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鼻咽癌1次活檢確診率的取材體會_第1頁
提高鼻咽癌1次活檢確診率的取材體會_第2頁
提高鼻咽癌1次活檢確診率的取材體會_第3頁
提高鼻咽癌1次活檢確診率的取材體會_第4頁
提高鼻咽癌1次活檢確診率的取材體會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提高鼻咽癌1次活檢確診率的取材體會 作者:林文,林遠雄,林萍,陳海林,柯柳楊 【摘要】 目的:通過對3 298例鼻咽癌病例的活檢結果分析,介紹提高1次活檢確診率的方法和體會。方法:收集1991年12月至2004年12月間3 298例患者經口間接鼻咽鏡直視下取鼻咽活檢術,最終經病理確診為鼻咽癌患者的病歷資料,進行分析。結果:1次活檢則取得病理確診的鼻咽癌3 158例,確診率為95.8%。結論:該方法鼻咽活檢操作易行,用具簡單,只要操作者熟悉鼻咽解剖,做好活檢前準備,根據(jù)鼻咽腫物的大小、位置、表面特征,必要時術前借助CT等現(xiàn)代影象檢查手段個體化活檢,可望提高1次活檢的確診率。 【關鍵詞】 鼻咽腫瘤

2、;診斷;活檢組織鼻咽癌在我國華南地區(qū)發(fā)病率最高,是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尤以廣東省高發(fā),診斷的及時性和正確性可直接影響治療的預后,診斷的金標準為病理診斷,取材的準確性直接關系到病理診斷率的高低,我們對3 298例就診患者間接鼻咽鏡在直視下取鼻咽活檢,經病理證實為鼻咽癌,其中 1次活檢確診3 158例,其余140例需2次以上活檢才能確診,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患者資料 3 298例鼻咽活檢的病例為1991年12月至2004年12月就診本院,最終經病理診斷為鼻咽癌者,其中男性2 474例,女性824例,年齡12歲76歲,平均年齡46歲。1.2 活檢方法 先用常規(guī)方法行鼻咽部檢查1。

3、對鼻咽部見明顯腫物的 3 123例直接在間接鼻咽鏡直視下用翹頭式活檢鉗咬取活組織,若咽部過于敏感致檢查不能合作者,可先用1%的利多卡因行黏膜表面麻醉,然后再通過上法取得活組織。對鼻咽檢查見腔內腫物不明顯者,據(jù)以下臨床表現(xiàn)或CT引導定位,具有定位作用的臨床表現(xiàn)主要是一側頭痛、一側低調性耳鳴及聽力下降等癥狀;1例鼓膜內陷或漿液性中耳炎或有液平,一側顱神經受侵麻痹或頸淋巴結腫大等體征,有以上臨床表現(xiàn)者,咬取鼻咽部組織在同側。CT引導活檢法為活檢前先用本院引進的美國GE公司產New HISPEED ZX/I螺旋CT薄層掃描,據(jù)有否咽鼓管腫脹,咽側壁腫脹、鼻咽腔內腫物或咽旁見腫物侵犯等確定活檢部位,再在

4、間接鼻咽鏡直視下經口取鼻咽活檢,取下活組織用10%甲醛液固定、石蠟包埋、切片、 HE染色后光鏡檢查。2 結果所有的3 298例確診病例中,病理結果為:低分化鱗癌3 201例、未分化癌73例、泡狀核細胞癌17例、高分化鱗癌和高分化腺癌各3例、低分化腺癌1例。其中3 158例經1次活檢確診,確診率95.8%。3 討論經口腔間接鼻咽鏡窺視下取鼻咽活檢1次活檢確診率各家報道不一2。本組1次活檢確診率高,究其原因,主要為取材方法有關,我們體會到取材應注意以下幾方面:充分準備、胸有成竹。術前應向患者告知活檢的目的、過程、安全性、可行性及危險性,盡可能解除患者的緊張情緒和恐懼心理,以取得患者的配合。對咽部過

5、于敏感者,應行黏膜表面麻醉3 min4 min后再施行活檢術,操作者對完成每一次操作應心中有數(shù),有信心做好每一次活檢;取好先視好。取活檢之前,先用間接鼻咽鏡檢查鼻咽部,窺視清楚各壁結構,臨床工作中發(fā)現(xiàn)鼻咽各壁結構各人形態(tài)差異較大,鼻咽腫物各人也不盡相同,但后者不外分為結節(jié)型、菜花型、潰瘍型和黏膜下浸潤型。在檢查中若見鼻咽腫物,應確定腫物的位置、大小、有無壞死或出血等,以便有選擇性準確地鉗咬取組織。對從頂壁結節(jié)狀外生而下垂者或菜花樣外生的腫物,盡可能從蒂部取下或從花蕊取下;對癌性潰瘍者,應在潰瘍邊緣咬取組織,避免咬取壞死組織;對腫瘤表面有壞死分泌物覆蓋者,應先清除壞死分泌物再咬取可疑異常組織;對

6、黏膜下型者,往往表現(xiàn)為黏膜下的浸潤,取材難度大,陽性率最低,咬取組織要足夠多,應達到適當?shù)酿つは律疃?。若咬取的組織松脆,易于取下,取下后患者自覺局部疼痛輕微,出血不多,取下之組織實質細胞成分多而纖維結締組織少,置于10%的甲醛溶液中很快沉達標本瓶底或試管底部,往往是取材成功的征象;據(jù)臨床表現(xiàn)定位,若鼻咽癌癌灶小,間接鼻咽鏡下窺視腫物不甚明顯者,據(jù)下列癥狀體征在同側尋找原發(fā)灶,在同側取材:1例頭痛、耳鳴、聽力下降、漿液性中耳炎、外展神經麻痹、頸深上淋巴結腫大。這樣取材的成功率提高。對T1NoMo的早期鼻咽癌應在同側隱窩附近咬取組織,此因早期鼻咽癌可僅表現(xiàn)為黏膜略隆起,有時肉眼難以辨認,但多發(fā)于側

7、壁處。一般地,以上期限的鼻咽癌多發(fā)生于側壁,尤為隱窩處屬高發(fā)區(qū)。鼻咽部檢查體征不明顯的患者,鼻咽檢查時特別注意鼻咽癌的早期表現(xiàn):黏膜略隆起、局部充血腫脹、輕度淺表糜爛、局部黏膜蒼白或混濁等色澤改變、血管增多、血管影紊亂、局部出血、肥厚或白斑等。發(fā)現(xiàn)以上改變之一,應在可疑部位取組織;借助影像技術確定活檢部位。CT尤以20世紀90年代末開發(fā)的多層螺旋CT,提升了CT的性能,提高了圖像的分辨率,更易發(fā)現(xiàn)鼻咽內的小腫物,與內鏡直視檢查并用可取長補短,CT檢查善于發(fā)現(xiàn)黏膜下病灶和咽旁侵犯,活檢前CT掃描了解腫物的情況很有價值。 CT可發(fā)現(xiàn)咽鼓管腫脹、咽旁侵犯等,取材應在同例。近年來,應用螺旋CT動態(tài)增強

8、掃描可發(fā)現(xiàn)腫物侵犯對鼻咽黏膜面粗糙、中斷、甚至消失早期改變,可發(fā)現(xiàn)咽旁間隙變窄,可清楚顯示腫瘤的邊界3,對指導鼻咽活檢取材頗有裨益。MRI顯示鼻咽癌的早期病變較CT敏感,表現(xiàn)為咽隱窩的側壁切跡變平或消失,或見咽鼓管后壁隆起、腫塊及浸潤灶呈長T1長T2信號、咽脂肪墊的消失,對指導鼻咽活檢很有應用價值。在影像檢查后再活檢,必要時多點取材、多取組織、一次活檢成功率高;鉗取組織,妥善處理。選好活檢部位后,選用的活檢鉗頭端咬合面應較鋒利,鉗取足夠量的組織,從鉗上取下組織應動作輕巧,盡量避免擠壓組織塊,取下后及時送檢,對于提高活檢陽性率有所幫助。不可否認,對臥床不能坐起、牙關緊閉或咽反射十分明顯者,曲性纖維鼻咽鏡檢查為首選。但該取材法所需設備昂貴,技術要求高。而間接鼻咽鏡直視下經口腔鼻咽活檢,只需操作熟練、視診無誤、定位準確、取材合理,不失為一種安全有效、易行實用、應用最廣的鼻咽活檢方法,尤其適用于經濟投入有限的基層醫(yī)院使用?!緟⒖嘉墨I】 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