度為1%,則精確度界限為: 2%4%。 精確度也可以是一個絕對數 1000元第34頁,共71頁。(2)精確度與樣本量成反比例關系* 精確度越大,差錯允許界限越大, 抽取的樣本就應少; 精確度越小,差錯允許界限越小, 抽取的樣本就應多。第35頁,共71頁。4.確定可靠程度(1)可靠程度取決于內控內控健全有效一般可選擇90%的可靠程度;否則選擇9

15、5%或99%的可靠程度。 第36頁,共71頁。 (2)可靠程度與風險度成互補關系 若可靠程度為95%,則風險度為5%。 (3)可靠程度與樣本量成正比例關系: 可靠程度越高, 要求抽取的樣本越多; 可靠程度越低, 要求抽取的樣本越少。第37頁,共71頁。5.確定樣本數量“樣本確定表”(屬性抽樣推算表)P185第38頁,共71頁。6.確定樣本(方法) 1、隨機數表法(亂數表法) 2、系統(tǒng)選樣法(等距抽樣法) 3、分層選樣法第39頁,共71頁。 7.評價抽樣結果,推斷總體特征(1)樣本差異率=預計差錯發(fā)生率: 樣本規(guī)模符合抽樣要求。(2)樣本差異率預計差錯發(fā)生率: 樣本規(guī)模過小,繼續(xù)抽樣。 第40頁

16、,共71頁。思考:現(xiàn)代審計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在評審被審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基礎上實行( )。 A、抽樣審計 B、逆查法 C、詳查法 D、審閱法 A第41頁,共71頁。四、變量抽樣*(一)適用范圍 實質性測試第42頁,共71頁。(二)方法1.單位平均數抽樣 2.差額估計抽樣 3.比率估計抽樣第43頁,共71頁。1.單位平均數抽樣 (1)定義通過抽樣審查確定樣本的平均值,根據樣本平均值推斷總體平均值和總值。(2)使用范圍這種方法適用范圍廣泛,無論被審計單位提供的數據是否完整可靠,甚至在被審計單位缺乏基本的經濟業(yè)務賬面記錄的情況下,均可使用該方法。第44頁,共71頁。(3)運行步驟:1)確定抽樣目標2)

17、定義審計對象總體3)選定抽樣方法4)確定樣本量 5)確定樣本選取方法6)選取樣本,并進行測試7)評價抽樣結果第45頁,共71頁?!纠考俣ˋBC公司2008年12月31日的應收賬款有2 000個賬戶,注冊會計師要通過抽樣函證來審查應收賬款的賬面價值8 020 000。1)確定抽樣目標確定應收賬款的賬面價值2)定義審計對象總體ABC公司2 000個應收賬款賬戶3)選定抽樣方法選定平均值估計抽樣方法第46頁,共71頁。4)確定樣本量 根據貨幣金額的重要性,確定計劃抽樣誤差(即可容忍誤差減去預期總體誤差:假使80 200-20 000)為60 000元;根據內部控制及抽樣風險的可接受水平,確定可信賴

18、程度為95%,則可信賴程度系數為1.96;根據被審單位應收賬款明細賬,估計總體的標準離差(一般預先選取一個較小的初始樣本量約30個計算其估計總體標準差)為150元。Ur 可信賴程度系數;S預計總體標準差;N總體規(guī)模; P計劃的抽樣誤差(即可容忍誤差減去預期總體誤差);n1放回抽樣時的樣本規(guī)模(是指樣本選取后將其放回總體之中,還有被選取的機會。審計工作中,通常采用不放回抽樣); n不放回抽樣時的樣本規(guī)模。第47頁,共71頁。5)確定樣本選取方法采取隨機選樣法,從應收賬款明細賬中選取92個賬戶作為樣本。第48頁,共71頁。6)選取樣本,并進行測試注冊會計師對選出的92個賬戶發(fā)函詢證,函證結果表明,

19、樣本實際平均值為4 032.36元(樣本實際值合計370977.1292),假設樣本的標準離差為136元,實際抽樣誤差為:E=2 0004 032.36=8 064 720I=8 064 72054 292P1實際抽樣誤差;S1樣本的標準差;n1樣本規(guī)模;N總體規(guī)模; I總體的區(qū)間估計值;E總體的點估計值; 樣本審計值的平均值。說明:實際樣本誤差54 292小于計劃抽樣誤差60 000,注冊會計師估計的總體金額為8 064 720。結論:有95%的把握保證2 000個應收賬款賬戶的真實總體金額落在8 064 72054 292元之間,即8 010 4288 119 012元之間。第49頁,共7

20、1頁。7)評價抽樣結果 通過抽樣推斷總體值應在8 010 428至8 119 012 元之間,本例中應收賬款賬面值為8 020 000元,處于總體區(qū)間估計值之內,說明賬面記錄值可以接受。如果賬面記錄沒有落在總體的區(qū)間估計值之內,則注冊會計師應分析原因,采取擴大樣本量或要求被審計單位調整賬面值并重新評價抽樣結果等措施。第50頁,共71頁。二差額估計抽樣差額估計抽樣(difference estimation)是單位平均數抽樣的一種變形,通過比較樣本的審定值(AV)和賬面值(BV)計算兩者的平均差異,并用樣本的平均差異額來來估計總體實際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平均差異,再以這個平均差異乘以總體項目個數求得

21、總體的實際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異總額,于是可將賬面價值加上差異總額以推算總體的實際價值總額。如果AV-BV為正,則表示賬面值是低估的;如果AV-BV為負,則表示賬面值是高估的。差額估計抽樣有以下三個適用條件,只有這些條件同時滿足時,注冊會計師才能在實質性測試中采用差額估計抽樣:(1)每個總體單位的賬面值都是可以取得的,并且總賬面值必須是個體賬面值的總和,即明細賬中的賬戶金額合計必須等于總賬中的控制賬戶金額;(2)樣本規(guī)模必須足夠大,且滿足正態(tài)分布;(3)總體規(guī)模較大,且總體中的高估金額和低估金額幾乎相等,即差異與賬面價值不成正比,注冊會計師預期樣本項目中的差異金額不受項目范圍的影響。第51頁,共

22、71頁。由于個體單位審定值與賬面值之間的差額的標準差必定小于個體單位審定值的標準差,因此差額估計抽樣所需的樣本規(guī)模小于單位平均數抽樣的樣本規(guī)模。在可行的情況下,差額估計抽樣比單位平均數抽樣更符合成本效益原則。差額估計抽樣的步驟與單位平均數抽樣較為類似,下面僅進行簡要的介紹。第52頁,共71頁。(一)樣本規(guī)模的確定差額估計抽樣的樣本規(guī)??梢杂扇缦碌仁酱_定:其中,N為總體規(guī)模,SDd為審定值與賬面值的差額的標準差,Ur為可靠系數,A為期望精確范圍。1.期望精確范圍A期望精確范圍的確定與單位平均數抽樣相同,可以用如下等式進行計算:其中,M為重要性水平, 為風險的Z值, 為1/2的風險的Z值。第53頁

23、,共71頁。2.審定值與賬面值的差額的標準差SDd差額估計抽樣的樣本規(guī)模計算公式與單位平均數抽樣的不同之處在于,用數值較小的SDd代替了SD。SDd通常用抽取試驗性樣本的方式來確定,試驗性樣本應包含至少30個不同差額的樣本單位。首先計算出試驗性樣本中各個樣本單位審定值與賬面值的差額:其中,AV為審定值,BV為賬面值。然后根據下式來估計差額的標準差:其中,di為試驗性樣本的個體差額, 為試驗性樣本差額的平均值,n為試驗性樣本規(guī)模。在計算出樣本規(guī)模n后,如果n5%N,則需要用有限修正因子進行調整:第54頁,共71頁。(二)樣本的選取及審查隨機抽取出除試驗性樣本以外所需的剩余樣本單位,并對各個樣本單

24、位進行審查。(三)抽樣結果的評價1.計算樣本差額的平均值其中, 為樣本的個體差額,即AVi-BVi;n為樣本規(guī)模。2.計算樣本差額的標準差其中, 為樣本的個體差額, 為樣本差額的平均值,n為樣本規(guī)模。第55頁,共71頁。3.估算總體差額其中,N為總體規(guī)模, 為樣本差額的平均值。4.估算總體審定值其中,BV為總體賬面值,D為總體差額估計值。5.計算實際精確范圍其中, N為總體規(guī)模,Ur為可靠系數, 為樣本標準差,n為樣本規(guī)模。在樣本規(guī)模經過有限修正因子調整的情況下,實際精確范圍修正如下: 如果實際精確范圍 大于期望精確范圍A時,則需要擴大樣本繼續(xù)抽樣,直到將風險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第56頁,共7

25、1頁。(四)審計結論在一定的可信水平下,推斷總體的真實價值;計算可接受范圍,判斷總體賬面值的公允性,并作出相應的審計結論。(五)示例1.基本情況在審計X公司的應收賬款時,注冊會計師決定采用差額估計抽樣方法。注冊會計師在抽樣之前確定了以下相關數值:(1)總體規(guī)模為12 000個應收賬戶,總賬面值為¥21 500 000;(2)設定風險為5%。根據圖表9-6可知,可信水平為95%,可靠系數Ur為1.96;(3)注冊會計師在對收入循環(huán)的內部控制系統(tǒng)進行調查了解后,認為應收賬款的內部控制是中等的,因而將控制風險評估為50%,并設定固有風險為50%。根據圖表10.5可知,風險為20%;第57頁,共71頁

26、。 (4)設定重要性水平為¥750 000; (5)隨機抽取了80個應收賬戶作為試驗性樣本,并發(fā)出詢證函。在對回函進行仔細審查后,計算出試驗性樣本差額的標準差為¥450。2.樣本規(guī)模的確定 根據以上信息,樣本規(guī)模計算如下: 期望精確范圍A計算如下: 其中的Z值從圖表9-8中可知: =0.85, =1.96。 由于40912,0005%,因此不必用有限修正因子進行調整。3.樣本的選取及審查注冊會計師隨機選取出除了試驗性樣本以外的其他329個應收賬戶,發(fā)出詢證函,并對回函進行審查。對于多次發(fā)函詢證都沒有收到回函的賬戶,注冊會計師采用替代程序,通過審查貨運單、提貨單和匯款單等單據憑證來實現(xiàn)估價、存在

27、性和分類等審計目標。第58頁,共71頁。4.抽樣結果的評價 (1)樣本差額的平均值及標準差 假定注冊會計師計算得出,樣本差額的平均值為-¥65,標準差為¥430。 (2)總體差額 由此可知,X公司的應收賬款高估了¥780 000。 (3)總體審定值 (4)實際精確范圍 由于實際精確范圍 =¥500 085小于期望精確范圍A=¥523 132,因此不必擴大樣本繼續(xù)抽樣。第59頁,共71頁。5審計結論 注冊會計師可以作出結論:在95%的可信水平下,X公司應收賬款的真實價值為¥20,720,000500,085。這個結論也可以表示為表9-8的形式表示。表9-8 X公司應收賬款的審定值在確定了應收賬款

28、的審定值之后,注冊會計師還需計算可接受范圍:可接受范圍的下限= =¥21 220 085-¥750,000=¥20 470 085;可接受范圍的上限= =¥20 219 915+¥750,000=¥20 969 915??山邮芊秶绫?-9所示。¥20 219 915¥20 720 000¥21 220 085第60頁,共71頁。表9-9 X公司應收賬款的可接受范圍由于總體賬面值¥21 500 000落在可接受范圍(¥20 470 085,¥20 969 915)之外,因此注冊會計師需要作出審計調整,將應收賬款賬面值降低到可接受水平的上限,最小調整額為¥530 085(¥21 500 000-

29、¥20 969 915)。這個調整額的其中一部分可以根據樣本審查中實際發(fā)現(xiàn)的差錯額,直接記入相應的應收賬戶,剩余部分則貸記壞賬準備賬戶??山邮芊秶孪蘅山邮芊秶舷迲召~款賬面值¥20 470 085¥20 969 915¥21 500 000第61頁,共71頁。三、比率估計抽樣比率估計抽樣(ratio estimation)又是差額估計抽樣方法的變異,其原理與之極為類似,它是以樣本審定值與賬面值的比率關系,來估計總體實際值與賬面值之間的比率關系,然后再以這個比率去乘以總體的賬面值,從而求出總體實際值的估計金額的變量抽樣方法。應用比率估計抽樣的條件是誤差與賬面值成正比。比率估計抽樣在樣本規(guī)模的

30、確定、樣本的選取與審查、抽樣結果評價等方面均與差額估計抽樣基本相同,這里就不再贅述。比率估計抽樣法在進行抽樣結果評價時的計算公式如下:比率樣本審定值之和樣本賬面值之和估計的總體值比率總體的賬面值假如注冊會計師用比率估計抽樣對某被審計單位審計年度設備和其它資產增加的有關證據進行了檢查,發(fā)現(xiàn)樣本中多報的凈貨幣性誤差,有關信息如表9-10所示:第62頁,共71頁。表9-10 比率估計抽樣時計算總體估計金額所需的數據根據比率估計抽樣這一方法計算的比率為0.95(380 000400 000),因此,推斷的總體估計金額為¥1 900 000(2 000 0000.95)。若注冊會計師使用的差額估計抽樣,

31、則所計算的平均差額為¥50(20 000400),估計總體差額為¥50 000(501 000),推斷的總體估計金額為¥1 950 000 (2 000 000-50 000)。新增加的賬面金額¥2 000 000新增加的數量 1 000樣本量 400樣本的賬面值¥400 000發(fā)現(xiàn)誤差的金額¥20 000樣本的審定值¥380 000可容忍誤差¥200 000第63頁,共71頁。 在以上所介紹的三種具體的變量抽樣方法中,差額估計抽樣和比率估計抽樣所需的樣本量較小,但必須知道樣本的賬面值,而且樣本的審定值與樣本的賬面值之間必須存在一定數量的差額;在采用分層技術時,差額估計抽樣和比率估計抽樣這兩種

32、方法對樣本量的影響較小,而單位平均數抽樣則可以大大縮小樣本量。第64頁,共71頁。本章小結現(xiàn)代審計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廣泛采用審計抽樣方法。審計抽樣是指注冊會計師對某類交易或賬戶余額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項目實施審計程序,使所有抽樣單元都有被選取的機會。風險評估程序通常不涉及使用審計抽樣,注冊會計師對于留下運行軌跡的控制可以考慮使用審計抽樣實施控制測試,在實施細節(jié)測試時,注冊會計師可以使用審計抽樣獲取審計證據,而在實施實質性分析程序時,注冊會計師不宜使用審計抽樣。在對某類交易或賬戶余額使用審計抽樣時,注冊會計師可以使用統(tǒng)計抽樣方法,也可以使用非統(tǒng)計抽樣方法,注冊會計師應當根據具體情況并運用職業(yè)判斷加以

33、選擇,以最有效率地獲取審計證據。注冊會計師使用非統(tǒng)計抽樣時,必須考慮抽樣風險并將其降至可接受水平,可以通過擴大樣本規(guī)模降低抽樣風險,通過采取適當的真的質量控制政策和程序,對審計工作進行適當的指導,監(jiān)督與復核,以及對注冊會計師實務的適當改進,可以將非抽樣風險降至可以接受的水平。審計抽樣的主要步驟包括樣本設計、樣本選取、對樣本實施審計程序和樣本結果評價。注冊會計師需要在設計樣本、執(zhí)行抽樣和評價抽樣結果時對審計風險進行合理的評估和控制,以保證審計工作的質量。第65頁,共71頁。在控制測試中,注冊會計師需要關注抽樣風險中的信賴過度風險,合理確定可容忍誤差即可容忍偏差率,可接受的信賴過度風險,可容忍偏差率均與樣本規(guī)模成反向變動。實施控制測試時,注冊會計師可以使用統(tǒng)計抽樣方法也可以使用非統(tǒng)計抽樣方法。注冊會計師在統(tǒng)計抽樣中通常使用的抽樣方法有固定樣本量抽樣、停走抽樣和發(fā)現(xiàn)抽樣等3種方法。在實質性程序中,審計抽樣只能在實施細節(jié)測試時使用。在細節(jié)測試中,可接受的抽樣風險主要指誤受風險,有時也包括誤拒風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