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課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_第1頁
第20課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_第2頁
第20課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_第3頁
第20課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_第4頁
第20課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第四單元第四單元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quán)分立與民族交融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quán)分立與民族交融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三國三國南朝南朝大明歷大明歷鍾繇鍾繇胡昭胡昭設(shè)置書博士設(shè)置書博士王羲之王羲之魏碑魏碑顧愷之顧愷之北朝北朝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學習與學習與探究探究如何理解如何理解“齊民齊民”和和“要術(shù)要術(shù)”?內(nèi)容內(nèi)容地位地位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作品目錄作品目錄卷一卷一: :耕田、收種、種谷各耕田、收種、種谷各1 1篇。篇。卷二卷二: :谷類、豆、麥、麻、稻、瓜、瓠、芋等谷類、豆、麥、

2、麻、稻、瓜、瓠、芋等1313篇。篇。卷三卷三: :種葵種葵( (蔬菜蔬菜) )、蔓菁等、蔓菁等1212篇。篇。卷四卷四: :園籬、栽樹園籬、栽樹( (園藝園藝) )各各1 1篇,棗、桃、李等果樹栽培篇,棗、桃、李等果樹栽培1212篇篇; ;卷五卷五: :栽桑養(yǎng)蠶栽桑養(yǎng)蠶1 1篇,榆、白楊、竹以及染料作物篇,榆、白楊、竹以及染料作物1010篇、伐木篇、伐木1 1篇。篇。卷六卷六: :畜、禽及養(yǎng)魚畜、禽及養(yǎng)魚6 6篇。篇。卷七卷七: :貨殖、涂甕各貨殖、涂甕各1 1篇篇( (釀造釀造) )、釀酒、釀酒4 4篇。篇。卷八、九卷八、九: :釀造醬、醋,乳酪、儲存釀造醬、醋,乳酪、儲存2222篇,煮膠、

3、制墨各篇,煮膠、制墨各1 1篇。篇。卷十卷十: :非中國非中國( (指北魏以外指北魏以外) )物產(chǎn)者物產(chǎn)者1 1篇,記熱帶、亞熱帶植物篇,記熱帶、亞熱帶植物100100余種,野生可食植物余種,野生可食植物6060余種。余種。 中國古代的烹任百科全書中國古代的烹任百科全書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賈思勰故里山東壽光菜博會賈思勰故里山東壽光菜博會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割圓術(shù)與圓周率,割圓術(shù)與圓周率, 他在他在九章九章算術(shù)圓田術(shù)算術(shù)圓田術(shù)注中,用割圓術(shù)證明了注中,用割圓術(shù)證明了圓面積的精確公式,并給出了計算圓圓面積

4、的精確公式,并給出了計算圓周率的科學方法。他首先從圓內(nèi)接六周率的科學方法。他首先從圓內(nèi)接六邊形開始割圓,每次邊數(shù)倍增,算到邊形開始割圓,每次邊數(shù)倍增,算到192192邊形的面積,得到邊形的面積,得到=157/50=3.14=157/50=3.14,又算到又算到30723072邊形的面積,得到邊形的面積,得到=3927/1250=3.1416=3927/1250=3.1416,稱為,稱為 徽率徽率 。成就成就最早提出了具有最早提出了具有“極限極限”思維的圓周率的正確計算方法,并求得圓周思維的圓周率的正確計算方法,并求得圓周率為率為3.14163.1416。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

5、時期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數(shù)學方面成就數(shù)學方面成就運用劉徽的方法,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shù)點以后的第七位數(shù)字,運用劉徽的方法,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shù)點以后的第七位數(shù)字,即即3.14159263.1415926到到3.14159273.1415927之間。領(lǐng)先世界近千年。之間。領(lǐng)先世界近千年。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天文歷法方面成就天文歷法方面成就所測算的一年時間,與現(xiàn)代天文科測算結(jié)果只差所測算的一年時間,與現(xiàn)代天文科測算結(jié)果只差5050秒。制定出秒。制定出當時最先進的歷法當時最先進的歷法大明歷大明歷,并上書朝廷,請求實行新歷法。,并上書朝廷,請求實行新歷法。 大

6、明歷大明歷最早將歲差引進歷法;采用了最早將歲差引進歷法;采用了391391年加年加144144個閏月的新閏周;首次精密測個閏月的新閏周;首次精密測出交點月日數(shù)(出交點月日數(shù)(27.2122327.21223),回歸年日數(shù)(),回歸年日數(shù)(365.2428365.2428)等數(shù)據(jù),還發(fā)明了用圭表測量冬)等數(shù)據(jù),還發(fā)明了用圭表測量冬至前后若干天的正午太陽影長以定冬至時刻的方法。至前后若干天的正午太陽影長以定冬至時刻的方法。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機械制造方面成就機械制造方面成就 設(shè)計制造出了指南車、水碓磨、千里船、定時器等。設(shè)計制造出了指南車、水碓磨、千里船、定時器等。連環(huán)畫中

7、的連環(huán)畫中的“水碓磨水碓磨”指南車指南車祖沖之千里船祖沖之千里船日行百余里圓轉(zhuǎn)不窮,而司方如一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其他方面成就其他方面成就為紀念這位偉大的古代科學家,人們將月球背面的一座環(huán)形山命名為紀念這位偉大的古代科學家,人們將月球背面的一座環(huán)形山命名為為“祖沖之環(huán)形山祖沖之環(huán)形山”,把小行星,把小行星18881888命名為命名為“祖沖之小行星祖沖之小行星”。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本名:鐘繇 別稱:鐘太傅、鐘太尉 民族:漢人所處時代:東漢三國(曹魏) 生卒時間:151年230年主要作品:賀捷表力命表宣示表薦季直表等主要成就:平河東,收撫南匈奴;推

8、動楷書發(fā)展。官職:太傅 爵位:定陵侯 謚號:成尊稱:楷書鼻祖本名:胡昭 字號:孔明所處時代:三國 民族:漢族生卒時間:161年250年主要成就:著名書法家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書法方面成就書法方面成就鐘繇獨創(chuàng)楷書書法,剛?cè)峒鎮(zhèn)?,點畫之間,多有異趣,后人稱鐘繇獨創(chuàng)楷書書法,剛?cè)峒鎮(zhèn)洌c畫之間,多有異趣,后人稱他的楷書為絕世之作。他的楷書為絕世之作。宣示表宣示表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書法方面成就書法方面成就鐘氏小巧,胡氏豪放鐘氏小巧,胡氏豪放衛(wèi)恒語云:衛(wèi)恒語云:“胡昭與鐘繇,并師于劉德升,俱善草行。而胡昭與鐘繇,并師于劉德升,俱善草行。而胡肥鐘瘦,尺牘之

9、跡,動見???。胡肥鐘瘦,尺牘之跡,動見???。”胡昭作品胡昭作品鐘繇鐘繇賀捷表賀捷表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書圣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書法方面成就書法方面成就 王羲之代王羲之代表作表作蘭亭序蘭亭序被譽為被譽為“天下天下第一行書第一行書”。在書法史上,在書法史上,他與其子王獻他與其子王獻之合稱為之合稱為“二二王王”。王羲之王羲之蘭亭序蘭亭序拓片拓片王羲之的行書、楷書、草書擺脫了以往帶有隸、篆的痛跡,當時的人王羲之的行書、楷書、草書擺脫了以往帶有隸、篆的痛跡,當時的人就稱贊他的書法為古今之冠,筆勢就稱贊他的書法為古今之冠,筆勢“飄若浮云、矯若驚龍飄若浮云、矯

10、若驚龍”。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書法方面成就書法方面成就魏碑是我國南北朝時期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稱,以北魏為最精,大體可分魏碑是我國南北朝時期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稱,以北魏為最精,大體可分為碑刻、墓志、造像題記和摩崖刻石四種。為碑刻、墓志、造像題記和摩崖刻石四種。鐘致帥稱魏碑鐘致帥稱魏碑“上可窺漢秦舊范,下能察隋唐習風。上可窺漢秦舊范,下能察隋唐習風。”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繪繪 畫畫由于佛教盛行,宗教畫占了主要地位。由于佛教盛行,宗教畫占了主要地位。 顧愷之擅長顧愷之擅長的人物畫,線的人物畫,線條優(yōu)美活潑,條優(yōu)美活潑,人物傳神,富人物傳神,富有個性。有個性

11、。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雕雕 塑塑南北朝時期,統(tǒng)治階級為宣揚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開鑿了許多石窟。南北朝時期,統(tǒng)治階級為宣揚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開鑿了許多石窟。 云岡石窟位于中國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處的武周山南麓,依山開鑿。存有主要洞窟45個,石雕造像51000余軀,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天水麥積山石窟并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藝術(shù)寶庫。 1961年被國務(wù)院公布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12月14日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雕雕 塑塑南北朝時期,統(tǒng)治階級為宣揚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開鑿了許多石窟。南北朝時期,統(tǒng)治階級為宣揚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開鑿了許多石窟。 龍門石窟位于洛陽市龍門山與香山上。龍門石窟位于洛陽市龍門山與香山上。中國四大石窟之一。中國四大石窟之一。 龍門石窟開鑿于北魏孝文帝年間,之龍門石窟開鑿于北魏孝文帝年間,之后歷經(jīng)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后歷經(jīng)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朝代連續(xù)大規(guī)模營造達宋等朝代連續(xù)大規(guī)模營造達400400余年之久,余年之久,南北長達南北長達1 1公里,今存有窟龕公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