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常見病蟲害及其防治_1農業(yè)種植技術栽培技術_第1頁
草莓常見病蟲害及其防治_1農業(yè)種植技術栽培技術_第2頁
草莓常見病蟲害及其防治_1農業(yè)種植技術栽培技術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草莓常見病蟲害及其防治 草莓采納大棚覆膜栽培,棚內高溫多濕,更為病蟲害的發(fā)生制造了有利條件。現(xiàn)將草霉常見病蟲害及防治措施介紹如下:一、常見病害1、葉斑病。主要為害葉片,典型癥狀以病斑為中心呈灰色或灰褐色圓斑,四周紫褐色,狀如蛇眼。該病暖和高濕時易發(fā)生,老葉先發(fā)病,漸漸延至全株。開花結果前發(fā)病輕,開頭采?收后大量發(fā)生。2、白粉病。該病全株都易發(fā)生,葉片被害時發(fā)生暗色污斑,大小不等,接著在葉背斑塊上產生白色粉狀物,后期呈現(xiàn)紅褐色病斑,葉緣萎縮,枯焦。果實早期受害,即停止發(fā)育,干枯,若后期受害,表面產生一層白粉。在整個生長季節(jié)可不斷發(fā)生,危害極大。3、灰霉病。開花后發(fā)生的主要病害,病菌先侵害小果,與

2、土面接觸的果面先發(fā)病,后沿果?梗擴散到花序梗,干腐枯死。侵害已轉色的果實時,消失水漬狀淡褐色斑塊后變暗褐色,表面消失一層灰霉層,使果實軟腐?;颐闺S風吹散,集中到其它果實上致病。4、根腐病。從下部葉開頭,葉緣變成紅褐色,漸漸往上凋萎,以至枯死,支根在中間開頭?變成黑褐色而腐敗,根的中心柱呈紅色。5、黃枯病。又稱細菌性枯萎病,初發(fā)病時,莖葉白天萎縮,傍晚恢復,23天后凋萎枯死,?用手擠壓病莖,有濁白色粘液流出,病菌主要隨病殘株遺留在土中過冬,能存活數(shù)年,條件相宜時,從根部或莖部傷口侵入,草莓連作或菜莓連作常易嚴峻發(fā)病,甚至造成大批死亡?絕收。二、主要防治措施1、綜合預防為主。加強田間管理,培育壯苗

3、,實行23年輪作,睛天帶土移栽,避開傷根損莖,適時蓋膜、搭棚,勤管理,準時摘除病果、枯死老葉,拔除病株,集中深埋或燒毀,?保持草莓園內干凈通氣,棚內留意通風換氣,降低濕度和廢氣的危害。2、栽前土壤消毒。草莓移栽前用40%蘆筍青粉劑600倍液,澆于畦面,然后復土,整平移栽,以有效殺死土壤中的病菌,降低田間菌源基數(shù),削減傳染機會。3、定期噴藥防治。草莓生長季節(jié),一般間隔1015天噴1次藥,每次用40%蘆筍青粉劑500?倍加農用鏈霉素150PPm混合液噴霧。若發(fā)生病害后,要加澆根一次,間隔45天重噴1次,?連噴23次,發(fā)生黃枯病時,加農用鏈霉素250PPm,大棚內濕度過大時,不宜噴藥,可用?“一熏靈”熏蒸,7天后重熏1次。若發(fā)生白粉病,可用20%粉銹寧10002000倍液,灰霉?病可用50%速克靈1000倍液與蘆筍青藥液交替噴霧,效果更佳。三、常見害蟲及防治草莓主要害蟲有蚜蟲、紅蜘蛛、斜紋夜蛾幼蟲等。蚜蟲可用20%蚜克星1000倍液噴殺,紅蜘蛛可用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