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學旅行課程方案_第1頁
研學旅行課程方案_第2頁
研學旅行課程方案_第3頁
研學旅行課程方案_第4頁
研學旅行課程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研學旅行課程方案“走近文物觸摸歷史濟水探源”一、課程背景及設計思路濟源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厚重,是首批河南省歷史文化名城,也是河南省的文物大市。濟源曾為夏朝之都城,春秋戰(zhàn)國時期先為韓都,后為魏之重鎮(zhèn),自隋朝設縣,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的歷史。目前保留已確認不可移動文物有948余處,其中濟瀆廟、奉仙觀、延慶寺塔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濟瀆廟是歷代帝王供奉祭祀濟瀆水神的場所,是目前國內(nèi)保存最為完整的四瀆古建筑群,廟內(nèi)碑碣石刻,是研究濟源歷史文化、皇家祭祀、名人書法的珍貴實物資料;廟內(nèi)的小北海是濟水東源。延慶寺,濟水西源龍?zhí)杜赃叄褒執(zhí)兑乖隆北蛔u為濟源九景之一。寺院里的舍利塔承襲了我國早期佛塔風格,是樓

2、閣式塔和密檐式塔過渡時期的典型代表,寺內(nèi)環(huán)境優(yōu)美,人文故事豐富。奉仙觀主殿三清大殿大膽豪放的建筑手法,非常罕見。立于院內(nèi)的太上老君石像碑,記述了五帝、三代、秦漢至南北朝君王的功勛,更是稱頌大唐盛世的功業(yè)。本課程通過設計聽旨、拓片、搭建、觀柏、看閣、尋源、學藝、訪塔、探絕等活動,旨在讓學生通過網(wǎng)上查資料初學、實地觀察驗證、動手體驗深化、互動交流探討、成果展示評比等學習方式,探秘濟水成因、濟水水系,了解古建筑特色、碑刻文化和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從而讓學生感悟濟水之美,了解濟水在中國古代文明的形成和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和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贊美之情,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二、研學線路西關學校-濟

3、瀆廟-珍珠泉-延慶寺-龍?zhí)度钕捎^-西關學校三、適用學段小學四五六年級四、課程主題走近文物觸摸歷史濟水探源五、課程目標(一)知識目標:1 .通過研學旅行之安全課程,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外出安全知識,提高自我保護意識。2 .在班會課上,由班主任組織學生觀看濟源九景之濟瀆晨霧濟源九景之龍?zhí)对乱?,增加學生對濟瀆廟內(nèi)景色和龍?zhí)度乱咕吧牧私夂拖矏邸? .通過查閱有關濟水之源的資料、實地察看濟水東源-濟瀆小北海、珍珠泉、濟水西源一龍?zhí)度?,聽導游和學校教師講述等形式了解濟水水系及濟水悠久的歷史和文化。4 .通過現(xiàn)場拓片制作,讓學生了解和學習拓片的制作過程,通過觀察和聽講濟瀆廟、延慶寺和奉仙觀內(nèi)的碑刻內(nèi)容,了

4、解碑刻文化。5 .通過查閱濟瀆廟、舍利塔及奉仙觀的建筑結構,了解古建筑的建筑特色。(二)能力目標:1 .在班主任的指導下,讓學生能夠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進行查閱資料及整理信息。2 .通過學生自行編組、就餐、參觀等,培養(yǎng)學生團隊協(xié)作能力。3 .在研學旅行課程前期準備中,要求學生要提前進行知識準備,挖掘書本,鍛煉其搜集信息,探索求真的能力。4 .通過到景區(qū)實地參觀,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辨別和驗證的能力5 .通過舉行研學旅行成果展示,如征文比賽、辦手抄報、研學美照展覽、主題班會分享等,鍛煉學生書寫、繪畫等動手操作能力。(三)情感價值目標:1 .通過實地查看濟瀆廟、延慶寺、奉仙觀三處實景,引導學生樹立愛護和保護

5、文物的意識。2 .通過探秘濟水源頭和濟水古河道的研學,通過探秘濟水成因、夏都城修建原因、文學欣賞、古建筑、碑刻欣賞等專題,讓學生感悟濟水之美。3 .通過來回10公里左右的徒步行走,磨練學生意志、健康學生身心4 .通過此次研學旅行,讓學生了解濟源文物、歷史,欣賞濟源景區(qū)風光,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和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贊美之情,增強學生的家鄉(xiāng)自豪感。(四)核心素養(yǎng)目標:1 .通過研學旅行活動,培養(yǎng)孩子的安全意識、文明意識、環(huán)保意識和探究意識,提高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2 .通過研學旅行活動,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和基本的觀察、比較和辨別能力。3 .通過研學旅行成果展示,培養(yǎng)學生敢于表現(xiàn)、學

6、會傾聽、樂于分享的能力。六、課程內(nèi)容及實施101014課研學旅行課程實施共分三個階段,分別是:第一階段月1日10月12日,為行前準備階段,3課時;第二階段月13日一天,為行中研學階段,12課時;第三階段10月日一10月20日,為行后展學階段,4課時。整個課程共19時。(一)行前準備1.學生明確研學主題(1)學生、老師、家長共同參與,確定研學旅行主題為“探秘濟水之源”,所要到達的研學地點為濟瀆廟、延慶寺和奉仙觀。(2)邀請文物局相關人員、研學旅行課程專家、家長學生和教師代表參加,召開研學旅行方案展評會,確定研學旅行方案。(3)在學生研學旅行出發(fā)之前,學校結合文物局相關工作人員、濟瀆廟、奉仙觀工作

7、人員和延慶寺周邊群眾,反復考察研學線路、文物知識、學生就餐、道路交通等具體事宜。(4)將研學旅行方案向家長公告,其中包括研學旅行費用具體項目,取得家長的理解和支持。(5)明確學生出行所帶的相關物品(禁止攜帶各類刀具、打火機、火柴等危險物品)。(6)攜帶研學旅行筆記本、筆,穿合適的鞋子,預備一次性雨披及雙肩背包等。2 .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文明教育安全教育:本次研學旅行為徒步游,在研學過程中,需要對學生進行以下安全提醒:(1)行進途中,如果個別學生身體不適,則必須報告給班主任老師,班主任老師與家長聯(lián)系后,做好安排;(2)如果在研學旅行途中發(fā)生意外,要及時向有關部門求助,如打120等。(3)行進過

8、程中,要求學生保持隊伍秩序,保證隊伍紀律,不得追逐打鬧,注意行進安全。(4)同學們在旅行途中要保證不脫離隊伍,維持可互相看見的原則。如若迷途,則要求先鎮(zhèn)定精神,撥打老師電話,告知情況,然后停留在原地,不要再亂走不得隨便購買路邊的問題食品、飲料等。(5)所有同學要按照指定時間準時集合,在研學旅行過程中不得擅自離隊,一切行動聽指揮,如有緊急事情,需要向跟班老師報告,得到允許后方可離去。(6)在參觀濟瀆池、龍?zhí)度獣r,不要靠近池水,切忌往池水中扔東西,避免掉進水中。文明教育:(1)維護環(huán)境衛(wèi)生。不隨地吐痰和口香糖,不亂扔廢棄物。(2)遵守公共秩序。不喧嘩吵鬧,自覺排隊遵守秩序,不并行擋道,不在公眾場所

9、高聲交談。(3)在寺廟內(nèi),保持安靜,避免高談闊論,避免嬉笑打鬧。(4)保護文物古跡。不在文物古跡上涂刻,不攀爬觸摸文物,拍照攝像遵守規(guī)定。(5)愛惜公共設施。不損壞公用設施,不貪占小便宜,節(jié)約用水,用餐不浪費。(6)講究以禮待人。衣著整潔得體,禮讓老幼病殘,不講粗話、臟話。3 .研學任務單“讓文物活起來”研學小問號(一)一一濟瀆廟篇1.說說濟瀆廟的由來。2.濟瀆廟全稱濟瀆北海廟,始建于,總體建筑分為四大部分:前面是,后面是,東邊是,西邊是,這四大部分各自獨成院落,卻又渾然一體,然后再加上一條長長的御道就組成了一個甲天下的“”字形布局。3 .位于濟瀆廟內(nèi)的碑,刻于明洪武三年,為研究明朝初期的政治

10、經(jīng)濟文化和禮儀制度提供了重要資料。4 .濟瀆廟內(nèi)有一棵柏樹,相傳是唐代大將軍在濟瀆廟當監(jiān)工時,曾經(jīng)把鋼鞭掛在這里,所以把它叫做將軍柏。5 .古濟水獨流入海,與、并稱“四瀆”。6 .濟水作為我國古代的四大河之一,后來由于河改道而逐漸消失。7 .濟水流經(jīng)的城市有(最少寫四個)。8 .白居易寫的題濟水中有這樣的詩句:自今稱一字,高潔與誰求?,。9 .王屋琴書是一門在濟源土生土長的、屬于濟源人自己的民間藝術,她的演唱語言以的方言為基礎,地方特色鮮明。王屋琴書的主要樂器有、四弦等。10 .生于河南濟源市武山鎮(zhèn)(今思禮鎮(zhèn))的唐代詩人:被世人尊稱為"茶仙"11 .濟源市濟瀆廟東側的,自古

11、就是濟源名泉,因天然泉水呈狀噴涌而出得名。12 .思考題:為什么濟水被歷代文人墨客稱頌(圍繞濟水精神來寫)?“讓文物活起來”研學小問號(二)延慶寺篇1.延慶寺始建于,因瀕臨濟水西源龍?zhí)?,故又米?.緊鄰延慶寺塔西有泉,叫)為濟水西源)潭水清2.延慶寺塔為瑩澄澈。月夜,潭光塔影,清幽如畫,被稱為為濟源九景之4.延慶寺舍利塔因塔埋而得名,又稱龍?zhí)端滤?.你還知道中國哪些有名的佛塔,請寫出幾個吧!(最少四個)6.思考題:你對延慶寺的開發(fā)和保護有什么好的建議?請寫一寫吧!“讓文物活起來”研學小問號(三)一一奉仙觀篇1 .奉仙觀位于濟源市,建于又被人們稱為。2 .奉仙城內(nèi)三清大殿用一一、作梁,和作柱,

12、故俗稱。3 .奉仙觀內(nèi)主體建筑三清大殿是河南省現(xiàn)存5座代木構建筑中最重要的一座,也是全國重要的代單體木構建筑之一。4 .三清大殿內(nèi)的四根梁柱分別取自濟源市的村村、村和,縣志、碑刻均有記載,木材產(chǎn)地皆因樹木稀奇而改成現(xiàn)在的地名。5 .奉仙觀內(nèi)現(xiàn)留存有碑,系建觀時立,其拓片1973年曾赴日本展出。6 .奉仙觀現(xiàn)存建筑坐北朝南,依中軸線依次為、和)左右兩側為和。7 思考題:請你簡要敘述奉仙觀三清大殿的“三絕”o(二)行中研學活動一:觀大明圣旨學祭祀文化(約10分)研學形式:傾聽講解、現(xiàn)場觀察、師生互動輔導老師:班主任、濟瀆廟內(nèi)導游、廟街小學小講解員研學地點:大明詔旨碑前研學目標:1、通過講解碑文的歷

13、史內(nèi)容,觀察實物,讓學生對濟水有初步的了解,讓學生對明初的政治、祭祀文化有進一步的了解,讓學生對朱元璋以及明史有初步了解。2、通過對祭祀文化的研究讓學生知道古人在改造自然方面的成功和無奈,從而激勵學生努力學習現(xiàn)代科學文化知識,提高改造自然的能力。研學過程:1.到大明詔旨碑前排隊,聽輔導員講解(5分鐘)聽講內(nèi)容:a.朱元璋簡介b.中國古代祭祀傳統(tǒng)c.濟水的歷史地位d.大明詔旨碑的內(nèi)容3 .學生分小隊認真觀察(2分鐘)4 .讓學生討論如下問題(3分鐘)(1)朱元璋寫此圣旨的目的是什么?朱元璋的執(zhí)政特點是?(2)五岳是指:、(3)五鎮(zhèn)是指:、(4)四海是指:(5)四瀆是指:、附錄:大明詔旨碑簡介:古

14、時候有四座相對的碑,現(xiàn)在都已經(jīng)被毀掉。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是1993年出土的,保存完好。通過這個碑上面的記載,我們可以知道歷史上對岳、鎮(zhèn)、海、瀆等自然神祭祀的一個過程。其實這是明太祖朱元璋下的一道圣旨。主要內(nèi)容是改革了各州、君B、縣的城隍之神,和歷代的忠臣烈士,這樣一來,祭祀就大大簡化了,廢除了歷代鋪張浪費的風氣。大家看圣旨的全部內(nèi)容在這(手指亭子的東南角)洪武三年,明太祖朱元璋改封長江為南瀆大江之神,淮河為東瀆大淮之神,黃河為西瀆大河之神,濟水為北瀆大濟之神。長江、淮河、黃河為大川大河,封王封神,順理成章,而濟水不過一條普通的河流,用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話說是:“盈科不數(shù)尺,岸柳難通舟”,為什么自古以

15、來卻和長江、淮河、黃河并列四瀆而受到歷代帝王和蕓蕓眾生的頂禮膜拜呢?據(jù)歷代傳說,濟水流到黃河岸邊,看到黃河流水渾濁,不肯與黃河同流合污,居然潛入地下,從黃河河床底下伏流而過,然后到了南岸,又噴涌而出,繼續(xù)向大海流去。一路三起三伏,流經(jīng)河南、山東諸市縣而入渤海。它與黃河為鄰,卻不象黃河那樣恃強為暴,決愁民生,而象一位溫和慈祥,寬厚仁愛的歷史老人,或平地開源,為河為渠,或穴地伏流,為泉為井,默默的滋潤兩岸的農(nóng)田,養(yǎng)育兩岸的兒女,推動農(nóng)業(yè)文明和現(xiàn)代工業(yè)文明的發(fā)展,從而在濟水流域創(chuàng)造了一步燦爛輝煌的歷史文化?.正是這樣的精神和意志,這樣的品質(zhì)和美德,才使?jié)m細,也能同長江、黃河、淮河一樣列為四瀆,受

16、到人們的頂禮膜拜。活動二:體驗拓片制作學當小專家(約30分)研學形式:現(xiàn)場聽講、動手制作、互動展示輔導教師:班主任、文物專家研學地點:大明造旨碑北側方臺研學目的:1 .通過給學生講解拓片知識、制作過程、并親自動手制作拓片,讓學生知道“拓片”工藝在傳承傳統(tǒng)文化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并能夠了解一些書法、醫(yī)學、人文、歷史等知識。2 .通過學生討論拓片和U盤的特點,讓學生感悟歷史的厚重,同時激發(fā)學生學習現(xiàn)代科技知識的興趣。研學過程:121.老師組織排隊,聽文物專家講解拓片作用(2分鐘)3 .聽老師講解拓片制作過程(2分鐘)4 .動手體驗拓片制作(20分鐘)5 .后期收集或自己動手制作拓片、參加學校組織的

17、“研學成果展示比賽”6、活動結束后,班主任組織學生討論:(5分鐘)(1)拓片的意義(2)拓片制作過程(3)討論:拓片和U盤的相同不同之處(4)討論:古代人是如何記錄信息附:拓片:廣義:將宣紙蒙在器物表面用墨拓印來記錄花紋和文字狹義:指碑拓中國傳統(tǒng)拓印程序:1 .先將石頭或青銅表面圖文部分刷洗干凈2 .澆上清水3 .將宣紙潤濕,然后自上而下將宣紙輕敷于拓文表面,再將濕宣紙上貼一層干宣紙4 .將四角四邊固定,用毛刷敲捶宣紙,然后除去干宣紙5 .稍干后用撲子蘸取墨汁,輕輕撲打濕紙6 .風干后取干宣紙活動三:體驗斗拱搭建學做小魯班(約20分)研學形式:現(xiàn)場聽講、動手制作、互動展示輔導老師:班主任、文物

18、專家研學地點:清源門后東側方臺研學目標:1 .通過聽講和觀察斗拱模型,讓學生了解斗拱的內(nèi)部結構,感受古人的智慧。2 .通過動手組裝,讓學生體驗“斗拱結構”的巧妙之處。3 .通過研究深入學習,讓學生獲得更多的古建筑知識。研學過程:1 .到斗拱前排隊,聽文物專家介紹斗拱結構(3分鐘)2 .以小組為團隊動手制作(10分鐘)3 .討論還有哪些古建筑結構(2分鐘)a.不隼卯b.斗拱c.飛檐4 .討論古代著名的工匠和建筑物有哪些,并完成如下問題(2分鐘)(1)木匠的祖師爺是:,釀酒的祖師爺是:(2)魯班鎖也叫鎖,是一種高樟卯結構。(相互討論,生活中有見過的同學,一起分享交流)附:斗拱:中國古代漢族建筑特有

19、的一種結構作用:承上啟下,傳遞荷載的作用在唐代發(fā)展成熟后,便規(guī)定民間不得使用。樟卯結合:樺卯結構,中國古建筑以木材、磚瓦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構架結構為主要的結構方式,由立柱、橫梁、順橡等主要構件建造而成,各個構件之間的結點以樟卯相吻合,構成富有彈性的框架。樟卯是極為精巧的發(fā)明,這種構件連接方式,使得中國傳統(tǒng)的木結構成為超越了當代建筑排架、框架或者剛架的特殊柔性結構體,不但可以承受較大的荷載,而且允許產(chǎn)生一定的變形,在地震荷載下通過變形抵消一定的地震能量,減小結構的地震響應。樟卯是在兩個木構件上所采用的一種凹凸結合的連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梯(或樟頭);凹進部分叫卯(或樟眼、樺槽),棒和卯咬合,起到

20、連接作用。這是中國古代建筑、14及其它木制器械的主要結構方式。樺卯結構是樟和卯的結合,是木件之間多與少、高與低、長與短之間的巧妙組合,可有效地限制木件向各個方向的扭動。最基本的樟卯結構由兩個構件組成,其中一個的樣頭插入另一個的卯眼中,使兩個構件連接并固定。樟頭伸入卯眼的部分被稱為樟舌,其余部分則稱作神肩。禪卯結構廣泛用于建筑,同時也廣泛用于家具,體現(xiàn)出家具與建筑的密切關系卯結構應用于房屋建筑后,雖然每個構件都比較單薄,但是它整體上卻能承受巨大的壓力。這種結構不在于個體的強大,而是互相結合,互相支撐,這種結構成了后代建筑和中式家具的基本模式?;顒铀模毫私鉂h唐文化學習古柏精神(約15分)研學形式:

21、傾聽講解、實地觀察、師生互動、誦讀詩文輔導老師:班主任、濟瀆廟內(nèi)導游、廟街小學小講解員研學地點:濟瀆廟將軍柏研學目標:通過學生代表通俗易懂的講解,讓學生感受厚重的歷史文化氣息,參觀千年古柏,學習柏樹堅強不屈,不被困難打倒的精神,“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研學過程:1 .由廟街小學的小講解員為同學們講述將軍柏的千年歷史及歷史典故,同學們認真傾聽。(5分鐘)2 .師生互動交流,解疑答惑。(5分鐘)3 .班主任、輔導員老師帶領學生觀察將軍柏的樹干和樹枝形狀,學生拍照(3分鐘)154 .集體誦讀將軍柏碑文詩詞。(2分鐘)"滿地風霜空凜凜,凌云節(jié)操愈蒼蒼"。附:將軍柏

22、歷史典故講解詞:同學們好!我們先來看一下,這是一個"古漢柏圖志碑"。碑上有首詩:"老樹何年蔭柘黃,至今猶帶紫泥香,材高豈但倚廊廟,歲久還須作棟梁,滿地風霜空凜凜,凌云節(jié)操愈蒼蒼,夜來明月枝頭動,疑是將軍寶劍光。"從詩意看,"古漢柏"也就是現(xiàn)在巍然尚存的"將軍柏"了。這棵粗可七人合抱,高達三十余米的老樹,傳說為唐初叱咤風云的名將尉遲敬德奉命來這里監(jiān)守大廟時,曾經(jīng)把自己使用的鋼鞭掛在樹枝上。五代后漢皇帝為了追念他的功績,便封此樹為"將軍柏"。我們看到的這棵樹,大家猜一猜有多少年樹齡?來!我來告訴大家

23、:據(jù)今至少有1800多年的歷史!這棵樹在縣志、碑刻及歷代多人的詩詞歌賦和一些民間的神話中都有記載,它是“東漢遺物”,但沒有具體年份,歷史上東漢220年滅亡,即便從東漢最后一年算起,至今也有將近1800年的歷史了活動五:感受王屋神韻見識古人智慧(約15分)研學形式:學生講解、實地觀察、互動交流、歸納總結輔導老師:班主任、濟瀆廟內(nèi)導游、廟街小學小講解員研學地點:濟瀆廟石匾、長生閣研學目標:通過“天下第一洞天”石匾,了解道教文化的淵源,參觀長生閣,領略獨特的建筑風格,讓學生見識古人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藝。研學過程:1 .學生代表講解天下第一洞天的由來和長生閣的典故。(5分鐘)2 .班主任老師指導學生觀察

24、長生閣前的“柏樹”形狀,了解柏樹的寓意,學生拍照。(3分鐘)3 .師生尋找何首烏,觀察其特點,了解其寓意,學生拍照。(3分鐘)4 .師生互動交流,完成以下問題:(3分鐘)(1)“天下第一洞天”指的是,為十大洞天之首,號。(2)長生閣是道家祈求之所,臺前天然生成的古柏和何首烏寓意。附:1.天下第一洞天講解詞:同學們好!大家有誰知道“天下第一洞天”是指哪里嗎?是的,“天下第一洞天”即王屋山,為道教十大洞天之首,號“小有清虛之天”。唐著名高道司馬承禎在其所著上清天宮地府經(jīng)中,把天下名山分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其中王屋山被列為“天下第一洞天”,號“小有清虛之天”,奠定了王屋山洞天福地的

25、宗旨地位。王屋山的興盛和道教的發(fā)展有著密切的關系。相傳軒轅黃帝大統(tǒng)天下后,于八月十五在天壇山重會西王母,欲求得道成仙之術,并在此建上訪院,訪尋四海仙人。以后每年的八月十五,四方善士、各路神仙皆云集王屋山。被稱為道教鼻祖的老子李耳,也曾入王屋山修煉,天壇山絕頂至今尚有“老子煉丹池”遺跡。道教早期的著名人物,如仙人王子晉、清虛真人王褒、著名方士于吉、南岳夫人魏華存、道教理論家葛洪等都曾修道于王屋山。被稱為我國“藥王”的醫(yī)學家孫思邈是唐代著名道士之一,晚年結廬于王屋山翠微庵,采藥行醫(yī),濟世救人,直至仙逝于此,現(xiàn)孫真人墳尚存。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唐玄宗李隆基命司馬承禎在王屋山自選形勝,建觀而居

26、,后又派胞妹玉真公主拜司馬承禎為師,入王屋山修道,自此道風大盛。由于玄宗皇帝特別青睞王屋山,撥付大量資金在王屋山修建了全國最大的皇家道觀建筑群,為三清、四御、三官、十方、雷祖、西王母等先天元神均建立了宮殿,從天壇山的三清殿、玉皇殿、軒轅殿、王母洞到十方院、陽臺宮、紫薇宮、清虛宮、迎恩宮、三官殿、玄臺殿等方圓數(shù)十里,組成了龐大的道教宮院。17千百年來,王屋山不僅是道家人物修身、煉丹、成仙之所,還吸引了許多文人墨客來此尋幽探勝,陶冶情操。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韓愈都先后來王屋山游歷,并留下了許多名篇佳句。長生閣:清代高臺建筑,道家祈求長生不老之所。臺前天然生出的古柏虬枝盤曲、橫斜逸出,與藤蔓

27、倒垂、郁郁蔥蔥的何首烏均寓意長壽活動六:探尋濟水之源感悟濟水精神(約20分)研學形式:傾聽講解、實地參觀、誦讀詩文、拍照記錄輔導老師:班主任、研學輔導員、濟瀆廟內(nèi)導游、廟街小學小講解員研學地點:小北海研學目標:通過傾聽講解,并對小北海的實地參觀,加深學生對濟水文化的了解,增加對濟水文化的親切感和認同感,全身心地感受濟水變遷歷程,學習濟水美德,傳承濟水文明,發(fā)揚濟水精神;研學過程:1 .學生代表講解小北海。(5分鐘)2 .師生互動交流以下問題:(5分鐘)(1)“瀆”意為,“四瀆”分別為、(2)濟水初源在,西源在,因東流成河,現(xiàn)稱為東源在,泉水噴涌,匯聚成河,1底一,兩河茫答言稱,也稱濟河,即古時

28、的濟水。(3)濟水流經(jīng)的城市有、等。(4)你知道濟水精神和濟水美德是什么嗎?(由研學輔導員李維松校長講解)3 .班主任和班長組織學生集體誦詩:(5分鐘)(1)白居易題濟水:自今稱一字,高潔與誰求。惟獨是清濟,萬古同悠悠。(2)濟源頌4、班主任帶領學生參觀、拍照留念。附:1.小北海講解詞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生活的城市為什么叫“濟源”嗎?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講一講。濟就是指濟水。我們濟源是古濟水的發(fā)源地,所以叫濟源。瀆是什么意思呢?爾雅釋水中記載“江、河、淮、濟為四瀆,四瀆者,發(fā)源注海者也”。瀆的意思就是獨流入海的河流,因為古人認識范圍的局限性,所以認為符合犯Q海條件的河流只有江、河、淮、濟。濟之為瀆

29、,非因水著,乃因其品。其一:濟水平地涌泉,三起三伏,經(jīng)河南山東兩省,綿延2500多里而獨流入海,具有堅忍不拔的精神。其二:濟水今溫縣和滎陽附近橫貫黃河,但流出后依然是非常清澈,古人因而認為濟水具有永拒外污,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性。其三:江、河、淮雖然造就了中華文明,但不可回避的從古至今一直作為害河來治理的對人民也造成相當大的傷害,而濟水則沒有,大家可能覺得濟水那么小,怎么可能對人類造成傷害呢?19其實濟水是因為后來變小的,在戰(zhàn)國策中記載,“齊有清濟濁河,可以為固”也就是說當時的戰(zhàn)國七雄之一的齊國,有濟水和黃河做為天險,那么就可以固若金湯,所以,濟水量在當時是相當巨大的,濟水量大,卻未對人造成傷

30、害的君子之風,也值得人們祭祀,所以要祭禮濟水,北海指今貝加爾湖,遠在大漠艱于祭祀,因同為北方水神,唐貞元十二年(796年)在此修建北海祠,望祭北海祠。這也是為何北海祠為何會在這里修建的愿意!附:2、濟水精神歷史上的濟水已經(jīng)不存在了,但曾經(jīng)影響中華民族數(shù)千年的濟水,卻給我們留下了濟水精神。這種精神存在于歷代文人歌詠濟水的文獻當中,存在于古濟水沿岸人民代代相傳的血脈當中。濟水精神可概括為:一是濟水是一條獨流入海的大河,她雖然沒有長江黃河那樣磅礴的水量,卻不因小而自卑,因弱而菲薄,仍堅定不移、百折不撓地沖破重重阻礙,奔向大海,這體現(xiàn)了濟水柔弱而剛強、自強不息的精神。二是濟水是歷史記載的唯一一條有益而

31、無害的大河,她用甘甜的乳汁滋潤兩岸人民,但從沒有掀起波瀾危害百姓,這體現(xiàn)了濟水一心造福人民的“謙遜仁愛”精神。三是濟水是一條始終如一的清河,從源頭到入??谝恢北3趾铀宄海M管有黃河曾奪其河道,但據(jù)傳說濟水穿越黃河河底而過,保持河水清純而不被黃河濁水所污,這表現(xiàn)了濟水清廉自律、永葆節(jié)操、始終如一的品質(zhì)。四是濟水是一條已經(jīng)消失的大河,“江河淮濟”四瀆中,其他三瀆仍在,只有濟水已經(jīng)消亡,據(jù)考證主要原因是黃河北移奪其河道所致。歷史上黃河多次改道多次泛濫,濟水為避免黃河泛濫危害百姓,甘愿自我犧牲讓出河道,這體現(xiàn)了濟水包容大度、自我犧牲的精神。簡言之,濟水精神可概括為自強不息、謙遜仁愛、清廉自律、包容大

32、度的精神。活動七:賞龍亭聽琴書贊國學藝術之美(約15分)研學形式:現(xiàn)場觀察、動手參與、討論總結輔導教師:班主任、研學輔導員研學地點:龍亭研學目標:通過指導學生觀察龍亭的建筑特點,觀茶藝,聽琴書等活動,20結合學生搜集有關資料,讓學生了解龍亭的由來及特點,茶文化的底蘊及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王屋琴書。研學過程:1 .聽廟街小學小講解員介紹龍亭的建筑特點,班主任組織學生齊誦:宋代詩人文彥博題濟瀆:導流靈源祀典尊,湛然凝碧浸云根。遠朝滄海殊無礙,橫貫黃河自不渾?!睗鸀^廟內(nèi)導游跟進講解濟水精神。(5分鐘)2 .由班主任老師介紹王屋琴書的歷史及現(xiàn)狀。(3分鐘)3 .在老師指導下,學生仔細觀察聆聽王屋琴書,近距離

33、觀察琴書所需樂器,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3分鐘)4 .通過現(xiàn)場參觀龍亭,聆聽琴書學生討論解決以下問題:(3分鐘)(1)龍亭古建的特點,著重柱子,頂部(2)王屋琴書作為濟源特有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簡單談談感想活動八、跳躍在剪刀和雙手間的藝術(約15分)研學形式:現(xiàn)場觀察、動手參與、討論總結輔導教師:班主任、研學輔導員研學地點:龍亭北側研學目標:1 .通過觀察健康路小學現(xiàn)場剪紙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手能力。2 .通過觀察現(xiàn)場紡花,讓學生學習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激發(fā)學生對古代工藝的傳承和發(fā)揚。研學過程:1 .在班主任老師組織下觀看有關“剪紙”和“紡花”版面。(3分鐘)2 .在班主任老師和輔導員的

34、組織下,以小組為單位觀看健康路小學現(xiàn)場剪紙,同時在老師和健康路小學同學幫助下完成簡單的剪紙作品,通過簡單的評比,對好的剪紙作品進行簡單的獎勵(筆記本、筆),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及增進學校間學生的交流。(7分鐘)3 .在老師和輔導員的組織下,觀察紡花技術,抽取小組成員實際操作,同學們協(xié)助完成簡單的紡花工序,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協(xié)作能力。(3分鐘)4 .師生互動,討論解決以下問題:(3分鐘)(1)簡單談談龍亭柱子上的雕刻工藝和剪紙工藝有什么異曲同工之處。(2)紡花技術作為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你有何感想?;顒泳牛河^珍珠泉水之清,生愛護文物之情(約10分)研學形式:現(xiàn)場聆聽、實地觀察、拍照記錄輔導教

35、師:班主任、研學輔導員研學地點:珍珠泉研學目標:1 .通過李維松校長講解珍珠泉,了解濟水作為四瀆之一,它的起源以及支流的分布。2 .現(xiàn)場觀察珍珠泉,增強學生保護水資源,保護環(huán)境,結合濟瀆廟正在進行的修繕而衍生的保護文物的意識。研學過程:1 .老師和輔導員組織學生沿珍珠泉有序排隊,認真聆聽李維松校長講解珍珠泉的相關知識。(5分鐘)2 .在校長和老師的感召下,進行簡單的保護環(huán)境,保護文物的宣誓,從小培養(yǎng)學生愛護環(huán)境和文物的意識,升華此次研學的主題(3分鐘)3 .通過聆聽李維松校長的講解以及珍珠泉的現(xiàn)場觀察討論以下問題:(2分鐘)(1)對于保護環(huán)境在平時的一點一滴的生活中,哪些是我們力所能及的。(2

36、)談談你對保護古代文物的感想。活動十:龍?zhí)端沦p鑒(預設時間14:00-15:00)研學形式:參觀瀏覽、交流探討輔導教師:班主任、研學輔導員研學地點:龍?zhí)端戮皡^(qū)研學目標:通過讓學生到景區(qū)參觀瀏覽,聽老師講解,參與互動結合學生收集到的“濟水文化”相關資料,結合實地考察,了解濟源市發(fā)展歷史和城市精神,增進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研學過程:1 .整隊(1)班主任和研學輔導員協(xié)調(diào)整理隊伍,強調(diào)安全注意事項。(注:由于學生前后到達時間不一致預計5-10分鐘)2 .聽講解(15分鐘)(1)由吳洋歡老師講述“舍利塔”建造歷史;(2)聽孔濤老師講解“濟源縣”史,了解家鄉(xiāng)發(fā)展歷史;(3)聽優(yōu)秀學生講四令堂陳母教子小故事,激勵學生勤勉好學;3 .實地觀看(10分鐘)(1)在老師指導下,學生觀察“舍利塔”建筑特色;(2)徒步到達“龍?zhí)度保牥嘀魅卫蠋熤v解,覓昔日“濟水”輝煌;誦詩:最愛龍?zhí)兑乖虑?,空明玉鏡乍沉浮,囂塵不覺隨心遠,清曠猶能與日謀。4 .想一想,交流探討(20分鐘)通過參觀瀏覽龍?zhí)端戮皡^(qū),交流探討,解決產(chǎn)生的研學問號。(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