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會計學1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2.1.1 樓蓋分類樓蓋分類組成:梁組成:梁+板,可有板無梁。板,可有板無梁。形式:樓蓋、屋蓋、陽臺、雨篷、樓梯、片筏基礎等。形式:樓蓋、屋蓋、陽臺、雨篷、樓梯、片筏基礎等。2.1樓蓋結構分類及布置樓蓋結構分類及布置鋼筋混凝土無梁樓蓋鋼筋混凝土無梁樓蓋鋼筋混凝土肋梁樓蓋鋼筋混凝土肋梁樓蓋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密肋樓蓋密肋樓蓋井式樓蓋井式樓蓋扁梁樓蓋扁梁樓蓋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按施工方法分類按施工方法分類裝配式:預制板裝配式:預制板+現(xiàn)澆(或預制)梁?,F(xiàn)澆(或預制)梁。裝配整體式:預制樓面上做剛性面層。裝配整體式:預制樓面上做剛性
2、面層。 剛性面層:剛性面層: 40 mm混凝土層,內配鋼筋網。混凝土層,內配鋼筋網?,F(xiàn)澆式:板與梁鋼筋交織,混凝土同時澆搗。這是本現(xiàn)澆式:板與梁鋼筋交織,混凝土同時澆搗。這是本章學習的重點。章學習的重點。現(xiàn)澆式鋼筋混凝土樓(屋)蓋分類現(xiàn)澆式鋼筋混凝土樓(屋)蓋分類 有有梁梁樓樓蓋蓋現(xiàn)現(xiàn)澆澆樓樓蓋蓋無無梁梁樓樓蓋蓋 單單向向板板肋肋形形樓樓蓋蓋雙雙向向板板肋肋形形樓樓蓋蓋井井式式樓樓蓋蓋與與密密肋肋樓樓蓋蓋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單向板肋形樓蓋單向板肋形樓蓋 12qqq41 115384q lfEI 42 225384q lfEI 12ff l2 / l1 3時按單向板設計時按單向
3、板設計2f1f441 12 2q lq l 4214412lqqll 4124412lqqll 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1212/20.9412 ,0.0588/30.9878 ,0.0122llqq qqllqq qq21212121當當時時: :當當時時: :板上荷載板上荷載傳力方式:傳力方式: 次梁次梁主梁主梁墻、柱墻、柱基礎基礎除與邊長比有關外,還與支承梁的線剛度比有關。除與邊長比有關外,還與支承梁的線剛度比有關。 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板上荷載板上荷載傳力方式:傳力方式: 兩個方向梁兩個方向梁墻、柱墻、柱基礎基礎亦亦可可按按短短邊邊方方向向的的單單向向板
4、板計計算算,但但長長邊邊方方向向應應布布置置足足夠夠的的構構造造鋼鋼筋筋,只只配配分分布布鋼鋼筋筋不不夠夠。雙向板肋形樓蓋雙向板肋形樓蓋 梁無主次之分,荷載兩向傳遞。梁無主次之分,荷載兩向傳遞。 2/3ll 2 21 1時時宜宜按按雙雙向向板板設設計計l2 / l1 2時按雙向板設計時按雙向板設計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井式樓蓋與密肋樓蓋井式樓蓋與密肋樓蓋 可無柱,使用方便,但梁跨度可無柱,使用方便,但梁跨度大。樓面剛度弱,變形大。大。樓面剛度弱,變形大。梁高梁高h 。 0118l井式井式密肋密肋肋距肋距 1.5 m,樓面剛度比井,樓面剛度比井式大,變形比井式小。式大,變形比井式
5、小。 傳力方式:傳力方式: 板板梁梁基礎基礎墻墻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無梁樓蓋無梁樓蓋 傳力方式:傳力方式: 板板柱柱基礎基礎板不宜薄,板不宜薄,h150mm。柱距不宜大。柱距不宜大。無無梁梁樓樓蓋蓋 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a) 主梁橫向布置主梁橫向布置(b) 主梁縱向布置主梁縱向布置(c) 只布置次梁只布置次梁單向板肋梁樓蓋布置方案單向板肋梁樓蓋布置方案結構平面布置方案結構平面布置方案 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結構布置方法:結構布置方法:包括柱網、承重墻、梁和板的布置包括柱網、承重墻、梁和板的布置應綜合考慮建筑功能、造價及施工條件等,合理確定結
6、構的平應綜合考慮建筑功能、造價及施工條件等,合理確定結構的平面布置。根據(jù)工程實踐,常用跨度為:面布置。根據(jù)工程實踐,常用跨度為:板板跨跨12.0 3.0ml次次梁梁24 6ml 2hl=(1/121/18)=(1/121/18)bh=(1/21/3)=(1/21/3)主主梁梁35 8ml 3hl=(1/81/14)=(1/81/14)bh=(1/21/3)=(1/21/3)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2.2單向板肋梁樓蓋設計單向板肋梁樓蓋設計1 單向板與雙向板的概念單向板與雙向板的概念 對兩邊支承的板,應按單
7、向板計算。對兩邊支承的板,應按單向板計算。2 單向板肋梁樓蓋的設計步驟單向板肋梁樓蓋的設計步驟 1)進行結構布置,并初步擬定板厚和主次梁的截面尺寸; 2)進行荷載計算; 3)確定板梁的計算簡圖; 4)進行板、次梁、主梁的內力計算; 5)進行板、次梁、主梁的截面配筋計算; 6)按配筋計算和構造要求繪制結構施工圖。2.2.1連續(xù)梁,板按彈性理論的內力計算連續(xù)梁,板按彈性理論的內力計算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3 樓蓋結構平面布置樓蓋結構平面布置板板跨跨12.0 3.0ml次次梁梁24 6ml2hl= =( (1 1/ /1 12 21 1/ /1 18 8) )bh= =( (1 1/
8、 /2 21 1/ /3 3) )主主梁梁35 8ml3hl= =( (1 1/ /8 81 1/ /1 14 4) )bh= =( (1 1/ /2 21 1/ /3 3) )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板的類型板的類型最小厚度最小厚度單向板屋面板60民用建筑樓板60工業(yè)建筑樓板70行車道下的樓板80板的類型最小厚度雙向板80密肋樓蓋面板50肋高250懸臂板(根部)懸臂長度不大于500mm60懸臂長度1200mm100無梁樓蓋150現(xiàn)澆空心樓蓋200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結構平面布置方案結構平面布置方案 (a) 主梁橫向布置主梁橫向布置(b) 主梁縱向布置主梁縱向布
9、置(c) 只布置次梁只布置次梁單向板肋梁樓蓋布置方案單向板肋梁樓蓋布置方案在進行樓蓋結構的平面布置使,應注意以下問題:在進行樓蓋結構的平面布置使,應注意以下問題:1)梁格應盡可能布置得規(guī)整、統(tǒng)一,減少梁板跨度的變化,盡量統(tǒng)一梁、板的截面尺寸,以簡化設計、方便施工,獲得良好的經濟效果和建筑效果。2)受力合理。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4 荷載荷載u(1) 恒載:自重、粉灰重等。恒載:自重、粉灰重等。恒載標準值體積恒載標準值體積材料自重材料自重常用的材料和構件自重見常用的材料和構件自重見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u(2) 活荷載:人群、家具、風荷載、雪荷載、屋面活荷載等。活荷載
10、:人群、家具、風荷載、雪荷載、屋面活荷載等。民用建筑樓面活載標準值見民用建筑樓面活載標準值見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板和次梁一般以均布荷載為主。板和次梁一般以均布荷載為主。承載力計算荷載用設計值,要將荷載標準值乘以荷載分項承載力計算荷載用設計值,要將荷載標準值乘以荷載分項系數(shù)系數(shù)G 或或Q 。對于標準值大于對于標準值大于4kN/m2的工業(yè)房屋樓面結構,的工業(yè)房屋樓面結構,Q=1.3。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5 計算簡圖計算簡圖荷載分配時不考慮結構的連續(xù)性荷載分配時不考慮結構的連續(xù)性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計算單元計算單元支承條件支承條件墻支承墻支承梁支承梁
11、支承當板的支座為次梁,次梁的支座為主梁時,次梁對板、主梁對次梁具有當板的支座為次梁,次梁的支座為主梁時,次梁對板、主梁對次梁具有一定的嵌固作用,為簡化計算通常假定其為鉸支座,由此引起的誤差通一定的嵌固作用,為簡化計算通常假定其為鉸支座,由此引起的誤差通過折算荷載的辦法予以調整。過折算荷載的辦法予以調整。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次梁次梁抗扭剛度對板的約束影響抗扭剛度對板的約束影響考慮主梁對次梁、次梁的抗扭剛度對板的約束影響??紤]主梁對次梁、次梁的抗扭剛度對板的約束影響。板板次梁次梁1122ggqqq 1344ggqqq 當梁板直接擱置在磚墻或磚柱上時,按實際恒載和實際活載計算。當梁
12、板直接擱置在磚墻或磚柱上時,按實際恒載和實際活載計算。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計算跨數(shù)計算跨數(shù)相鄰兩跨跨長相差相鄰兩跨跨長相差10時,按等跨計算。時,按等跨計算。五跨以上按五跨計算(剛五跨以上按五跨計算(剛度、荷載以及支承條件相同)度、荷載以及支承條件相同)。小于。小于5跨按實際跨數(shù)考慮??绨磳嶋H跨數(shù)考慮。計算跨度計算跨度連續(xù)梁、板的計算跨度連續(xù)梁、板的計算跨度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0cll 0n(llh 板板)0n1.025ll (梁梁)中中間間跨跨對多跨連續(xù)梁板對多跨連續(xù)梁板0n22abll ,且且0n(22hbll 板板)0n1.0252bll (梁梁)邊邊
13、跨跨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6 按彈性理論方法計算內力按彈性理論方法計算內力內力按結構力學方法內力按結構力學方法計算。內力要根據(jù)荷計算。內力要根據(jù)荷載最不利布置組合計載最不利布置組合計算。算。恒載一次布置,活恒載一次布置,活載分跨布置再組合載分跨布置再組合1. 活荷載的最不利組合活荷載的最不利組合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活荷載在不同跨間時的彎矩圖和剪力圖活荷載在不同跨間時的彎矩圖和剪力圖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活荷載不利布置規(guī)律:活荷載不利布置規(guī)律:u(1 1)求某跨跨中)求某跨跨中 +M +Mmaxmax ,該跨布置活荷載,然后隔跨布置,該跨布置活荷
14、載,然后隔跨布置;u(2 2)求某跨跨中)求某跨跨中 +M +Mmin min 或或 -M -Mmaxmax ,左、右跨布置活荷載,然,左、右跨布置活荷載,然后隔跨布置;后隔跨布置;u(3 3)求某支座)求某支座 -M -Mmax max ,該支座左、右跨布置活荷載,然后隔,該支座左、右跨布置活荷載,然后隔跨布置;跨布置;u(4 4)求某支座)求某支座 V Vmax max ,與(,與(3 3)相同。)相同。 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2. 內力計算內力計算 連續(xù)梁在各種荷載作用下,可按一般連續(xù)梁在各種荷載作用下,可按一般結構力學方法結構力學方法計算內力。計算內力。 對于對于等跨連
15、續(xù)梁等跨連續(xù)梁(或連續(xù)梁各跨跨度相差不超過(或連續(xù)梁各跨跨度相差不超過10%),可由附表),可由附表14查出相應的內力系數(shù),利用下列公式計算跨內或支座截面的最大內力。查出相應的內力系數(shù),利用下列公式計算跨內或支座截面的最大內力。在均布及三角形荷載作用下:在均布及三角形荷載作用下:在集中荷載作用下:在集中荷載作用下:2212Mk glk ql34Vk glk ql56Mk Glk Ql78Vk Gk Q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3. 內力包絡圖內力包絡圖 由內力疊合圖形的由內力疊合圖形的外包線外包線構成,它反映出各截面可能產生的最大內構成,它反映出各截面可能產生的最大內力值,是設計時
16、力值,是設計時選擇截面選擇截面和和布置鋼筋布置鋼筋的依據(jù)。的依據(jù)。(a)彎矩包絡圖彎矩包絡圖 (b)剪力包絡圖)剪力包絡圖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4. 支座截面內力的計算支座截面內力的計算配筋計算方法按配筋計算方法按混凝土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結構設計原理有關章節(jié)進行。配筋時用的彎有關章節(jié)進行。配筋時用的彎矩和剪力值按如下方法確定:矩和剪力值按如下方法確定:02bMMV邊邊中中()2bVVgq 邊邊中中均布荷載作用均布荷載作用集中荷載作用集中荷載作用VV邊邊中中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2.2.2 連續(xù)梁,板考慮內力重分布的計算連續(xù)梁,板考慮內力重分布的計算計算單元及荷載
17、計算單元及荷載(1) 計算單元:與彈性方法相同。計算單元:與彈性方法相同。(2) 計算跨度:計算跨度:(3) 荷載:用實際恒載與實際活載。荷載:用實際恒載與實際活載。中間跨中間跨0ll (梁梁)邊跨邊跨0002(21.025allhllll ,且且板板)(梁梁)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1. 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的塑性鉸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的塑性鉸 混凝土開裂后,截面的應力分布發(fā)生了變化,稱應力發(fā)混凝土開裂后,截面的應力分布發(fā)生了變化,稱應力發(fā)生了重分布。鋼筋屈服后,在荷載無明顯增加的情況下生了重分布。鋼筋屈服后,在荷載無明顯增加的情況下,截面的變形可以急劇增大,稱出現(xiàn)了,截面的變形可
18、以急劇增大,稱出現(xiàn)了“塑性鉸塑性鉸”。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式中,式中, 為極限曲率;為極限曲率; 為屈服曲率;為屈服曲率;lp為塑性鉸的為塑性鉸的等效長度。等效長度。塑性鉸與普通鉸的塑性鉸與普通鉸的區(qū)別是:區(qū)別是:(a) 塑性鉸是單向鉸,只能沿塑性鉸是單向鉸,只能沿Mu方向轉動;方向轉動;(b) 塑性鉸可以傳遞彎矩塑性鉸可以傳遞彎矩, MMu ;(c)理想鉸集中于一點,而塑性鉸則有一定的長度。理想鉸集中于一點,而塑性鉸則有一定的長度。puyp()lu y 塑性鉸可分為塑性鉸可分為拉鉸拉鉸(受拉鋼筋屈服)和(受拉鋼筋屈服)和壓鉸壓鉸(受拉(受拉鋼筋不屈服),拉鉸轉動量大于壓鉸。
19、鋼筋不屈服),拉鉸轉動量大于壓鉸。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2. 超靜定結構的塑性內力重分布超靜定結構的塑性內力重分布 超靜定結構中,某一截面由于裂縫出現(xiàn)、鋼筋與混凝土粘超靜定結構中,某一截面由于裂縫出現(xiàn)、鋼筋與混凝土粘結破壞、鋼筋屈服等原因,使截面內力分布與按彈性理論結破壞、鋼筋屈服等原因,使截面內力分布與按彈性理論分析時有所不同的現(xiàn)象,稱為出現(xiàn)了內力重分布。分析時有所不同的現(xiàn)象,稱為出現(xiàn)了內力重分布。 超靜定結構才有內力重分布,靜定結構只有應力重分布。超靜定結構才有內力重分布,靜定結構只有應力重分布。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 塑性內力重分布的定義:塑性內力重分布的
20、定義: 鋼筋混凝土超靜定結構在彈性工作階段的內力分布鋼筋混凝土超靜定結構在彈性工作階段的內力分布是由各截面彈性剛度確定,而構件開裂之后,裂縫是由各截面彈性剛度確定,而構件開裂之后,裂縫截面的剛度將小于未開裂截面,各截面間內力分布截面的剛度將小于未開裂截面,各截面間內力分布不同于彈性工作階段,尤其當內力最大的截面出現(xiàn)不同于彈性工作階段,尤其當內力最大的截面出現(xiàn)塑性鉸后,結構的計算簡圖也將改變,各截面內力塑性鉸后,結構的計算簡圖也將改變,各截面內力間的關系改變得更大,即間的關系改變得更大,即在鋼筋混凝土超靜定結構在鋼筋混凝土超靜定結構中,由于構件開裂以及塑性鉸的出現(xiàn),結構的內力中,由于構件開裂以及
21、塑性鉸的出現(xiàn),結構的內力分布狀態(tài)與彈性階段相比有較大的不同,這種現(xiàn)象分布狀態(tài)與彈性階段相比有較大的不同,這種現(xiàn)象稱為塑性內力重分布稱為塑性內力重分布。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 關于塑性內力重分布的幾點結論:關于塑性內力重分布的幾點結論: 1)對彈塑性材料制成的超靜定結構來說,到達承載力極限狀態(tài)的)對彈塑性材料制成的超靜定結構來說,到達承載力極限狀態(tài)的標志并不是某一截面的內力達到其極限承載力,而是形成破壞機構標志并不是某一截面的內力達到其極限承載力,而是形成破壞機構。 2)在塑性鉸出現(xiàn)之后的加載過程中,結構的內力經歷了一個重新)在塑性鉸出現(xiàn)之后
22、的加載過程中,結構的內力經歷了一個重新分布的過程,這個過程稱為分布的過程,這個過程稱為“塑性內力重分布塑性內力重分布”。(注意計算簡圖(注意計算簡圖的改變)的改變) 3)彈塑性材料的超靜定結構從出現(xiàn)塑性鉸至形成破壞機構之間,)彈塑性材料的超靜定結構從出現(xiàn)塑性鉸至形成破壞機構之間,其承載力還有相當?shù)膬?。如果在設計中利用這部分強度儲備,就其承載力還有相當?shù)膬洹H绻谠O計中利用這部分強度儲備,就可以節(jié)省材料,提高經濟效益??梢怨?jié)省材料,提高經濟效益。 4)塑性鉸出現(xiàn)的位置、次序及內力重分布程度可以根據(jù)需要人為)塑性鉸出現(xiàn)的位置、次序及內力重分布程度可以根據(jù)需要人為地控制。地控制。 5)梁在產生塑
23、性內力重分布以后,由于塑性鉸截面轉動,梁的變)梁在產生塑性內力重分布以后,由于塑性鉸截面轉動,梁的變形及塑性鉸區(qū)各截面的裂縫開展都較大,所以要控制塑性內力重分形及塑性鉸區(qū)各截面的裂縫開展都較大,所以要控制塑性內力重分布的程度,應保證變形和裂縫寬度滿足正常的使用。布的程度,應保證變形和裂縫寬度滿足正常的使用。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 內力重分布使彈性計算中彎矩最大截面內力減少,彎矩內力重分布使彈性計算中彎矩最大截面內力減少,彎矩較小截面的內力增大,相當于彎矩調幅。由于塑性鉸的轉較小截面的內力增大,相當于彎矩調幅。由于塑性鉸的轉動是有限的,因此調幅量也有限。動是有限的,因此調幅量也有
24、限。3. 連續(xù)梁、板按考慮塑性內力重分布的內力計算連續(xù)梁、板按考慮塑性內力重分布的內力計算 (彎矩調幅法彎矩調幅法)鋼筋混凝土連續(xù)梁和鋼筋混凝土連續(xù)梁和框架考慮內力重分布設框架考慮內力重分布設計規(guī)程計規(guī)程(CECS51:93)規(guī)規(guī)定:調幅系數(shù)一般為定:調幅系數(shù)一般為0.2,且不宜超過,且不宜超過0.25。 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截面彎矩調整的幅度:截面彎矩調整的幅度: 對結構的彈性彎矩值和剪力值進行適當?shù)恼{整,用以考慮結構因非對結構的彈性彎矩值和剪力值進行適當?shù)恼{整,用以考慮結構因非彈性變形所引起的彈性變形所引起的內力重分布。內力重分布。應用彎矩調幅法應遵循以下規(guī)定:應用彎矩調
25、幅法應遵循以下規(guī)定:(1)縱筋:縱筋:HPB300、HRB335、HRB400、RRB400;混凝土:;混凝土:C20C45(2)一般一般不宜不宜超過超過0.25(3) 不應不應超過超過 ,不宜不宜小于小于(4)調整后的結構內力調整后的結構內力必須必須滿足靜力平衡條件:滿足靜力平衡條件: 連續(xù)梁、板各控制截面的彎矩值連續(xù)梁、板各控制截面的彎矩值不宜不宜小于簡支梁彎矩值的小于簡支梁彎矩值的1/3 0.100.35AB0()1.022lMMMMeeMMM彎矩調幅法的概念及注意事項:彎矩調幅法的概念及注意事項: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5)應應在可能產生塑性鉸的區(qū)段適當增加箍筋數(shù)量在可
26、能產生塑性鉸的區(qū)段適當增加箍筋數(shù)量 受剪配箍率:(防斜拉)受剪配箍率:(防斜拉) (6)必須必須滿足正常使用階段變形及裂縫寬度的要求,在使用階段滿足正常使用階段變形及裂縫寬度的要求,在使用階段不應不應出現(xiàn)塑性鉸出現(xiàn)塑性鉸yvtsvsv36. 0ffbsA彎矩調幅法計算步驟彎矩調幅法計算步驟(1) 按彈性分析方法計算內力,按活載最不利分布進行內力按彈性分析方法計算內力,按活載最不利分布進行內力組合得出最不利彎矩圖;組合得出最不利彎矩圖;(2) 按按CECS51:93要求對支座彎矩調幅;要求對支座彎矩調幅;(3) 計算支座彎矩調幅后相應的跨中彎矩值,且比彎矩值不計算支座彎矩調幅后相應的跨中彎矩值,
27、且比彎矩值不得小于彈性彎矩值。得小于彈性彎矩值。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 可按荷載最不利布置,根據(jù)調整后的支座彎矩用靜力平衡條件計算;可按荷載最不利布置,根據(jù)調整后的支座彎矩用靜力平衡條件計算;也可近似取用考慮荷載最不利布置按彈性方法算得的剪力值。也可近似取用考慮荷載最不利布置按彈性方法算得的剪力值。連續(xù)梁各控制截面的剪力設計值連續(xù)梁各控制截面的剪力設計值等跨連續(xù)梁板內力計算等跨連續(xù)梁板內力計算(1) 等跨連續(xù)梁等跨連續(xù)梁式中:式中: 、 分別為等跨連續(xù)梁的彎矩系數(shù)和剪力系數(shù)分別為等跨連續(xù)梁的彎矩系數(shù)和剪力系數(shù)2mb0()Mgq l vbn()Vgq l vb mb (2) 等跨
28、連續(xù)板等跨連續(xù)板2mp0()Mgq l 式中:式中: 為等跨連續(xù)板的彎矩系數(shù)為等跨連續(xù)板的彎矩系數(shù)mp 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表表2.1 連續(xù)梁和連續(xù)單向板的彎矩計算系數(shù)連續(xù)梁和連續(xù)單向板的彎矩計算系數(shù)支承情況支承情況 截面位置截面位置 端端支座支座邊跨邊跨跨中跨中 距端第距端第二支座二支座 距端第二距端第二跨跨中跨跨中 中間中間支座支座 中間跨中間跨跨中跨中 A B C 梁、板擱置梁、板擱置在墻上在墻上 0 1/11 2跨跨連續(xù):連續(xù):-1/103跨以跨以上連續(xù):上連續(xù):-1/11 1/16 -1/14 1/16 板板與梁整與梁整澆連接澆連接 -1/16 1/14 梁梁-1/
29、24 梁與柱整澆梁與柱整澆連接連接 -1/16 1/14 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 表表2.2 連續(xù)梁的剪力計算系數(shù)連續(xù)梁的剪力計算系數(shù)支承情況支承情況 截面位置截面位置 端支座內端支座內側側Ain 距端第二支座距端第二支座 中間支座中間支座 外側外側Bex 內側內側Bn 外側外側Cex內側內側Cin 擱置擱置在墻上在墻上 0.45 0.60 0.550.550.55與梁或柱與梁或柱整澆連接整澆連接 0.50 0.55 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按塑性理論計算內力中兩個問題的說明:按塑性理論計算內力中兩個問題的說明: (1)荷載及內力)荷載及內力次梁對板、主梁對次梁的
30、次梁對板、主梁對次梁的轉動約束轉動約束作用,以及作用,以及活荷載的不利布活荷載的不利布置置等因素,在按彎矩調幅法分析結構時等因素,在按彎矩調幅法分析結構時均已考慮均已考慮 。(2)適用范圍)適用范圍 塑性理論方法塑性理論方法不適用不適用于下列情況于下列情況: 1)直接承受動力荷載作用的結構;)直接承受動力荷載作用的結構; 2)輕質混凝土結構及其他特種混凝土結構;)輕質混凝土結構及其他特種混凝土結構; 3)受侵蝕性氣體或液體嚴重作用的結構(使用階段不允)受侵蝕性氣體或液體嚴重作用的結構(使用階段不允 許出現(xiàn)裂縫或對裂縫開展有嚴格限制的結構);許出現(xiàn)裂縫或對裂縫開展有嚴格限制的結構); 4)預應力
31、混凝土結構和二次受力的疊合結構;)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和二次受力的疊合結構; 5)處于重要部位而又要求有較大強度儲備的構件。)處于重要部位而又要求有較大強度儲備的構件。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v 按照按照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所介紹的方法計算受力縱筋所介紹的方法計算受力縱筋,受力縱筋沿短跨方向布置。,受力縱筋沿短跨方向布置。v 一般不驗算斜截面承載力。一般不驗算斜截面承載力。v 四周與梁整體連接的單向板,由于拱效應使板中四周與梁整體連接的單向板,由于拱效應使板中 各計算各計算截面彎矩減少,中間跨的跨中截面和中間支座計算彎矩都截面彎矩減少,中間跨的跨中截面和中間支座計算彎
32、矩都按減少按減少20計算,其他截面不減少。計算,其他截面不減少。2.2.3 截面設計與構造截面設計與構造(1) 配筋計算特點配筋計算特點1. 板板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2) 構造要求構造要求v 板厚宜盡量薄一些,但不得小于最小厚度。板厚宜盡量薄一些,但不得小于最小厚度。v 板的支承長度應滿足受力鋼筋在支座內的錨固要求,且一板的支承長度應滿足受力鋼筋在支座內的錨固要求,且一般不小于板厚,同時在砌體上的支承長度不應小于般不小于板厚,同時在砌體上的支承長度不應小于120 mm,在混凝土構件上的支承長度不應小于,在混凝土構件上的支承長度不應小于100mm。v 受力鋼筋一般用受力鋼筋一
33、般用HPB300或或HRB335級鋼筋,直徑常用級鋼筋,直徑常用8 mm、10mm,12mm,而且板面負筋得直徑一般不小于,而且板面負筋得直徑一般不小于8mm,70 mm 間距間距200 mm。v 受力鋼筋可用彎起式或分離式。當板中承受較大的動荷載受力鋼筋可用彎起式或分離式。當板中承受較大的動荷載作用時不宜采用分離式配筋。作用時不宜采用分離式配筋。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v 分布筋與受力筋方向垂直,每米不小于分布筋與受力筋方向垂直,每米不小于4根,直徑常為根,直徑常為8 mm,且截面面積不小于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且截面面積不小于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15。v 嵌入墻內的板,其板面應配
34、附加鋼筋。嵌入墻內的板,其板面應配附加鋼筋。v 垂直于主梁的板面應設附加鋼筋。垂直于主梁的板面應設附加鋼筋。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板中受力鋼筋配筋構造板中受力鋼筋配筋構造鋼筋種類鋼筋種類一般采用一般采用HPB300、HRB335常用直徑常用直徑6mm、8mm、10mm、12mm,負鋼筋宜采用較大直徑,負鋼筋宜采用較大直徑間間 距距一般不小于一般不小于70mm板厚板厚h150mm時,不宜大于時,不宜大于200mm板厚板厚h 150mm時,不宜大于時,不宜大于1.5h,且不宜大于,且不宜大于250mm 彎彎 起起 式式錨固好錨固好 ,整體性好,整體性好 ,節(jié)約鋼筋,施工復雜,節(jié)約鋼
35、筋,施工復雜分分 離離 式式錨固較差錨固較差 ,用鋼量稍高,但施工方便,用鋼量稍高,但施工方便鋼筋彎鉤鋼筋彎鉤板底鋼筋:半圓彎鉤,上部負彎矩鋼筋:直鉤板底鋼筋:半圓彎鉤,上部負彎矩鋼筋:直鉤彎起、截斷彎起、截斷一般按構造處理一般按構造處理若連續(xù)板相鄰跨度相差超過若連續(xù)板相鄰跨度相差超過20%或各跨荷載相差較大時,應或各跨荷載相差較大時,應按彎矩包絡圖確定按彎矩包絡圖確定 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連續(xù)板受力鋼筋兩種配置方式連續(xù)板受力鋼筋兩種配置方式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構造鋼筋構造鋼筋: : 包括包括分布鋼筋、嵌入承重墻內的板面構造鋼筋、分布鋼筋、嵌入承重墻內的板面
36、構造鋼筋、 垂垂直于梁肋的板面構造鋼筋、板的溫度收縮鋼筋直于梁肋的板面構造鋼筋、板的溫度收縮鋼筋 板中分布鋼筋構造要求板中分布鋼筋構造要求 位位 置置與受力鋼筋垂直,均勻布置于受力鋼筋的內側與受力鋼筋垂直,均勻布置于受力鋼筋的內側作作 用用澆筑混凝土時固定受力鋼筋的位置澆筑混凝土時固定受力鋼筋的位置抵抗收縮和溫度變化產生的內力抵抗收縮和溫度變化產生的內力承擔并分布板上局部荷載產生的內力,以便更多鋼筋參與工作承擔并分布板上局部荷載產生的內力,以便更多鋼筋參與工作 直直 徑徑不宜小于不宜小于6mm間間 距距不宜大于不宜大于250mm,對于集中荷載較大的情況面粉不景的截面面積應,對于集中荷載較大的情
37、況面粉不景的截面面積應適當增加,其間距不宜大于適當增加,其間距不宜大于200mm數(shù)數(shù) 量量單向板中單位長度上的分布鋼筋,截面面積不宜小于單位寬度上受單向板中單位長度上的分布鋼筋,截面面積不宜小于單位寬度上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力鋼筋截面面積的15%,且不宜小于該方向板截面面積的,且不宜小于該方向板截面面積的0.15% 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嵌入承重墻內的板面構造鋼筋嵌入承重墻內的板面構造鋼筋垂直于梁肋的板面構造鋼筋垂直于梁肋的板面構造鋼筋板嵌入承重墻時的板面裂縫分布板嵌入承重墻時的板面裂縫分布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2. 次梁次梁
38、(1) 配筋計算特點配筋計算特點v 可采用考慮塑性內力重分布的方法計算。可采用考慮塑性內力重分布的方法計算。v 跨中按跨中按T形截面計算,支座按矩形截面計算。形截面計算,支座按矩形截面計算。v 正截面、斜截面按正截面、斜截面按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計算。計算。v 當考慮塑性內力重分布時,為防止過早出現(xiàn)斜截面破壞,當考慮塑性內力重分布時,為防止過早出現(xiàn)斜截面破壞,可將計算得到的箍筋用量提高可將計算得到的箍筋用量提高20%。(2) 構造要求構造要求v 受力鋼筋的彎起和切斷原則上應按彎矩包絡圖確定。受力鋼筋的彎起和切斷原則上應按彎矩包絡圖確定。v 對于跨度相差不超過對于跨度相差不超過2
39、0、承受均布荷載的次梁,當、承受均布荷載的次梁,當q/g 3時,可按等跨連續(xù)梁計算。時,可按等跨連續(xù)梁計算。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次梁的配筋構造次梁的配筋構造錨固長度:鋼筋伸進支座或在連續(xù)梁中承擔負彎矩的上部鋼錨固長度:鋼筋伸進支座或在連續(xù)梁中承擔負彎矩的上部鋼筋在跨中截斷時,需要延伸一定的長度,即錨固長度。筋在跨中截斷時,需要延伸一定的長度,即錨固長度。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截面截面A支座支座B支座左支座左B支座右支座右C支座支座57.16-85.7471.08-71.08 滿足要求不需要計算配筋不需要計算配筋不需要計算配筋不需要計算配筋箍筋直徑和肢數(shù) 雙肢箍
40、 6構造最小配筋891.5構造最小配筋構造最小配筋實際間距150150150150( )kNbhft07 . 0( )kNbhfcc025. 0()kNVVkN 9 .2464152009 .1125. 0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3. 主梁主梁(1) 計算特點計算特點v 一般不考慮塑性內力重分布。一般不考慮塑性內力重分布。v 主梁以承受次梁傳來的集中荷載為主,為簡化計算,主梁以承受次梁傳來的集中荷載為主,為簡化計算,可將自重也折算成集中荷載計算。可將自重也折算成集中荷載計算。v 跨中按跨中按T形截面計算,支座按矩形截面計算。形截面計算,支座按矩形截面計算。v 主梁支座處截面有效高
41、度按下圖確定。主梁支座處截面有效高度按下圖確定。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2) 構造要求構造要求v 主梁受力鋼筋的切斷位置要按彎矩包絡圖確定。主梁受力鋼筋的切斷位置要按彎矩包絡圖確定。v 次梁與主梁相交處應設附加鋼箍或吊筋。次梁與主梁相交處應設附加鋼箍或吊筋。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附加鋼箍筋或吊筋按右式計算:附加鋼箍筋或吊筋按右式計算:式中,式中,F(xiàn) 為次梁傳遞給主梁的集中荷載設計值;為次梁傳遞給主梁的集中荷載設計值; fyv為附加箍筋或吊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為附加箍筋或吊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 為附加箍筋與水平線的交角。為附加箍筋與水平線的交角。svyv2sinF
42、Af 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情況情況T形、形、I形截面形截面倒倒L形截面形截面肋形梁(板)肋形梁(板)肋形梁(板)1按計算跨度考慮2按梁(肋)凈距考慮_3按翼緣高度考慮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2.3整體式雙向板肋梁樓蓋整體式雙向板肋梁樓蓋 2.3.1 雙向板的受力特點雙向板的受力特點 彈性彈性 開裂開裂 與裂縫相交的鋼筋屈服與裂縫相交的鋼筋屈服 形成機構形成機構 雙向板破壞時的裂縫分布雙向板破壞時的裂縫分布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2.3.2 雙向板按彈性理論的內力計算雙向板按彈性理論的內力計算按彈性理論取微元體,
43、建按彈性理論取微元體,建立微分方程式并求解,根立微分方程式并求解,根據(jù)邊界條件可以求出板的據(jù)邊界條件可以求出板的內力與變形?;蚩v橫各取內力與變形?;蚩v橫各取一單元寬板帶,按交點處一單元寬板帶,按交點處撓度相等進行荷載分配。撓度相等進行荷載分配。1、單區(qū)格雙向板的內力計算、單區(qū)格雙向板的內力計算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pgql 取用取用lx和和ly 中較小者。中較小者。3c212(1)EhB 為泊桑比,混凝土的為泊桑比,混凝土的 0.2,表中系數(shù)是按表中系數(shù)是按 0算得的,當算得的,當 不等于不等于0時,支座彎矩仍查表計時,支座彎矩仍查表計算,算,跨中彎矩跨中彎矩要按下列公式計算:
44、要按下列公式計算:式中,彎矩系數(shù)和撓度系數(shù)的取值對常見的六種情況式中,彎矩系數(shù)和撓度系數(shù)的取值對常見的六種情況可查教材附表,對其他支承情況可查設計手冊??刹榻滩母奖恚瑢ζ渌С星闆r可查設計手冊。單位板寬內彎矩和撓度計算方法:單位板寬內彎矩和撓度計算方法:24c/MgqlfgqlBc c彎彎矩矩彎彎矩矩系系數(shù)數(shù) ()撓撓度度 撓撓度度系系數(shù)數(shù) ()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式中,式中, mx和和my仍按表計算。仍按表計算。( )xxy( )yyxmmmmmm 2、多區(qū)格雙向板的內力計算、多區(qū)格雙向板的內力計算(1) 計算跨中最大彎矩計算跨中最大彎矩求區(qū)格求區(qū)格A時:時:A區(qū)格活載滿布
45、,然后跨區(qū)格布置活載。區(qū)格活載滿布,然后跨區(qū)格布置活載。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棋盤式荷載布置棋盤式荷載布置2qg 對稱荷載對稱荷載2q反對稱荷載反對稱荷載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v 活載最不利布置方法活載最不利布置方法當求某一區(qū)格跨中最大彎矩時,在該區(qū)格及其前后左當求某一區(qū)格跨中最大彎矩時,在該區(qū)格及其前后左右每隔一區(qū)格應布置活荷載,即呈棋盤式布置。右每隔一區(qū)格應布置活荷載,即呈棋盤式布置。v 支承條件支承條件g+q/2荷載作用下,各中間支座可視為固支。若荷載作用下,各中間支座可視為固支。若A區(qū)格為區(qū)格為邊區(qū)格,則邊支座有邊梁時為固支,無邊梁時為簡支。邊區(qū)格,則邊
46、支座有邊梁時為固支,無邊梁時為簡支。在在q/2荷載作用下,中間各支座可視為簡支。若荷載作用下,中間各支座可視為簡支。若A區(qū)格為區(qū)格為邊區(qū)格,則邊支座有邊梁時為固支,無邊梁時為簡支。邊區(qū)格,則邊支座有邊梁時為固支,無邊梁時為簡支。v 內力計算內力計算a. 先求先求A區(qū)格在區(qū)格在g+q/2荷載作用下的跨中彎矩,按四邊固荷載作用下的跨中彎矩,按四邊固支條件查單區(qū)格板的表。支條件查單區(qū)格板的表。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b. 在求在求A區(qū)格在區(qū)格在q/2荷載作用下的跨中彎矩,按四邊鉸支荷載作用下的跨中彎矩,按四邊鉸支條件查單區(qū)格板的表。條件查單區(qū)格板的表。c. 將將a 、b計算結果疊加得最
47、后結構。計算結果疊加得最后結構。 跨中最大撓度也按上述方法計算??缰凶畲髶隙纫舶瓷鲜龇椒ㄓ嬎?。(2) 計算支座最大彎矩計算支座最大彎矩v 活載最不利布置方法活載最不利布置方法 為簡化計算,假定各區(qū)格均布滿活載。為簡化計算,假定各區(qū)格均布滿活載。v 支承條件支承條件 中間支座均為固支,邊支座按實際支座情況而定。中間支座均為固支,邊支座按實際支座情況而定。v 內力計算內力計算a. 根據(jù)支承情況和根據(jù)支承情況和g+q的荷載查單區(qū)格板的表格的荷載查單區(qū)格板的表格 計算相應的支座彎矩。計算相應的支座彎矩。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b. 由以上討論可見,雖然是多區(qū)格雙向板,計算時仍是由以上討論
48、可見,雖然是多區(qū)格雙向板,計算時仍是 一個區(qū)格、一個區(qū)格地單獨計算。一個區(qū)格、一個區(qū)格地單獨計算。c. 計算可從較大的區(qū)格開始,當相鄰兩跨所求得的同一計算可從較大的區(qū)格開始,當相鄰兩跨所求得的同一支座的彎矩不等時,選較大者配筋。支座的彎矩不等時,選較大者配筋。(3) 支座梁內力計算支座梁內力計算v 荷載分配荷載分配 由每區(qū)格四角按由每區(qū)格四角按45對對角線將區(qū)格劃分為四塊角線將區(qū)格劃分為四塊,每塊上的恒載和活載,每塊上的恒載和活載傳遞給相鄰的支承梁。傳遞給相鄰的支承梁。不考慮板的連續(xù)性。不考慮板的連續(xù)性。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v 內力內力a. 三角形荷載作用下的內力化為等效均布
49、荷載計算。三角形荷載作用下的內力化為等效均布荷載計算。b. 梯形荷載作用下的內力可先按固端彎矩相等的條件換算成等效均布荷載。梯形荷載作用下的內力可先按固端彎矩相等的條件換算成等效均布荷載。c. 三角形荷載也可換算成等效均布荷載計算。三角形荷載也可換算成等效均布荷載計算。pq)21 (32三角形荷載三角形荷載pq85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010220122112131222lllpMMMMMMuuuuuuu 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
50、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2.3.4 雙向板的截面設計與構造要求雙向板的截面設計與構造要求1. 截面設計截面設計(1) 對四邊都與梁整體澆接的板,考慮拱效應,其彎矩設計值對四邊都與梁整體澆接的板,考慮拱效應,其彎矩設計值可按下列情況予以減少:可按下列情況予以減少:v 中間區(qū)格板的支座及跨內截面減少中間區(qū)格板的支座及跨內截面減少20。v 邊區(qū)格板的跨內截面及第一內支座處截面:當邊區(qū)格板的跨內截面及第一內支座處截面:當lb / l 1.5時,時,減少減少20;當;當1.5 lb / l 2.0時,減少時,減少10。 式中式中l(wèi)為垂直為垂直于樓板邊緣方向板的計算跨度;于樓板邊緣方向板的計算跨度; lb為沿
51、樓板邊緣方向板的為沿樓板邊緣方向板的計算跨度。計算跨度。v 角區(qū)格板截面彎矩值不予折減。角區(qū)格板截面彎矩值不予折減。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2) 截面有效高度截面有效高度(3) 配筋計算:單位寬度內所需鋼筋,配筋計算:單位寬度內所需鋼筋,ss0yMAh f 2( mm /m)單單位位為為s0.9 0.95 式式中中,010220 mm30 mmhhhh短短跨跨方方向向:長長跨跨方方向向:h式式中中, 為為板板厚厚。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1)板厚)板厚 80160 mm,簡支板,簡支板h/l01 1/45;連續(xù)梁;連續(xù)梁h/l01 1/50( l01為短跨跨長為
52、短跨跨長 )。)。2. 構造要求構造要求(2)鋼筋的配置)鋼筋的配置v 短跨方向鋼筋放在外邊,長跨方向放在里面。短跨方向鋼筋放在外邊,長跨方向放在里面。v 可將每一方向分成板帶,兩個方向的邊緣板帶寬度均可將每一方向分成板帶,兩個方向的邊緣板帶寬度均為為l01 /4 。邊緣板帶單位寬度范圍內的配筋等于中間板。邊緣板帶單位寬度范圍內的配筋等于中間板帶單位寬度范圍的一半。帶單位寬度范圍的一半。v 支座上承受負彎矩的鋼筋按計算確定,沿支座均勻配支座上承受負彎矩的鋼筋按計算確定,沿支座均勻配置,伸入支座長不小于置,伸入支座長不小于l01 /4 。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中間板帶與邊板帶的正
53、彎矩鋼筋配置中間板帶與邊板帶的正彎矩鋼筋配置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2.4無梁樓蓋無梁樓蓋無梁樓板及板的劃分無梁樓板及板的劃分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無梁樓板的塑性絞線分布無梁樓板的塑性絞線分布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 柱帽的主要形式柱帽的主要形式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0,)15.07 .0(hufFmmpctl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
54、無梁樓板的配筋構造無梁樓板的配筋構造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2.5樓梯設計樓梯設計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2.5樓梯設計樓梯設計按施工方按施工方法分為法分為整體式樓梯裝配式樓梯按梯段按梯段結構形結構形式分為式分為梁式樓梯板式樓梯 特種特種樓梯樓梯須按須按空間空間問題問題求解求解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2.5.1 板式樓梯設計板式樓梯設計(1)基本組成基本組成:梯段板、平臺板和平臺梁。梯段板、平臺板和平臺梁。(2)優(yōu)點:)優(yōu)點:下表面平整,施工時支模方便。下表面平整,施工時支模方便。 缺點:缺點:梯段跨度較大時,斜板較厚,材料用量較多梯段跨度較大時,斜板
55、較厚,材料用量較多。(3)適用范圍:)適用范圍:可變荷載較小,梯段跨度不大于可變荷載較小,梯段跨度不大于3.0m的的情況。情況。(4)重點掌握:)重點掌握:每一組成部分所承受的荷載、計算單元每一組成部分所承受的荷載、計算單元、內力計算、配筋計算和相關構造要求。、內力計算、配筋計算和相關構造要求。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 板式樓梯設計板式樓梯設計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換算成與板面垂直的荷載后,按簡支梁求跨中彎矩,換算成與板面垂直的荷載后,按簡支梁求跨中彎矩,考慮到支座構造后,近似?。嚎紤]到支座構造后,近似?。?20max00 220201(coscos)101()cos10 cos1()10qlMgllgq lgq l 式中式中:cosgg 第二章第二章 樓蓋結構設計樓蓋結構設計2.5.2 梁式樓梯設計梁式樓梯設計(1) 基本組成:基本組成:踏步板、梯段斜梁、平臺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網絡客服工作總結及時解答解決用戶問題
- 食品行業(yè)食品安全培訓總結
- AIDS抗病毒治療課件
- 2025年全球及中國血流動力學監(jiān)測解決方案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2030全球新能源交流繼電器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全球剛性墻庇護所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游戲視頻背景音樂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2030全球滑移轉向巖石拾取器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全球甲氧氯普胺片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工業(yè)級硅酸鉀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充電樁知識培訓課件
- 2025年七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主要知識點
- 2025年交通運輸部長江口航道管理局招聘4人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圍術期下肢深靜脈血栓基礎預防專家共識(2024版)解讀
- 偏癱足內翻的治療
- 藥企質量主管競聘
- 信息對抗與認知戰(zhàn)研究-洞察分析
- 心腦血管疾病預防課件
- 手術室??谱o士工作總結匯報
- 2025屆高三聽力技巧指導-預讀、預測
- 蘇州市2025屆高三期初陽光調研(零模)政治試卷(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