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流程說明_第1頁
1-2 流程說明_第2頁
1-2 流程說明_第3頁
1-2 流程說明_第4頁
1-2 流程說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Q/JXHG 10001.3-2009Q/JXHG 10001.3-20091- PAGE 10 1- PAGE 9 變換及冷卻裝置工藝手冊1 范圍本手冊規(guī)定了變換及冷卻裝置的開車、停車和日常維護。本手冊適用于指導變換及冷卻裝置的開車、停車、日常維護和特殊程序等工作。2.工藝流程2.1概述變換及冷卻裝置的作用是在催化劑載體上使粗煤氣中一氧化碳與水蒸氣發(fā)生變換反應,生成氫氣和二氧化碳,為合成氨裝置提供所需要的原料氫氣。由于后系統(tǒng)兩洗裝置對變換氣進料溫度較低,所以設置有冷卻裝置,通過換熱器間接換熱將變換氣冷卻到40后送入兩洗裝置。本變換裝置催化劑采用全低水(水蒸汽)氣(干氣)比耐硫變換催化劑,具有

2、能耗低、抗反硫化、適用于低硫煤氣化工藝的特點。變換及冷卻裝置工藝流程簡圖見圖2.1:圖2.1 變換及冷卻工藝流程簡圖變換及冷卻裝置進出工藝氣工藝設計參數見表2.1:表2.1 變換及冷卻工藝設計參數 物 料項 目進口粗煤氣工藝指標出口變換氣工藝指標m3/h(標況)V%(濕基)m3/h(標況)V%(濕基)N230051.55730041.311H2O4074821.1084800.209H24097621.22611810951.519CO8038641.64132301.409CO2129426.7048997139.246CH4128636.663128565.608CnHm9360.4859

3、340.407NH33460.1791020.044HCN600.031580.025HCL70.00370.003H2S2030.1052120.093COS170.00930.002TAR360.01900.000OIL2700.1401130.049BTX2210.1141690.074Phenols310.01620.001總計193046100.000229253100.000溫度,169.640壓力,MPa(a)3.893.552.2 工藝流程說明2.2.1 氣路流程制氣裝置送來的粗煤氣通過管路PG61101-500-600B1引入界區(qū),設計流量19.3萬m3/h(標況、濕基),溫

4、度169.6,壓力3.79MPag。粗煤氣進入界區(qū)后先進入兩個并聯(lián)的文丘里洗滌器E61101A/B,在洗滌器中,粗煤氣被來自煤氣水分離界區(qū)的高壓煤氣水噴射洗滌,進一步去除粗煤氣中含有的焦油、煤塵、固體顆粒等雜質。在滿負荷(100%)運行時,兩臺文丘里洗滌器E61101A/B同時運行,進氣量各占50%。當裝置在50%負荷運行時,需要停用其中一臺文丘里洗滌器E61101A或E61101B。如果不停用,由于粗煤氣流量大幅度減少,在文丘里洗滌器E61101A/B喉部不能獲得噴射洗滌流速,文丘里洗滌器E61101A/B的洗滌作用不明顯,粗煤氣中焦油和煤塵等雜質將被帶入變換催化劑床層,造成床層阻力降快速上

5、升,同時由于焦油等附著在催化劑的表面,也會使變換催化劑的催化能力大大降低,催化劑使用壽命變短。經過文丘里洗滌器E61101A/B洗滌后的粗煤氣進入洗滌分離器F61101A/B進行氣液分離,分離下來的含塵煤氣水經液位調節(jié)閥LV61101/02后返回到煤氣水分離進行處理,洗滌分離器F61101A/B液位正常控制在58.8%,低報警值為30%,高報警值為90%。從洗滌分離器F61101A/B頂部出來的水/氣比約為0.26、溫度TI61102為166、流量FRQ61101為190767m3/h(標況)飽和粗煤氣進入到氣氣換熱器C61101管程,與來自第二變換爐D61102出口的溫度為380變換氣進行換

6、熱,通過換熱將粗煤氣溫度TIC61103升至200(催化劑使用末期230)。為了控制換熱器出口粗煤氣的溫度TIC61103,在氣氣換熱器C61101殼程設有溫度調節(jié)旁路閥TV61103,通過調節(jié)進入殼程的變換氣量來控制粗煤氣出口溫度,旁路調節(jié)閥設計調節(jié)能力為50%變換氣量,在氣氣換熱器C61101殼側還設置有一個手動的全流通量旁路,在溫控閥出現(xiàn)故障的情況下手動進行調節(jié)。經換熱后溫度升至200的粗煤氣進入兩個并聯(lián)脫塵槽F61102A/B中,利用脫塵槽中裝填的的吸附劑將粗煤氣中的煤塵、焦油等雜質再次進行脫除,降低粗煤氣中雜質的含量。脫塵槽F61102A/B正常為一開一備,每臺脫塵槽裝填6.1m3體

7、積QXB-1吸附劑,設計床層阻力降PDI61105/61108為0.02MPa。在備用脫塵槽F61102A或F61102B投入運行前,床層要用升溫氮氣預熱到200。從脫塵槽F61102A/B底部出來的粗煤氣從第一變換爐D61101頂部進入,自上而下通過變換爐催化劑床層,在床層上發(fā)生變換反應。第一變換爐D61101進出口工藝氣的設計參數(干基)見表2.2:表2.2 第一變換爐進出口工藝氣設計參數序號項目單位進氣參數出氣參數變換率(%)1N2%(V)1.97 1.67 2H2%(V)26.93 38.05 3CO%(V)52.82 29.55 344CO2%(V)8.49 22.43 5CH4%(

8、V)8.45 7.16 6CnHm%(V)0.61 0.52 7其他%(V)0.720.61 第一變換爐D61101采用軸流式雙床層結構,內部裝填35.9m3 QDB-04-01催化劑,催化劑床層設計阻力降PDI6111550kPa。在床層內部安裝有三根熱電偶,每根熱電偶上有三個測量點,用于測量床層不同深度和不同截面上溫度,以此反應變換爐工況的好壞。三根熱電偶上溫度檢測點為第一根TI61111/12/13、第二根TI61114/15/16、第三根TI61117/61118/61118,其中TI61111具有報警功能,高報警值440,高高報警值450。第一變換爐D61101進口和出口設置溫度檢測

9、點和壓力測量點,用來監(jiān)測變換爐進出口溫度和床層阻力降。第一變換爐進口壓力PI61113為3.76MPa(g),溫度TI61110為200230;出口變換氣壓力PI61114為3.71MPag,溫度TI61120為382;變換爐床層阻力降PDI61115等于進口壓力PI61113和出口壓力PI61114測量值相減計算得到。出第一變換爐D61101的變換氣先進入到第一淬冷器Z61101,在淬冷器中被霧化后的中壓鍋爐水激冷冷卻,鍋爐水本身變?yōu)檎羝?,這樣提高變換氣中水氣比,以滿足第二變換爐對水氣比的要求。激冷用中壓鍋爐水的設計參數為壓力5.6MPa(g)、溫度130、流量25.15m3/h。激冷后變換

10、氣溫度TIC61122控制在195 ,通過溫控閥TV61122調整進入淬冷器的鍋爐水流量進行控制。第一淬冷器Z61101底部設置溫度報警檢測點TIA61121,當TIA61121165時報警被觸發(fā),提醒操作人員注意工況,檢查確認淬冷器是否帶水。出第一淬冷器Z61101變換氣再進入第一混合器L61101,在混合器L61101中,用來自中壓蒸汽管網的中壓過熱蒸汽進行升溫,并通過溫控閥TV61123調整進入混合器L61101的中壓過熱蒸汽,控制第二變換爐入口溫度TIC61123在200(催化劑使用末期230)。第一混合器L61101使用中壓蒸汽設計參數為壓力5.0MPag、溫度454、流量34150

11、Kg/h。出第一混合器L61101的變換氣溫度為200、水氣比為0.37,接著進入到第二變換爐D61102,自上而下通過變換爐催化劑床層,在床層上發(fā)生變換反應。第二變換爐D61102進出口變換氣的工藝設計參數(干基)見表2.3:表2.3 第二變換爐進出口工藝氣設計參數序號項目單位進氣參數出氣參數變換率(%)1N2%(V)1.67 1.38 2H2%(V)38.05 48.79 3CO%(V)29.55 7.08 714CO2%(V)22.43 35.88 5CH4%(V)7.16 5.92 6CnHm%(V)0.52 0.43 7其他%(V)0.61 0.51 第二變換爐D61102采用軸流式

12、單床層結構,內部裝填69.5m3 QDB-04-01催化劑,催化劑床層設計阻力降PDI6111970KPa。在床層內部安裝有三根熱電偶,每根熱電偶上有三個測量點,用于測量床層不同深度和不同截面上溫度,以此來反應變換爐工況的好壞。三根熱電偶上溫度檢測點為第一根TI61124/25/26、第二根TI61127/28/29、第三根TI61130/61131/61132,其中TI61124具有報警功能,設計高報警值430,高高報警值440。第二變換爐D61102進口和出口都設置溫度檢測點和壓力測量點,用來監(jiān)測變換爐進出口溫度和床層阻力降。第二變換爐D61102進口壓力PI61117為3.71 MPag

13、,溫度TIC61123為200230;出口變換氣壓力PI61118為3.64MPag,溫度TI61133為380;變換爐床層阻力降PDI61119等于進口壓力PI61117和出口壓力PI61118測量值相減計算得到。出第二變換爐D61102的變換氣先進入到氣氣換熱器C61101殼程作為熱源,把進入第一變換爐D61101的粗煤氣進行預熱,然后與氣氣換熱器C61101旁路變換氣混合在一起進入第二淬冷器Z61102,混合后變換氣溫度TI61134為330。在淬冷器Z61102中變換氣被霧化后的中壓鍋爐水激冷冷卻,鍋爐水本身變?yōu)檎羝@樣提高變換氣中水氣比,以滿足第三變換爐對水氣比的要求。激冷用中壓鍋

14、爐水與第一淬冷器Z61101使用的鍋爐水來源一致,設計淬冷流量為22.05m3/h。激冷后變換氣溫度TIC61136控制在180190,通過溫控閥TV61136調整進入淬冷器Z61102的鍋爐水流量進行控制。第二淬冷器Z61102底部設置溫度報警檢測點TIA61135,當TIA61135175時報警被觸發(fā),提醒操作人員注意工況,檢查確認淬冷器是否帶水。出第二淬冷器Z61102變換氣再進入第二混合器L61102,在混合器L61102中,用來自中壓蒸汽管網的中壓過熱蒸汽進行升溫,并通過溫控閥TV61137調整進入混合器L61102的中壓過熱蒸汽,控制第三變換爐入口溫度TIC61137在220(催化

15、劑使用末期230)。第二混合器L61102使用中壓蒸汽設計參數為壓力5.0MPag、溫度454、流量8000Kg/h。出第二混合器L61102的變換氣溫度為220、水氣比為0.23,接著進入到第三變換爐D61103,自上而下通過變換爐催化劑床層,在床層上發(fā)生變換反應。第三變換爐D61103進出口變換氣的工藝設計參數(干基)見表2.4:表2.4 第三變換爐進出口工藝氣設計參數序號項目單位進氣參數出氣參數變換率(%)1N2%(V)1.38 1.31 2H2%(V)48.79 51.51 3CO%(V)7.08 1.41 794CO2%(V)35.88 39.28 5CH4%(V)5.92 5.61

16、 6CnHm%(V)0.43 0.41 7其他%(V)0.51 0.48 第三變換爐D61103采用軸流式單床層結構,內部裝填69.5m3 QDB-04-02催化劑,催化劑床層設計阻力降PDI6112470KPa。在床層內部安裝有三根熱電偶,每根熱電偶上有三個測量點,用于測量床層不同深度和不同截面上溫度,以此來反應變換爐工況的好壞。三根熱電偶上溫度檢測點為第一根TR61138/39/40、第二根TR61141/42/43、第三根TR61144/61145/61146,其中TR61138具有報警功能,設計高報警值330,高高報警值350。第三變換爐D61103進口和出口都設置溫度檢測點和壓力測量

17、點,用來監(jiān)測變換爐進出口溫度和床層阻力降。第三變換爐D61103進口壓力PI61122為3.62 MPag,溫度TIC61137為220230;出口變換氣壓力PI61123為3.55MPag,溫度TI61147為262;變換爐床層阻力降PDI61124等于進口壓力PI61122和出口壓力PI61123測量值相減計算得到。出第三變換爐D61103的變換氣送出界區(qū)前先進入變換氣冷卻單元進行冷卻,依次通過冷卻單元的臥式廢熱鍋爐C61102,洗滌水預熱器C61103,脫鹽水換熱器C61104,第一終冷器C61105、第二終冷器C6006和分離器F61103。變換氣經過冷卻裝置時全部走換熱器的的管程。在

18、臥式廢熱鍋爐C61102中,變換氣把來自低壓鍋爐水管網的的低壓鍋爐水(1.7MPag、130、18.75 m3/h)加熱副產低壓蒸汽,副產0.7MPag、170的低壓蒸汽經管道LS61101上壓力調節(jié)閥PV61131后并入低壓蒸汽管網,變換氣自身溫度TI61149降為180。廢熱鍋爐C61102殼程設有液位調節(jié)閥LV61103,通過液位LICA61103高低來控制進入到臥式廢熱鍋爐C61102的低壓鍋爐水量。在洗滌水預熱器C61103中,變換氣把來自煤氣水分離工段作為變換文丘里洗滌器E61101洗滌煤氣水的高壓煤氣水預熱,變換氣自身溫度TI61150被冷卻到170,在進洗滌水預熱器C61103

19、的變換氣進口設有旁路閥,此旁路可以用于調節(jié)高壓煤氣水出口溫度TI61155在160。在脫鹽水換熱器C61104中,變換氣把來自冷凝水站的冷凝液、煤氣水分離工段的脫鹽水、除氧站送來的脫鹽水進行預熱,三股水混合后的工藝設計參數為壓力0.6MPag、溫度45、流量437.4 m3/h。為了得到更廣的溫度調節(jié)范圍,增加系統(tǒng)溫度調節(jié)的靈活操作性,在脫鹽水換熱器C61104管程的進口設一溫控閥TV61159調節(jié)旁路,通過調整進入管程變換氣量來控制脫鹽水出口溫度TI61159在120,經過脫鹽水換熱器C61104后變換氣自身溫度TI61151降為110。在第一終冷器C61105和第二終冷器C6006中,變換

20、氣被來自循環(huán)水單元的循環(huán)冷卻水(0.45MPag、28)冷卻,出第一終冷器C61105溫度TI61152為75,第二終冷器C6006溫度TI61152為40。最后變換氣進入到變換分離器F61103進行氣液分離,分離后的變換氣送往界外低溫甲醇洗工段。出變換界區(qū)的變換氣設計溫度TI61153為40、壓力PI61127為3.5MPag、流量229252m3/h(標況),在變換氣出界區(qū)管線PG61124上設有在線分析儀表AI61101,用于監(jiān)測變換氣一氧化碳的含量,設計值為1.5%(v),當出口變換氣一氧化碳含量達2.5%(v)時高報警被觸發(fā),提醒操作人員注意工況調整。在變換及冷卻裝置導氣階段,通過壓

21、力控制閥PV61127控制整個系統(tǒng)的壓力穩(wěn)定,升壓和降壓階段也可以通過此閥控制升降壓的速率,防止催化劑床層壓力波動過大導致催化劑粉碎,強度降低。2.2.2 高壓沖洗煤氣水/工藝冷凝液從煤氣水分離工段來的高壓沖洗煤氣水分為兩部分,一部分作為文丘里洗滌器的洗滌水,一部分作為冷卻裝置的噴淋水。設置噴淋水是因為變換氣降溫后,變換氣中還含有的焦油,以及氣體中碳酸銨等會部分析出,附著在換熱器的管程上,引起換熱器的堵塞和腐蝕。從煤氣水分離工段送來的高壓煤氣水經管線HGW61101送入界區(qū)內,設計壓力PI61128為4.5MPag、設計溫度TI61154為133、設計流量60m3/h。經界區(qū)閥進入洗滌水預熱器

22、C61103殼程,與管程變換氣進行逆流間接換熱,出口溫度TI61155提高到160后從洗滌水預熱器C61103殼程上部出來,送入到文丘里洗滌器E61101A/B的上部作為粗煤氣的噴射洗滌水,每臺文丘里洗滌器E61101A/B洗滌水量設計值FI61102/03為26.4 m3/h,洗滌后煤氣水流入洗滌分離器F61101A/B中進行氣液分離,分離后的煤氣水在洗滌分離器底部收集,經液位調節(jié)閥LV61101/61102控制后通過管線LGW61101返回到煤氣水分離工段進行分離處理。洗滌分離器F61101A/B液位控制報警LICA61101/02正常控制值為58.8%,低報警值為30%,高報警值為90%

23、。另一部分煤氣水由管線HGW61104經界區(qū)閥送入界區(qū)內,設計壓力PI61135為4.5MPag、設計溫度TI61160為80、設計流量FI61112為20.6m3/h。送入界區(qū)后并列噴入洗滌水預熱器C61103、脫鹽水預熱器C61104、第一終冷器C61105、第二終冷器C61106的管程頂部,防止在換熱器中發(fā)生油污和碳酸銨結晶堵塞。洗滌煤氣水與換熱器內由于變換氣溫度降低產生的冷凝液水一起收集在換熱器底部,由安裝在換熱器底部出水管線上的液位調節(jié)閥LV61104/61105/61106/61107排放到冷凝水總管,與變換氣分離器F61103分離下來的煤氣水匯合在一起經管線LGW61103送到煤

24、氣水分離工段,變換氣分離器F61103的液位由液位調節(jié)閥LV61108進行控制。洗滌水預熱器C61103底部液位顯示控制報警LICA61104正??刂浦?0%,低報警值30%,高報警值80%。脫鹽水預熱器C61104底部液位顯示控制報警LICA61105正常控制值50%,低報警值30%,高報警值90%。第一終冷器C61105底部液位顯示控制報警LICA61106正??刂浦?0%,低報警值30%,高報警值80%。第二終冷器C61106底部液位顯示控制報警LICA61107正??刂浦?4.5%,低報警值30%,高報警值80%。變換氣分離器F61103底部液位顯示控制報警LICA61108正??刂浦?/p>

25、64.5%,低報警值30%,高報警值80%。2.2.3 脫鹽水來自冷凝液站的冷凝液、來自煤氣水分離的脫鹽水、來自除氧站的脫鹽水經管道LC61101 /DEW61102 /DEW61101從各自界區(qū)閥進入變換及冷卻界區(qū),進入界區(qū)后三股來水混合為一股,混合后溫度TI61154為45、壓力PI61133為0.6MPag、流量FI61111為437.4m3/h。混合后進入到脫鹽水換熱器C61104殼程底部與管程3.53MPag、180的變換氣逆流換熱,溫度TI61159升到120后從脫鹽水換熱器C61104殼程上部出來經管線DEW61103送到除氧站。為了控制脫鹽水出界區(qū)溫度TIC61159在120,

26、在脫鹽水換熱器C61104管程入口設置溫控旁路,通過溫控閥TV61159調節(jié)進入管程的變換氣的流量來控制脫鹽水出口溫度TIC61159。2.2.4 循環(huán)冷卻水從污循環(huán)界區(qū)送來的循環(huán)水經上水管線CWS61101送入界區(qū),設計壓力PI61136/38為0.45 MPag、設計溫度TI61161/61163為28。進入界區(qū)后分為兩股,一股進入第一終冷器C61105殼程,一股進入第二終冷器C61106殼程,與管程變換氣110/75進行逆流換熱,換熱后從C61105/C61106的殼程上部出來匯合后經回水管線CWR61101送回循環(huán)水回水管網,循環(huán)水設計回水壓力PI 61137/44為0.44 MPag

27、,設計回水溫度TI61162/64為38。2.2.5 中壓鍋爐水來自鍋爐房的中壓鍋爐水5.6MPag,130經管線MBW61101送入界區(qū)后分成兩股:一股設計流量FI61106為25.15m3/h鍋爐水經溫度調節(jié)閥TV61122調節(jié)流量后噴入第一淬冷器Z61101上部,將從第一淬冷器頂部進入的壓力3.69MPag、溫度410變換氣激冷到195,同時高速高溫變換氣將中壓鍋爐水霧化并汽化,一方面降低變換氣溫度,另一方面提高變換氣中的水/氣比,未汽化的微量鍋爐水在第一淬冷器Z61101底部收集,定期就地排放。另一股設計流量FI61107為22.05m3/h鍋爐水經溫度調節(jié)閥TV61136調節(jié)流量后噴

28、入第二淬冷器Z61102上部,將從淬冷器頂部進入壓力3.61MPag、溫度330的變換氣激冷到210,同時高速高溫變換氣將中壓鍋爐水霧化并汽化,一方面降低變換氣溫度,另一方面提高變換氣中的水/氣比,未汽化的微量鍋爐水在第二淬冷器Z61102底部收集,定期就地排放。2.2.6 低壓鍋爐水來自鍋爐房的壓力PI 61129為1.7MPag、溫度TI 61156為130、流量FI61110為18.75t/h低壓鍋爐水經液位調節(jié)閥LV61103控制流量后進入廢熱鍋爐C61102殼程,與來自第三變換爐D61103的變換氣進行換熱,產生0.7MPag、170的低壓蒸汽經壓力調節(jié)閥PV61131調節(jié)壓力后進入

29、低壓蒸汽管網。液位調節(jié)閥LV61103控制臥式廢熱鍋爐C61102液位LICA61103正常值為83.3%,低報警值為78%,高報警值為95%。壓力調節(jié)閥PV61131控制臥式廢熱鍋爐C61102殼程壓力PICA61131為0.7 MPag,高報警值為0.8 MPag。2.2.7中壓、低壓蒸汽來自中壓蒸汽管網的溫度TI61108為454、壓力PI 61110為5.0MPag中壓蒸汽經中壓蒸汽管MUS61101送至界區(qū),經界區(qū)閥送入界區(qū)后分成兩股:一股不經減壓閥作為兩混合器L61101和L61102的加溫蒸汽,送入第一混合器L61101的中壓蒸汽流量FI61108為34150 kg/h,通過溫控

30、閥TV61123控制后進入混合器,控制混合器L61101出口溫度TIC61123在200230;送入第二混合器L61102的中壓蒸汽流量FI61109為8000 kg/h,通過溫控閥TV61137控制后進入混合器,控制混合器L61102出口溫度TIC61137在220230;這兩部分的中壓蒸汽的作用都是調整進入變換爐的變換氣的入口溫度和水氣比。另一股中壓蒸汽經手控減壓閥HV61101后變成壓力PIA61111為0.65MPag 、溫度TI 61109為434的低壓過熱蒸汽,一部分作為變換爐D61102/D61103/D61101催化劑再生加熱使用,另一部分從氮氣加熱器C61107的管程頂部進入

31、與殼程的低壓氮氣逆流換熱,經換熱后的壓力PI 61143為0.6 MPag ,溫度TI 61166為270低壓過熱蒸汽從氮氣加熱器C61107的底部出來經管線LUS61106進入低壓過熱蒸汽管網。減壓后的低壓過熱蒸汽的壓力PIA61111設置高報警,當壓力達到0.8 MPag時高報警,當壓力達到0.9 MPag時高高報警,提醒操作人員注意調整參數。減壓后的作為催化劑再生使用低壓過熱蒸汽流量通過流量計FI61104檢測,設計值為25300 kg/h。2.2.8硫化新裝或再生后的催化劑要從氧化態(tài)變到硫化態(tài),才具有催化作用,因此需要對催化劑進行硫化。本裝置采用CS2加粗煤氣在床溫升大于200以上時通

32、入催化劑床層進行硫化,各變換爐的硫化單獨進行,只有當一臺變換爐硫化完成后才能進行下一臺變換爐的硫化工作。但這并不是說明整個硫化過程都必須采取這樣的方式,一些準備工作是可以同時進行的,以節(jié)省硫化時間,如床層氮氣升溫就能一起進行。外購的液態(tài)CS2用軟管注入已氮氣置換合格的CS2儲槽F61104中,用從頂部進入的壓力PI61141為0.35 MPag低壓氮氣將CS2從儲槽F61104底部壓出,經手動流量控制閥HV61106控制流量FI61115進入到硫化管線與升溫氮氣和硫化所配的粗煤氣(流量FI61114為20000 m3/h)一起進入到三個變換爐D61101/D61102/61103的頂部,在自上

33、而下穿過催化劑床層的過程中與催化劑發(fā)生硫化反應,將催化劑從氧化態(tài)還原到硫化態(tài),使催化劑具有催化活性。三臺變換爐D61101/D61102/61103硫化后的硫化廢氣匯合后送到硫化氣放空管線FBG61101,經該管線上手動壓力調節(jié)閥HV61103控制后送到全廠火炬系統(tǒng)焚燒,硫化時HIC61103控制硫化廢氣放空壓力PI61140為0.2 MPag。在正常導氣過程中,通過HIC61103可以控制變換系統(tǒng)壓力PI61138為3.5 MPa(g),當壓力PI61138達到3.7 MPa(g)時,壓力高報警被激活,提醒操作人員注意調整系統(tǒng)壓力。在硫化前需要對催化劑床層進行升溫,升溫介質采用來自空分裝置的

34、低壓氮氣,設計壓力PI61141為0.35MPa(g)、設計溫度TI61163為40、設計流量FI61114為20000m3/h(標況)。氮氣進入界區(qū)后通過手動調節(jié)閥HIC61104控制進入氮氣加熱器C61107殼程,在換熱器中與0.65MPa(g)、434低壓過熱蒸汽進行換熱,加熱后溫度TI61164為350的氮氣從第一變換爐D61101入口進入,沿著流程對三臺變化爐進行串聯(lián)升溫,床層升溫速度控制小于50/h。升溫后的氮氣從第三變化爐D61103底部排出進入硫化氣放空管線,經該管線上手動壓力調節(jié)閥HV61103控制放空壓力PI61140為0.2 MPag送到火炬放空。當三臺變化爐D61101

35、/D61102/61103的各個床層溫度檢測點溫度都大于200,通入適量的粗煤氣進行配氫,保證氮氣和粗煤氣混合物中氫氣濃度大于20%。配氫合格后,進行配硫。根據硫化各階段需要的H2S濃度,計算需要配入的CS2流量。2.2.9 空氣再生本裝置三臺變換爐再生按照單臺再生模式進行,只有當一臺變換爐再生完成后才進行下一變換爐的再生工作,但這并不是說明整個硫化過程都必須采取這樣的方式,一些準備工作是可以同時進行的,以節(jié)省再生時間,如床層蒸汽升溫就能一起進行。再生采用過熱蒸汽配入少量空氣方法。從空分界區(qū)送來的壓力PI61112為0.75MPag、溫度40、流量FI61105為300-2500 m3/h(標

36、況)裝置空氣經管線PA61101送入界區(qū),經手動流量控制閥HV61102與中壓蒸汽手動減壓閥HV61101來的0.65MPag、434低壓過熱蒸汽混合后進入各變換爐底部,同時通過兩手動控制閥HV61102和HV61101來控制加入的空氣和蒸汽混合氣流量,并控制混合氣溫度在300?;旌蠚庾韵峦系拇┻^各變換爐床層,借助空氣中的氧氣將催化劑從硫化態(tài)氧化成氧化態(tài),同時放出熱量,同時也將附著在催化劑表面上的焦油和碳粉等物質在高溫下除去,這一過程也稱燒炭,產生的再生廢氣從各變換爐頂部出來,匯合至再生廢氣管線WAG61101后送往氣化爐高點就地放空。在通入空氣進行再生前,通過向床層通入434低壓過熱蒸汽進

37、行吹除升溫,確保床層各點的溫度達到350以上,同時將附著在催化劑上的焦油進行軟化,便于再生燒碳順利進行。在通入蒸汽前,如果床層溫度低于200,必須使用氮氣對床層進行升溫,以確保床層各點的溫度大于200。2.2.10 儀表空氣流程儀表空氣來自空分裝置或者事故儀表空壓站,經管道LA61101送入界區(qū)。2.2.11 低壓氮氣流程低壓氮氣來自空分界區(qū),經管線LN61101送到界區(qū),經界區(qū)閥進入界區(qū)內,其溫度TI61163為40,壓力PI61141為0.35MPag,進入界區(qū)后分為三股:一股氮氣經管線LN61102從粗煤氣入口閥后進入系統(tǒng),作為裝置開停車時的置換、吹掃氮氣或用于催化劑保護氮氣,另一股氮氣

38、流量FI61113約為20000m3/h(標況),經手動流量調節(jié)閥HV61104控制后進入到氮氣加熱器C61107殼程底部,與從氮氣加熱器C61107頂部管程來的低壓過熱蒸汽逆流間接換熱后,從殼程頂部出來分別進入各變換爐頂部,其作用有三點:一是可以作為硫化時升溫氮氣,二是可以作為裝置停車時降溫氮氣,三是在硫化時與液態(tài)CS2、粗煤氣混合送到三個變換爐D61101/D61102/61103床層的頂部做為硫化氣體。第三股氮氣去CS2儲槽F61104作為硫化設備或管線的置換、吹掃或用于儲槽F61104加壓,將CS2壓入硫化管線。2.2.12氮氣升溫/催化劑冷卻流程 1) 催化劑氮氣升溫流程:從空分界區(qū)來的溫度TI61163為40,壓力PI61141為0.35MPag、流量FI61113為20000m3/h(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