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表測時”實驗報告_第1頁
“秒表測時”實驗報告_第2頁
“秒表測時”實驗報告_第3頁
“秒表測時”實驗報告_第4頁
“秒表測時”實驗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zhì)文檔-傾情為你奉上“秒表測時”實驗報告成員基本信息及分工情況姓名學(xué)號職務(wù)任務(wù)邵嬌云組長時間研究表填寫、剔除異常值、繪制管制界限圖、整理實驗報告羅永琴組員時間研究表填寫、思考題一、實驗任務(wù)利用秒表對電腦主機主要元件裝配作業(yè)進行測時,計算標準時間二、實驗?zāi)康?、掌握秒表測時技術(shù); 2、掌握標準時間的制定原理、方法、程序和步驟;3、學(xué)會正確劃分各測時單元及其計時點,并學(xué)會確定正確的寬放率;4、掌握必要的軟件工具。三、實驗原理1、秒表測時的定義2、秒表測時的用途3、測時單元的劃分四、實驗設(shè)備、儀器、工具及資料1、電腦主機2、計算機3、裝拆工具、筆、紙、記錄表格4、秒表、計算器五、實驗過程1、實

2、驗分組,每四人一組,兩人負責(zé)裝配產(chǎn)品,兩人負責(zé)觀測記錄2、收集資料,實驗準備,布置工作地3、劃分操作單元,確定計時點4、測時采用連續(xù)法記錄時間研究,在現(xiàn)場記錄時用鉛筆填寫秒表讀數(shù)“W.R”,見附件:時間研究表(一)。計算基本時間“B.T”。4、填寫時間研究表(二),剔除異常值,用三倍標準法決定正常值范圍(正常值范圍在x±3內(nèi))。5、決定寬放時間取寬放率為:15%。 寬放時間=正常時間×寬放率6、計算標準時間:標準時間=平均操作時間×評比系數(shù)+寬放時間六、整理時間研究表(一)和時間研究表(二)時間研究表(一)(現(xiàn)場記錄)研究日期2012年6月6日操作人羅永琴作業(yè)秒表

3、測時研究人邵嬌云使用工具秒表、計算器標準時間80.18小組成員組長: 邵嬌云組員: 羅永琴、 張埡敏、 肖溱鴿序號動作單元說明W.RB.T1插風(fēng)扇7.697.692擰風(fēng)扇螺絲114.486.793擰風(fēng)扇螺絲220.96.424擰風(fēng)扇螺絲327.456.555擰風(fēng)扇螺絲433.576.126插顯卡40.036.467擰顯卡螺絲48.58.478插內(nèi)存條57.929.429插數(shù)據(jù)線64.136.211011時間研究表(二)(統(tǒng)計表)單元序號123456789動作單元說明插風(fēng)扇擰風(fēng)扇螺絲1擰風(fēng)扇螺絲2擰風(fēng)扇螺絲3擰風(fēng)扇螺絲4插顯卡擰顯卡螺絲插內(nèi)存條插數(shù)據(jù)線周期序數(shù)B.TB.TB.TB.TB.TB.T

4、B.TB.TB.T110.446.566.777.936.346.659.649.525.7528.116.906.936.736.473.7510.739.274.6337.027.126.226.256.094.15.628.513.9149.036.236.156.016.118.275.7010.243.8658.316.706.517.906.006.486.709.017.7666.647.106.537.026.608.3510.609.245.9176.316.916.326.415.027.159.8610.577.9285.656.805.895.116.317.118.9

5、38.989.96平均7.696.796.426.556.126.468.479.426.21評定(%) 110 110 110 110 110 110 110 110 110正常時間7.696.796.426.556.126.468.479.426.21寬放(%)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標準時間 9.61 8.49 8.03 8.19 7.65 8.08 10.59 11.787.76七、繪制管制界限圖對每一個操作單元進行異常值剔除,選取其中一個操作單元繪制其管制界限圖1、剔除異常值(1)、操作單元1:(其中n=8) 計算得 計算得1.48正常值為之內(nèi),即在(3

6、.25,12.13)之間,所以操作單元1無異常值(2)、操作單元2:(其中n=8) 計算得6.79 計算得0.28正常值為之內(nèi),即在(5.95,7.63)之間,所以操作單元2無異常值(3)、操作單元3:(其中n=8) 計算得6.42 計算得0.32正常值為之內(nèi),即在(5.46,7.38)之間,所以操作單元3無異常值(4)、操作單元4:(其中n=8) 計算得6.55 計算得0.90正常值為之內(nèi),即在(3.85,9.25)之間,所以操作單元4無異常值(5)、操作單元5:(其中n=8) 計算得6.12 計算得0.46正常值為之內(nèi),即在(4.74,7.5)之間,所以操作單元5無異常值(6)、操作單元6

7、:(其中n=8) 計算得6.46 計算得1.6正常值為之內(nèi),即在(1.66,11.26)之間,所以操作單元6無異常值(7)、操作單元7:(其中n=8) 計算得8.47 計算得1.99正常值為之內(nèi),即在(2.5,14.44)之間,所以操作單元7無異常值(8)、操作單元8:(其中n=8) 計算得9.42 計算得0.64正常值為之內(nèi),即在(7.5,11.34)之間,所以操作單元8無異常值(9)、操作單元9:(其中n=8) 計算得6.21 計算得2.03正常值為之內(nèi),即在(0.12,12.3)之間,所以操作單元9無異常值2、繪制管制界限圖對于操作單元1,管制界限圖如下:平均值=7.69標準差=1.48

8、管制上限UCL=7.69+3*1.48=12.13管制下限LCL=7.69-3*1.48=3.253.25管制上限(UCL)中心線(平均)(CL)管制處限(LCL)7.6912.13操作單元1的數(shù)據(jù)都在管制界限之內(nèi),所以沒有值被剔除。八、分析秒表測時法確定電腦主機主要元件裝配過程的標準時間的結(jié)果因為標準時間=平均操作時間×評比系數(shù)+寬放時間,即標準時間=正常時間+寬放時間。秒表測時法測定的時間是操作者完成某單元的實際時間,表二中已算出操作者完成操作所需的標準時間,由于是選取2個同學(xué)的8項操作數(shù)據(jù),數(shù)值存在著些許差異,操作者的操作速度可能比標準動作快(正常速度操作),也可能比標準動作慢

9、,所以,不能直接將表二中算的的平均值認為是操作者以正常速度操作所需的時間,因此我們要對操作者的作業(yè)進行評定,并以此對觀測時間進行修正,即將求得的平均值乘上評定系數(shù)。使操作所需的時間變?yōu)椴豢觳宦恼r間。這樣才能保證制定的標準時間的科學(xué)性。在計算標準時間的時候,我們還計算了寬放時間,因為正常時間并未考慮操作者個人需要和各種不可避免的延遲因素所耽誤的時間。如果以正常時間為標準時間,則會使操作者從早到晚的工作。顯然這是不合理的,所以我們在秒表測時法確定標準時間以前,還必須找出操作者所需的停頓和休息的時間,即寬放時間。這樣才符合實際需要。因此我們在用秒表測時法確定電腦主機裝配過程的標準時間的時候,計算了正常時間及寬放時間,以保證標準時間的科學(xué)性。九、思考題1. 秒表測時的步驟?1)獲取充分資料;2)作業(yè)分解-劃分操作單元;3)確定觀測次數(shù);4)測時;5)剔除異常值并計算各單元實際操作時間;6)計算正常時間;7)確定寬放時間;8)確定標準時間。2. 如何劃分操作單元?1)單元之間界限清楚。每一單元應(yīng)有明顯易辨認的起點和終點;2)各單元時間長短適度。一般來說,單元時間越短越好,一般認為以0.04min為宜,這是由經(jīng)驗研究人員所能觀測記錄的極限;3)人工操作單元應(yīng)與機器操作單元分開;4)不變單元應(yīng)與可變單元分開;5)規(guī)則單元、間歇性單元和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