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專題:“百年未有之變局”(之二:400年未有之大變局)(PPT)課件_第1頁
2020年專題:“百年未有之變局”(之二:400年未有之大變局)(PPT)課件_第2頁
2020年專題:“百年未有之變局”(之二:400年未有之大變局)(PPT)課件_第3頁
2020年專題:“百年未有之變局”(之二:400年未有之大變局)(PPT)課件_第4頁
2020年專題:“百年未有之變局”(之二:400年未有之大變局)(PPT)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從技術動能看,400年前開啟的工業(yè)化進程已從機械化、電氣化、信息化逐漸演進到智能化階段。 人類運行邏輯與國家治理規(guī)律正被智能化的高速、高效與高頻顛覆。 17世紀技術革命后,人類逐漸進入機械化社會。 19世紀出現(xiàn)的電力、網絡使人類變得更快、更強,更能跨越物理空間。 21世紀初興起的云計算、萬物互聯(lián)等,開始解放人類的大腦思維與神經指令,生活習慣、金融運行、經濟規(guī)則、社會治理等將再度面臨顛覆。二、400年未有之大變局 (技術動能角度)二、400年未有之大變局(技術動能角度) 當學者們一直在爭論:“百年”是從1918年一戰(zhàn)結束開始,還是從1919年“五四運動”開始,又或者從1921年建黨開始。 我思

2、考“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一問題時,沒有僅僅局限于“100年”這個時段,而是從: 500年前為什么“兩牙”會出現(xiàn)“哥倫布”? 400年前為什么英國會出現(xiàn)“瓦特”? 我們回首400、500年前,就是為了下一次變革來臨之際,我們不再與之“擦肩而過”。 作為教師,我們就是要培養(yǎng)出21世紀的“哥倫布”、“牛頓”、“瓦特”、“愛迪生”、“愛因斯坦”、“喬布斯”。 我們絕不能再像“鄭和”那樣錯失任何發(fā)展機會! (一)400年間發(fā)生的五次科技革命(二)400年間發(fā)生的五次科技中心的轉移(三)新科技革命展望(四)蓄勢待發(fā)的中國科技二、400年未有之大變局(技術動能角度)二、400年未有之大變局(技術動能角度)

3、在過去400年里,世界上先后共發(fā)生了五次科技革命,包括兩次科學革命和三次技術革命: 第一次:(科學革命)是1617世紀的近代物理學誕生 第二次:(技術革命)是18世紀中后期的蒸汽機和機械革命 第三次:(技術革命)是19世紀中后期的電氣和運輸革命 第四次:(科學革命)是20世紀初的相對論和量子論革命 第五次:(技術革命)是20世紀中后期的電子和信息革命 第六次: (何時、何領域發(fā)生?不知道!但中國必全力以赴,絕不缺席?。?注:由于學者們的研究角度、標準和使用場合各有差異,因此,在本課件中,“科學革命”、“科技革命”、“技術革命”、“工業(yè)革命”有時會交叉使用,甚至相互矛盾。務請使用時慎重。二、40

4、0年未有之大變局(技術動能角度)(一)400年間發(fā)生的五次科技革命 二、400年未有之大變局(技術動能角度)二、400年未有之大變局(技術動能角度)(一)400年間發(fā)生的五次科技革命 二、400年未有之大變局(技術動能角度)(一)400年間發(fā)生的五次科技革命二、400年未有之大變局(技術動能角度)(一)400年間發(fā)生的五次科技革命二、400年未有之大變局(技術動能角度)(一)400年間發(fā)生的五次科技革命 二、400年未有之大變局(技術動能角度)(一)400年間發(fā)生的五次科技革命 縱觀世界鋼鐵工業(yè)發(fā)展歷程,有3個國家曾占據(jù)世界粗鋼產量的一半并長期保持世界鋼鐵產業(yè)的領先優(yōu)勢,先后分別是西歐的英國、

5、北美的美國和東亞的中國,這也是世界鋼鐵工業(yè)重心轉移的主軸線。 英國成為世界鋼鐵重心,這是英國率先進入工業(yè)革命,在千萬量級人口規(guī)模的國家快速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的結果; 美國成為世界鋼鐵重心,是在億量級人口規(guī)模的國家快速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的結果; 中國成為世界鋼鐵工業(yè)重心,是在10億量級人口規(guī)模的國家快速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的結果。 展望未來,不會有更高量級(百億量級)人口規(guī)模的國家或地區(qū)出現(xiàn),即使是再一個10億量級人口規(guī)模的國家或地區(qū)的快速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也很難出現(xiàn)。 總體判斷,中國鋼鐵領先世界的時間跨度將超過曾經的英國、美國,可能達到百年之久。1800年1880年:英國粗鋼產量占世界一半以上;1880年191

6、0年:美國和德國鋼鐵產業(yè)迅速崛起;1910年1950年:美國粗鋼產量2650萬噸,占世界近一半, 德國產量達到1370萬噸,占世界的20%以上;1950年1970年:前蘇聯(lián)超越德國成為第二大生產國;1970年1989年:前蘇聯(lián)成為世界第一大生產國, 日本鋼鐵開始迅速崛起,上升至第二;1989年1996年:前蘇聯(lián)解體后,日本躍居世界第一, 中國、韓國鋼鐵開始崛起,中國則迅速上升至第二位;1996年后:中國一直保持第一位二、400年未有之大變局(技術動能角度)(一)400年間發(fā)生的五次科技革命 (以鋼鐵工業(yè)為例)“湯淺現(xiàn)象”科技中心每80年轉移一次? 日本學者湯淺光朝提出: 世界科學中心的轉移,大

7、概以80年為一個周期。也就是說,一個國家在科技發(fā)展上的領先地位,只能維持80年左右。二、400年未有之大變局(技術動能角度)(二)400年間發(fā)生的五次科技中心的轉移(二)400年間發(fā)生的五次科技中心的轉移二、400年未有之大變局(技術動能角度)(二)400年間發(fā)生的五次科技中心的轉移二、400年未有之大變局(技術動能角度)(二)400年間發(fā)生的五次科技中心的轉移二、400年未有之大變局(技術動能角度) 新科技革命十個可能標志為: 信息轉換器、人格信息包、兩性智能人、合成生命、人體再生、神經再生、體外子宮、耦合論、整合論、永生論。新科技革命十大主要方向將分別是: 整合和創(chuàng)生生物學、思維和神經生物

8、學、生命和再生工程、信息和仿生工程、納米和仿生工程、生命科學的相關學科、材料科學和生物材料、地球與環(huán)境科學、綠色超級制造、綠色超級運輸和新能源。新科技革命十個最受影響的學科是: 空間科技、能源科技、海洋科技、國防科技、社會科學、行為科學、科技倫理學、復雜性科學和現(xiàn)代化科學等。二、400年未有之大變局(技術動能角度)(三)新科技革命展望 新科技革命將帶來十大變化: 學習革命:信息轉換器進入學校,人腦和電腦直接信息交流,告別應試教育; 大學革命:大學轉變職能,從教育機構轉變?yōu)榭蒲袡C構; 家庭革命:兩性智能人進入家庭,家庭和性模式多樣化; 生殖革命:“體外子宮”實用化,實現(xiàn)“體外生殖”和“定制生殖”

9、; 再生革命:人有“四條命”自然人、網絡人、仿生人和再生人; 產業(yè)革命:仿生、再生和創(chuàng)生技術產業(yè)化; 人類解放:綠色超級制造系統(tǒng)大量代替人的體力和腦力勞動; 生活方式:創(chuàng)新和休閑成為人們主要活動; 國際戰(zhàn)爭:戰(zhàn)爭技術和目標從肉體攻擊、信息攻擊到神經攻擊; 國際公平:信息轉換器普及、知識鴻溝縮小,國際貧富差距可能縮小。(三)新科技革命展望二、400年未有之大變局(技術動能角度)二、400年未有之大變局(技術動能角度)(三)新科技革命展望 (引領“第二次現(xiàn)代化”,中國當仁不讓?。┮堰@張圖與“中國制造2025”和“中國標準2035”結合起來看。(三)新科技革命展望 中國對策(僅例舉部分) 蓄勢待發(fā)

10、的中國科技一個迷題,中國科技: 被高估?被貶低? 關于“山寨”問題一提到中國制造,很多人就想到了“中國全靠山寨”。在很多人把“中國全靠山寨”當成了默認的事實之后,常見的評論還有善意和惡意之分。善意的說:中國不能總靠山寨,將來總是要自己研發(fā)的。惡意的說:中國只會山寨,因為中國人根本不會創(chuàng)新。(一)有可能造成低估中國科技的若干因素1. 習慣性成見: 對中國科技的迅速進步故意視而不見,思維仍停留在若干年前;2. 對西方科技的長期崇拜: 主要是對諾貝爾獎的崇拜(諾獎主要是說明一二十年前的成就,而非今天的成就);3. 以偏蓋全,以點帶面 (一看到中國在某一領域遇到點小挫折就驚慌失措,大叫“又被卡脖子了!

11、”,如芯片、航發(fā)等)4. 不愿承認中國科技發(fā)展的大趨勢 (新興科技領域的重要性很難被普通民眾認識到)5. 中國知識分子的一貫低調務實的作風 (也有保密的需要) 蓄勢待發(fā)的中國科技(二)看待中國科技的幾種角度 1. 要全面地看 (如同奧運會,不是光看一兩個單項。要看你參加了哪些比賽?哪些進入了前三名?) 2. 要發(fā)展地看 (70年前,中國的科技有啥? 40年前,中國的科技在哪? 15年后,中國將有啥?) 3. 要辯證地看 (當你進入高科技的競爭時,在某種意義上你就已經勝利了;感到被卡脖子難道是壞事嗎?) 4. 充分承認差距是為了自勵;適當肯定成績絕不是自負。 (春江水暖鴨先知。) 要對中國人的智

12、慧和科技工作者的擔當精神抱以足夠的信心! 蓄勢待發(fā)的中國科技(三)全球科技發(fā)展五大類型 第一類,美國一家獨大; (如:芯片和操作系統(tǒng);部分自然科學領域) 第二類,多國競爭, 中國跟跑; (如:精密儀器、石油機械、航運、飛機、手機、導航等) 第三類,多國競爭,中國領跑; (如通信、高鐵、港口機械、民用無人機、數(shù)字安防等) 第四類,雙頭格局,中美并跑; (如:互聯(lián)網和人工智能;) 第五類,中國一家獨玩; ( “墨子號”;量子保密通信,近代以來第一次由中國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產業(yè)) (如:“天眼”、超級稻、風電裝機、特高壓,等等) 蓄勢待發(fā)的中國科技 全球共提交國際專利申請265800件(2018年2530

13、00件),增長率達5.2%。 自1978年專利合作條約運行以來,美國一直蟬聯(lián)榜首; 1999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從中國只收到276件申請。 到2019年,中國這一數(shù)字飆升為58990件,短短20年增長200倍,中國迅速超越美國躍升至首位。 亞洲申請人(中日韓等)提交的申請占總數(shù)52.4%,表明:創(chuàng)新地理格局正在向東方轉移。 劉雪松整理2020年4月8日新聞綜述 2019年 中國以58990件申請(2018年53345件),位列全球第一(占比22%); 美國以57840件申請(2018年56142件),位列全球第二(占比21.76%); ; 日本、德國、韓國分列三、四、五位,維持2018年排名不

14、變。 蓄勢待發(fā)的中國科技(四)迅速飆升的專利申請總量 2019全球前8大專利申請人榜單 (中國企業(yè)共有4個)1. 中國華為公司:4411項;2. 日本三菱電機:2661份;3. 韓國三星電子:2334份; 4. 美國Qual公司: 2127份;5. 中國歐珀移動:1927份;6. 中國的京東方:1864件;8. 中國平安科技:1691件。 華為連續(xù)第三年位居全球第一。 蓄勢待發(fā)的中國科技(四)中國的專利申請總量 20年增長200倍!2019年,中國成為全球專利申請最大來源國。 蓄勢待發(fā)的中國科技十大科研國家(2019年) 美國仍是自然指數(shù)追蹤文章的最大貢獻者,但中國正在努力擠上榜首。 自201

15、7年以來,中國的份額增長了16.4%,而美國的份額下降了2.9%。 中國也是前十名中唯一一個份額有所增加的國家。排名前10的國家:1. 美國2. 中國3. 德國4. 英國5. 日本6. 法國7. 加拿大8. 瑞士9. 韓國10. 澳大利亞(五)“自然指數(shù)”:評價自然科學的重要指標小貼士: “自然指數(shù)”發(fā)布的年度榜單追蹤了每年發(fā)表在82本高水準期刊上的科研論文。 “自然指數(shù)”提供機構和國家所發(fā)表的論文的絕對數(shù)量和份額,由此顯示全球高質量科研產出及合作的情況。 82種來源期刊分為化學、地球與環(huán)境科學、生命科學和物理學四類。 自然指數(shù)象征著每年自然科學領域取得的重大進步。 “自然指數(shù)”自2014年首

16、次發(fā)布。雪松課件 家國情懷 視野開闊 視角獨特 數(shù)據(jù)新鮮 詳實準確 圖文并茂 與您共享 蓄勢待發(fā)的中國科技(五)“自然指數(shù)”:美中高居榜首 注:不要因為以前曾出現(xiàn)過論文造假的個別現(xiàn)象,就因此懷疑“自然指數(shù)”的可信性。排名前10的國家:1. 美國2. 中國3. 德國4. 英國5. 日本6. 法國7. 加拿大8. 瑞士9. 韓國10. 澳大利亞 “2020自然指數(shù)年度榜單”顯示: 要承認: 美國一家獨大(20061.64) 目前仍是也必將長期是世界第一科學強國; 中國與德、英、日同處在第二方陣嗎? 中國(11183.75)德(4472.62)+ 英(3667.4)+ 日(2987.34) 要看到:

17、 2015至2019年,中國是全球科研產出增長最快國家,這期間科研產出增加了63.5%。 蓄勢待發(fā)的中國科技(五)“自然指數(shù)”:美中高居榜首科研機構產出前三名: 1. 中國科學院 2. 美國哈佛大學 3.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協(xié)會中國科學院: 在化學、物理、地球和環(huán)境科學這三個學科領域產出全球居首。哈佛大學: 在生命科學研究領域產出全球居首。 蓄勢待發(fā)的中國科技(五)“自然指數(shù)”:美中高居榜首1. 中國科學院大學2.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3. 上海交通大學4. 清華大學5. 中山大學6. 四川大學7. 南方科技大學8. 南京大學9. 華中科技大學10. 武漢大學全球升幅最快的前10家機構均來自中國 中

18、山大學位居廣東省內高校第1位,內地高校第8位,全球高校第30位,比2019年的全球排位上升了20位,成為2015至2019年間全球升幅最快的十家機構之一。中大2019年在自然指數(shù)期刊上的總發(fā)文量達633篇,調整后得分增長27.7%。 南方科技大學列全球88位,內地高校19位,相比去年再進一步。 華南理工大學以93位的排名首次進入全球排位TOP100,比去年上升了10位,在內地高校排位20。 從自然指數(shù)四個學科領域排名來看,華工2019年在化學、物理學領域的自然指數(shù)期刊上發(fā)文量分別達到193篇和95篇,在全球學術機構中分別位居42位和81位,其中物理科學貢獻份額同比升幅達到19.2%。 此外,深圳大學、暨南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廣東工業(yè)大學、南方醫(yī)科大學均位于內地高校前一百位,并且與2019年相比有較大的漲幅。 其中,廣東工業(yè)大學、南方醫(yī)科大學首次邁入全球五百強,分別上升235位、203位,全球排名406位、462位。省內排名內地高校全球高??偘l(fā)文量1中山大學8306332南方科技19883華南理工20934深圳大學5暨南大學6華南師大7廣東工大4068南方醫(yī)大462進入內地前100名的廣東高校(五)“自然指數(shù)”: 蓄勢待發(fā)的中國科技 蓄勢待發(fā)的中國科技(六)全球抗疫對科技的推動 成功研制新冠疫苗的陳薇團隊 2014年,陳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