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學概論講義_第1頁
語言學概論講義_第2頁
語言學概論講義_第3頁
語言學概論講義_第4頁
語言學概論講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語言學概論講義主講教師:周有斌第一章 關于語言本章的重點和難點:語言符號的五性;語言是交際和思維的工具。本章的亮點:討論題教學目標:學生理解,掌握教學手段:講授,討論課時安排:4課時一、語言的結構體系(2課時)語言是音義結合的,以詞匯為建筑材料,以語法為組織規(guī)律構成的符號系統(tǒng)(一)、詞匯是語言的建筑材料詞匯是語言的建筑材料,由詞和固定短語構成。詞由語素構成。如:教師teacher詞根是教,后綴是師,整個詞的意思是教書的人。使用語言是以詞為單位,不以語素為單位,詞是音義結合的能獨立運用的最小單位。固定短語是詞的固定組合。又叫熟語。如:一箭雙雕一石兩鳥to kill two birds with

2、one stone(英語)一擊兩兔(俄語)這些詞的組合是固定的,語言中現(xiàn)成的,不能任意改變。他們的意義不能從字面上理解,而要從整個熟語理解,這三個熟語的意義都是“一舉兩得”。詞和固定短語是現(xiàn)成的語言單位,如果說詞像磚瓦,固定短語就像預制板,他們都是現(xiàn)成的建筑材料。詞語的簡單羅列不能構成完整的,可理解的話語。詞匯要受語法的支配才具備有條理,可理解的性質。(二)、語法是語言的組織規(guī)律語法是語言的組織規(guī)律。語法規(guī)則可以把語素構成詞或詞形,把詞構成詞組,把詞和詞組構成句子。(三)、語言體系是由詞匯和語法構成的音義結合的符號系統(tǒng)(五性)1、符號性(符號的特點,語言符號的獨特特征)2、任意性(音義結合的理

3、據性和任意性)3、線條性(形式的線條性與結構和語義的層次性)4、系統(tǒng)與層次性(語言是一個系統(tǒng)。兩層裝置,由語音到表義)5、人類性(語言使人區(qū)別于動物。人類語言區(qū)別與動物“語言”)二、語言的社會功能(2課時)(一)、語言是交際的工具1、交際的特點交際必須有不同的信息發(fā)出者和信息接受者,必須有信息的傳播意圖,行為和結果。自言自語不是交際,母雞咯咯叫不是交際,看到小偷在偷東西,心里想說但是不敢說也不是交際,有人罵你,可是你沒有聽到,也不是交際。2、人類的交際工具交際總會憑借一些工具。最簡單的是用我們人自己身體的活動,包括眼神,手勢,身勢等。如鼓掌歡迎,舉手為禮,揮手送別,伸舌表示驚訝等。不同民族的身

4、勢等伴隨動作不同。如打招呼:中國人過去是打躬作揖,歐美人用的是握手,接吻,擁抱等方式。庫泊愛斯基摩人用一個拳頭連打對方腦袋。拉丁美洲有些地方的居民以拍背為禮。波利尼西亞有些地方是擁抱和互相擦背。澳大利亞的毛利人則以碰鼻為最高的歡迎禮。點頭表示同意,搖頭表示不同意,也不是各個民族都這樣。我國境內的佤族人就用搖頭表示同意,塞孟人頭往前沖表示同意。奧維崩達人伸出食指在眼前晃動表示不同意。我們經常見到海上或者空中作業(yè)所用的旗語,交通上的紅綠燈,公共廁所門口男女示意圖畫,聾啞人的手勢語,數(shù)學符號,物理化學公式,還有電報代碼等也都是代表一定意義的交際工具。文字也是一種交際工具。它是依附于口語的交際工具。今

5、天世界上沒有文字的語言比有文字的語言多得多。3、語言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1)基礎性基礎性指任何非語言的交際工具都建立在語言的基礎上。比如旗語,紅綠燈,電報代碼,物理化學公式等都需要用語言加以規(guī)定和解釋。握手,鼓掌,搖頭,擁抱等雖然沒有與語言直接聯(lián)系,但是作為一種交際行為,必須在人們的頭腦中轉換成語言代碼,才能被人們接受和理解。(2)廣泛性廣泛性是說語言作為交際工具使用范圍最廣泛,其他符號一般在特定范圍表達特定的意義。語言使用的范圍是沒有限制的,不管是具體的還是抽象的,不管是客觀存在的還是人們主觀認為的哪怕是及其微妙的情感,都可以用語言表達。當然有時候也可能出現(xiàn)“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現(xiàn)象。(二)

6、、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是抽象思維的工具。技術思維:比如騎自行車打球踢球,思維工具是現(xiàn)場情景。形象思維:比如文藝創(chuàng)作,思維工具是各種表象。抽象思維:比如邏輯思考,推理,判斷,思維工具是語言。是形成思想的工具。是表達思想的工具。使思維活動人化。因此語言是觀察思維的窗口。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雖然面對的客觀現(xiàn)實相同,大腦的生理構造也相同,具有共同的思維能力,但是他們認識現(xiàn)實世界的方法卻各不相同。思維方法也不同。如看(見)to see看書to reed看電視watch Tv看朋友visit a friend看笑話make fun of sb/sth (see 也有“看”沒有的意義。如May I see y

7、ou home這里SEE陪伴護送)又如:英語中,名詞性的修飾結構中,總是做中心成分的名詞先出現(xiàn),然后出現(xiàn)修飾語。漢語則相反。美國是一個擁有森林,沙漠,山脈,高原和肥沃的平原的多樣化國家。(The united states is a land of forest,desert,mountains,high flatlands and fertile plains)又如:在姓名排列中,中國首先是字姓,輩分,其次是自己的名字,突出的是氏族整體,西方人一般先是自己的名字,再是父名,然后才是宗族姓,突出的是個體。在時間,地址的書寫,表達順序上,中國人習慣以年月日時分秒為序。地址則按國家省市縣街道門牌號

8、碼排列。突出的是整體到個別的近景式的分析關系。西方人則相反。突出的是個別到整體的遠景式的合成關系。一個把自己把具體放在后面,一個把自己把具體放在前面。(三)、語言是社會上傳遞信息的工具語言是信息的主要載體,自然也是傳遞信息的主要工具。三、語言和言語(話語,說話)語言存在于言語之中,言語是對語言的使用。語言是有限的,而言語是無窮的。區(qū)分語言和言語,就是使無窮變有限。言語活動要選擇語言中的詞匯和語法手段,組成話語。討論:(1)既然思維離不開語言,那么聾啞人能不能進行思維?(2)運用語言與思維的關系,解釋“自言自語”“只可意會,不可言傳”(3)你覺得語言與言語是否需要區(qū)分?(需要區(qū)分。首先,他們的區(qū)

9、別是客觀存在的;其次,區(qū)分有利于研究。)第二章 關于語言學本章重點和難點:語言學的研究對象;語言學的作用,傳統(tǒng)語言學;現(xiàn)代語言學;當代語言學本章難點:傳統(tǒng)語言學;現(xiàn)代語言學;當代語言學 教學目標:學生了解教學手段:講授課時安排:4課時一、語言學的對象和任務(2課時)研究的對象是語言。具體來說包括以下一些內容:1、語言的性質:語言是用聲音作為形式,用一切事物(意義)作為內容的符號系統(tǒng)。語言是在交際,思維,心理調節(jié),文化記載等領域用來表達信息的最重要的工具。2、語言的結構:形式系統(tǒng)結構(語音文字)和內容系統(tǒng)結構(語義);符號系統(tǒng)結構(詞語)和語法系統(tǒng)結構(規(guī)則)3、語言的關系:世界的語言分布情況。

10、語言的結構特點類型。語言的歷史來源類型。語言的現(xiàn)實地位關系(共同語和非共同語,內語和外語)4、語言的發(fā)展:語言和文字的起源。語言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和特點。語言發(fā)展的補償性。(漸變性和突破性,平衡性和不平衡性的對立關系)。語言的簡便化和書面語言的口語化。語言的分化和統(tǒng)一。語言的建設(改革規(guī)范教育)5、語言的教學:一般規(guī)律和特點。第一語言的習得與教學。第二語言的習得與教學。文字(特別是漢字等特殊文字)的習得與教學。6、語言的使用:一般規(guī)律和特點。語言使用過程。語言交際的環(huán)境因素。語言交際的合作原則。語言交際信息的類型。含義的設計和獲得。語言交際策略。語言的藝術化。二、傳統(tǒng)語言學傳統(tǒng)語言學一般指十九世紀

11、以前的語文學和十九世紀以來的歷史比較語言學。語文學從音義結合的角度對語言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對結實經典,對人們的言語修養(yǎng),對語言教學都有很大的作用。歷史比較語言學在進行歷史比較和構擬時,較多注意語音,忽視語義,但所進行的譜系分類至今影響著對親屬語言的研究。這說明傳統(tǒng)語言學有很大功績。二十世紀初葉雖然現(xiàn)代語言學興起,但傳統(tǒng)語言學仍在發(fā)展。1、我國的語文學研究。戰(zhàn)國是荀況正名篇,稍晚我國第一部語義詞典爾雅,紀元前后楊雄方言,公元一世紀許慎說文解字,劉熙釋名,隋朝陸法言廣韻,宋朝陳彭年切韻,清代王引之的經傳釋詞和劉淇助字辯略。這些著作研究的重點是文字和書面語言,研究的目的是解釋經典和古代文獻

12、。根據研究的對象,可分為訓詁學,文字學,音韻學三個分科,統(tǒng)稱為“小學”。大體上說來,中國傳統(tǒng)語言學中的訓詁學,文字學著重研究字形,音韻學著重研究字音。由于形、音、義關系密切,上述各著作都具有“字典”的性質。又由于共同的目的是解釋古代文獻,整個“小學”成為經學的附庸。在古代歐洲和印度,也出現(xiàn)了語文學。也有語法研究。如亞里士多德提出八品詞。2、歷史比較語言學。盛行于十九世紀的歐洲。它主要研究某種語言或各種語言的發(fā)展史。歷史語言學又叫歷時語言學。根據方言之間或親屬語言之間的語音對應關系來研究語言的歷史發(fā)展,確定語言之間的親屬關系。如外國學者曾一度認為粵,閩諸方言是不同的語言,而不是方言,外國學者白保

13、羅,馬提索夫認為侗臺語,苗瑤語不屬于漢藏語系,而應歸入南島語或南亞語。通過歷史的比較,劃分語言的譜系,施萊歇的語言譜系圖是歷史語言學研究上的重大發(fā)展。歷史比較語言學使傳統(tǒng)的語文學擺脫了對文獻學和歷史學的附庸地位,把語言研究建立在歷史發(fā)展的基礎上,并注意到口語的研究。3、理論語言學流派。自然主義學派,把語言當作自然現(xiàn)象,沒有歷史,自由增長。浪漫主義學派,以德國語言學家洪堡特為代表,分語言為內部形式和外部形式認為語言是動態(tài)的活動,不是靜態(tài)的活動結果。唯美主義學派,認為語言是精神的表現(xiàn),把語言學歸為美學。觀念主義學派,以美國語言學家薩 爾為代表,認為語言的實質是觀念,語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三、現(xiàn)代

14、語言學進入二十世紀后,現(xiàn)代語言學的理論和方法興起。1、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早年從事過印歐語言的歷史比較研究,寫過論印歐語言元音的原始系統(tǒng)。后來,他在多年教學和研究中,深感歷史比較語言學有其局限性,如:孤立的處理語言單位,忽視語言的體系性;強調語言的歷史比較,忽視共時研究等。他經過深入研究,提出一系列理論和方法,于1906年和1911年在日內瓦大學講授普通語言學課程,被成為日內瓦學派。索緒爾于1913年去世,他的學生巴利和薛施藹根據聽課筆記整理成普通語言學教程一書,與1916年出版。標志著現(xiàn)代語言學的產生。2、索緒爾的主要理論觀點。(1)區(qū)分語言和言語兩個概念。(2)認為語言是一種符號體系。語言

15、符號包括能指和所指兩方面,能指和所指的聯(lián)系是任意的,但符號即經約定俗成,在共時體系中是不變的,個人不能改變他。認為語言體系中各要素相互處于組合關系和聯(lián)想關系之中。后來,葉爾姆斯列夫把聯(lián)想關系稱為聚合關系。組合關系就是由兩個以上相連續(xù)的單位構成的橫的線性關系。如詞構成詞組:語言學的科學性。在話語之外,一些有共同點的詞會在人的記憶中聯(lián)合起來,構成具有各種關系的集合。聚合關系就是語言單位按一定共同點相互聯(lián)系的縱的潛在關系。如“語言學、心理學、教育學”構成一種聚合關系;“語言學、語言觀、語言論”構成另一種聚合關系。(3)把語言學分為內部語言學和外部語言學。內部語言學研究語言體系,外部語言學研究語言同社

16、會、民族、政治、文化、心理等因素的關系。(4)把語言學分為共時語言學和歷時語言學。共時就是靜態(tài),歷時就是演化的。3、結構語言學索緒爾是結構語言學的奠基人,結構語言學各流派以索緒爾的語言理論為基礎。(1)布拉格學派此派創(chuàng)始人是馬德修斯,代表人物是特魯別茨科依,雅科布遜等。其重要特點是把結構主義和功能主義結合起來,認為語言結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語言功能。他們最突出的成果是音位學研究。布拉格學派發(fā)展了索緒爾的理論,如他們認為對語言的共時描寫并不排斥語言的歷時發(fā)展。在語言與言語的問題上,他們也有些獨到的見解。(2)哥本哈根學派此派的代表人物是布龍達爾和葉爾姆斯列夫。葉爾姆斯列夫強調,在語言共時體系中,

17、只有語音和語義的關系才是語言學的對象。葉爾姆斯列夫認為,在此之前的語言學往往把語言研究作為工具,而不是作為目的:把語言看成是符號系統(tǒng)為的是研究人類思維系統(tǒng)和人類心理實質,把語言看成是一種社會制度為的是研究一個民族的特征,把語言看成一種不斷變化的現(xiàn)象為的是個人語體變化和人類的變遷。以前的語言學研究的是語言的物質的,生理的,心理的,邏輯的,社會的,歷史的各個方面,惟獨沒有研究語言本身。關于語言研究的對象,他認為不是實體而是關系。他發(fā)現(xiàn)了多種關系,如依存關系,(一致性),決定關系(選擇性),共存關系(搭配)。他認為語言是一種符號。句子、短語、詞都是意義的載體,都是符號。但有些實體并不是意義載體,如音

18、位。他本身不再代替任何東西。因此他認為語言有兩個系統(tǒng),為了無限豐富,無所不可表達,語言必須提供無限的符號,另一方面,為了便于掌握,使用方便,這些無限的符號必須建造在有限的非符號之上(圖形)?!坝糜邢薜膱D形去構筑新符號是一切語言的最根本的特征。符號是表達方式與表達內容的綜合體,他稱之為符號依存關系。把表達方式和表達內容稱之為依存單位。他根據表達方式與表達內容的關系區(qū)分不同的語言類。如果表達方式與表達內容完全一致就是雙重形式語言。如果表達方式與表達內容必須結合起來成為語言,那就是表示性語言。如果表達內容本身就是語言,那就是元語言,如果表達方式本身就是語言,那就是含蓄性語言。(3)美國學派此派奠基人

19、是鮑阿斯(博厄斯),主要代表是布龍菲爾德。他們認為語言學應該描寫或的語言事實,而不用語言的歷史知識來影響共時描寫。所以此派又成描寫語言學派。他們重視形式描寫,認為闡明語義不是語言學的任務。博厄斯的主要觀點及貢獻:出生于德國,大學時期,在一次考察中他發(fā)現(xiàn),人類學不象人們所認為的那樣,屬于地理學的一個分支。就是說,對一個社會影響最大的不是地理條件或客觀環(huán)境,而是一個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他很快認識到,語言是打開一種民族文化的鑰匙,對了解一種文化的各個方面都是不可缺少的。十九世紀八十年代,博厄斯移居美國,這時史密遜學院資助博厄斯組織考察團,對墨西哥以北的美洲印第安土著語進行調查。在近二十年的考察之后,他于

20、1911年編輯出版了美洲印第安語言手冊。認為語言只有結構上的區(qū)分,沒有發(fā)達與原始之分。描寫了語言學的框架。語言的語音,語言表達的語義范疇,表達語義的語法組合過程。博厄斯并沒有留下很高深的理論,但是他奠定了美國描寫語言學的基礎。他的基本觀點和考查描寫語言學的方法,造就了一代語言學家,并影響到幾代語言學家。布龍菲爾德出生于美國的芝加哥1906年畢業(yè)于哈佛大學,后來在芝加哥大學進修并擔任教學工作。語言論是一切語言研究者的課本,是科學研究方法的楷模。進一步發(fā)展了語音學和音位學的理論。(把音位分為三種;不同的語言有不同的因為系統(tǒng)。)關于語法形式,他首先區(qū)分了自由形式與粘附形式。后半部分討論了歷史語言學中

21、的重大問題。(4)倫敦學派此派代表人物是弗斯和哈利迪。其特點是重視語言的社會功能,又稱功能結構語言內學派。弗斯一方面受到索緒爾的影響,一方面受到波蘭籍人類語言學家馬林諾夫斯基的影響,他主張把語言內放到社會環(huán)境中去研究。哈利迪把語言功能分為概念功能,交際者關系功能和話語功能三種。概念功能就是思維和認識的功能,交際者關系功能表示交際者在諺語環(huán)境中的身份及其相互關系。話語功能是形成話語,使語言實現(xiàn)同環(huán)境聯(lián)系的功能。倫敦學派重視功能,但沒有離開結構主義。他們認為結構就是語言單位的組合性排列,而體系是語言單位的聚合集。他們根據功能與結構結合的觀點,形成了完整的體系語法。4、轉換生成語言學喬姆斯基的語言觀

22、:語言是什么?人為什么會說話,人是怎樣學會說話的。人的語言能力和語言知識到底是什么?喬姆斯基在研究語言中發(fā)現(xiàn),有許多現(xiàn)象是結構注意語法和行為主義心理學所解釋不了的。喬姆斯基提出了“語言習得機制”和“普遍語法”的觀點。四、當代語言學當代語言學研究的特點:1、重視語義研究。當代語言學認為語言是音義結合的詞匯和語法的體系,十分重視語義的研究。傳統(tǒng)語言學至今把語言劃為語音,詞匯,語法三要素,只在語法學和詞匯學中有限的研究語義問題,沒有像劃分出語音學那樣把語義學劃分出來。結構語言學只分音位學和語法學兩門分科,既不重視語義,也不重視詞匯體系。轉換生成語言學早期也忽視對語義的研究。結構語言學從三十年代到五十

23、年代在歐美統(tǒng)治了二十多年,轉換生成語言學從五十年代后葉以新的姿態(tài)占領了美國語言學界的主要陣地。到了六十年代后葉,為了克服語言研究忽視寓意這個局限性,各派語言學家都致力語義學的研究,從六十年代后期到整個七十年代,西方語言學界開展了一場語義和句法問題的學術討論,使語義學成為同語音學,語法學并列的分科。2、語言學的對象擴大為語言體系,言語活動和言語機制。結構語言學把語言體系作為語言學的唯一對象,離開言語活動而研究抽象的語言體系,會使語言體系本身陷于枯竭境地。人在言語活動中逐步掌握語言體系,在言語交際中建構話語,理解話語,所以言語活動離不開對言語機制的探討。由于當代語言學重視研究言語,主要研究言語規(guī)律

24、的現(xiàn)代修辭學便成為語言學的重要分科,日益受到重視。同研究言語有關的語用學,話語語言學,信息語言學,社會語言學等分別形成。3、語言學邊緣學科涌現(xiàn)。當代語言學的對象已不局限于語言體系,它要探索言語規(guī)律,研究言語機制。這樣就需要同社會,心理等因素聯(lián)系起來研究,從而形成不同的邊緣學科。其中,工程語言學精密的方法分析語言,為各種自動機器提供規(guī)則系統(tǒng),社會語言學研究有目的的言語活動,研究語言結構變體和社會變異之間的對應,心理語言學和神經語言學研究人的言語機制,社會心理語言學的逐步形成。4、語言學理論廣泛應用。當代語言學理論應用到廣泛的領域。除工程語言學所涉及的機器翻譯,情報自動檢索,人機對話,人工智能和心

25、理語言學及神經語言學所涉及的失語癥治療兒童語言發(fā)展等領域外,目前最普遍的應用領域是言語修養(yǎng),文字創(chuàng)制和改革,詞典編纂,翻譯,語言教學等領域,因而修辭學,文字學,詞典學,翻譯學,外語教學論等分科很快發(fā)展,引起廣泛的重視。工程語言學:自動機器翻譯;文本處理;人機對話;人工智能。語言教學與研究:第二語言教學與研究;兒童語言五、語言學的地位與作用語言學是一門社會科學。是科學體系中最接近自然科學的社會科學之一。語言學同生理學、物理學等自然科學緊密聯(lián)系。由于語言和思維的辨證統(tǒng)一,語言同哲學,邏輯學,心理學緊密聯(lián)系;由于語言是一門社會科學,它同文藝學,歷史學,社會學,人類學,教育學,民族學,考古學等聯(lián)系更加

26、緊密。在現(xiàn)代科學體系中,由于機器翻譯,自動控制,人機對話等方面向語言學提出了迫切任務,使語言學同數(shù)學,數(shù)理邏輯,控制論,信息論,概率論,符號學,計算機科學建立了密切的聯(lián)系。語言作為社會現(xiàn)象,語言是文學的第一要素,語言是人類思維的工具,語言是音義結合的符號體系。語言是信息的重要載體。數(shù)理邏輯用語言體系獲得檢驗形式邏輯定理的材料,數(shù)學中的方法,模糊集,集合論的概念可用來分析語言現(xiàn)象。物理學研究有聲語言的聲學方面,生理解剖學研究言語器官,高級神經生理學把語言作為第二信號系統(tǒng),等等。因此,語言學必須同這些學科緊密聯(lián)系。其中同社會科學的聯(lián)系是傳統(tǒng)的,在現(xiàn)代科學體系中,語言學同一系列新興的自然科學建立聯(lián)系

27、,這是值得注意的趨向。六、語言學的學習方法(一)、語言學不同于現(xiàn)代漢語語言學又叫作語言學理論,語言理論,語言原理等。作為這們學科的基礎課,又經常在后面加上“概論”,“概要”,“綱要”,“通論”,“導論”,“引論”,“基礎”等?!罢Z言學綱要”不同與現(xiàn)代漢語,它們的區(qū)別主要有:1語言學綱要針對的是整個人類語言,講述整個人類語言的規(guī)律?,F(xiàn)代漢語針對的是個別語言。2語言學重在提煉理論,而現(xiàn)代漢語重在描寫語言事實。3語言學這門課一般要引用大量的外語例子,但是對于學生太多的外語資料學起來很困難,對于教師,實際上也不可能熟練地學會很多外語,所以一些教材為了減輕負擔,基本上用漢語的例子而且介紹的內容也局限于語

28、言的結構,所以使人產生一個誤解,以為語言學概論不過是在現(xiàn)代漢語課程中加進去一點外語的例子。(二)、語言學的學習方法1、弄清基本概念,不要死記硬背。如“什么叫語言”2、要做到融會貫通,不要生吞活剝。只有領會了問題的精神實質,才易于做到融會貫通。3、要聯(lián)系語言實際,不要只記住抽象的理論觀點。要隨時觀察和分析實際語言材料。在使用語言過程中,要注意自己和別人話語中的語言現(xiàn)象,看看語法是不是正確,精練,詞匯是不是選得恰當,得體,語義是否清晰,鮮明,語音是否標準,和諧,話語是否適合語境,是否有效的完成交際任務。喲啊敏銳的觀察新的語言現(xiàn)象,如最近出現(xiàn)的新詞語及新的搭配。4、要善于運用語言學理論,解決實際問題

29、。把現(xiàn)代語言學理論應用到廣泛的領域。如言語修養(yǎng),語言美,語文教學,對外漢語教學,外語教學,翻譯,詞典編纂,文字創(chuàng)制和改革,制定音標,機器翻譯,信息自動檢索,人機對話,信息傳遞和處理,自動控制,人工智能,失語癥治療,人工語言創(chuàng)制,文藝創(chuàng)作等領域都要運用語言學理論。第三章 語音本章的重點:語音的發(fā)音,音素,音位難點:音素,音位教學目標:理解,掌握,運用教學手段:講授,討論課時安排:8課時一、語音學研究的對象和語音學的各個分支。(一)、什么是語音,語音學?人們?yōu)榱私浑H的目的,通過人的發(fā)音器官發(fā)出的代表一定意義的聲音,叫語音。打鼾,打噴嚏,打哈欠,咳嗽,雖然是發(fā)音器官發(fā)出來的,但因為沒有意義,所以都不

30、是語音,只是一種生理反射, 笑聲,吹口哨,噓聲,舌間發(fā)出的嘖嘖聲,雖然代表一定的意義和感情。但不是語言,所以也不是語音。研究語音的學問叫語音學。(二)、語音學的各個分支言語交際的全過程包括三個階段:發(fā)音傳播感知。這分別代表了語音的生理屬性,物理屬性和心理屬性。除此之外,語音還有著十分重要的社會屬性。比如,表示某個具體的意義要用什么樣的語音或語音組合,是社會的某個種群(民族或方言群體)約定俗成的,不同的社會種群有著不同的語音體系。語音學的研究對象就包括了語音的這些不同的層面。發(fā)音語音學:研究語音的發(fā)音過程的語音學分支。一次發(fā)音運動能夠發(fā)出什么樣的聲音主要取決于發(fā)音器官的生理狀態(tài)。因此發(fā)音語音學也

31、叫生理語音學。傳統(tǒng)的發(fā)音語音學主要是根據研究者自身的感性體驗對發(fā)音器官的生理狀況進行描寫(聲帶是否振動,開口度的大小,嘴唇的圓展,舌頭的位置等)隨著現(xiàn)代生理學的發(fā)展和實驗研究手段的進步,發(fā)音語音學的已經克服了早期描寫的主觀性。例如,通過X光攝影和磁共振技術,人們可以精確的記錄發(fā)音器官運動的全過程。通過電肌位的分析,人們可以了解到底是那些肌肉群參與了發(fā)音。通過對呼氣流量,咽腔,口腔,聲門下氣壓值的測定可以更清楚的知道某些音的發(fā)音機理。聲學語音學:研究語音在空氣中傳播的物理學特性的語音學。從物理學特征來看,語音的特性可概括以下四個方面:音高、音長、音強、音色。感知語言學:研究語音感知階段的生理學,

32、心理學方面特征的語音學。感知語音學研究的對象是人耳的生理構造以及大腦理解語音的心理過程。音系學:全稱叫音位系統(tǒng)學。以某一種語言或方言內語音與語義的聯(lián)系為出發(fā)點,分析有多少語音單位,語音單位的聚合與組合情況,以及組合時發(fā)生的語流音變等。如果說前面三種語音學是以語音本身的物質性為基礎,音系學則是以語音的社會功能為基礎,它的工作是把現(xiàn)實中千變萬化的具體語音抽象化,整理成一套簡單易行的語音體系。(三)、語音的分類1、根據聲音的產生來分,主要有樂音和噪音。樂音是由有規(guī)則音波構成的,悅耳動聽。發(fā)樂音時,聲門關閉,聲帶靠攏,氣流從聲門窄縫中擠出來,這時聲帶顫動發(fā)出音來。發(fā)噪音時,聲門大開,聲帶放松,氣流自由

33、的通過聲門。噪音是由許多不規(guī)則的音波構成的,刺耳不動聽。一般情況下,語音是樂音,清輔音是噪音,而濁輔音是樂音和噪音的混合音。2、根據在音節(jié)中所處地位來分。分為元音和輔音。在音節(jié)中,發(fā)音比較響亮,且音長能夠長久,總是處于音節(jié)中心地位的音,叫元音,也叫母音。發(fā)音不能持久,或者雖能持久但不響亮,在音節(jié)中處于從屬地位的音叫輔音,又叫子音。3、根據共鳴腔來分。分為口音,鼻音以及口鼻音。在口腔中共鳴的音叫口音,在鼻腔中共鳴的音叫鼻音。發(fā)音是一部分氣流從鼻腔中出來,同時在口腔和鼻腔中共鳴的音叫口鼻音。二、發(fā)音語音學(一)、發(fā)音器官1、動力器官:氣管,支氣管,肺,胸廓,胸部肌肉群。為聲帶的振動及口腔中發(fā)出的噪

34、音提供動力2、發(fā)音體:聲帶。聲帶位于喉腔中,喉腔主要有聲帶以及改變聲帶形狀的一些軟骨,肌肉以及韌帶。聲帶是兩片很小的薄膜,長度只有1314毫米,前后兩端附在軟骨上,中間的通路叫聲門。由于肌肉和軟骨的活動,聲門可以打開或閉攏。當我們發(fā)元音和濁輔音時,聲門就閉攏,氣流沖擊聲帶,使他發(fā)生振動,于是發(fā)出元音和帶樂音成分的輔音。發(fā)清輔音的時候,聲門是張開的,氣流可以自由通過,聲帶不顫動。聲帶發(fā)出的原始聲波音量很小,很像蜜蜂的嗡嗡聲,很單調。經過聲道的調制,共鳴腔的放大,才有了音量,形成各種不同的音色。3、共鳴腔:口腔,鼻腔和咽腔。口腔和鼻腔中的器官是一部分音的發(fā)音體,也是所有音的生成地。鼻腔和咽腔中的發(fā)

35、音器官很少??谇恢械陌l(fā)音器官主要有:上腭區(qū),舌區(qū),下頜區(qū)。上腭區(qū):上唇,上齒,硬腭,軟腭和小舌舌區(qū):舌尖,舌面,舌葉,舌根下頜區(qū):下唇,下齒(二)、發(fā)音1、元音的發(fā)音元音最終是在口腔中形成,口腔的不同形狀產生不同的元音。(1) 舌位的高低(嘴張的大?。┳罡叽胃甙敫哒邪氲痛蔚妥畹?。(2) 舌位的前后(舌頭前伸后縮)前央后(3) 嘴唇的圓展圓唇不圓唇(4) 元音發(fā)音的比較英漢單元音對比區(qū)別:首先,英語的元音都是舌面元音,漢語除了舌面元音,還有兩個特殊的舌尖元音和一個卷舌元音。其次,英語的元音區(qū)分比較細,分布比較均勻,分布在各個不同的高度和前中后不同的部位,在整個體系上達到了平衡,漢語的元音傾向與

36、高化,低元音少,而且舌面元音中沒有中等舌高的元音。再其次,英語的前元音中沒有圓唇音,而后元音多為圓唇音,唯有 不圓唇,但他并不與 構成對立,這種情況符合世界上大多數(shù)語言的通則。漢語元音的舌位都在舌的前后高低的極限位置,其中有 的舌位與標準元音的舌位完全一致。英語的元音,除3個央元音外,其他元音也有向央元音靠攏的傾向,換句話說,前元音并不太前,后元音不太后,高元音也并未高到極限位置。2、輔音的發(fā)音(1)輔音的重要的發(fā)音部位(英語和漢語的例子)聲門:兩片聲帶之間的空隙叫聲門。聲帶可以放松或拉緊,聲門可以打開或關閉。聲帶可以顫動,是產生多數(shù)聲音的基礎部分。 舌根(舌面后):舌根與軟腭舌面中:舌面與后

37、腭舌面前:舌面與中腭舌葉:舌尖與舌面前同時接觸硬腭前部舌尖前:舌尖與上齒背接觸時形成的位置。舌尖中:舌尖與上齒齦舌尖后:舌尖與硬腭前部齒間音;上下齒之間唇齒音:上齒和下唇雙唇音:上下唇(2)輔音的重要的發(fā)音方法(漢英例子)從阻礙方式塞:就是閉塞,發(fā)音器官的兩部分緊緊靠攏,賭住氣流的通路,然后突然打開,讓氣流沖出,發(fā)出聲音。有點像開汽水瓶的蓋子。像打擊或彈撥樂器。顫:舌尖或小舌連續(xù)顫動而發(fā)出的音,氣流呼出的通道被堵住后迅速打開,再堵住,再打開,好象是緊緊相連的一小串顫音。閃;閃音是舌頭顫一次發(fā)出的音,如,俄羅斯人說英語,常常把一連打幾個滾,這是用顫音代替了閃音。擦:摩擦,發(fā)音器官的某兩個部分接觸

38、或靠近,留下一個狹窄的縫隙,讓氣流從這個縫隙中擠出來。像樂器的拉或吹。邊:如果氣流通過的縫隙在口腔的兩側,叫做邊音。如,發(fā)音時舌尖和齒齦接觸,正面堵住氣流,出路,氣流從舌頭的兩邊流出。半元音:如果氣流受到的阻礙很小,只是在通過是稍微有些摩擦,發(fā)出的音接近毫無阻礙的元音,叫半元音。塞擦:塞和擦兩個方法還可以結合起來,先塞后擦,發(fā)出色擦音。塞擦音是部位相同,清濁一致的一個塞音和一個擦音緊密的結合在一個發(fā)音過程里發(fā)出來的音,聽起來是一個音素。從氣流是否通過鼻腔鼻音和口音從聲帶是否振動清音和濁音。鼻音,邊音,顫音,閃音,半元音一般都是濁音。只有塞音,擦音,塞擦音存在清濁兩套。從氣流是否有強弱的區(qū)別送氣

39、音與不送氣音。只有塞音與塞擦音存在送氣與不送氣的對立。從是否有附加特征腭化音,發(fā)輔音時,舌面前部略向硬腭抬起,使輔音帶有 的色彩。唇化音,發(fā)輔音的同時圓唇,使輔音帶有圓唇音 的色彩。舌根化音,發(fā)輔音時舌面后部略微向軟腭方向移動,使輔音略帶 的色彩。(3) 輔音發(fā)音的比較漢語輔音22個,英語輔音24個。英語和漢語的輔音中都有許多擦音和塞擦音,但彼此都不相同。第一,英語輔音的清,濁;漢語輔音的送氣與不送氣。第二,英語的齦類音與漢語的硬腭音。英語有豐富的齦類音,發(fā)音部位在齒齦,齒齦后部或齒齦硬腭部位的的共有11個,其中有塞音/ /,擦音/ /,塞擦音/ /,邊音/ /,鼻音/ /和無摩擦延續(xù)音/ /

40、,如果加上輔音連綴/ /,英語的齦類音就更多了。而且/ /幾個音的功能負荷量很大。發(fā)好齦類輔音是改進英語發(fā)音的一個關鍵。漢語的輔音中硬腭音豐富,成阻部位在舌尖硬腭或舌面硬腭的輔音共有7個,占漢語輔音總數(shù)的近三分之一,其中 在漢語輔音中使用頻率最高,而且 四個舌尖硬腭卷舌音是世界上許多語言都沒有的,也是漢語語音習得的難點。因此,發(fā)好這些硬腭音(漢語里稱為舌尖后音和舌面音)是學好漢語語音的關鍵。英語/s/、 /z/與漢語ss、zts英語/s/、 /z/是齒齦擦音,發(fā)音時舌端貼近上齒齦。漢語的 也是擦音,與英語的/ /非常相似,但發(fā)音時舌尖向前平伸,接近上齒背,是個齒音(舌尖前音),無對應濁音。中國

41、學生發(fā)英語/ /時錯誤較多,常用漢語的 代替,比如把 / /發(fā)成 (租)。漢語 是齒塞擦音(舌尖前),發(fā)音時氣流受到舌尖與上齒背的完全阻礙,然后從其窄縫中擠擦而出。漢語 的發(fā)音部位與發(fā)音方法與與英語/ /完全不同。英語/r/與漢語r 漢語 是個硬腭擦音,又叫卷舌音。在英語 等字音里經常有人用它代替英語的/ /,造成口音。英語/ /是個齒齦后部無擦通音。發(fā)音時,舌尖在齒齦后部朝硬腭方向上翹,但不像漢語那樣接近硬腭,而且氣流從舌中部通過時,沒有摩擦,雙唇略收圓。不管是發(fā)音部位還是發(fā)音方法上這兩個音都不同。英語/h/與漢語hx這兩個音都是不帶聲的擦音,聽起來相似,初學者往往把英語/ /發(fā)成漢語 ,在

42、讀 等的字音里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其實兩者的發(fā)音部位完全不同。發(fā)英語的/ /,氣流從微張的聲門中擠擦而出,故稱“聲門擦音”。漢語 發(fā)音時,氣流從舌后部與軟腭之間的窄縫中擠擦而出,普通話成為舌根擦音, 的摩擦聲比英語 的粗濁得多。3、用國際音標寫出漢語的聲母和韻母(1) 聲母(2)韻母(老師寫出漢語拼音,學生寫國際音標)單元音韻母雙元音韻母鼻韻母總結特點,教學生怎樣記住這些音。 聲母可以從發(fā)音部位來記,也可以從發(fā)音方法來記。從發(fā)音方法來記,和音標結合起來非常容易。韻母最重要的記住單元音韻母的音標。還應該記一些常見的普通話中沒有,而在英語或方言中經常出現(xiàn)的音。三、音系學(音位系統(tǒng)學)(一)、音位及音位

43、變體1、什么是音位?從發(fā)音的角度來看,語音的最小單位是音素。從語音在社會交際中所起的作用來看,最小單位不是音素,而是音位。音位是在不同的語言或方言中從區(qū)分意義的角度對語音進行的劃分。根據語音是否能夠區(qū)分意義,把語音分為不同的單位,這就是音位。這個概念要注意兩點:區(qū)分意義;不同的語言或方言。如 s 和 z 兩個音素,在芬蘭語與英語中的重要性不一樣。在芬蘭語中, s 可以讀為 z , z 可以讀為 s 。在表示數(shù)目“六”這個意義時,既可以讀為 ku si ,又可以讀為ku zi , s 和 z 的替換沒有引起意義的變化。而在英語中, s 和 z 則不能進行這樣的替換,seal si l不能讀作ze

44、alzi l,因為seal 的意思是密封,封條,而zeal的意思是熱情,熱心。又如 和 兩個音素在方言中和普通話中的地位也不一樣。這說明,同樣的音素在不同的語言或方言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因此所歸屬的音位也不同。音位必屬于特定的語言或方言。不同的語言或方言所包含的音位是不一樣的。2、音位與音素有何不同?音素是從語音的生理,物理性的角度提出的概念。音位是從語音的社會性的角度提出的概念。音位是在一定的語言或方言中,有區(qū)別意義作用的語音單位。音位是在音素的基礎上進一步概括整理出來的。任何語言或方言實際包含的音素是很多的。遠遠超出人們的想象,可以說是無數(shù)的。這不僅在于一個人的發(fā)音器官都不是完全相同的,

45、而且還在于就是同一個人重復發(fā)一個音,每次發(fā)的音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即使用國際音標,在添加各種附加符號,也是無法一一命名。我們只能從一個音域或者一組被認為很接近的音素中選出一個代表來代表它們。這是對音素進行的第一次篩選整理工作。如無數(shù)的 a 挑選了三個代表。在挑選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這些無數(shù)的音素在不同的語言或者方言中,意義和作用有著很大的不同。有的音非常重要,發(fā)音時嘴大一點或者小一點,音調高一點或低一點,就會引起意義的變化,非區(qū)分清楚不可。有的音卻相反。在特定的語言和方言中,有著數(shù)量不多的能夠引起意義不同的音素和數(shù)量很多的不能引起意義不同的音素,這就是形成音位理論的基礎。由此可見,音位是音素的單位

46、,一個音位往往包含有幾個音素,這幾個音素的發(fā)音有不可忽略的差別,這幾個音素往往出現(xiàn)于不同的語音環(huán)境,呈現(xiàn)一種互補分布,或者能夠出現(xiàn)與相同的語言環(huán)境,能夠被替換,但替換后不改變意義。3、歸納音位(怎樣劃分音位)語音單位在組合時的對立與互補關系是確定音位的主要依據。如在某個輔音位置上, 能夠彼此替換,是對立的,能夠區(qū)別意義,因此是兩個不同的音位。在某個輔音位置上, 不能替換,是互補的,不能區(qū)別意義,因此是同一個音位。又如在某個元音位置上, 可以替換,是對立的,能夠區(qū)別意義,是兩個音位, 不能替換,是互補的,不能區(qū)別意義,是同一個音位。不同的音的對立關系是必然的,那么互補關系是怎樣產生的呢?由發(fā)音條

47、件限制產生。替換時要根據語音相似的原則,如 與 出現(xiàn)位置互補,但屬于兩個音位。同一個層次上進行替換。以普通話中的十個元音音位為例。4、音位變體處于互補關系中的各個音素被看成為同一個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個音位的不同的變異形式,所以我們把它們叫做音位變體。如果出現(xiàn)的位置受條件的制約而形成的變體,就叫條件變體。如果相互替換是自由的,沒有條件的限制,就叫自由變體。 5音質音位與非音質音位從音質的角度分析的音位叫音質音位。從非音質的角度劃分出的音位叫非音質音位。非音質音位由聲音的高低,強弱,長短的不同來引起意義的不同。它包括調位,重位,時位。漢語中最明顯的是調位。即四聲,由音高變化引起。/55

48、/, /35/,/214/,/51/。英語中有重位和時位,重位即詞的輕重音。如 content(形,滿足)content (名,內容),漢語中有輕聲。時位即長短音,如beatbi t(打)和bitbit(少許 )根據要求,學生要能夠用國際音標標寫普通話。在黑板上寫下來,要求學生寫在筆記本上。(二)、音位的聚合1、區(qū)別特征音位之間的不同,其實只是一個或幾個發(fā)音特征的不同造成的。我們把具有區(qū)別音位作用的的發(fā)音特征叫做區(qū)別特征。發(fā)音方法或發(fā)音部位不同。漢語普通話中常見的區(qū)別性特征有:送氣:不送氣,如:鼻音:口音,如:唇音:舌音,如:舌尖:舌面,如圓唇:不圓唇,如:舌位高:舌位低,如:舌位:前:舌位后

49、,如:音位的區(qū)別性特征在不同的語言或方言中所包含的多少和種類是不同的。如英語中有清:濁;長:短兩對區(qū)別性特征,而沒有送氣與不送氣這一對區(qū)別性特征。2、聚合群音位依靠區(qū)別特征聚合成群,一個聚合群就是具有某一共同特征的類別。如:+送氣+鼻音+硬腭音+齦類音一個音位往往處于一個雙向的聚合關系之中。如;舌尖前:舌尖后:舌面音:雙向的聚合是音位系統(tǒng)的一個主流,因而平行對稱也就成為音位系統(tǒng)的一個重要特點。也有一些音位只有單向的聚合。聚合群反映了語音的系統(tǒng)性特征。平行對稱結構不僅使得系統(tǒng)成員更好記憶,更重要的是每個聚合群中的成員在構成音節(jié)時組合能力相似。因而用聚合群來表達規(guī)則可以使規(guī)則的描寫大大簡化。出現(xiàn)一

50、些不規(guī)則現(xiàn)象也可找到原因。(三)、音位的組合1、音位組合構成音節(jié)(1) 音位與音位組合構成的最小的語音結構單位。音節(jié)的特性以及音節(jié)的分界可以依據“肌肉緊張度”理論來解釋。肌肉緊張度”理論認為,人在發(fā)音時,發(fā)音器官總是交替的一緊一松,因而在人們的聽覺上形成一個個語音片段,這就是音節(jié)?;蛘哒f,每發(fā)一個音節(jié),肌肉就緊張一次。音節(jié)以元音為核心,是緊張的最高點,稱為音峰。音峰前的音素緊張漸次增強,而音峰后的音素緊張漸次減弱,它和下一次緊張的漸次增強階段的交界之處,緊張程度最低,叫做音谷。音谷所在的地方就是音節(jié)之間的分界處。如先 這串音,如果發(fā)音是肌肉緊張一次,就形成一個音節(jié),聽上去是先 ,音峰在 處,如

51、果發(fā)音是肌肉緊張兩次,就形成兩個音節(jié),聽上去象西安 ,兩個音節(jié)有兩個音峰。(2)普通話音節(jié)結構的特點漢語的音節(jié)分聲韻調三部分。最簡單的一個音節(jié)可以沒有聲母,韻頭,韻尾,但必須有韻腹和聲調。漢語音節(jié)結構的一個重要特點是聲母和“四呼”的配合有很強的規(guī)律性。漢語中聲母和韻母的配合關系主要是由聲母的發(fā)音部位和韻母開頭元音的性質決定。2、語流音變音位與音位組合時,或者由于受鄰音的影響,或者由于說話時快慢,高低,強弱的不同,可能發(fā)生不同的變化,這種變化我們叫做語流音變,主要有同化,異化,弱化,脫落四種。同化:兩個不同的音位,其中一個因受另一個的影響,變成跟它相同或相近的音位。如英語中的bookss,dog

52、sz;think/ /,因為/k/是舌根音,/n/是舌尖音,所以/n/變/ /。異化:本來兩個相同或相近的音位,其中一個由于某種原因變得跟它不同,如漢語中的上聲變調,兩個上聲相遇,第一個上聲變陽平,如土改涂改。同化是為了追求發(fā)音的順口,異化是為了避免發(fā)音的拗口。弱化:有些音的發(fā)音變弱,不那么清晰,叫弱化。如輕聲。脫落:弱化的音可能進一步脫落如豆腐。第四章 語法本章重點和難點:語法結構,語法的形式與意義,語法手段,語法范疇,變換教學目標:理解,運用教學手段:講授,練習,討論課時安排:10課時一、語法和語法單位(2課時)(一)、語法語法就是語言的結構規(guī)則,即詞語的組合規(guī)則。那些詞語能夠相互組合,那

53、些詞語不能相互組合,那些詞語能以這種方式組合,那些詞語能以那種方式組合,詞語在組合時形式是否發(fā)生變化,又要怎樣變化,都有一定的規(guī)則,這些規(guī)則就是語法。廣義的語法包括詞的內部結構規(guī)則(構詞法)。要想深入研究理解什么是語法,必須了解語法的幾種基本性質。用詞來造句子的法則或者規(guī)則語法(規(guī)則)的特點:(同學分析怎樣理解)抽象性:語法是不能直接感知的抽象存在物,它潛存于具體的言語活動和言語作品中,說話人或聽話人的語法知識,或者語法學者對語法的描述,都是從具體的話語中抽象概括出來的。如動詞+賓語這種結構及其結構規(guī)則,就是從吃蘋果看電影,讀小說洗衣服等許許多多同類話語中抽象出來的。任何一條語法規(guī)則都概括了大

54、量具體話語的共同特征,而舍棄了其間的差別。生成性:語言具有生成性。語言的生成性具體表現(xiàn)為語法的生成性。語法規(guī)則不僅是對已存在的話語的概括,而且還指導人們生成無限多的從未聽說過的新話語。這就是語法的生成性。如:張大爺買了一頭豬。語法的生成性具體體現(xiàn)為類推性和遞歸性。所謂類推性就是可以用同類詞語替換。所謂類推性就是同樣的規(guī)則可以反復使用。語法的規(guī)約性:所謂語法的規(guī)約性,首先指語法對人們的言語交際活動有制約性。語法規(guī)則制約著人們的言語交際活動,人們說話寫文章都必須遵守語法規(guī)則,否則就回妨礙交際或受到指責。語法規(guī)約性的另一個含義指語法規(guī)則的社會約定性。自然語言的語法規(guī)則不是天然的。也不是由個別人或少數(shù)

55、人制定的,而是由說這種語言的全體社會成員共同約定當然,這種約定不是通過開會討論或投票表決的方式形成的,而是人們在長期的言語交際活動中自然形成并共同遵守的一種社會慣例。語法書上寫的語法規(guī)則,知識對這種社會管理的一種描述。因此看某種說法是不是和語法,就是看這種說法是否符合社會慣例,而不應看語法書上描述的語法規(guī)則,因為語法書上描述的語法規(guī)則帶有作者的主觀性,不一定與社會的慣例完全一致。(二)、主要的語法單位能在組合的某一個位置上被替換下來的片段都是語法單位。從大到小有句子,詞組,詞和語素。句子:能夠表達完整意思的語言單位。鑒別意思是不是完整,主要看能不能讓聽話人滿足。如一個人一進教室就說“電影”。別

56、人一定不滿足,還要問一聲“怎么樣?”這是的電影就不是一個句子。如果兩人對話,甲問你看電視還是電影,乙回答電影,這是電影就是一個句子。句子在形式上最大的特點是有一個完整的語調。句子按照語氣可分為陳述,疑問,祈使,感嘆等不同的類型。陳述句是客觀地敘述一件事情,祈使句是向對方發(fā)出請求或命令。疑問句是對所述的事情表示疑問。感嘆句表達強烈的感情。句子可以無限長,短可以短到只有一個詞。詞組:詞的組合。它是句子里面作用相當于詞而本身又是由詞構成的大于詞的單位。詞組是句子里的一段。如一對美麗的大蝴蝶從墓中飛了出來。詞組可以分為自由詞組和固定詞組。自由詞組指根據表達需要臨時進行的組合。固定詞組如專有名詞,成語,慣用語,諺語等。詞:是造句時能夠獨立運用的最小單位。所謂最小,就是不能擴展,如吃東坡肉,吃紅燒肉?!皷|坡肉”和“紅燒肉”都能獨立運用,但“紅燒肉”不是最小的單位。又如“黃金搭檔”和“最佳搭檔”,“腦白金”和“腦神經”。詞分實詞和虛詞,虛詞不能單獨回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