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地質地貌學(一)課件:第六章 地殼演化簡史(第三節(jié) 早古生代地史)_第1頁
現(xiàn)代地質地貌學(一)課件:第六章 地殼演化簡史(第三節(jié) 早古生代地史)_第2頁
現(xiàn)代地質地貌學(一)課件:第六章 地殼演化簡史(第三節(jié) 早古生代地史)_第3頁
現(xiàn)代地質地貌學(一)課件:第六章 地殼演化簡史(第三節(jié) 早古生代地史)_第4頁
現(xiàn)代地質地貌學(一)課件:第六章 地殼演化簡史(第三節(jié) 早古生代地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六章 地殼演化簡史第三節(jié) 早古生代地史早古生代的劃分志留紀(Silurian,S) Murchison, 1835, 英國古民族名稱奧陶紀(Ordovician,O) Lapworth, 1879,英國古民族名稱寒武紀(Cambrian,) Sedgwick, 1835, Cambria山早古生代持續(xù)126Ma法西德丹瑞波意捷挪瑞典摩洛哥阿爾及爾顯生宙各紀命名地點土耳其俄羅斯芬蘭羅馬尼亞匈牙利奧地利 早古生代,海洋占絕對優(yōu)勢,陸地不多,因此下古生界幾乎都是海相沉積(富含海相化石無脊椎動物化石),少有陸相沉積。早古生代地史特征?1 生物界寒武紀生物大爆發(fā)(Cambrian explosion)

2、;海生無脊椎動物空前繁盛(環(huán)境分析、地層對比、生態(tài)分異、生物分區(qū));植物登陸;奧陶紀末期生物大絕滅(mass extinction)事件2 屬加里東(Caledonian)構造階段,陸殼板塊擴大和增生(陸相沉積、生物上陸)1 早古生代:海生無脊椎動物時代 小殼動物群/寒武紀初三葉蟲/寒武紀筆石/奧陶紀-志留紀魚類無頜類-脊椎動物以及半陸生的裸蕨類植物/志留紀1 小殼動物群(small shell-bearing fauna) 震旦紀末期出現(xiàn)、寒武紀初大量繁盛,個體微?。?-2mm),具外殼的多門類海生無脊椎動物群。包括軟體動物門中的軟舌螺、單板類和腹足類,腕足類以及分類位置不明的類型。意義:第

3、一個廣布的帶殼生物群,寒武紀的起點.小殼動物群(Siberia)small shell-bearing fauna三葉蟲是繼小殼動物后最早繁盛的帶殼動物寒武紀三葉蟲屬種繁多,演化迅速,生態(tài)分異明顯,是寒武紀地層劃分對比的重要依據(jù)。2 三葉蟲(trilobite)寒武紀稱為三葉蟲時代Hupeidiscus orientalis 1Redlichia chinensis 1奧陶紀三葉蟲Isotelus(等稱蟲)3 寒武紀次要生物門類腕足、古杯、海綿動物門等。晚寒武世為生物變革期,出現(xiàn)角石、筆石和牙形石原古杯(Archaeocyatha)寒武紀古杯礁奧陶紀生物最能體現(xiàn)早古生代生物界特點地層意義重要的

4、門類筆石早奧陶世早期:樹形筆石目為主,如網格筆石早奧陶世中晚期:正筆石目無軸亞目均分筆石動物群,如對筆石;中晚奧陶世:正筆石目有軸亞目雙筆石科類大量繁盛三葉蟲地層意義下降;次要生物門類:鸚鵡螺、牙形石、腕足4 筆石類早奧陶世晚期筆石(正筆石目無軸亞目)Didymograptus對筆石Dichograptus均分筆石2 早古生代:加里東構造階段 廣義的加里東運動:發(fā)生在早古生代的構造運動 狹義的加里東運動:志留紀后期的構造運動中國早古生代地史特征 華北、塔里木、揚子三古陸為穩(wěn)定地塊,穩(wěn)定地塊的周圍分布有海槽如天山內蒙興安嶺海槽、昆侖阿爾金祁連秦嶺海槽、巴顏喀拉大雪山海槽與華南海槽。 1. 華北地

5、塊(華北地臺) 該地塊呈東西向延伸,它有華北和塔里木兩部分組成。 華北地塊在震旦紀上升遭受剝蝕,寒武紀至奧陶紀地殼緩慢下降形成廣闊淺海盆地,至奧陶紀時海侵范圍最大。 淺海盆地中發(fā)育了陸表型陸緣型以碳酸鹽化學沉積為主的地層。地層厚度達1000-2000米,巖相橫向變化小分布穩(wěn)定,但這種形勢是不斷變化的。 華北地臺從寒武紀至中奧陶世海侵達到空前的規(guī)模,從晚奧陶世開始華北地臺上升、海水全部退去形成陸地,這片包括華北和東北南部的古陸保持了將近一億年時間直至中石炭世才重新下降接受沉積,而我國南方則一直至志留紀末才發(fā)生海退。 由于上述緣故,華北地臺下古生界只有寒武系和中下奧陶系,與上覆中石炭系普遍為平行不

6、整合接觸關系,缺失上奧陶系、志留系、泥盆系和下石炭系地層,而南方則寒武系、奧陶系、志留系、泥盆系及下石炭系地層皆有分布。 2. 揚子地塊 該地區(qū)在早古生代時普遍遭受海侵,海相沉積發(fā)育地層齊全寒武系至志留系地層均有發(fā)育,厚度大于2000米。 寒武紀時以碳酸鹽沉積為主,為濱海淺海相。 奧陶紀時海侵最為廣泛,除局部地區(qū)外都處于海侵狀態(tài),普遍發(fā)育海相沉積,奧陶紀后期除地塊邊緣及滇東外,地塊漸漸整體上升海水退出陸地沉積了濱海淺海相及陸相地層。 存在由海侵至海退的沉積旋徊。揚子地塊橫向變化顯著,以奧陶紀為例,沉積物由西向東呈規(guī)律性變化,滇東、黔北一帶為砂巖夾石灰?guī)r;鄂西和下?lián)P子(南京)一帶則以淺海相石灰?guī)r為主。 志留紀末是世界上加里東運動最激烈的時候,位于康滇古陸和江南古陸之間的上揚子海地區(qū)上升形成上揚子古陸。發(fā)生在志留紀末期強烈褶皺運動稱為廣西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