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頂板重特大事故分析及實用技術研究_第1頁
第三部分∶頂板重特大事故分析及實用技術研究_第2頁
第三部分∶頂板重特大事故分析及實用技術研究_第3頁
第三部分∶頂板重特大事故分析及實用技術研究_第4頁
第三部分∶頂板重特大事故分析及實用技術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煤礦重特大事故分析 及實用安全技術措施1 對全省煤礦歷年來重特大事故統(tǒng)計分析,研究發(fā)生的原因和規(guī)律,接受教訓,掌握薄弱環(huán)節(jié),在管理、技術、裝備上采取針對性措施,實行重點監(jiān)控治理,對實現(xiàn)煤礦安全生產(chǎn)長治久安,有十分重要意義。 2一、事故多發(fā) 專業(yè)分析 319492006年山東煤礦重特大事故統(tǒng)計表項目總計頂板瓦斯機電運輸水災火災其它次數(shù)(起)合計25899611137086省屬煤礦1306221152885市、縣、鄉(xiāng)鎮(zhèn)煤礦12837408421死亡(人)合計22463838803628019324省屬煤礦13102584673214479321市、縣、鄉(xiāng)鎮(zhèn)煤礦9361254134135434194

2、92004年山東煤礦重特大事故對比圖5(一)從上表分析,重特大事故多發(fā)專業(yè)1.事故起數(shù)為頂板占38%、水災占27%、瓦斯占24%。2.死亡人數(shù)為頂板占17%、瓦斯占40%,水災占36%。6 (二)重點區(qū)域1、淄川區(qū)水災、瓦斯2、章丘市水災3、薛城區(qū)水災、瓦斯4、萊蕪市瓦斯5、新汶礦區(qū)水害、瓦斯7 二、瓦斯煤塵事故分析8 從(表一)分析,瓦斯事故共發(fā)生61起死亡880人,居首位。 1、因電纜破皮漏電、明接頭、開關和礦燈失爆等,產(chǎn)生電火花引起,占47%。 2、放炮不用水炮泥、放糊炮、明炮、淺眼放炮、不合格炸藥及母線放炮等引起占51%。9例如1、02年4月30日,鄒塢礦1706運輸巷,無計劃停風半小

3、時,迎頭后37.5m內(nèi)無風,瓦斯積聚,未進行瓦斯監(jiān)測,預埋吊掛鉤生根螺栓,瓦斯爆炸死亡9人。2、03年11月6日,閆家裕3號私開密閉,窒息死亡3人。10 三、水災事故分析11 重大水害事故70起死亡801人,第二位。 主要原因1、不探放水,透老空水、地表水、斷層導水,占96.6%。2、水采窩水。3、雨季洪水灌井。例如1、93年8月5日,臨沂龍山礦因暴雨淹井,死亡59人。122、01年11月17日,瑯溝礦9333(4)掘進突徐奧灰水(間距56-80m) ,從3000立方/小時,很快增大到6000立方/小時淹井,死亡13人。3、03年7月26日,滕州木石提高上限透地面塌陷坑水,死亡35人。4、04

4、年4月2日,淄川昆侖礦(礦長王昌新)私開密閉透老空水,堵23人死亡4人。13 四、頂板事故分析及實用安全技術措施14 例如:05年5月25日,汶南礦61103高檔普采面, 遇斷層跳切眼,因鉆底、頂碎、虛空、無措施整棚冒頂19.5x3.7x1.4m,造成交接班驗收整改質量技術員、安全網(wǎng)員2人死亡。 又如03年9月5日,草埠礦6101采煤發(fā)生頂板事故,9名職工遇難。15動態(tài)監(jiān)測數(shù)據(jù) 說明9月4日中班支柱受力均衡,頂板已離層。16-主要是“兩個不清楚”-開展“兩測”工作 -做到了兩個心中有數(shù) 分析我省80年以前,頂板事故占60%左右,垮面、大冒頂常有發(fā)生,究其原因17在此基礎上-頂?shù)装宸诸?針對性措

5、施-支護改革,90年以來,杜絕大冒頂垮面事故,頂板下降30%。 18(一)頂板事故分析1.時間:夜班占39.1%。2.條件:砂巖53.6%;泥。3.地點:上下端頭、出口占20%。4.工序:-放炮:大面積空頂,下沉速度是日常的3倍以上,占37%。 -回柱:下沉速度是日常的10倍,占32%。195.強度:90%的事故是初撐力低,底軟鉆底、離層。6.構造:過斷層.老洞子。7.掘進:炮后下沉速度是距迎頭2m以外的2倍,不用前探梁,十架棚不聯(lián)鎖.8交叉點:三叉門、四叉門。9.巷修:不先支后回。20(二)現(xiàn)場管理技術措施1.“二個質量三個環(huán)節(jié)”(1)兩個質量A.支柱(架)的質量,驗收.試壓.檢修B.支設質

6、量,迎山有力、打緊支牢(2)三個環(huán)節(jié):A.泵站壓力18Mpa,乳化液濃度12%;(綜采30Mpa,濃度35%)21B.底軟穿鞋,鉆底實測下降66%。C.二次(多次)補液;實測,活柱觸頂即停止注液,初撐力僅達55kN/根。應繼續(xù)注3-5秒鐘。 -槍口壓力開一個槍下降16%,同時開二個下降33%,同時開三個下降67%。 -初撐力木楔緊柱達1.95-3.9KN,螺旋升柱器達4.55-5.2KN,5t液壓升柱器達10.4-22.1KN、單體液壓支柱接頂繼續(xù)注3-5秒可達90KN。,222.四種特殊支護(1) 端頭: 四對八根,成對、 交替、邁步使用。(2) 貼邦: 23(3) 切頂:戧柱(棚),叢柱。

7、(4) 超前超前支承壓力實測 砂巖3040m; 石灰?guī)r18-25m; 泥碳質頁巖1320m ; “三軟”為80100m。243.初次放頂:(1) 現(xiàn)場會診,特殊措施,落實責任,分班盯面,牌板管理. (2) 在采煤面內(nèi)和上下平巷設觀測點,綜合預測預報.25 4.作業(yè)規(guī)程的編制實施(1) 十個環(huán)節(jié):編制-會簽-審批-傳達-簽字-考試-補考-實施-復查-補充。(2) 十種特殊措施:初壓-收尾-斷層-煤柱-偽頂-破碎-老巷-老空-冒頂。265.巷道頂板管理(1)光爆錨噴 76年開始,全巖-全煤、硬巖-軟巖巷道、靜壓-動壓;錨桿到錨網(wǎng)、錨W鋼帶、梯形鋼筋梁等; “三小” 小鉆頭(32mm)、小錨桿(27

8、mm)、小藥卷(27mm乳化炸藥)。大27(2) 64條巷道觀測 :-泥頁巖迎頭30m外趨于穩(wěn)定,松動范圍為0.51.2m;-石灰?guī)r70m外,0.4m;-砂巖10m外,1.01.2m;-泥碳質頁巖1.22.0m。28(3) 前探梁:A.材料鋼管、工字鋼、輕型鋼軌等;B.種類-吊掛式,木支架使用;-可調(diào)式、卡環(huán)式,工字鋼支架;-卡栓式,拱型金屬支架;-吊環(huán)式,錨噴支護。29 6.沿空送巷及留設煤柱: 實測,采煤面兩側支承壓力影響范圍為:-降低區(qū)為07m,-升高區(qū)為730m。30(三)支護設計要求: - 安全上可靠 -技術上可行 -經(jīng)濟上合理31 1.確定支柱實際支撐能力和合理支護強度 (1)實際

9、支撐能力確定支柱實際工作狀況、增阻過程、支撐不均勻狀況、傾角、采高等因素有關32 支柱阻力影響系數(shù)表 項目液壓支柱微增阻支柱急增阻支柱木支柱工作系數(shù)(kg)0.990.910.50.5增阻系數(shù)(kz)0.950.850.70.7不均勻系數(shù)(kb)0.90.80.70.7傾角系數(shù)(ka)45o10.950.90.85采高系數(shù)(kh)2.210.950.933(2)支護強度的確定 支護強度是單位面積上支架給予頂板的支撐力。 原則防止發(fā)生離層、臺階下沉、剪切、滑動、破碎、沖擊載荷。34三種方法確定A)經(jīng)驗公式Pt=(4-8)hr(t/m2)B)現(xiàn)場實測來壓最大平均支護強度C)參照分類標準結合本礦實際

10、(3)采煤工作面合理支護密度 n=Pt/Rt (根/m2)式中:Pt - 支護強度(t/m2)Rt - 支柱實際支撐能力(t/根)35采煤工作面合理支護密度表(排距1.0米,3-4峒或3-5峒)柱距(米)密度(根/米2)有貼幫柱密度(根/米2 )0.51.92.30.61.62.00.71.41.70.81.21.40.91.01.2362、底板控制 89年對6個礦24個采煤面352棵單體液壓支柱實測支柱鉆底,支撐力下降66%;壓入木鞋12cm,下降65%;頂入木帽三分之一,下降76%。 應根據(jù)底板比壓,合理選擇鐵柱鞋,防止頂板下沉、離層。373、合理控頂距選擇: 堅硬頂板適當大些,松軟頂板適當小些,一般為三四峒。38(四)工作面頂?shù)装宸诸愔腥A人民共和國煤炭行業(yè)標準mt5541996、mt55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