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129水噴霧滅火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_第1頁
GB50129水噴霧滅火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_第2頁
GB50129水噴霧滅火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_第3頁
GB50129水噴霧滅火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_第4頁
GB50129水噴霧滅火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水噴霧滅火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1 總 則 1.0.1為了合理地設計水噴霧滅火系統(tǒng),減少火災危害,保護人身和財產安全,制定本規(guī)范。 1.0.2本規(guī)范適用于新建、擴建、改建工程中生產、儲存裝置或裝卸設施設置的水噴霧滅火系統(tǒng)的設計;本規(guī)范不適用于運輸工具或移動式水噴霧滅火裝置的設計。 1.0.3水噴霧滅火系統(tǒng)可用于撲救固體火災,閃點高于60的 液體火災和電氣火災。并可用于可燃氣體和甲、乙、丙類液體的生產、儲存裝置或裝卸設施的防護冷卻。 1.0.4水噴霧滅火系統(tǒng)不得用于撲救遇水發(fā)生化學反應造成燃燒、爆炸的火災,以及水霧對保護對象造成嚴重破壞的火災。 1.0.5水噴霧滅火系統(tǒng)的設計,除應執(zhí)行本規(guī)范的規(guī)定外,尚應

2、符合國家現(xiàn)行有關標準、規(guī)范的規(guī)定。 術語、符號 2.1 術語 2.1.1水噴霧滅火系統(tǒng) water spray extinguishing system 由水源、供水設備、管道、雨淋閥組、過濾器和水霧噴頭等組成,向保護對象噴射水霧滅火或防護冷卻的滅火系統(tǒng)。 2.1.2傳動管 transfer pipe 利用閉式噴頭探測火災,并利用氣壓或水壓的變化傳輸信號的管道。 2.1.3響應時間 response time 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發(fā)出火警信號起,至系統(tǒng)中最不利點水霧噴頭噴出水霧的時間。 2.1.4水霧噴頭 spray nozzle 在一定水壓下,利用離心或撞擊原理將水分解成細小水滴的噴頭。 2.

3、1.5水霧噴頭的有效射程 effective range of spray nozzle 水霧噴頭水平噴射時,水霧達到的最高點與噴口之間的距離。 2.1.6水霧錐 water spray cone 在水霧噴頭有效射程內水霧形成的圓錐體。 2.1.7雨淋閥組 deluge valves unit 由雨淋閥、電磁閥、壓力開關、水力警鈴、壓力表以及配套的通用閥門組成的閥組。 2.2符 號 條號 符號 單位 涵義 2.2.1 Rm水霧錐底圓半徑 2.2.2 B m 水霧噴頭的噴口與保護對象之間的距離 2.2.3 。水霧噴頭的霧化角 2.2.4 Q L/min 水霧噴頭的流量 2.2.5 P MPa 水

4、霧噴頭的工作壓力 2.2.6 K - 水霧噴頭的流量系數(shù) 2.2.7 N - 保護對象的水霧噴頭的計算數(shù)量 2.2.8 S m2保護對象的保護面積 2.2.9 W L/minm2 保護對象的設計噴霧強度 2.2.10 Qj L/s 系統(tǒng)的計算流量 2.2.11 N - 系統(tǒng)啟動后同時噴霧的水霧噴頭數(shù)量 2.2.12 qi L/min 水霧噴頭的實際流量 2.2.13 pi MPa 水霧噴頭的實際工作壓力 2.2.14 k - 安全系數(shù) 2.2.15 i MPa/m 管道的沿程水頭損失 2.2.16 v m/s 管道內水的流速 2.2.17 Dj m 管道的計算內徑 2.2.18 hy MPa

5、雨淋閥的局部水頭損失 2.2.19 By - 雨淋閥的比阻值 2.2.20 Q L/s 雨淋閥的流量 2.2.21 H MPa 系統(tǒng)管道入口或消防水泵的計算壓力 2.2.22 h MPa 系統(tǒng)管道的沿程水頭損失與局部水頭損失之和 2.2.23 h0 MPa 最不利點水霧噴頭的實際工作壓力 2.2.24 Z m 最不利點水霧噴頭與系統(tǒng)管道入口或消防水池最低水位時間的高程差 設計基本參數(shù)和噴頭布置 3.1 設計基本參數(shù) 3.1.1水噴霧滅火系統(tǒng)的設計基本參數(shù)應根據防護目的和保護對象確定。 3.1.2設計噴霧強度和持續(xù)噴霧時間不應小于表3.1.2的規(guī)定:設計噴霧強度與持續(xù)噴霧時間表3.1.2防護目的

6、保護對象設計噴霧強度(L/min·m2) 持續(xù)噴霧時間滅火固體火災151液體火災閃點60120的液體200.5 閃點高于120的液體13電氣火災油浸式電力變壓器、油開關200.4油浸式電力變壓器的集油坑6電纜13防護冷卻甲乙丙類液體生產、儲存、裝卸設施64甲乙丙類液體儲罐直徑20m以下64直徑20m及以上6可燃氣體生產、輸送、裝卸、儲存設施和灌瓶間、瓶庫96 3.1.3水霧噴頭的工作壓力,當用于滅火時不應小于0.35MPa;用于防護冷卻時不應小于0.2MPa。 3.1.4水噴霧滅火系統(tǒng)的響應時間,當用于滅火時不應大于45s;當用于液化氣生產、儲存裝置或裝卸設施防護冷卻時不應大于60s

7、;用于其他設施防護冷卻時不應大于300s。 3.1.5采用水噴霧滅火系統(tǒng)的保護對象,其保護面積應按其外表面面積確定,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3.1.5.1當保護對象外形不規(guī)則時,應按包容保護對象的最小規(guī)則形體的外表面面積確定 3.1.5.2變壓器的保護面積除應按扣除底面面積以外的變壓器外表面面積確定外,尚應包括油枕、冷卻器的外表面面積和集油坑的投影面積; 3.1.5.3分層敷設的電纜的保護面積應按整體包容的最小規(guī)則形體的外表面面積確定。 3.1.6可燃氣體和甲、乙、丙類液體的灌裝間、裝卸臺、泵房、壓縮機房等的保護面積應按使用面積確定。 3.1.7輸送機皮帶的保護面積應按上行皮帶的上表面面積確定。

8、3.1.8開口容器的保護面積應按液面面積確定。 3.2噴頭布置 3.2.1保護對象的水霧噴頭數(shù)量應根據設計噴霧強度、保護面積和水霧噴頭特性按本規(guī)范式7.1.1和式7.1.2計算確定,其布置應使水霧直接噴射和覆蓋保護對象,當不能滿足要求時應增加水霧噴頭的數(shù)量。 3.2.2水霧噴頭、管道與電氣設備帶電(裸露)部分的安全凈距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 3.2.3水霧噴頭與保護對象之間的距離不得大于水霧噴頭的有效射程。 3.2.4水霧噴頭的平面布置方式可為矩形或菱形。當按矩形布置時,水霧噴頭之間的距離不應大于1.4倍水霧噴頭的水霧錐底圓半徑;當按菱形布置時,水霧噴頭之間的距離不應大于1.7倍水霧噴

9、頭的水霧錐底圓半徑。水霧錐底圓半徑應按下式計算: 式中:R-水霧錐底圓半徑(m); B-水霧噴頭的噴口與保護對象之間的距離(m); -水霧噴頭的霧化角(°)。的取值范圍為30、45、60、90、120。 3.2.5當保護對象為油浸式電力變壓器時,水霧噴頭布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3.2.5.1水霧噴頭應布置在變壓器的周圍,不宜布置在變壓器頂部; 3.2.5.2保護變壓器頂部的水霧不應直接噴向高壓套管; 3.2.5.3水霧噴頭之間的水平距離與垂直距離應滿足水霧錐相交的要求; 3.2.5.4油枕、冷卻器、集油坑應設水霧噴頭保護。 3.2.6當保護對象為可燃氣體和甲、乙、丙類液體儲罐時,水霧噴

10、頭與儲罐外壁之間的距離不應大于0.7。 3.2.7當保護對象為球罐時,水霧噴頭布置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3.2.7.1水霧噴頭的噴口應面向球心; 3.2.7.2水霧錐沿緯線方向應相交,沿經線方向應相接; 3.2.7.3當球罐的容積等于或大于1000m3時,水霧錐沿緯線方向應相交,沿經線方向宜相 接,但赤道以上環(huán)管之間的距離不應大于3.6m; 3.2.7.4無防護層的球罐鋼支柱和罐體液位計、閥門等處應設水霧噴頭保護。 3.2.8當保護對象為電纜時,噴霧應完全包圍電纜。 3.2.9當保護對象為輸送機皮帶時,噴霧應完全包圍輸送機的機頭、機尾和上、下行皮帶。 系統(tǒng)組件 4.0.1水霧噴頭、雨淋閥組等必須

11、采用經國家消防產品質量監(jiān)督測中心檢測,并符合現(xiàn)行的有關國家標準的產品。 4.0.2水霧噴頭的選型應符合下列要求: 4.0.2.1 撲救電氣火災應選用離心霧化型水霧噴頭; 4.0.2.2 腐蝕性環(huán)境應選用防腐型水霧噴頭; 4.0.2.3粉塵場所設置的水霧噴頭應有防塵罩。 4.0.3 雨淋閥組的功能應符合下列要求: 4.0.3.1 接通或關斷水噴霧滅火系統(tǒng)的供水; 4.0.3.2接收電控信號可電動開啟雨淋閥,接收傳動管信號可液動或氣動開啟雨淋閥; 4.0.3.3具有手動應急操作閥; 4.0.3.4顯示雨淋閥啟、閉狀態(tài); 4.0.3.5驅動水力警鈴; 4.0.3.6監(jiān)測供水壓力; 4.0.3.7電磁

12、閥前應設過濾器。 4.0.4雨淋閥組應設在環(huán)境溫度不低于4、并有排水設施的室內,其安裝位置宜在靠近保護對象并便于操作的地點。 4.0.5雨淋閥前的管道應設置過濾器,當水霧噴頭無濾網時,雨淋閥后的管道亦應設過濾器。過濾器濾網應采用耐腐蝕金屬材料,濾網的孔徑應為4.04.7/cm2。 4.0.6給水管道應符合下列要求: 4.0.6.1 過濾器后的管道,應采用內外鍍鋅鋼管,且宜采用絲扣連接; 4.0.6.2 雨淋閥后的管道上不應設置其他用水設施; 4.0.6.3 應設泄水閥、排污口。 給 水 5.0.1 水噴霧滅火系統(tǒng)的用水可由市政給水管網、工廠消防給水管網、消防水池或天然水源供給,并應確保用水量。

13、 5.0.2 水噴霧滅火系統(tǒng)的取水設施應采取防止被雜物堵塞的措施,嚴寒和寒冷地區(qū)的水噴霧滅火系統(tǒng)的給水設施應采取防凍措施。 操作與控制 6.0.1水噴霧滅火系統(tǒng)應設有自動控制、手動控制和應急操作三控制方式。當響應時間大于60s時,可采用手動控制和應急操作兩種控制方式。 6.0.2火災探測與報警應按現(xiàn)行的國家標準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6.0.3火災探測器可采用纜式線型定溫火災探測器、空氣管式感溫火災探測器或閉式噴頭。當采用閉式噴頭時,應采用傳動管傳輸火災信號。 6.0.4傳動管的長度不宜大于300m,公稱直徑宜為1525mm。傳動管上閉式噴頭之間的距離不宜大于2.5m。 6.

14、0.5當保護對象的保護面積較大或保護對象的數(shù)量較多時,水噴霧滅火系統(tǒng)宜設置多臺雨淋閥,并利用雨淋閥控制同時噴霧的水霧噴頭數(shù)量。 6.0.6保護液化氣儲罐的水噴霧滅火系統(tǒng)的控制,除應能啟動直接受火罐的雨淋閥外,尚應能啟動距離直接受火罐1.5倍罐徑范圍內鄰近罐的雨淋閥。 6.0.7分段保護皮帶輸送機的水噴霧滅火系統(tǒng),除應能啟動起火區(qū)段的雨淋閥外,尚應能啟動起火區(qū)段下游相鄰區(qū)段的雨淋閥,并應能同時切斷皮帶輸送機的電源。 6.0.8水噴霧滅火系統(tǒng)的控制設備應具有下列功能: 6.0.8.1 選擇控制方式; 6.0.8.2 重復顯示保護對象狀態(tài); 6.0.8.3 監(jiān)控消防水泵啟、停狀態(tài); 6.0.8.4

15、監(jiān)控雨淋閥啟、閉狀態(tài); 6.0.8.5 監(jiān)控主、備用電源自動切換。 水力計算 7.1 系統(tǒng)的設計流量 7.1.1 水霧噴頭的流量應按下式計算: ( 7.1.1) 式中-水霧噴頭的流量(/); -水霧噴頭的工作壓力(); -水霧噴頭的流量系數(shù),取值由生產廠提供。 7.1.2 保護對象的水霧噴頭的計算數(shù)量應按下式計算: ( 7.1.2) 式中:-保護對象的水霧噴頭的計算數(shù)量; -保護對象的保護面積(m2); -保護對象的設計噴霧強度(L/min·m2)。 7.1.3 系統(tǒng)的計算流量應按下式計算: ( 7.1.3) 式中:Qj-系統(tǒng)的計算流量(/); -系統(tǒng)啟動后同時噴霧的水霧噴頭的數(shù)量;

16、 qi-水霧噴頭的實際流量(L/min),應按水霧噴頭的實際工作壓力Pi(MPa)計算。 7.1.4 當采用雨淋閥控制同時噴霧的水霧噴頭數(shù)量時,水噴霧滅火系統(tǒng)的計算流量應按系統(tǒng)中同時噴霧的水霧噴頭的最大用水量確定。 7.1.5 系統(tǒng)的設計流量應按下式計算: ( 7.1.5) 式中:Qs-系統(tǒng)的設計流量(/); -安全系數(shù),應取1.051.10。 7.2 管道水力計算 7.2.1 鋼管管道的沿程水頭損失應按下式計算: ( 7.2.1) 式中:Qj-系統(tǒng)的計算流量(/); -管道的沿程水頭損失(MPa/m); -管道內水的流速(/),宜取m/s; j-管道的計算內徑()。 7.2.2 管道的局部水

17、頭損失宜采用當量長度法計算,或按管道沿程水頭損失的2030計算。 7.2.3 雨淋閥的局部水頭損失應按下式計算: ( 7.2.3) 式中:hr-雨淋閥的局部水頭損失(MPa); BR-雨淋閥的比阻值,取值由生產廠提供; -雨淋閥的流量(/)。 7.2.4 系統(tǒng)管道入口或消防水泵的計算壓力應按下式計算: ( 7.2.4) 式中:H-系統(tǒng)管道入口或消防水泵的計算壓力(MPa); h-系統(tǒng)管道沿程水頭損失與局部水頭損失之和(); 0-最不利點水霧噴頭的實際工作壓力(); -最不利點水霧噴頭與系統(tǒng)管道入口或消防水池最低水位之間的高程差,當系統(tǒng)管道入 口或消防水池最低水位高于最不利點水霧噴頭時,應取負值()。 7.3 管道減壓措施 7.3.1 管道采用減壓孔板時宜采用圓缺型孔板。減壓孔板的圓缺孔應位于管道底部,減壓孔板前水平直管段的長度不應小于該段管道公稱直徑的2倍。 7.3.2 管道采用節(jié)流管時,節(jié)流管內水的流速不應大于20m/s,長度不宜小于1.0m,其公稱直徑宜按表7.3.2的規(guī)定確定。 附錄A 本規(guī)范用詞說明 A.0.1 為便于在執(zhí)行本規(guī)范條文時區(qū)別對待,對要求嚴格程度不同的用詞說明如下: (1) 表示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