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景、借景、框景的組景手法_第1頁
對景、借景、框景的組景手法_第2頁
對景、借景、框景的組景手法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對景、借景、框景的組景手法組景手法,古人總結組景有 18 種方法,即:對景、借景、夾景、框景、隔景、障景、泄景、引景、分景、藏景、露景、影景、朦景、色景、香景、景眼、題景、天景。由于篇幅,在此不一一分析,只就其中的對景、借景、框景等幾種手法作一些分析。對景所謂“對”,就是相對之意。我把你作為景,你也把我作為景。這種景在園林中很多,但要做好這種景也不易。景貴自然,這里的自然是多義的,自然也與距離有關,在某種距離上, 景觀似會覺得不自在。景如人,若是兩個相互不認識的人,距離不到 2 米相對而立,就會覺得很別扭。 景也一樣, 若一個小院兩邊相對觀之,也有這種不愉快的感覺,這就叫“硬對景” 。如果景不

2、能擴大, 是否有某種手法可以彌補這種缺陷呢?當然有的。 試看蘇州留園中的石林小院,院北是揖峰軒,院南是石林小屋(半亭),兩者相對而觀,相距只有 10 米,但覺得無別扭之感。 為什么?正是因為園中有數立峰,因此相互對視, 景時隱時現,較為含蓄。北京故宮中的乾隆花園,其中古華軒與遂初堂之間的小院中,也立石,是同樣手法,據說這個花園是乾隆皇帝之手筆, 他酷愛江南園林, 所以手法如一。 蘇州怡園的藕香榭向北望,隔池是假山林叢,山上一個亭,即“小滄浪”點綴其間,形成以自然為主的景觀,可謂美不勝收;反之,人在亭中觀藕香榭,也甚觀止,而且一仰一俯,更見造園者之匠心了。杭州孤山之西的西泠印社,山上有一塊不規(guī)則

3、形的空地,四周有建筑:漢三老石室、觀樂樓、華嚴經塔、題襟館、四照閣等,空地之北有石池。這里有好多對景關系,景景不同,妙趣無窮。由于中部南北之間空間較狹,于是南部不設物,一可觀山下景,二也避免了視距短“硬對景”。借景對景是相對為景;借景則只借不對。 無錫寄暢園,人在環(huán)翠樓前南望,可以見到樹叢背后的錫山和山上的龍光塔。 這塔和山似成園內之景; 反之,若人在錫山或龍光塔上,甚至找不到寄暢園。借景是單向的,這就是借景與對景之不同。 蘇州拙政園, 在吾竹幽居亭中向西望去,可以見到遠處的北寺塔,而且有了這座塔的形象,使這一景更美。景貴有層次,塔成了此景的遠景。從手法來說,要借景,必須設計視線。寄暢園中能見

4、到錫山,拙政園中能見到北寺塔, 都是因為在視點前面有一大片水池,才使視線可及遠處之景。 這兩處水池都做得狹長, 拉長視距又不影響園的規(guī)?!,F在有了準確的平面圖,作視線不難,但古時候沒有這種圖, 何以能有如此之妙?這就須實地觀察、把握。 借景雖屬傳統(tǒng)園林手法,但如今興造城市綠地,也可借鑒此法,使景觀更有情趣。城市有許多高層建筑,可以借鑒借景手法組織景觀。園冶中說“得景則無拘遠近,晴巒聳秀,紺宇凌空,極目所至、俗則屏之,嘉則收之,不分町疃,盡為煙景,斯所謂巧而得體者業(yè)”所謂“俗則屏之”,也可以理解為現在有的建筑不好看,就得用林木、小建筑等擋住其視線“嘉則收之”,就是可以把遠處美的建筑引入景觀之中供

5、觀賞。如果城中有山有塔,更可取之??蚓邦櫭剂x,框景就是將景框在“鏡框”中,如同一幅畫。拙政園內園有個扇亭,坐在亭內向東北方向的框門外望去, 見到外面的拜文揖沈之齋和水廊, 在林木掩映之下, 形成一幅美麗的畫。北京頤和園中的“湖山春意”,向西望去,可見到遠處的玉泉山和山上的寶塔,近處有西堤和昆明湖,更遠處還有山巒,層層疊疊,景色如畫。蘇州獅子林花籃廳之北的院子之東有一片墻,一個月洞門,兩邊是庭院,可以說互為框景,妙趣無窮。也許是造園者有意這樣做的,所以在此月洞門上有“得其環(huán)中”四字。這四字來自莊子·齊物論:“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樞,始得其環(huán)中,以應無窮?!逼湟馐潜舜穗p方都找不到它

6、的對立面,這就是道的樞紐。這個樞紐道先得到了“道”的圓環(huán)中心,來應付世間一切沒有窮盡的事理。 這里有深邃的哲理性, 不知園主人寫此四字, 與在此兩面都起框景作用是否有關系。但無論如何,在客觀上存在這種交互為框景,可謂難能可貴。引景其實, 漏窗也起到引景的作用, 如杭州西泠印社,圍墻上一排漏窗,人們觀窗內之景,便欲入園游賞,于是沿墻找到大門而入。蘇州怡園中的復廊、上海豫園中的復廊,都有引景之作用。引景手法較多,有的用弧墻(有較強的導向性)引景,如杭州虎跑。自“虎跑泉”照壁,沿弧墻前行, 便至疊翠軒, 桂花廳等處。 也有的用文字來暗示, 起到引景的作用,如上海豫園,自三穗堂向東,有一條廊向北,有“漸入佳境”四字,很起引景作用。廊邊墻上又有四字“峰回路轉”,顯然是轉彎,里面果然美景不少??傊瑹o論是漏花墻、廊、臺階、弧墻乃至文字,都能起到引景的作用;但須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