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北岸五跨連續(xù)雙塔雙索面鋼箱梁斜拉橋施工方案_第1頁
長江北岸五跨連續(xù)雙塔雙索面鋼箱梁斜拉橋施工方案_第2頁
長江北岸五跨連續(xù)雙塔雙索面鋼箱梁斜拉橋施工方案_第3頁
長江北岸五跨連續(xù)雙塔雙索面鋼箱梁斜拉橋施工方案_第4頁
長江北岸五跨連續(xù)雙塔雙索面鋼箱梁斜拉橋施工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 錄第一卷 工程概述 1第一章 概述 1第一節(jié) 工程概況 1第二節(jié) 主要技術標準 2第三節(jié) 本施工標段主要工程內(nèi)容 2第二章 地理位置 3第三章 氣象 3第四章 水文 4第一節(jié) 水位 4第二節(jié) 流速與流向 4第三節(jié) 橋址設計水位及計算流量 5第五章 工程地質(zhì) 5第二卷 4#主墩施工 8第一章 錨錠系統(tǒng) 8第一節(jié) 錨碇系統(tǒng)的設計計算 8第二節(jié) 錨碇系統(tǒng)的施工工藝流程 14第三節(jié) 錨碇系統(tǒng)的施工 17第四節(jié) 錨碇系統(tǒng)施工使用的主要設備機具 21第三卷 鋼圍堰拼裝及下沉 23第一章 工程概況 23第二章 圍堰下沉系數(shù)計算 27第三章 圍堰拼裝接高 28第一節(jié) 首節(jié)圍堰吊裝入水 28第二節(jié) 刃腳段混

2、凝土澆注: 28第三節(jié) 圍堰的拼裝接高 29第四節(jié) 圍堰的著床 30第四章 圍堰拼裝及取土下沉施工主要設備表 31第五章 圍堰除土下沉 32第一節(jié) 取土設備 32第二節(jié) 空氣吸泥機的設計計算 33第三節(jié) 空氣吸泥機的組成: 35第四節(jié) 取土下沉施工要點: 36第五節(jié) 下沉輔助措施 36第六節(jié) 連通管的設置 37第七節(jié) 圍堰壁內(nèi)填充混凝土的澆注 37第六章 圍堰糾偏糾斜 38第七章 圍堰基底處理 38第八章 防沖刷措施 38第四卷 平臺搭設和鋼護筒下沉 40第一章 平臺搭設 40第二章 鋼護筒的制作與沉放 40第五卷 鋼圍堰封底施工 42第一章 封底施工設備和人員配置表 42第二章 封底施工 4

3、4第一節(jié) 導管的選擇及布置 44第二節(jié) 封底施工 46第六卷 鉆孔樁施工 48第一章 鉆機選型 48第二章 鉆孔施工工藝流程 49第三章 施工方法 51第四章 常見事故預防及處理 54第七卷 承臺施工 57第一章 施工工藝流程 57第二章 承臺施工主要設備表 57第三章 承臺施工 58第八卷 索塔施工 60第一章 概述 60第一節(jié) 施工工藝 60第二節(jié) 塔柱施工的主要機械設備 60第二章 下塔柱施工 60第三章 中、上塔柱翻模施工 61第一節(jié) 爬架系統(tǒng) 62第二節(jié) 模板系統(tǒng) 64第三節(jié) 勁性骨架施工 65第四節(jié) 塔柱鋼筋施工 66第五節(jié) 預應力施工 66第六節(jié) 塔柱斜拉索導管的定位、安裝 67

4、第七節(jié) 塔柱混凝土施工 67第八節(jié) 預埋件施工 69第九節(jié) 塔柱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70第四章 橫梁施工 71第一節(jié) 橫梁支撐體系的設計與施工 72第二節(jié) 橫梁模板 74第三節(jié) 橫梁鋼筋及波紋管錨具施工 74第四節(jié) 混凝土配合比設計 75第五節(jié) 橫梁混凝土澆筑 76第六節(jié) 上塔柱、三道橫梁預應力施工 77第九卷 輔助墩和過渡墩施工 82第一章 輔助墩施工 82第一節(jié) 工程概況 82第二節(jié) 輔助墩施工工藝流程 82第三節(jié) 鉆孔灌注樁施工 85第四節(jié) 承臺施工 89第五節(jié) 墩身施工 91第二章 過渡墩施工 92第一節(jié) 概況 92第二節(jié) 過渡墩施工 93第十卷 上部結構施工 94第一章 鋼箱梁施工 9

5、4第二章 斜拉索施工 94第一節(jié) 索施工順序 94第二節(jié) 斜拉索掛索施工 94第三節(jié) 上部結構施工的監(jiān)測、監(jiān)控 96第三章 各分項工程施工順序 103第四章 質(zhì)量、安全保證措施 105第一節(jié) 質(zhì)量保證措施 105第二節(jié) 安全保證措施 106第一卷 工程概述第一章 概述第一節(jié) 工程概況安慶長江大橋起始于長江北岸合安高速公路安慶連接處,在圣埠處與合安高速公路大橋接線直接相連,與國道318線及國道206線的共線段通過菱湖北路互通立交相連;南與國道318線及國道206線的分界點直接相連。大橋穿越安慶市區(qū),在安慶市東門汽車輪渡處跨越長江天塹及南北岸部份區(qū)域,全長約5.9Km。大橋的建設對促進沿江地區(qū)特別

6、是皖西南大別山區(qū)的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主橋為50+215+510+215+50m五跨連續(xù)雙塔雙索面鋼箱梁斜拉橋,主橋全長1040m。本標段范圍為K20+118.500K20+638.500。主橋采用全焊扁平流線形封閉鋼箱梁,空間雙索面扇形鋼絞線斜拉索。鋼箱梁梁高3.0m(橋中心線處),斜拉索16對共64根,在梁上錨固標準間距為15m,在塔上錨固間距為2.02.5m,與索塔連接采用鋼箱式錨固,與主梁的連接采用錨箱式錨固。斜拉索在塔端張拉。索塔采用鋼筋砼分離上塔柱倒Y型索塔,錨索區(qū)上塔柱為分離單箱單室多邊形斷面。索塔設上、中、下三道橫梁,均為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結構。索塔總高184.78

7、1m,橋面以上塔高與主跨比為0.2616。主橋索塔采用雙壁鋼圍堰大直徑鉆孔樁復合基礎,雙壁鋼圍堰外徑32m,內(nèi)徑29m,壁厚1.5m。鋼圍堰高度59m。圓形承臺直徑29m,高6.0m,承臺頂面高程3.25m(黃海高程,下同)。承臺下為18根直徑3.0m的鉆孔灌注樁,樁位呈梅花形排列,樁中心距為6.0m。封底設計為C25砼,厚7.0m。主橋邊跨及輔助跨處各設一個輔助墩和一個過渡墩,其中輔助墩為雙柱式實心結構,基礎為8根3m的大直徑鉆孔灌注樁基礎;過渡墩為分離式實體結構,基礎為24根直徑2m的鉆孔灌注樁基礎。第二節(jié) 主要技術標準橋梁等級:四車道高速公路特大橋設計行車速度:100km/h橋面寬度:3

8、1.2m,四車道橋面標準寬度26.0m,中間設2.0m寬中央分隔帶,兩邊各設0.5m防撞護欄。主橋斜拉橋兩邊增設錨索及檢修寬度。荷載標準:汽車-超20級,掛車-120橋面最大縱坡:3.0%橋面橫坡:2.0%設計洪水頻率:1/300地震列度:基本烈度度,按度設防通航水位:最高通航水位16.930m(20年一遇),最低通航水位2.480m(保證率99%)通航凈空:最小凈高24m,主通航孔雙向航寬不小于460m,邊通航單向航寬不小于204m。第三節(jié) 本施工標段主要工程內(nèi)容1、臨時工程:包括臨時道路與施工便道的修建、養(yǎng)護及拆除;臨時供電的電力系統(tǒng)、臨時電信系統(tǒng)及供水系統(tǒng)的配置、維護及拆除等。2、主橋基

9、礎:鋼圍堰刃腳段及其余鋼圍堰單元的起吊、定位、拼裝、接高及下沉;配合鋼圍堰焊接工作;鋼圍堰下沉落床,鋼護筒制作與沉放,砼封底,澆注索塔基礎鉆孔灌注樁及承臺;按圖紙要求對鋼圍堰進行切割。3、主塔:安裝塔吊,提升模板,澆注分離上塔柱倒Y形索塔砼,張拉索塔橫向及環(huán)向預應力鋼束;拆除模板及臨時支撐。4、輔助墩:鋼套箱加工、制造及安裝就位,鉆孔灌注樁施工,鋼套箱內(nèi)水下砼封底、澆注承臺、爬升模板澆注墩身。5、過渡墩:鉆孔灌注樁施工、澆注承臺、爬升模板澆注墩身。6、主橋上部:安裝橋面吊機,吊裝全部鋼箱梁逐段就位,安裝鋼絞線斜拉索,拆除橋面吊機,邊跨壓重施工,檢查車安裝,配合安裝支座及伸縮縫裝置。第二章 地理

10、位置橋位位于長江安慶河段振風塔以下,鵝眉洲分流口以上部分。該處江段單一、順直、穩(wěn)定,橋位處兩岸江堤堤距1660m,河床斷面表現(xiàn)為北岸邊坡較陡,南岸邊坡較緩。其中深泓區(qū)中線靠近北岸,距北岸約580m,寬約1100m,平均水深約35.9m,最大水深距北岸大堤347m處,水深為38.9m。第三章 氣象橋址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溫和濕潤,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冬夏溫差較大。春季以風和日麗天氣為主,夏季炎熱,秋高氣爽,冬季天氣晴朗,寒冷干燥。安慶月平均氣溫16.5,極端最高氣溫40.2,極端最低氣溫-12.5。安慶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北風,多年最大風速20m/s,瞬間極大風速24.2m/s(1997

11、年8月19日,風向東北偏北)。橋址區(qū)位安慶市歷年氣溫及氣流參數(shù)見下表:安慶歷年各月平均氣溫特征值表()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 極端最高 極端最低氣溫 3.8 5.1 9.8 16.1 21.5 25.1 28.7 28.5 23.6 18.1 12.0 6.0 16.5 40.2 -12.5統(tǒng)計年份1951年1990年安慶歷年氣流特征值表分項 各年最大風速 常年主導風向 夏季主導風向 冬季主導風向 瞬間極大風速特征 20m/s 東北風 西南風 東北風 24.2m/s第四章 水文第一節(jié) 水位安慶長江公路大橋橋址河段內(nèi)設有安慶水位站,根據(jù)已有資料表明統(tǒng)計出

12、的安慶站月平均水位見下頁表:第二節(jié) 流速與流向長江安慶段位于長江下游非感潮河段,根據(jù)實測的洪中兩級水位的流速、流向資料,橋位附近河段流速分布較為均勻,全年主流位置居中偏左,流速相對較小。橋軸線法向夾角在0左7.5之間。安慶水位站逐月水位平均值表(黃海高程:m)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最高 4.30 4.66 6.45 8.80 10.83 12.19 13.05 12.47 11.74 10.95 9.01 6.42最低 3.18 3.10 3.95 5.61 8.15 9.61 11.01 10.74 10.10 8.78 6.24 3.99平均 3.61

13、3.84 5.21 7.06 9.59 10.85 12.28 11.76 11.21 10.09 7.75 5.04長江安慶段的平均水面比降,九江至安慶段為0.0203,安慶至大通段為0.0189。此處,根據(jù)長江下游多年資料統(tǒng)計分析,汛期比降一般較枯水期比降大。第三節(jié) 橋址設計水位及計算流量以安慶水位站和下游大通站資料為依據(jù),按分洪與不分洪兩種情況,分析內(nèi)插得安慶站及橋位處的水位及流量。大橋的設計洪水位及流量采用設想不分洪情況理論頻率值。設想不分洪橋位處各頻率洪水位、流量表項 目 安慶水位站 安慶大橋橋址20年一遇 水位(m) 16.98 16.93流量(m3/s) 810008400050

14、年一遇 水位(m) 17.68 17.63流量(m3/s) 8700091000100年一遇 水位(m) 18.22 18.17流量(m3/s) 9100095000300年一遇 水位(m) 19.02 18.97流量(m3/s) 97000101000注:水位標高為黃海高程,單位m。第五章 工程地質(zhì)橋位區(qū)北岸為長江高河漫灘級階地和級階地。河床寬度1655m。第四系覆蓋層厚度2336m,河床北側最薄8.5m?;鶐r為白堊系上統(tǒng)宣南組紫紅色粉細砂巖夾疏松砂巖、粘土質(zhì)粉砂巖、粉砂質(zhì)粘土巖和雜色礫巖,其中雜色礫巖為較軟巖、粉細砂巖為軟質(zhì)巖,其余為極軟巖。橋位處基巖構造變形較微,橋位未見斷層,裂隙也少見

15、,巖體完整。極軟巖承載力很低,北側河床沖刷和北側岸坡穩(wěn)定對橋基穩(wěn)定的影響,是橋位的主要工程地質(zhì)問題。主橋范圍均為負地形,高程0.36m6.74m,最低24m。極軟層-疏松砂巖和極軟層-粘土質(zhì)粉砂巖對主橋各墩位影響較小。作為墩基樁端持力層的粉細砂巖,在主橋各墩位占8292%,以北主塔墩含量最高,主橋各橋墩基礎巖體工程地質(zhì)條件總體來說較好。項目區(qū)內(nèi)巖、土物理力學指標見下表:橋位各主要巖石力學指標值地層 巖石名稱 風化程度 天然單軸抗壓強度(Mpa) 容許承載力0 鉆孔樁周土極限摩阻力i 備注(Kpa) (Kpa) K2 粘土質(zhì)粉砂巖 微新鮮 3.77 600 130 粉砂質(zhì)粘土巖 微新鮮 3.66

16、 400 100 砂巖 微新鮮 12.14 1600 200 疏松砂巖 微新鮮 0.71 300 100 橋位各主要土層力學指標值層號 土層名稱 物理狀態(tài) 容許承載力0 鉆孔樁周土極限摩阻力i孔隙比 液性指數(shù) 砂土密實程度 粘性土狀 態(tài) L (Kpa) (Kpa)2 粉質(zhì)輕亞粘土 0.907 0.49 可塑 120 403 淤泥質(zhì)粉質(zhì)輕亞粘土 1.260 1.15 流塑 70 204 淤泥質(zhì)亞砂土夾粉土 0.973 0.953 軟塑 80 205 粉質(zhì)輕亞粘土及重亞粘土 0.737 0.55 可塑 280 501 粉質(zhì)輕亞粘土 0.715 0.24 硬塑 300 702 粉質(zhì)亞砂土夾粉土、粉細

17、砂 0.787 0.51 可塑 250 653 砂礫石 中密密實 400 110橋位區(qū)位于地震烈度度區(qū)內(nèi)。第二卷 4#主墩施工第一章 錨錠系統(tǒng)鋼圍堰的穩(wěn)定、就位和糾扭主要靠錨定系統(tǒng)完成,4#墩墩位處枯水期水深就在20米左右,(2001年11月2日實測泥面標高-13.00米,水位+7.3米。)屬深水鋼圍堰施工,受力非常復雜,施工難度較大,且施工船舶受通航影響,橋位上游約500米處有過江光纜,錨定系統(tǒng)拋錨必須避開光纜區(qū)域。經(jīng)與有關航道管理部門的協(xié)商,已經(jīng)劃分出明確的拋錨區(qū)和禁航區(qū),詳見附圖01。第一節(jié) 錨碇系統(tǒng)的設計計算1.1.1 基本質(zhì)料、設計依據(jù)的資料:1.安慶長江公路大橋施工圖設計;2.安慶

18、長江公路大橋招標文件和參考資料;、氣象常年主導風向:東北風;風速:多年最大20m/s;瞬間極大24.2 m/s;基本風壓:按24.2 m/s計;、水文:1. 水位: 安慶水位站逐月水位平均值表(黃海高程:m)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最高 4.30 4.66 6.45 8.80 10.83 12.19 13.05 12.47 11.74 10.95 9.01 6.42最低 3.18 3.10 3.95 5.61 8.15 9.61 11.01 10.74 10.10 8.78 6.24 3.99平均 3.61 3.84 5.21 7.06 9.59 10.85

19、12.28 11.76 11.21 10.09 7.75 5.04施工水位按12月份平均水位+5.0計。2. 流速與流向:橋位處水流流速中水期為: 0.91-1.31m/s流向與橋軸線法線方向夾角為左4右7.8;洪水期橋位處流速1.83-2.3m/s,水流方向與橋軸線法線方向夾角為左0右7.5;、工程地質(zhì):1. 4#墩泥面高程:-13.0-16.8米2. 覆蓋層厚度:-43.0-16.8米,厚約27米;1.1.2 計算所用參數(shù)的選定按照工程進度計劃安排,從首節(jié)鋼圍堰入水到封底,施工期從2001年11月到2002年4月,為確保安全,參數(shù)選取均按最不利情況考慮,圍堰著床在12月,流速選定為中水期流

20、速的上限流速1.31m/s,另考慮到圍堰入水后減小河床斷面引起流速增大,同時圍堰周圍產(chǎn)生渦流和吸力也可能引起流速增大,故分別取1.1倍的流速增大系數(shù);流向夾角取最不利值7.8,沖刷深度按6米考慮(著床),鋼圍堰露出水的最大高度按8(6+2)米計;基本風荷載W0=0.5KN/m2。綜合上述所得計算參數(shù)如下:水位5.0米流速:V=1.311.11.1 m/s=1.6 m/s流向:7.8墩位泥面高程:-16.0米覆蓋層厚度:27米鋼圍堰著床時刃腳高程:-22.0米鋼圍堰露出水面高度:8.0米基本風壓:W0=0.5KN/m2定位船尺寸(長寬高):44.8m9m2.1m定位船負載吃水深度:1.1m導向船

21、尺寸(長寬高):45m9m2.0m導向船負載吃水深度:1.1m鋼圍堰外徑:32m1.1.3 錨錠系統(tǒng)所需外力計算作用于錨錠系統(tǒng)的外力主要有鋼圍堰、定位船、導向船和導向船旁工作船組的水阻力、風阻力,現(xiàn)分別計算如下:1、動水阻力:根據(jù)公路橋涵設計規(guī)范知:R1=KAV2/2g 式中:K:水流阻力系數(shù),圓形取0.8:水容重,取10KN/m2A:圍堰入水部分在垂直于水流平面上的投影面積A=32(22+5)=864m2V:計算流速,取1.6m/sg:重力加速度,取10m/s2這樣,R1=0.8108641.62/(210)=885KN2、圍堰風阻力:根據(jù)規(guī)范知:R2=KKZ W0 F=128 KN式中:K

22、:風載體形系數(shù)取1.0KZ:風壓高度變化系數(shù),偏大取1.0W0:基本風壓,W0=0.5KN/m2F:擋風面積,F(xiàn)=32(6+2)=256m23、施工船組水流阻力:根據(jù)規(guī)范和有關質(zhì)料知:R3=(fSV2+A1 V2)10-2 (KN)式中:S:船泊浸水面積,S=L(10T+B)=5018m2f:為鐵駁摩阻力系數(shù)取0.17L:為船舶長度 按44.8m計 T:吃水深,按最大吃水深1.0mB:船寬綜合考慮按100m:阻力系數(shù),方船頭按10.0取A1:船舶垂直水流方向的投影面積A1=TB=120m2則 R3=52.6(KN)4、作業(yè)船組所受風阻力:R4=KKZ W0 F 式中:K:風載體形系數(shù)取1.0K

23、Z:風壓高度變化系數(shù),偏大取1.0W0:基本風壓,W0=0.5KN/m2F:擋風面積,取F=3100=300m2則 R4=150KN 綜上所述可知,錨錠系統(tǒng)所受最不利外力組合為:R總=R1+R2+R3+R4=885+128+53.6+150=1215.6KN1.1.4 主錨個數(shù)的計算根據(jù)以往施工經(jīng)驗及施工實際情況,擬采用混凝土蛙式錨,混凝土蛙式錨錨著力按下列公式計算:根據(jù)公路施工手冊橋涵上冊:對于鋼筋混凝土錨,河床覆蓋層砂土時:W=(11.5)R/10式中:W為混凝土蛙錨在空氣中重量,t;R為錨的總拉力,單位KN,取K=1.2;則每個錨可提供的錨著力為:R=4510/1.2=375KN故所需主

24、錨個數(shù)為:N=1215.6/375=3.24個為安全計,取6個45噸蛙式鋼筋混凝土錨塊。每個錨受力:1215.6/6=202.6KN202.6/375=54% 即主錨錨力只達到可提供錨力的54%。1.1.5 錨鏈計算根據(jù)公路施工手冊橋涵上冊:對于有檔錨鏈,錨鏈直徑d=PK/0.025 (mm) 式中:K為安全系數(shù),取K=3P為錨的拉力,取P=20.26t則:d=49mm按鎮(zhèn)江錨鏈廠產(chǎn)品試驗負荷表中提供數(shù)據(jù),按3.0的安全系數(shù)考慮選用54的M2級有擋鏈作為主錨錨鏈,每個主錨配3節(jié)25米長錨鏈。1.1.6 鋼絲繩選擇:錨繩系用鋼絲繩與錨鏈聯(lián)結,錨鏈平躺在河床上,考慮到有過江光纜影響,錨繩長度受一定

25、限制,按每個主錨配75米錨鏈,聯(lián)結300米鋼絲繩,本工程選用619-43-1700鋼絲繩,其安全系數(shù)K=1190/203=5.9 符合要求。1.1.7 鋼圍堰下拉攬計算鋼圍堰擬設兩層布置。第一層設在刃腳以上5米處,拉力為Rb1。距離轉(zhuǎn)動軸心為hb1。第二層設在刃腳以上14m處,拉力為Rb2,距離轉(zhuǎn)動軸心為hb2。轉(zhuǎn)動軸心在導向架位置附近,按水面位置考慮。鋼圍堰水阻力R1作用中心取水面以下鋼圍堰高度1/3位置處。風荷載R2作用在水面以上鋼圍堰高度1/2位置處,則: h1=(5+22)/3=9m hb1=(5+22)-5=22mh2=8/2=4m hb2=(5+22)-14=13m由Rb1/Rb2

26、=hb1/hb2 得 Rb2=Rb1hb2/hb1 對轉(zhuǎn)動軸心取矩:則有:Rb1hb1+Rb2hb2= R1h1+R2h2 得 Rb1hb1+hb22/hb1Rb1=R1h1+R2h2Rb1=(R1h1+R2h2)/(hb12+hb22)hb1 =229KNRb2=165KN采用 619-43-1700鋼絲繩第二層拉纜 k=(Fg/Rb2)=0.82(1190/165)=5.9第一層拉纜k=(Fg/Rb1)=0.82(1190/229)=4.26滿足k=36之間,故該型鋼絲繩為下層拉纜是安全的。第二節(jié) 錨碇系統(tǒng)的施工工藝流程參考同類橋型的施工經(jīng)驗,并結合本工程的特點,擬定拋錨施工工藝流程如下:

27、第三節(jié) 錨碇系統(tǒng)的施工1.3.1 施工測量由于拋錨區(qū)靠近光纜區(qū)域和主航道,經(jīng)與有關航道管理部門的協(xié)商,已經(jīng)劃分出明確的施工區(qū)和拋錨區(qū),(見附圖01)固拋錨時必須按預定的位置拋設。測量定位在大橋測量控制網(wǎng)的基礎上建立測量基線,并設置一些臨時控制點,在岸上布置兩臺全站儀,采用前交會法定位。各錨塊的坐標已計算出來,由于水深較深,11月中旬拋錨水深約20米左右,錨塊在下沉過程中由于水流的沖擊會使錨塊向下游移動一段距離,故錨塊拋設位置應比設計位置向上游搶一定距離,各錨點的搶位情況如下:導向船尾八字錨10#,11#向上游搶10米,其余錨塊均向上游搶20米。搶位后的坐標見附圖02。1.3.2 拋錨施工:施工

28、準備: 拋錨施工應座好以下工作:錨塊起吊鋼絲繩準備就位;錨塊放到送錨船上;錨塊與錨鏈用配套卸扣聯(lián)起來;錨塊整體擺放在送錨船上,以便于下放;拉纜鋼絲繩與錨鏈用相應夾子聯(lián)結好;準備足夠數(shù)量配套的夾子,扳手以及短扣等起重常用工具;對所有錨鏈、錨纜、卸扣和卷揚機及其聯(lián)結情況進行全面檢查;各項工作指定專人負責,由總指揮協(xié)調(diào)調(diào)動。拋錨: 作好充分準備工作后開始拋錨。用拖輪將120噸浮吊拖至錨位處,送錨船靠近起重船,起重船吊起錨塊,注意用鋼絲繩將錨鏈打住,防止錨鏈隨錨塊入水成堆。慢慢調(diào)整錨塊位置,測量進行觀測,達到錨位施工坐標后,拖輪穩(wěn)住起重船,開始下放錨塊,錨鏈也跟著慢慢下放。錨塊到達泥面后,取下起重繩,

29、拖輪拖住起重船向定位船移動,邊移邊下放錨鏈,錨鏈逐節(jié)下江,防止在江底成堆。錨鏈放完后放錨纜,直到帶纜到定位船。定位船定位,理順邊纜,調(diào)直。定位船主錨、邊錨全部拋完后,可左右對拉邊纜,調(diào)直理順邊纜,實現(xiàn)定位船南北方向定位。定位船邊纜對拉調(diào)直、南北方向就位后,可適當收緊主錨纜,六根主錨纜上設有六個100KN測力計,可測出滑輪組單根鋼絲繩拉力,從而計算出主錨拉力。調(diào)整主錨拉力時要力求個纜繩拉力基本相同。導向船就位:在拋定位船錨塊的同時,將導向船初步拋錨定位,并完成改造,用萬能桿件及鋼管聯(lián)成整體。導向船四個錨拋完后,開始對拉各錨纜,調(diào)整導向船精確到位。導向船邊錨對控制圍堰南北方向擺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30、,導向船精確定位后,每根邊錨應預拉10噸左右的拉力。1.3.3 主錨纜測力和各錨纜調(diào)整在施工過程中,由于諸多因素影響,各主纜受力容易出現(xiàn)不均衡現(xiàn)象,所以在所有錨塊拋設到位后,需對各錨纜拉力進行調(diào)整。定位船和導向船上共設8臺5噸卷揚機,配8個量程100KN拉力計,以便測定每根拉攬的拉力。1.3.4 錨定系統(tǒng)的拆除在鋼圍堰封底結束,且基礎成樁數(shù)量能滿足圍堰渡洪的條件下,可拆除錨碇系統(tǒng)。錨錠系統(tǒng)按如下順序拆除:拆除方法:用拖輪拖住起重船,解除錨纜與船體的聯(lián)結,利用卷揚機或絞纜機拉錨纜,到拉起錨鏈后,用起重船逐段緩扣吊起錨鏈。錨鏈起到錨塊位置后,潛水員下水把鋼絲繩扣到錨塊吊點上,由起重船吊起錨塊,放到

31、裝錨船上。若錨塊被泥沙埋起,可先用高壓水槍沖洗,將泥沙沖走后再拴起重鋼絲繩。第四節(jié) 錨碇系統(tǒng)施工使用的主要設備機具序號 名稱 單位 數(shù)量 規(guī) 格 備 注1 定位船 艘 1 380t 加長方駁2 導向船 艘 2 250t 加長方駁3 起重船 艘 1 120t 4 拖輪 艘 1 400匹 5 裝錨船 艘 1 1500噸 6 運錨汽渡 艘 1 8車位 7 交通船 艘 1 80座 8 機駁 艘 1 120噸 工作船9 躉船 躉船 1 工作碼頭10 錨塊 個 10 45t 鋼筋混凝土蛙式錨個 4 30t 鋼筋混凝土蛙式錨個 4 8t 鐵錨11 全站儀 臺 2 錨塊定位12 卷揚機 臺 8 5噸 配8個拉

32、力計13 錨鏈 節(jié) 30 54M2級 每節(jié)27.5m,配D70卸扣節(jié) 10 54M2級 每節(jié)50m,配D70卸扣節(jié) 6 48M2級 每節(jié)50m14 滑車 個 38 H81K 配20-24繩個 32 H203D 配20繩個 36 H324D 配20繩15 鋼絲繩 米 5000 61943-170 米 1200 61931-170 米 5200 63720-170 16 繩夾 個 154 Y45 備有余量個 170 Y20 個 132 Y32 17 卸扣 個 40 20個 個 40 32個 18 拉力計 個 8 100KN 用余測量定位船錨攬拉力第三卷 鋼圍堰拼裝及下沉第一章 工程概況安慶長江公路

33、大橋南主墩基礎鋼圍堰設計為內(nèi)徑29.0m,外徑32.0m,壁厚1.5米,高59.0m,重1491噸的圓筒形深水雙壁鋼圍堰擋水結構。拼裝接高需要復雜的錨碇系統(tǒng)定位。圍堰下沉需穿過約28米厚的覆蓋層,沉達巖面,然后清基封底作為承臺的施工擋水結構。一、 地質(zhì)條件:墩位處覆蓋層較厚,分為四層,厚度26.2030.05米,平均約28米。第一層為淺黃色細砂層,是近代河流的沉積層;第二層為含礫中細砂層,是河流較早的沉積物;第三層為卵石層;第四層為基巖,在圍堰刃腳段。各分層情況如下表(各層標高為各鉆探點的平均值)。二、 序號 各層標高 厚度 方量 地 質(zhì) 特 點1 -16.00-25.00 9m 5945 呈

34、松散狀,偶含0.20.5cm的粉細砂層2 -25.00-41.00 16m 10568 呈中密狀的含礫中細砂層,含少量礫石3 -41.00-43.50 2.5m 1651 砂卵石層,中粗砂含量15%30%,卵石為石英砂巖、砂巖,礫徑2cm3cm3cm5cm最大礫徑5cm9cm呈不規(guī)則球狀,厚度23m4 -43.50-44.00 0.5m 330 中厚層粉細砂巖及粘土質(zhì)粉砂巖和含礫細砂巖三、 主要工程數(shù)量表:序號 名稱 標 號 單 位 數(shù) 量 備 注1 封底混凝土 C25 m3 3743.6 2 鋼圍堰 t 1491 3 圍堰內(nèi)填混凝土 C20 m3 5698 4 圍堰內(nèi)填混凝土 C25 m3

35、30 刃腳段混凝土四、 圍堰分節(jié)重量表:圍堰分節(jié) 重量(t) 高度(m) 備注1 175.3 7 壁體內(nèi)澆筑混凝土2 118.0 6 壁體內(nèi)澆筑混凝土3 118.0 6 壁體內(nèi)澆筑混凝土4 118.0 6 壁體內(nèi)澆筑混凝土5 118.0 6 壁體內(nèi)澆筑混凝土6 118.0 6 壁體內(nèi)澆筑混凝土7 218.0 6 壁體內(nèi)澆筑4.23m混凝土8 218.0 6 注水9 145.0 5 注水10 145.0 5 注水合計 1491 59 澆筑混凝土高度40.36m混凝土方量5728.0m3五、鋼圍堰設計位置剖面圖:第二章 圍堰下沉系數(shù)計算1、按工期安排,鋼圍堰下沉到位是在2002年2月上旬,根據(jù)鋼圍

36、堰下沉受力特點,整體下沉力大于圍堰側壁摩阻力,則整個圍堰即可下沉到位(不考慮圍堰下端阻力)。2、取2月最低平均水位+4.7,泥面標高實測墩位處平均泥面標高-16.00,按沖刷6米計,則泥面標高為-22.00米。3、圍堰隔艙內(nèi)填充混凝土至-2.77m標高,方量為5728m3 ,按容重2.3t/m3 則:重量G1=57282.3=13174.4t4、采用圍堰內(nèi)取土下沉方案,故只計圍堰外壁的摩阻力。5、圍堰總重G2=1491t。6、圍堰隔艙內(nèi)外水頭差按5米計。加水至+9.7m,加水重G3=143.75=718.5t7、圍堰外壁摩阻力:參考路橋施工常用數(shù)據(jù)手冊,鋼結構開口沉箱在砂、礫、粘土中的表面摩阻

37、力為23.42Kpa,則圍堰摩阻力為:R=322223.42=51798KN=5180t8、堰所受浮力:F=111.4+(322-292)/44.7(-44)-0.6-1.55=6758.8t圍堰下沉系數(shù):k=下沉力/摩阻力=( G1+ G2+ G3)/(R+F)=1.28k=1.281.25通過理論計算,圍堰可下沉到位。第三章 圍堰拼裝接高第一節(jié) 首節(jié)圍堰吊裝入水首節(jié)鋼圍堰重量為175.3t,采用300噸浮吊整體吊運。300噸浮吊的起重性能見附圖26。沿圍堰內(nèi)壁設置16個吊耳,圍堰的16個吊點設在每節(jié)圍堰內(nèi)壁板頂部,在吊點處對圍堰進行加固補強,詳見附圖11-13。在使用吊具前試吊以檢驗吊具、

38、吊索、吊點,同時調(diào)整吊索長度并觀察圍堰受力變形情況,以便改進指導下步施工。首節(jié)圍堰吊裝入水前應做好以下準備工作:鋼圍堰拼裝制作經(jīng)監(jiān)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在圍堰內(nèi)外壁分別做46個水尺,以便隨時觀察圍堰入水深度。導向船基本就位。吊耳焊接完畢并驗收合格。對吊繩卸扣和起重船等起重設備進行全面檢查。焊縫進行水密性檢查。首節(jié)圍堰起吊前應進行試吊,在有經(jīng)驗的起重工的指揮下進行 ,試吊完成后,圍堰即可吊起就位入水。首節(jié)圍堰入水自浮,入水深度2.5m,干舷4.5m。入水后圍堰與橡膠護舷用木方塞起,防止圍堰在風浪的作用下發(fā)生大幅擺動,對船體造成危害。第二節(jié) 刃腳段混凝土澆注:首節(jié)圍堰入水定位后即可澆注刃腳混凝土。刃腳

39、混凝土設計標號位C25(圍堰隔艙內(nèi)填充混凝土標號C20)設計方量30m3,高度80cm。為方便施工,首節(jié)圍堰采用澆注混凝土下沉,混凝土方量按第二節(jié)圍堰安裝就位后拼接縫距水面2.5m,混凝土約62.3m3,澆注高度1.16m。澆注完畢后干舷高度約3.32m?;炷翝沧⒎椒ú捎脭嚢枵緮嚢韬没炷帘盟椭亮隙?,用15噸浮吊吊起料斗布料?;炷翝沧獙ΨQ平衡進行,以免使圍堰產(chǎn)生較大傾斜。暫時傾斜度應小于1/100?;炷练謱雍穸炔怀^40cm,用D50棒振搗密實。混凝土表面應平整,相鄰隔倉高差范圍在5cm以內(nèi)。第三節(jié) 圍堰的拼裝接高、為加快施工進度,首節(jié)圍堰以后各節(jié)圍堰由制作廠家在水上平臺上拼裝為一整體

40、,然后由300t浮吊整體起吊安裝接高。使用拼裝平臺可達到如下效果: (1)在圍堰下沉的同時拼裝好分節(jié),節(jié)約了圍堰接高時間,加快了進度;(2)圍堰到現(xiàn)場后可隨時進行拼裝,減少鋼圍堰分片制造運輸環(huán)節(jié)對施工的影響;(3)分片整體拼裝施工質(zhì)量易于保證;(4)改水上高空拼裝為大型平臺上拼裝,減輕了勞動強度,增加了施工安全性。、鋼圍堰拼裝誤差標準:(1)內(nèi)徑不大于D/500(5.8cm);(2)同一平面內(nèi)相互垂直的直徑誤差不大于20mm;(3)傾斜度不大于h/1000;(4)各構件間的接縫、分塊間的拼接縫均應無凸凹面。、鋼圍堰拼接施工要點:1從第二節(jié)開始,圍堰在拼裝平臺上拼裝時隔艙板的位置應一致,這樣便于

41、拼接時隔倉板的對位。300T浮吊采用四個副鉤同時起吊,不能轉(zhuǎn)動,只能靠起重船的轉(zhuǎn)動來調(diào)整圍堰隔倉板的相對位置。調(diào)整幅度不是很大,且調(diào)整速度很慢,不易對位。故在拼裝單元片時應注意隔艙板的位置相對一致。2每節(jié)圍堰拼接前應做好對位標記(一般做四個點,分別在橋軸線直徑和垂直于橋軸線直徑上)。3好導向裝置,以方便安裝就位。4當圍堰拼縫處縫隙較大時,焊接速度較慢,質(zhì)量不易保證,可采取在凸起部分相對切割的方法,使圍堰拼縫吻合。5每節(jié)圍堰起吊前均需對吊耳、吊繩、卸扣和起重船進行全面檢查,并作詳細記錄。第四節(jié) 圍堰的著床按照工程進度計劃安排,圍堰著床在12月份,沖刷后泥面標高-22 m按12月份水位+5.00米

42、,則應在第五節(jié)圍堰安裝就位后注水下沉著床。圍堰著床前除首節(jié)填混凝土外,其余均采用注水下沉。在圍堰刃腳下沉距泥面約1米左右時即開始調(diào)整圍堰位置,同時加大對泥面標高的測量頻率,并繪制下沉曲線,確保按預定位置著床。著床前圍堰下流速增大,上游側較下游側沖刷大,泥面形成上游高下游低的斜面,著床后由于不平衡土壓力的作用,圍堰會向上游移動一定距離,參考我局施工其他同類橋型的經(jīng)驗,著床時按刃腳向下游預偏1520cm處理。若圍堰著床后發(fā)現(xiàn)偏位較大,可排水使圍堰上浮,調(diào)整位置后重新著床。圍堰位置調(diào)整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a.調(diào)整圍堰下拉纜,調(diào)整圍堰下端上下游方向位置。b.通過調(diào)整導向船邊錨及與定位船拉纜系統(tǒng)調(diào)圍堰位

43、置。c.通過備用攬調(diào)整圍堰下端偏位。第四章 圍堰拼裝及取土下沉施工主要設備表序號 名稱 型號 單位 數(shù)量 備注1 起重船 300t 艘 1 2 拖輪 400匹 艘 1 3 拖輪 150匹 艘 1 4 方駁 400t 艘 5 5 起重船 60t 艘 1 6 起重船 15t 艘 1 7 交通船 80座 艘 1 8 發(fā)電機 250kw 臺 2 9 空氣吸泥機 臺 4 一臺備用10 空氣壓縮機 40m3/min 臺 2 11 空氣壓縮機 20m3/min 臺 4 12 普通水泵 臺 8 13 高壓水泵 150kw 臺 4 14 機駁 120t 艘 1 運材料15 機駁 300t 艘 1 放材料16 攪

44、拌站 50m3/h 臺 3 17 砼輸送泵 60m3/h 臺 3 第五章 圍堰除土下沉圍堰著床后,即開始取土下沉,采用不排水取土下沉。取土總方量約18495m3對于鋼圍堰整體拼裝方案,取土的速度決定著圍堰的拼裝速度。第一節(jié) 取土設備取土選用4臺空氣吸泥機,其中3臺使用,一臺備用。配兩臺40m3/min空氣壓縮機,4臺20m3/min空氣壓縮機,3臺空氣吸泥機分別用300t、60t、15t浮吊吊起吸泥。起重船布置見附圖16。第二節(jié) 空氣吸泥機的設計計算根據(jù)墩位處鉆探地質(zhì)資料,圍堰內(nèi)取土主要為砂性土,方量約為16513m3占取土總量的89.3%。故吸泥機按取砂性土設計,對于砂卵石層采取輔助方法取土

45、。隨著吸泥高度的增加,吸泥速度會有所不同。取土速度按取砂性土平均60m3/h計。噴出泥漿流量qv2=qv1(d1/d0+w)=450m3/h式中:qv1:按天然狀態(tài)土體積計算每小時凈出土量,取60m3/h。d1:土在天然狀態(tài)下的相對密度,取1.30t/m3d0:土顆粒的相對密度,取2.6。w:每立方米天然狀態(tài)下土成為泥漿的所需水量,取w=7。泥漿相對密度(d2):d2=(d1+wd)/(d1/d0+w)=1.11式中:d:水的相對密度,取d=1。需要吸泥管的面積A吸:A吸=qv2/v吸=0.0625m2qv2:每秒泥漿流量450/3600=0.125m3/sV吸:取2m/s。對于圓形管:半徑R

46、=0.14m故吸泥漿管選用3008鋼管。吸泥機排出水量qv3=qv1w=607=420m3/h每臺吸泥機的壓縮空氣消耗量,換算為大氣壓下的體積qv4qv4=c1mqv2h/c2lg(H+10)/10=36.3m3式中:H:空氣混合氣在水面以下的深度,按H=35米。h:排泥管出口處高于圍堰內(nèi)水面的高度,取圍堰頂標高向上提2m,即+17.0,則h=12m。qv2:泥漿每分鐘流量qv2=450/60=7.5m3/minc1:標正系數(shù),c1=1.52.0,上限值c1=2c2:系數(shù)H/(H+h)=0.74 查表知c2=14.3m:由吸揚凈水所需的空氣量換算為吸揚泥漿的增大系數(shù)。M=d(d1-d2)/d1

47、(d2-d)=1.33(6)需要的空氣壓力(空壓機氣壓表讀數(shù))P:P=H/10+0.3=2.45.2 (H變化范圍2149米)(7)需要的揚泥管面積:在混合室壓縮空氣噴口處,泥漿中的空氣泡受有H/10附加大氣壓的壓力,所需截面積為:A混=qv2+qv410/(H+10)/v混 =0.13m2v混?。?m/s。對于圓形:R=0.20m 。(8)需要壓縮空氣供應管的截面積:A氣=qv410/(H+10)1/v氣=0.0067 m2V氣:空氣在管內(nèi)的流速10m/s20m/s,取20m/s。R=0.046m。 (9)需要批壓縮空氣供應量(一臺吸泥機)Q=(1.21.3)qv4k=1.236.3=43.

48、6m3/min綜合以上計算數(shù)據(jù),并結合本工程特點,設計空氣吸泥機基本數(shù)據(jù)如下:吸泥管和出泥管采用相同管徑:3008鋼管 混合室選用80010鋼管 供氣管選用895鋼管 每臺空氣吸泥機配一臺40m3/min空壓機或兩臺20m3/min空壓機。按3臺吸泥機每天有效工作時間10小時,則日取土量為1800m3,則取土共凈工作日約為:18495/(60103)=10.3天第三節(jié) 空氣吸泥機的組成:空氣吸泥機主要由混合室出泥管供氣管組成。在砂卵石層吸泥時還需用高壓射水擾動吸泥。故在吸泥機吸泥口處設有高壓射水管。射水管選用603.5鋼管。在吸泥室附近分為兩個射水頭,射水頭選用453鋼管。出泥管、供氣管和射水

49、管均采用法蘭盤連接,空氣吸泥機的結構和法蘭盤規(guī)格見附圖14、15。 空氣吸泥機采用300mm鋼管制作,吸泥機端部設有高壓水槍,當取土困難時啟動水槍破土吸泥。吸泥下沉時配備40m3/mim空壓機2臺,20m3/min 空壓機4臺,潛水泵若干臺,另在圍堰壁設置多個325mm補水聯(lián)通水管,進行自流補水,確保在取土下沉過程中堰內(nèi)外水頭差在規(guī)范允許范圍內(nèi)。第四節(jié) 取土下沉施工要點:1.取土應遵循“先中間后周邊”的原則,對稱均均取土,使圍堰底形成鍋底,圍堰平穩(wěn)下沉。正常情況下只在比圍堰內(nèi)徑小兩米的范圍內(nèi)吸泥,三根吸泥管布置成正三角形裝。在取土過程中,測量人員應嚴密監(jiān)視泥面標高變化情況,圍堰內(nèi)做幾個浮鼓,專

50、供測量使用。測量應每隔12小時測一次泥面變化情況,并繪制出泥面變化曲線。2圍堰的偏位情況應隨著圍堰下沉同步進行。圍堰每下沉2050cm應觀測一次圍堰偏位情況。3.合理安排排渣位置,避免對圍堰造成偏壓。4.下沉至設計標高約2米左右時,應適當方慢下沉速度,并控制取土量和取土位置,以使圍堰平穩(wěn)下沉,正確就位。5空氣吸泥機的出漿水平管上應系4根纜風,以控制出漿管方向。6吸泥管口離泥面約1550cm為宜,過低易堵塞,過高吸泥效果不好。通過浮吊經(jīng)常搖蕩管身和移動位置可增加吸泥效果。7吸泥機使用時為防止堵塞,應注意以下幾點:a.停吸前應將吸泥機提升到一定高度后再關閉空壓機。b.經(jīng)常注意風壓,防止回風,避免導

51、管內(nèi)泥漿倒灌入吸泥管和風管內(nèi)。第五節(jié) 下沉輔助措施在圍堰下沉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取土效果不佳的情況,特別是在砂卵石層中,若膠結力較強,則需采用高壓射水破土擾動,以增加吸泥效果。吸泥和射水同時進行,射水嘴隨吸泥機一起升降和移動。第六節(jié) 連通管的設置圍堰內(nèi)取土下沉,需連通管補水,連通管設置在第四節(jié)和第七節(jié)上,位置及結構見附圖17,每層設四根。連通管在入土前需用蓋板封口,封口板用螺栓固定。封口時由潛水員下水在圍堰內(nèi)封口(外口不封)。3mm橡膠板粘在蓋板上,增加連通管的防水性。第七節(jié) 圍堰壁內(nèi)填充混凝土的澆注堰壁填充混凝土的設計標號為C20,澆注標高2.77m,填充的混凝土的澆注應在圍堰著床后、取土下沉

52、的同時進行,每次澆注高度5m。填充混凝采用水下混凝土施工工藝,土由3臺50m3/h攪拌站生產(chǎn),泵送至料斗,沿導管進入圍堰隔艙。布料應分倉對稱均勻進行,填充混凝土澆注過程中應對圍堰的偏位情況進行觀測。選用D250導管,首灌量按導管埋深一米,混凝土作用半徑5米(坡度1:5),水深取hw=20米,圍堰隔艙軸線長度8米,則首灌量為:V=(322-292)4120.2+0.8423+0.2524h1=8m3h1=hww/c=201/2.3=7.7米首灌量按4m3施工。第六章 圍堰糾偏糾斜圍堰下沉過程中吸泥取土先中間后向四周擴散以形成鍋底,使圍堰均勻下沉,當出現(xiàn)下沉過程中偏位或傾斜時應采取偏除土的方法逐步

53、達到糾偏糾斜。若圍堰下沉結束達到標高后仍有傾斜現(xiàn)象,則可利用在圍堰內(nèi)壁四個平分點處安裝的糾斜裝置達到糾斜目的。具體做法是:圍堰下沉到位后在圍堰內(nèi)壁上焊制牛腿,牛腿與糾斜樁頂之間放置250t液壓千斤頂,通油加力使圍堰刃腳較低部位抬高,潛水員下水用鋼凳和鋼楔塊支墊并用袋裝混凝土填堵刃腳孔隙以達到糾斜糾偏目的。糾偏裝置見附圖18。第七章 圍堰基底處理圍堰下沉到位后由潛水員用袋裝混凝土堆砌堵縫,若有必要則采用水下不離析混凝土封堵刃腳部位孔隙以防堰外泥砂流入。同時采用高壓射水及空氣吸泥機吸泥清基,沖洗圍堰內(nèi)壁,為封底做準備。第八章 防沖刷措施圍堰在下沉過程以及下沉到位以后密切注視圍堰周圍的沖刷情況,若沖

54、刷較嚴重,則采取從上游拋填袋裝石子或吊放石籠以保證河床標高,拋填位置根據(jù)當時的水流情況及拋填物大小選擇在圍堰上游100300m范圍內(nèi)拋填。第四卷 平臺搭設和鋼護筒下沉第一章 平臺搭設 一、平臺設計施工平臺設計兼顧護筒沉放、圍堰封底及鉆孔樁施工的需要,平臺采用4片雙層貝雷片組成主桁架,主桁架順橋向支承于鋼圍堰頂面,鋼圍堰頂桁架支承處用型鋼加固處理以滿足受力要求。主塔基礎施工平臺布設見附圖19。平臺搭在鋼圍堰頂上,圍堰頂標高+15.0米,雙層貝雷片高3米,則平臺頂標高為+18.0米。二、平臺的施工鋼圍堰下沉完畢后測量出貝雷架支座位置,在圍堰頂鋪18鋼板做底座進行加固。桁架在駁船上拼裝,采用整體吊裝

55、方案,吊裝前應在預定位置做限位導向裝置,使安裝快速、便捷、精確。貝雷桁架安裝完,用型鋼聯(lián)成整體,增加其穩(wěn)定性。爾后在其上鋪設腳手平臺,必要處張安全網(wǎng)。第二章 鋼護筒的制作與沉放鋼護筒的制作:鋼護筒的結構見附圖20,根據(jù)規(guī)范要求以及為保證后序工作的施工質(zhì)量,按鋼護筒內(nèi)徑選擇比設計樁徑大30cm(內(nèi)徑330cm),頂標高+16.0米,底標高-44.0米。護筒編號按與樁基編號對應,詳見附圖19。護筒底口1米、頂口80cm范圍內(nèi)加設加勁箍,另中間部份也適當增設加強箍。 二、護筒的沉放:1、施工機具在圍堰清基完成后護筒采用逐節(jié)對接接高,由于鋼護筒自重較大,擬采用300t浮吊作為起重設備,DZ-250振動

56、錘作為下沉設備沉放護筒。2、護筒定位為保證護筒位置準確,護筒的下沉接長采用定位導向架(見附圖21)。定位導向架高8m,由型鋼焊接而成,導向定位架固定在施工平臺上,頂口放于平臺頂面,具體位置由測量放線確定,底口四角焊接一吊耳,通過20t手拉葫蘆調(diào)整定位架垂直度,葫蘆固定于圍堰內(nèi)壁上,見附圖22所示。通過定位導向架沉放接高護筒,同時由測量儀器采用前方交會法不斷的調(diào)整護筒的垂直度,保證沉放垂直度在1/200范圍內(nèi)。3、鋼護筒的沉放根據(jù)護筒位置和300噸浮吊的起重性能以及護筒的重量,決定護筒安裝采取分節(jié)吊裝,不同位置分節(jié)節(jié)數(shù)不同,護筒分節(jié)情況見附圖19。為避免護筒在起吊運輸過程中變形,在每節(jié)護筒的兩端

57、用型鋼焊接“+”字內(nèi)撐一道,待起吊接長后入水前割去,護筒接長完成后安裝振動錘振沉護筒,振沉時采用減壓振沉,以確保垂直度。震動下沉時注意震擊時間與頂口標高,不宜過震防止底口變形。護筒下沉到位后,由潛水員下水探摸護筒底口情況,根據(jù)探摸情況進行底口堵漏或?qū)ζ渌闆r進行處理,最后在護筒內(nèi)填充砂子,砂子頂面標高應高于封底混凝土頂面約0.5 1.0m。4、護筒沉放精度要求:鋼護筒沉放平面偏差5cm,傾斜度小于1/200。第五卷 鋼圍堰封底施工第一章 封底施工設備和人員配置表一、 封底施工設備表:序號 名稱 型號 單位 數(shù)量 備用1 水上攪拌站 50m3/h 臺 4 一臺為租用2 方駁 300T 艘 8 砂

58、石料船3 浮吊 60T 臺 1 4 浮吊 15T 臺 1 5 抓斗 艘 4 6 水泥船 艘 2 7 拖輪 400匹 艘 1 8 拖輪 150匹 艘 1 9 機駁 80匹 艘 1 裝運材料10 機駁 40匹 艘 1 11 交通船 80座 艘 1 12 儲料斗 30m3 個 1 13 小料斗 1m3 個 17 14 混凝土輸送泵 60m3/h 臺 4 一臺為租用二、 封底施工人員配備表序號 工種 人數(shù) 備注1 指揮人員 2 2 技術指導 2 3 技術人員 12 分兩班4 工長 2 分兩班5 電工 8 分兩班6 起重工 8 分兩班7 測量人員 16 分兩班8 普工 80 分兩班9 設備操作人員 10

59、8 分兩班10 后勤保障 28 分兩班第二章 封底施工鋼護筒下沉完畢后開始進行大面積水下混凝土封底。封底混凝土設計底標高-44.0米,厚度7米,混凝土澆注方量3743.6m3,標號C25。第一節(jié) 導管的選擇及布置1、混凝土超壓力計算P=cHc-wHwP=2359-1048.5=872Kpa式中:P為導管下口超壓力(Kpa)c、w分別為混凝土及水的容重(KN/m3)Hc、Hw分別為混凝土面與導管口高差和混凝土面以上水深Hc取封底開始時高差,+15.0-(-44.0)=59.0mHw取封底開始時高差,封底時水位約+4.5m考慮。2、導管的選擇根據(jù)規(guī)范要求及實際混凝土泵送能力,擬選擇導管直徑為273

60、mm,導管為之間用法蘭聯(lián)結。導管管節(jié)長度不等,以方便分節(jié)拆除為準,短導管每根7節(jié),每節(jié)1米。導管使用前均經(jīng)過壓力和水密性實驗。3、導管布設根據(jù)施工規(guī)范及類似工程施工經(jīng)驗,導管作用半徑取5.0m。結合圍堰形狀及鉆孔樁分布情況布置17根導管即可覆蓋整個封底澆注面,具體布設見附圖-23。4、混凝土配合比本工程封底面積大,因而混凝土面上升速度相對較小,因此要求混凝土初凝時間長,坍落度損失小。封底混凝土總混凝土量約3743.6m3,封底時按四臺50 m3/h混凝土攪拌站理論產(chǎn)量200m3/h的60%計,則每小時混凝土產(chǎn)混凝土120m3/h,需要澆注近27h,混凝土流動時間保持系數(shù)K:K=I0/I=4.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