顆粒的目數(shù)粒度對照表(新)_第1頁
顆粒的目數(shù)粒度對照表(新)_第2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顆粒的目數(shù)粒度對照表泰勒標準篩,所謂的多少目是指在每英寸(一個規(guī)定的單位長度2.54厘米)的長度上有多少篩孔,如果有100個孔,就是100目篩,孔數(shù)越多,孔眼也就越小。但由于制作材料不同,比如有不銹鋼篩、尼龍篩、銅篩等,它們的粗細不同,所以同是100目篩地話,大小實際上也有區(qū)別。目前在國內(nèi)外尚未有統(tǒng)一的粉體粒度技術標準,各個企業(yè)都有自己的粒度指標定義和表示方法。在不同國家、不同行業(yè)的篩網(wǎng)規(guī)格有不同的標準,因此“目”的含義也難以統(tǒng)一。目前國際上比較流行用等效體積顆粒的計算直徑來表示粒徑,以pm或mm為單位。目數(shù)粒度對照表目數(shù)粒度um目數(shù)粒度um目數(shù)粒度um53900120124110013102

2、00014010413001116119017089160010208402007418008257102306120006.5305902705325005.5355003254430004.5404204003840003.4453504603050002.7502975402660002.5602506502170001.25801788001910015090015目為非標準單位,經(jīng)驗的換算方法為:粒度(um)x目數(shù)=16000篩分粒度測試方法:一、顯微圖象法:顯微圖象法包括顯微鏡、CCD攝像頭(或數(shù)碼像機)、圖形采集卡、計算機等部分組成。它基本工作原理將顯微鏡放大后顆粒圖像通過CCD

3、攝像頭和圖形采集卡傳輸?shù)接嬎銠C中,由計算機對這些圖像進行邊緣識別等處理,計算出每個顆粒投影面積,根據(jù)等效投影面積原理得出每個顆粒粒徑,再統(tǒng)計出所設定粒徑區(qū)間顆粒數(shù)量,就可以得到粒度分布了。由于這種方法單次所測到顆粒個數(shù)較少,對同一個樣品可以通過更換視場方法進行多次測量來提高測試結果真實性。除了進行粒度測試之外,顯微圖象法還常用來觀察和測試顆粒形貌。二、其它顆粒度測試方法:除了上述幾種粒度測試方法以外,目前在生產(chǎn)和研究領域還常用刮板法、沉降瓶法、透氣法、超聲波法和動態(tài)光散射法等。(1)刮板法:把樣品刮到一個平板表面上,觀察粗糙度,以此來評價樣品粒度否合格。此法涂料行業(yè)采用一種方法。一個定性粒度測

4、試方法。(2)沉降瓶法:它原理與前后講沉降法原理大致相同。測試過程首先將一定量樣品與液體在500ml或10001量筒里配制成懸浮液,充分攪拌均勻后取出一定量(如20ml)作為樣品總重量,然后根據(jù)Stokes定律計算好每種顆粒沉降時間,在固定時刻分別放出相同量懸浮液,來代表該時刻對應粒徑。將每個時刻得到懸浮液烘干、稱重后就可以計算出粒度分布了。此法目前在磨料和河流泥沙等行業(yè)還有應用。(3) 透氣法:透氣法也叫弗氏法。先將樣品裝到一個金屬管里并壓實,將這個金屬管安裝到一個氣路里形成一個閉環(huán)氣路。當氣路中氣體流動時,氣體將從顆粒縫隙中穿過。如果樣品較粗,顆粒之間縫隙就大,氣體流邊所受阻礙就小;樣品較

5、細,顆粒之間縫隙就小,氣體流動所受阻礙就大。透氣法就根據(jù)這樣一個原理來測試粒度。種方法只能得到一個平均粒度值,不能測量粒度分布。這種方法主要用在磁性材料行業(yè)。(4) 超聲波法:通過不同粒徑顆粒對超聲波產(chǎn)生不同影響原理來測量粒度分布一種方法。它可以直接測試固液比達到70%高濃度漿料。這種方法一種新技術,目前國內(nèi)外都有人進行研究,據(jù)說國外已經(jīng)有了儀器,國內(nèi)目前還沒有。(5) 動態(tài)光散射法:前面所講激光散射法可以理解為靜態(tài)光散射法。當顆粒小到一定程度時,顆粒在液體中受布朗運動>影響,呈一種隨機運動狀態(tài),其運動距離與運動速度與顆粒大小有關。通過相關技術來識別這些顆粒運動狀態(tài),就可以得到粒度分布了

6、。動態(tài)光散射法,主要用來測量納米材料粒度分布。<IMG運動狀態(tài),其運動距離與運動速度與顆粒大小有關。通過相關技術來識別這些顆粒<IMG運動狀態(tài),就可以得到粒度分布了。動態(tài)光散射法,主要用來測量納米材料粒度分布。<DIV>微米微米是長度單位,符號micron。微米相當于1米的一百萬分之一(此即為微的字義)。換算關系1000000皮米(pm)=1微米(pm)1000納米(nm)=1微米(pm)1微米(um)=10-6m=1000納米(nm)1毫米(mm)=10-3m=1000微米(um)0.001毫米(mm)=1微米(pm)0.0001厘米(cm)=1微米(pm)0.00001分米(dm)=1微米(pm)0.000001米(m)=1微米(pm)0.000000001公里(km)=1微米(pm)0.000001微米(pm)=1皮米(pm)0.001微米(pm)=1納米(nm)1000微米(pm)=1毫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