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術學基礎復習答案_第1頁
外科手術學基礎復習答案_第2頁
外科手術學基礎復習答案_第3頁
外科手術學基礎復習答案_第4頁
外科手術學基礎復習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外科手術學基礎復習提綱01.手術是如何進行分類的?(答出4種分類方法和每種分類的手術名稱)分類方法:1、根據手術的緩急程度分類;2、根據手術的無菌程度分類;3、根據手術的性質和遠期療效分類;4、根據手術是否分期完成分類1、根據手術的緩急程度分類:(1)急救手術;(2)急癥手術;(3)限期手術;(4)擇期手術2、根據手術的無菌程度分類:(1)無菌手術;(2)污染手術;(3)感染手術3、根據手術的性質和遠期療效分類:(1)根治性手術;(2)姑息性手術4、根據手術是否分期完成分類:(1)一期手術;(2)二期手術;(3)多期手術02.什么叫圍手術期?時限起止如何?圍手術期是指以手術治療為中心,包含手術

2、前、手術中及手術后的一段時間,具體是指從確定手術治療時起,直到與這次手術有關的治療基本結束為止,時間約在術前57天至術后712天。圍手術期處理是貫穿術前、術中、術后一個連續(xù)階段的整體處理,使患者獲得最佳的手術治療效果。03.手術前準備中的“一般準備”包括哪些要求?p5患有慢性氣管炎的患者應及時進行治療,吸煙患者手術前2周停止吸煙。手術前做好必要的皮膚準備,根據手術范圍、部位進行備皮。手術較大的患者,要訓練患者學會正確的咳嗽和咳痰方法,以及在床上大小便。胃腸道手術患者,手術前12天日開始進流質飲食。其他手術,手術前12小時禁食,4小時禁飲。以防手術中出現(xiàn)嘔吐、誤吸,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對一般性

3、手術,手術前一日灌腸?;颊呷缦碛谢顒恿x齒,應將義齒取下,防止手術和麻醉過程中脫落或咽下。04.手術后處理中對體位的要求有哪些?p6手術后的體位,應按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體位,合適的體位,對患者手術后的康復是有益的,手術后體位不當可能引起潛在的危險。全身麻醉未清醒的患者,應平臥,頭轉向一側,防止誤吸。蛛網膜下腔麻醉后,應去枕平臥612小時,防止頭痛。硬膜外麻醉后,平臥46小時,可不必去枕。顱腦術后,如無休克或昏迷,可取15°30°頭高腳低斜坡臥位;頸、胸手術后,多采用半坐位,便于呼吸;腹部手術后,可取半臥位;脊柱手術后,可取仰臥或俯臥位。膿腫切開引流術體位,根據切口位置而定

4、。如有引流物,取患側臥位。休克患者,下肢抬高20°,頭部和軀干同時抬高5°左右的體位。手術后患者,原則上應鼓勵患者早期活動,早期活動可改善血液循環(huán),促進新陳代謝,防止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減少肺部并發(fā)癥。05.手術后并發(fā)癥有哪些?p7(1)術后出血;(2)切口感染;(3)切口裂開;(4)肺不張;(5)尿路感染;(6)炎癥及感染;(7)瘢痕06.影響手術創(chuàng)口愈合的局部因素是什么?p8局部因素(1)局部血液循環(huán)不良;(2)異物和感染;(3)制動與活動07.外科切口如何分類?切口愈合如何分級?切口愈合如何記錄?p9切口分類:類:無菌切口,用“”表示,是指縫合的清潔切口,如開顱術、甲

5、狀腺大部切除術的切口等。類:污染切口,用“”表示,是指手術時有可能被切開的空腔臟器污染的縫合切口,如胃大部切除術的切口等;皮膚不容易徹底滅菌的部位;創(chuàng)傷后經過清創(chuàng)縫合的傷口;新縫合的切口又再度切開者均屬此類。類:感染切口,用“”表示,是指鄰近的組織直接暴露于感染物的切口,如闌尾穿孔并發(fā)闌尾膿腫的切口等。切口愈合分類:甲級:愈合優(yōu)良,沒有不良反應的初期愈合乙級:愈合欠佳,有縫線反應、紅腫硬結、血腫、積液、皮膚壞死及切口破裂等,但無化膿。丙級:切口化膿需要敞開切口或切開引流。切口愈合記錄方法,例如單純疝修補術切口愈合優(yōu)良,則記錄為/甲;甲狀腺次全切除術切口化膿,記為/丙;胃大部切除術切口發(fā)生血腫,

6、記為/乙;胃穿孔并發(fā)腹膜炎腹部切口愈合優(yōu)良,記為/甲。08.手術野細菌的來源有哪5個方面?p12-13細菌普遍存在于人體和周圍環(huán)境中。一般手術野細菌的來源有以下五個方面:1、皮膚;2、鼻咽部;3、空氣;4、器械、用品、藥物、溶液沾染的細菌;5、感染病灶或空腔臟器中的細菌09.何謂滅菌(無菌術)?何謂消毒(抗菌術)?p13-14滅菌是用高溫、高壓等物理方法,消滅一切與手術野或傷口可能接觸的物品和器械上的微生物,滅菌方法在臨床上常稱為無菌術。消毒是用化學藥物清除消滅人體表面或物品上的微生物,消毒方法又稱為抗菌術。滅菌可殺滅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菌和非致病菌。消毒可殺滅細菌芽胞以外的病源微生物,且不能

7、殺滅全部病原微生物,只是使之減少到不致引起感染的程度。 手術室常用器械物品除污染處理的分級情況如何?p50滅 菌 滅菌 消毒 清潔 體外循環(huán) 手術器械 滅菌器械的預處理手術器械 手術敷料 麻醉器械 手術帽手術敷料 手術巾單 胃腸窺鏡 手術鞋手術巾單 手術服 呼吸器 血壓計手術服 注射器 體溫計(口表) 聽診器注射器 各種導管 清潔用具 手術臺各種導管 輸液(血)器 泡手筒 各種支架輸液(血)體外循環(huán)器 傳染病人用過的器械 心電圖電極10.物理滅菌法包括哪五種?p14-16一、煮沸滅菌法;二、蒸氣滅菌法1、高壓蒸汽滅菌法;2、真空高壓蒸汽滅菌法;3、蒸籠滅菌法三、干熱滅菌法;四、紫外線滅菌法;五

8、、微波滅菌法11.煮沸滅菌法有何注意事項?p14?煮沸滅菌的器械必須完全泡在水中,不可露出水面,鍋底要放紗布以防止震動;煮沸時蓋好鍋蓋,保持沸點,滅菌時間從煮沸之后算起,中途加入其它物品應重新計時;玻璃器皿可先放入冷水中,逐漸加熱至沸,以防破裂;絲線及橡膠類在煮沸后加入,持續(xù)1015分鐘取出,以免加速其變質老化;煮沸器械時,必須將器械上的油污擦凈,器械的咬合部位應張開,使之能與沸水接觸;銳利器械最好不要用煮沸法消毒,以免變鈍。12.高壓蒸氣滅菌法有何注意事項?p151、高原地區(qū)的氣壓和沸點降低,應用高壓蒸氣滅菌時,若要達到與平地相等的溫度,應相應提高壓力;2、包扎高壓消毒物品不要過緊,體積一般

9、不要超過0.04m3 ,特別是厚度不要超過20cm,放入鍋中的排列也不可過密,以利蒸氣透入物件中心;3、為了保持高壓鍋的滅菌效果,應定期進行檢測;4、包扎的消毒物品存放兩周后需要重新消毒使用。13.應用化學消毒的注意事項如何?1、器械在消毒前應將其擦凈,松開關節(jié),內外套分開;2、消毒時,物品應浸沒在溶液中,蓋緊盛器;3、浸泡溶液應定期檢查更換;4、已消毒的器械使用前應用生理鹽水沖洗,以防藥液損傷組織。5、應準確計算時間,中途加入物品時,時間應重新計算;6、原則上應選用滅菌范圍廣、作用強、刺激性和腐蝕性小、無毒性、使用方便的無菌化學物品。14.手術人員的一般準備有哪些要求?p18參加手術的人員進

10、入手術室前應換穿手術室準備的衣褲鞋帽,戴好口罩,勿使頭發(fā)和鼻孔外露。衣袖要卷至上臂的上1/3處,并剪短指甲,剔除污物?;加猩虾粑栏腥净蚴直燮つw破損、感染者,不得參加手術。戴眼鏡者可用少量肥皂涂擦鏡片內面,以防鏡片霧化模糊。我國現(xiàn)行潔凈手術室分為幾級?每個等級適應的手術內容如何?p43- 分為四級,具體適應手術內容如下表:等級 手術室名稱 使用手術內容 特殊 超潔凈手術室 燒傷、關節(jié)置換、器官移植、腦外科、眼科、整形外科、級心臟外科等無菌技術 潔 標準潔凈手術室 腦外科、整形外科、泌尿外科、肝膽胰外科、骨外科及普通外科中一類無菌技術 一般 一般潔凈手術室 普通外科(除去一類手術)、婦產科等手術

11、 準潔 準潔凈手術室 肛腸外科等手術注:當為傳染性疾病或傳染性病患者需手術時應采用負壓手術室。手術室的無菌管理重點內容有哪些?1、人員管理;2、行為管理;3、空間管理;4、監(jiān)測管理;5、物品管理外源性感染有哪幾種?1、皮膚上的細菌;2、飛沫中的細菌;3、塵埃上的細菌;4、器械、用品、藥物、溶液沾染的細菌。何謂內源性感染?內源性感染就是引起感染的細菌來自病人本身共生菌叢,即寄生于病人皮膚、口腔、腸道等處的微生物,或病人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菌血癥等疾病時,自身的細菌通過血液、淋巴液進入傷口后引起感染。15.常用外科洗手法有哪幾種?肥皂水洗手法;新潔爾滅洗手法;度米芬洗手法;碘附洗手法;洗必

12、泰洗手法16.肥皂水洗手法的范圍和重點注意的部位是什么?p19肥皂水洗手法:先用普通肥皂和清水將手及手臂部清洗一遍。用無菌刷蘸肥皂液順序刷洗手臂,一般由指尖開始向上至手臂肘上10cm處反復刷洗,雙手交替。刷手時要用適當的力量,特別注意甲緣、指間、皮膚皺紋和肘后部、然后用水沖凈。沖洗時雙手上舉,使誰自手部流向肘部,不可倒流,并勿遺留肥皂泡沫。刷洗3min后換另一無菌刷,按照上述方法再刷洗兩遍,總共刷洗時間約為10min。刷洗完畢用無菌小毛巾從手部向上擦干,注意不可返回再擦,勿使無菌小毛巾接觸為擦洗過的皮膚。然后將手臂浸泡于75%乙醇中5min,隨時在浸泡液中用桶內消毒巾擦洗雙手和手臂。最后用桶內

13、消毒巾擦干雙手(以縮短乙醇晾干時間,勿擦及泡手范圍之外),置于胸前。17.緊急手術時如何洗手更衣?先穿洗手衣、褲,帶好手術帽和口罩,用肥皂清洗手臂后,用2.5%3%的碘酊涂抹雙手及前臂,再用75%乙醇拭去碘酊。帶好干手套,將手套反折部位展平套于腕部,穿好手術衣、使衣袖口留置于手套口外面。再戴一副手套,講手套反折部拉開套在手術衣的袖口上。18.手術切口如何保護?p27當皮下組織切開病止血結扎后,在未切開深層組織前,應在切口兩側各置一塊小單,用巾鉗或縫線將其與皮下組織固定,以遮蓋切口周圍皮膚,隔離和保護切口。如為剖腹術,也可在進腹后將小單與腹膜縫合固定,防止將皮膚毛囊、汗腺和皮脂腺中隱藏的細菌帶入

14、創(chuàng)口及腹腔內。19.簡述手術過程中的無菌原則?p27-281、穿戴好無菌手術衣和手套的手術人員的臍部以下,頸部以上及肩背部,應視為有菌區(qū),嚴防手部及器械觸及上述區(qū)域;2、鋪好無菌單的臺上無菌區(qū),限于手術臺面以上的范圍。臺面以下或用無菌單遮蓋的病人頭架(或麻醉罩)以遠部位,應視為有菌區(qū)。任何器械或敷料觸及這些區(qū)域,應視為被污染,不可再用。手術者的手,前臂或肘部觸及此區(qū)域時,應視情況更換手套或加戴無菌袖套;3、手術者的手部皮膚和病人手術區(qū)的皮膚,雖經過化學藥液消毒,但非絕對無菌。如遇手套刺破或撕裂,必須及時更換。衣袖浸濕,亦應加戴無菌袖套。手術者的手不要直接接觸切口周圍的皮膚,做切口時,可隔無菌紗

15、布講皮膚固定。皮膚切開后,應用無菌巾將切口周圍皮膚遮蓋保護,做切口的手術刀應視為被污染,不再使用。無菌巾一旦浸濕,應及時加蓋隔離;4、手術中器械和物品的傳遞均應從手術人員的胸前通過,不得在手術人員的臍部以下,頸部以上或背后傳遞,否則該器械或物品應按污染處理。手術臺上需添用物品,必須由臺下人員用消毒鉗夾取遞到臺上;5、手術因故暫?;蛴鲈煊?、檢查等情況時,應用無菌單將切口及手術區(qū)遮蓋,防止切口的長時間暴露;6、手術中學切開有腔臟器時,切開前,應將其周圍臟器及切口用無菌鹽水紗布墊妥為隔離保護。切開有腔臟器后,應迅速將滲液或分泌物吸盡,移去隔離物,病消毒切口皮膚。處理過程中被沾染的器械及其他物品應令放

16、一處,處理完畢后,將其移去不用或重新消毒再用。手術者的手套亦須更換或用75%乙醇或0.1%新潔爾滅擦凈消毒;7、手術完畢縫合皮膚前,需用無菌鹽水洗凈手套上的血漬,并將切口沖洗干凈,除去保護切口的無菌巾,用75%乙醇消毒切口周圍皮膚后,再行縫合;8、手術室內的人員不宜太多。手術過程中手術人員應嚴肅認真,嚴禁大聲談話、面對臺面咳嗽及大口呼氣。9、口罩潮濕后應予更換,手術人員如有流汗,應及時將頭偏向一側,由他人擦干,不可滴在手術臺上,如有應立即加蓋無菌巾。10、從無菌容器中取出的無菌物品,包括手套、手術衣、手術巾、手術單、器械、敷料、針頭、注射器、導管等,雖未被污染,也不能放回原來無菌容器中,須重新

17、滅菌后再用。20.簡述手術人員的站位和換位方法?p28手術人員的位置取決于手術種類、手術部位和患者體位。一般在上腹部手術中手術人員所采取的位置為:手術者在病人的右側,第一助手在術者的對側,第二助手在術者的左側,第三助手在第一助手的左側,器械護士在手術者的右側,麻醉師在病人的頭端。盆腔手術中手術人員所采取的位置與上腹部手術的位置相反。手術者進行手術時一般采取站立位,在特殊部位如肛門、會陰處手術時可以取坐位。手術中有時須根據需要調換手術人員的位置,以利手術的進行。同側換位置時,換位人員須將雙手置于胸前,與相鄰人員背靠背轉過身來,對側換位時,應繞過器械臺側,面對無菌器械臺,再站到既定的位置。手術人員

18、在手術進行中如非必要和允許,不得擅自離開手術臺。21.手術間是如何分類的?p30按照有菌和無菌程度可分為:1、無菌凈化手術間,實施顱腦、心臟、臟器移植等手術2、無菌手術間,實施甲狀腺和乳腺切除術、閉合性骨折切開整復術等3、有菌手術間,實施胃腸、肝、腎、膽囊等手術4、感染手術間,實施化膿性和壞疽性闌尾炎手術、膿腫切開引流術等5、特殊感染手術間,實施破傷風桿菌、氣性壞疽桿菌、綠膿桿菌感染的手術等;按照臨床??品譃椋浩胀ㄍ饪啤⒏文懲饪?、骨科等22.常用的手術室消毒方法有哪5種?p31一、化學藥液噴霧消毒室內空氣及物品是簡單而常用的方法,可用千分一新潔爾滅溶液、1:2000洗必泰溶液,0.2%0.3%

19、過氧乙酸溶液。墻圍、地面的消毒可選用2%3%來蘇兒,1%3%漂白粉、0.5%洗必泰溶液擦洗。二、(此題問的應該是第二點的各小點,但是教科書上不止這幾種消毒方法,列出來,大家最好其他的都背一下,以防萬一)非潔凈手術室的空氣可采用物理和化學消毒方法:循環(huán)風紫外線空氣消毒器;靜電吸附式空氣消毒器;紫外線照射;臭氧消毒法;過氧乙酸熏蒸法23.何謂層流手術室?p31-32手術室層流系統(tǒng)即層流手術室,是采用空氣潔凈技術對微生物污染采取程度不同的控制,達到控制空間環(huán)境中空氣潔凈度,適于各類手術要求。層流手術室是對進入手術室的空氣通過初、中、高效過濾,以控制室內的塵埃含量,具有除去97%99%直徑0.3

20、81;m以上粒子的能力,使恒溫、恒壓、恒濕、潔凈的空氣進入室內,以等速流過房間后流出,室內產生的塵?;蛭⑸锊粫蛩闹軘U散,隨氣流方向經回風口排出室外??墒故覂鹊目諝饩哂幸欢ǖ纳餄崈舳?,手術環(huán)境更科學、更安全,適應外科發(fā)展的需要。24.不可吸收縫線有哪幾種?可吸收縫線有哪幾種?p41-43不可吸收線(1)絲線,用得最多(2)不吸收合成線(3)金屬線(4)棉線可吸收線(1)羊腸線(2)可吸收合成線25.切口部位的選擇有哪些要求?p44顯露好,便于手術操作。切口應盡量接近病變部位,而且暴露充分,便于操作,并有足夠長度,以便在必要時能延長或擴大切口。組織損傷小。盡量避免損傷重要血管、神經,切斷肌肉

21、較少,縮短手術操作時間。愈合牢固。切口縫合后張力小,傷口不易裂開,血供豐富,愈合后不易形成切口疝。不影響功能。負重或易受摩擦部位,指尖掌面等處應避免做切口。關節(jié)及鄰近口、眼等處的切口,應防止術后瘢痕收縮影響功能。注意美觀。順皮紋切口瘢痕較小,能被毛發(fā)或皮膚皺褶掩蓋者,不影響原有外形,比較美觀。26.常用的止血方法有哪5種?p47-50常用的止血方法有:結扎止血法、填塞壓迫止血法、電凝止血法、局部藥物止血法、其他止血法(骨蠟止血法)27.引流的適應癥有哪些?p591、膿腫或化膿性感染,如膿胸或腹腔膿腫等切開后。2、積液或積血(血腫)經切開后,仍留有殘腔,有可能再積液。3、腫塊摘除后,殘腔不易消滅

22、可能會積液者4、軟組織廣泛挫傷,創(chuàng)面廣泛剝離,有繼續(xù)滲血、滲液者。5、嚴重污染、感染傷口,或有壞死組織未徹底清除者。6、胃腸道吻合或修補術后,有可能發(fā)生胃腸道瘺者。肝、膽、胰泌尿系統(tǒng)等外傷或手術后,防止液體外滲和積聚者。7、胸腔內手術后,防止積液、積氣及有利于肺擴張。8、減壓作用,腦室引流可降低顱內壓;膽總管切開后放置T形管引流膽汁,可減低膽管內壓力;造口術后置放引流可減輕臟器內壓力。28.被動引流的方式有哪些?引流的注意事項是什么?p59-60被動引流是通過虹吸作用將體內液體吸出體外。常用的引流物有以下幾種1、紗布條;2、橡皮片;3、煙卷引流;4、橡皮管引流注意事項:1、引流物的類型和規(guī)格大

23、小必須適當,各種引流物的選擇都應根據適應證、引流物的性能和引流量來決定2、引流物為異物,應選擇表面光滑、刺激性小的,應在達到引流目的的前提下,盡早拔除。膿腔內的引流物應放置至膿腔縮小,接近閉合為止。3、引流物放置的位置必須正確,引流液體時應放置在最低位置、引流氣體則應放在高位。體腔內引流物不要經過手術切口,而在其旁另作一小切口引出。引流物不要直接壓迫血管、神經和臟器,以防發(fā)生出血、癱瘓或胃腸道瘺等并發(fā)癥。4、引流物必須在體外固定牢靠,以防脫落或滑入傷口,并對引流物的類型、數目和部位等做好記錄,以便取出時進行核對。其出口不要太緊,以保障引流通暢,而且引流物不可受壓、扭曲、堵塞。如懷疑有堵塞,可松

24、動引流物或輕輕沖洗引流管。5、手術后應密切觀察引流液體的性質和量,并記錄,用以判斷病情發(fā)展情況6、需連接引流瓶的引流管,在病人搬動或傷口敷料更換時,應注意防止引流管脫落或引流瓶內的液體倒流入體內,嚴格無菌操作。29.什么是換藥?簡述換藥的目的 適應癥和換藥規(guī)則。P62-63換藥又名更換敷料,是對經過初期治療的傷口(包括手術切口)作進一步處理的總稱。它包括檢查傷口,去除膿液、分泌物及壞死組織,清潔傷口并覆蓋敷料。換藥是預防和控制創(chuàng)面感染、清除妨礙傷口愈合的因素,促進傷口愈合的一項重要的外科操作。(一)、目的1.觀察傷口愈合情況,以便酌情給予相應的治療和處理。2.清潔傷口,去除異物、滲液或膿液,減

25、少細菌的繁殖和分泌物對局部組織的刺激。3.傷口局部外用藥物,促使炎癥局限,或加速傷口肉芽生長及上皮組織擴展,促進傷口盡早愈合。4.包扎固定患部,使局部得到充分休息,減少病人痛苦。5.保持局部溫度適宜,促進局邵血液循環(huán),改善局部環(huán)境,為傷口愈合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二)、適應證1.無菌手術縫合傷口、開放傷口及污染性手術術后3-4天檢查刀口局部愈合情況,觀察傷口有無感染。2.估計手術后有刀口出血、滲血可能者,或外層敷料已被血液或滲液浸透者。3.從位于肢體的傷口包扎后出現(xiàn)患肢浮腫、脹痛。皮膚顏色青紫。局部有受壓情況者。4.傷口內安放引流物需要松動、部分拔除或全部拔出者。5.傷口已化膿感染,需要定時清除壞死

26、組織、膿液和異物者。6.傷口局部敷料松脫、移位、錯位,或包扎、固定失去應有的作用者。7.外科縫合傷口已愈合,需要拆除切口縫線者。8.需要定時局部外用藥物治療者。9.鄰近組織器官分泌物污染、浸濕敷料。10.需要觀察和檢查局部情況者。(三)換藥規(guī)則1、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規(guī)程,包括:(1)換藥者要戴帽子、口罩,洗凈雙手。(2)設專一的換藥室進行一般傷口換藥,所有器械物品均應無菌。(3)先換清潔傷口,其次污染傷口,后換感染傷口,最后換需消毒隔離的傷口。高度傳染性的傷口,如破傷風、炭疽、氣性壞疽、綠膿桿菌等感染的傷口等,應嚴格執(zhí)行隔離制度,傷口換藥由專人負責處理,用過的器械要單獨滅菌,換下的敷料應立即焚毀

27、(其他的一般統(tǒng)一處理),工作人員要刷洗雙手并浸泡消毒。2、換藥的基本要求,一般在換藥室進行,不能離床者在床邊進行;操作要輕巧,避免增加患者疼痛,加重傷口損傷;動作要熟練迅速,避免長久暴露創(chuàng)面,防止感染;一般清潔健康的創(chuàng)面無需特殊用藥,也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局部用藥;有條件者,先做創(chuàng)面分泌物培養(yǎng)和藥敏試驗,便于針對性的選擇用藥。3、換藥間隔時間,以傷口的具體情況而定,過于頻繁的換藥會損傷新生上皮和肉芽組織。一般清潔創(chuàng)面換藥次數少一些。如無菌外科切口,一期縫合者,一般術后3天左右更換敷料一次,無感染征象時,可直至拆線日期。而感染較重、分泌物多者,則應增加換藥次數,每日12次,必要時,可隨時更換。 30.簡述靜脈穿刺 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