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機械基礎第15章-氣動技術課件_第1頁
汽車機械基礎第15章-氣動技術課件_第2頁
汽車機械基礎第15章-氣動技術課件_第3頁
汽車機械基礎第15章-氣動技術課件_第4頁
汽車機械基礎第15章-氣動技術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3篇 液壓與氣壓傳動技術 液壓傳動基礎第8章液壓泵 第9章液壓缸和液壓馬達 第10章 液壓控制閥第11章 液壓系統(tǒng)輔助元件 第12章基本控制回路 第13章 汽車典型液壓與液力系統(tǒng)第14章 氣動技術第15章第15章 氣動技術氣源裝置與輔助元件15.1氣動執(zhí)行元件15.2能力訓練與拓展 思考題氣動控制元件15.3汽車典型氣動系統(tǒng)15.5氣動壓力控制回路15.415.1 氣源裝置與輔助元件15.1.1 氣源裝置氣壓動力元件是氣動系統(tǒng)的動力源,即空氣壓縮機(簡稱空壓機)。空氣壓縮機將電動機輸出的機械能轉換成氣體的壓力能輸送給氣動系統(tǒng),是氣動系統(tǒng)的動力源。從空氣壓縮機排出的壓縮空氣含有油分、水分以及灰

2、塵等。因此,必須設置壓縮空氣凈化裝置和用于改善壓縮空氣性能的輔助元件。1空氣壓縮機分類空氣壓縮機的種類很多,但按工作原理主要可分為容積式和速度式(葉片式)兩大類。在氣壓傳動中,一般多采用容積式空氣壓縮機,它是通過機件的運動,使密封容積大小發(fā)生周期性的變化,從而完成對空氣的吸入和壓縮過程。對于速度式空氣壓縮機,氣體壓力的提高是由于氣體分子在高速流動時突然受阻而停滯下來,使動能轉化為壓力能而達到的。容積式空氣壓縮機按結構不同又可分為活塞式、膜片式、螺桿式等。其中,最常用的容積式空氣壓縮機是活塞式空氣壓縮機。2活塞式空氣壓縮機的工作原理圖15-1 活塞式空氣壓縮機的工作原理l缸體;2活塞;3活塞桿;

3、4曲柄連桿機構;5吸氣閥;6排氣閥掃碼認識活塞式空壓機的工作原理掃碼認識真空發(fā)生器的工作原理15.1.2 輔助元件1氣源凈化元件(1)后冷卻器。后冷卻器的作用是將空氣壓縮機排出的壓縮空氣溫度由140170降至40左右,使壓縮空氣中的油霧和水汽迅速達到飽和析出,凝結成水滴和油滴,以便經(jīng)除油器排出。水冷卻式后冷卻器的結構形式有蛇管式、列管式、套管式等,如圖15-2所示。水冷式后冷卻器的作用都是通過強制循環(huán)水使壓縮空氣降溫,生成的冷凝水經(jīng)自動排水器排出。圖15-2 水冷式冷卻器(2)分水排水器(油水分離器)分水排水器的作用是分離壓縮空氣中凝聚的水分和油分等雜質,使壓縮空氣得到初步凈化。圖15-3所示

4、的分水排水器的工作原理為:壓縮空氣自入口進入分水排水器殼體內(nèi),氣流先受隔板的阻擋被撞擊折向下方,然后產(chǎn)生環(huán)形回轉而上升,油滴、水滴等雜質由于慣性力和離心力的作用析出并沉降于殼體的底部,由排污閥定期排出。為達到較好的效果,氣流回轉后上升速度應緩慢。圖15-3 分水排水器(3)儲氣罐。儲氣罐的作用是用來調節(jié)氣流,減少輸出氣流的壓力脈動,使輸出氣流流量連續(xù)、氣壓穩(wěn)定。如圖15-4 圖15-4 立式儲氣罐(4)空氣干燥器從空壓機產(chǎn)生的壓縮空氣,經(jīng)后冷卻器、分水排水器及儲氣罐的冷卻和初步凈化后,已可滿足一般氣壓傳動系統(tǒng)的要求,但對某些要求高的精密氣動裝置和儀表,壓縮空氣還必須經(jīng)過干燥、過濾等進一步凈化處

5、理后才能使用。目前工業(yè)上常用的干燥方法主要是吸附法和冷凍法,吸附法是干燥處理中應用最普遍的一種方法。掃碼認識吸附式空氣干燥器的工作原理掃碼認識冷凍式空氣干燥器的工作原理圖15-5 吸附式干燥器1濕空氣進氣管;2頂蓋;3、5、10法蘭;4、6再生空氣排氣管;7再生空氣進氣管;8干燥空氣輸出管;9排水管;10密封墊;11、22密封墊;12、15、20銅絲過濾網(wǎng);13毛氈層;14下柵板;16、21吸附劑層;17支撐板;18殼體;19上柵板(5)空氣過濾器空氣過濾器的作用是進一步濾除壓縮空氣的水分、油滴及雜質,以達到氣壓系統(tǒng)所要求的凈化程度。圖15-6 空氣過濾器1旋風葉子;2濾芯;3存水杯;4擋水板

6、;5手動放水閥(6)油霧分離器(除油器)空氣過濾器不能分離懸浮油霧粒子,這是由于處于干燥狀態(tài)的微小(23m)油粒很難附著于固體表面。要分離這種油霧,需要使用帶凝聚式濾芯的油霧過濾器圖15-7 油霧分離器 圖15-8凝聚式濾芯結構原理2、其他輔助元件(1)油霧器。油霧器是一種特殊的注油裝置。它的作用是使?jié)櫥挽F化后注入空氣中,隨空氣進入需要潤滑的部件中,達到潤滑的目的。圖15-9所示油霧器的工作原理為:壓縮空氣1進入后,從4流出,有一小部分壓縮空氣由小孔2進入10,進入5的上腔A,使油面受壓縮空氣的壓力作用,從而油液經(jīng)吸11、6和7進入透明的視油帽8內(nèi),然后再滴入噴嘴小孔3,最后被引射出來。圖1

7、5-9(2)消聲器 吸收型消聲器。圖15-10所示為吸收型消聲器結構圖,當氣流通過由聚苯乙烯顆粒或銅珠燒結而成的消聲罩時,氣流受到阻礙,并與消聲材料的細孔相摩擦,聲能被部分吸收轉化為熱能,從而降低了噪聲強度 膨脹干涉型消聲器。 膨脹干涉吸收型消聲器。圖15-10 吸收型消聲器1消聲罩;2連接螺栓(3)轉換器在氣動控制系統(tǒng)中,也與其他自動控制裝置一樣,有發(fā)信、控制和執(zhí)行部分,其控制部分工作介質為氣體,而信號傳感部分和執(zhí)行部分可能用電或液體傳輸,這就要通過轉換器來轉換。常用的轉換器有氣電、電氣、氣液等,如圖15-11和圖15-12所示。圖15-11 高壓型氣電轉換器 圖15-12 氣液轉換器 1螺

8、母;2彈簧;3微動開關;4爪樞; 5圓盤;6膜片;7頂桿15.2 氣動執(zhí)行元件氣動執(zhí)行元件能將壓縮空氣的壓力能轉化為機械能,驅動機構實現(xiàn)直線往復運動、擺動、旋轉運動等,輸出力或轉矩。氣動執(zhí)行元件可以分為氣缸和氣馬達兩大類。15.2.1氣缸氣缸的分類方法也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幾種。(1)按壓縮空氣作用在活塞端面上的方向數(shù)可分為單作用氣缸和雙作用氣缸。(2)按結構特點可分為活塞式氣缸、葉片式(擺動式)氣缸、薄膜式氣缸、伸縮式氣缸、氣液阻尼缸等(3)按安裝方式可分為固定式氣缸、軸銷式氣缸、回轉式氣缸、嵌入式氣缸等。(4)按氣缸的功能可分為普通氣缸和特殊氣缸。普通氣缸用于無特殊要求的場合。 單作用氣缸。

9、單作用氣缸的特點是壓縮空氣只能使活塞向一個方向運動,另一個方向的運動則需要借助外力,如重力、彈簧力等。單作用氣缸的結構如圖15-13所示。通氣孔5的作用是使氣缸右腔始終與大氣相通。 圖15-13 單作用氣缸 1-后缸蓋;2-活塞;3-前缸蓋;4-活塞桿 5-通氣孔;6-彈簧;7-進排氣 雙作用氣缸。雙作用氣缸的特點是壓縮空氣可使活塞向兩個方向運動。雙作用氣缸的結構如圖15-14所示圖15-14 雙作用氣缸 1有桿腔;2無桿腔;3后缸蓋;4活塞; 5密封圈;6缸筒;7前缸蓋;8活塞桿15.2.2 氣馬達氣馬達的作用是將壓縮空氣的的壓力能轉換成回轉形式或擺動形式的機械能。1氣馬達的分類和工作原理氣

10、動系統(tǒng)最常用的是容積式氣馬達。容積式氣馬達按其結構可分為葉片式、活塞式、齒輪式以及擺動式?,F(xiàn)以最常用的葉片式氣馬達為例簡要介紹氣馬達的工作原理。如圖15-15所示圖15-15 葉片式氣馬達1定子;2轉子;3、4葉片掃碼認識葉片式氣馬達的工作原理2氣馬達的特點和應用(1)氣馬達的特點。 工作安全具有防爆炸性能。 能長期滿載工作,溫升較小,具有過載保護功能,過載時能自動停車,故適用于載荷變化較大或經(jīng)常超載的場合。 氣馬達的轉數(shù),可以從每分鐘幾十轉到上萬轉,利用簡單的節(jié)流裝置,即可實現(xiàn)無級調速??伤矔r反轉、獲得高速度并易于實現(xiàn)調速。15.3 氣動控制元件氣動控制元件在氣動系統(tǒng)中是控制和調節(jié)壓縮空氣的

11、壓力、流量、方向等的氣動控制元件,按照其作用和功能分為方向控制閥、壓力控制閥和流量控制閥。15.3.1 方向控制閥氣動回路方向控制閥作用:控制氣流通道的通、斷和改向。它主要有單向型和換向型兩類。1單向型方向控制閥(1)單向閥。單向閥的功能、工作原理及圖形符號與液壓單向閥相同。如圖15-16所示,正向進氣時,進、排氣口P、A接通;反向進氣時,P、A截止,彈簧的作用是復位并增加閥的密封性能,防止低壓的泄漏。單向閥的功能、工作原理及圖形符號與液壓單向閥相同。如圖15-16所示,正向進氣時,進、排氣口P、A接通;反向進氣時,P、A截止,彈簧的作用是復位并增加閥的密封性能,防止低壓的泄漏。圖15-16

12、單向閥1閥體;2閥芯(2)或門型梭閥或門型梭閥相當于兩個反向串接的單向閥組合而成的。如圖15-17所示,P1、P2輸入口,A輸出口。當P1進氣而P2通大氣時,閥芯被推向右邊,氣流從P1進入A,P2被封閉。當P2進氣,P1通大氣時,閥芯被推向左邊,氣流從P2進入A,P1被封閉。若P1、P2都有壓縮空氣,當兩邊壓力相等時,閥芯可以隨機停在左邊或右邊,這要由壓力加入的先后次序而定;若兩邊壓力不等,則哪端壓力高,A就與哪端相通,另一端則被封閉。圖15-17 或門型梭閥1閥體;2閥芯掃碼認識或門元件的工作原理(3)快速排氣閥快速排氣閥是為了加快氣缸運動速度做快速排氣用的。如圖15-18所示,當壓縮空氣進

13、入進氣口P,使膜片1受壓變形下移,P與A的通道被打開,同時排氣口O被關閉;當P口沒有壓縮空氣進入時,在A口和P口壓差作用下,膜片向上恢復,P口關閉,使A口氣體通過O口快速排氣。圖15-18 快速排氣閥1膜片;2閥體2換向型方向控制閥換向型方向控制閥(簡稱換向閥)的功用是通過各種控制方式使閥芯換向,改變氣流方向,從而改變氣動執(zhí)行元件的運動方向。與液壓換向閥相同,氣動換向閥也由主體部分和操縱部分(手動、機控、電磁、氣控、電氣控等)組成。(1)氣控換向閥氣控換向閥是以壓縮空氣為動力切換主閥,使氣路換向或通斷的閥。按照控制方式,可分為加壓控制、泄壓控制、差壓控制和時間控制四種方式。掃碼認識氣壓控制換向

14、閥的工作原理圖15-19所示為二位三通單氣控截止式換向閥的結構原理圖。圖15-19(a)所示為無氣控信號時閥的狀態(tài):閥芯在彈簧和P腔壓力作用下處于上端位置,閥口A與P截止,A與O接通,閥處于排氣狀態(tài);圖15-19(b)所示為輸入氣控信號K時閥的狀態(tài),由于氣壓力的作用,閥芯克服彈簧力下移,使閥口A與O斷開,P與A接通。圖15-19 單氣控截止式換向閥結構原理圖1閥芯;2彈簧(2)電磁控制換向閥它由電磁鐵和閥的主體組成,利用電磁鐵的吸力驅動閥芯移位進行換向。因為利用電信號操縱,故可進行遠距離控制,且響應速度快。圖15-20(a)所示為常態(tài)位置,即線圈不通電,其狀態(tài)為A與O相通,此時閥排氣。當通電時

15、,如圖15-20(b)所示,電磁鐵1推動閥芯2向下移,氣路換向,其通路狀態(tài)為P與A相通,此時閥進氣。圖15-20所示為單電控電磁閥的結構原理圖圖15-21所示為雙電控電磁閥的結構原理圖。當電磁鐵線圈1通電、電磁鐵線圈2斷電時(見圖15-21(a),閥芯被推向右端,其通路狀態(tài)是P與A相通、B與O2相通;當電磁鐵線圈1斷電時,閥芯仍處于原有狀態(tài);當電磁鐵線圈2通電、電磁鐵線圈1斷電時(見圖1521(b),閥芯被推向左端,其通路狀態(tài)為P與B相通、A與O1相通。15-21 雙電控電磁閥結構原理圖1、2電磁鐵;3閥芯(3)電氣控換向閥電氣控換向閥由電磁控制和氣壓控制組合而成的復合控制的換向閥,其中,電磁

16、換向閥起先導閥作用,氣控換向閥為主閥。當電磁先導閥1的線圈通電,而先導閥2的線圈斷電時(見圖15-22(a),由于主閥3的K1腔進氣,K2腔排氣,使主閥閥芯向右移動,此時P與A相通、B與O2相通。當電磁先導閥2的線圈通電,而先導閥1的線圈斷電時(見圖15-22(b),主閥K2腔進氣,K1腔排氣,主閥向左移動,此時P與B相通、A與O1相通。為保證主閥正常工作,兩個電磁閥不能同時通電,即電路中要考慮互鎖。圖15-22 雙先導式電氣控換向閥結構原理1、2先導閥;3主閥當電磁先導閥1的線圈通電,而先導閥2的線圈斷電時(見圖15-22(a),由于主閥3的K1腔進氣,K2腔排氣,使主閥閥芯向右移動,此時P

17、與A相通、B與O2相通。當電磁先導閥2的線圈通電,而先導閥1的線圈斷電時(見圖15-22(b),主閥K2腔進氣,K1腔排氣,主閥向左移動,此時P與B相通、A與O1相通。為保證主閥正常工作,兩個電磁閥不能同時通電,即電路中要考慮互鎖。15.3.2 壓力控制閥壓力控制閥利用空氣壓力和彈簧力的平衡原理來工作的,主要用來控制氣動系統(tǒng)中的壓力,滿足氣動系統(tǒng)各種壓力的要求。它可分為減壓閥、溢流閥和順序閥等1減壓閥減壓閥的作用是將較高的輸入壓力調整到低于輸入壓力的穩(wěn)定的調定壓力輸出,以保證氣動系統(tǒng)或裝置的工作壓力穩(wěn)定,不受輸出空氣流量變化和氣源壓力波動的影響。圖15-23所示為一種常用的直動式減壓閥結構原理

18、圖。當順時針方向調整手輪1時,調壓彈簧2和調壓彈簧3推動膜片5和進氣閥芯9向下移動,使閥口開啟,氣流通過閥口后壓力降低。與此同時,有一部分氣流由阻尼管孔7進入膜片室,在膜片下面產(chǎn)生一個向上的推力與彈簧力平衡,減壓閥便有了穩(wěn)定的輸出壓力。圖15-23 直動式減壓閥1手輪;2、3調壓彈簧;4溢流口;5膜片;6閥桿;7阻尼管孔;8閥座;9進氣閥芯;10復位彈簧;11排氣口2溢流閥(安全閥)溢流閥的作用是當系統(tǒng)中的壓力超過調定值時,使部分壓縮空氣從排氣口溢出,并在溢流過程中保持系統(tǒng)中的壓力基本穩(wěn)定,從而起過載保護作用(安全閥)。圖15-24 溢流閥的結構原理圖1旋鈕;2彈簧;3活塞3順序閥順序閥是一種

19、依靠氣動系統(tǒng)中的壓力大小變化來控制執(zhí)行機構按順序動作的壓力控制閥。順序閥常與單向閥并聯(lián)組裝成一體,稱為單向順序閥。順序閥的結構原理圖如圖15-25所示。圖15-25由彈簧的預壓縮量來調節(jié)其開啟壓力,當輸入壓力達到或超過開啟壓力時,閥芯被頂開,閥口打開,A口有輸出;當輸入壓力低于開啟壓力時,閥芯復位,閥口關閉,A口無輸出。15.3.3 流量控制閥與液壓流量控制閥一樣,氣壓系統(tǒng)中的流量控制閥也是通過改變閥的通流面積來實現(xiàn)流量控制的,進而改變執(zhí)行元件的運動速度。常用的流量控制閥包括節(jié)流閥、單向節(jié)流閥、排氣節(jié)流閥等。節(jié)流閥和單向節(jié)流閥的工作原理與液壓系統(tǒng)中的同類型閥相類似,故不再重復。圖15-26 排

20、氣節(jié)流閥結構原理圖和圖形符號圖1節(jié)流口;2消聲套;3手輪15.3.4 氣動邏輯元件氣動邏輯元件能在系統(tǒng)中完成一定的邏輯功能。在輸入信號作用下,邏輯元件的輸出信號狀態(tài)只有“”或“”(“開”或“關”“有”或“無”)兩種狀態(tài),屬于開關元件。邏輯元件以壓縮空氣為介質,在控制信號作用下,通過其內(nèi)部可動部件(如膜片、閥芯)的動作來改變氣流流動方向而實現(xiàn)各種邏輯功能。氣動邏輯元件按邏輯功能來分,可分為“是門”元件、“與門”元件、“或門”元件、“非門”元件、“禁門”元件、“或非”元件、“雙穩(wěn)”元件等。15.3.4 氣動邏輯元件1“是門”元件元件的輸入信號和輸出信號之間始終保持相同的狀態(tài),即沒有輸入時,就沒有輸

21、出;有輸入時才能輸出。2“與門”元件元件有兩個輸入口和一個輸出口,只有兩個輸入口同時輸入時才有輸出。它常用于兩個或多個輸入信號互鎖控制,起到安全保護作用。15.3.4 氣動邏輯元件3“或門”元件元件有兩個輸入口和一個輸出口,只要有一個輸入信號或同時有兩個輸入信號時,元件都有輸出。它常用于多種操作形式的選擇控制。4“非門”元件。元件的輸入信號和輸出信號之間始終保持相反的狀態(tài),即有輸入時,無輸出;而無輸入時有輸出。它常用作反相控制。掃碼認識“或非”元件的工作原理15.3.4 氣動邏輯元件5“禁門”元件元件只要有信號a存在,就禁止b信號輸出,只要a不存在,才有b輸出。它常用于對某信號的允許或禁止控制

22、。6“或非”元件“雙穩(wěn)”元件的工作原理當所有的輸入端都沒有輸入信號時,元件才有輸出,只要輸入端中有1個有輸入信號,元件就沒有輸出?;蚍窃且环N多功能邏輯元件,用這種元件可以實現(xiàn)是門、或門、與門、非門及記憶等各種邏輯功能。 15.3.4 氣動邏輯元件7“雙穩(wěn)”元件“雙穩(wěn)”元件屬記憶元件,在邏輯回路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但在使用中不能在雙穩(wěn)元件的兩個輸入端同時加輸入信號,否則,元件將處于不定工作狀態(tài)。掃碼認識“雙穩(wěn)”元件的工作原理15.4 氣動壓力控制回路氣動壓力控制回路的主要功能是調節(jié)和控制氣動系統(tǒng)的供氣壓力以及過載保護。1調壓回路圖15-27所示為常用的一種調壓回路,在氣源出口上串接帶壓力表的氣

23、動三聯(lián)件(空氣過濾器、溢流減壓閥和油霧器),利用減壓閥來實現(xiàn)對氣動系統(tǒng)氣源的壓力控制。需要注意,供給邏輯元件的壓縮空氣應自油霧器之前引出,即不要對邏輯元件加入潤滑油。圖15-27 1空氣過濾器;2減壓閥;3油霧器圖15-28所示為可提供兩種壓力的調壓回路。它由2個減壓閥和換向閥構成,氣缸有桿腔和無桿腔工作壓力由兩個減壓閥分別調定。 圖15-28 調壓回路(二)2過載保護回路圖15-29所示為過載保護回路,此回路用于防止系統(tǒng)過載而損壞元件。當氣缸過載,左腔壓力升高,超過預定值時,順序閥3打開,控制氣體可經(jīng)梭閥4將主控閥2切換至右位(圖示位置),使活塞退回,氣缸左腔的壓力經(jīng)主控閥2排掉,防止系統(tǒng)過

24、載,實現(xiàn)過載保護。圖15-29 過載保護回路l手動換向閥;2主控閥;3順序閥;4梭閥;5行程閥15.5汽車典型氣動系統(tǒng)15.5.1 汽車主動空氣懸架系統(tǒng)1主動空氣懸架系統(tǒng)的工作原理圖15-30所示為豐田Soarer高級轎車電子控制主動式空氣懸架系統(tǒng)的構成圖。它主要由空氣壓縮機、干燥器、空氣電磁閥、車身高度傳感器、帶有減震器的空氣彈簧、懸架控制執(zhí)行器、懸架控制選擇開關及電子控制單元等組成。圖15-30當車身需要升高時,電子控制單元控制空氣電磁閥使壓縮空氣進入空氣彈簧的主氣室(見圖15-31(a),使空氣彈簧伸長,車身升高;當車身需要降低時,電子控制單元控制電磁閥使空氣彈簧主氣室中壓縮空氣排到大氣

25、中去(見圖15-31(b),空氣彈簧壓縮,車身降低。圖15-312主動空氣懸架控制模式豐田Soarer轎車采用的主動空氣懸架系統(tǒng)中,車高、彈簧剛度和減震器阻尼力可同時得到控制,且各自可以取三種數(shù)值,其所取數(shù)值由電子控制單元根據(jù)當時的運行條件和駕駛員選定的控制方式?jīng)Q定。駕駛員可以任意選擇四種自動控制模式,即控制車身高度的“常規(guī)值自動控制”和“高值自動控制”,以及控制彈簧剛度和減震器阻尼力的“常規(guī)值自動控制”和“高速行駛時自動控制”,具體控制內(nèi)容如下:2主動空氣懸架控制模式具體控制內(nèi)容如下:(1)利用彈簧剛度/減震器阻尼力進行控制 抗后坐:通過傳感器檢測加速踏板移動速度和位移。當車速低于20km/

26、h且加速度大時(急起步加速),ECU通過執(zhí)行器將彈簧剛度和減震器阻尼力調到高值,從而抵抗汽車起步時車身后坐。如果此時駕駛員選擇了“常規(guī)值自動控制”狀態(tài),則彈簧剛度和減震器阻尼力由軟調至硬;如果此時駕駛員選擇了“高速行駛自動控制”狀態(tài),則剛度和阻尼力由中調至硬。2主動空氣懸架控制模式具體控制內(nèi)容如下:(1)利用彈簧剛度/減震器阻尼力進行控制 抗側傾:由裝于轉向軸的光電式轉向傳感器檢測轉向盤的操作狀況。在急轉彎時,ECU通過執(zhí)行器使彈簧剛度和減震器阻尼力轉換到高(硬)值,以抵抗車身側傾。 抗“點頭”:在車速高于60 km/h時緊急制動,ECU通過執(zhí)行器使彈簧剛度和減震器阻尼力調到高(硬)值,而不管

27、駕駛員選擇了何種控制狀態(tài),以抵抗車身前部的下俯。2主動空氣懸架控制模式具體控制內(nèi)容如下:(1)利用彈簧剛度/減震器阻尼力進行控制 高速感應:當車速大于110km/h時,系統(tǒng)將使彈簧剛度和減震器阻尼力調至中間值,從而提高高速行駛時操縱穩(wěn)定性。既使駕駛員選擇了“常規(guī)值自動控制”狀態(tài)(剛度和阻尼處于低、軟值),系統(tǒng)也將剛度和阻尼力調至中間值。2主動空氣懸架控制模式具體控制內(nèi)容如下:(1)利用彈簧剛度/減震器阻尼力進行控制 壞路、俯仰、震動感應:車速在40100km/h時,當前輪車高傳感器檢測出路面有較大凸起時(例如,汽車通過損壞的鋪砌路面等),系統(tǒng)將彈簧剛度和減震器阻尼力調至中間值,以抑制車體的前后

28、顛簸、震動等大動作,從而提高汽車的乘坐舒適性和通過性,而不管駕駛員選擇了何種控制狀態(tài)。 車速高于100km/h時,系統(tǒng)將使剛度和阻尼力調至高(硬)值。2主動空氣懸架控制模式具體控制內(nèi)容如下:(1)利用彈簧剛度/減震器阻尼力進行控制 良好路面正常行駛:彈簧剛度和減震器阻尼力由駕駛員選擇,“常規(guī)值自動控制”狀態(tài)時,剛度和阻尼力處于低(軟)值;“高速行駛時自動控制”狀態(tài)時,則剛度和阻尼力為中間值。2主動空氣懸架控制模式(2)車身高度控制。由左右前輪和左后輪三個車身高度傳感器發(fā)出車高信號,ECU發(fā)出指令來進行車身高度調整。車身高度控制系統(tǒng)氣路如圖15-32所示。車身高度控制主要模式有下面兩種。 高速感

29、應 連續(xù)壞路面感應圖15-32 車身高度控制系統(tǒng)氣路1壓縮機;2干燥器;3高度控制電磁閥;4氣動缸3主動空氣懸架主要部件的構造(1)主、輔氣室一體式空氣懸架主要部件構造。主、輔氣室設計為一體的氣動缸結構如圖15-33所示,圖15-33 主、輔氣室一體式空氣懸架結構示意圖1懸架控制執(zhí)行器;2空氣閥;3輔氣室;4主氣室;5旋轉滑閥控制桿;6減震器;7氣動缸主、輔氣室一體式空氣懸架的控制執(zhí)行器(見圖15-34)既控制減震器的回轉閥進行阻尼調節(jié),又驅動主、輔氣室的閥芯進行剛度調節(jié)。為了適應頻繁變化的工況,并保證精確的定位,驅動動力采用直流步進電機。圖15-34 主、輔氣室一體式空氣懸架控制執(zhí)行器結構示

30、意圖1小齒輪;2阻尼調節(jié)桿;3氣閥控制桿;4扇形齒輪;5扇形齒輪制動桿;6ECU;7步進電機直流步進電機的轉子為永磁體,定子有兩對磁極,其上有兩對繞組,兩對繞組處于不同的通電狀態(tài)時,永磁轉子對稱中心處于不同的位置,如圖15-35所示。當AB繞組接通正向電流時(電流從A端流入,B端流出),永磁轉子將在定子磁極磁場的作用下,處于圖15-35(a)所示的“低狀態(tài)”位置;當AB繞組不通電,CD繞組接通電源時,永磁轉子處于圖15-35(b)“中狀態(tài)”的位置;當AB繞組接通反向電流(電流從B端流入,A端流出)時,與“低狀態(tài)”時相比,左右磁極磁性相反,于是永磁轉子處于圖15-35(c)示的“高狀態(tài)”位置。 圖15-35圖15-35 步進電機工作原理及動作位置主、輔氣室分開式空氣懸架剛度調節(jié)原理如圖15-36所示。主、輔氣室之間的氣閥體上有大小兩個通路。懸架控制步進電機驅動齒輪帶動氣閥控制桿4轉動,使閥芯轉過一個角度,改變通路的大小,就可以改變主、輔氣室之間的氣體流量,使懸架剛度發(fā)生變化。懸架的剛度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