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火罐譚海燕_第1頁
拔火罐譚海燕_第2頁
拔火罐譚海燕_第3頁
拔火罐譚海燕_第4頁
拔火罐譚海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拔火罐主講人:譚海燕(hi yn)共三十二頁學習(xux)的內(nèi)容1、由來和定義2、作用3、適應癥及禁忌癥4、罐的類別5、取穴的原則(yunz)6、常用的治療罐法7、最常用的排氣的方法8、具體操作9、注意事項共三十二頁一、由來拔火罐是我國民間流傳很久的一種獨特的治病方法,俗稱“拔罐子”、“吸筒”,在本草綱目拾遺(shy)中叫作“火罐氣”,外科正宗中又叫“拔筒法”。古代多用于外科癰腫,起初并不是使罐,而是用磨有小孔的牛角筒,罩在患部排吸膿血,所以一些古籍中又取名為“角法”。共三十二頁定義(dngy) 是以中醫(yī)臟腑、經(jīng)絡(jnglu)理論為依據(jù),通過利用熱力來排出罐內(nèi)空氣,形成負壓,使罐緊吸在施治部

2、位的一種療法。共三十二頁二、拔罐的作用(zuyng)1、拔罐具有行氣活血、活血化瘀、祛風散寒、調(diào)理臟腑虛實、平衡機體陰陽的作用。2、現(xiàn)代醫(yī)學新概念:促進(cjn)新陳代謝及血液循環(huán);增強抗病能力;調(diào)節(jié)神經(jīng)系統(tǒng);改善消化功能。共三十二頁三、適應癥及禁忌癥適應癥: 各系統(tǒng)(xtng)均適用,嚴重疾病及禁 忌癥除外。共三十二頁禁忌癥禁忌癥:1、出血傾向。2、骨折、瘢痕、大血管(xugun)處、皮膚彈性差。3、嚴重疾病及高熱抽搐。4、皮膚過敏、外傷、潰瘍處。5、月經(jīng)期,妊娠期。6、五官部位,前后二陰。7、酒醉、過飽、過饑、過勞等。共三十二頁四、罐的類別(libi)玻璃火罐(hu un)(常用):優(yōu)點是

3、清晰透明,便于觀察,缺點是容易破碎。陶瓷火罐竹筒火罐共三十二頁不同尺寸的罐器,我們該如何(rh)選擇呢?共三十二頁 選擇(xunz)口徑適合的罐具,一般分為大、中、小三種型號: 口徑小、容積大則吸力大 口徑大、容積小則吸力小共三十二頁五、拔罐療法(lio f)取穴的原則1、局部(jb)取穴2、循經(jīng)取穴3、對癥取穴共三十二頁如何(rh)快又準地取穴呢?共三十二頁找痛點法手指(shuzh)同身寸取穴法骨度分寸取穴法參照物取穴法共三十二頁六、常用(chn yn)的治療罐法1 、留罐法2 、走罐法3 、閃罐法共三十二頁七、最常用(chn yn)的排氣的方法閃火法 貼棉法投火法架火法滴酒法 共三十二頁閃

4、火法共三十二頁滴酒法 共三十二頁貼棉法 共三十二頁投火法 共三十二頁架火法 共三十二頁八、具體操作(留罐)1、評估: 病情、意識、活動能力、體質(zhì)及皮膚情況、疼痛耐受程度(chngd)、心理狀況、凝血功能、是否進食、孕育史、既往史、暈罐史。共三十二頁2、用物準備(zhnbi)照片共三十二頁3、拔罐 取俯臥或坐位,暴露拔罐部位,然 后點火(din hu)入罐,使罐內(nèi)成負壓,將罐迅速放在治療部位。共三十二頁4、詢問(xnwn)觀察共三十二頁 5、起罐共三十二頁拔罐印色素反映如下:1、灰白: 虛寒或濕邪2、罐內(nèi)壁有水氣: 有濕氣3、出現(xiàn)(chxin)水泡:體內(nèi)濕氣重4、紫黑而暗:有血淤5、發(fā)紫并伴有斑

5、塊: 寒凝血淤6、呈散在紫點狀 :氣滯血淤7、鮮紅: 陰虛,氣血兩虛8、暗紅: 有熱邪9、拔罐部位癢:風邪和濕癥共三十二頁九、注意事項1、拔罐的手法:穩(wěn)、準、輕、快。2、選擇合理體位(t wi)和肌肉豐滿的部 位。共三十二頁3、罐口應光滑無破損,也不要 太薄,防止割傷皮膚 4、拔罐期間(qjin)應密切觀察患者的反應共三十二頁5、一般留罐10-20分鐘,大罐吸拔力強,可適當縮短時間,否則可能會起泡。6、一般拔罐后4-6小時內(nèi)不宜(by)洗澡。拔罐后,宜慢飲一杯溫開水,以幫助排毒。共三十二頁7、出現(xiàn)意外情況(qngkung)及時處理共三十二頁謝謝(xi xie)共三十二頁內(nèi)容摘要拔火罐。拔火罐是我國民間流傳很久的一種獨特的治病方法,俗稱“拔罐子”、“吸筒”,在本草綱目拾遺中叫作“火罐氣”,外科正宗中又叫“拔筒法”。古代多用于外科癰腫,起初并不是使罐,而是用磨有小孔的牛角筒,罩在患部排吸膿血,所以一些古籍中又取名為“角法”。是以中醫(yī)臟腑、經(jīng)絡理論為依據(jù),通過利用熱力來排出罐內(nèi)空氣,形成負壓,使罐緊吸在施治部位的一種療法。1、拔罐具有行氣活血、活血化瘀、祛風散寒、調(diào)理臟腑虛實、平衡機體陰陽的作用。各系統(tǒng)均適用,嚴重疾病及禁 忌癥除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