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氣教學設計二_第1頁
氧氣教學設計二_第2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學化學教學設計課題】氧氣教學對象】九年級學生學情分析】氧氣是學生首次接觸到的一門學科,大多數學生對這門學科有著濃厚的興趣,學習積極性高,但是班級整體情況不均衡,學習程度參差不齊,個體差異較大,氧氣是九年級學生化學學習首次接觸到的、重要的物質之一。學生在前期對空氣的學習,初步地了解了氧氣的一些性質和用途,充滿了極大的學習熱情、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所以,在本節(jié)課乃至今后的教學中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注重學法指導、強化能力培養(yǎng)顯得尤為重要。教材分析】本課題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九年級化學第二單元我們著周圍的空氣課題二氧氣。本課題介紹氧氣的性質和一類重要的化學反應化合反應。以氧氣的化學性質

2、為核心,通過氧氣所能發(fā)生的一些化學反應,分析了氧氣反應的一些特點。雖然,學生在小學自然課就認識了氧氣,知道了氧氣的存在及氧氣能供給呼吸,經過課題一空氣的學習,學生對氧氣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以及它在生產和生活中的用途缺乏系統(tǒng)的了解。加之學生對基本的化學實驗操作不夠規(guī)范。而在本課題中通過多個實驗的觀察分析,可以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研究物質及其變化的科學方法。教學目標】1、目標知識與技能:(1)認識氧氣的主要物理性質;(2)觀察和描述木炭、鐵絲、蠟燭等在空氣中燃燒的現象,從中歸納出氧氣的化學性質,并掌握之;(3)了解氧氣的主要用途、氧氣與人類關系密切;(4)初步學會集氣瓶的使用和氣體

3、的收集方法;(5)了解化學反應的基本特征,認識化合反應、氧化反應;2、過程與方法目標:(1)通過實驗探討氧氣的化學性質,同時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及語言表達能力;(2)通過對反映共同特點的歸納學習從具體到抽象的歸納方法;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1)通過研究氧氣的性質,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2)通過氧氣化學性質的實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求實、嚴謹的優(yōu)良品質;(3)了解氧氣在自然界中的循環(huán)及重要意義,增強環(huán)保意識;重點、難點】初步掌握氧氣的化學性質及對實驗現象的準確描述,化學反應、化合反應、氧化反應的概念實驗材料】器材:集氣瓶、燃燒匙、酒精燈、坩堝鉗、鑰匙、石棉網等。藥品:木炭、硫磺

4、、細鐵絲、鎂帶、澄清石灰水等。其他:火柴、蠟燭、木條等。教學方法】探究、歸納為主的啟發(fā)式教學法課時分配】1課時教學過程】組織教學引入新課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老師:(展示課件)一副藍天、白云、草地、人、動物、植物及氧氣應用圖片問題:你了解人類每時每刻都不能離開氧氣嗎?復習回歸,課前熱身;老師: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空氣的組成中含有氮氣(78%)氧氣(21%),你能從上節(jié)課中得到氧氣的一些性質和用途嗎?學生:氧氣的主要用途和性質是人工呼吸、煉鋼以及支持燃燒。進行新課一、氧氣的物理性質老師:我們每時每刻都無不和空氣接觸,而空氣中有氧氣21%,那么我們可以觀察到空氣的顏色,聞到空氣的味道嗎?接下來我們來了解氧

5、氣的性質,首先我們來了解氧氣的物理性質,先從氧氣的色、味、態(tài)來研究;學生:通常狀況下氧氣為無色無味的氣體。老師:氧氣為無色無味的氣體,我們都知道空氣的密度味1.293gL,而氧氣的密度為1.429gL,所以說氧氣的密度略大于空氣。我們生存的地球上有近70%的海洋,而空氣中有21%的氧氣,那么氧氣溶不溶于水呢?學生:思考并回答;老師:氧氣溶于水,但是氧氣在水中溶解度不大,在1L水中只能溶解30ml的氧氣,所以氧氣不易溶于水。問題:有什么事實可以證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氣?老師:我們知道研究物理性質,包括色、味、態(tài)、密度、溶解性以及溶、沸點。那么,現在我們來了解氧氣的三態(tài)變化,在壓強為101kpa時

6、,在-180C時,氧氣為淡藍色液體,在約-218C時變?yōu)檠┗畹牡{色固體。工業(yè)生產的氧氣一般儲存在鋼瓶中。、氧氣的化學性質:問題情景:大家都知道,很多物質都可以在空氣中燃燒,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嗎?老師:前面我們學習了氧氣的物理性質,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氧氣的化學性質。實驗一:老師:首先我們將一根帶火星的木條伸進充滿氧氣的集氣瓶中,觀察實驗現象,我們會發(fā)現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為什么帶火星的木條能夠復燃呢?學生:氧氣支持燃燒。實驗二:老師:大家都知道木炭在空氣中可以燃燒,在燃燒時,木炭紅熱無煙無焰,生成無色無味的氣體;那么,木炭在氧氣中燃燒會是什么樣的變化呢?請大家觀察實驗。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并回答。木

7、炭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白光,并放出大量熱,生成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該氣體能是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老師: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二氧化碳。碳+氧氣T二氧化碳實驗三:老師:接下來我們在一個燃燒匙里加少量硫,然后將點燃的硫伸進裝有氧氣的集氣瓶中,大家觀察實驗,都會有哪些現象呢?學生:硫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藍紫色火焰,放出熱量,并有刺激性氣味產生。老師:硫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一種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叫二氧化硫,是一種有毒氣體,所以在做該實驗時需要打開窗戶,在通風的環(huán)境下做。硫+氧氣T二氧化硫實驗四:老師:冬季,我們家通常用火爐烤火,許多同學將火鉗在火中加熱過,那么,火鉗加熱有什么現象呢?學生:火鉗變成赤

8、紅色,并有大量熱放出。老師:那么,我們現在來觀察實驗四,看看細鐵絲在氧氣中的燃燒現象吧。首先,我們將一根鐵絲用砂紙打磨干凈,排成螺旋狀,在鐵絲一頭系一根火柴,點燃待火柴快燃盡時,將鐵絲伸進裝有氧氣的集氣瓶中,并且集氣瓶底部放一些細沙或水。那么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會發(fā)生什么樣的現象呢?學生: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很劇烈,火星四射,鐵絲熔成小球,生成一種黑色固體。老師: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生成的黑色固體為四氧化三鐵。鐵+氧氣T四氧化三鐵那么為什么要在鐵絲的一頭系一根火柴、在集氣瓶底部放一些細沙或加入少量水呢?學生:在細鐵絲一頭系一根火柴是為了引燃。在集氣瓶底部放一些細沙或者加入少量的水是為了防止生成的固體物質

9、濺落到瓶底使集氣瓶炸裂。老師:我們將前面四個實驗現象及反應填表。在空氣中燃燒現象在氧氣中燃燒現象反應文字表達式木條木炭硫鐵通過以上四個實驗,大家考慮為什么在空氣中和純氧中的實驗現象不同呢?學生: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由于空氣中氧氣含量相對較少,因此,在空氣中燃燒現象不如在氧氣中劇烈。老師: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在一定條件下,能與許多氣體發(fā)生反應,物質在純氧中燃燒比在空氣中劇烈,說明物質程度與氧氣的濃度的大小成正比。三、化合反應和氧化反應:老師:觀察上面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我們會發(fā)現什么樣的特點呢?學生:上面反映都是由兩種物質反應生成一種物質,且均有氧氣參與。老師:那么我們現在給同學

10、們介紹兩種重要的化學反應:化合反應和氧化反應。首先,我們來學習化合反應,我們先了解它的概念。學生: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叫化合反應。老師:化合反應有什么特點呢?學生:化合反應的特點為“多變一”。老師:化合反應的特點為“多變一”,我們用一個通式來表示:A+4AB.下面我們來學習另外一種反應:氧化反應,我們先來了解它的概念。學生:物質與氧氣發(fā)生的發(fā)應叫氧化反應。老師:物質與氧氣反應不一定全部是燃燒現象。如緩慢氧化、食物的腐爛、酒的釀造等。四、氧氣的用途:老師:我們知道性質決定用途,上面我們學習氧氣的性質。那么氧氣有那些用途呢?下面我們來學習氧氣的用途:1、供給呼吸:醫(yī)療上急救病人

11、,登山,潛水,航空提供呼吸。2、支持燃燒:煉鋼,氣焊及氣接,液氧炸彈,火箭助燃劑。課題總結老師:今天我們學習了氧氣,從氧氣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分別來了解得出了化合反應及氧化反應的一些特點,最后介紹了氧氣的用途,同學們需要了解氧氣的性質與化合反應的特點,而氧氣的用途則為了解性知識。布置作業(yè)1、課本p(36-37)習題1-6.2、預習p(37-43),課題三制取氧氣。課后反思】【板書設計】課題二氧氣一氧氣的性質:1物理性質(1) 、無色無味氣體;(2) 、密度比空氣大;(3) 、不易溶于水;2化學性質:(1) 、碳+氧氣一二氧化碳(2) 、硫+氧氣二氧化硫(3) 、鐵+氧氣四氧化三鐵總結:氧氣的化

12、學性質比較活潑,具有氧化性是一種常見的氧化劑。二、化合反應:定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反應生成另一種物質的反應。通式表達:A+4AB三、氧化反應:定義:物質與氧發(fā)生的反應。劇烈氧化-燃燒四、氧氣的用途:1、供給呼吸2、支持燃燒參考文獻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實驗稿)被禁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7月.2課程教材研究所,化學課程教材研究開發(fā)中心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九年級上冊,人民交流與出版社,2006年4月.3、楊承印.化學課程與教學論.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2月.致謝三年的讀書生活在這個季節(jié)即將劃上一個句號,而于我的人生卻只是一個逗號,我將面對又一

13、次征程的開始。三年的求學生涯在師長、親友的大力支持下,走得辛苦卻也收獲滿囊,在畢業(yè)設計即將付梓之際,思緒萬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偉人、名人為我所崇拜,可是我更急切地要把我的敬意和贊美獻給一位平凡的人,我的指導老師。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學生,而您卻是我最尊敬的老師。您治學嚴謹,學識淵博,思想深邃,視野雄闊,為我營造了一種良好的精神氛圍。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置身其間,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使我不僅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觀念,樹立了宏偉的學術目標,領會了基本的思考方式,從畢業(yè)設計題目的選定到寫作的指導,經由您悉心的點撥,再經思考后的領悟,常常讓我有“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感謝我的父母親,焉得諼草,言樹之背,養(yǎng)育之恩,無以回報,你們永遠健康快樂是我最大的心愿。在論文即將完成之際,我的心情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