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機操作維護檢修規(guī)程完整_第1頁
起重機操作維護檢修規(guī)程完整_第2頁
起重機操作維護檢修規(guī)程完整_第3頁
起重機操作維護檢修規(guī)程完整_第4頁
起重機操作維護檢修規(guī)程完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章總則本規(guī)程使用雙梁電動橋式起重機的檢修,其它類型的橋式起重機可參照執(zhí)行。第二章橋式起重機安全操作規(guī)程1、不得吊運超過起重機額定起重量的重物。2、嚴禁吊運貨物在人頭上越過。3、空中運行時吊鉤位置不得低于人的高度(2m以上)。4、嚴禁用吊鉤斜拉重物或低埋重物。5、不得利用電動機的突然反向旋轉作為運行機構的制動,只有在發(fā)生極其意外事故時,才允許使用這種補救措施(16t以上A6工作制帶強力制動除外)。6、禁止利用限位開關作為正常操作的停電、限位開關,只是在操作設備意外不良或司機操作疏忽時才能讓它起作用。7、起重機在每次啟動時,不許先出示警告信號。8、在起吊接近額定載荷的重物時,應先考慮制動器剎車

2、是否穩(wěn)定,以保安全。9、嚴格遵守廠礦和有關部門頒發(fā)的安全規(guī)程。11、在電壓過低和供電中斷的情況下,主開關電源斷開,所有控制器手柄處于零位。12 、操縱人員禁止離開帶提升重物或放下鉤子的起重機。13 、停車后司機必須將起重機處于制動狀態(tài),停放到安全位置總開關必須在斷電后上鎖。14 、下班時,應將起重機當班記錄交給接班司機,便利接班后合理操作。15 、天車操作者必須是體檢合格,經(jīng)過專門培訓及熟悉設備性能、工作原理,認真學習設備使用說明書,方可進行操作。16 、操作者應知起吊噸位和起吊信號裝置。卷揚限制器,行程限制器,緩沖器和自動聯(lián)鎖裝置應靈敏可靠。17 、每日工作前,應斷電檢查抱閘,電氣卷揚機械,

3、安全裝置是否良好,然后接通電源,試開空車,確認各部位正常方可開車。18、嚴格執(zhí)行十不吊規(guī)定:指揮信號不明或無人指揮不吊。超過起重設備和吊具能力不吊。掛鉤不當或物件捆扎不牢不吊。人站在吊物上或起吊物下不吊。抱閘或其他制動安全裝置失靈不吊。埋在或凝結在地上的物件及帶電設備不吊。光線暗淡看不清物件不吊。物件偏離運動軌道歪拉斜吊不吊。棱刃的物件,沒有墊好不吊。氧氣瓶等易爆炸性物品不吊。19、大車、小車和卷揚在接近終點,應慢速行駛,撞擋和各限位必須靈敏好用,嚴禁用反向法停止運行。20、天車運行中遇緊急停電或發(fā)生故障、應拉下開關,并在重物下放架設圍欄,懸掛明顯警告標志,禁止通行,禁止用手盤齒輪方法落下重物

4、。21、天車操作者工作時要思想集中,禁止開玩笑。學徒工工作時,老師傅不準脫離崗位,加油或小修理時,必須停電。22、天車不運行時,一定要拉下總電閘或天車總控制器一定要搬向“停止”位置。第三章橋式起重機維護規(guī)程一、電氣維護1、只允許受過訓練并經(jīng)過考試合格的人員擔任起重機設備的維護工作。2、如果用以防止偶然碰觸設備導電部分和裸導線的外殼及保護罩不完整時,則不允許使用該設備。3、應按規(guī)定的期限檢查電氣設備與導線的絕緣電阻。4、當控制器在不同位置時,檢查電動機運轉是否正常。5、檢查各種限位、安全保護裝置、聯(lián)鎖裝置的動作是否正確可靠。6、電氣設備運轉時,不允許電動機和電氣設備的溫升超過規(guī)定標準,電氣接點不

5、得有燒灼情形,電動機和電氣設備不應有不正常的響聲和振動等現(xiàn)象。7、通常所有維護工作都應在斷電后進行,當必須帶電作業(yè)時一定要帶上絕緣手套,穿上絕緣鞋(靴)并使用有絕緣手柄的工具,且需要有人現(xiàn)場監(jiān)護才能開始工作。二、機械維護1 、鋼絲繩鋼絲繩能否繼續(xù)可靠使用或更換的標準,是由每一繞擰結距內(nèi)鋼絲折斷的數(shù)目來決定,擰結距的定義是每一股在鋼繩上環(huán)繞一周的軸向距離。鋼繩作廢標準(一個繞擰結距上的斷裂鋼絲數(shù))如下表:鋼絲繩的最初安全系數(shù)鋼絲繩結構6W(19)左向繞擰結或交互擰卷(交繞)右向繞擰結或同向擰卷(順繞)當鋼絲繩在一個擰結距上的鋼絲斷裂數(shù)達到以下數(shù)值時作廢6以下(包括6)126大于6,小于7147大

6、于7168如鋼絲表面磨損或鋼絲腐蝕達到鋼絲繩最初直徑40騎口40%4上時,鋼絲繩應作廢。為避免鋼絲繩迅速磨損,鋼絲繩必須經(jīng)常檢查。必要時應用鋼絲繩潤滑油仔細潤滑(一般每經(jīng)1015天潤滑一次)。潤滑時要將潤滑油加熱以使?jié)櫥湍軡B入鋼絲繩股之間,潤滑之前必須用鋼絲刷子刷去鋼絲繩上的贓物和舊潤滑油。2 、軸承檢查滾動軸承時必須檢查軸承座的固定是否可靠,軸承蓋是否緊密,軸承內(nèi)潤滑油是否充足,墊料是否緊密。滾動軸承的潤滑使用液體油料和油脂。在換油時必須將軸承用煤油洗清,軸承的溫度在正常工作情況下應不超過6070,軸承的溫度過高可能是由于油污,潤滑不良,安裝不正確或其他的配件損壞所造成的。軸承內(nèi)發(fā)出軋軋聲

7、即表示潤滑油缺少或沒有,間隙不當,鋼球保護圈損壞或者回轉部分與軸承體發(fā)生摩擦。拆卸滾動軸承時須用油加熱(用壓出法亦須用油加熱),加熱溫度為80100,時間不少于1520分鐘。3 、卷筒和滑輪在檢查卷筒和滑輪時,應檢查溝槽表面的情況,輪緣的凸緣是否完整無缺,軸承潤滑系統(tǒng)是否良好,滑輪能否在軸承上自由回轉,以及軸承和軸的固定是否牢靠。卷筒和滑輪的溝槽邊緣磨傷長度不超過一圈的20%,允許用電焊來修補,在修補后應將溝槽加工到光潔精度Ra12.5,溝槽邊緣磨傷長度不超過一圈的20%而且磨傷深度不超過2mmM,只需將尖銳處用銼刀銼光,不必用電焊修補。4 、減速器在檢查減速器齒輪傳動時,必須檢查各齒工作表面

8、的磨損程度以及嚙合的正確性,齒輪的傳動時不應發(fā)出強烈的噪聲及撞擊聲,可由聲響判斷。另外必須檢查齒輪安裝在軸上是否可靠,齒輪絕對不可以在軸上搖動和有軸向移動。必須檢查減速器機體安裝是否可靠,以及減速器本身各部連接是否可靠。減速器不可漏油,它內(nèi)部必須存在有一定量的合格機器油,油量應為油標尺的刻度相符,并且必須按時清洗和換油。5 、聯(lián)軸器在檢查所有聯(lián)軸器時,必須檢查它是否牢固地固定在軸上,聯(lián)接兩半聯(lián)軸器用的螺栓是否旋緊,有無松動以及在工作時是否跳動等現(xiàn)象。在齒輪聯(lián)軸器內(nèi)必檢查其有否潤滑油,如無潤滑油在工作時,會使牙齒遭到嚴重的磨損。6 、制動器起升機構的制動器應交接班檢查,運行機構的制動器不少于23

9、天檢查一次,檢查時應注意:制動系統(tǒng)各部分要有精巧的動作,銷軸不可有卡住的現(xiàn)象,制動瓦正確地貼合在制動輪上,制動瓦上面的制動墊板(石棉制動帶)應良好,制動瓦張開時在制動輪兩側的空隙應相等。接通電流以檢查制動瓦的張開情況,如發(fā)現(xiàn)有不正常時即檢查對電磁制動器,應檢查電磁線圈和電氣線路,電磁線圈的溫度在工作時不可超過105,對液壓推桿制動器應檢查液壓泵上的電動機和電氣改造。必須檢查制動力矩,起升機構的制動器必須能可靠地支持住額定起重量的1.25倍,運行機構的制動器必須在規(guī)定的制動距離內(nèi)(有工作性質決定)能保證剎住大車或小車,制動墊板磨損超過50%時應當更換,制動輪表面應光滑,如表面有深度大于0.5mm

10、的凹陷或抓痕時應將制動輪重新車光,制動輪必須定期用火油清洗以除去污物塵土。如制動器在工作時出煙或發(fā)焦臭味時,即表示制動輪及制動瓦溫度過高,制動輪溫度不應超過200,此時必須調(diào)整制動瓦和制動輪間的空隙,以及檢查制動輪兩側空隙是否相等。制動器的銷軸傳動部分應每星期加潤滑油一次。7、車輪車輪上不可有裂縫,輪緣的凸緣不可有磨損現(xiàn)象,車輪的滾動面上不可有凹陷、壓痕及過分磨損。如這類缺點的深度超過3mmflt,車輪應重新車光,應注意同一臺起重機的車輪其直徑偏差不得超過0.0005D(D為車輪直徑)。8、金屬結構金屬結構為起重機支主要部分,因此必須妥善保養(yǎng)。每年至少不定期檢查一次,檢查焊縫先用煤油清洗,有裂

11、紋的應鏟除全深度然后用優(yōu)質焊條(T42以上)重量,應由持有焊接合格證的焊工進行焊接。在起重機橋架和小車架重要部分,發(fā)現(xiàn)裂紋時,起重機應停止使用,應根據(jù)詳細檢查的結果,確定產(chǎn)生裂紋的原因,并制定修理方法。修理金屬結構后,起重機應進行試驗,并相應地記入登記本上。起重機視前一次表面油漆情況,35年油漆一次,油漆前應仔細清楚舊漆,油漆需兩層(第一次為打底漆)。9、起吊機構起重鉤升降時應同時操縱兩個主控器,注意主控器的每一檔位置要相互對準,否則應設法調(diào)整之。10、電磁起重機電磁盤供電電纜應隨吊鉤同步升降,并使保持一弛度,防止在運動時與任何物件相纏繞的可能性。經(jīng)常注意電磁盤以及電磁盤控制系統(tǒng)的情況是否正常

12、。第四章橋式起重機檢修規(guī)程一、檢修周期表檢修類別檢修周期(月)小修36中修812大修60-120二、檢修內(nèi)容(一)小修1、檢查滾動軸承,每三月?lián)Q油一次加油量不超過軸承體2/3,在常溫情況下用鈣基潤滑脂,在高溫或低溫情況下用3#二硫化鋁脂。2、檢查齒輪聯(lián)軸器,每6個月?lián)Q油一次。3、檢查減速器齒輪傳動裝置,3個月?lián)Q油一次。4、檢查傳動器及操縱機構內(nèi)活動內(nèi)的活動銷軸等,操縱活動桿每月加油一次,制動器活動軸栓每周加油一次。5、檢查減速器齒輪的嚙合、磨損等情況。6、檢查、調(diào)整包閘,更換閘皮。7、檢查車輪踏面有無剝落,輪輻有無裂紋。8、檢查、調(diào)整車輪,處理卡軌。9、緊固各部螺栓。10、檢查、修理緩沖器和限

13、位開關等安全裝置。11、檢查鋼絲繩磨損以及壓板、卡子等緊固情況。12、檢查鋼絲繩磨損以及壓板、卡子等禁固情況。13、檢查吊鉤、滑輪、鉤頭螺栓及止推軸承,并加油。(二)、中修1、檢查減速劑,更換部分齒輪和軸承,處理減速機漏油。2、檢查或更換齒輪聯(lián)軸節(jié)、傳動軸及軸承。3、修理或者更換抱閘及抱閘輪。4、修理或更換車輪、輪軸及軸承。5、拆卸、檢查滑輪組及吊鉤,更換部分零件。6、檢查卷筒、軸及軸承。7、檢查橋架、駕駛室等聯(lián)接螺栓和鉚釘,并修補焊縫。8、除銹刷漆(一般三年左右一次)(三)、大修1、更換減速機。2、更換卷筒。3、更換吊鉤。4、測量、調(diào)整或更換軌道。5、測量、調(diào)整、修理橋架。6、進行靜負荷、動

14、負荷試驗。第五章檢修質量標準第一節(jié)橋架部分1、主梁組裝時,上拱度應為梁跨距的1%。,其偏差不應大雨上拱度的+30%、-10%。2 、舊吊車在空載時,梁下?lián)隙冗_到跨距的3/5000時,應對主梁進行校正個修理。3 主梁的旁彎度不應大于跨距的1/2000,而且只允許向外側旁彎。4 端梁的上拱度為大車輪軸距的1/1500,梁端的旁彎度不應大于大車輪軸距的1/2000。5 金屬結構的焊縫不的有裂紋脫焊等缺陷。橋價上的螺栓鉚釘必須牢固,鉚釘松動數(shù)不應超過總數(shù)的3%,而且不得集中于一處。第二節(jié)軌道部分1 軌道的實際中心線于安裝基準線的不重合度允差為3毫米。2 大車軌道的縱向不水平度不應超過1/5000(在每

15、根柱子出測量),但在全程上最高點與最低點相差不應大于10毫米。3 軌道橫向不水平度不應超過軌道寬度的1/100。軌道的不直度應不小于車輪踏面寬度的1/15,軌道頂面波浪形高低差在一個輪距內(nèi)不得大于3毫米。4 、大車軌道跨距偏差:當跨距小于或等于19.5米時,應不大于4毫米;當跨距大于19.5米時,應不大于6毫米。小車軌道跨距偏差:當跨距小于或等于2.5米時應不大于2毫米;當跨距大于2.5米時,應不大于3毫米。5 、大車兩軌道相對標高偏差應不大于10毫米;小車軌道相對標高偏差:當跨距小于或等于2.5米時應不大于3毫米;當跨距大于2.5米、小于或等于4米時應不大于5毫米。6 、軌道接頭處應符合下列

16、要求:(1)大車軌道接頭間隙一般為12毫米,溫度間隙為46毫米;高低差應不大于1毫米,橫向偏移應不大于1毫米;( 2)小車軌道接頭間隙應不大于2毫米,高低差應不大于1毫米,橫向偏移應不大于1毫米;( 3)平行兩軌道的接頭位置應錯開,其錯開距離不得等于前后兩車輪的軸距。第三節(jié)車輪組1、車輪端面對垂直面的偏斜允差為車輪直徑的1/400,而且只允許車輪上緣向外傾。2、主動輪和從動輪的跨距相同,起偏差值于與軌道跨距的偏差相同。3、大車行走輪對角線的長度差不應大于5毫米;小車行走輪對角線的長度不應大于3毫米。4、輪寬中心線與軌道中心線應平行,其不平度允差為車輪直徑的1%。;跨距兩端的兩車輪的偏斜方向應相

17、反。5、同一梁端下兩車輪的輪寬中心線應在同一直線上,其偏差應不大于2毫米。6、車輪軸距允差應符合以下要求:(1)同一端梁下的車輪軸距偏差:當軸距小于或等于3.5米時,應不大于3毫米;當軸距大于3.5米時,應不大于4毫米;(2)小車同一軌上的車輪軸距偏差一般應不大于2毫米。7、無負荷時四個車輪必須同時接觸軌道,如發(fā)現(xiàn)有懸空或啃道現(xiàn)象,應設法消除。8、車輪上不得有裂紋,踏面上不許有超過3毫米深的凹陷和壓痕,踏面最大磨損量不得超過輪緣厚度的15%。第四節(jié)卷筒部分卷筒不應有裂紋;鋼絲繩槽的最大磨損深度不宜超過卷筒名義直徑的1/150。第五節(jié)滑輪組1、 滑輪組裝完畢,應轉動靈活,無扭斜和明顯的軸向串動。

18、2、 滑輪槽的最大磨損深度不宜大于滑輪直徑的1%;滑輪周邊局部殘缺面積不宜大于鋼絲繩斷面的3倍。3、 吊鉤應符合下列要求:( 1) 吊鉤裝畢,應能自由回轉;2)吊鉤的實際開口度不得大于名義開口度的15%;(3)用放大鏡檢查吊鉤不得有裂紋;吊鉤下部立斷面磨損深度不得超過原斷面高度的10%吊鉤磨損處不允許堆焊修復。第六節(jié)抱閘部分1、抱閘銜鐵工作平穩(wěn)、可靠,銜鐵行程一般可參考表調(diào)整。2、閘輪與閘皮間兩側間隙應相等,其側間隙應符合表要求。銜鐵行程抱閘類型短行程長行程閘輪直徑(mm)200300400500銜鐵行程(mrm14182525閘輪與閘皮的側間隙抱閘類型短行程長行程閘輪直徑(mm)200300400500側間隙(mrm0.40.50.650.73、抱閘動作靈敏、可靠,在超載25%外,無滑車現(xiàn)象;閘輪表面工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