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DI驗證指南_第1頁
EEDI驗證指南_第2頁
EEDI驗證指南_第3頁
EEDI驗證指南_第4頁
EEDI驗證指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EEDI (Energy Efficiency Design Index) :能效設計指數(shù) 是衡量船舶設計和建造能效水平的一個指標,即根據(jù)船舶在設計最大載貨狀態(tài)下以一定航速航行所需推進動力以及相關(guān)輔助功率消耗的燃油計算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EEDI越大,說明船舶能耗越高。EEDI可以簡單表示為: 就船舶設計能效而言,定義Attained EEDI 和Required EEDI 如下: (1)Attained EEDI:是指單一船舶實際達到的EEDI 值。(2)Required EEDI:是指對特定船舶類型和尺度所允許的最大Attained EEDI 值。Attained EEDI Require

2、d EEDI= (1-X/100) RLVAttained EEDI 計算公式()()()()()()()()111111*neffneffnnnM EnP TIjM EiF M EiM EiA EF A EA EjP TI ieff iA E eff iF A EA Eeff ieff iF M EM EiiiijjicfPCSF CP CSF CfPfPCSF CfPCSF Cf f capacity refwVf 功率參數(shù)(P) P 是指主、輔機功率,用kW 表示。下標ME 和AE 分別代表主機和輔機。i 的總和代表發(fā)動機數(shù)量(nME)nPME(i)每臺主機的額定安裝功率(MCR)的75

3、%。該MCR值應取EIAPP證書上規(guī)定的值計算。如果主機不要求具有EIAPP證書,則應采用主機銘牌上的MCR值計算75. 0025. 01)(1nPTIiiPTIMEinMEiPMCR)75. 0(05. 011)(nMEinPTIiiPTIMEiPMCRRequired EEDI的計算的計算Required EEDI= (1-X/100) RLV Required EEDI如果船舶的設計允許其屬于上述定義如果船舶的設計允許其屬于上述定義中的一類以上的船型,則該船的中的一類以上的船型,則該船的Required EEDI應為應為最嚴格的最嚴格的Required EEDI(最低值)(最低值)是否需

4、要水池試驗EEDI前期驗證開始提交系列船水池試驗報告水池就近現(xiàn)場檢驗單位審批水池試驗大綱,見證水池試驗,確認后簽發(fā)水池試驗報告報告。見證水池試驗,確認試驗報告提交水池試驗報告及前期驗證文件否是審圖單位審核初步EEDI技術(shù)案卷是否滿足要求否審圖單位批準前期EEDI技術(shù)文件,完成EEDI前期驗證,簽發(fā)“前期驗證聲明”案卷是3.船模首尾及船舯應標識清晰的吃水標志4.船模激流絲Turbulence Stimulation的布置與試驗大綱一致,檢查激流絲布置是否牢固,通常激流絲選用1mm的金屬絲制作(激流絲的作用是使船模邊界層中水流處于紊流狀態(tài),模擬類似實船周界的水流狀態(tài) ) 檢查船模表面光潔度,確認是

5、否滿足試驗大綱的要求,檢查是否有油漆涂層脫落現(xiàn)象 6.庫存船模應重點檢查是否有變形現(xiàn)象, 通常兩年以上的庫存船模不在使用 7.模型制作應參照ITTC 7.5-01-01-01, 為在整個船體表面形成穩(wěn)定的湍流狀態(tài),最好和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大尺度船模。船模的縮尺比應使船模長度不小于6m, 船模長度允許誤差為0.05LPP 或1.0 mm,其余尺度的允許誤差為不超過1mm。 船模及激流絲布置船模及激流絲布置 1.進行外觀檢查,測量槳模尺寸及螺距,確認是否與試驗大綱一致 2.螺旋槳模型:模型螺旋槳的直徑一般不應小于200mm,允許誤差為0.1mm。3.確認槳模動平衡結(jié)果4.槳模的精度應滿足ITTC標

6、準(ITTC7.5-01-02-02)或水池試驗方的相關(guān)要求5.螺旋槳模型通常由鋁合金通過切削而成 螺旋槳模型單獨在靜水中進行試驗稱為敞水試驗 目的在于測定螺旋槳模型的性能,通過試驗測定槳模的進速、轉(zhuǎn)速、推力和扭矩四個參數(shù),就可以算出該槳的無因次特征系數(shù),即:進速系數(shù)J、推力系數(shù)KT、扭矩系數(shù)KQ及敞水系數(shù)0,并繪制該槳的敞水特征曲線。以此曲線就可以分析螺旋槳在不同工況下的性能,為優(yōu)化螺旋槳設計提供依據(jù) 。 敞水動力儀的種類1. 機械式敞水動力儀 試驗時用砝碼來平衡槳模發(fā)出的推力和扭距, 加減砝碼比較麻煩, 而且不能直接將信號輸入計算機, 使用效率低, 目前基本已很少采用。2.電測儀式敞水動力

7、儀 在彈性原件上粘貼電阻應變片, 由原件變形使應變片產(chǎn)生電阻變化, 從而產(chǎn)生電流信號, 輸入計算機進行處理顯示相應的阻力和扭距值, 目前使用較多。 在進行槳模敞水試驗前應先單獨進行槳模的假轂、導流帽與光順過度部分的敞水試驗,按試驗大綱規(guī)定的沉深和進速下測量不同進速的假轂推力修正值,并作出推力修正曲線。用以在螺旋槳敞水試驗測得推力中扣除,而得到槳模的凈推力。 把槳模牢固安裝在敞水動力儀上,完成槳模安裝后即進行敞水試驗,拖車的前進速度應為螺旋槳的前進速度。試驗中測量并記錄螺旋槳的進速VA、螺旋槳的轉(zhuǎn)速n、螺旋槳的推力T和扭矩Q。在敞水試驗時,通常保持轉(zhuǎn)速不變,系統(tǒng)的變更進速,一般從進速為0開始約試

8、驗12個不同的進速,直到測得推力為0結(jié)束。敞水試驗的注意要點 1. 槳模轉(zhuǎn)速的選取應使計算雷諾數(shù)大于臨界雷諾數(shù)(ITTC建議值3.0 x105)以保證試驗與實船的粘性相似。2. 試驗時槳軸的沉深應大于1.5D,即槳軸至水面距離大于1.5D ,ITTC推薦槳軸沉深在1.5D與2.0D之間,D為螺旋槳直徑。這樣可以忽略興波對試驗的影響。3. 試驗時,槳模應牢固固定在敞水動力儀上,并且保證槳軸與進速方向一致。4. 敞水動力儀進速前應使槳模轉(zhuǎn)動,在轉(zhuǎn)速達到規(guī)定轉(zhuǎn)速并穩(wěn)定后才能進速。5. 完成試驗后,驗船師應對試驗原始數(shù)據(jù)進行確認簽字。 阻力試驗簡介 船模單獨通過拖車在拖曳水池中進行的拖曳試驗稱作阻力試

9、驗 測量在不同拖曳速度下船模的阻力,并根據(jù)測量結(jié)果繪制船體的阻力曲線,來分析比較船型的優(yōu)劣,提供設計的參數(shù)及估算實船的阻力。 1.試驗時將船模安裝在拖車上,使其縱中剖面與前進方向一致,拖力作用線應位于縱中剖面內(nèi),并且拖力點應在水線面附近的位置并保持水平。試驗過程中船模的進退、升沉和縱搖運動應不受限制。確認船模吃水線與試驗大綱要求一致,確認船模配重情況與試驗大綱要求一致。在試驗前應測量水池水溫和密度 完成上述準備后即進行船模拖曳試驗,按照相應比例的實船航速進行10-15組各船模速度的拖曳阻力試驗。試驗過程中記錄船模的速度Vm、阻力Rm船模在拖車安裝示意圖 1. 試驗吃水應符合試驗大綱要求,配重塊

10、應根據(jù)計算及大綱布置要求放置,且船模無橫傾。2. 拖力點應在水線面附近并保持水平,拖力作用線應在船模中縱剖面內(nèi)。3. 試驗過程中制動裝置應脫開,船模升沉及縱搖應不受限制。4. 在拖曳速度穩(wěn)定后,進行測量。5. 每兩次拖曳試驗間隔時間應充足,保證水面平靜后方可進行下一次阻力試驗。6. 完成試驗后,驗船師應對試驗原始數(shù)據(jù)進行確認簽字 船模自航試驗簡介: 通過上述的敞水試驗和阻力試驗,我們分別獲得了船體的阻力曲線和螺旋槳的敞水性征曲線,了解了船體和螺旋槳的特性。但船舶在航行中,船體與螺旋槳實際是一個整體,彼此之間互相影響附近的速度場和壓力場,這種相互影響是非常復雜的,目前還不能用純粹的理論方法來確定

11、計算。因此我們還必須使船模配合螺旋槳槳模在試驗水池中航行,來測定船模在槳模推進下的航行性能,這種試驗稱作自航試驗。通過該試驗可求得該船型在某一速度下的伴流分數(shù)和推力減額分數(shù)試驗中,當拖車達到試驗速度時,調(diào)整槳模轉(zhuǎn)速,使船模達到力的平衡,此時測量強制力、螺旋槳轉(zhuǎn)速、推力和扭矩。 將測得的每一組數(shù)據(jù),以槳模轉(zhuǎn)速為橫坐標,強制力、槳模推力和扭矩為縱坐標繪制成自航曲線。當強制力等于FD時為實船的自航點,可以在圖上讀出實船自航點的推力、扭矩和轉(zhuǎn)速 。 通過對船模自航試驗結(jié)果的分析計算,就可以給出實船航速、螺旋槳轉(zhuǎn)速及收到馬力之間的關(guān)系,實現(xiàn)對船舶性能的預報1. 試驗吃水應符合試驗大綱要求,配重塊應根據(jù)計

12、算及大綱布置要求放置,且船模無橫傾。2. 拖力點應在水線面附近并保持水平,拖力作用線應在船模中縱剖面內(nèi)。3. 試驗過程中制動裝置應脫開,船模升沉及縱搖應不受限制。4. 在拖曳速度及螺旋槳轉(zhuǎn)速穩(wěn)定后,方可進行測量相關(guān)數(shù)據(jù)。5. 每兩次拖曳試驗間隔時間應充足,保證水面平靜后方可進行下一次自航試驗。6. 完成試驗后,驗船師應對試驗原始數(shù)據(jù)進行確認簽字。 EEDI最終驗證開始現(xiàn)場檢驗單位批準EEDI實船航行試驗大綱現(xiàn)場檢驗單位見證進行EEDI航行試驗,確認后簽發(fā)試航見證測定相關(guān)數(shù)據(jù)報告并提交。審圖單位審批驗證修正的EEDI技術(shù)案卷文件及相關(guān)資料,完成驗證后根據(jù)要求簽發(fā)“最終驗證聲明”?,F(xiàn)場檢驗單位完成EEDI驗證簽發(fā)船舶能效EEDI符合聲明或國際能效證書。對試驗機構(gòu)/單位的基本要求1.試驗機構(gòu)/單位應經(jīng)過ISO 9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