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理綜化學部分 第五套6下列各項中表達正確的是( )A白磷的分子式:P BNa+結構示意圖是:C乙醇的結構簡式C2H6O DHClO的電子式:6 答案解析:(易)考查電子式、原子結構示意圖、分子式、結構式和結構簡式的表示方法,答案:B。白磷的分子式為P4;Na+結構示意圖正確;乙醇的結構簡式為CH3CH2OH或CH3CH2OH或C2H5OH。HClO的結構式為HOCl,所以其電子式為:。7哈伯因發(fā)明了由氮氣和氫氣合成氨氣的方法而獲得1918年諾貝爾化學獎?,F(xiàn)向一密閉容器中充人1mol N2和3mol H2,在一定條件下使該反應發(fā)生:N23H22NH3。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達到化學平衡時,
2、正反應和逆反應的速率都為零B當符合:3u正(N2)u正(H2)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C達到化學平衡時,單位時間消耗amolN2,同時生成3amolH2D當N2、H2、NH3的分子數(shù)比為132,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7 答案解析:(中難)考查化學平衡的涵義及其與反應速率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答案:C。本題與前些年高考中所考的“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屬于同一題型。達到化學平衡時,正反應和逆反應的速率相等,但不為零,化學平衡是動態(tài)平衡,反應并沒有停止,A錯。B中只有正反應速率,無法判斷是否平衡,要有正逆反應速率,且速率比符合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才能說明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C符合要求。錯點警示:從化學平衡的定義出發(fā)來判斷
3、是否達到化學平衡的兩個要點是:v正 = v逆 能變的量保持不變。達到化學平衡時,反應混合物中各組成成分的百分含量、物質的量濃度等保持不變,并不是指各組成成分的百分含量、物質的量濃度等一定相等或符合某一比例。8下列關于原子的幾種描述中,錯誤的是( )A16O與17O具有相同的電子數(shù)B18O與19F具有相同的中子數(shù)C15N與14N具有相同的質子數(shù)D12C與13C具有相同的質量數(shù)8 答案解析:(易)本題考查原子結構問題,答案:D。中子數(shù)=質量數(shù)-質子數(shù) 。A 中16O與17O是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電子數(shù),正確。B中18O含有8個質子,中子數(shù)=18-8=10,19F含有9個質子,中子數(shù)=19-9=1
4、0,正確;C中15N與14N是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質子數(shù),正確;D中12C與13C的質量數(shù)分別是12和13,不正確。9燃料電池是燃料(如CO,H2,CH4等)跟氧氣(或空氣)起反應將化學能轉變?yōu)殡娔艿难b置,電解質溶液是強堿溶液,下面關于甲烷燃料電池的說法正確的是( )A負極反應式:O2+2H2O+4e4OHB負極反應式:CH4+8OH8eCO2+6H2OC隨著放電的進行,溶液的pH值不變D放電時溶液中的陰離子向負極移動9 答案解析:(難)此題考查原電池原理。答案:D。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是正極,失去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是負極。O2+2H2O+4e4OH應為正極反應式。燃料氧化生成的二氧化碳不可能從
5、強堿溶液中逸出,它將進一步反應轉化成碳酸根。所以負極反應式為:CH4+10OH8eCO32+7H2O。由于部分堿液和二氧化碳反應,所以溶液的pH值將減小。放電時溶液中的陰離子OH向負極移動。技能空間:燃料電池屬于原電池,解決原電池問題要抓住三個要點:電極構成:失電子的電極作負極,另一導體作正極。電流方向:電子由負極流向正極,電流方向是由正極流到負極(外電路)。電極反應:負極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溶液中氧化性較強的微粒在正極上得電子而發(fā)生還原反應。10關于A族和A族元素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加熱時,Na2CO3比MgCO3易分解B濃度都是0.01 molL1時,KOH溶液的pH比Ba(OH)
6、 2的小CNa的熔點比Mg高,Na2O的熔點比MgO的高DNaOH是一元堿,Mg (OH) 2是二元堿,后者堿性強10答案解析:(中難)考查對A族和A族元素的相似性和遞變性的理解,答案:B。用酒精燈加熱(500)Na2CO3是不會分解的,而MgCO3加熱到350時就分解了,A錯。由于Ba(OH) 2是二元強堿,KOH是一元強堿,等濃度時Ba(OH) 2堿性強于KOH,B正確。在同一周期中,A族單質的熔點比A族的低,如Na的熔點97,Mg的熔點是648.8,同樣氧化物的熔點也是MgO高。因為前者A族金屬的鍵能大于A族的金屬,后者是MgO離子鍵的鍵能高于Na2O。Mg (OH) 2是二元堿,但Mg
7、 (OH) 2是難溶物質,堿性弱于NaOH。11某有機物的結構是:關于它的性質的描述正確的是( )能發(fā)生加成反應;能溶解于NaOH溶液中;能水解生成兩種酸;不能使溴水褪色;能發(fā)生酯化反應;有酸性A B C僅 D全部正確11答案解析:(中難)本題通過典型官能團的性質的學習考查考生推測有機物的可能性質的能力。選D。題給有機物含有酯基;苯環(huán);羧基。因而具有加成反應、中和反應、水解反應、酸性、酯化反應,但不能使溴水褪色等性質。12某天然蛋白質充分水解后,能分離出有機物R,R可與等物質的量的KOH或鹽酸完全反應。4.45gR可與50mL、1mol/L的NaOH完全中和,則R的結構簡式為( )A BC D
8、12答案解析:(難)本題關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答案:B。 有機物R與KOH或HCl反應時為等物質的量完全反應,說明R分子中有一個氨基(NH2式量為16)和一個羧基(COOH式量為45)。此有機物相對分子的質量M89,通過式量分析:89-16-4528,說明含有2個(CH2)或1個(CH3)和1個(CH),對應的結構簡式如B、C所示,由于天然蛋白質水解產(chǎn)物為a氨基酸,故選B。技能空間:關于a氨基酸式量計算有技巧:a氨基酸分子中都含有“”,這一部分結構的式量是74。a氨基酸的式量減去74所得的數(shù)值就是殘基剩余烴基的式量。本題殘基的式量:89-7415,顯然殘基是1個(CH3)。13下
9、列兩組熱化學方程式中,有關H的比較正確的是( ) CH4g)2O2(g) =CO2(g)2H2O(g);H1CH4g)2O2(g) =CO2(g)2H2O(l);H2 NaOH(aq) +H2SO4(濃)= Na2SO4(aq) +H2O(l) ;H3NaOH(aq) + CH3COOH (aq)= CH3COONa (aq) +H2O(l) ;H4AH1H2;H3H4 BH1H2;H3H4CH1H2;H3H4 DH1H2;H3H413答案解析:(中難)本題考查有關燃燒熱中和熱的計算,答案:B。由于H2O(g)H2O(l)要放出熱量,所以等物質的量的CH4g)燃燒,生成液態(tài)水時放出熱量的數(shù)值(
10、絕對值)要比生成氣態(tài)水時大。等物質的量的NaOH與稀醋酸、濃H2SO4恰好反應生成等物質的量的水,若不考慮物質的溶解熱和弱電解質電離吸熱,應放出相同的熱量。但在實際反應中。濃H2SO4溶于水時放熱,使其總放出的熱量增多;醋酸是弱酸,部分CH3COOH分子電離過程中要吸熱,故中和時放熱較少。放熱越多,H 的值的絕對值越大,H實際值越小。錯點警示:反應熱的比較是個難點,比較H的大小最容易出錯。對于吸熱反應,H0,吸熱越多,H越大;但對于放熱反應,H B C D A(3分)(4)NH4HCO3NH3+H2O+CO2(3分)(5)乙二酸 (草酸)(2分)技能空間:陰離子與同周期稀有氣體元素原子的電子層
11、排布相同,陽離子與上一周期稀有氣體元素原子的電子層排布相同。如第2周期的O2、F,第3周期的Na、Mg2、Al3與Ne原子的電子層排布相同。第3周期的S2、Cl,第4周期的K、Ca2,都與Ar原子的電子層排布相同。應試策略:本題是一類典型考查物質結構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識題目,以常見的短周期元素為載體,考查學生的推理判斷能力,同時考查學生在無機推斷中有碳元素時會與一些有機物聯(lián)系。遇此類題目,要先找到突破口,然后進行推理,本題的突破口是常見元素之最,現(xiàn)將此類規(guī)律歸納如下:(1)形成化合物種類最多的元素、或單質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質的元素、或氣態(tài)氫化物中氫的質量分數(shù)最大的元素:C。(2)空氣中含量最
12、多的元素、或氣態(tài)氫化物的水溶液呈堿性的元素:N。(3)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或氣態(tài)氫化物的沸點最高的元素、或氫化物在通常情況下呈液態(tài)的元素:O。(4)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Al。(5)最活潑的非金屬元素、或無正價的元素、或無含氧酸的非金屬元素、或無氧酸(氣態(tài)氫化物)可腐蝕玻璃的元素,或氣態(tài)氫化物最穩(wěn)定的元素、或陰離子的還原性最弱的元素:F。(6)最易著火的非金屬元素的單質,其元素是:P。(7)最輕的單質的元素:H;最輕的金屬元素:Li。27(本小題15分)為測定空氣中CO2含量,做下述實驗。(1)為配置標準溶液,請選取必需的一組儀器 。托盤天平 容量瓶 滴定管 量筒 燒杯 膠頭滴管 玻璃棒
13、A B C D(2)滴定操作時,左手 ,眼睛注視 。(3)取上述Ba(OH)2溶液10mL放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釋至刻度,把稀釋后的溶液放入密閉容器,并引入10L空氣,振蕩,過濾。需過濾的原因是 。(4)由實驗數(shù)據(jù)算出空氣中CO2的體積分數(shù)為 。(5)本實驗中,若第一次滴定時使用的酸式滴定管未經(jīng)處理,即更換溶液,進行第二次滴定,導致實驗數(shù)據(jù)值(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 。27答案解析:(難)(1) 配置標準鹽酸溶液,需要用到的儀器有:容量瓶 、滴定管 、量筒 、燒杯 、膠頭滴管 、玻璃棒;故選B。(3分)(2)滴定操作時,左手握酸式滴定管活塞;眼睛注視錐形瓶中溶液顏色的變化。(3分)(3
14、)Ba(OH)2溶液中引入空氣后,因反應生成了BaCO3沉淀,需過濾的原因是除去BaCO3沉淀,使濾液只含Ba(OH)2,以保證實驗成功。(3分)(4)由上述框圖二可求出未知Ba(OH)2溶液的濃度為 9.810-2 mol/L。則空氣中CO2的體積分數(shù):V(CO2)%=(9.810-2mol/L0.01L-0.01mol/L0.0348L1/25)22.4Lmol-1/10L100%=0.025%(3分)(5)在實驗中,若第一次滴定時使用的酸式滴定管未經(jīng)處理,即更換溶液,因酸式滴定管內(nèi)壁沾有少量較濃的鹽酸,進行第二次滴定時,所需鹽酸的體積減少,導致實驗測得CO2的體積分數(shù)值偏高。(3分)技能
15、空間:用已知物質的量濃度的酸(或堿)來測定未知物質的量濃度的堿(或酸)的方法叫做酸堿中和滴定。中和反應的實質:酸電離產(chǎn)生H+的與堿電離產(chǎn)生OH結合生成水的反應即H+OHH2O。酸堿恰好中和時酸所能提供的H+物質的量恰好等于堿所能提供OH的物質的量。應試策略:中和滴定的誤差分析:根據(jù)公式:C(待) = ,所以可利用C(待)與V(標)成正比來判斷:(1)如果V(標)偏大,則結果偏高;(2)如果V(標)偏小,則結果偏低。28(本小題15分) A、B、C、D四種元素原子核電荷數(shù)依次增大(均小于20),其單質及相應的化合物能發(fā)生如下反應關系:(1)寫出四種元素元素符號:A、_B、_C、_D、_。(2)
16、F的電子式:_。(3)寫出E、F混合后加水的化學方程式:_。(4)寫出GJ的化學方程式:_。(5)寫出C單質與H水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28答案解析:(中難)考查鹽類的雙水解,兩性氫氧化物,鹵離子的檢驗,焰色反應等知識以及綜合應用能力、分析判斷與邏輯推理能力,同時考查學生的化學用語等??驁D中有幾個特征的反應現(xiàn)象:a 臭雞蛋氣味氣體;b 白色膠狀沉淀溶于NaOH溶液;c 先加AgNO3溶液,再加稀HNO3產(chǎn)生白色沉淀;d 焰色反應:紫色;可分別得出氣體是H2S、白色膠狀沉淀是Al(OH)3、無色溶液I是KCl。(1) Al S Cl K(4分)(2) (2分)(3) 2AlCl33K2S3H
17、2O2Al(OH)33H2S6KCl(3分)(4) Al(OH)3NaOHNaAlO22H2O(3分)(5) Cl2H2SS2H2Cl- (3分) 技能空間:常見的特征反應現(xiàn)象及對應物質:焰色反應:Na黃色,K紫色(透過鈷玻璃)。有臭雞蛋氣味或能使?jié)駶櫟腜b(Ac)2試紙變黑的氣體是H2S。在空氣中由無色迅速變?yōu)榧t棕色的氣體是NO。使品紅溶液褪色的往往是SO2 (Cl2使品紅溶液褪色后不恢復) 。能使淀粉變藍的是I2。與堿溶液反應生成白色沉淀且放置空氣中變灰綠色最終變紅褐色的離子是Fe2+。滴入SCN- 溶液顯血紅色以及遇苯酚顯紫色的離子是Fe3+。既能跟酸反應又能跟堿反應且生成氣體的物質一般
18、是Al,NH4HCO3 ,(NH4)2CO3 ,NH4HSO3,(NH4)2SO3,(NH4)2S,NH4HS。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是NH3。與堿反應產(chǎn)生氣體的物質是Al、Si、銨鹽,產(chǎn)生氣體一般是H2、NH3。與水反應產(chǎn)生氣體的物質一般是Na 、F2 、Na2O2。既能與酸反應又能與堿反應的物質是Al 、Al2O3、Al(OH)3、弱酸弱堿鹽、弱酸的酸式鹽。既產(chǎn)生沉淀又產(chǎn)生氣體的物質一般是CaC2、Al2S3、Mg3N2 與H2O; S2O32-與H+;CO32-、HCO3-、 SO32-、 HSO3-、 S2-、HS- 與Al3+;CO32-、HCO3-與Fe3+。應試策略:有
19、些框圖推斷題,從題干看,基本得不出什么直接的結論??驁D中的特征反應及現(xiàn)象往往是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即題眼。解題時可從上述特征反應及現(xiàn)象直按入手,結合框圖中提供的轉化關系,往往能迅速得出其他結論。29(本小題18分)已知兩個羧基之間在濃硫酸作用下脫去一分子水生成酸酐,如: 某酯類化合物A是廣泛使用的塑料增塑劑。A在酸性條件下能夠生成B、C、D。(1) CH3COOOH稱為過氧乙酸,寫出它的一種用途_。(2)寫出B+ECH3COOOH+H2O的化學方程式_。(3)寫出F的一種結構簡式_。(4)寫出A的結構簡式_。(5) 1molC分別和足量的金屬Na、NaOH反應,消耗Na與NaOH物質的量之比是_
20、。(6)寫出D的結構簡式_。29答案解析:(難)(1)過氧化合物具有強氧化性,可用于殺菌消毒等。(2分)(2)雖然這個反應沒有學到過,但可以用取代反應規(guī)律來解決這個問題,相當于是乙酸分子羧基中羥基上的氫原子被一個羥基取代,另一種產(chǎn)物就應該是水:(3分) (3)比較C跟F的分子組成可知,C轉化成F時脫去了一個水分子。但C分子中有三個羧基,一個醇羥基,可能有多種方式脫去一個水分子,所以F的結構可能有以下三種: (3分,寫任一種) (4) D是1丁醇,B是乙酸,以C為中心再考慮A的分子式可得出A的結構簡式為: (3分) (5) 1molC最多能跟4molNa反應,最多能跟3molNaOH反應,所消耗
21、Na與NaOH物質的量之比是4:3。(4分)(6) G無支鏈,能發(fā)生銀鏡反應,可知G為丁醛,所以D為丁醇,結構簡式為:CH3CH2CH2CH2OH。(3分)技能空間:有機物的脫水反應是有機化學中重要的知識,也是高考的重點和熱點。熟知有機物的脫水方式、脫水產(chǎn)物、脫水反應及類型(取代反應或消去反應),對于培養(yǎng)推理能力、解答推理題是很有必要的。有機物脫水方式的歸納:1. 脫水成烯:羥基碳相鄰的碳原子上含有氫原子的醇在濃硫酸作用下,發(fā)生分子內(nèi)脫水反應,形成含有CC鍵的化合物(消去反應),如:乙醇制乙烯。2. 脫水成醚:醇分子間脫水,形成醚類化合物。3. 脫水成酐:羧酸在濃硫酸的作用下,發(fā)生分子內(nèi)或分子
22、間脫水而形成酸酐。4. 脫水成肽:氨基酸分子間脫水可形成含有肽鍵的化合物。5. 脫水成脂:按“酸去羥基醇去氫”的規(guī)律,羧酸與醇之間或羥基酸分子內(nèi)、分子間脫水可形成各種酯。如:生成鏈酯、環(huán)酯、內(nèi)酯、聚酯。相應地,酯類水解時總是酯鍵斷裂,而生成相應的羧酸(或羧酸鹽)和醇(或酚)。6. 脫水炭化:濃硫酸按2:1的比例奪取部分有機物中的氫、氧原子而使其炭化。應試策略:用熟練的化學基礎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和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鞏固自已的化學知識,是復習有機化學的好方法。首先,根據(jù)烴、烴的衍生物的順序,依次整理其結構特征、物理性質的變化規(guī)律、化學性質中的反應類型和化學方程式的書寫以及各種有機物的制取方法。其次,
23、按照有機化學反應類型(取代、加成、消去、氧化、還原、加聚、縮聚等)歸納,寫出化學方程式。第三,依照官能團的順序,列出某種官能團所具有的化學性質和反應,這樣交叉復習,足以達到基礎知識熟練的目的。紹興縣魯迅中學(柯橋校區(qū))2009學年第一學期高一化學學科月考2試卷(考試時間90分鐘,共6頁,滿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 H-1 N-14 O-16 S-32 Fe-56 Cu-64 Mg-24一、選擇題(本題包括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1. 銀耳本身為淡黃色,某地出產(chǎn)一種雪耳,顏色潔白如雪。其制作過程如下:將銀耳堆放在密封狀態(tài)良好的塑料棚內(nèi),在棚的一端支一口鍋
24、,鍋內(nèi)放入硫磺,加熱使硫磺熔化并燃燒。兩天左右,雪耳就制成了,這種雪耳燉不爛,且對人有害。制作雪耳利用的是A、硫的還原性B、SO2的漂白性C、硫的漂白性D、SO2的還原性2右圖的裝置中,干燥燒瓶中盛有某種氣體,燒杯和滴管內(nèi)盛放某種溶液。擠壓滴管的膠頭,下列與實驗事實不相符的是A、NO (H2O含石蕊) 紅色噴泉 B、NH3 (H2O含酚酞) 紅色噴泉C、SO2 (NaOH溶液) 無色噴泉 D、HCl(AgNO3溶液) 白色噴泉3. 檢驗SO2中是否混有CO2氣體,可采用的方法是A、通過品紅溶液,若品紅溶液褪色,則說明混有CO2氣體B、通過澄清石灰水,若變渾濁,則說明混有CO2氣體C、先通過Na
25、OH溶液,再通過澄清石灰水,若變渾濁,則說明混有CO2氣體D、先通過足量酸性KMnO4溶液(具有強氧化性),再通過澄清石灰水,若變渾濁,則說明混有CO2氣體4. 已知Na2SO3在空氣中易被氧化為Na2SO4,現(xiàn)有一包包裝破損的白色Na2SO3固體粉末,為了檢驗其是否變質,正確的方法是A、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滴入足量稀鹽酸,無沉淀,再滴入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則說明已變質。B、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滴入稀硝酸,再滴入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則說明已變質。C、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滴入稀硫酸,再滴入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則說明已變質。D、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滴入稀鹽
26、酸,若產(chǎn)生使品紅溶液褪色的氣體,則說明已變質。5. 下列反應中,硫酸既表現(xiàn)出強氧化性,又表現(xiàn)出酸性的是A、稀硫酸與鋅粒反應生成氣體B、濃硫酸使鐵、鋁鈍化C、濃硫酸與銅反應產(chǎn)生SO2 D、濃硫酸和木炭反應6. 能與SO2氣體發(fā)生反應且有沉淀產(chǎn)生的是NaOH溶液 H2S溶液 Ba (NO3)2酸性溶液 CaCl2和氨水的混合液A B C全部 D7. 取四張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放在玻璃片上,然后按順序分別滴加69%的硝酸、98.3%的硫酸、新制氯水、濃氨水,四張試紙最后呈現(xiàn)的顏色是 A、白、紅、白、藍 B、白、黑、白、藍 C、白、白、白、藍 D、紅、黑、紅、藍8用接觸法制5t98%的濃硫酸,在理論上需
27、要含F(xiàn)eS2 70%(雜質不含硫元素)的硫鐵礦的質量為A、86t B、8.6t C、4.3t D、43t9已知氣體的摩爾質量越小,擴散速度越快。右下圖所示為氣體擴散速度的實驗,兩種氣體擴散相遇時形成白色煙環(huán)。下列關于物質甲、乙的判斷正確的是甲乙白色煙環(huán)A、甲是濃氨水,乙是濃硫酸 B、甲是濃鹽酸,乙是濃氨水 C、甲是濃氨水,乙是濃鹽酸D、甲是濃硝酸,乙是濃氨水10下列物質均有漂白作用,其漂白原理相同的是 過氧化鈉 次氯酸 二氧化硫 活性炭 臭氧A、 B、 C、 D、11已知銅與稀硫酸不發(fā)生反應,但如果在銅與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種鹽,就能發(fā)生反應,且有氣體產(chǎn)生,則該鹽是A、NaClB、KNO3
28、 C、Na2SO4 D、BaCl212. 向50mL 18molL-1的濃硫酸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銅片,加熱,經(jīng)充分反應后,被還原的H2SO4的物質的量是A、小于0.45mol B、等于0.45mol C、介于0.450.9之間mol D、大于0.9mol13. 檢驗試管中盛有的少量白色固體是銨鹽的方法是A、加NaOH溶液,加熱,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在試管口檢驗,看是否變藍B、將固體加熱,將產(chǎn)生的氣體通入紫色石蕊試液,看是否變紅C、加水溶解,用PH試紙測溶液的酸堿性D、加入NaOH溶液,加熱,再滴入酚酞試液14. CuS和Cu2S都能溶于硝酸,它們高溫灼燒的產(chǎn)物相同,以下鑒別CuS和Cu2S兩種黑
29、色粉末的方法合理的是 A、將兩種樣品分別溶于硝酸,區(qū)別所產(chǎn)生的氣體B、將兩種樣品分別溶于硝酸,區(qū)別溶液的顏色C、取兩種同質量的樣品分別在高溫灼燒,區(qū)別殘留固體的質量D、取兩種同質量的樣品分別在高溫灼燒,區(qū)別殘留固體的顏色15. 有Cu、Fe、Mg、Al四種金屬,若兩兩混合,取混合物26g與足量稀硫酸作用,產(chǎn)生11.2L氫氣(標準狀況下),則混合物可能的組合方式最多有 A、2種 B、3種 C、4種 D、5種16. 有一充有20mL NO和NO2混合氣體的試管,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充分反應后,仍有12mL無色氣體,則原混合氣體中NO和NO2體積比為A、23 B、32 C、14 D、4117. I
30、norganic Syntheses一書中,有一如右圖所示的裝置,用以制備某種干燥的純凈氣體。該裝置中所裝的藥品正確的是A、A中裝濃硫酸,B中裝濃鹽酸 B、A中裝濃鹽酸,B中裝濃硫酸C、A中裝氫氧化鈉濃溶液,B中裝濃氨水 D、A中裝濃氨水,B中裝氫氧化鈉濃溶液18已知NH3極易溶于水,而難溶于有機溶劑(如CCl4),如下圖所列裝置中不適宜作NH3尾氣吸收的是19氨水顯弱堿性的主要原因是A、通常狀況下,氨的溶解度不大 B、氨水中的NH3H2O電離出少量OH-C、溶于水的氨分子只有少量電離 D、氨本身的弱堿性20.下列除雜的操作方法,正確的是A、NH3中混有少量水蒸氣:通過裝有濃硫酸的洗氣瓶B、N
31、O中混有少量NO2氣體:用水洗滌后再干燥C、食鹽中混有少量NH4Cl:加過量燒堿溶液后加熱蒸干D、硝酸混有少量硫酸:加適量BaCl2后再過濾21.發(fā)射“神六”的運載火箭,其推進劑引燃后發(fā)生劇烈反應,產(chǎn)生大量高溫無色氣體(CO2、H2O、N2、NO)從火箭尾部噴出。但在發(fā)射現(xiàn)場看到火箭尾部噴出大量紅棕色的氣體,產(chǎn)生紅棕色的氣體的原因是A、NO遇空氣生成NO2 B、高溫下N2遇空氣生成NO2C、CO2與N2反應生成CO和NO2 D、NO和H2O反應生成H2和NO222在1mol/L的氨水1L中,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NH3H2O為1mol,溶質質量為35g B、NH4+為1mol,溶質質量為1
32、8gC、溶解狀態(tài)的NH3分子為1mol,溶質質量為17gD、氨水中NH3、NH3H2O、NH4+ 三種微??偟奈镔|的量為1mol23. 如右圖所示,在干燥的圓底燒瓶中充滿某氣體a,膠頭滴管中吸有少量液體b,當把溶液b擠進燒瓶后,打開止水夾不能形成“噴泉”的組合是24. 將Mg、Cu組成的2.64g混合物投入適量稀硝酸中恰好完全反應,并收集還原物NO氣體(還原產(chǎn)物只有一種)。然后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2molL-1的NaOH溶液60mL時,金屬離子恰好沉淀完全,形成沉淀質量為4.68g,則反應過程中收集到的NO氣體(標準狀況下)體積為A、8.96L B、4.48L C、0.896L D、0.448
33、L25. 綠色化學的最大特點在于它是在始端就采用實現(xiàn)污染預防的科學手段,因而過程和終端均為零排放或零污染。綠色化學主張在通過化學轉換獲取新物質的過程中充分利用每個原子,具有“原子經(jīng)濟性”,因此它既能夠充分利用資源,又能夠防止污染。下列化學反應,不符合綠色化學概念的是 A、消除硫酸廠尾氣排放 SO2NH3H2O=(NH4)2SO3B、消除制硝酸工業(yè)尾氣的氮氧化物污染 NO2NO2NaOH=2NaNO2H2OC、制CuSO4 Cu2H2SO4(濃)=CuSO4SO22H2OD、制CuSO4 2CuO2=2CuO, CuOH2SO4(?。?CuSO4H2O共0條評論.二、簡答題(本題共3小題,每空2
34、分,共42分)26(一)(1)在硫酸工業(yè)生產(chǎn)中,我國采用黃鐵礦(FeS2)為原料生產(chǎn)S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該反應在沸騰爐中進行。(2)為了有利于SO2轉化為SO3,且能充分利用熱能,采用了多層催化劑間有熱交換器的接觸室(見右圖)。按此密閉體系中氣體的流向,則C處流出的氣體為 ,還可能含有N2,A、B、C三處氣體的溫度由高到低的順序為 。(3)在吸收塔中用98.3%的濃硫酸吸收SO3,從吸收塔上部導出的氣體再次通入接觸室,進行第二次氧化,再進行一次吸收后將尾氣中很少的SO2凈化回收,以防污染大氣。(二)某研究小組成員在討論鑒別濃硫酸和稀硫酸的方案時,設計如下方案:(1)其中操作和結論都
35、正確的是 。(2)其中方法正確,結論錯誤的是 ,根據(jù)該實驗方法及觀察到的現(xiàn)象,可作出正確的結論為 。(3)方法和結論均錯誤的是 ,因為 。27. 現(xiàn)欲設計一個實驗,驗證紅熱的木炭與濃硫酸發(fā)生反應所生成的各種產(chǎn)物。有一個同學按氣體的流動方向設計了一個實驗流程,其所使用的試劑次序可表示為:氣體產(chǎn)物無水硫酸銅品紅溶液溴水品紅溶液澄清石灰水(1)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處的現(xiàn)象是:。(3)品紅溶液使用了兩次,第一次使用時的作用是第二次使用時的作用是_ _。(4)的作用是:。(5)二氧化硫也能使溴水褪色,表現(xiàn)了二氧化硫的 性。(“氧化”、“還原”、“漂白” )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6)根據(jù)現(xiàn)象
36、,可證明產(chǎn)物中一定有CO2氣體。28.為了證明銅與稀硝酸反應產(chǎn)生一氧化氮,某校學生實驗小組設計了一個實驗,其裝置如下圖所示(加熱裝置和固定裝置均已略去),B為一個用金屬絲固定的干燥管,內(nèi)裝塊狀碳酸鈣固體;E為一個空的蒸餾燒瓶;F是用于鼓入空氣的雙連打氣球。(1)實驗時,為在E燒瓶中收集到NO,以便觀察顏色,必須事先趕出去其中的空氣。將裝CaCO3的干燥管下移與稀HNO3反應產(chǎn)生CO2,當看到C處有_現(xiàn)象可以確定E中空氣已被趕盡: (2)將A中銅絲放入稀硝酸中,給裝置A微微加熱,在裝置A中產(chǎn)生無色氣體,其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3)如何證明E中收集到的是NO而不是H2?_ 。 當證明出是NO后
37、,C中白色沉淀溶解,其原因是_。(4)裝置D的作用是_。三、計算題(本題8分)29. 3.84g銅和一定量某濃度的HNO3反應,當銅反應完畢時,共收集到氣體的體積為0.896L (標準狀況下)。求: (1) 反應中消耗硝酸的總物質的量。(2) 把收集到氣體的集氣瓶倒立于足量水中,通入多少升標準狀況下的氧氣,可以使集氣瓶充滿溶液,試通過計算回答。 命題人:俞園德 復核人:余永堯紹興縣魯迅中學(柯橋校區(qū))2009學年第一學期高一化學月考2化學答題卷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答案,每小題2分,共50分)二、簡答題(本題共3小題,每空2分,共42分)26(一)(1)化學方程式為: 。(2)C處的氣體為
38、 ,A、B、C溫度由高到低的順序為 。(二)(1)其中操作和結論都正確的是 。(2)方法正確,結論錯誤的是 ,結論為 。(3)方法和結論均錯誤的是 ,因為 。27(1)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處的現(xiàn)象是: 。(3)第一次作用是 第二次作用是_ 。(4)的作用是: 。(5)表現(xiàn)二氧化硫的 性。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6)根據(jù) 現(xiàn)象,可證明產(chǎn)物中一定有CO2氣體。28. (1)當看到C處有_ 現(xiàn)象可以確定E中空氣已被趕盡: (2)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 。(3)如何證明E中收集到的是NO而不是H2?_ 。C中白色沉淀溶解,其原因是_ 。(4)裝置D的作用是_ 。三、計算題(本題8分)29.
39、詞清平樂禁庭春晝,鶯羽披新繡。百草巧求花下斗,只賭珠璣滿斗。日晚卻理殘妝,御前閑舞霓裳。誰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2010年浙江省高考理綜化學試題評析溫州二中黃龍校區(qū) 吳雪蓓一、第26題評分細則第26(1)小題:第一個空格(滿分3分)得分點:3分:準確地體現(xiàn)出HSCN與HAc的酸度或H+不同; 2分:提到了Ka值不同,提到電離常數(shù),提到酸性不同,H+數(shù)目不同或表達了H+不同,但理由錯誤; 0分:以上意思都未提及 第26(1)小題: 第二個空格(滿分2分)得分點: 2分:“”或“小于” 0分:其它情況第26(2)小題:第一個空格(滿分2分)得分點: 2分:103.4 103.5或 4.0104
40、 3.16104 0分:其它表達方式(冪或科學計數(shù)法) 第26(2)小題:第二個空格(滿分3分)得分點: 3分:或 給出了具體的H+、F、HF的數(shù)據(jù),如;或提到F=HF,pKa=pH=3.43.5 2分:給出表達(Ka用Ksp表示,其余都對,則2分,若其余有錯,則0分),或正確的數(shù)據(jù)直接代入亦可。 0分:其它情況第26(3)小題:共5分。第一個得分點(滿分4分): 4分:準確地給出了Ca2+=2.0104、F=1.551.65103(單位不考慮),并準確地表達了Ca2+F2 =5.11010(約)Ksp或Ca2+F直接代入。 2分:準確地給出了F=1.551.65103或Ca2+F2或或Ksp
41、都可 0分:其它情況第二個得分點(滿分1分):1分:提到了“沉淀”或有沉淀的意思;0分:其它情況二、考查內(nèi)容2010年浙江省高考理科綜合卷化學試題對知識和能力的要求從了解到理解、掌握、簡單運用及綜合運用在各試題中均有合理的分布。其中第26題涉及了中學化學教科書中的大約7個主要知識點, 下表為26題各小題涉及的知識點及認知程度要求。三、非選擇題試題解析、典型錯誤及原因分析(一)第25題:第(1)小題甲的化學式若定量的分析,可以推出NaN3,但很多學生只是定性地推知含有N和Na元素,就誤以為Na3N。究其原因,在今年理綜卷物理試題很難的情況下,當學生做到化學第25題所剩時間已不多,況且第25題素材
42、背景陌生,題型新穎,在設計上更加突出對學生化學學科的思維能力的要求,故多數(shù)學生會一下子慌起來,沉不下心再去定量地分析了。另外,幾乎所有學生都將丙寫成Na2O2而非Na2O,認為在高溫時鈉與氧化鐵反應,氧化鐵是氧化劑,能提供氧,可以將Na氧化為Na2O2。其實氧化鐵的氧化性不夠強,否則產(chǎn)物為Fe和Na2O2,它們能共存嗎?顯然Na2O2具有強氧化性,在高溫時能氧化此處的Fe。由于Na2O的推錯,導致接下來的方程式錯,共失5分。第(4)小題幾乎很少有學生能全選對KNO3和CuO,一般只選CuO。KNO3固體中+5價的N元素具有氧化性,在平時教學中提的不多。(二)第26題典型錯誤及原因分析非選擇題第
43、26題是考查化學反應速率、鹽類水解、離子濃度大小比較、電離平衡常數(shù)和濃度商和溶度積的關系等知識,同時考查學生運用圖表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算和解答化學問題的能力,以及運用化學術語準確表達、解釋的能力。本題的得分率較低,滿分15分,全省平均得分4.80分?,F(xiàn)將學生答題的錯誤處部分摘抄如下:第(1)小題:“Ka(HSCN)較大,溶液中H+較多”(得2分)、“Ka(HSCN)Ka(CH3COOH)”(得2分)、“HSCN是強電解質,CH3COOH是弱電解質”(0分)、“HSCN是強酸,CH3COOH是弱酸,則HSCN溶液中c(H+)大,反應快”(得2分)、“H+濃度”(得2分)等。另一類答案錯得較離譜。如
44、“HSCN的電離速率大于CH3COOH”、“CH3COO易水解”、“HSCN的水解速率(或水解能力)大于CH3COOH”、“溶液濃度不同”、“HSCN與NaHCO3反應比較劇烈”甚至“兩溶液酸堿性不同”、“溶解度”、“溫度”、“時間因素”等等。第(2)小題第一個空格數(shù)據(jù)偏差較多,第二個空格的錯誤:只寫=;Ka(HF)= c(H+)c(F)(得0分);當c(H+)c(F)時,便是可取的數(shù)據(jù) (因為有公式,得2分,雖該生不太懂);取pH=4計算,c(H+)=104mol/L,c(F) =1.6103mol/L,而c(HF) =4104mol/L(因為沒列式,0分)。第(3)小題:學生1:c(Ca2
45、+)c2(F)Ksp(CaF2)(得2分);學生2:c(Ca2+)=4104/2 =2104mol/L,c(F) =2103mol/L,Q= c(Ca2+)c2(F)= 81010Ksp。有公式但數(shù)據(jù)錯,則得2分。學生3:Q(CaF2)=4104/2 (1.6103/2)2=1.281010Ksp,故無沉淀;評:得0分。雖然學生對濃度商知曉,但未寫公式,0分。若再交代c(Ca2+)=4104/2 mol/L,c(F) =1.6103/2mol/L,則得2分。學生4:Q(CaF2)=2104(4104)2=3.21011Ksp,無公式且數(shù)據(jù)錯誤,得0分。學生5:c(Ca2+)=4104mol/L
46、,c(F) =4103mol/L,Ksp(CaF2)= 1.51010= c(Ca2+)c2(F)而Q (CaF2)= 3.21011 KspQ 不會有沉淀。全錯0分。學生6:Qc(CaF2)= c(Ca2+)c(F) 或Qc(CaF2)= c2(Ca2+)c(F),(0分)。部分學生干脆連離子電荷數(shù)省略變成原子了,c(Ca)c(F)也不乏其人。根據(jù)上述的錯誤之處,分析原因:1、基本概念混淆,理解不到位。如第(1)小題學生只要回答出HSCN與HAc的酸度(中學化學不要求)或H+濃度不同就可得滿分,至于H+濃度為什么不同可不寫,若寫寫錯要扣分。因為得分的關鍵點主要是H+的濃度不同和體現(xiàn)“兩溶液”
47、。2、化學用語表達不清,計算能力較弱。如第(2)小題中若省略了Ka,這就失去了概念本身的涵義。另外公式本身寫錯的學生占相當大的比例。Ka、Ksp混淆表示,主要是課本相應鞏固練習較少,不熟練。計算能力弱化是平日依賴使用計算器的原因。c(Ca2+)c(F)2 =2.0104(1.6103)2=5.1108,連數(shù)量級也算錯,類似的低級錯誤層出不窮。3、讀圖析圖能力欠缺。本題得分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學生根據(jù)圖形對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并從中抽提有用的數(shù)據(jù)的基本能力較弱。不少學生面對定性圖(速率-時間關系圖)時只能就事論事,不會分析本質原因。對定量圖(濃度-pH關系圖)束手無策。第(3)小題,由于部分學生未考慮
48、到HF溶液與CaCl2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溶液的總體積與濃度會發(fā)生相應的變化,從而在濃度-pH關系圖中提取有用的數(shù)據(jù)進行計算。這也反映了我們的教學過程中重知識輕思維,重練習輕分析的弊病。五、試卷特點及建議本試題充分體現(xiàn)了新課程理念,有較高的創(chuàng)新性,嚴格按照省學科指導意見和考試說明的要求命題,各種題型與樣卷有較高的吻合度。本試卷的特點如下1、重視基礎,突出主干知識的考查。試題全面覆蓋了化學基本概念、基礎理論、元素化合物、有機化學、實驗研究基本方法及化學計算等內(nèi)容覆蓋面較大,也結合了新課程理念和教材體系內(nèi)容的變化。選擇題常規(guī)中見新意,注重學科基礎知識的考查;四個大題中除有機題比較經(jīng)典外,其它三題“起點高”考素質、考能力;“落點低”解題時運用的知識沒超過大綱,體現(xiàn)命題源于課本而高于課本的原則。以第26題為例,三大平衡常數(shù)是中學化學的主干知識點,以電離平衡常數(shù)Ka、沉淀溶解平衡常數(shù)Ksp為主線,重點突出了對坐標圖的觀察、分析和歸納能力的考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物流行業(yè)貨物損壞賠償合同協(xié)議
- 員工汽車租賃合同
- 土地資產(chǎn)評估報告
- 服務員聘用合同
- 軟件開發(fā)項目委托合同書
- 呼和浩特瓷器項目投資分析報告模板范本
- 采購協(xié)議合同補充協(xié)議
- 節(jié)能門窗幕墻生產(chǎn)線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申請備案立項
- 二零二五年度租賃合同押金處理范本3篇
- 二零二四年度企業(yè)宣傳片制作與攝影攝像服務合同3篇
- 【七上HK數(shù)學】安徽省蚌埠市固鎮(zhèn)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1月期末試卷數(shù)學試題
- 電信網(wǎng)和互聯(lián)網(wǎng)圖像篡改檢測技術要求與測試方法
- 2025屆江蘇省南京市鹽城市高三一模考試語文試題 課件
- 供貨方案及時間計劃安排
- 唐山動物園景觀規(guī)劃設計方案
- 中國版梅尼埃病診斷指南解讀
- 創(chuàng)業(yè)投資管理知到章節(jié)答案智慧樹2023年武漢科技大學
- 暨南大學《經(jīng)濟學》考博歷年真題詳解(宏觀經(jīng)濟學部分)
- GB/T 8014.1-2005鋁及鋁合金陽極氧化氧化膜厚度的測量方法第1部分:測量原則
- eNSP簡介及操作課件
- 運動技能學習與控制課件第七章運動技能的協(xié)調控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